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f Psychoanalysis
作者: Charles Brenner 出版社: Anchor 出版年: 1974-4-10 页数: 272 定价: USD 16.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385098847
精神分析入门
作者: 查尔斯·布伦纳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原作名: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f Psychoanalysis 译者: 杨华渝 出版年: 2000-7-1 页数: 264 定价: 14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0040753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内驱力、心理结构、梦、心理冲突、神经症的病理心理基础,以及日常生活中心理现象等基本理论。
对从事心理学及医学的专业人员具有指导作用,亦可帮助普通读者了解自己,增强心理素质。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两个基本假设 第二章 内驱力 第三章 心理结构(之一) 第四章 心理结构(之二) 第五章 心理结构(之三) 第六章 过失和诙谐 第七章 梦 第八章 病理心理学 第九章 心理冲突与常态心理功能 第十章 当今的精神分析
梦的隐意与梦的显意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两者之间有如下之不同。首先,梦的显意是意识的,而梦的隐意是潜意识的。其次,梦的显意是视像,而梦的隐意如同欲望或冲动。其三,梦的显意是一种幻想,再现了梦的隐意中欲望或冲动的满足。我们可以说,梦的隐意和梦的显意之间的关系是,显意是以视像或体验来表现意识的幻想,满足或正在满足隐意中的欲望。在这个例子中,梦的工作包括了:形成或选择了一个满足欲望的幻想,并以视像的形式将它再现。 首先,做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幻想中满足本我冲动的过程。有本我而产生的侵扰性的欲望和冲动,变成了梦的隐意的一部分,并在幻想中得以满足。这样一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的侵扰性和弄醒睡眠者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睡眠者不被这种侵扰性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弄醒,而在梦中继续睡眠的缘故。
作为功能障碍的神经症症状,对个人的自我来说是外来的,并且是不愉快的。
用了半个月时间看完了,还是很不错的,赞自己一个!不过这本书看一遍完全是不够的,至少需要看三遍。
适合初学者的精神分析入门指南,初学者就应该从基础的概念学起,了解概念的意义及其对应的问题,这里面即包括了想要解决的问题,又包括了为解题设立的技术过程。这本书说是精神分析入门实则只讲了弗洛伊德学说,但鉴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性这样说也行。弗洛伊德对于问题的推断是灵感式的,这就好像在五颜六色的线团中一下子挑出一根白线,他的直戳问题核心的能力或表现带有一股超现实感。弗洛伊德学说绝非唯一真理,但他看... (展开)
精神分析除了用于心理治疗,也有助于理解每一个普通人甚至文艺作品里的人物。只是书中一再提及的俄狄浦斯情节,好像还是很难完全被说服。
精神分析到动力学 就像是猴子变成了类猿人。
笔记
第一章 两个基本假设
精神分析理论:人类心理功能及其发展的一系列设想 基本假设①:心理决定论原则(因果原则)——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 基本假设②: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及变态心理机能中均占有非常大的优势 精神分析技术(如自由联想):病人在解除了意识的指向或稽查的束缚的情况下,向分析者全盘托出他心里的一切想法 2类潜意识心理现象 ① 前意识——易于进入意识——包括思维、记忆,通过注意的努力,可以将他们转回到意识 ② 潜意识——不易于进入意识 梦:背后有活跃的潜意识思想和愿望 第二章 内驱力
【机械论】弗洛伊德相信,心理现象总有一天要用大脑机能方面的活动进行描述。其心理学理论由生理学指引。【唯物主义不能解决物质的运动问题,弗洛伊德直接假定物质是能动的,随后用机械主义的观点展开研究。有一种自然神论的味道。笛卡尔?】 内驱力 drives,即本能的驱力——是先天的心理成分——是能量——催生心理活动(兴奋/紧张),进而推动个体活动——这种活动要么导致某种兴奋和紧张终止,要么导致某种满足 本能——是对某一特殊刺激以某种模式化的或恒定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先天能力 内驱力不包括运动反应,仅存在对刺激做出反应时的中枢兴奋状态——自我会对兴奋状态进行干预,令人的运动活动不像低等动物一样,以一种前定的方式进行反应。 投注 Besetzung 德语 / Cathexis 英语:投向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心理代表物的心理能量的数量——投注越大,客体就越重要 两种内驱力——通常混合出现——① 性驱力 ② 攻击驱力 两种心理能量——① 力比多 ② 攻击能量/攻击性 ① 性驱力
本能力量在婴儿时期开始发挥作用 口欲期——0-1.5岁——主要性器官:嘴、唇、舌——主要客体/力比多的主要投注对象:乳房——能从吮吸、口衔、叼咬获得快感 肛欲期——1-2.5岁——主要性器官:肛门——主要客体/力比多的主要投注对象:粪便——憋便&排泄 会引起性紧张与性满足 性器期——3-5岁——主要性器官:生殖器(阴茎/阴蒂)——主要客体/力比多的主要投注对象:阴茎——3-5岁的儿童的性愿望与成人相似 *窥视欲望——窥视别人的生殖器 & 裸露欲望——暴露自己的生殖器 *尿道欲——排尿时的皮肤感觉、气味、声音 力比多的固着 fixation:婴儿期或童年期力比多的投注滞留在后来生活中——所有真正强烈的力比多投注都不会被完全放弃——如果一个男孩固着于他的母亲,他承认之后就不能将其情感正常地转移到另外一个妇女身上去【妈宝】 力比多的退行:本能的退行——回到原先的客体或满足方式——发生退行时,往往倒退到个体已经发生固着的客体或满足方式上去——如果一种新的快乐不能被满足,个体可能退回到原先能够得到满足的快乐上去——如,儿童在弟妹出生后重新开始吮吸大拇指,此前已经停止吮吸几个月 自我情欲 autoerotism:通过自身满足性需要——婴儿不能经常吃到母亲的奶,转而吮吸拇指或脚趾——可能使儿童与外部世界脱离,对自己的兴趣过分集中,产生精神分裂症 ② 攻击驱力
释放攻击驱力的方式:① 用口部进攻 ② 憋/玩粪便 ③ 把阴茎与阴茎活动(至少在幻想中)作为攻击的武器和手段——在游戏中使用矛、剑、枪征服敌人 也存在固着与退行 第三章 心理结构(之一)
心理结构:① 知觉系统—— ② 各种记忆与联想系统—— ③ 运动系统 地形观点/拓扑理论(1923年)——关于人格的结构提出的理论——人格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我、自我、超我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以是否有意识划分(心理内容与过程)
②前意识系统:只要努力注意,就可以成为有意识的;否则成为无意识的 ①潜意识系统:没有意识的,经任何注意都不会成为有意识的——被催眠者“醒来”后会服从催眠时给予的命令【精神分析是潜意识的心理学】 ③意识系统:有意识的过程与内容 本我、自我、超我——以功能差异划分(心理内容与过程)
① 本我 id:天生具有——包括内驱力的心理代理物 ② 自我 ego:从本我分化而来——包括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功能 ③ 超我 superego:从本我分化而来——包括心灵的道德知觉&理想抱负 自我——是内驱力的执行者——由心理用于对付、利用环境的那些部分发展而来——自我功能:减少环境的压力,使内驱力达到最大满足 自我与本我冲突——导致神经症 自我功能:运动控制(对骨骼肌的控制);各种知觉,以感知环境;记忆;情感;思维(初次发生于冲动与行动之间的犹豫不决,释放的首次延迟) 与自我功能发展有关的因素:① 中枢神经系统的成长 ② 经验 经验1-婴儿与自己躯体的关系:当儿童触碰自己身体时,不仅有感觉,还有被感觉——躯体为本我提供了方便的满足,3-6星期的婴儿开始吮吸自己的拇指或食指 经验2-认同:使思想或行为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变得像某事或某人——倾向于变成环境中的对象(人或物)——(与语言学习相关,模仿成人说话) 与攻击者认同:个体满足于(至少在幻想上)分享了对手所具有的力量与荣耀——在被崇拜的对象上投注大量力比多,与此对象认同,就会为他提供同样的满足 认同的起源:幻想,希望拥有崇拜对象的权力与财富 认同的起源:对象的丧失 object loss——对象的死亡,幻想对象死亡;与对象长时间或永久分离,幻想分离——导致与丧失的对象的认同 初级过程 primary process &次级过程 secondary process
初级过程——与本我功能一致——性/攻击驱力能量 在本我或不成熟的自我中移动或释放的方式 特征:① 本我以及不成熟的自我具有要求得到立刻满足(投注释放)的倾向;② 投注能够从受阻的或不可能达到最初目标或者释放方法上转移,并不能够用相似的、甚至不同的方式来释放(得不到乳头或奶瓶时,吮吸拇指;玩粪便不被允许,转而玩泥巴) 替代 displacement:用整体代表部分,用部分代表整体,用某一观念或意向有联系的观念或意象来取代之——由于心理能量释放的转移 缩合 condensation:单一的话或意象,甚至是其中的一部分表示几种观念或意象——当许多心理代表物被一种所代表时,对这些代表物的投注就缩合在一个上了 象征性的表达 symbolic representation:在梦中,一对姐妹常代表乳房,旅游或缺席代表死亡,钱代表粪便 次级过程(0-1岁发展出来)——与自我功能一致——成熟的自我中产生的心理能量的结合与动员过程 特征:① 延迟投注能量释放的能力 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内驱力能量的中立化 neutralization 令需要迫切尽快释放的内驱力能量(如所有的本我投注)变得可被自我接受,在自我的支配下,按照次级过程来完成各种工作与愿望 中立化的能量:从原始的、性的或攻击的能量,明显地转变而来的能量——去性 desexualization 去攻击性 deaggressivation 中立化:一种个体活动,个体停止了通过投注释放而获得内驱力的满足,转而开始为自我服务 第四章 心理结构(之二) 【自我对本我的控制及其他】
自我功能
① 对外:自我如何了解与控制周围环境 三个功能:⑴ 感知觉;⑵ 记忆能力、比较能力、按照次级过程进行思维的能力,提供了比原始感受印象更为高级的关于环境的知识;⑶ 动作控制和技巧,通过活动方式使个体承担起改变身体环境的任务 现实检验 reality testing:自我区分由外界所产生的刺激或知觉的能力;自我区分本我产生的冲动与欲望的能力 区分某些事物是“自身”和“非自身”的能力:部分来自现实检验功能,部分来自自我界限的确立 self-boundaries——婴儿认识到一些事物时隐时现(乳头);另一些事物总是存在,比如胃痛 ② 对内:自我如何控制和约束本我由于内驱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愿望与冲突 自我控制本我:成功控制大小便欲望,可以得到夸奖,免于责罚——自我从本我的执行者,转变为对抗力量,开始控制本我 自我削弱本我:自我功能使用的能量,大都来自本我——自我的存在削弱了本我的内驱力能量,进而削弱本我 快乐原则:趋乐避苦的心理倾向 情绪发源地
自我是所有情绪的发源地,对任何情绪的体验都是自我的功能 惧怕:习得性反应,基于经验的反应 焦虑——弗洛伊德 新焦虑理论 第一部分 (1)当人的心理受到的刺激太强以至于不能控制和宣泄时,焦虑就会自发产生。(创伤情景) (2)刺激可能来自于体内或体外,但更多地来自本我,即内驱力。(当母亲离去,婴儿来自本我为满足需要的迫切欲望就变成创伤情境,进而导致焦虑) (3)当焦虑按照这个模式自发产生的时候,这种情境称为创伤情境。 (4)婴儿的出生被认为是这种创伤情境的原型。 (5)自发焦虑的发生是婴儿的特点,因为在婴儿阶段,自我还未发展成熟;如果焦虑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我们称之为现实焦虑神经症。 第二部分 信号焦虑(超前焦虑):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学习应付创伤情境的来临,并在创伤到来之前以焦虑的形式作出反应——它是由危险情境或对危险即将来临的感受而产生的,是自我的功能,并用于启动自我控制力量,以应付或避免创伤性情境的发生。 信号焦虑不如真正的焦虑强烈 自我所发生的信号很少会造成人的痛苦和产生创伤情景 儿童生活中的典型危险情境: ① 客体的丧失/所爱的客体的丧失:儿童与能给其带来满足的重要人物的分离 ② 客体的爱的丧失:儿童所处环境中能满足其需要的人所具有的爱的丧失 ③ 男孩惧怕阴茎被割去/女孩惧怕外阴的损伤 ④ 负疚感:被超我否定与惩罚 人没有焦虑就不可能受到任何形式的教育,而只是受到本我冲动支配,而力图去满足它们 (1)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当危险情境出现时(即受到了创伤情境的威胁),需要借助于产生焦虑作为危险的预告。 (2)由于快乐原则的作用,信号焦虑使得自我能够去检查或制止危险情境中的本我冲动。(3)从儿童的早期起,危险情境就或多或少地在潜意识里持续存在,并延续终生。 (4)信号焦虑对焦虑有减缓作用。它在人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信号焦虑是精神神经症特征的焦虑形式。 防御/自我的防御作用
