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作者: [美] Ann Weiser Cornell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原作名: 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
译者: 吉莉
出版年: 2016-5
页数: 272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南嘉—万千心理”先锋译丛
ISBN: 9787518407958
豆瓣评分
8.9
93人评价
5星66.7%
4星22.6%
3星5.4%
2星5.4%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帮助人们了解了治疗师应该如何与来访者在一起,而简德林的“聚焦”帮助人们了解如何与自身的“体验”在一起。虽然这是一本教授治疗师(任何流派)如何在自己的咨询治疗工作中运用聚焦方法的书,但是对于任何读者来说,都可以从中学到如何“体验”自己未曾知晓的内心和身体世界,从而带来改变。
本书从一个聚焦的案例开始,先解释了聚焦的运作原理和哲学基础;之后是对聚焦中各个概念的生动阐释,而本书的核心内容,是教授不同流派的治疗师如何在自己的咨询与治疗工作中运用聚焦的方法,作者在讲解这些方法的过程中运用了十分细腻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译著。
作者简介 · · · · · · Ann Weiser Cornell 博士是聚焦创始人简德林博士的重要弟子及合作者,也是国际聚焦取向疗法圈重要的理论发展者及内在关系聚焦的创始人。她在世界多国教授聚焦的方法,著有多部心理畅销书。
目录 · · · · · · 推荐序 译者序 中文版序言 引言 一个片刻的大门 这一切如何开始 聚焦背后的研究 体会:改变的精华 “六步骤”版本的聚焦 我自己的聚焦之旅 聚焦继续进化 内在关系聚焦 澄清:聚焦并不是唯一值得的过程 这本书的过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改变从此刻开始,往前发生,这也包括来访者的过去在他们当前生活中的功能的改变。 (查看原文) 彼岸微蓝 2016-06-14 14:54:21 —— 引自第10页 认出内隐的维度,这是革命性的;我们通常的假设颠倒了过来。缓慢很好。无法快速地说话意味着我们触及了一些深刻的、具有蜕变潜能的东西。具有悖论性的是,我们越是慢下来,我们就能越快地去到改变的源头。缓慢是最新的快速。 (查看原文) 彼岸微蓝 2016-06-22 16:51:14 —— 引自第72页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南嘉—万千心理”先锋译丛(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聚焦取向艺术治疗》《精神分析复杂性理论(万千心理)》《心理治疗的困境(万千心理)》 。 喜欢读"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休陪你一起爱瘦身 8.9
聚焦取向艺术治疗 9.4
助人者的自我疗愈:治疗师聚焦 8.6
运动解剖学图谱 8.5
日常生活的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复杂性理论(万千心理) 8.7
St 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 8.6
人类本性 8.5
养育孩子,就这么简单 8.8
精神动力学咨询与治疗的精要(第四... 8.7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4 有用彼岸微蓝 2016-06-25 18:22:11 全然如是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在一起,而不把自己与自己的情绪等同起来,聆听自己的情绪要对自己说的话……其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似乎在有意无意的做着聚焦,可能只是一刹那的时间
5 有用小曾是条鱼 2021-01-17 16:58:27 我将在书里面读到的那些东西,尝试着应用到我自己的咨询中(作为来访者),信任咨询师,接纳自己的情绪,让体会浮现,,然后,有些改变发生了。
0 有用张彪彪 2022-09-09 00:59:43 广东 这书成功的把我催眠了好几次,还在想这是啥子动力? 聚焦归类在人本主义心理疗法门下(就像沙盘游戏归类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看聚焦的发展史和理论背景都很人本,接纳、倾听、共情、积极关注。 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聚焦又有正念、情绪疗法、心智化、意象对话、格式塔、资源取向的叙事疗法的味道。 合上书细细品味聚焦的关键词:“体会”和“自我临在”,让我联想到另外两个词“感受”与“此时此刻”。
0 有用小太阳来啦 2024-08-01 23:37:27 浙江 接触到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聚焦
0 有用❤不恬 2022-07-16 11:12:19 翻译堪称离谱,manner of process翻成“过程方式”,什么“一些新鲜多汁的东西”,懂英语的人知道是在说什么,不懂英文的读者要怎么理解?我真心拜托万千心理,请尊重作者,尊重知识,尊重读者,找靠谱的翻译。不要求翻到文学家的水平,但求准确传达作者的意思。读这本书的阻抗是真的大,一方面处于对翻译的抵触,一方面是觉得同样的话反复说有点唠叨。人人都有体会,可以说作者很贴心事无巨细都给写出来了,对于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大约是比较友好的吧。观呼吸,冥想都会用到这样的方法。 (收起)
更多短评 43 条
我要写书评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彼岸微蓝 2016-06-25 18:35:51 听它的声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里一直在讲一个东西 something
这是一本理论与案例结合很紧密的书籍,加上一系列的案例,很好懂。聚焦,我一直以为很难,这几天系统的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可能有意无意的都在做这个,可能只是很短的时间,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道自己在做的这个就叫聚焦,不过就像书里说得,我们没有必要非得给这个过程做一个命名。
全然如是的接纳自己的情绪,跟它在一起,却不要把自己认同为这个情绪,这一点很重要,作者一直用something来帮助来访者从情绪中出来走出来,让来访者知道,这是你的情绪,这不是你,它存在是有原因的,让我们来看看她为什么在那,让我们听听她想对我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跟他一起待一会……当我们全然接纳了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他的担忧,我们发现了他的恐惧,我们发现了他的愤怒……然后我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的担忧,他的恐惧,他的愤怒……然后他就像个孩子一样,慢慢的,好转,放下自己的担忧,恐惧,愤怒……我想起了以前看的关于内在小孩的书籍,里面很多共通之处,告诉你内在的那个部分,我知道了……简单的一句话,真的有很神奇的疗愈效果,亲身验证。
看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的东西:内在共情。算是对自己之前一个理解的命名吧。在一个咨询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咨询师对于来访者共情的重要性,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强调来访者对自己内在部分的共情书籍,内在共情,不止是说对自己各个情绪的接纳,不批判,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包容,也许我现在有点词不达意,不能很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我现在接纳自己的这种词不达意,不用批判自己,就用我对自己的接纳来做结束吧
有用 10 没用 0 10 3回应收起 马昕 2020-02-28 20:43:35 改变的精髓 ┃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精读笔记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分享的是《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的读书笔记,四年前读完第一遍,决定将聚焦的书都找来读读。去年冬天参加了Ann Weiser Cornell博士在亚洲聚焦大会上的工作坊,对内在关系聚焦非常有感觉,随后以读书小组的形式开始重读、精读这本书。
到现在为止,读了54页,其中,对于新来访者所做的聚焦取向的评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Ann说,聚焦取向反映在对于来访者“过程方式”的关注。海琳.布雷纳(2012)描述了她与来访者的首次面谈中会进行评估的八个元素。前四个元素是关于来访者生活的内容以及他带到心理治疗中的议题。后四个元素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是关于来访者过程的方式,而不只是内容。随着阅读推进,会将各章的精华部分陆续摘录分享。今天先分享引言:一个片刻的大门、第一章改变的精髓和第二章设置舞台:准备好将聚焦带入到治疗中的部分内容。
【 与来访者的生活内容相关的四个元素 】
来访者的求助动机是什么?
1.他们关心的是什么,他们真正感兴趣、想获得的是什么?是什么把他们带到了治疗中来?甚至在最初的面谈期间,所谈到的问题或许已经呈现出了多个层面,而且有更为宽广的意义。
来访者的关系如何?
2.他们生命中富有意义的关系都怎么样?他们对最重要的关系满意吗?从中接收到了什么样的支持?伴侣或拍档、孩子、父母、其他重要的亲近的人?
来访者的生活有意义/有意思吗?
3.他们的工作如何?在生活中有富有意义的追求吗?有没有什么能带给他们意义感的东西?有没有带给他们激情的东西?他们对自己日常的工作感到满意吗?哪怕只是志愿者的工作,或者没有收入的工作,比如居家照顾孩子。
来访者为生活或工作设定目标吗?
4.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从这份工作中想要得到什么?什么能说明获得了成功?
【 关于来访者体验过程方式的四个元素 】
来访者是否准备好与自己的体验在一起?
1.来访者在多大程度上准备好了和自己的体验在一起?他们会不会在某个时刻停下来,在内在核对一下,自己刚才说的话感觉是否正确?或者,他们说话的时候是不是就好像感受是不可变更的事实,比如“我永远都不会原谅她的那次背叛”?
来访者是否带着体验谈论自己的问题?
2.来访者是如何谈论自己的问题的?有没有紧急的事?有没有一种内在的情绪压力的感觉?他们与自己的体验很靠近吗?音量是向上的吗?还是他们与自己的体验距离很遥远?
来访者是否带着觉察谈论自己和生活中的困扰?
3.来访者是如何谈论自己的?在他们和他们的生活之间有没有空间?有没有一种观察性的自我或者反射性的自我的感觉?他们有没有幽默感、喜悦和激情?对于处在心理治疗室中,他们有兴奋感还是焦虑感?
来访者对自己了解吗?
4.来访者了解自己吗?还是感觉他们对自己并不清楚,或者还没有准备好表达自己、活出自己?
