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H. Rosenfeld - 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_ Therapeutic and Anti-Therepeutic Factors in the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of Psychotic, Borderline an (1987)
僵局与诠释:精神分析治疗中的治疗性与反治疗性因素
作者: (英)赫伯特·罗森费尔德 (Herbert Rosenfeld)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精神病、边缘型人格及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治疗 译者: 林玉华 / 樊雪梅 出版年: 2019-10-1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ISBN: 978751842490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有力的临床案例作为实证,通过精神分析视角对精神疾病加以诠释,展示了以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精神病患的可能性。在提出精神分析中的治疗及反治疗因素之后,为了不使治疗走入僵局,作者强调了自恋及投射-认同在其中的重要性,并以此形成了其理论架构及治疗技巧。
作者以自己治疗过的案例——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其对于“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精神病患”的不懈努力。他认为即使是严重的精神病人,也是能进行沟通的,是能够被分析、被理解的。作者对于这点的坚持贯穿全书,他认为能够与病人病态的部分接触,是治疗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简介 · · · · · · 赫伯特·A.罗森费尔德(Herbert A. Rosenfeld) 英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著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专家,也是开创性地使用谈话疗法治疗精神病人的先驱,以其理论创新和临床敏锐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赞扬和尊敬。
林玉华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精神分析师。曾任辅仁大学临床心理系系主任,现为传心心理治疗所所长,同时兼任台湾精神分析学会理事和学术教育训练委员以及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1992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赴英国Tavistock临床中心接受博士后临床训练,并于2004年取得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的认证。
樊雪梅 旅英15年,受训成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BPAS)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成人精神分析师(2013),英国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师(2008)及专业博士。曾在英国伦敦大学(UCL)安娜·弗洛伊德中心教授精神分析理论与婴儿观察课程。著有《弗洛伊德也会说错话:精神分析英伦随笔》,译著《夜未眠》《僵局与诠释》等,目前从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督导。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 精神病的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 第二部分:成功和不成功的治疗—分析师的因素 第二章 分析治疗中具有治疗与反治疗效果的因素 第三章 病人与分析师之间的沟通失败 第三部分:自恋对分析工作的影响 第四章 自恋全能人格结构:以慢性焦虑病症为例 第五章 自恋病人与负向治疗反应 第六章 毁灭式自恋与死本能 第七章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僵局 第四部分:投射性认同对于分析工作的影响 第八章 临床实务中的投射性认同 第九章 边缘型精神病人的投射性认同及涵容问题 第十章 涵容投射性认同时的其他困难 第十一章 投射性认同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态移情 第十二章 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时的投射性认同与反移情难题 第五部分:结语 第十三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改变 附录 历史回顾—精神分析对精神病状态的治疗 参考文献