定义:自我预感到本我冲动将引起危险情景的来临,便产生焦虑作为危险的信号,进而通过快乐原则,对抗危险冲动——自我强化比危险冲动更为安全的本我冲动,抵消强烈的危险驱力能量的意图 防御机制通常综合使用,但有一两种是主要的 ① 压抑:阻止不利的本我冲动,或这种冲动所派生的记忆、情绪、需求、幻想的出现 抗投注:自我用于维持压抑状态的心理能量 抗投注被削弱的状态:醉酒、睡眠 被压抑的东西在个体的意识生活中被剔除,但并非不能进入意识 压抑会损害自我的完善:被压抑的东西在功能上完全与自我分离,并成为本我的一部分——在压抑发生以前,在本我冲动中就包含了自我的许多成分——在压抑出现以前,自我功能既服务于这种特殊的本我冲动,也服务于其他的冲动,使得自我功能与本我冲动之间形成和谐的整体——压抑发生时,整个被压抑的东西从自我中抹掉而加入本我——每发生一次压抑,都进一步消耗有限的能量储备,削弱了自我的强度,减少了自我的效能 【早年成长环境的恶劣导致人变得温顺,压抑一切攻击性的与性的内驱力,以保证安全,形成一种低能量,低生命力的状态】 ② 反向形成:自我惧怕一些冲动,因此通过强化相反的态度以阻止这些冲动,原有的态度被封存在潜意识中 如,不修边幅被清洁取代,执拗被依从取代,恨被爱取代 ③ 情感隔离(情感压抑、情绪压抑):一种与欲望相联系的幻想,或者过去经历的关键性记忆已经进入意识之中,但那些痛苦的情绪则不能转化为意识——痛苦或恐惧的情绪通常被排斥在外 ④ 抵消作用 undoing:目的是抵消来自潜意识中具有性和敌意内容带来的伤害——憎恨弟妹和双亲的儿童,先打了他们,之后又吻了他们 ⑤ 否认:借助幻想,否定令人不愉快的现实——如果不阻抑某些外界印象,就会造成痛苦——儿童夸大自己的力量 ⑥ 投射:个体将个人的欲望或冲动投射于他人、他事——偏执型人格障碍认为别人总想伤害自己,其实是把自己伤害别人的冲动投射到别人身上——自我的现实检验能力被损害 孩子因欺骗行为被责骂时,时常辩解说是其他孩子干的 【似乎和压抑正好相反】 ⑦ 反向自身 turning against the self:孩子盛怒,但不敢攻击别人,而转向伤害自己 ⑧ 认同(内射 introjection 合并 incorporation) ⑨ 退行 regression:避免严重冲突时的焦虑——为避免性器期欲望持续存在的焦虑(因为某些欲望要被放弃掉),个体会退回口欲期和肛欲期 ⑩ 升华 sublimation:自我的正常功能是减少环境的压力,使内驱力达到最大满足——把婴儿玩大便的行为转换为玩泥巴,以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替代不能接受的行为 第五章 心理结构(之三) 【超我对本我的控制及其他】
客体:对人们精神生活有显著影响的环境中的人或物 客体关系:个体对于客体的态度和行为 【客体的发现与儿童的自恋】: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婴儿认识不到有客体,他只是在发展的最初几个月里才逐渐把自身与客体区别开来。儿童把自身的各个部位,如手指、脚趾和嘴,也看做是重要的客体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是使儿童感到愉快的极为重要的来源。 因此,我们假定它们都与里比多的投注密切相关。 自恋:把这种里比多朝向自身的情况 儿童自恋的意义:一般指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正常的阶段或特点。 成人自恋的意义:(1)过分地投注于自身;(2)过少地投注于环境的客体;(3)与这些客体存在病理的不成熟的关系。 【持续的客体投注】 ① 一过性的客体投注:当客体满足了自身需要,婴儿体验到满足,就对客体投注了。 部分客体:最早的客体——例如,母亲的乳房或奶瓶,或手、面孔等等;母亲的笑容与她的怒容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客体 ② 持续的客体投注:对于那些不能从中得到愉快和满足的客体,只要它持续存在于环境之中,婴儿也会逐渐地对它发展起兴趣来。 例如,早期的婴儿只有在饥饿或其他的原因需要母亲时,才对她感兴趣。但到了婴儿晚期和童年早期,母亲在儿童心里的重要性则是持续性的了,而不再是一过性的。 持续的客体关系——大约在出生后第一年的后期开始发展。 早期客体关系特征 ① 矛盾情绪——儿童开始对同一客体既有狂怒的情感又有愉快的情感。 ② 对客体的认同:想变得和客体一样——对高度投注的客体的认同趋势,在潜意识中贯穿人的一生。 “不定”(as if)人格(自我发展障碍):在成年生活中,认同在客体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人格随客体关系的变化而改变(加入暴徒成为暴徒,加入志愿者成为志愿者) 里比多作为性驱力,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释放或满足,因而它把寻求客体放在第一位。 儿童的客体关系
从口唇到肛门再到性器的变化,主要是由遗传的生物趋势造成的。
性器期(俄底浦斯期) 2.5~6岁
2.5~3.5岁开始从肛门水平向性器水平发展——儿童从本能生活的客体上体验到的强烈的或主要的欲望和冲动
34岁时,自我进一步发展整合——不再有部分客体关系——儿童的客体关系已达到相当程度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即使客体暂时不存在,指向某个客体的投注仍然保持。
能非常清楚地区分客体和自身,并且以同样的情感和思维把客体构想成自己——动物和玩具被认为与人相似,并且儿童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和冲动以错误的方式投射到他人身上。
45岁时,自我知觉和客体知觉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致使某些情感的存在成为可能——包括对特定客体的爱或恨,以及嫉妒、恐惧和愤怒等
“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性器期最重要的客体关系,其中包含的情感的强度和力度极高,对绝大多数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双亲中异性者的乱伦幻想与对双亲中同性者的嫉妒和谋杀冲动——被压抑的俄底浦斯幻想保留在潜意识里,继续对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重大影响:影响成人性活动的形式和对象;影响创造性的、艺术性的、职业的和其他升华了的活动;影响性格形成;影响个体可能产生的所有的神经症症状。
反的俄底浦斯情结:对父母中同性者的乱伦幻想和对父母中异性者的谋杀欲望,也很普遍
【乱伦幻想】在俄底浦斯阶段的初期,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般都同母亲有最强的客体关系。要求母亲对他们爱得专一的欲望也在发展。这种欲望与想“成为父亲”,或者“做那些父亲对母亲所做的事”的愿望有关。
无论有无机会对父母进行观察,儿童从自己的生理反应出发,会把这些愿望与性器官所产生的令人激动的感觉联系起来。
就男孩来说,总是与他的生殖器勃起的感觉和现象联系起来。儿童对父母的性活动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幻想,并希望能与母亲重复这些活动。
这种体验,在俄底浦斯阶段开始时,就已经被儿童通过自淫活动而熟悉了。毫无疑问,随着年岁的增长,儿童的性幻想也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发展。另外,我们还应该谈到,儿童希望像父亲那样也给母亲一个小孩的欲望,
【嫉妒 谋杀冲动】伴随着对母亲性的渴望和得到母亲专一爱的欲望,还存在希望竞争对手被歼灭或消失的欲望——造成儿童严重的冲突,因为儿童既惧怕报复又惧怕失去爱。
【男童的阉割恐惧】:对父母报复的恐惧
【女童的阴茎嫉妒/外阴受伤恐惧】女童天生没有阴茎种事实引起了强烈的羞耻感、自卑感、嫉妒(阴茎妒忌和羡慕),以及由于允许她没有阴茎而降生所引起的对母亲的愤怒。女孩在愤怒和绝望中,通常把父亲作为主要的恋爱对象,并希望以他取代母亲。
当这些欲望受到的挫折过于强烈,在必定会成为女孩的事实面前,她又有可能把早期的依恋对象转向母亲,而把希望有阴茎和想成为男人的欲望一辈子保持在性心理行为中。
然而,更为常见的是,当小女孩把父亲作为惟一的性对象遭到拒绝时,她被迫放弃或压抑自己的俄底浦斯欲望。对女孩来说,与在男孩俄底浦斯欲望中起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阉割焦虑相类似的东西,首先表现为“阴茎羡慕”的禁欲和嫉妒,其次表现为由希望被父亲阴茎插入并授精的欲望引起的生殖器受伤害的恐惧。
双性化的倾向:男孩女性化的素质,女孩男性化的素质。他假设,在心理范畴内,双性化的倾向对所有人都是正常的表现。这实际是来自正常的俄底浦斯情结的一个推论。它包括与父母双方都有性关系的幻想。男孩强烈的女性化体质倾向被认为有利于俄底浦斯情结的发展。在这种俄底浦斯丛中,取代母亲而与父亲发生性关系的欲望,要比那种取代父亲而与母亲发生性关系的欲望更加强烈。反之,对女孩说来,强烈的男性化倾向所造成的与上述男孩相反的情况也同样成立。
手淫通常构成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性活动。手淫行为和伴随它的幻想,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直接的性表现和儿童对父母的攻击冲动。随着俄底浦斯期的推移,生殖器手淫或者停止,或者明显地减少,直到青春期才重新出现。
超我由人格的道德机能构成。这些机能包括:(1)在正直的基础上对行动和愿望的赞成或反对;(2)批评性的自我观察;(3)自我惩罚;(4)对错误行为补偿和悔过的愿望;(5)对合乎道德或需要的愿望和行动进行奖励的自我赞扬或自爱。
超我的功能通常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潜意识的。
超我的起源/前身:前性器期或前俄底浦斯期——最重要的是与排便训练有关的要求——超我的前身称为“括约肌道德”。
超我最早是由性器期或俄底浦斯期父母道德的内化而构成的
五六岁时,有些道德变成内部的东西——儿童首先体会到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是做了错事要受到惩罚,并体验到后悔——儿童学会自我惩罚
在放弃、压抑或拒绝俄底浦斯情结里乱伦和谋杀欲望的过程中,儿童与这些欲望的客体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转化为与欲望客体的认同——他不再因父母反对或惩罚这些欲望而爱父母或恨父母,代之以变得像父母一样去拒绝这些欲望。
超我的本质(禁忌的核心):拒绝俄底浦斯情结构成的乱伦及敌意欲望——以潜意识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超我与自我的关系】
超我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是放弃俄底浦斯情结中乱伦客体关系的结果。在此意义上,认同部分地是由于客体的丧失
当本能投注从原先的客体退回时,它们对另一个客体的不断地搜寻导致与存在于自我之中的客体认同,而投注随后即朝向此客体。被投注的客体变成了自恋的对象。
自我中所形成的这种认同,构成了特殊的自我部分——超我
超我有助于自我对本我冲动的控制
儿童从超我形成之日起,自我就丧失了活动的自由,而永远地处于超我的支配之下。
最公开的性投注以及最直接、最强烈的敌意投注被放弃了,而温和的不太强烈的敌意情感继续依恋着原先的客体。即儿童继续对父母怀有少量的温和的不太素似乎在决定超我的严格程度上起更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是儿童自己俄底浦斯欲望中攻击成分的强度。
决定超我严格性的重要因素是儿童在俄底浦斯阶段对父母的敌意冲动,而不是父母对儿童的敌意或严厉性。
从前投注到客体上的驱力能量将至少部分地受超我支配——投注到俄底浦斯客体上的攻击能量越多,则以后受超我支配的这种能量也越多——超我的严厉程度由它所支配的攻击能量的多少来决定。
总之,在客体投注的欲望与向自身投注的欲望(自恋)之间存在着冲突——当自恋投注基本保持完整时,危险的客体投注就被压抑、被放弃,或者但儿童本能生活中的自恋成分却比客体关系更为强烈。
超我的发展:每一次这种附加和改变都是与儿童或成人环境中某一个客体认同的结果,或者是与这个客体的道德形象认同的结果。(可能是老师,历史人物……)
超我的内核:俄底浦斯期形成的超我的原始的核心总是保留着其中最稳固最有效的部分——禁止乱伦和弑父母(对俄底浦斯情结的性欲望和攻击欲望的禁止)
【小结 超我的运作方式】
在俄底浦斯期结束以后,超我发动并强迫自我针对本我冲动的防御活动
由于儿童在俄底浦斯阶段害怕被父亲阉割,所以在俄底浦斯阶段以后,儿童或成人潜意识地惧怕他所内化的父母的表象——超我是投注了的父母的象征
超我控制本我冲动,以免使超我不愉快
自卑内疚——可能源于超我的反对,病人潜意识里谴责自己错误的行为
快乐自满——可能源于超我对自我的赞同
超我的报复法则:使作恶者遭受到他施加给别人的同等的伤害
超我对欲望和行为缺乏辨别:一个四五岁或更小的儿童很难区分自己的幻想和自己的行动
超我可能在潜意识里导致赎罪或自我惩罚:一个人的犯罪生涯可能始于惩罚的需要;罪犯自己在潜意识里对惩罚的欲望,是对警方破案非常有力的帮助。罪犯常常潜意识地提供了那些自己知道会导致被发现、被逮捕的线索;职业生涯上的失败(所谓的“命运神经症”)、“意外的”受伤等。
【投射 反向形成 与 自我对超我自我惩罚的防御】
本我和自我冲突的观点:一个在童年有很强的窥淫倾向的人,成年以后,会成为反对不道德行为组织的积极支持者。他特别地热衷于刺探和检举淫秽照片的传播。因为,这种活动使他能够不断地找到裸体男人和女人的照片。显然,这个人在潜意识中为满足他的窥淫癖提供了机会。
从自我和超我冲突的观点:① 成年人看裸体照片时,并没有童年时观看裸体而引起的罪恶感。他的自我已将罪恶感排除在意识之外,并投射到别人(有窥淫罪的人)② 此时的自我已建立了反向形成,以对抗罪恶感。这样,在他的意识里体验到的不是罪恶感,而是刺探和发现裸体照片的优越感和美德。
超我和集体心理学:领导者的愿望、命令和知觉,通过成员的认同成为自己超我的一部分——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共同的超我成分
【社会道德准则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子女时,把自己早期所获得的道德要求又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第六章 过失和诙谐
精神分析理论的经典论题 1.失误、过失、忽略和遗忘;2.诙谐;3.梦;4.神经症 【遗忘】
遗忘是一种压抑 目的:防止产生焦虑及罪恶感。 他恨那个人,并想把那个人弄成残废。为了避免意识到自己伤害人的幻想,为了避免由此而产生的罪恶感,他将这两个人的名字都压抑下去了。压抑起到了防止伤害人的幻想进入意识的作用。这种伤害人的幻想是本我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意识则导致罪恶感。 【失误】