【 引言:一个片刻的大门+第一章精华内容摘要 】
△ 引言:一个片刻的大门精华摘要
△ 第一章:改变的精髓的精华摘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马昕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4 没用 0 4 0回应收起 彬华同学 2021-02-25 11:26:07 关于体验和改变的元模型 最近在咨询方面读过最有收获的一本书。聚焦(focusing)源于简德林在与罗杰斯工作时,发现有些来访者在第一次咨询时就显示出的品质——“嗯…好像是难过…也不是,好像是堵住的那种感觉”,一种形成中的、向内核对的整体感知。显示出这样品质的来访者往往会在咨询中获得更大的收获。而聚焦正是探索这个品质与过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和培育它的模式。聚焦并不是一个治疗模型,而是一个元模型,让我们建立起对体验和改变过程深刻认识的模型。
我对聚焦的语言还是不够熟悉,但是它温柔坚定地把人带到体验中的方法,对意象、身体体验的强调,适合我学习的助人技术、图式疗法、慈悲聚焦疗法和身体取向的疗法都是高度契合的。尊重来访者自己意义体系的形成,也与存在主义和后现代取向的治疗观不谋而合。
这个模型适合所有社会心理工作者学习,不论是什么治疗流派,还是一剧场、circling等等其他工作方式,都能在聚焦的洞见中深化自己的实践。
我去年买了几本聚焦的书,这本最先看完,可能是因为它是最在实操基础上讨论聚焦理念和使用的一本。里边有许多逐字稿可以供读者慢慢品味。我记得我大三的时候对心理咨询还少一些实感,最期待的就是这样的书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彬华同学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1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1 0回应收起 七七 2022-12-13 13:06:54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1.那次合作产生了一种看待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新方法,其中涉及两个关键的、互相依赖的因素:治疗师如何与来访者在一起,以及来访者如何与他/她自己的 “体验”在一起。治疗师创造出一种共情的、仔细关注来访者的氛围,同时带着对来访者作为一个人的接纳。在这种氛围的协助下,来访者——成该会——在治疗中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当下最直接的经验,在每一个当下,改变就这样发生了。要问的是:来访者们真的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历了各个阶段,越来越为自己活在当下吗?这是给研究者提的一个问题——这个研究导致了 “聚焦”(Focusing)的出现。p4
2.所以,只有一个问题以及一种可测量的维度:个体的语言和行动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他/ 她的体验,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对他持续发生的体验的最新鲜的描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它们“只是”语言,不沙及也不蕴舍任何自己的体验。p5
3.研究表明,能够在治疗期间 “新鲜地描述自己持续发生着的体验”的来访者,比起只是在谈论着他们的问题或情绪的来访者,倾向于拥有更显著的正向治疗结果。p5
4.从聚焦开始的时候起,就包含了如今人们所了解的正念的态度和行为。聚焦可以促进来访者非评判性地关注自己当下的体会和经验。p10
5.体会的形成本身,以及进一步地关注体会,这就是聚焦的过程。p10
6.在聚焦中,活出来的、体验到的、当下的时刻是治疗性政变的关键。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都在当下,同时关注处于此时此地是什么感受,它的品质和质地如何。改变从此刻开始,往前发生,这也包括来访者的过去在他们当前生活中的功能的改变。p10
7.当一个人在体验当下时,他/ 她的过往以暗在的形式存在于他/ 她的身体中。如果有改变和成长,那么这两者都会改变。听起来或许有些奇怪,过去在当下改变了,但确实如此,就过去在当下如何运作而言。这个在当下暗在着的过去,与个体的生活史或者讲述关于个体的故事不同。当个体活在他/ 她当下的情境中时,去体会丰富而复杂的暗在的体验,这是个体在当下的片刻直接找到的( Gendlin, 1973, p.334 )。p11
8.体验发生于即刻的当下。它不是一个人宽泛的属性,如特质、情结或性情:相反,体验是一个人此时此地的感受,在这个片刻(Gendlin, 1961, p.234)。”p11
9.在聚焦中,共情的关键在于两点。治疗师对来访者贴近的共情接触能让来来访者与他 /她自己当下的体验中微妙的、刚刚浮现的品质同频。提供反射主要不是为了“核对理解”,而是支持来访者向内核对,同时带着这样的假设——
尚未得到描述的,正在浮现的体验元素将会来到。
此外,共情在内在关系过程中也至关重要。来访者得到了治疗师的支持,对自己内在的体验过程保持共情,以一种 “自我倾听”的方式,更进一步地促进改变的出现。治疗师的共情可以支持来访者的内在共情,并且帮助它更进一步。p12
10.治治疗师必须向来访者传达,他们最高的任务是一起建立起一段关系,这本身就将成为政变的媒介⋯总之,治疗师必须去来访者去到的地方,做所有有必要做的事情,来持续建立关系中的信任和安全感。p13
11.聚焦的各个阶段是如何呼应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依恋、连接以及信任的阶段的。聚焦得到一种内在关系的支持,一种觉知、接触、关注和共情的连按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自我的“我”可以和体验的“它”一起处在一个过程之中,这个过程的品质是安全、信任和慈悲的。来访者的内在关系也以此得到了他/ 她与治疗师的关系的抱持和镜映。p14
12.多重声音(多个内在的声音)是人类的一个核心的部分,而且应当被视为一种治疗的资源,加以培养和重视…治疗师可以通过帮助他们的来访者发现并运用这些在他们内在的各种不同的冲突来让他们获益。p15
13.在聚焦中,简德林强调自我和体会之间的〝我与它〞 的关系的重要性。
与各个部分一起工作也暗含在其中。“聚焦是一件非常细致的事情,其中,一个‘’我’关照着一个“它””(Gendlin, 1990,p.222 )。“来访者和我,我们将会在那里陪伴它”(p.216)。p15
14.所有这些方法都具备对于聚焦的核心理解,即聚焦的过程是一个人以一种敞开而接纳的方式关注体会。p18
15.我意识到,如果我可以帮助我的来访者们体验到,这些反应性的状态是在他们内在的
“那个”,而不是把它体验为一个“我”,那么他们会更有可能进入到一种改变可能会发生的状态。
认同和去认同 (disidentification)的概念是关键。当人们认同于某种情绪体验,就会缺乏与它的分化,于是无法进入其中去感受它。去认同不是解离,它甚至都不是距离。它是陪伴。p19
16.改变始于一个有意的停顿,在这个停顿中形成了一种“被留下来”的感受。这是关键的改变,即体会的形成。在此之前,布莱恩本来也可以不停地诉说他在关系中遇到的麻烦——思索、谈论一些事例和猜想。他或许会感觉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并且把它们都表达出来,从悲伤和渴望,到挫败和愤怒。但是,与之相反,当他暂停,并且允许一种体会形成,一件很新的事情就开始发生了。p26
17.心理治疗中聚焦过程的特点
•形成一种体会,并且体会形成本身就已经是对于个体所“拥有”的问题的改变。
•有一种内在的关系,来访者和他感受的东西“在一起”
• 来访者能够对他的内在体验保持一种慈悲和好奇的品质。
• “知道”什么是错的,与之相比,正确的浮现出来,过往得到了重新理解。
• 涉及“身体”,但是并不只是生理性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略有不同。
•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镜映并支持着来访者的内在关系——开放、慈悲、好奇和直接感受。
• 是一种以特定的方向出现的改变,我们可以将其称为 “来访者自己的改变。”p28
18.如今在心理治疗界很多人都会同意,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关系在来访者成功的改变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个关键因索是,治疗师要与来访者的体验保持紧密的、共情的连接,用科胡特(Kohut)的话来说,就是“贴近体验
。而第三个因素也很关键。来访者也需要有某种与自己的体验接触的方式。p28
19.成功的来访者会停顿,然后体会形成了。在这个停顿中发生了什么,在体会形成的时候究竞在发生什么,这此是关键一因为它不只是“触碰到”某个情绪、画面、记忆或者念头,而且它也不只是感受生理性的身体。在体会形成的时候,发生着一种适应性的有机过程,这改变了问题的整个排列。p30
20.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具有某些程度的谦卑是很有必要的。你也许很懂得该如何助人,但是你无法提前预知这个人前进的方式。你也许了解很多典型的模式和常见的闲难,但是对这个人而言,能够把他往前推进的很有可能会是
一些独特的东西、因人而异的东西。试着成为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事实上可能反而会阻碍来访者。当然,我们不会想要忘记自己知道的东西。我们会把它放在一边,万一有需要的时候一但是我们不会让它阻碍我们追踪这个人自己的意义和感受,并且随着这个人成长方向的出现,沿路支持他。p34
21.暗示是可以被感觉到的,特别是当它还没有得到满足时,当它仍然没有得到实现时。如果暗示没有被往前带,如果你暂停一下,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去感受,会有一种缺少了些什么东西的感觉。在这种缺少了某些东西的感觉中,有一种“知道”什么东西缺少了的感觉,它会带来向前的移动。p37
22.所谓的“问题”事实上是缺少了某个需要的东西,一个能够允许有机体沿着生命的方向继续这个进程的东西。缺少的东西可能很新,过去从来没有存在过,然而以某种很有趣的方式,有机体 “知道” 缺少的是什么。有一种往前的
方式,它还没有被发现过,而且,尽管还无法清晰地对这种方式加以说明,我们可以说,体验到有问题,这就是一种“知道缺少了什么”。p38
23.停顿、感受并且清晰表达会需要一些时间,但这些都潜在地蕴含在这最初的感受之中。你“糟糕的感受”中——你的心往下沉——有一种“了知”,它甚至包含着一种关于哪—个将会是正确的方向的“了知”。p38
24.但是无论这个把来访者带到心理治疗中的问题有多么严重,都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停滞的过程,一种“向前暗示”的停滞 ( Suetake,
2010)。当暗示的情况没有发生,“暗在”(the implying)就仍末改变,那么所有紧接着这个改变的过程也就都无法发生,就好像一辆大卡车横在高速公路的年道上,整个交通都堵在了它的身后。p39
25.治疗师除了共情来访者之外,也要支持来访者的内在对自己的体验过程共情。支持性的内在关系意味着来访者能够和自己的体验在一起,而不是与体验融合或者被体验所占据。p40
26.聚焦是一件来访者们做的事情,或者至少可以说是他们有能力做的事情,而且这个自然的过程可以在治疗关系中加以促进。正如我在这本书里想要示范的那样,如果我们可以在来访
者身上促进这些,他们就倾向于在身体层面体验到改变,并且把这种改变带到生活中去。这些改变会把他们带到自己正向的、具有强化生命的作用的方向上去。p47
27.来访者会感受到我们想要他们如何,所以我们会想要避免在过程中传达出期待或者评判。p48
28.从治疗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提供了一种欢迎的空间,它具有“好母亲”的品质。这意味着:以一种内心温暖、友好以及深情的方式保持临在,并且共情地倾听来访者试图表达的东西……建立起好的工作关系也意味着要提供“好父
亲”,意思就是为体验命名,让结构从混乱中出现,面对现实,做出真实的沟通。p49
29.与来访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是治疗中的第一个任务,其他所有的任务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治疗师通过与来访者的体验同频,理解对他们而言是什么感受,不去挑战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这就是在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安全的环境。来访者在这种环境中,可以开始信任你,也可以开始信任他们自己体验到的感受。p50