我一直認為,病患總是企圖溝通他的思想,因此我盡量以開放的態度面對病患,并渴望這開放的態度,能幫助病患繼續傳達他們想溝通的訊息,這態度使精神病患能放心對我說話,包括一些堅持靜默的病患,我也嘗試以同理的態度,嘗試站在病患的立場,了解病患的心智狀態。回頭看看過去這些個案,我發現有些病患,對於我的簡歷治療法有反應,并感覺被幫助,可能只因為他們覺得我能貼近他們,且能不讓他們變得支離破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我深信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對於嚴重精神病患病症的改寫有相當影響力,不管是正向或負向的。本书所討論的個案中有些治療結果並不理想・我相信導致不良結果並非因為病患無法使用心理治療・而是因為病患和分析師之間發展出了「僵局(impass)或無法跨越的困境,這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分析師和精神病患之间,我相信「僵局」的産生與分析師對於病患所傳达的訊息的反應有關,分析師若能仔細聆聽病患想傳達的訊息,則可以避免「僵局。我深信精神病患在診療室中的言語及行為常常指向他和分析師之間的關系。因此分析師必須洗耳恭聽病患所想傳遞的訊息並試暸解病患藉由移情企图表達的意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精神病的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
丛书信息 · · · · · · 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英国精神分析独立学派(万千心理)》《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和神经科学中的情绪发展》《俄狄浦斯情结新解》《内在生命》 等 。 喜欢读"僵局与诠释"的人也喜欢 · · · · · ·
俄狄浦斯情结新解 8.6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实践导论 9.3
弗洛伊德的《论自恋:一篇导论》 9.3
论弗洛伊德的《移情之爱的观察》 8.5
谈话治疗 7.6
病人与精神分析师 8.4
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 8.6
让我看见你 8.9
思想等待思想者 8.6
当代自体心理学 8.8
主要是讲治疗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即僵局),然后如何应对的,十分不适合作为自我治疗读物= =
基于临床经验的教科书,毁灭性全能自我、破坏性自恋与死本能的联结很受启发;对西尔维娅的案例还有好多不理解的地方…附录待重读。
让我有那么短暂的一段时间感到精神分析治疗是真的很牛逼。
受益良多,帮助我从克里希那穆提的阴影走出来(自恋障碍,依赖无能,对分析的贬低)
能更具体举例就更好了
边缘人格 你有感觉到被和你关系亲密的人控制到喘不过来气吗?他或者她有过跟你歇斯底里后又试图极尽温柔来挽回你的爱吗?他/她是否有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有精神或行为上的虐待倾向?你有过想离开他/她,又被他/她以自杀、自虐、或者其他种种过激行为要挟儿无法离开的经历么?如果上述的状况和你的经历相符,那么你的朋友属于边缘人格。这本书对边缘人格的描述很详细,看了会有帮助。
“当人们没有遇到足够好的客体时,难以维持在抑郁位置,相应地,象征形成的能力也会不足,即,人与人的关系连接无法较多地依靠相互了解,看见与被看见的形式来维系,而不得不过度依赖具体、有形或不变的事物,如:共同拥有的孩子与房产;学历、学位、职称等外在的名头;金钱、礼物等可以互换的现实利益。”-----读到这段忍不住想要掉眼泪,为我们共同的脆弱而难过,那些拼命想要证明,用愤怒、受伤、决绝…呈现的不过是需要,对...
我深信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對於嚴重精神病患病症的改寫有相當影響力,不管是正向或負向的。本书所討論的個案中有些治療結果並不理想・我相信導致不良結果並非因為病患無法使用心理治療・而是因為病患和分析師之間發展出了「僵局(impass)或無法跨越的困境,這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分析師和精神病患之间,我相信「僵局」的産生與分析師對於病患所傳达的訊息的反應有關,分析師若能仔細聆聽病患想傳達的訊息,則可以避免「僵...
治疗师必须问自己,他是因为不理解精神病人而改变精神分析治疗方式,还是因为相信自己对精神病人的精神病理有了更深人的理解,而这一理解带来技巧上的改变。 Fromm- Reichmann描述了精神病人对分析师的严重猜忌和不信任,他们常试图介入分析师的个人生活及其世界中。他批判了一些企图用诠释攻破病人防御系统的分析师,不过在晚期,他建议治疗历程必须探讨医患关系及病人对此关系的曲解 Pierce Clark意识到了精神病人中的自恋移...
不只是早年婴儿跟母亲、乳房的关系中的嫉羡,还包括实际上对男人或女人的嫉羡。男人嫉羡女性的功能及其生育能力,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女人嫉羨及竞争的对象则是阴茎、阳刚及男性的功能。在人类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会激起嫉羨的感觉,孩子或分析中的病人一定会有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或低人一等的时候,孩子或病人会觉得(有时是真的)自己被父母、其他孩子或分析中的分析师看轻。我的经验是当病人在分析中感受到被接纳、被帮助,并感...