失误是潜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对某些潜意识欲望不能完全压抑所致 潜意识的意愿是造成不幸之事的必须条件,往往也构成了充分的条件,而疲劳、乏味等只是辅助因素而已。 对这些不幸之事进行分析时,当事人往往会想起,在即将发生不幸之事以前,自己已察觉到将会“出事”。 在过失与正常行为之间不存在什么明确的界线。它们之间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在正常心理行为中,自我能够协调各种各样潜意识的影响,从而控制它们,使它们之间互相和谐,也使它们与外界环境达到和谐。这样,就把实际上来自许多不同方面的潜意识影响组成一个单一的协调的整体而进入意识。 在过失时,自我不能对潜意识里各种心理力量成功地进行整合。于是,这些力量的一种或几种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地活动并表现出来。自我整合活动愈成功,心理行为愈正常。相反,自我整合活动愈不成功,过失则愈明显。 发生过失时,潜意识心理力量或多或少地与整合对抗——这种潜意识心理力量有时来自本我,有时来自自我,有时来自超我 【幽默】——能解释一部分幽默形式
“好”的谐语能够通过发笑,使心理能量/潜意识意愿得以释放——谐语表面上无攻击性&性冲动,但暗含其中,引听者发笑【捧哏就是被攻击的,单口就难用伦理哏,除非塑造出两个剧中人;腿子活的自嘲;模仿 学聋哑 结巴论 倒口】【A以巧妙(表面上无攻击性,但能令C瞬间联想到)的间接方式攻击B】 ① 谐语的形式特点 每一个谐语的产生均是基于初级思维过程的作用。??? 例如“自由党人是双脚牢固地站在半空中的人。”乍听起来,似乎听不出初级思维过程在这句话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初级思维过程的特点:以近似物来代表,以及省略掉连接词和解释词,以使句子极为简单化——如精神分析术语中的转移、缩合、以部分代表整体、以整体代表部分、以相反物代表、象征等。 但是,用严格的次级心理过程的语言再说一遍,这个警句则成为“自由党人力图成为坚定和现实的人。但是,实质上都做不到”。失去幽默的特点【忠厚的人不幽默,是攻击力被压抑的结果】 初级思维过程是儿童期的思想形式——诙谐之时,是自我本身引起的退行作用,至少是自我促使了退行作用。 克利斯(Kris,1952年)认为,这是自我造成的退行作用,而且是可以控制的退行作用,不同于各种各样病理的退行作用。后者是不可控制的,并大大地破坏了自我的功效,乃至自我的完整。 听者也暂时地退行到初级思维过程去理解谐语。 ② 谐语的内容特点 诙谐的内容由敌意或性(包括口、肛门、阴茎及生殖器的性欲成分)的想法所构成。而当造谐语或听谐语之时,自我或多或少地对这些内容进行抵抗。【内心攻击性太强的人不爱听;会引起过多不安;反向形成而来的假道学】 有助于潜意识意愿的释放——同样的内容用该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则可以大大避免超我的谴责,并且产生性兴奋的愉快——创造这句话的人可以对他所瞧不起的人表现出比直截了当地批评更为轻蔑的效果。在初级思维过程的帮助下,他们似乎自始至终都在恭维自由党人,丝毫没有辱骂他们的意思。而听者被禁止表现出来的那股冲动,此时则得到满足或愉快地得以释放。当然,这是一股敌意的冲动。 愉快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方面 ① 退行的初级思维过程代替次级思维过程。这是该谐的必须条件。这种退行而产生的愉快,是抛弃了成人生活中的压抑,回到了儿童样的行为而得来的。 ② 平时被控制或被禁止的冲动释放或逃逸的结果,产生愉快的体验 过失与诙谐的共性:两者均为潜意识意愿的暂时流露,均由初级思维过程起主要作用 过失与诙谐的不同:过失的发生是不顾及自我的,冲动表现出来;诙谐是自我制造出来的 第七章 梦
梦的分析:通向潜意识的捷径 梦:睡眠中出现于意识之中的主观体验——在幻想中满足本我冲动 梦的起源:睡眠时潜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从本质上及强度上打扰睡眠,但睡眠者仍然处于睡眠之中而不醒转 显梦:睡眠时的意识体验,不论睡眠者在醒后能否回忆 梦的显意:显梦的各种组成成分 梦的隐意:促使睡眠者醒转的潜意识思想及欲望 梦的工作:使梦的隐意变成显梦的潜意识心理过程 梦的隐意的三个范畴 ① 包含夜间感觉的印象:这些印象不断地侵扰睡眠者的感觉器官。有时,其中某些感受印象还形成了梦的部分隐意,加入了梦的起始过程。如闹铃声、渴、饥、尿意或便意、外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身体某个部分受压、过热或过冷等
- 大多数夜间感觉刺激物并不侵扰睡眠,即使它们加入了梦的形成,也不侵扰睡眠。同时,睡眠时由感受器而来的绝大部分冲动,对我们的心理无何作用。事实上,甚至我们处于醒觉状态时,那些感觉刺激物只有在相当强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有些人听力完全正常,却能在雷鸣电闪的暴风雨之夜安然熟睡,既不被吵醒,甚至连梦也不做。
- 睡眠时侵扰的感觉印象,可以直接将睡眠者弄醒而一点儿梦也不做。这种情况可见于孩子有病时父母的睡眠。这时,父母虽然睡了,却“留一只耳朵”注意孩子的动静,只要有一点点声音来自孩子那里,他们都会立即醒来。 ② 包含了与梦者当时醒觉生活中的活动及先占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观念:它们活动着,可使睡眠者醒来,也可引发梦,成为梦的隐意的一部分。 ③ 包含一个或几个本我冲动:由儿童早期的欲望所组成——这种冲动(至少在以原始的婴儿的形式表现时)被自我防御排斥于意识之外,并在醒觉生活中不能得以直接的满足。 隐意和显意的关系
隐意是潜意识的,如同欲望或冲动;显意是意识的,一种视象,一种幻想,实现了梦的隐意中欲望或冲动的满足。 两者间最简单的关系是,梦的隐意可以变成意识的。 一个两岁小男孩的梦:他妈妈出了医院,抱回家一个刚出生的小弟弟。第二天早晨,他诉说前一天晚上“看见小弟弟走掉了”。这是个显意。——梦的隐意:敌意和抵制 梦的工作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辅助因素 主要因素 ①:是梦的工作的本质,将隐意中还没有用初级心理过程的语言表达的部分,转化成初级心理过程的语言,将隐意的所有成分通过缩合变成满足欲望的幻想。 主要因素 ②:由自我防御作用组成,将要不得的内容删掉。 辅助因素 ①:后期修饰:自我力图使梦的显意变得符合逻辑、紧凑一致,变得“合乎情理”,就像自我使任何印象在其领域里都“讲得通”一样。 焦虑梦(严重的是噩梦):梦的显意是以焦虑为主线。心理分析著作中,通常称之谓 由于隐意的形式过于直接,非常容易被认识,使得自我无法忍受,故而产生焦虑反应。 显梦的本质:幻觉——因为睡眠时,自我功能退化到早年生活的水平,自我防御减弱,现实检验功能停止 以初级心理过程的形式思考而不是以次级心理过程的形式思考,而这种思考大多数不是以语言的形式表现,而是以视觉意象为主的感觉意象的形式表现 自我检验现实功能的丧失也可能是睡眠时自我明显退行的结果。 总而言之,睡眠时的思考多不用语言的形式,而大多数是以视觉意象的形式思考,同时自我又不能区分这些意象是来自内部还是来自外部的刺激物。由于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我们相信,显梦本质上是视幻觉。 第八章 病理心理学
任何神经症均是源于儿童期性生活障碍 神经症的症状如同显梦,是被压抑的冲动与反对这些冲动进入意识思想及行为的人格力量之间的妥协形成。 只有一个不同,梦中隐藏的本能欲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性欲的欲望;而导致神经症症状的被压抑的冲动则都是性欲的冲动。 从内驱力的观点看,困难在于必须控制内驱力,却又不能控制得过分。一个人的内驱力控制得不够,就不能跟大家一样,成为社会的一员。但是,内驱力过分地被压抑,则会以不良的方式表现。 如果性的驱力被压抑得过分,尤其是如果过早地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则会严重地破坏一个人的欣赏能力。 如果攻击的驱力被过分地控制,一个人将难以跟他的伙伴们进行正常的竞争。同时,由于不能对别人攻击,就经常转而攻击自己,表现为或多或少地公开的自毁。 【本我自我超我失调】 事实上,内驱力自我和超我都有可能发生问题。概括地说,如果内驱力控制得不够,自然是意味着自我和超我的功能缺乏;相反,如果内驱力被控制得过分,则可以推想到自我太强了,以及超我太严厉了。 如果这些性格特质对个人的处理愉快的能力,以及避免与环境产生严重冲突的能力干扰不大,我们称之为正常。 如果它们对愉快的干扰过大,并且使个人与环境产生严重的冲突,我们称之为异常。 当一种心理功能形式被认为是异常时,临床术语通常称之为性格障碍或性格神经症。 ① 疾病或症状形式的原始获益:部分的本能释放,即至少部分地满足了一种或几种本能欲望,同时又不至于产生严重的罪恶感或焦虑。 ② 疾病或症状形式的继发获益:自我继续寻找能够满足愉快的努力。一旦症状形成了,病人不仅觉得症状能带来痛苦,也发现症状可以带来某些好处。举一个明显的例子,一个士兵在战时出现焦虑状态,就能得到他的伙伴们得不到的切实好处:被撤到后方,减少了被打死的危险——继发获益过多,而这些症状的存在对病人又有用处,就使得病人潜意识地愿意神经症长期持续下去 第九章 心理冲突与常态心理功能
性格类型:口腔性格、肛门性格、性器性格——性格特征与里比多发展的特定阶段之间通常可以观察到的关联——分类依据:本能(性本能) 口腔性格:自信、乐观、大度,以及与之相反的特点 肛门性格:由幼儿期的肛门愿望和冲突导生出来的。肛门性格也用于称呼凌乱不整、污秽肮脏和不修边幅的人。 性器性格:野心勃勃、追求认可和称赞 从幼儿期的本能愿望以及由之产生的心理冲突出发,到成年期的精神生活和行为之间的道路是错综复杂的。 【认同】 并非俄底浦斯阶段的所有认同都和超我形成有联系。譬如,有一些认同只是儿童性愿望和竞争愿望的略加伪装的表现。小男孩有意识地模仿他的父亲是一种通常现象,因为他对父亲又羡慕又嫉妒,这样的愿望有不少持续到成年阶段,以致在许多方面儿子成了父亲的心理复制品。在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上也常常存在同样的情况。这样一来,父母亲及其子女可以有相同的姿势,相同的面部表情,相同的步态、话语、笑容,乃至与人相处时相同的含蓄或者热情等等。亲子之间不仅存在着形体上的相似,还可以有行为上的相似。 幼儿期本能生活与成年期选择职业 病人是一位40岁的男性产科医生,在同胞6人中居长,他和弟妹们都是在乡村出生的,并且在那里度过童年。他记得母亲生下弟妹时的情景,每一次对他都是印象深刻的大事。他对母亲的分娩有强烈的好奇心,可是每次分娩时都不许他进房间观看,虽然从很小时候起,他就把动物的分娩看得多了。孩提时代的性好奇是决定其终身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除了满足其好奇心之外,他选择这个职业还有其他潜意识的目的。 ① 满足他超越父亲的愿望。因为每逢病人的母亲分娩,父亲对请来的医生总是必恭必敬,谦卑之至,所以自己也要当这样的医生。【俄狄浦斯冲突】 ② 每逢他的母亲再次怀孕,他总是对母亲和其腹中的孩子产生恼怒的感情,而他选择产科医生这个职业能够加强自己对恼怒的防御机制,作为产科医生,他对产妇和婴儿们既亲切又爱护备至,不再像童年时那样出现弑亲性的恼怒以及随之产生的内疚。【反向形成】 ③ 作为产科医生,每当一个婴儿降生时他都感到自信并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不再像童年时那样,每当母亲又生一个时就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下降,变得孤弱无助。【?】 幼儿期本能生活与成年期配偶选择 每个人的第一个性对象都是在童年时代就有了,日后再有的性对象往往是童年时第一个性对象的复制版。 童话的主题几乎投所有幼儿之好,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涉及幼儿期本能生活的主题,主要是俄底浦斯阶段的主题。 基本模式:一位年轻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战胜并且杀死了一个邪恶的老坏蛋(当然也有男的或是女的),其后,男主角与美丽的姑娘结婚,女主角与英俊的王子结婚,并且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童话中总篇篇童话里的角色都离不开主角(男的或女的)及其父、母、兄弟、姐妹。主角和他的朋友一定是好人,与他作对的一定是坏人。结局一定是大团圆:主角胜利,作对者死亡;一定有性结合,即主角和所爱的人结婚 变体:每一种变化发展又会引起某一类儿童的特别兴趣。譬如《灰姑娘》的故事就特别对做小妹妹的儿童有吸引力。在这个故事里,被人瞧不起的小妹妹灰姑娘得到了王子的爱,与他结了婚当了王后,向恶毒的母亲和姐姐们报了仇。 【宗教】 幼儿的家庭-他的父母亲和兄弟姐妹-本质上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他的性冲动和攻击冲动指向家庭成员,由之产生愿望和心理冲突,构成幼儿期精神生活的特点:这里有热情的爱,揪心的嫉妒,狂怒,恐怖,悔恨,控制自己惊惧冲动和抚慰双亲的急切努力。对于幼儿来说,双亲是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宗教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幼儿家庭的翻版:信徒有如幼儿,上帝和神职人员则有如幼儿的双亲。神职人员像双亲指点幼儿那样,告诫信徒们举止应该如何,哪些是可以祈求的,哪些是不该想的,他们还负责回答有关世界的问题,特别是世界起源的问题。成人之关心世界的起源与幼儿想知道他那个小世界的起源是一样的。幼儿总是想知道他自己是怎么生成的,他和别的婴儿是从哪里来的。弗洛伊德(1933年)指出过,宗教对于信徒有三重功能:提供一种宇宙论,一套行为准则,和一个奖惩系统。父母亲提供给幼儿的也正是相同的功能。 【精神分析理论的推广】 以上我们讨论了性格特征、认同、兴趣爱好、职业选择、配偶选择、童话、神话、传说、宗教、道德、政治、魔法、迷信、代沟、革命和文艺,为说明常态精神功能列举了广泛的样本。 植根于幼儿期本能愿望的潜意识心理过程,由愿望产生的恐惧、悔恨和自我惩罚冲动,以及因愿望和恐惧相击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在以上的每一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以上样本的讨论足以说明幼儿期本能生活的力量、普遍性和恒久的影响。 幼儿期本能愿望终生持久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由之产生的心理冲突在心理功能的各个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呈现出来,有的属于常态,有的属于病态,直至生命完结之时才会终止。 第十章 当今的精神分析