30.协助我们的来访者进行聚焦,这本身就是一个关系性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真实地临在,觉察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在我们倾听和同频(调谐)开访者的过程中也这样做。在心理治疗的关系中,双方都可能会改变,而且,
我们对这种可能性是保持开放的。我们理解,与自己的感受和我们自己具身的体验保持接触,这将会是治疗过程成功的关键,哪怕我们从不对此明确地说些什么。p51
31.除非我们自己也聚焦,不然我们的来访者真的无法聚焦。当你作为临床工作者,在面谈期间与你自己内在的过程保持接触,你有自己的体会,而且你可以安静地陪伴自己,你就为你的来访者创造了一种可以自然而顺畅地发生聚焦的环境——而且你自己也连接到了一个更加宽广的、直觉与临在的场域之中。p51
32.在我的第一次面谈中,有两个重要的元素是我试着要做到的。第一个是建立起来访者对我的信任。来访者越能够感到放松、舒服、与我相遇,并且被我“看到”,他们就越能够放松,同时更多地祖露自己。第二,我真的会想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空间,让他们与自己的体验交朋友一这是内在关系。我想要他们感觉到,他们能够和自己的体验在一起,他们在内在与他们自己的体验在一起,而不是在外在思考,从外面看起来怎么样。p52
33.去理解为什么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他们的感受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同时把这点反射回去,并且去探索这对他们而言是什么感受。p52
34.我常常会让来访者们知道,只要对在那里的那些感受说“你好”或者承认它们,让它们知道你听到它们了,就能创造出巨大的转变。在你和感受之间只需要一丁点儿的空间,就可以让一切都平静下来,带来一些释放。p59
35.以某种方式而言,把聚焦带入临床实践中真的相当简单:你邀请你的来访者有一个体会(或者在他们已经有了的时候认出来),然后帮助他们和这个体会待在一起,于是全新的下一步的改变得以出现。拥有体会是一种自然的人性的过程,在各种心理治疗的模型中,许多人会自发地在面谈进行的过程中获得体会。为了有意识地把聚焦带入到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会想要倾听体会,注意到它们,鼓励它们。p61
36.我们说:“你正在自己的内在感受到一些东西,它是悲伤。也许你可以和它在一起,”p70
37.把聚焦带入你的临床实践中的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倾听来访者内在已经出现的体会,并且鼓励它们。如果我们倾听体会,并且用关注和语言来指出它们,结果会有惊人的促进作用。把聚焦带入临床实践中不是只有这一个方法,但这是一种很棒的开始方式,而且它本身已经可以带来新的改变步伐。p70
38.如果我们无法承受来访者与自己难以描述的感受多待一会儿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把他们拉回一些更确定也更清晰的地方。p71
39.无法快速地说话意味着我们触及了一些深刻的、具有蜕变潜能的东西。具有悖论性的是,我们越是慢下来,我们就能越快地去到改变的源头。缓慢是最新德快速。p72
40.“没有关系。慢慢来。无法描述某个东西事实上是一个好的迹象。这可能意味着你正在一个全新整合的边缘,它正在浮现。让我们慢慢来。”p72
41.当来访者已经触碰到了一个体会,理想的跟进看起来非常的微小——也许是专注的静默,也许只是把对方说的话返回给他 /她听,以此指向体会。其中的艺术在于做得刚刚好——因为很容易就会做过头,而做过头会导致退步。p74
42.为了要让聚焦发生得很好,需要支持一种内在接触,既来访者与他/她自己内在感受到的体验的接触。这种内在的接触发生于人际接触的背最之中,既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如果来访者体验到的咨访关系不安全,那么来访者也就不太可能会拥有一种赋能的内在关系。p74
43.在这个例子中,治疗师没有说:“也许你可以和它待在一起。”邀请来访者多待一会儿并且对这个 “很好玩的挤压感〞 保持觉察是用暗示的方式表达的。通常来说,这样更好,因为给来访者建议会引起其他的议题。我们所有人对于别人告诉我们去做什么都是很敏感的,而有些来访者甚至更敏感。
外显的邀请也许也是需要的。我将在下面讨论怎么来做。因为重视最小量的回应,我们会首先提供共情提示,只有在有必要的时候才用一个更有力的模式。共情提示在没有压力或期待的情況下提供了接触,并且温和地指向体会。
共情提示的温柔会传递为来访者对自己感受到的体验的温柔。p75
44.是的,我们把来访者说的话说回给他听。它听起来很像共情反射或者积极倾听,它们在心理治疗的设置中有着漫长而值得尊敬的历史
-但是这并不完全一样。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共情提示非常特定地指向体会,并且是有意图的支持,邀请来访者与他当下感受到的东西待在一起。共情提示的目的不只是、或者说主要不是用来表示理解,而是支持来访者与他们感受到的体验待在一起,核对他们用的描述是不是能很好地符合那个体验。
我们会用一个特定的词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共情提示“一些东西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有促进作用的词。
45.一些东西——我最喜欢的词
46.记得聚焦的方法是一种来来回回式的。当有一个“内容”,比如一个词语或者画面从身体里浮现出来,你不是自动化地接受这个象征,把它作当做准确符合身体所知的东西。而是.治疗师会邀请来访者“暂停”,和身体核对一下这个词•••如果不“符合”,那么治疗师会邀请来访者兴试另外一个词语、手势或者画面⋯
…•当还没有这个“符合”的时候来访者就继续讲话,身体的过程就关闭了。p78
47.当我们重复来访者的描述性用词时,我们不改变他们的原话。“紧”回述过去还是紧”,不是“紧绷感”。“沉重〞回述过去还是“沉重”,而不是 “沉重感’。关键点就是不要改变用词,甚至连同一个词只是换个词性都不要。p79
48.体会所需要的、好让它继续向前的东西,是接触,一种稳定的、非评判的觉知。基本上这就是聚焦:找到体会,然后带着这种不推赶的接触与它们待在一起。帮助你的来访者做聚焦,意思就是帮助你的来访者维持这种内在的接触。(体会)要有所产出,所需要的只是一些非指导性的接触或者陪伴。如果不要带着你的觉知去那里,待在那里,或者回到那里,那就是所有它所需要的:它会为你做完剩下的事 。p80
49.当时机把握得正确时,协助来访者停顿或慢下来会是一种强有力的干预方法。停顿能够温柔而强大地打断由文化所设定的情绪以及理性思维的势头——正是这些使来访者不断地重复着老路。慢下来令来访者得以觉察到他们或许
一直在忽略着的体验,同时还能提升来访者的安全感,于是当先前被忽略的体验确实出现了的时候,它们不至于太令人感到害怕。p83
50.停顿并转向个体自己的体验是形成体会的关键。我们可以协助深陷于重复性的念头或情绪的来访者慢下来,创造一个邀请的空间,好让一些新的东西到来。但是我不会推荐治疗师直接说:“慢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四种微妙的干预,它们起到了帮助来访者慢下来的效果。然后再内在去感受一下,无须暗示这其中有任何的 “错误”。它们分别是:“我需要一点时间”、邀请片刻的静默、最少量的共情提示,以及直接邀请体会。p83
51.我需要一点时间
支持来访者慢下来最真实、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自己慢下来。我们与来访者一起坐着的时候,我们与自己 身体的感受和体验保特接触,更缓慢的语速会自然地出现,不是作为一种技巧,而只是我们如实的样子。当我们慢慢说话,因为这种聚焦风格的内在觉察,也会对来访者形成一份自然的邀请,请他 /她慢下来。
在说这些话时,我们正在作为榜样,示范如何慢下来,如何停顿。而且,说出我们对于暂停的需要,来访者也就较不太可能把这体验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当然,我们需要说真话,只有当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来吸收来访者刚才说的话时,我们才这样说。这份真实有助于咨访关系。在主体间的场城中,如果我们需要停顿一下,那么很有可能来访者也需要停顿一下。
p84
52.“你正在那里感受到一些东西⋯…一些沉重而悲伤的东西⋯⋯也许可以在那里再多待一会儿。”
“你的胸口有一个地方……像是一个孩子在说不……也许你可以和他在一起待一会儿⋯•••”
邀请来访者在内在核对一下他 / 她的用词,也具有邀请他/她多待一会儿的功能。为了核对,我们必须要多待一会儿。核对某种描述是否合适,会让这个人更直接地与体会进行接触。
“你感觉到那里有一些东西……一些沉重而悲伤的东西⋯…也许可以核对一下,这些词语是不是最符合它内在的那份感受……沉重……悲伤……
“我会把这些词语重复给你听,这样你可以感觉一下,它们是不是符合那份感受,或者有没有其他的词语能更好地符合那些感受。”p88
53.治疗师:你在胸口感受到了一些悲伤的东西……而且你也感受到有些部分不想要进入那里……我们只需要一起坐在这儿,对这两者都打个招呼,而且不进去……
54.当你听到一些话,让你怀疑这个人不是在谈论自己当下的感受,你可以邀请当下的感受。来访者:我胃里面有种灼烧感。我知道那表示我对父母有多么愤怒。
治疗师:而且你或许可以感受一下,此刻你的胃里有没有感到灼烧。P90
55.引入身体
治疗师:我在想……也许可以花些时间来感受一下,此刻你的身体里面是什么感觉。P90
56.在聚焦中,我们所谓的“身体”并不是生理性的,而是从内部感受到的活着的有机体。
不含“身体”这个词的体会邀请有:“注意到此刻你的感受如何,”“注意到关于那个出现了一些什么,”“花些时间来感受,此时此刻所有那些东西的整体在你的内在是什么感受,“花些时间来感受一下那个东西的整体感受。”
57.这里需要的是,不是掉入到对“身体”这个词的例行公事的运用中去,或者对每位来访者
都说“注意到那在你的身体里是什么感受”,而是要敏感地、每时每刻地评估这个来访者需要什么,跟随他 /她的需要,以及什么可以促进他 / 她的进程——什么没有促进作用。p92
58.来访者:我今天就是觉得特别的害怕。我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
治疗师:你觉察到今天特别的害怕。经历这些听起来是很难的。(我们几乎总是要先做共情的连接,然后等待,看看有没有一个开口,可以作更进一步的邀请。)p93
59.比起形容词,用名词来描述自己的情绪体验的来访者(比如“我感觉到很多的恐惧,“这里有很多的愤怒”)会更难找到体会。这似乎是因为名词所具有的物化性,它暗示着情绪是一种物体,或者是一个可以操作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有着自己本身的过程的东西。比如,“我感到很多的恐惧(愤怒),后面很容易就会紧跟的内容是,“我需要摆脱我的恐惧(愤怒)。”当我们在回应来访者的时候,用形容词来替代他们所使用的名词,我们就是在支持来访者形成与感受到的体验之间的好奇的关系,并且我们也让这个情绪状态更可能被体验为一种体会。
来访者:我感受到很多的愤怒。
治疗师:你正感受到内在有一些部分很害怕。
P95
60.提问会引发一个有挫败感的思考过程,常常会以 “我不知道” 结尾,而共情提示会邀请一个感受的过程。P96
61.经过铺垫的建议
一个简单的建议,如果没有铺垫的话,听起来是这样的:“和那个待在一起加上一个(或者两个)铺垫,它就会变成:“也许你可以花些时间和那个待在一起。
问题:“那个在你的身体里面是什么感觉?”或者“你能不能和那个待在一起”
铺垫过的建议:“花些时间温和地与那个待在一起,陪伴它,就在那儿。”
为了能够详细地说明提问和经过铺垫的建议之间的不同效果,请想象一下,你正在和你的治疗师谈起一件最近让你感到备受困扰的事。你已经讲了一会儿,探索着其中的意义,而且你感觉自己得到了理解。现在治疗师说:“此刻你
它的感受如何?” 注意一下发生了什么。现在回到那个场景中,比较一下,如果治疗师说的是以下这番话,会怎么样。“或许你可以感受一下,现在你对它是什么么感受…”
大部分人发现,问题会把它们带向外在,面向治疗师(这可能是好事),但这也会把他们带入已知以及已经思考过的部分。p98
62.事实上,除非来访者可以不再认同于某个反应性的状态,如愤怒、恐惧以及自我批判,不然暗在的这个微妙的维度是无法被触及的。困在(融合于)反应性状态中的来访者不具备能让体会形成的宽阔的内在空间。p99