Herbert Rosenfeld 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在20世纪中叶对英国的克莱因学派(Kleinian School)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是关于他的简要介绍翻译成中文: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Herbert Rosenfeld)是20世纪中期的一位重要精神分析学家,他对英国的克莱因学派贡献巨大。罗森费尔德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精神病理学领域,特别是梅兰妮·克莱因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概念中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和抑郁心理位置的理解。
罗森费尔德深入研究了自体心理学、内射与认同过程的问题,以及在严重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中的内心冲突。他的工作对于理解患者内部世界中的幻想,尤其是关于迫害和破坏性冲动的幻想至关重要。他还探讨了分析师可能无意识地与患者的病理状态产生共鸣或重复的问题,这被称为“反移情”。
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包括:
《僵局与诠释》("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这本书实际上是由他的学生和同事 Michael Blass 和 John Steiner 编辑出版的,包含了他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刻的深刻见解。 他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论文,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实践中的各种主题。 罗森费尔德的理论和临床观察对于后来的精神分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理解严重心理病态方面。 Herbert Rosenfeld 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在20世纪中叶对英国的克莱因学派(Kleinian School)做出了重大贡献。Rosenfeld 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精神病理学、尤其是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和抑郁心理位置的理解上,这是由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概念。
Rosenfeld 深入研究了自体心理学、内射与认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在严重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中的内心冲突。他的著作对于理解患者内部世界中的幻想,特别是关于迫害和破坏性冲动的幻想至关重要。他也对小组动力学有所贡献,并且探索了分析师可能如何无意识地与患者的病理状态共鸣或重复的问题,这被称为“反移情”。
一些他的重要作品包括:
"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 (僵局与诠释):虽然这本书是以他的名字最为人所知,但实际上此书是由其学生和同事 Michael Blass 和 John Steiner 编辑出版的,包含了他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刻的深刻见解。 他还著有其他文章和论文,这些文献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实践中的各种主题。 Rosenfeld 的理论和临床观察对于后来的精神分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解严重心理病态方面。
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人格與精神官能症 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人格與精神官能症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Herbert Rosenfeld
出版社: 五南
译者: 林玉華
出版年: 2002年01月01日
定价: NT$ 460
丛书: 系列精神分析丛书
ISBN: 9789571127170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僵局與詮釋》以有力的臨床案例了解精神疾病,並描述以精神分析治療精神病患的可能性。在提出精神分析中的治療及反治療因素之後,作者強調為了不使治療走入僵局,仔細了解自戀及投射-認同的重要性,他並以此形成他的理論架構及治療技巧。
作者以自己曾經作過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案例,淋漓盡致地描繪他對於分析精神病患的堅持。他認為即使最瘋狂的病人的溝通仍是可以被了解的。羅森費爾對於這點的堅持貫穿全書。他認為能夠與病人最病態的部分接觸,是治療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简介 · · · · · · 赫伯特·A.罗森费尔德(Herbert A. Rosenfeld) 英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著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专家,也是开创性地使用谈话疗法治疗精神病人的先驱,以其理论创新和临床敏锐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赞扬和尊敬。
林玉华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精神分析师。曾任辅仁大学临床心理系系主任,现为传心心理治疗所所长,同时兼任台湾精神分析学会理事和学术教育训练委员以及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1992年获得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赴英国Tavistock临床中心接受博士后临床训练,并于2004年取得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的认证。
樊雪梅 旅英15年,受训成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BPAS)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成人精神分析师(2013),英国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师(2008)及专业博士。曾在英国伦敦大学(UCL)安娜·弗洛伊德中心教授精神分析理论与婴儿观察课程。著有《弗洛伊德也会说错话:精神分析英伦随笔》,译著《夜未眠》《僵局与诠释》等,目前从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督导。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精神分析導向精神分析疾病心理治療 第二章 分析治療中具「治療效果」與「反治療效果」的因素 第三章 病患與分析師之間溝通失敗 第四章 自戀全能人格結構:以以慢性慮病症患為例 第五章 自戀病患的負向治療反應 第六章 毀滅性自戀與死之本能 第七章 精神分析治療中的僵局 第八章 臨床實務中的投射—認同 第九章 邊緣精神病患之投射—認同及其涵容問題 第十章 涵容「投射—認同」的困難 第十一章 投射—認同與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態移情 第十二章 分析一位精神分裂病患時遇見的投射—認同與反移情難題 第十三章 後記:精神分析理論與技巧的改變 附錄 精神分析對精神病的治療----歷史回顧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藝術治療信念評量訪談
台湾IPA的成员有十位,有两位是本书的翻译,有一位为本书写了推荐序,不必多言这本书的重要价值。Rosenfeld的创造性在于他可以凌驾于理论与技术之上看到更远的远方,除了感叹他广博的智识与深厚的洞识,你只会惊叹他行云流水般的分析与丝丝入扣的诠释。
你有感觉到被和你关系亲密的人控制到喘不过来气吗?他或者她有过跟你歇斯底里后又试图极尽温柔来挽回你的爱吗?他/她是否有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有精神或行为上的虐待倾向?你有过想离开他/她,又被他/她以自杀、自虐、或者其他种种过激行为要挟儿无法离开的经历么?如果上述的状况和你的经历相符,那么你的朋友属于边缘人格。这本书对边缘人格的描述很详细,看了会有帮助。
仿佛在一片汪洋中漂着,看不到尽头
“当人们没有遇到足够好的客体时,难以维持在抑郁位置,相应地,象征形成的能力也会不足,即,人与人的关系连接无法较多地依靠相互了解,看见与被看见的形式来维系,而不得不过度依赖具体、有形或不变的事物,如:共同拥有的孩子与房产;学历、学位、职称等外在的名头;金钱、礼物等可以互换的现实利益。”-----读到这段忍不住想要掉眼泪,为我们共同的脆弱而难过,那些拼命想要证明,用愤怒、受伤、决绝…呈现的不过是需要,对...
