封面
H. Rosenfeld - 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_ Therapeutic and Anti-Therepeutic Factors in the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of Psychotic, Borderline an (1987)
僵局与诠释
作者: (英)赫伯特·罗森费尔德 (Herbert Rosenfeld)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精神病、边缘型人格及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治疗 译者: 林玉华 / 樊雪梅 出版年: 2019-10-1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ISBN: 978751842490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有力的临床案例作为实证,通过精神分析视角对精神疾病加以诠释,展示了以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精神病患的可能性。在提出精神分析中的治疗及反治疗因素之后,为了不使治疗走入僵局,作者强调了自恋及投射-认同在其中的重要性,并以此形成了其理论架构及治疗技巧。
作者以自己治疗过的案例——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其对于“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精神病患”的不懈努力。他认为即使是严重的精神病人,也是能进行沟通的,是能够被分析、被理解的。作者对于这点的坚持贯穿全书,他认为能够与病人病态的部分接触,是治疗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简介 · · · · · · 赫伯特·A.罗森费尔德(Herbert A. Rosenfeld) 英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著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专家,也是开创性地使用谈话疗法治疗精神病人的先驱,以其理论创新和临床敏锐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赞扬和尊敬。
林玉华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精神分析师。曾任辅仁大学临床心理系系主任,现为传心心理治疗所所长,同时兼任台湾精神分析学会理事和学术教育训练委员以及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1992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赴英国Tavistock临床中心接受博士后临床训练,并于2004年取得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的认证。
樊雪梅 旅英15年,受训成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BPAS)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成人精神分析师(2013),英国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师(2008)及专业博士。曾在英国伦敦大学(UCL)安娜·弗洛伊德中心教授精神分析理论与婴儿观察课程。著有《弗洛伊德也会说错话:精神分析英伦随笔》,译著《夜未眠》《僵局与诠释》等,目前从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督导。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 精神病的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 第二部分:成功和不成功的治疗—分析师的因素 第二章 分析治疗中具有治疗与反治疗效果的因素 第三章 病人与分析师之间的沟通失败 第三部分:自恋对分析工作的影响 第四章 自恋全能人格结构:以慢性焦虑病症为例 第五章 自恋病人与负向治疗反应 第六章 毁灭式自恋与死本能 第七章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僵局 第四部分:投射性认同对于分析工作的影响 第八章 临床实务中的投射性认同 第九章 边缘型精神病人的投射性认同及涵容问题 第十章 涵容投射性认同时的其他困难 第十一章 投射性认同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态移情 第十二章 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时的投射性认同与反移情难题 第五部分:结语 第十三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改变 附录 历史回顾—精神分析对精神病状态的治疗 参考文献
我一直認為,病患總是企圖溝通他的思想,因此我盡量以開放的態度面對病患,并渴望這開放的態度,能幫助病患繼續傳達他們想溝通的訊息,這態度使精神病患能放心對我說話,包括一些堅持靜默的病患,我也嘗試以同理的態度,嘗試站在病患的立場,了解病患的心智狀態。回頭看看過去這些個案,我發現有些病患,對於我的簡歷治療法有反應,并感覺被幫助,可能只因為他們覺得我能貼近他們,且能不讓他們變得支離破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我深信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對於嚴重精神病患病症的改寫有相當影響力,不管是正向或負向的。本书所討論的個案中有些治療結果並不理想・我相信導致不良結果並非因為病患無法使用心理治療・而是因為病患和分析師之間發展出了「僵局(impass)或無法跨越的困境,這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分析師和精神病患之间,我相信「僵局」的産生與分析師對於病患所傳达的訊息的反應有關,分析師若能仔細聆聽病患想傳達的訊息,則可以避免「僵局。我深信精神病患在診療室中的言語及行為常常指向他和分析師之間的關系。因此分析師必須洗耳恭聽病患所想傳遞的訊息並試暸解病患藉由移情企图表達的意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精神病的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
丛书信息 · · · · · · 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英国精神分析独立学派(万千心理)》《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和神经科学中的情绪发展》《俄狄浦斯情结新解》《内在生命》 等 。 喜欢读"僵局与诠释"的人也喜欢 · · · · · ·
俄狄浦斯情结新解 8.6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实践导论 9.3
弗洛伊德的《论自恋:一篇导论》 9.3
论弗洛伊德的《移情之爱的观察》 8.5
谈话治疗 7.6
病人与精神分析师 8.4
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 8.6
让我看见你 8.9
思想等待思想者 8.6
当代自体心理学 8.8
主要是讲治疗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即僵局),然后如何应对的,十分不适合作为自我治疗读物= =
基于临床经验的教科书,毁灭性全能自我、破坏性自恋与死本能的联结很受启发;对西尔维娅的案例还有好多不理解的地方…附录待重读。
让我有那么短暂的一段时间感到精神分析治疗是真的很牛逼。
受益良多,帮助我从克里希那穆提的阴影走出来(自恋障碍,依赖无能,对分析的贬低)
能更具体举例就更好了
边缘人格 你有感觉到被和你关系亲密的人控制到喘不过来气吗?他或者她有过跟你歇斯底里后又试图极尽温柔来挽回你的爱吗?他/她是否有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有精神或行为上的虐待倾向?你有过想离开他/她,又被他/她以自杀、自虐、或者其他种种过激行为要挟儿无法离开的经历么?如果上述的状况和你的经历相符,那么你的朋友属于边缘人格。这本书对边缘人格的描述很详细,看了会有帮助。
“当人们没有遇到足够好的客体时,难以维持在抑郁位置,相应地,象征形成的能力也会不足,即,人与人的关系连接无法较多地依靠相互了解,看见与被看见的形式来维系,而不得不过度依赖具体、有形或不变的事物,如:共同拥有的孩子与房产;学历、学位、职称等外在的名头;金钱、礼物等可以互换的现实利益。”-----读到这段忍不住想要掉眼泪,为我们共同的脆弱而难过,那些拼命想要证明,用愤怒、受伤、决绝…呈现的不过是需要,对...