63.治疗师:那么,你或许可以把你的意识放到此刻你在胸口那里感觉很强烈的部分,同时也承认它。或许可以感觉一下,你可以怎么描述它。
来访者:我感到真的、真的很害怕。
注意到,来访者已经不再是描述她的体验,而是认同了这个体验。线索就是她说:
“我感到,而不是“它感觉”。治疗师会用临在的语言来反射(“你感到……•”).以此邀请她回到 “自我临在”中。
治疗师:你感到你内在的某个部分真的、真的很害怕。
来访者:是的,而且它也很悲伤…⋯很孤独……
来访者从〝我〞变回了 “它”,来描述这个有感受的地方。这说明她又回到了“自我临在〞的状态。治疗师会通过提供另一种很关键的邀请来支持并强化这个变化:邀请来访者听到或者倾听这个正和他/ 她在一起的内在的 “某个东
西”
治疗师:也许你可以让它知道,你听到了它是多么的害怕……它是多么的悲伤•…多么的孤独••
来访者:哇哦!我正在这样做,它说没关系,而且它还有很多的话要告诉我!p110
64.认同于某个感受状态就等同于与那个感受融合或者被它所接管。如果有个人说“我很愤怒”
,他/她就有可能认同了愤怒的感受。“我=愤怒。”“愤怒”是这个人认同的对象。
相比之下,如果这个人不认同于愤怒的感受,他/她能够感受到这份愤怒,也拥有这份愤怒,但是不会成为愤怒。p111
65.当我开始用“你内在的一些东西”而不是“你的一个部分”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我注意到,来访者明确的拒绝几乎降到了零。来访者并不总是接受这个选择,就像我在前面提到过的。他们或许会继续说“我
感到”而不是“我内在的一些东西感到”。但是他们几乎再也不会说:“那不是我内在的一此东西
- 而是我!”p114
66.我的态度是,一开始的时候用充分的时间来共情,然后再提供干预。当来访者感到自己本来的样子得到了接纳和理解之后。他们会更可能接受治疗师的干预。p115
67.我更喜欢的是〝你正感到……”,因为它既是激发也是邀请,鼓励来访者进行我们想要的内在感知。p115
68.有一位来访者说:“我对她感觉非常挫败。”就可以变成:“你正感觉到你的内在有一些东西,对她感觉非常挫败。”我们给了这样的强有力的用语,一个术语,称之为“临在的语言。”
使用临在的语言时还蕴含了一个内隐的邀请,邀请来访者把这些情绪状态体验为一种体会——
作为 “这个”——还可以对它加以进一步的体会。这种语言看起来也许很简单,但是却出奇的有效,而且对来访者而言非常赋能。p116
67.有一系列的邀请能够促进并支持来访者成为大的〝我”(自我临在),与一个“它”或者“那里的一些东西”进行共情的接触。这些邀请是:承认、陪伴、关注接触,以及倾听/ 接收。
承认:
在运用了临在的语言之后,下一步或许就是要邀请来访者承认这个 “东西”或者对它说声你好。比如:“你正感到自己内在有些东西很担心…•也许你可以对它说声你好。”当来访者可以承认某种体会或者内在的情绪状态,或者对它说你好,他/ 她体验到的就是成为了那个强大的自我,与情绪既是分腐的,又是连接着的。
“所以你或许可以承认那个地方,就好像你在对它说,‘是的,我知道你在这儿。”
陪伴:
来访者:就是在这里非常的悲伤。
治疗师:也许你可以只是和那个悲伤的地方在一起。
或者
来访者:它非常害怕。
治疗师:看看可不可以陪伴着它,这个感到害怕的东西。
68.来访者现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是他们小的时候试图处理湮没性的情绪的残留。就好像在很早之前,他们内在的一些东西决定了(比如说):“如果我完全不允许这些害怕的感受出来,那么我就不用感受到难以承受的脆弱以及威胁。”显然这并不是一个成形的、清晰的想法,而是一个调动起逃避情绪的防御方式的过程。还有一个例子:“如果我就是没有需要,那么我就不会让任何人生气了,”或者“如果我永远不害怕或者悲伤,我就不会被打。”这些早期的策路常常就是出现在某个体验过程中的“对感受的感受”
如果我们感觉来访者已经准备好了一次干预,我们就可以把“对感受的感受”当成第二个“你内在的一些东西”来对待,承认它、转向它。这常常就是下一个需要关注的对象。p124
69.除非这个人已经熟悉 “自我临在”这个词了,不然我不会去用这个术语。而是用 “你的全部”或者“更大的那个你”或者 “坐在椅子上的你”这样的词。我可能会这样说:“也许你可以和那个悲伤的感受在一起,那个更大的你,坐在
椅子上的你,只是和那个悲份的感受在一起。”(如果来访者对于自己的体型比较敏感,我们可以说“整个你”或者“全部的你”而不是 “更大的你”。)如果来访者要求更多的澄清,我会作澄清。
来访者:我不知道“更大的我”是什么意思。
治疗师:它就是这样一个理念,整个“你”都在这里,不只是你的各种情绪以及来来往往的想法,而是你,全部的你,你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全身是怎样地坐在这把椅子上。p125
70.大部分人不知道,就以在那里的感觉以及体验本来的样子去感受它们是多么地具有转化作用,不对它们加以评判,也不想要它们政变。我们以为自己在感受自己的感受⋯⋯但是很可能我们并不是。通常我们感受到的是我们对于自己感受的反应,对于我们的感受感到害怕或者拒绝。在反应性的状态中,我们很肯定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感受了。会有帮助的做法是,我们对于自己的感受保持好奇、很感兴趣、也很想知道我们的感受如何。这要从直接感受开始,不假设,只是感受身体此刻的感觉如何。开始好奇,放下假设,感受它此刻如何………你可能会惊讶于它可以多么快速地就带来改变。p126
71.•自我的一个部分(“部分自我”)也许没有被意识到,但是在功能不良的模式中运作着。我们可以基于行为猜测,这个部分存在着,比如:想要喝酒的那个部分,想死的那个部分,不想写作的那个部分。
•通过聚焦,可以邀请这个“缺失,的部分进入意识之中,加以感受。
•如果有一个部分没有在意识之中,就有另一个部分,它的相反面,是个体所认同的,意味着是这个部分把另一个部分推出了意识之外。(“我知道我需要回去工作。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做。
•当自我的各个部分在作挣扎时。个体很有可能会认同于挣扎中的一边,或者另一边。(“这份对于吃糖的需要是我原始的那一面。
•处于自我临在的状态意味着不认同于任何一个部分的自我,而是认同于一个更大的、非部分的自我,它不偏向于其中任何一方。这就使得聚焦的过程可以在每个部分中展开。p127
72.当往前带的过程确实发生了,停滞的过程重新开始,部分悄无声息地就消失了,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它们就并不真的在那儿。为了促进这份流动,我们更喜欢以不给部分命名或者贴标签的方式进行工作。我们不会说“内在的孩子”或者“内在的批评者”或者 “施加压力者”,我们说的是:“此刻你内在有些东西感觉像是个孩子”,等等。p128
- 将自我临在的技巧作为作业
•提到各种情绪状态时,用“我内在的一些东西”这个短语。
•承认这些“东西”或者和它们打个招呼。
• 让一只温柔的手去到身体上有感受的位置,特别是如果这个感受很强烈时。
•用“我正感到”这个发语词来谈论情绪状态。p129
74.聚焦中的改变以三个阶段的形式出现。第一阶段是体会的形成,就如我们都见到过的,它打开了新体验的可能性,往往会带来一种身体的放松体验——哪怕还有更多的改变仍然是暗在的。第二个阶段是所谓的“感受转变”,往往伴
随着洞察和一种有新的可能性的感觉。第三个阶段出现在来访者找到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互动方式中,它是感受转变的结果。p132
75.邀请来访者向内做一些事,如问一个问题或者给予共情。往往并不需要很多:就好像我们朝着过程中下一步的方向轻轻地顶一下。给出邀请然后往后退,看看这个做法是阻挡了来访者的前进还是有所帮助的,这是一项艺术。p133
76.•支持来访者和一个体会在一起,也可以称之为“陪伴” 他/她的感受。
•通过“从它的角度出发感受”以及“让它知道你听到它了”,来协助来访者提供内在的共情。
• 为开放式的问询提供支持,如“它不想要什么”以及“它想要的是什么”。
•朝着更充分的生命的方向(“生命前进的方向”)来倾听并支持移动的过程。
77.接触是一切。这种接触不试图让任何事情有所改变,这种接触不作评价或者判断,这种接触敏感地注意到,它是受欢迎的、可以更靠近,还是需要往回退一些。这种接触是,哪怕做得不完美,还是会带来母亲和孩子之间安全的依恋。这种接触是心理治疗师想要提供给来访者的。而且,当来访者可以把这种接触提供给他 /她自己的内在过程时,它可以促进改变。
P133
78.当来访者形成了一个体会之后,还有一个进一步的过程,就是让来访者和它在一起、陪伴它、给予它关注,不进入一种反应性的状态,试图改变它。当来访者可以带着很大的空间和他 /她感受到的体验在一起时,既不远离它,也不催促它,这是来访者自己的改变过程的最佳环境。我们能够认出来,这就是自我临在状态的接触与陪伴品质。
一个邀请这种内在接触方式的方法是:
“也许你可以只是和那个在一起
注意在说“你〞这个字时咯微加重,并且支持来访者认同于更大的自我。还有另一个版本,服务于同一个目的:“看看是不是可以只是陪伴它一会儿。”
如果需要更强大的支持的话,治疗师也可以把自己加入到这个邀请中:“让你和我只是和在那里的那个悲伤的地方在一起。”“让你和我来陪伴它。”
邀请来访者与自己感受到的体验“在一起”,这是请来访者做的一件事,用以替代那些没有促进作用的做法,比如对感受作反应(“它很吓人”)、评价它(“这种感受的方式没有帮助”),或者操纵它(〝我只是需要把这个放到一边”)。p134
79.来访者:我感觉好一些了。害怕的地方在这里【触摸胃部】。
治疗师:很棒。让我们和你一起与那个害怕的地方待一会儿,在你的胃部……
来访者:是的,好【沉默】。它还在那儿。
治疗师:也许你可以感觉一下,它在那里怎么样,它感觉如何,它自己。
来访者:【花了一些时间去感受】我感觉它有点儿缩回去了,就好像它现在感觉不安全。
治疗师:啊!你正感觉到好像它感觉不安全。你或许可以感觉一下,此刻它需要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样的接触。
来访者:【先暂停感受】它需要我给它时间。p136
80.所以,我们不会想把这个活着的过程当成一种固定的实体。比如,我们不会想说:“你能把脖子上的皮带解开吗?” 这就把这根“皮带”当成了一个物体,而不是一个过程,其中暗含着一个它自己的前进过程(见第一章)。还有一件我们不会想要做的事情是:“你能向它解释一下吗?现在即使没有它的帮助,你也能感到安全了。”尽管这种做法至少把“皮带” 这个部分当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但是,因为没有允许前进的步伐来自于这个过程的内部,它阳得子这个活着的过程。而且,对于这样一个截断的情况,我们假设自己知道答案,并从外部把答案强加于它。事实上,这样做并没有问题——如果起到了效果的话。但是,就我的经验,这样的做法通常会走进死胡同。
我会推荐的做法是,支持来访者进人一种高品质的注意力状态,(对“某些东西”的注意力),可以将其描述为 “内在共情”。内在共情是一种想要了解它的接触以及意图,我最直欢的邀请左式就是说:“你或许可以让它知道你听到它
了。”p137
81.当来访者找触到了内在的“—些东西”,能够和它在一起,能够从它的角度出发感受它的观点和情绪,下一步就可以是邀请来访者感受“它不想要什么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p140
82.你或许可以感觉一下,它不想要什么事情发生。”
83.“不想要”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想要”。当来访者接触到了她内在体验中的一些东西”(一个体会,自我的一个部分),而且当她也已经花了些时间和它在一起之后,她往往就开始能够感觉到,它想要她拥有的是什么。最终,自我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想要这个人拥有某些体验的,而这份想要是与暗在中的某此东西以及仍然缺少的某此东西相连接的(见第一章)。
“想要”常常会自然地、自动地浮现。如果我们倾听它,我们是能够听到的。
“想要”常常会被表达为 “不能”或者“无法”。如果能在 “不能”的陈述中听出想要的内容,并且说给来访者听,那么这将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84.通过邀请来访者去感受,如果他/她渴望的状态真的发生了,那会是什么感觉,我们可以对想要、渴望和欲望的体验进行工作。
“当来访者•鲜活地去感受所需要的,我可以提出一个建议,请他们让他们的身体去感受,如果他们渴望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会是什么样。然后所需要的东西就会自动地填入。”p142
85.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新鲜的生命闪烁出来的微光,不让它们溜走,而是邀请来访者去“拥有”他们,生命向前移动的过程就得到了强化和支持。p145
86.欢迎思考