一本经典的精神分析入门书——《精神分析入门》读书摘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本是用Markdown格式编辑的,可惜豆瓣不支持Markdown,所以只能黏贴源代码了。好在不影响阅读,不了解Markdown的小伙伴照样看得懂。
————以下是摘抄征文————
《精神分析治疗指南》读书笔记
第一章 概述
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
精神分析指导下的精神动力心理治疗侧重于既往经历的作用,通过对特殊过程(防御)和人际间相互作用(移情)的认识,使之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
**重点:**既往经历对目前行为的作用(认知、情感、幻想、互动)
**目的:**理解防御机制以及病人的移情反应,特别是它们在医患关系上的表现
技术:
- 建立治疗联盟
- 自由联想
- 解释防御和移情
- 经常会晤
- 疗程:数月至数年
精神分析治疗的安排
精神分析治疗可以是短程的,也可以是长程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典型的长程治疗不在开始阶段确定结束的期限,其治疗的长短视冲突的多少和治疗的进展速度而定。长程治疗一般每周安排2——3次治疗,而短程治疗则以每周1次为宜。
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
初学者往往一发现了什么就急于告诉病人。千万不可如此性急。要掌握好火候,在适当的时机才点给病人,这是治疗技巧中最重要的一条。
通过移情可以了解到病人过去感知和反应的形式。因而一旦移情出现,表明病人反映了真实的情况。这个时候,则可以不去理会那些与其相悖的信息,而是通过这个途径去探索病人的潜意识冲突。
第二章 病人的评估
开始评估
- 告诉病人评估的过程
- 一般用1——4次治疗时间
- 评估对危及生命的行为
- 评估疾病的器质性原因
- 精神病学诊断
- 治疗者运用询问和倾听
- 倾听病人对开始治疗有何疑惑
对于情绪抑郁的病人,第一次评估会谈时务必询问其抑郁的严重程度,以及紫砂的危险性有多大。
通过在第一次会晤之后,治疗者应该有一个如何进行评估的计划,并且应当向病人讲明大约需要多少次的评估性会晤,以使病人心中有数。
精神动力学评估
倾听并探索:
- 发病及寻求帮助的原因
- 生活史
- 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 最初的记忆
- 经常地和近来的梦
- 对先前治疗及治疗者的体验
- 观察病人如何与治疗者发生关系
- 常识性理解
- 要求病人共同理解
治疗者应当详细地收集病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情况,以及病人对他们是如何体验的。当过去发生的经历重现于现在时,这些冲突将在治疗过程中形成移情而显现出来。
询问病人所能记起的最早的记忆,往往可以揭示重复发生于病人生活中的事情。它也可以用来评估病人的愿望和幻想。
请病人讲述近来所做的梦和经常所做的梦,可以知道冲突的形成,以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
选择标准
在病人选择上,那些有心理学头脑、能够体察自己的情感、能够通过领悟使症状得到缓解的病人较适合于做精神分析治疗。有着环境支持(家庭、朋友、工作)的病人则疗效更佳。
病人标准:
- 患有神经症障碍
- 有心理学头脑
- 能够体察自己的情感
- 能够运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
- 有环境支持
- 良好的医患配对
第三章 开始治疗
教和学
把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和过程教给病人,是成功地开始治疗的关键。
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对个体生活的经历、对意识觉察以外的心理活动,以及对个人的世界观进行探索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它是建立在一个人心理现实基础上的学习过程。
建立安全的气氛,治疗的任务是教病人:
- 过去作为现在的模板
- 移情、防御、阻抗
- 介绍和解释治疗者节制的作用
- 保持医生似的关心,以加强治疗联盟
- 处理病人最初的失望
在教病人时,可以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举例子说明的方式。
节制和自由联想
经过了教病人的阶段,病人对治疗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治疗者就应当少讲话,更多地倾听病人关于内心世界的描述,这种技术称为“节制”。
治疗者还鼓励病人尽量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讲,不要理会所说的是否正确或是否合乎逻辑。
开始治疗,病人的任务:
- 与治疗者建立治疗联盟
- 学习自由联想
- 对安全的气氛感到满意
- 认识开始治疗时的失望
- 逐渐理解移情、防御和阻抗
- 学习运用梦
治疗者在倾听病人自由联想之时,要仔细地分析,以发现病人没有意识到的蛛丝马迹,以及阻碍思想自由表达的障碍物。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治疗者就会发现病人思想和感情的模式,以及阻碍思想和感情表达的障碍。
安全的气氛
治疗者在治疗中要做的事情是给病人一个“退化”的机会。由于这种心理治疗安排的独特性,加上病人正常精神生活过程的作用,病人就可能用较为随意的、结构松散的思维方式来接近潜意识的情感和思想。
医生似的关心
治疗者要表现出医生似的关心和温柔。经过一次次的合作,让病人领悟到他们所承受的精神上的痛苦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于心理治疗之时,因而不论会引起多大的痛苦,都要把治疗坚持下去。
开始阶段的失望
当治疗者变得比较“节制”时,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失望。产生这种反应的一部分原因是:病人感到失去了治疗者在评估阶段那样的感情支持;另一部分原因是:病人在开始治疗时抱有的不切实际的愿望破灭了,使病人陷入失望困惑的情绪状态。
移情、防御和阻抗的早期体验
一旦移情产生,治疗者和病人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来,于是乎病人对治疗如何进行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于治疗者的“节制”而使病人感到失望的移情往往是很独特的。
治疗者在开始阶段是有机会去了解防御和阻抗模式的,并且必须引导病人认识到可以运用这些防御和阻抗的模式去认识自己,尤其是病人自己难以认识的思想和感情。
治疗中梦的初步运用
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有机会让每一位病人运用自己的梦作为一种治疗途径。在治疗初期所报告的梦往往可以揭示病人的核心冲突。通过这些梦,可以让病人知道潜意识的过程。随着治疗的进展,在防御机制的作用下,梦会变得艰涩难解。
第四章 阻抗和防御
阻抗
阻抗系指抵制痛苦的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其中包括:安于现状,惧怕任何的变化,害怕引起良心上过分的谴责,不肯放弃那些形成情感疾病的幼稚的冲动。
前意识冲突以行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并由此而产生愉快的感觉,也起了阻抗治疗的作用。这种以行动的方式而不是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前意识的冲动,称为“见诸行动”。
由疾病所带来的继发性收获也是妨碍康复的另一种阻抗。
防御
参考《精神分析入门》读书笔记中防御机制的部分
- 压抑
- 否认
- 反向作用(反向形成)
- 转移
- 逆转:将冲动由主动变为被动(或由被动变为主动)或由朝向别人变为朝向自己(或由朝向自己变为朝向别人)
- 抑制:将思维或者行为缩小,以免这种思维或者活动引起焦虑
- 与权威认同
- 禁欲
- 理智化
- 感情隔离
- 退化(退行)
- 升华
- 原始的防御机制:分离、投射、投射认同、无所不能、贬低、原始理想化(见本书第十一章)
解释阻抗和防御机制
不论何时,不论用什么方式,只要病人表现出了阻抗,就说明病人不愿意回忆起与过去被禁止的冲动有关联的那些危险和恐惧。
解释阻抗的原则:
- 承认现实对阻抗所起的作用
- 将阻抗和防御视为病人性格强度的指征
- 牢记病人应该认识和体验阻抗,然后才有可能解释阻抗
- 先认识阻抗,后解释内容(什么是病人的阻抗,或为什么出现阻抗)
造成治疗中阻抗的防御产生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其二是人格的强度。
**先于内容解释阻抗/表面地解释:**治疗者首先要指出病人的阻抗,让病人注意到自己的阻抗。以后,在适当的时机,治疗者再探索病人为什么要采取阻抗,以及病人想防御的是什么。
移情阻抗
移情阻抗产生于病人对治疗者强烈的感情体验之时,这种强烈的感情会使治疗改变方向,使病人偏离旨在揭示和解决导致他们症状的冲突的目标。
处理阻抗的第一步,是向病人指出他们有阻抗。在没有解释什么被阻抗和为什么被阻抗之前,就必须向病人指明这一点。
在处理阻抗之时,要尊重防御,要避免与病人争执,要在认识阻抗的真实成分之后才解释它们的潜意识动机。
第五章 移情
需要重视过去
在所有的人际基础上,人们形成了移情。我们需要运用过去的经验,作为模式来理解现在的问题;也因为所有的人在心理上都需要重视过去,以便处理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和情感上的痛苦。
影响移情发展的因素:
- 病人需要重视过去
- 心理治疗者的节制
- 病人相对自由的联想
- 解释防御
- 解释移情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移情
精神分析治疗中,发展移情和理解移情是精神分析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它,能使病人的困难问题重视,能了解病人的深层内心世界。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精神分析治疗与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最大的区别之处。
通过移情能使病人回忆起被忘却的事情——潜意识里的冲突和心理痛苦的原因。通过移情,病人既了解了既往所经历的事情,也理解了这些经历是如何在此时此地重现的。
在移情中开展治疗
治疗者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知道病人对治疗者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感情,而不是简单的认为病人对治疗者的评论都是客观的、公正的、不偏不倚的。
治疗者必须把病人的注意引导到病人自身,让病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治疗者可以请病人谈一谈自己对治疗者的想法和感情,这样就可以使病人和治疗者的注意都集中到同一个问题上,使移情更为清晰可辩。
移情如同阻抗
当病人认为没有必要讨论移情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向病人解释讨论移情的必要性。
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情境,一种提供观察事物并使事物发生变化的情境。其间,虽然病人所注意不到的那些体验被放大了,可移情的情境仍然是遵循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感情和观点,都是从过去情境中的感情和观点转化而来的。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些情感是十分真实的。不论这些感情是被什么引发出来(包括治疗者的行为),在心理治疗中看到的它们是十分有用处的,因为,由此可以了解到病人的困难是怎么造成的。
色情的和攻击的移情
当移情较强烈时,正性的或爱的感情就可能含有色情的愿望,而负性的或攻击的感情则可能含有破坏的或狠的愿望。这些强烈的感情,代表着病人在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别的重要人物关系之间的再次体验。
移情的修通
治疗者必须将病人的移情提到意识水平上来,让病人认识和理解这些冲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样一来,这些愿望也就不会像幼儿时期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了。这就是“修通”。
成功的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教病人如何在治疗结束之后自我探索,以解决今后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困难。在揭示移情的过程中,病人将学会很多自我探索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在治疗的结束阶段将更趋完整。
第六章 反移情
反移情是治疗者对病人的情感反应,是治疗者对病人的移情。
对于初学者,反移情往往会发生在结束治疗的阶段。
精神分析治疗者要善于体察自己的情感反应,把它当作理解病人情感体验的一种渠道。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治疗者的反应越强烈,越尴尬,就越能反映出病人所隐藏的关键性的冲突。
一致的和互补的反移情
一致的反移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的感情认同。互补的反移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过去生活中的某一个人(通常是父母一方)认同。
互补的反移情能够破坏治疗者善良中立的态度,延缓治疗的进展,而不是帮助病人解决婴儿时期的冲突。
治疗者需要有一种“分裂”的本领来包容和加工反移情,其一半是对病人做出感情反应,另一半是诚实地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反移情的感情,以便做出有用的解释。
治疗者对反移情的加工:
- 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和生活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
- 不要把病人的情感往自己身上揽
- 不要让反移情见诸行动