我深信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對於嚴重精神病患病症的改寫有相當影響力,不管是正向或負向的。本书所討論的個案中有些治療結果並不理想・我相信導致不良結果並非因為病患無法使用心理治療・而是因為病患和分析師之間發展出了「僵局(impass)或無法跨越的困境,這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分析師和精神病患之间,我相信「僵局」的産生與分析師對於病患所傳达的訊息的反應有關,分析師若能仔細聆聽病患想傳達的訊息,則可以避免「僵...
治疗师必须问自己,他是因为不理解精神病人而改变精神分析治疗方式,还是因为相信自己对精神病人的精神病理有了更深人的理解,而这一理解带来技巧上的改变。 Fromm- Reichmann描述了精神病人对分析师的严重猜忌和不信任,他们常试图介入分析师的个人生活及其世界中。他批判了一些企图用诠释攻破病人防御系统的分析师,不过在晚期,他建议治疗历程必须探讨医患关系及病人对此关系的曲解 Pierce Clark意识到了精神病人中的自恋移...
不只是早年婴儿跟母亲、乳房的关系中的嫉羡,还包括实际上对男人或女人的嫉羡。男人嫉羡女性的功能及其生育能力,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女人嫉羨及竞争的对象则是阴茎、阳刚及男性的功能。在人类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会激起嫉羨的感觉,孩子或分析中的病人一定会有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或低人一等的时候,孩子或病人会觉得(有时是真的)自己被父母、其他孩子或分析中的分析师看轻。我的经验是当病人在分析中感受到被接纳、被帮助,并感...
一本适合专攻精神流派心理咨询的书
摘要:
文档名称: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_ Therapeutic and Anti
出版信息:
- 作者:Herbert Rosenfeld
- 出版商:Brunner-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首次出版地点和时间:1987年,伦敦Tavistock Publications Ltd;同时在美国和加拿大由Routledge出版。
- 电子版发布:2004年,在Taylor & Francis e-Library发布。
主要内容概述:
本书探讨了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僵局(impasse)及解释(interpretation)的问题,特别关注于精神病性、边缘性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书中讨论了治疗性和反治疗性的因素,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因素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重要章节与主题:
-
项目性认同及其问题:
- 描述了Clare的案例,说明了治疗师如果能够识别和理解患者通过项目性认同投射出的心理状态(如四个月大的婴儿自我),并将其内化,那么可以有效解决治疗中的僵局。
-
僵局与解释:
- 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理解和解释的重要性,特别是当面对那些不愿意或无法将自己问题内部化的患者时,治疗师需要在其思维中整合这些问题,并寻找连接点来帮助患者恢复思考能力。
-
移情与反移情:
- 涉及多种类型的移情(如妄想型、色情型、自恋型等),以及它们对治疗过程的影响。书中还讨论了移情精神病的概念,即当患者的病理状态严重到影响正常沟通时的情况。
-
技术和理论框架:
- 提到了心理分析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基础,包括对负性治疗反应的理解,以及如何应对不同性格特征(“薄皮”与“厚皮”)的患者。
-
总结:
- 最后部分提供了对于整个讨论的总结性注释,强调了治疗师在处理复杂心理状况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态度。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包括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以及其他心理健康工作者。它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也为实际操作中的难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僵局与解释:精神分析治疗中精神病性、边缘性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性与反治疗性因素》
序言
- 简介: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 作者简介:Herbert Rosenfeld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
引论
-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僵局概述
- 治疗性与反治疗性因素的重要性
-
项目性认同与分裂机制
- 项目性认同的概念及其在治疗中的作用
- 分裂机制的理解及临床意义
-
移情与反移情
- 移情类型(妄想型、色情型、自恋型等)
- 反移情的影响与处理
-
负性治疗反应
- 负性治疗反应的定义与表现
- 自恋型患者与负性治疗反应的关系
第二部分:案例研究与应用
-
自恋型患者的负性治疗反应
- Sheila案例:理想化与破坏性自恋的极端表现
- 案例分析与治疗策略
-
诊断僵局
- Dr. U.案例:解释对治疗关系的影响
- 如何识别并应对治疗中的僵局
-