我不推荐让来访者停止思考,或者放下他们的想法,或者从他们的脑袋里出来。评判或者对抗来访者偏好的模式无法让我们走很远。有些来访者在思考的领域感到舒适,而且在他们感到舒适的地方,他们也感到安全。舒适的体验,
就像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见到的那样,有助于任何治疗性的过程变得更有效,而且聚焦也不例外
除了偏好的模式具有安全性之外,就是事实上,思考并不是过程的敌人。在以前,我们认为“身体”与“头脑”是相反的,我们以前为了让人们进人身体,通常会请他们把思考拥置在一边。现在我们理解了,身体和头脑是交织的,
而且你不是通过排除头脑来到达身体——或者反过来。
所以我们不会请喜欢思考的人把他们的思考搁置起来。相反,我们会说一些类似于这样的话:“让我们把这个想法也放在这里,和我们在一起,同时你也花些时间重新新鲜地感妥一下整个事情.也许有些东西你已经意识到了。但
是还没有完全变成语言。”p157
87.治疗师:所以花些时间把你的觉知带到身体,感觉到你的整个身体,你在这个房间中⋯…觉知到你的身体与座位之间的接触………觉知到你的呼吸•……让你的觉知向内走,进入到整个内部的区域,包括你的喉咙、胸口、胃部、腹部………回忆一下你刚才说到的内容,那整件事【来访者说过的话),花些时间来邀请某个关于它的感受此刻来到你的身体。p159
88.关于提供 “导入”还有两个重要的点。说的时候语气要缓慢,时不时地停顿,给来访者一些时间来跟随邀请,而日理想的状态是,治疗师或者引导者也要跟随自己的身体。比如,当治疗师在说:“感受你的身体与座位的接触,时,
治疗师也正在感受着自己的身体与座位的接触。第二点对于第一点是有帮助的。如果你自己也在跟着做,你的声音会更慢,而且你也会加入一些自然的停顿。p159
89.对于这样的来访者,跳出来是一种自然的做法,能够帮助她感到安全和舒适。我们会自然地从新体验中退步出来,在怀念感人的往事
时,用脚趾头经触水面然后便出来一会儿。治疗师需要接纳发生的情况,允许来访者跳出来,对于来访者说的话表示共情,然后等待另一个开口,再次邀请来访者把觉知带向内部。下一次,来访者有可能会与内在保持更长时间的接触。
治疗师不该做的事情有,不要立即就说:“闭上眼睛,回去感受你的身体,这样的建议违背了过程的自然进展,也没有尊重这个自然的过程。p164
90.来访者:我刚刚变得一片空白了。我刚才说了什么?
治疗师:就在你刚要和内在那个害怕的部分在一超的时候,那个空白感出现了。也许你内在有些部分不想要待在那里……也许你可以检查一下那感觉对不对•
来访者:是的,我不想被吸到那个里面去。
治疗师:好的,那么就让我们从那个害怕的部分里面出来。也许你可以感受一下,可不可以只是和你内在不想要被吸进去的那个部分在一起。
来访者:我的肩膀有些紧绷…p167
91.许多年的经验让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观点,内在的批评是自我中的一个部分,具有一种原始的保护性的功能,试图避免负面的经历再度发生 。不尊重它或者拒绝它,并不会减少痛苦出现的频率。我们只会看到又增加了一层自我批评,如:“我感到很紧张,因为我这么努力地试着不批评自己。
我推荐使用聚焦的方法,即在面对自我批评的部分时,支持来访者处在自我临在的状态。p171
92.内在的批评的声音听起来可能像是个体的父母,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并且使用相似的说法。这并不意味着——来访者可能会这样假设一—这就“是”父母,活在来访者的内在。当给予它慈悲的关注时,这个部分会祖露出自己保护
性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与父母批评的原因有所不同。批评者并不是我们内在的父母,而是我们的一个部分,它从我们的父母说话的风格中学会了一些词语,它的功能是保护个体免受父母的惩罚。p174
93.具有创伤的个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拥有感受、感是安全的。
身体不再被视为是与头脑与意义分开的。巴贝特 • 罗斯柴尔德 (Babett Rothschild)写道:“在疗愈创伤时,很重要的是要同时关注身体和头脑;你不能只拥有其中一个,排除另一个”。
94.把聚焦与任何其他疗法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就是,总是要回来与来访者的体验连接,无论我们还在做着些別的什么。 无论我们建议什么,无论我们邀请来访者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无论我们提出什么样的解读方式,如果我们之后与来访者进行核对-—而且最重要的是,邀请来访者与自己进行核对——那感觉如何,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此时此地有些什么体验,那么,任何方法就都可以用来强化来访者自己体验过程的生命前进过程。
把聚焦带入临床设置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关键的因素,也许也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临床工作者自己向内临在的能力和觉知自己的体会的能力。p216
95.学习与自己无关感受保持接触,同时关注另外一个人。当我与一个来访者在一起时,我自己的感受状态也应该是我觉知场域中的一部分。
96.我或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在个案中的哪个部分感觉最有兴趣或最警觉?我在个案中的哪里感觉到来访者的过程是最有活力的?”我或许还会问问自己:“我还带着些什么?我感觉对什么还有些担优?我内在有什么东西被勾起了吗?”在两个个案之间的简短的时间里,我不可能有时间充分地进人到那些议题之中,但是通过感受它们、承认它们,我就可以把它们安顿下来。我可以晚一点再回到它们这里。我不需要把它们带到下一个个案中去。p224
97.作为一个活着的生命在场。
98.我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治疗师。当我的来访者卡住的时候——哪里都到不了、外化、理智化、随意地闲聊、不投入与我互动或者不投入治疗,那时我就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当来访者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会这样做,我有与他们有关的感受,而且表达出我的感受很可能能够让我们向前进。有的时侯也不会前进。但是只要我很快地在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之后与来访者进行核对,是不会造成伤害的。核对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跟进一次自我坦露,然后回到倾听之中。以那样的方式,如果我脱离了轨道,我们会很快回到轨道上。而且如果我的来访者不想听来自于我的分享,他告诉我,我也会尊重他的选择。p227
99.如果来访者的一些内容勾起了我自己生活中与之重叠的议题,我会使用聚焦的做法,承认这些被勾起的感受或者部分,对它们说声你好。学习聚焦让我能够很快地重新校准,于是我可以把自己带回来,把全然的、完整的注意力带给我的来访者,甚至是在激活的内容非常强烈的时候。似乎就是几毫秒的事我给自己做了一个微型聚焦,默默地说:“哦,你好,那个想起了那种感受的地方。我承认那个正在我内在的部分。我让它知道我晚一些的时候会回来的,;至就是在这个个案结束之后我就会花些时间独自来做一下聚焦。”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我可以完全地回来为我的来访者临在,无论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内容对我来说是多么地有激发性。在这一刻,我是为了来访者而在这里的,而且晚一些的时候,我可以照顾并倾听自己内在那些或许还需要更多注感力的地方。
我也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去注意到,在我自己的情绪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剩下没有完成的,同时不影响到我和来访者的治疗工作的品质。
100.聚焦——处于自我临在之中,并且从一个好奇、想要更好地去了解它的角度出发去感受个体正在经历的感受——允许不舒服的反应得到承认、感受,且带着一份富有同情心的觉知把它带人到治疗之中,于是来访者在过去遇到过
的停滞或者卡住的互动现在可以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再经历一次;不是回避它,而是让它完成。治疗师在来访者的面前感受自己的情绪反应的能力,既不把它们推开(“控制”它们),也不困在其中,从而没有觉察地从这些感受出发作反应,这些完全是这个关系性疗愈过程的关键。p237
来自豆瓣App 有用 0 没用 0 0回应收起 十一臭屁肉球子 2022-09-29 13:31:16 悲伤是一种感受,但是与悲伤在一起则是一种觉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久病成医第N部 心理治疗提供一种超越自己被卡住状态的方式。
而被卡住很多源自于对抗与不接纳,因而陷入一个情绪短路的回路里面无法跳脱出来。
要想从这种状态跳脱出来的第一步就是先暂停一下或者慢一点下来,流出一点空间,这点空间能够让你以一种觉察的状态去看到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从原来与情绪合二为一的耦合状态分离开来,或者从原来对情绪对抗的敌对状态放松下来,去接纳和承认。
悲伤是一种感受,但是与悲伤在一起则是一种觉察。
提问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获得关键信息,但也可以成为阻止人向内的手段。
如果只记住一句话,那就是:“我感觉到我内在有些东西对XX事情有什么样的感受。”
PS:我们应该为生命前进的方向感到放心,life always find way,可能我们正在经历痛苦,但痛苦的反面可能就是一种生命想要的按时,尊重signal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十一臭屁肉球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0 没用 0 0回应收起
更多书评 5篇
读书笔记 · · · · · · ( 共 5 篇 ) 我来写笔记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茹小清爱读书 展开 第51页 茹小清爱读书
读的每句话恨不得都画成重点: “在治疗早期,我们并不期待来访者必须拥有自我观照的能力,这种能力会在治疗的情境中成长。从治疗师与来访者有所接触的第一刻开始,治疗师就在向对方提供这些品质——自我觉察、自我观照和对自己慈悲,这是能让来访者自己培养出这些能力的滋养性环境。” 这段话解答了我一个困惑,咨询中咨询师提供的到底是什么? 2022-12-04 09:25:07
茹小清爱读书 展开 第38页 引用简德林的话 茹小清爱读书
每一种糟糕的感受都是一种能够用于更正确的存在方式的潜在的能量,如果你给予它空间,允许它向前进、步入其正确性之中。 2022-11-12 22:25:23
心地 展开 这一切如何开始 心地
有一种可以用来表达那些更成功的来访者所做的事情的方式,就是他们会直接参考自感受到的体验。那些只是在外化的来访者,只是以一种“外在”的方式谈论他们在那个星期中经历的事件,把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故事的讲述上,没有太多地关注他们自己在当时的感受或者当他们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是什么感受。类似的,那些分析自己的情况的来访者,他们会谈及自己 的感受,但不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谈。还有一些来访者只是夸张地在表... 2020-11-06 10:24:05
彼岸微蓝 展开 第72页 第三章 认出并培养体会 彼岸微蓝 (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
认出内隐的维度,这是革命性的;我们通常的假设颠倒了过来。缓慢很好。无法快速地说话意味着我们触及了一些深刻的、具有蜕变潜能的东西。具有悖论性的是,我们越是慢下来,我们就能越快地去到改变的源头。缓慢是最新的快速。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说是在心理学中,慢即是快。但是,我们接触到的来访者,往往是要求快的,他们急于去看到一个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想要通过一次咨询,就可以让孩子听我的话了,爱人回心转意了,工作...