我深信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對於嚴重精神病患病症的改寫有相當影響力,不管是正向或負向的。本书所討論的個案中有些治療結果並不理想・我相信導致不良結果並非因為病患無法使用心理治療・而是因為病患和分析師之間發展出了「僵局(impass)或無法跨越的困境,這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分析師和精神病患之间,我相信「僵局」的産生與分析師對於病患所傳达的訊息的反應有關,分析師若能仔細聆聽病患想傳達的訊息,則可以避免「僵...
治疗师必须问自己,他是因为不理解精神病人而改变精神分析治疗方式,还是因为相信自己对精神病人的精神病理有了更深人的理解,而这一理解带来技巧上的改变。 Fromm- Reichmann描述了精神病人对分析师的严重猜忌和不信任,他们常试图介入分析师的个人生活及其世界中。他批判了一些企图用诠释攻破病人防御系统的分析师,不过在晚期,他建议治疗历程必须探讨医患关系及病人对此关系的曲解 Pierce Clark意识到了精神病人中的自恋移...
不只是早年婴儿跟母亲、乳房的关系中的嫉羡,还包括实际上对男人或女人的嫉羡。男人嫉羡女性的功能及其生育能力,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女人嫉羨及竞争的对象则是阴茎、阳刚及男性的功能。在人类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会激起嫉羨的感觉,孩子或分析中的病人一定会有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或低人一等的时候,孩子或病人会觉得(有时是真的)自己被父母、其他孩子或分析中的分析师看轻。我的经验是当病人在分析中感受到被接纳、被帮助,并感...
Herbert Rosenfeld 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在20世纪中叶对英国的克莱因学派(Kleinian School)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是关于他的简要介绍翻译成中文: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Herbert Rosenfeld)是20世纪中期的一位重要精神分析学家,他对英国的克莱因学派贡献巨大。罗森费尔德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精神病理学领域,特别是梅兰妮·克莱因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概念中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和抑郁心理位置的理解。
罗森费尔德深入研究了自体心理学、内射与认同过程的问题,以及在严重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中的内心冲突。他的工作对于理解患者内部世界中的幻想,尤其是关于迫害和破坏性冲动的幻想至关重要。他还探讨了分析师可能无意识地与患者的病理状态产生共鸣或重复的问题,这被称为“反移情”。
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包括:
《僵局与诠释》("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这本书实际上是由他的学生和同事 Michael Blass 和 John Steiner 编辑出版的,包含了他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刻的深刻见解。 他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论文,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实践中的各种主题。 罗森费尔德的理论和临床观察对于后来的精神分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理解严重心理病态方面。 Herbert Rosenfeld 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在20世纪中叶对英国的克莱因学派(Kleinian School)做出了重大贡献。Rosenfeld 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精神病理学、尤其是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和抑郁心理位置的理解上,这是由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概念。
Rosenfeld 深入研究了自体心理学、内射与认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在严重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中的内心冲突。他的著作对于理解患者内部世界中的幻想,特别是关于迫害和破坏性冲动的幻想至关重要。他也对小组动力学有所贡献,并且探索了分析师可能如何无意识地与患者的病理状态共鸣或重复的问题,这被称为“反移情”。
一些他的重要作品包括:
"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 (僵局与诠释):虽然这本书是以他的名字最为人所知,但实际上此书是由其学生和同事 Michael Blass 和 John Steiner 编辑出版的,包含了他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刻的深刻见解。 他还著有其他文章和论文,这些文献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实践中的各种主题。 Rosenfeld 的理论和临床观察对于后来的精神分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解严重心理病态方面。
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人格與精神官能症 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人格與精神官能症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Herbert Rosenfeld
出版社: 五南
译者: 林玉華
出版年: 2002年01月01日
定价: NT$ 460
丛书: 系列精神分析丛书