精神病性患者的治疗
- 医院中的心理治疗实践
- 个案监督与治疗质量评估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挑战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点与治疗难点
- 综合治疗方法探讨
第三部分:技术和方法论
-
技术与理论框架
- 心理分析的技术方法
- 不同性格特征(“薄皮”与“厚皮”)患者的应对策略
-
治疗师的角色与态度
* 治疗师在复杂心理状况中的角色
* 态度与能力要求
结语
- 总结与未来展望
- 对精神分析实践者的建议
附录
- 参考文献
- 索引
《僵局与解释:精神分析治疗中精神病性、边缘性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性与反治疗性因素》
致谢
- vii
第一部分:引言
-
精神分析对精神病治疗的方法
- 3
第二部分:分析师对成功和不成功治疗的贡献
-
分析师功能中的治疗性和反治疗性因素
- 31
-
患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沟通中断
- 45
第三部分:自恋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
-
自恋全能性格结构:一个慢性疑病症案例
- 63
-
自恋型患者的负性治疗反应
- 85
-
破坏性自恋与死亡本能
- 105
-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僵局问题
- 133
第四部分:投射性认同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
-
临床实践中投射性认同的应用
- 157
-
投射性认同与边缘性精神病患者的包容问题
- 190
- 进一步探讨包容投射性认同的困难 * 208
- 投射性认同与精神分裂症中的精神病移情 * 220
- 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过程中投射性认同与反移情的困难 * 241
第五部分:结论
- 后记: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变化 * 265
附录
-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状态的历史方法
- 281
参考文献
- 312
索引
《僵局与解释:精神分析治疗中精神病性、边缘性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性与反治疗性因素》由Herbert Rosenfeld撰写,探讨了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精神分析对精神病治疗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了分析师在成功和不成功治疗中的作用,包括其功能中的治疗性和反治疗性因素及患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沟通中断问题;第三部分聚焦于自恋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涵盖自恋型患者的负性治疗反应和破坏性自恋等主题;第四部分深入研究投射性认同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通过多个临床案例详细阐述其应用及挑战;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变化,并附有历史方法的回顾。书中还包括详细的参考文献和索引,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僵局与解释》一书由Herbert Rosenfeld撰写,系统探讨了精神分析治疗中涉及精神病性、边缘性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性与反治疗性因素,涵盖分析师的角色、沟通中断、自恋影响、投射性认同及其临床应用,并总结了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变化。
作为一名初学者,通过有策略的提问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僵局与解释》这本书的内容。以下是一些你可以提出的引导性问题,按章节和主题分类,帮助你逐步深入理解:
引言部分
-
精神分析对精神病治疗的方法:
- 精神分析在治疗精神病方面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 作者如何定义“精神病”?它与其他心理障碍有何不同?
第二部分:分析师对成功和不成功治疗的贡献
-
分析师功能中的治疗性和反治疗性因素:
- 分析师在治疗中起到哪些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 什么是“反治疗性因素”,它们如何影响治疗效果?
-
患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沟通中断:
- 沟通中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 如何预防和处理患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沟通中断?
第三部分:自恋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
-
自恋全能性格结构:一个慢性疑病症案例:
-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行为上?
- 慢性疑病症患者的治疗难点在哪里?
-
自恋型患者的负性治疗反应:
- 负性治疗反应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如何应对这些反应以促进治疗进展?