《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以下是该文档的摘要:
文档摘要: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
1. 引言
本书探讨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通过聚焦(Focusing)技术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聚焦是一种源自心理治疗领域的技术,旨在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内在的情感体验。
2. 聚焦的基本概念
- 定义:聚焦是指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内部的感受上,以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认知。
- 历史背景:聚焦技术由心理学家尤金·根德尔(Eugene Gendl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最初作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一部分。
- 核心理念:聚焦强调“身体感知”(body sense),即通过身体感受来捕捉尚未完全形成的思想和情感。
3. 聚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心理治疗:聚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中,如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聚焦疗法等。它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改变。
- 案例研究:书中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聚焦技术在治疗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4. 聚焦的过程与技巧
- 步骤:聚焦通常包括六个步骤,分别是:澄清问题、找到感觉、找到词语、询问、接受和行动。
- 技巧: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引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聚焦练习,以及如何应对常见的挑战。
5. 聚焦对个体的影响
- 心理健康:聚焦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自我认同感。
- 人际关系:通过聚焦,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6. 未来展望
- 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聚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结合。
- 普及推广:随着聚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开始将其纳入日常实践中。
这份摘要概括了《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聚焦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该文档的核心思想。
字数:1078 |输入token:116|输出token:500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知识库中收录的文档,请列出详细的目录。用中文
执行完成
以下是知识库中收录的文档《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详细目录,已翻译成中文:
封面
- 封面页
- 书名页
- 致谢
- 引言:关键时刻的一扇门
第一章:变化的本质
- 聚焦的独特之处及其独特力量
- 简述聚焦如何支持心理治疗中的自然和适应性改变
第二章:设定舞台:将聚焦带入客户会话的准备
- 准备工作及环境设置
第三章:识别和培养感受
- 感受的定义与重要性
- 如何识别客户的感受
第四章:帮助客户获得感受
- 实际操作技巧
- 引导客户深入体验自身感受的方法
第五章:培养客户的强我:感受所需的基本环境
- 创建安全和支持性的氛围
- 帮助客户建立内在的力量感
第六章:深入探索:促进感受的转变
- 探讨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过程
- 感受转变的技术与实践
第七章:与更具挑战性的客户合作
- 应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策略
- 处理复杂情况的具体方法
第八章:处理创伤、成瘾和抑郁的聚焦技术
- 特定问题的应用案例
- 针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的聚焦方法
第九章: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 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聚焦应用
- 综合运用聚焦与其他疗法的效果
这份目录概述了《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主要章节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化指南。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该书的内容。
字数:681 |输入token:1526|输出token:383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CONTENTS Cover Title Page Dedication Epigraph Introduction A Doorway in a Moment Chapter 1The Essence of Change Chapter 2Setting the Stage: Getting Ready to Bring Focusing Into Client Sessions Chapter 3Recognizing and Nurturing Felt Senses Chapter 4Helping Clients to Get Felt Senses Chapter 5Fostering the Client’s Strong Self: The Essential Environment for Felt Senses Chapter 6Going Deeper: Facilitating the Felt Shift Chapter 7Working With More Challenging Types of Clients Chapter 8Focusing With Trauma, Addictions, Depression Chapter 9Blending Focusing With Different Therapeutic Modalities Chapter 10 Focusing for the Therapist Appendix References Acknowledgments
执行完成
以下是《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详细目录,根据您提供的章节内容整理并翻译成中文: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致谢
- 题词
- 引言:关键时刻的一扇门
正文
第一章:变化的本质
- 聚焦的独特之处及其独特力量
- 简述聚焦如何支持心理治疗中的自然和适应性改变
第二章:设定舞台:将聚焦带入客户会话的准备
- 准备工作及环境设置
- 为引入聚焦技术做好准备
第三章:识别和培养感受
- 感受的定义与重要性
- 如何识别客户的感受
第四章:帮助客户获得感受
- 实际操作技巧
- 引导客户深入体验自身感受的方法
第五章:培养客户的强我:感受所需的基本环境
- 创建安全和支持性的氛围
- 帮助客户建立内在的力量感
第六章:深入探索:促进感受的转变
- 探讨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过程
- 感受转变的技术与实践
第七章:与更具挑战性的客户合作
- 应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策略
- 处理复杂情况的具体方法
第八章:处理创伤、成瘾和抑郁的聚焦技术
- 特定问题的应用案例
- 针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的聚焦方法
第九章: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 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聚焦应用
- 综合运用聚焦与其他疗法的效果
第十章:聚焦于治疗师自身
- 治疗师自我成长与反思
- 通过聚焦提升治疗师的专业能力
附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这份目录提供了《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完整结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导航和理解书中内容。希望这能为您提供清晰的指引。
字数:822 |输入token:2095|输出token:447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以上内容总结成一段话
执行完成
《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一书详细探讨了聚焦(Focusing)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从变化的本质入手,介绍了如何准备和引入聚焦技术到客户会话中,识别与培养客户的内在感受,帮助客户获得并深入体验这些感受,创建支持性的环境以促进情感转变,并应对更具挑战性的客户类型。书中还特别讨论了聚焦在处理创伤、成瘾和抑郁等特定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最后,书中强调了治疗师自身通过聚焦进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关技巧和案例研究。附录部分包括参考文献和致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资源和支持。
字数:298 |输入token:2341|输出token:148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以上内容总结成一句话
执行完成
《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全面介绍了聚焦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涵盖从基础准备到复杂问题处理的各个方面,强调了治疗师和客户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字数:111 |输入token:1978|输出token:43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作者介绍
执行完成
《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作者是安·韦泽·科恩(Ann Weiser Cornell)。她深受其导师兼好友尤金·根丁(Eugene Gendlin)的影响,根丁在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为体验式治疗奠定了基础,并创造了聚焦(Focusing)这一促进改变的过程。科恩在此书中不仅传承了根丁的理念,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将聚焦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包括心理治疗、教练、灵性辅导和职业咨询等多个领域。她的工作强调了聚焦在促进个体情感调节和自我认知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展示了这一方法在不同治疗模式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此外,科恩在书中提到了她与Barbara McGavin受到“狗语者”Cesar Millan的启发,强调了“冷静-自信能量”对于情绪调节的隐喻性和实用性。这表明她在写作和实践中注重从不同来源汲取灵感,以丰富和发展聚焦技术的应用。
字数:410 |输入token:1710|输出token:208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如果我是一名初学者,应该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本书的内容
执行完成
如果你是一名初学者,想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学习《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这本书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这些问题旨在帮助你逐步理解聚焦技术的核心概念、应用方法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
1. 理解基础概念
-
什么是“Focusing”?
- 这一过程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它如何支持心理治疗中的变化?
-
Focusing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 它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相比有何不同?
2. 探索理论背景
-
Focusing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 它基于哪些理论或研究?
- 超过50项的研究表明Focusing与成功的心理治疗结果有关联,这些研究具体发现了什么?
3. 实践应用
-
作为一名治疗师,我如何开始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引入Focusing?
- 是否有具体的步骤或指南可以帮助我入门?
-
书中提到了哪些实用工具和技术可以用于帮助来访者进行Focusing?
- 这些工具和技术是如何运作的?
4. 案例分析
-
书中有无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Focusing的应用?
- 这些案例展示了哪些类型的来访者和问题?
- Focusing在处理特定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时的效果如何?
5. 个人成长与反思
-
作为一名治疗师,Focusing对我个人的成长有何帮助?
- 我如何将Focusing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
书中提到的自我反思练习有哪些?
- 这些练习如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Focusing?
6. 应对挑战
-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常见的困难或挑战?
- 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 对于不太容易接受新方法的来访者,我该如何介绍Focusing?
7. 深入探讨
-
Focusing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的关系是什么?
- 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互补性?
-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是什么?
- Focusing领域还有哪些未被充分探索的问题?