ISBN: 9789571127170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僵局與詮釋》以有力的臨床案例了解精神疾病,並描述以精神分析治療精神病患的可能性。在提出精神分析中的治療及反治療因素之後,作者強調為了不使治療走入僵局,仔細了解自戀及投射-認同的重要性,他並以此形成他的理論架構及治療技巧。
作者以自己曾經作過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案例,淋漓盡致地描繪他對於分析精神病患的堅持。他認為即使最瘋狂的病人的溝通仍是可以被了解的。羅森費爾對於這點的堅持貫穿全書。他認為能夠與病人最病態的部分接觸,是治療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简介 · · · · · · 赫伯特·A.罗森费尔德(Herbert A. Rosenfeld) 英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著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专家,也是开创性地使用谈话疗法治疗精神病人的先驱,以其理论创新和临床敏锐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赞扬和尊敬。
林玉华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精神分析师。曾任辅仁大学临床心理系系主任,现为传心心理治疗所所长,同时兼任台湾精神分析学会理事和学术教育训练委员以及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1992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赴英国Tavistock临床中心接受博士后临床训练,并于2004年取得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的认证。
樊雪梅 旅英15年,受训成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BPAS)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成人精神分析师(2013),英国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师(2008)及专业博士。曾在英国伦敦大学(UCL)安娜·弗洛伊德中心教授精神分析理论与婴儿观察课程。著有《弗洛伊德也会说错话:精神分析英伦随笔》,译著《夜未眠》《僵局与诠释》等,目前从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督导。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精神分析導向精神分析疾病心理治療 第二章 分析治療中具「治療效果」與「反治療效果」的因素 第三章 病患與分析師之間溝通失敗 第四章 自戀全能人格結構:以以慢性慮病症患為例 第五章 自戀病患的負向治療反應 第六章 毀滅性自戀與死之本能 第七章 精神分析治療中的僵局 第八章 臨床實務中的投射—認同 第九章 邊緣精神病患之投射—認同及其涵容問題 第十章 涵容「投射—認同」的困難 第十一章 投射—認同與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態移情 第十二章 分析一位精神分裂病患時遇見的投射—認同與反移情難題 第十三章 後記:精神分析理論與技巧的改變 附錄 精神分析對精神病的治療----歷史回顧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藝術治療信念評量訪談
台湾IPA的成员有十位,有两位是本书的翻译,有一位为本书写了推荐序,不必多言这本书的重要价值。Rosenfeld的创造性在于他可以凌驾于理论与技术之上看到更远的远方,除了感叹他广博的智识与深厚的洞识,你只会惊叹他行云流水般的分析与丝丝入扣的诠释。
你有感觉到被和你关系亲密的人控制到喘不过来气吗?他或者她有过跟你歇斯底里后又试图极尽温柔来挽回你的爱吗?他/她是否有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有精神或行为上的虐待倾向?你有过想离开他/她,又被他/她以自杀、自虐、或者其他种种过激行为要挟儿无法离开的经历么?如果上述的状况和你的经历相符,那么你的朋友属于边缘人格。这本书对边缘人格的描述很详细,看了会有帮助。
仿佛在一片汪洋中漂着,看不到尽头
“当人们没有遇到足够好的客体时,难以维持在抑郁位置,相应地,象征形成的能力也会不足,即,人与人的关系连接无法较多地依靠相互了解,看见与被看见的形式来维系,而不得不过度依赖具体、有形或不变的事物,如:共同拥有的孩子与房产;学历、学位、职称等外在的名头;金钱、礼物等可以互换的现实利益。”-----读到这段忍不住想要掉眼泪,为我们共同的脆弱而难过,那些拼命想要证明,用愤怒、受伤、决绝…呈现的不过是需要,对...
我深信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對於嚴重精神病患病症的改寫有相當影響力,不管是正向或負向的。本书所討論的個案中有些治療結果並不理想・我相信導致不良結果並非因為病患無法使用心理治療・而是因為病患和分析師之間發展出了「僵局(impass)或無法跨越的困境,這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分析師和精神病患之间,我相信「僵局」的産生與分析師對於病患所傳达的訊息的反應有關,分析師若能仔細聆聽病患想傳達的訊息,則可以避免「僵...
治疗师必须问自己,他是因为不理解精神病人而改变精神分析治疗方式,还是因为相信自己对精神病人的精神病理有了更深人的理解,而这一理解带来技巧上的改变。 Fromm- Reichmann描述了精神病人对分析师的严重猜忌和不信任,他们常试图介入分析师的个人生活及其世界中。他批判了一些企图用诠释攻破病人防御系统的分析师,不过在晚期,他建议治疗历程必须探讨医患关系及病人对此关系的曲解 Pierce Clark意识到了精神病人中的自恋移...
不只是早年婴儿跟母亲、乳房的关系中的嫉羡,还包括实际上对男人或女人的嫉羡。男人嫉羡女性的功能及其生育能力,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女人嫉羨及竞争的对象则是阴茎、阳刚及男性的功能。在人类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会激起嫉羨的感觉,孩子或分析中的病人一定会有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或低人一等的时候,孩子或病人会觉得(有时是真的)自己被父母、其他孩子或分析中的分析师看轻。我的经验是当病人在分析中感受到被接纳、被帮助,并感...
一本适合专攻精神流派心理咨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