-
破坏性自恋与死亡本能:
- 破坏性自恋和死亡本能的关系是什么?
- 这种关系对治疗有何影响?
-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僵局问题:
- 僵局在治疗中是如何形成的?
- 分析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破僵局?
第四部分:投射性认同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
-
临床实践中投射性认同的应用:
- 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是什么?
- 投射性认同如何影响治疗过程?
-
投射性认同与边缘性精神病患者的包容问题:
- 边缘性精神病患者的特点是什么?
- 包容问题在这些患者中如何体现?
-
进一步探讨包容投射性认同的困难:
* 在包容投射性认同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 投射性认同与精神分裂症中的精神病移情: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移情特点是什么?
* 投射性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表现?
- 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过程中投射性认同与反移情的困难:
* 反移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表现是什么?
* 如何处理反移情带来的挑战?
第五部分:结论
- 后记: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变化: * 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 这些变化对现代治疗有何影响?
附录及参考文献
-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状态的历史方法:
*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对现代治疗有何启示?
- 参考文献:
* 书中引用了哪些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对理解本书内容有何帮助?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逐步建立起对《僵局与解释》一书的整体理解,并深入探讨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可以不断调整和细化你的问题,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理解。此外,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有助于你在讨论或学习小组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交流。
作为一名资深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咨询师,通过提问来学习《僵局与解释》这本书时,你可以将重点放在理解和整合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概念,同时思考这些概念如何与你现有的CBT框架相结合。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帮助你在专业层面上更深入地探索和应用本书的内容:
引言部分
-
精神分析对精神病治疗的方法:
- 精神分析在治疗精神病方面的核心假设是什么?它们与CBT的假设有哪些异同?
- 书中提到的精神分析技术中,哪些可以与CBT技术相辅相成?
第二部分:分析师对成功和不成功治疗的贡献
-
分析师功能中的治疗性和反治疗性因素:
- 如何识别患者在治疗中可能遇到的反治疗性因素?这些因素在CBT中如何处理?
- 在CBT实践中,如何预防和应对治疗中的沟通中断?
-
沟通中断的具体表现及应对策略:
- 精神分析和CBT对沟通中断的理解有何不同?如何结合两者的优势进行干预?
第三部分:自恋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
-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及其对治疗的影响:
- 自恋型人格在CBT中的评估和干预策略是什么?如何结合精神分析的观点深化理解?
- 精神分析和CBT如何共同应对自恋型患者的负性治疗反应?
-
破坏性自恋与死亡本能:
- 破坏性自恋的概念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些CBT难治性案例?
- 死亡本能这一概念是否有助于解释某些患者对改变的抗拒?
-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僵局问题:
- 僵局在CBT中是如何定义的?如何结合精神分析的见解打破僵局?
第四部分:投射性认同对分析师任务的影响
-
投射性认同的应用及其对CBT的启示:
- 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如何应用于CBT的个案概念化?
- 精神分析中关于投射性认同的技术能否为CBT提供新的视角或工具?
-
边缘性精神病患者的包容问题:
- 边缘性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如何影响CBT的治疗计划?
- 精神分析中的包容问题如何帮助我们在CBT中更好地支持这些患者?
-
进一步探讨包容投射性认同的困难:
- CBT中如何处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投射行为?
- 精神分析的洞见能否增强CBT的疗效?
-
投射性认同与精神分裂症中的精神病移情: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移情特点对CBT有何启示?
* 如何利用精神分析的见解优化CBT对这类患者的干预?
- 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过程中投射性认同与反移情的困难:
* 反移情在CBT中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管理它以促进治疗效果?
第五部分:结论
- 后记: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变化: * 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变化对CBT有何借鉴意义? * 这些变化如何启发我们改进CBT的实践?
附录及参考文献
-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状态的历史方法:
*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的历史背景对我们今天的CBT实践有何启示?
* 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学到哪些经验教训?
- 参考文献:
* 书中引用的重要文献中,哪些对CBT有直接或间接的参考价值?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从一个资深CBT咨询师的角度出发,不仅理解《僵局与解释》中的精神分析观点,还能思考如何将这些观点融入你的现有治疗框架中。此外,记录下自己的反思和发现,有助于你在实际治疗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应用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