通过提出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了解Focusing的基本原理、实践技巧以及它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随着你逐渐深入阅读本书,这些问题也将引导你更全面地掌握这一技术,并思考如何将其融入到你的临床工作中。
字数:1063 |输入token:2025|输出token:526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如果我是一名新手咨询师,学习本书的各个章节的时候应给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 目录: 第一章:变化的本质 聚焦的独特之处及其独特力量 简述聚焦如何支持心理治疗中的自然和适应性改变 第二章:设定舞台:将聚焦带入客户会话的准备 准备工作及环境设置 为引入聚焦技术做好准备 第三章:识别和培养感受 感受的定义与重要性 如何识别客户的感受 第四章:帮助客户获得感受 实际操作技巧 引导客户深入体验自身感受的方法 第五章:培养客户的强我:感受所需的基本环境 创建安全和支持性的氛围 帮助客户建立内在的力量感 第六章:深入探索:促进感受的转变 探讨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过程 感受转变的技术与实践 第七章:与更具挑战性的客户合作 应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策略 处理复杂情况的具体方法 第八章:处理创伤、成瘾和抑郁的聚焦技术 特定问题的应用案例 针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的聚焦方法 第九章: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聚焦应用 综合运用聚焦与其他疗法的效果 第十章:聚焦于治疗师自身 治疗师自我成长与反思 通过聚焦提升治疗师的专业能力
执行完成
作为新手咨询师,按照章节顺序学习《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时,通过提问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和应用书中内容。以下是针对每个章节的建议问题,帮助你深入理解和实践聚焦技术。
第一章:变化的本质
-
什么是“变化”?
- 变化在心理治疗中的定义是什么?
-
聚焦如何支持自然和适应性的改变?
- 它的具体机制是什么?
-
为什么说Focusing有独特的力量?
- 这种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设定舞台:将聚焦带入客户会话的准备
-
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 我需要为引入聚焦技术做哪些准备?
-
环境设置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 如何确保环境适合进行聚焦?
-
我如何评估自己是否准备好引入聚焦技术?
- 有哪些自我检查的指标?
第三章:识别和培养感受
-
感受(felt sense)的定义是什么?
- 它与普通的情绪有何不同?
-
识别客户的感受有哪些方法?
- 如何区分表面情绪和深层感受?
-
为什么感受在治疗中如此重要?
- 它对治疗过程的影响是什么?
第四章:帮助客户获得感受
-
引导客户体验自身感受的实际操作技巧有哪些?
- 哪些问题是有效的引导工具?
-
我如何知道客户已经进入了感受的状态?
- 有哪些明显的迹象或信号?
-
当客户难以表达感受时,我该如何应对?
- 是否有特定的策略或技巧?
第五章:培养客户的强我:感受所需的基本环境
-
创建安全和支持性氛围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 如何让客户感到足够安全?
-
帮助客户建立内在力量感的方法有哪些?
- 如何增强客户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
我如何持续评估客户的安全感和力量感?
- 是否有定期反馈的机制?
第六章:深入探索:促进感受的转变
-
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 感受转变的具体阶段是什么?
-
促进感受转变的技术有哪些?
- 它们是如何帮助客户实现情感突破的?
-
当客户在转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该如何支持他们?
- 有哪些具体的干预措施?
第七章:与更具挑战性的客户合作
-
应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策略有哪些?
- 针对不同个性和背景的客户,我应该如何调整方法?
-
处理复杂情况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 在面对多重问题时,如何优先处理?
-
我如何保持自己的专业性和同情心?
- 在棘手情况下,如何不失去耐心?
第八章:处理创伤、成瘾和抑郁的聚焦技术
-
针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的聚焦方法有哪些?
- 它们与一般性聚焦有何不同?
-
案例研究展示了哪些成功的应用?
- 具体的成功故事能给我带来什么启示?
-
我如何在实践中逐步应用这些技术?
- 是否有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
第九章: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
聚焦与其他治疗模式的关系是什么?
- 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互补性?
-
综合运用聚焦与其他疗法的效果如何?
- 实践中有无具体案例证明其有效性?
-
我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决策依据是什么?
第十章:聚焦于治疗师自身
-
治疗师自我成长与反思的重要性是什么?
- 自我反思如何提升我的专业能力?
-
书中提到的自我反思练习有哪些?
- 它们如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聚焦?
-
我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到职业发展中?
- 自我成长如何影响我的工作表现?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理解每一章节的核心内容,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这些问题也鼓励你进行深度思考,帮助你在成为一名熟练使用聚焦技术的心理咨询师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字数:1697 |输入token:2638|输出token:891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如果我是一名资深咨询师,治疗取向是心理动力学,应给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本书的内容
执行完成
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师,学习《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时,可以通过提问来深入探讨聚焦(Focusing)技术如何与你的治疗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以下是一些针对各章节的深度问题,帮助你在专业层面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变化的本质
-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 变化在心理动力学中的定义及其与聚焦技术的关系。
-
聚焦如何支持心理动力学中所强调的自然和适应性改变?
- 这两种方法在促进内在转变上的协同作用。
-
聚焦的独特之处对心理动力学有何启示?
- 聚焦的技术能否为心理动力学提供新的视角或工具?
第二章:设定舞台:将聚焦带入客户会话的准备
-
心理动力学治疗环境中引入聚焦技术需要做哪些特别的准备工作?
- 如何确保环境设置既符合聚焦的要求,又不偏离心理动力学的原则?
-
在心理动力学框架内,如何评估自己是否准备好引入聚焦技术?
- 是否有特定的自我检查标准适用于心理动力学背景?
第三章:识别和培养感受
-
心理动力学理论如何解释“感受”(felt sense)的概念?
- 感受与潜意识、防御机制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
识别客户的感受时,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可以采用哪些特有的技巧?
- 结合心理动力学的理解,如何更敏锐地捕捉客户的深层感受?
-
为什么感受在心理动力学治疗中同样重要?
- 它对理解和发展个案的影响是什么?
第四章:帮助客户获得感受
-
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引导客户体验自身感受?
- 实际操作中,如何结合心理动力学的理念进行有效的引导?
-
当客户难以表达感受时,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可以采取哪些策略?
- 哪些干预措施既能保持心理动力学的核心原则,又能有效促进聚焦?
第五章:培养客户的强我:感受所需的基本环境
-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创建安全和支持性氛围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 如何通过建立移情和反移情关系来增强安全感?
-
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帮助客户建立内在的力量感?
- 强调内在资源的重要性,如何将其融入到日常治疗中?
-
持续评估客户的安全感和力量感时,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应关注哪些方面?
- 移情、阻抗等现象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第六章:深入探索:促进感受的转变
-
心理动力学理论如何看待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过程?
- 感受转变与心理动力学中提到的顿悟或突破有何联系?
-
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在促进感受转变时可以使用哪些技术?
- 结合心理动力学的理解,有哪些独特的干预手段?
-
当客户在转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提供支持?
- 利用心理动力学的概念,如防御、移情等,如何帮助客户克服障碍?
第七章:与更具挑战性的客户合作
-
应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策略如何与心理动力学的理论相契合?
- 针对不同个性和背景的客户,如何调整心理动力学的方法?
-
处理复杂情况时,心理动力学治疗师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 在多重问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优先处理并保持治疗的方向性?
-
在棘手情况下,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保持专业性和同情心?
- 心理动力学的自我反思和技术如何帮助维持治疗师的状态?
第八章:处理创伤、成瘾和抑郁的聚焦技术
-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针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的聚焦方法有哪些独特之处?
- 这些方法与传统心理动力学技术有何异同?
-
案例研究展示了哪些成功的应用?
- 成功故事能为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带来什么启示?
-
如何逐步将这些技术融入到自己的心理动力学实践中?
- 是否有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适合心理动力学背景?
第九章: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
聚焦与心理动力学之间存在怎样的互补性?
- 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如何?
-
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决策依据是什么,特别是在结合聚焦技术时?
-
已有哪些具体案例证明了聚焦与心理动力学结合的有效性?
- 这些案例能为自己的实践
字数:1847 |输入token:3490|输出token:1024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继续
执行完成
第九章: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续)
-
已有哪些具体案例证明了聚焦与心理动力学结合的有效性?
- 这些案例能为自己的实践提供哪些具体的指导和启示?
-
如何在不改变心理动力学核心原则的前提下,有效地整合聚焦技术?
- 在实践中,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两种方法的无缝衔接?
第十章:聚焦于治疗师自身
-
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通过自我反思练习提升专业能力?
- 自我反思在心理动力学中的传统角色是什么,聚焦技术又带来了哪些新的视角?
-
心理动力学理论如何解释治疗师的个人成长与其职业发展的关系?
- 感受(felt sense)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到日常的心理动力学实践中?
- 自我成长的具体步骤或练习有哪些,它们如何帮助治疗师更好地理解客户?
额外思考问题
跨章节综合思考
-
聚焦技术如何补充和扩展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如移情、反移情、阻抗等?
- 例如,聚焦是否可以帮助更清晰地识别和处理这些现象?
-
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利用聚焦来深化对客户的理解?
- 特别是在探索潜意识内容和未表达的情感方面。
-
聚焦技术能否增强心理动力学治疗中的共情能力?
- 如果可以,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实践应用
-
在实际治疗中,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如何灵活运用聚焦技术?
- 是否有特定的情境或关键时刻更适合引入聚焦?
-
如何评估聚焦技术在心理动力学框架内的效果?
- 是否有量化的或质性的评估工具或指标?
-
当客户表现出抵触或困惑时,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应如何调整聚焦技术的应用?
- 心理动力学理论中的哪些概念可以帮助解释并应对这种情况?
理论融合
-
聚焦与心理动力学在理论层面的异同点是什么?
- 它们在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
聚焦技术是否可以被视为心理动力学的一种补充工具,还是一个独立的治疗模式?
- 这种区分对临床实践有何影响?
未来展望
-
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 如何进一步探索聚焦与心理动力学的结合及其效果?
-
随着聚焦技术的发展,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应如何保持与时俱进?
- 是否有新的培训资源或学习机会值得关注?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聚焦技术与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关系,不仅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治疗中,从而提升你的专业能力和治疗效果。此外,这些问题还鼓励你进行批判性思考,帮助你在不断变化的心理治疗领域中保持敏锐和创新。
字数:1148 |输入token:4127|输出token:633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如果我是一名资深咨询师,治疗取向是认知行为治疗,应给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本书的内容
执行完成
作为一名资深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取向咨询师,学习《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时,可以通过提问来深入探讨聚焦技术如何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以下是针对各章节的深度问题,帮助你在专业层面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变化的本质
-
从认知行为视角来看,“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 变化在CBT中的定义及其与聚焦技术的关系。
-
聚焦如何支持认知行为疗法中所强调的行为和认知改变?
- 这两种方法在促进行为和思维模式转变上的协同作用。
-
聚焦的独特之处对认知行为疗法有何启示?
- 聚焦的技术能否为CBT提供新的视角或工具,特别是在处理情绪和身体感觉方面?