- 运用反移情以帮助解释
- 运用反移情愤怒去理解病人的敌意
-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动力学的线索
- 将移情与反移情结合起来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与客体分离的形象
- 当体验到互补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的反移情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反移情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在不同时候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治疗者的任务是将前后不一的移情,以及随后而产生的反移情整合在一起,以便理解病人真实的内心活动。
治疗者需要精神分析和督导
弗洛伊德特别嘱咐准备从事精神分析的人在接受训练之后还要定期接受精神分析。
第七章 梦
心理治疗中运用梦的目的:
- 澄清防御机制和阻抗
- 帮助认识和解释移情
- 将病人潜意识的动力学、冲突、记忆提到意识水平
- 帮助自我探索的学习
心理治疗中梦的运用
治疗开始阶段,梦的解释应当只限于梦者的经历、梦的显意,就像揭示生活中的幻想一样。
治疗早期——
- 局限于目前生活和梦的显意
- 认同和说明梦的防御机制和阻抗
- 局限于梦的移情表现 治疗后期——
- 运用梦去指出潜意识愿望、恐惧和冲突
早期梦的材料可能包含一个人人格核心动力学的线索,梦的材料可以被用于精神分析治疗,先是运用梦的显意和病人目前的生活经历,随后理解移情和防御机制,随着治疗的深入,最后去探索、揭示潜意识的愿望、恐惧和冲突。
第八章 结束
精神分析治疗绝大多数不预先安排结束的时间。在治疗开始的时候,治疗者就应当向病人讲明,治疗将一直持续到将病人潜意识里的冲突统统揭示出来,得到解决为止;持续到病人理解自己的内心活动为止,因而往往要持续几年。
如何判断结束阶段的到来
病人经过成功的治疗而进入结束阶段时,将体验到的是心理障碍大大地解除。这种解除,在病人和治疗者看来,都应当是十分明显的。另外,病人的内心冲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应该得到解决,从而在行为上应该有持久的变化。
在治疗中期结尾的时候,治疗者会注意到病人能够较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移情,并能认识不同的移情表现。病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开始运用自我探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较为理想的是,病人自己提出结束治疗。如果确实到了结束治疗的时候,病人仍然不愿意谈及此事,治疗者就应该认为这是一种防御的表现。
结束阶段的任务
病人的任务:
- 回顾治疗经过
- 体验和掌握分离和失落
- 再度体验和掌握移情
- 开始自我探索
病人和治疗者的任务:
- 确定治疗中令人失望的、局限性的和不成功的方面
- 讨论今后心理治疗的可能性
- 讨论今后的计划
治疗者必须记住,不论病人的人格如何特殊,也不论病人存在怎么样的心理问题,病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个体。某一次治疗不成功的病人,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某个时候获得治疗的成功。
可以运用自省的方法来帮助精神分析治疗者了解结束治疗时的感情。理解了自己与病人的关系,认识到了治疗的局限性,就会有助于治疗者做出适当的反应。
第九章 实际问题及处理
费用
钱财往往与依赖、情感满足、罪恶感、贪婪、剥夺、权利等联系在一起,大部分病人都由这方面的冲突,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内容中,因而,心理治疗者应该对收费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自杀病人
对病史上有过自杀观念的病人都要慎重对待,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认为病人只是说说而已。
治疗期间,一旦怀疑病人有自杀念头时,就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询问,不要因害怕这种直率的问话方式会刺激病人而询问闪烁其词。这样一来,有自杀想法的病人明确知道治疗者对他的情况一直关注,并已经掌握了他的想法,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
第十章 短程精神分析治疗
短程精神分析治疗侧重于病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认识病人生活经历中某个精神动力冲突的出现会使得心理发展收到阻碍,治疗者通过解决病人生活中的这个最关键的冲突而使得病人整个成长和发展过程得到改变。
选择病人
病人:
- 能识别焦点冲突
- 能从感情关系上去思考
- 强烈的治疗动机
- 至少与一个人有密切关系
- 对尝试性的解释反应良好
治疗者:
- 能与病人建立感情上的交往
- 排除重型抑郁症、精神病及“见诸行动”的病人
- 排除边缘型、自恋型人格障碍及偏执障碍的病人
治疗者可以通过了解起病诱因、早年心理创伤、重复的行为模式等去发现焦点冲突,偶尔也可以通过病人的梦去发现它。
在评估阶段结尾之时,治疗者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明他的焦点冲突,让病人知道自己的焦点冲突,以便针对性地开展治疗。
疗程和终结
疗程:10到20次,可达40次,每周一次
技术
- 有目标的防御分析、移情解释及再建
- 有益的忽略
- 如何结束很重要
- 治疗开始后再决定治疗次数或结束治疗的时间
技术
治疗早期,治疗者不要跟病人一起着急,过早、过多地评论。
治疗中期,治疗者需要把握住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免离题太远。治疗中期会出现阻抗,治疗者应针对一个关键性的防御形成进行解释,让病人知道这种防御形成在现在以及在过去是如何表现的。
结束阶段,某种移情会变得十分突出,治疗者应该给予直接的、支持性的、共情的解释,以使病人既往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而目前又重现的焦点冲突清楚的显现出来。
第十一章 边缘型及严重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诊断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防御机制
- **分离:**将正性和负性的自我和客体的形象分裂开来
- **否认:**有意的不理会重要的现实
- **贬低:**极度的轻视和抵消
- **原始理想化:**夸大别人的力量和威望
- **无所不能:**夸大自己的力量
- **投射:**把自己冲突的冲动归结于别人
- **投射认同:**投射到病人想控制的某个人
处理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分裂,是对这些人进行心理治疗的重点。
冲突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内心主要冲突的性质是属于原始的或“前恋母期”的,并以此作为与神经症病人的分界。
开始治疗
在开始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心理治疗时,治疗者应当善于发现病人“见诸行动”的危险,并加以控制。
治疗者在情感和理智上应持关怀、中立的态度,头脑保持冷静,不要给什么建议,不要想指挥病人,也不要急于用指所掌握的病史资料做不恰当的解释。治疗者此时应当小心谨慎地将病人早年生活中的经历与当前的问题联系起来,从“发生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治疗者既要从理智上去理解,还要从情感上去理解。此外,治疗者必须监控病人的日常生活,以保障病人的安全,最终将病人分裂的正性的和负性的自我和客体形象整合在一起。
第十二章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重建自己最高水平的功能、能力、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
选择病人
做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病人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精神上十分健康,适应良好,而由于重大的生活事件而出现精神障碍
- 另一种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慢性疾病,同时自我功能明显缺乏(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技术
首先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治疗者之所以能够支持病人,是建立在对病人目前的冲突、防御机制和移情的理解的基础上,了解了这些,治疗者才能以适当的方式将病人的感情表达出来,认识病人的成功之处,给病人提供一个“支持环境”,在这个“支持环境”中,病人可以不急于去行动,而是以逸待劳来缓解冲突。
精神分析入门
年前临近期末的时候,愈是紧张,愈是想看课程以外的书。这也是我自己的毛病之一,同时,也是因为时间只有在紧迫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流逝,从而升起要紧紧抓牢、好好利用之心。
循着徐筠老师的推荐,《精神分析入门》这本书,也就是这个时候看的,仿佛也就这个时候,脑子能兼容下闲书、专业书、课程书同时进行。
陆续读了近2个月吧。
从进入咨询师学习的这条路以来,难得这么认真地看一本书,能够觉得看明白了。也是第一次看到一本这么系统的讲述精神分析的书。
之前所接触的精神分析,多以不同的精神分析师、流派来讲述,但是并没有将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由来、心理结构的三个我之间的关系讲述得这么透彻。而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其中对于自我的产生过程的详细推论。并且,整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本书同时也对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非常值得推荐。
简评
让人产生冲动给一本书写评论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理性智识上的开阔。二是情感审美的冲击。三是太他妈烂了。《精神分析入门》无疑是第一种的翘楚,对于入门者来说,不啻是打开了心灵的天窗,窗外一片漆黑,暗流涌动。
介绍精神分析的书不少,独取这一瓢饮自然有其道理。十万字简短篇幅讲清精神分析,恰恰体现了作者很好把握了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既谈精神分析“是什么”,又强调了“为什么”,揭示了心理机制的内在运行逻辑。而整个写作的主线就是内驱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人人都有超我,是认同了的外在道德、习俗、宗教影响在心理结构中的体现。那么超我的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是在5岁左右?又为什么超我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内疚和自我惩罚?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不少教材中并没有回答,往往让人感到答案是自明的,读者学了精神分析基本原理就能简单推导得出,但事实并非如此。
《入门》一书通过内驱力主线很好解释了类似问题,它不仅关注心理现象和导致其发生的心理机制,如5岁儿童会有弑杀、取代同性双亲、与异性双亲结合的强烈冲动和背后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关注心理机制对人的重要作用,如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强烈压抑形成了超我,超我的基本禁忌是乱伦和杀害双亲,还以清晰的脉络介绍了以内驱力或者心理能量的投注、流动、转移和消失,从该角度深入阐述了各种心理机制的发生、变化和消退,如,由于强烈的阉割焦虑,孩子们最终放弃了俄狄浦斯情结,其先大量的能量投注转而变成了对情结的禁止,通过认同作用,在自我中形成了超我,帮助自我共同防御本我不恰当的俄狄浦斯冲动。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作者在搭建起精神分析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内驱力这一核心要素,理清了框架内部的逻辑联系,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此外,《入门》对于概念或者术语的使用,显示了令人敬佩的科学审慎的态度。“本能”一词在书中基本被放弃,而以“内驱力”取代。《入门》写道:“本能在低等动物就有,而人类的心理机能则最好用内驱力形容。两者的区别在于,本能是对某一特定刺激以及某种模式化的或恒定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先天能力---这种反应模式通常是复杂的行为,比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要复杂的多。然后,像简单的反射一样,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的本能包括了刺激、中枢兴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运动几个部分。然后,我们称之谓人类内驱力的,并不包括运动反应,仅存在对刺激做出反应时的中枢兴奋。这种兴奋状态之后的运动活动,是由心理的一个高度分化的部分,即‘自我’所中介的。因此,内驱力的兴奋反应是可以受到经验和发射的矫正,而不像本能,以一种前定的方式进行反应。” 也因为这样,人类控制本能冲动也成为可能。这样的澄清和解释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精神分析是智力冲浪?
我觉得是。 我是看了一些精神分析的书之后,看的这本书,觉得很痛快。如果你要学精神分析,就得准备着被冲一次。即使是入门的书。 复习了很多内容,理清了很多概念。 对于精神分析著作来说,这是一本浅入浅出的书。非大家不能为也。
精神分析——一门超前的科学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这部精神分析的根本经典,让弗洛伊德日后被抬升到达尔文、马克思和爱因斯坦的地位。过誉与否并不重要,因为精神分析的影响确实早已超出心理学界与医学界,改变了人类思想史和艺术史的进程。
以哲学界为例,法国精神分析师雅克·拉康在巴黎主持的研讨班,影响了雅克·德里达、吉尔·德勒兹和保罗·利科的哲学。在当代风头无两的齐泽克,也被认为是拉康的重要继承人。他以融合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闻名于世。另外,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美籍德国犹太人弗洛姆,同样兼备哲学家与精神分析学家的双重身份。
精神分析在心理学之外给人的印象总是跟催眠和文艺理论相联系。但弗洛伊德其实坚信精神分析是一门硬科学,而心理现象早晚都会被脑科学解释。他认为所有现象都能被看做若干部分的组合,而部分之间的活动有清晰的因果关系。这和他的生物学与医学背景紧密相关。
精神分析对心理的运作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这种决定论的思想在今天对原生家庭影响的讨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早年经历对职业生涯和亲密关系的影响已经被普遍承认。
第二,潜意识的心理机能在人们的常态和病态心理中都占据主导地位。个体发展中遭受的挫败在不能被宣泄时,往往会被被压抑在潜意识层面,日积月累导致各种心理症状。而精神分析师的工作就是和病人共同发现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病因,将其提升到意识层面,以促成症状的消除。
▼弗洛伊德著名的躺椅。病人通常头朝左仰卧,而弗洛伊德坐在左边的椅子上工作。
在这两大法则的限定下,不同的心理功能(本我、自我、超我)不断地互动,引发人们多样的感受与行动。但心理活动的根本动力源自哪里?又指向何处?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两种心理能量,即「力比多」与「攻击能量」,它们又分别形成「性驱力」和「攻击驱力」。这两种源于本能的内驱力(drives)不断地寻求满足,进而推动着个体心理与物理的活动。
性欲和攻击欲的满足正是「本我」活动的主要目的。婴儿在一岁半之前(口欲期)就能通过吮吸、口衔和叼咬获得性快感,通过咬人释放攻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逐渐发现外界环境并不允许他随心所欲地行动。于是,「自我」作为一种心理功能,便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专门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对现实情景的评估而对内驱力进行适当地约束。
具体来说,自我可以通过情绪控制本我(自我是所有情绪的发源地)。当儿童预感危险(父母的惩罚)即将来临,就会产生恐惧与焦虑的情绪。这些情绪带来的负面感受极为强烈,使得自我开始压制某些本我冲动(如对弟妹的攻击)。
在情绪之外,自我还有一系列防御模式。最好理解的自我防御方式就是「压抑」,即把有风险的本我冲动以及这种冲动所派生的记忆、情绪、需求和幻想从意识中剔除。有些老好人几乎从不表达愤怒。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本性温良,而是他们在成长中丢失了自己的愤怒。当任何攻击性的表达都会引来父母的严厉报复时,自我干脆将攻击的欲望从意识中赶走,落得干净。
还有一种自我防御方式是「投射」。有些人总觉得身边的人充满敌意,而实际情况经常是他把自己对外界过高的攻击性投射到了别人身上。这种防御主要是针对超我自己的谴责。当自己的缺点出现在别人身上时,原本针对自己的攻击就可以转向外界。很多人谴责郭德纲对于谦的挖苦,大概就是这种原理。
为了控制内驱力,本我还分化出了「超我」,主管心理机能中的道德和理想。如果说自我关心的是实然(根据现实调整本我),那么超我关心的就是应然(根据理想调整本我)。
超我起源于儿童对父母要求的内化(从惧怕随意排便带来的惩罚,到自发反对随意排便)。随着个人的成长,我们会内化更多的标准或理想,它们可能来自老师或者虚构的人物。但不论如何发展,超我的绝对核心仍然是禁止乱伦与谋杀父母。
弗洛伊德认为,男童在两岁半到六岁之间会逐渐生出独霸母亲的爱的欲望,进而引发乱伦幻想与针对父亲的嫉妒与谋杀冲动,而女童反之。这种被称为「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的浓烈欲望造成了儿童严重的内心冲突,因为他们害怕父母的报复和抛弃。因此,对俄底浦斯情结的性欲望和攻击欲望的禁止,通过潜意识贯穿人的一生。
我们可以看到,本我、自我和超我无时不刻地处在冲突之中。不同程度和形态的冲突会导致不同的精神症状。当冲突在所谓正常的范围内时,一个人的内驱力得到基本恰当的控制,令他可以被社会接纳。而这时的精神困扰一般处于「神经症」水平,即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等等。当冲突处于病态的水平,就会引发各种人格障碍,乃至精神分裂(最严重的精神病)。
总之,正常与病态更多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划分,依据的是精神问题给自己与他人带来的伤害程度而定。但所谓的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从心理的视角看并没有本质区别。
古典精分概念性认知
刚开始读,记录下重要概念
背景
传统的精神分析:20世纪开始宗教信仰的崩塌、理性跌落神坛,非理性主义哲学出现。世界是荒诞的,没有意义的,上帝已死。传统的意义被人否定,比如追求真善美,努力带来幸福,做好事有好报,非黑即白。需要思考人类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命题—人生意义。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自己构建价值和意义,现象学的方法。知道世界的荒诞后,嫌弃圣母身上正道的光(传统的愚蠢的价值观),积极改变自己追求意义。荒诞主义:拥抱世界的荒诞,放弃追寻意义,让自己活的更加荒诞,随机的乱走生活。虚无主义:世界没有价值,彻底放弃行动,自暴自弃,行为散漫或者享乐主义。
自体心理学:①个人主义:鼓励个性与众不同,多元化的价值观,难以产生认同,与共情相对立。②性解放和享乐主义娱乐至死: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期心理障碍被自体障碍所替代。③康德的先验的自体:人类智能认识到自体的行为,而不可能认识到自体本身。外界客观按照自体形式展示出来就是认识。④还原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认为自体是一个整体,整体不等于局部的相加。⑤测不准原理:佛洛依德因果决定论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存在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精神分析是一个主体就是来访者,来访者因为早年没有完成的心愿,形成了强烈的优势情感集团,也就是症结,比如童年的恋父恋母情结没有满足,成年后对待恋爱的关系就是找父母相似的人。传统精神分析认为婴儿具有原发性自恋,在与母亲的共生关系中接受客体的爱,将力比多能量投向母亲,因此爱一个人是降低自尊的或者是把爱自己的能量分出来。如果是自恋型人格,能量不能投注客体产生移情、阻抗,是没有办法被治疗的。
投射:把对方当自己,以己度人。比如自己看不起自己,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自卑)。“母亲是爱我的”,觉得所有客体都是爱我的(爱来源)。内心仇恨别人,认为所有人都仇恨(被害妄想症)。投射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潜意识的,通过指责别人缓解压力。投射本质是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别人的东西。成熟的投射是共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在心理治疗中,医生不可能真的走进患者的内心去了解他,只能通过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投射到病人身上,与患者共同体验,以达到了解患者内心的目的。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停留在了口欲期,最常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投射”、付诸于暴力非言语化解决问题。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认为,力比多能量投注到自己和投注得到客体是均等的,投注到自己不是经典精神分析认为的退行或固着,爱别人不需要降低自我,爱别人和爱自己需要同步进行。力比多投向自己是自恋,再投向别人最终形成自体表象。表象是人的主观感觉、知觉对事物的反映,是留在人脑中的记忆信息。自体有对自己的表象叫自体表象,自体又有对客体的表象,为客体表象。自体表象的外投及投射进行自体与客体的互动,安娜的自我心理学认为,自我通过防御机制是的自我能够脱离本我而行动。
自我:自我一个机制就是现实性检验,能够区分什么是环境别人,什么是自己。自我功能障碍的精神病人会把自己和外界的事物没有办法区分呢。自我的第二大功能是有限制的满足本我。本我一直被自我压抑,人生本苦在东西方的很多观点围绕悲观主义。本我是要求立刻满足,或者使用替代性对象满足。自我的满足有延迟性,而且有选择性。
信号焦虑和现实焦虑,一个是正在发生的,一个是预测会产生的。
焦虑的原因包含力比多不能满足和创伤情境,它包含儿童发展四个阶段产生的,包含安全/爱/超我。这里体现了传统精神分析忽视外部环境影响的自我中心倾向和生物决定论。它认为自我看作是本我的派生物、附属物,因此自我必然受到本我控制,儿童时期和本我的影响必然决定。部分自我心理学家不再把自我看作是本我的派生物、附属物,确立了自我独立于本我,同本我同等重要的地位。自我的主要功能是适应外部现实,因此,自我同外部现实的关系就具有比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更为重要的地位。
力比多和攻击性驱力是心理能量,所有心理现象都是能量的变化。能量的释放就是情绪,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释放能量让能量最低,雅各布森认为本我释放能量不是为了最低而是保持平衡,而且它的释放方式不是随意的采用选择性释放原则。自我根据现实,进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释放,造成愉快或非愉快的情绪,所以情绪和自我很大关系而不是本我。
焦虑作为信号影响自我:第一,兴奋水平过高的焦虑。佛洛依德认为自我需要使用防御机制防止本能释放,同时需要寻找新的释放途径。雅各布森认为此时自我拥有释放途径,但是自我内部具有相互冲突、互不相容的兴趣阻碍释放。比如青春早期首次出现生殖欲,自我仍固着于先前的本能释放途径,个体就会感到焦虑。自我成熟后拥有选择性释放方式,因而也不会感到焦虑。此外雅布各森发现兴奋水平过低的焦虑,内部死寂和与外界失去接触也会焦虑(力比多或攻击能量过低也会焦虑而不是佛洛依德说的低能量),此时自我放松本能的防御。但是弗洛伊德认为兴奋水平过低是个体追求的,不会焦虑。
情绪结构模式:本我能量过大,如性兴奋、攻击愤怒。自我内部紧张, 如现实性恐惧、生理痛苦、爱、恨。自我与本我紧张, 如对本能的恐惧、焦虑、厌恶、耻感。自我与超我紧张,如罪感、抑郁。因此,焦虑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自体,人格核心程序,是在儿童早期和父母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初始自体和成熟自体。自体在时间空间上具有连续整体性,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以往自恋型人格和边缘型人格受到不可战胜的阻抗,自体心理学推翻了这种观点。(1)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自体客体功能,帮助完成早年的心理发展过程。(2)共情是中心地位:经典理论假设了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和病理机制,咨询师把来访者对号入座,极大程度地忽视人的主观体验和强烈的主观情感需求。仅仅是耐心和认真的倾听,来访者可能都会有很大变化和疗愈。
1978的陌生情境测验:评定 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安全依恋:母亲在舒心地玩,母亲离去明显苦恼,母亲回来,立即寻求接触,很快平静继续玩。不安全依恋:回避型,母亲离去无忧虑,母亲回来,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又走开。反抗型:母亲离去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接触,显示反抗、发怒,不能玩游戏。破裂型:对母亲冷漠,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
成人的类型和幼儿是否得到父母足够爱有关:回避型:不相信、依靠别人,不产生亲密关系。安全型:能产生亲密,相信依靠别人。焦虑型:想亲密,但怀疑担心焦虑。
初级依恋策略,遭遇问题主动寻求帮助。
次级依恋策略,过激依恋方式:猛烈地强化依恋,直到回应为止。不激活的依恋方式:放弃依恋企图,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安全基地,没有安全基地的人表现过度的情绪或者缺乏情绪
“内部工作模式”,儿童对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以无意识方式运行。个体倾向用“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以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
坏的客体关系内化:婴儿天生具有较多的攻击性和死亡本能,控制客体甚至毁灭客体。或是由于幼时母子关系的挫折而产生对客体的嫉妒和恨。儿童为了维持和母亲的关系,采取投射,内射,分裂,理想化与贬抑的心理机制,将不好的客体部分内化到自体中。不能在内心统合包含好与坏两方面的客体,而使其很快的对客体产生崇拜,而后又发现其缺点而完全否定。
分裂即患者将事物分裂为全好或全坏,这是此类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机制。
投射认同是指患者将其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然后再企图控制或废除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从而导致两人间关系的紧张状态,患者的投射经客体反应后加以修饰,又再度内射到患者心中。同时将好坏的客体保存下来,从而将情绪分裂为爱恨两极。
心理诞生: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分离与个体化均失败导致边缘型人格;分离失败个体化正常导致自恋型人格。治疗就是让病人重新经历早期的发展历程,达到较高水平的客体关系。
心智化,指对心理活动建模分析过程,是自我思想的容器。依恋失败导致儿童心智化过程失败,缺乏感情体验或者剧烈情感波动,是依恋理论的支点。来访者阻抗大很可能是不能心智化的结果,无法体验内心情感过程,但是他可能可以以第三人称进行心智化。
自体心理学:夸大性自体是行动的能量(决定活力),理想化双亲决定以后的目标内容(物质情绪理性)。夸大化自体,认为自己无限能力和被别人佩服,人生来自恋。自恋创伤导致固着,能力和想法不匹配,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把自己缺点投射到别人,通过攻击别人满足自己。自恋是人行动的能量。理想化双亲,完美父母样子。与母亲共生过程与完美结合的需求。父母的失误造成恰当好处的挫折,会让儿童脱离依赖发展出自我,否则会过度执着于完美目标。0-18个月创伤导致物质追求,18月-3岁情绪失控,比如遇到失望愤怒退缩,3-7岁缺乏理性,依赖权威追求完美但最终失望。
研究方法,神入:替代内省,感受另外一个人心理活动;内省:自我观察。
自体的分裂:自体感受不到空间上各部分的统一,会产生疑病症状。自体感受不到时间的连续,生命虚幻未来难以预测。
自体的内化:父母的神入了解婴儿的需要,父母的失误不能满足需要,儿童通过记忆来满足自我,最后依赖记忆学习父母行为来满足自我。将自体客体的部分功能转变为自体的一部分。①(2-4岁)夸大自体,当父母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婴儿不再需要外界的自体客体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而是通过现实活动,确认自己价值和自尊。个体一方面希望别人赞美自己,另外一方面知道别人是独立的个人。②(4-6岁)儿童认为自己是父母的一部分,通过理想化父母、把父母当做自己来实现心理功能和需求。当父母不再理想,儿童将理想化形象变为自体的目标,因此他愿意接触追求优秀的人,同时又能区别别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③他我自体客体,从事一些活动让与生俱来的才能技艺得到发挥。
假自体:持续不断的体验类似的感觉,维持自体(自我良好的感觉和生活的意义),不能停、慢下来。并没有凝聚的自体感在内部支撑,停下来就要面对那种内心深处的空和孤独。儿童时期养育者过度关注或肯定某个行为,却忽视真实的其他面向,尤其是消极面向,比如自私、颓丧、懦弱等,孩子就会特别积极的去发展被重要客体鼓励和认可的这个面向,将主要的生命力比多投入进这部分,而不敢表露其他部分,生命的发展是分裂的。
内聚性自体,消化处理情绪的惊涛骇浪,不会呈现没法集中注意力、感觉好像被撕裂,力比多投向死亡的方向。
自体分裂会使人产生负面情绪,焦虑痛苦悲伤抑郁。焦虑是恐惧自体的分裂,为了感知恢复自体的内聚性启用的防御机制。
分裂:垂直分裂是自体的需要被扭曲,比如孩子迎合父母并满足父母的一些需要,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孩子本身的需要是被扭曲的。水平分裂,个体会将这些需求压抑到潜意识里,成年后既往的创伤体验无意识地再次行使防御而使其回到潜意识中。
自体心理学:①主观经验的现象学方法论,精神分析社会学化。内省和神入碰到的经验都是“自信的、夸大的自身,深情的、充满性能量的自身”,这些都是无法还原成为本能驱力,自身是第一性的。②格式塔心理学类似的整体论不是根据部分解释整体,而是根据整体解释部分,把驱力独立与自体之外,违反整体观。
驱力来自于自体的派生,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攻击驱力是自体分裂产生的,成熟的自信就是不具有破坏的攻击性,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的。如果自信被打破,破坏性的攻击力就会呈现。性驱力是自体分裂后重新感知到自体的内聚性而产生的。儿童俄狄浦斯期自体分裂,对双亲温情(理想化)转为性能量,自信(夸大自体)转为攻击性敌意。自体分裂导致不能发挥正常作用,通过掩盖其缺陷程现。儿童时期夸大的幻想和好表现自体的部分分裂,通过迷恋原始的性,试图感知其活力。自体中的对客体的赞美和仰慕被分裂,则会窥视原始理想化客体的片段。
夸大自我,没有自体所以强调自己防御,把责任推给别人。夸大自体被压入潜意识,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是中心,比别人好。童年时自我表现欲,需要父母修饰消除屈辱感和过分夸大,如果缺乏,成年后需要自体客体修饰自我,维持自我完美感。另外一种情况是自我夸大被压入潜意识,需要治疗师活化自我欲望。
夸大自我转移:受到刺激后融合扩张,将外界客体当做自己一部分,比如自己能力不如别人,这种刺激导致孩子比父母、来访者比治疗师。他我孪生自体,寻找和自己某些地方相似的人,或者让自己变的和某些人相似。让别人替代自己决策。
攻击本能:自体分裂,攻击是儿童对自己欲望得不到满足,对错误反应的愤怒,会不顾需求的愤怒。
理想化缺乏,寻找一个理想化的客体依赖上去,但是最终会失望重现童年的创伤。比如追星中,明星是自体客体承载力比多,但是成熟自体又能区分自我不是明星。父母的失误导致儿童将力比多转向记忆上面,最后通过自己现实活动满足自己,就是理想。0-18个月,情绪冲动,缺乏理智。1-3岁,本能欲望强烈。3-7岁,没有超我和理想。
力比多疏导:力比多从症状转移到客体上,客体可以是人(比如原始崇拜是幼儿早年关系导致)、物(爱屋及乌)、抽象概念(自由信仰、为人正直原则)。
内化:事物在大脑的内部成像,比如勇敢这个概念的含义。由早年经历、记忆、认知等智力活动形成。在潜意识中不自觉的使用,本质就是以己推人。客体关系认为以己推人是不自觉的,不被察觉的将早年的脑补成像应用到别人身上。
自体的内化:重要人物是如何评价看待你,这部分记忆会进入大脑,你会按照这些记忆去塑造自我,形成自我的意识。
自我的现实检验功能:成熟的自我能够从现实角度检验,但是在情绪波动大,特定的情感集团出现的时候,丧失自我检验能力,比如无端的讨厌感和愤怒感。
症状:精神结构的一个死结,它是一个消耗力比多的无效用的存在,比如强迫症、恐惧症,病症本身无法让主体顺利工作与生活。
客体力比多:从原始自恋转向客体爱过程中的原动力,最初婴儿处于原始自恋阶段,力比多对于自身进行灌注。原始自恋是以自己作为爱的对象的阶段,随着现实感的发展,力比多的客体灌注逐步取代了自体灌注。
自恋力比多:关涉到人的自尊与价值感的形成,自恋力比多灌注到自体表象时表现为夸大性自体,能量正常性的撤回后形成个体志向,灌注到客体表象上时则表现为理想化双亲影像,能量撤回后形成个体的理想。
冲动的防御:包含(1)变成对立面,(2)曲解自己,(3)压抑,将某些东西从意识中移开(4)升华,使性冲动的力量脱离性目的并把它们用于新的目的。
升华看作压抑的结果:性冲动压抑从意识进入无意识,能量不会削减,以症状、升华的方式释放。
升华逃避了压抑:升华可以使人以一种社会认可甚至赞赏的方式顺利释放被压抑的性冲动,从而不会导致神经症和性变态,
升华与神经症或性倒错杂糅:本身具有危险性的素质,却可使心理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艺术素质的人是效率、倒错和神经症的混合体。
性欲望和求知欲望:3~5岁性欲和求知本能同时出现,(1)性欲力比多占据绝对主导,神经痴呆症。(2)求知欲彻底取代了性欲,科学研究成为一种变相的性活动。(3)代替性本能的是力比多从直接升华为求知欲,没有经历压抑过程,不再出现神经症的特点。 本能和冲动的区别:本能是动物的行为的驱动力,固定的不可改变指向某个对象。与升华相关的不是本能而是冲动。冲动也是获得满足感,但冲动用不同的方式、任意更换对象来获得满足。人的性欲不是一个本能问题,而是一个冲动问题。
弗洛伊德的升华:冲动是以升华的方式得到满足。冲动对象可以被符号化,而在符号之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从主体的角度来定义升华的,得到升华的是主体的性冲动。将性冲动的力量转移到某个可以为社会认可的对象上。
拉康的升华:升华就是“把一个对象提升到了具有物的尊严的高度”“一种事物,只要人必须围绕它打转,它就是物;而如果他想沿着他的快乐之路前进,他就必须围绕它打转。”
佛洛依德:对象的转移,冲动的去性欲化,科学研究也就成为一种升华的渠道;
拉康:物既是欲望的对象,也是语言的对象。去竭力表现那个无法象征化、能指化的物,文学与艺术都起源于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白,而这个空白对主体来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将升华理解为主体将一个对象提升到具有物的尊严的高度,也就是变成一个不可企及的对象,这就把升华的领域基本限定在了文学艺术领域。
原发性自恋的投射,自己爱自己,所以认为别人爱自己,转向爱别人。婴儿早期受到母亲客体的爱,转向爱客体。自尊,就是对自己价值的评估,受到客体的爱能提高自尊,爱客体会降低自尊,比如奉承别人变得卑微。婴儿受不到母亲客体的爱,将不能爱客体也不能投射,变成自恋型人格障碍,不能关心关注别人,只关心关注自己需求。传统精神分析(20年代)认为正常成人,力比多不会投向自我。力比多转移,愉悦情感的转移。早期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后面通过客体喂养得到满足,愉悦情感的力比多转向客体。50年代哈特曼、雅克布森,认为成年后仍然投注自我,它和投注客体同时进行的,形成客体表象和自体表象。爱他人和爱自己同样重要,卑微、降低自尊的爱不能持久。健康的自体是成熟客体关系的基础,爱别人是喜欢爱上别人的自体,祈求爱和低自尊的人得不到爱,高度评价别人必须高度评价自己
分裂和投射性认同:将事物分裂为全好或全坏,这是此类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机制。理想化即患者认为客体事物是完美的,而自体则毫无价值,相反,贬抑即患者认为自体是完美的,而客体是毫无价值的。这种心理机制导致患者不能在内心统合包含好与坏两方面的客体,而使其很快的对客体产生崇拜,而后又发现其缺点而完全否定。人际间的投射认同是指患者将其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然后再企图控制或废除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从而导致两人间关系的紧张状态,患者的投射经客体反应后加以修饰,又再度内射到患者心中。
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本身就是一种间接地达成自己期望的方式,直接地与来访者进行“面质”,来访者会给予激烈的反应,彼此的关系不够坚实的话,来访者有可能会自行中止咨询,重现其过往的关系模式。咨询非但没有改善来访者的关系模式,反而对其进行了强化。
母性分裂,婴儿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婴儿无法接受一个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将母亲分裂成“好妈妈”与“坏妈妈”。“自体分裂”,母亲不在进行想象,对外在母亲内化。想象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开始出现“自律”,称之为“内在的母亲”。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母亲才会给予爱和关注;相应地,婴儿内在出现“好我”与“坏我”。
阿德勒的人格分类:统治型:支配和统治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缺乏社会意识,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在儿童期打滚、哭闹希望父母屈从。作为父母,他们又要求孩子服从,容易发展成虐待者、违法者和药物滥用等。索取型:很少努力去解决问题,依赖别人照顾。缺乏信心,意识不到自己能力。父母对孩子纵容,满足一切要求,免受“挫折”。回避型:缺乏解决危机信心,不想面对生活,试图回避困难。自我关注的、幻想的,在幻想世界感受优越。社会利益型:前面几种都是缺乏共情力和责任心。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力量,人与人之彼此理解和尊重。
场论,一个人处于周围的环境场影响深远。但是意义又不是环境决定的,而是我们主观上赋予环境的意义。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目的论强调未来可能对自己的影响,而不是过去的经历。
人的社会力量影响很大,而不是本能,人的社会需要起的是决定性作用。儿童时代过渡的溺爱、忽视均会导致社会兴趣的丧失。力比多在自己身上,缺乏社会合作的想法,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人与他人交流、对别人产生兴趣,互助合作完成社会团体目标,而不是只为了自己。行动上能够与别人合作,帮助别人,为团体发展做贡献。心理上具有同理心,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感受。
人生谎言: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缺乏勇气。你讨厌、想逃避与某人之间的关系,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存在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的目的,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自卑感: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自卑感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学历抱有自卑感,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的决心。
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
优越情结:补偿自卑情结,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特意自吹自擂、骄傲自大,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
人际关系:竞争感、对比感出现导致自卑和烦恼,“某某上了名牌大学,进了那家大企,找了一位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
认可欲求:不要为了别人的期待、认可而活着,认可欲求的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执着。
赏罚式教育:“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
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关心别人愿意为别人付出,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归属感的状态,是分离课题的终点。
自由: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比如孩子帮你做家务,你应该说“谢谢”而不是评价人家“真棒” 。 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 自己对于家庭里的存在价值 ,也就是对家庭的“贡献”。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勇气: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通过为共同体服务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
缺陷的自己:接受”有缺陷的自己“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来自未来束缚: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主观能动性: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因为你认为的“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 一种“善”。压抑:主动、意识进入潜意识,进入潜伏期关键。
自居认同:变得和父母的超我一样,以别人自居。
退行:在遇到挫折或安全环境下,会退行到固着点,固着点是童年的过度满足引起的。这个是治疗塑造安全的氛围原因。
反向、曲解、合理化、否认、投射:对现实某种塑造,以摆脱焦虑的方法,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机制。
内射:将别人的东西看成是自己的来使用。
升华和幽默:高级的防御机制
理想化:极端化一个事物的形象,将其缺点投射到别人身上,往往和投射一起使用。
防御机制:是一个结构性,代表了一个人性格和摆脱困扰的方式。改变一个人的防御机制需要提供他更多的选择。
女找保护,正是父亲的形象。男性需要温柔体贴,是早年母亲的形象。
父亲形象变动大,一会关怀一会喝酒打骂,成像不清行动迟疑,找许多人结果都不对。
父亲缺乏,理想化父亲的形象,总是找不到,天下好男人死光了。
人总是不自觉用早年的人际关系处理现实事物,治疗重新当他客体,帮助其重新内化
口语期:别人是自己一部分,立马满足,无限满足,否则攻击。压力下咬人,流言蜚语。希望和动力的品质。
肛欲期:自主功能,勇敢和意志品质。依赖过度客体解决分离焦虑。
俄狄浦斯期:三靠向同性父母的超我认同。
阿德勒的目的论:人有自由决定的能力,但是为了某种不愿意承认的目的或者对自己的善,强行解释为原因,比如婚姻单身问题、脾气不可控问题。
目的论的基础是主观建构主义,自己的世界是主观建构的,不是真实的客观世界。这个过程携带了自己的目的、选择。
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是目的而已。这种不幸,是不是有某种好处,这种好处能否用其他来满足。摆脱人生谎言,停止与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产生共同体感觉
引自Lawrence Friedman, (2011) Charles Brenner: A Practitioner’s Theorist
我曾说过,布伦纳更多的是一个实践者的向导,而不是一个思想理论家。但我们可以在不贬低他的理论贡献的情况下承认他的实际使命。实践和理论可以分离开来加以阐述,但在精神分析中它们总是相互联系的。用宗教的比喻来说,布伦纳开创了一种新教改革。他清除了一些例行公事——有时是一些无用的术语。他展示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将如何被有时带有态度偏见的理论所整洁,并探索了理论能(也不能)训练自己去服务于实践的原始数据有多远。通过他的例子,他羞辱了那些不能清晰地思考和说话的分析家。他向理论家们发出挑战,要求他们为自己的每一个游离的、漂浮的概念辩护。他敦促分析师们不要再咕哝一句公认的信条。如果在所有这些之后,我们仍然发现需要一个或两个他抛弃的旧概念——或者实际上是整个元心理学和发展理论——那么,我们可以感谢布伦纳让我们看到,相比之下,他们为什么会在那里。
更重要的是,布伦纳让我们想起了精神分析中一个永恒的谜题,用他的话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因果灾难。它是这样的:一旦你展示了愿望如何决定感知,你就不能自满地认为新的感知会改变愿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精神分析学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临时应急措施——例外,“暂停”——给分析人员和病人提供他们自己的因果理论所不允许的特权。
理论的外周被用来建立一个快乐的,改良主义的末世论的模型,它承诺从临床上逃离人类的状况-如果只是在治疗的时刻。布伦纳把我们带回了地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恢复弗洛伊德最后的,现实的悲观主义。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布伦纳让我们直面变化的潜在难题。如果我们所有人都注定要重新洗牌,就像布伦纳雄辩地提醒我们的那样,如果欲望、恐惧和知觉相互决定了彼此,我们作为病人或治疗师还有什么希望?
如果布伦纳是对的,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治疗病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思考治疗的最艰难的方法。布伦纳最大的天赋可能是让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
《精神分析入门》笔记
第一章 两个基本假设
一、 心理决定论(因果理论) 没有任何事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事件所决定的。 举例:忘事或者放错东西,经过精神分析家75年来对偶然事件的研究,它们绝不是偶然。都包含了当事人的愿望和意图。(弗洛伊德说,所有的口误笔误都是真实意图的泄露。马蓉的手机被王宝强看见。) 还有梦,每一个梦或者梦中每一个意象,都跟做梦者的心理状态有关。 精神病理现象同样适用。每一种神经症,都跟这个人的心理历程有关。 ——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这就涉及第二个基本假设。
二、 潜意识 弗洛伊德对癔症病人的治疗,发现电击无效。布洛伊尔用催眠治疗了一位癔症患者。患者在催眠中回忆起过去的经历,体会到过去的情绪,于是癔症症状消失了。 弗洛伊德在催眠治疗的启发下,发明了“自由联想”法。 他把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很难被意识的潜意识。 潜意识没办法被直接观察,但它能决定人所有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催眠例子,两点开窗户。)
第二章 内驱力 性驱力(生本能),攻击驱力(死本能),关系驱力(客体关系),自恋驱力(自体心理学)。
读书时写的一些笔记——你会向攻击你的人认同吗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绑匪放弃而结束。然而这四名被挟持的银行职员,却对绑匪显露出怜悯之情,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且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他们还为绑匪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都表示并不痛恨绑匪,反而感激他们的照顾,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绑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绑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种屈服于施害者,对施害者产生情感,并反过来帮助施害者的心理现象,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心理学中的认同
精神分析中认为这是一种“与攻击者认同”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中的认同是指一种心理过程,认同某对象的一个面向、特质、属性,并在此方面以此对象为榜样,人格被暂时重建。认同的对象不单单指某个人,还可能是某种事物、观点、理念、制度等。能量高度投注于所钦佩的或所憎恨的强有力的对象上,则会满足于(至少在幻想上)分享了强大对象所具有的力量与荣耀、权力与财富,即是与他们的认同。与所钦佩的或强大的对象认同,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我们对于强大的父母、优秀的老师、卓越的上司、耀眼的偶像等的崇敬与模仿。有时我们也会将对对方的认同通过攻击的方式表现出来,如高手之间的挑战,以及青少年多通过“攻击”的方式表达好感等。
会何会与攻击者认同
对于“与攻击者认同”,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是个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面对外在危险时认同于攻击者,或将侵略原样不改地承受下来,或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模仿攻击者个人,或接受表示攻击者的某些象征物。费伦齐则发现被成人吓坏的孩子,会自动地将它们自己从属于攻击他们的成年人,猜测并满足成年人的每一个愿望,同时,完全忘记或忽略自己的存在。斯德哥尔摩情境很容易激活成人儿时的创伤并退行到儿时的状态。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词概括其意思,即“奴化”和“洗脑”。
与攻击者认同的现象
这种与施害的攻击者认同的现象在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被欺侮的弱小者或乱伦的受害者中多有体现,“文革”期间则达到了极致。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校园欺凌现象中弱小的同学有可能成为校园小霸王的帮凶;被强奸的少女有可能爱上强奸犯。影视作品中体现得更多:如《霸王别姬》中楚霸王段小楼将棍子狠狠插入程蝶衣口中后,蝶衣终于成为了女娇娥真虞姬;《倚天屠龙记》中的杨逍与纪晓芙最初又何偿不是施害者与受害者;还有电影《午夜守门人》中的纳粹军官马克斯与犹太姑娘露西亚;等等。而当敌对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时,往往会彼此认同,所以有时我们会说最了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的敌人,从这一方面来讲,在于妈雷剧《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东方不败的惺惺相惜、相亲相爱,互为彼此的最爱也是很有道理的。^_^
当被认同的对象丧失会有什么结果
所谓认同对象的丧失,可能是某个人的死亡或离开,某个幻象的破碎,某种理念的坍塌等。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一改往日形象,表现得更像他的父亲,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来,这便是对丧失对象的高度认同。但被认同对象的丧失也会造成我们本来投注于此对象的心理能量无处安放,不安、焦虑、抑郁甚至绝望。如我们所崇敬的某个人是虚伪的欺骗者,我们被灌输的某种观点理念是愚人的手段,这都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伤害,让我们悲痛、崩溃,甚至丧失生的希望。
1.精神层次理论(潜意识论):意识(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潜意识(unconscious)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ps: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 3.人格发展理论(泛性论):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a stage)、潜伏期(latancy stage)、生殖期(genital stage) ps:力比多(Libido)、恋母情绪(Oedipus complx) 4.焦虑理论:现实焦...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抱着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怎么也看不下去,那时候就是觉得这是一本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书,至于他为什么重要为什么有价值就不得而知了,似乎这是一本通向心理学圣殿的秘籍,大家都对他充满着好奇与崇拜。 时隔三四年,我已经将梦的解析看完,里面的内容却是很不错,第一便像看故事书一样看他,第二遍开始去看梦的意义..... 佛洛依德对梦是很重视,梦是通向潜意识领域的捷径。 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梦的工作
梦的隐意与梦的显意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两者之间有如下之不同。首先,梦的显意是意识的,而梦的隐意是潜意识的。其次,梦的显意是视像,而梦的隐意如同欲望或冲动。其三,梦的显意是一种幻想,再现了梦的隐意中欲望或冲动的满足。我们可以说,梦的隐意和梦的显意之间的关系是,显意是以视像或体验来表现意识的幻想,满足或正在满足隐意中的欲望。在这个例子中,梦的工作包括了:形成或选择了一个满足欲望的幻想,并以视像的...
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心理显现有两大类: 1.前意识:包括思维、记忆等,通过注意的努力,可以将他们转回到意识。任何思想只要在某种情况下可能被意识到,那么无论是意识到之后还是意识之时,都属于前意识。 2.潜意识: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使它们回到意识中来。(有一种极大力量阻碍着,必须消除这种力量,才能回到意识中)-----严格意义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过程在精确性和复杂性反面,完全可以与意识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