第二章:设定舞台:将聚焦带入客户会话的准备
-
在CBT环境中引入聚焦技术需要做哪些特别的准备工作?
- 如何确保环境设置既符合聚焦的要求,又不偏离CBT的原则?
-
作为CBT治疗师,我如何评估自己是否准备好引入聚焦技术?
- 是否有特定的自我检查标准适用于CBT背景?
第三章:识别和培养感受
-
CBT理论如何解释“感受”(felt sense)的概念?
- 感受与自动思维、认知歪曲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
识别客户的感受时,CBT治疗师可以采用哪些特有的技巧?
- 结合CBT的理解,如何更敏锐地捕捉客户的深层感受?
-
为什么感受在CBT中同样重要?
- 它对理解和发展个案的影响是什么,特别是在情绪调节方面?
第四章:帮助客户获得感受
-
CBT治疗师如何引导客户体验自身感受?
- 实际操作中,如何结合CBT的理念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使用认知重构技术?
-
当客户难以表达感受时,CBT治疗师可以采取哪些策略?
- 哪些干预措施既能保持CBT的核心原则,又能有效促进聚焦,例如通过具体化技术和行为实验?
第五章:培养客户的强我:感受所需的基本环境
-
CBT视角下,创建安全和支持性氛围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 如何通过建立信任和合作来增强安全感?
-
CBT治疗师如何帮助客户建立内在的力量感?
- 强调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如何将其融入到日常治疗中?
-
持续评估客户的安全感和力量感时,CBT治疗师应关注哪些方面?
- 认知和行为指标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第六章:深入探索:促进感受的转变
-
CBT理论如何看待更深层次的情感变化过程?
- 感受转变与CBT中提到的情绪调节和认知重构有何联系?
-
CBT治疗师在促进感受转变时可以使用哪些技术?
- 结合CBT的理解,有哪些独特的干预手段,例如暴露疗法和正念练习?
-
当客户在转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CBT治疗师如何提供支持?
- 利用CBT的概念,如认知重构和行为激活,如何帮助客户克服障碍?
第七章:与更具挑战性的客户合作
-
应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策略如何与CBT的理论相契合?
- 针对不同个性和背景的客户,如何调整CBT的方法?
-
处理复杂情况时,CBT治疗师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 在多重问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优先处理并保持治疗的方向性?
-
在棘手情况下,CBT治疗师如何保持专业性和同情心?
- CBT的自我反思和技术如何帮助维持治疗师的状态?
第八章:处理创伤、成瘾和抑郁的聚焦技术
-
CBT视角下,针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的聚焦方法有哪些独特之处?
- 这些方法与传统CBT技术有何异同?
-
案例研究展示了哪些成功的应用?
- 成功故事能为CBT治疗师带来什么启示?
-
如何逐步将这些技术融入到自己的CBT实践中?
- 是否有循序渐进的实施步骤适合CBT背景?
第九章:将聚焦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
聚焦与CBT之间存在怎样的互补性?
- 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如何?
-
CBT治疗师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决策依据是什么,特别是在结合聚焦技术时?
-
已有哪些具体案例证明了聚焦与CBT结合的有效性?
- 这些案例能为自己的实践提供哪些具体的指导和启示?
第十
字数:1863 |输入token:4447|输出token:1025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继续
执行完成
第十章:聚焦于治疗师自身
-
CBT治疗师如何通过自我反思练习提升专业能力?
- 自我反思在CBT中的传统角色是什么,聚焦技术又带来了哪些新的视角?
-
CBT理论如何解释治疗师的个人成长与其职业发展的关系?
- 感受(felt sense)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特别是在情绪调节和认知重构方面?
-
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到日常的CBT实践中?
- 自我成长的具体步骤或练习有哪些,它们如何帮助治疗师更好地理解客户并提供更有效的干预?
额外思考问题
跨章节综合思考
-
聚焦技术如何补充和扩展CBT的核心概念,如认知歪曲、行为激活等?
- 例如,聚焦是否可以帮助更清晰地识别和处理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
-
CBT治疗师如何利用聚焦来深化对客户的理解?
- 特别是在探索未表达的情感和潜意识内容方面,如何结合CBT的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
聚焦技术能否增强CBT治疗中的共情能力?
- 如果可以,具体是如何实现的,例如通过更深入的感受体验来促进情感共鸣?
实践应用
-
在实际治疗中,CBT治疗师如何灵活运用聚焦技术?
- 是否有特定的情境或关键时刻更适合引入聚焦,例如在处理强烈情绪反应时?
-
如何评估聚焦技术在CBT框架内的效果?
- 是否有量化的或质性的评估工具或指标,例如通过情绪日记或行为改变记录?
-
当客户表现出抵触或困惑时,CBT治疗师应如何调整聚焦技术的应用?
- CBT理论中的哪些概念可以帮助解释并应对这种情况,例如通过认知重构来重新框定客户的经验?
理论融合
-
聚焦与CBT在理论层面的异同点是什么?
- 它们在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特别是关于情绪和身体感觉的处理。
-
聚焦技术是否可以被视为CBT的一种补充工具,还是一个独立的治疗模式?
- 这种区分对临床实践有何影响,特别是在制定治疗计划时?
未来展望
-
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 如何进一步探索聚焦与CBT的结合及其效果,特别是针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
-
随着聚焦技术的发展,CBT治疗师应如何保持与时俱进?
- 是否有新的培训资源或学习机会值得关注,例如在线课程或工作坊?
深入探讨具体案例
案例研究与应用
-
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如何将聚焦技术与CBT结合使用。
- 描述客户的主要问题和背景信息。
- 分析在不同阶段(如评估、干预、巩固)如何引入聚焦技术。
- 讨论每个阶段的具体技术和策略,以及它们如何与CBT的原则相契合。
技术整合
-
在CBT的结构化框架内,如何整合聚焦的非结构化特点?
- 探讨如何在每次会话中找到平衡点,既保持CBT的系统性和目标导向,又允许聚焦带来的灵活性和深度。
-
如何在CBT的阶段性治疗模型中嵌入聚焦技术?
- 例如,在早期建立信任和安全感时,中期处理核心问题时,以及后期巩固成果时,聚焦技术分别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实际操作建议
逐步实施
-
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入聚焦技术的步骤是什么?
- 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练习,如引导客户关注当下的身体感觉,逐渐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感受探索。
-
如何确保客户在引入新方法时不感到困惑或不安?
- 提供充分的解释和支持,确保客户理解每一步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监测与反馈
-
如何定期监测客户对聚焦技术的反应,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客户提供真实反馈,及时调整技术和策略以适应客户需求。
-
如何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同时确保CBT的核心原则不被削弱?
- 在遇到挑战时,利用CBT的认知重构技巧帮助客户重新框定感受和体验,确保治疗方向始终明确。
通过这些问题和思考方向,你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聚焦技术与认知行为疗法的关系,不仅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治疗中,从而提升你的专业能力和治疗效果。此外,这些问题还鼓励你进行批判性思考,帮助你在不断变化的心理治疗领域中保持敏锐和创新。
字数:1808 |输入token:4302|输出token:1008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咨询师需要为引入聚焦技术做哪些准备?
执行完成
为了顺利引入聚焦技术(Focusing),认知行为治疗(CBT)取向的咨询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下是具体的准备内容和步骤,基于《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知识源:
1. 理论学习与理解
-
深入理解聚焦技术:
- 熟悉聚焦技术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 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特别是《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了解其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
-
理解聚焦与CBT的关系:
- 探讨聚焦技术如何与CBT的核心原则相结合,例如情绪调节、认知重构等。
- 识别聚焦技术可以补充或增强CBT的具体方面,如处理身体感觉和深层情感。
2. 个人体验与实践
-
自我练习聚焦技术:
- 亲自体验聚焦的过程,了解自己的感受(felt sense)以及如何引导自己进行深度的情感探索。
-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对聚焦的理解,还能更好地同理客户在使用该技术时的感受。
-
参加培训和工作坊:
- 参加由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的聚焦技术培训,确保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 通过实际案例讨论和模拟练习,提升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应用聚焦技术的能力。
3. 环境设置与氛围营造
-
创建安全和支持性的治疗环境:
- 确保治疗室安静、舒适,有利于客户放松并专注于内在体验。
- 通过语言和行为传达对客户的接纳和支持,建立信任感。
-
设定合理的期望:
- 向客户清晰解释聚焦技术的目的、过程及其可能带来的益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误解。
- 强调这是一个自然且个体化的过程,没有所谓的“正确”或“错误”的方式。
4. 评估客户的需求与准备程度
-
评估客户的适应性:
- 观察客户是否具备开放的心态和意愿尝试新的治疗方法。
- 评估客户的情绪稳定性、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对内在体验的关注度。
-
逐步引入聚焦技术:
- 对于初次接触聚焦技术的客户,可以从简单的身体感觉关注开始,逐渐引导他们探索更深层次的感受。
- 根据客户的反馈和进展,灵活调整引入的速度和深度。
5. 整合现有治疗框架
-
将聚焦技术融入CBT结构中:
- 在CBT的阶段性治疗模型中找到合适的时机引入聚焦技术,例如在中期处理核心问题时,或者当客户遇到认知重构的瓶颈时。
- 确保聚焦技术的应用不会偏离CBT的整体治疗目标,而是作为辅助工具来深化和扩展治疗效果。
-
保持灵活性与适应性:
- 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聚焦技术与CBT的核心原则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冲突。
6. 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
-
参与同行交流与督导:
- 定期与同事分享经验和挑战,寻求反馈和建议。
- 通过专业督导,获得关于如何有效结合聚焦技术和CBT的专业指导。
-
跟进最新研究成果:
- 关注聚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前沿性。
通过以上准备,CBT取向的咨询师可以为引入聚焦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这一新方法能够顺利融入现有的治疗框架,并为客户带来更多的益处。
字数:1454 |输入token:4307|输出token:751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识别来访的感受有哪些方法?如何区分表面情绪和深层感受?
执行完成
识别来访者的感受并区分表面情绪和深层感受是认知行为治疗(CBT)结合聚焦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你更准确地识别来访者的感受,并深入探索其深层意义。
1. 识别来访者的感受
使用开放性问题
-
鼓励描述具体的身体感觉:
- 例如:“你能注意到身体的哪些部位有特别的感觉吗?这种感觉是什么样的?”
- 这有助于引导来访者关注当下的身体反应,如紧张、沉重或温暖等,从而捕捉到更深层次的感受。
-
邀请表达情感体验:
- 提问:“当你提到这件事时,你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觉?”
- 通过这种方式,来访者可以开始探索和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情感反应。
运用共情回应
-
反映来访者的情绪状态:
- 使用来访者的语言来确认他们的情绪,例如:“听起来你现在感到非常焦虑。”
- 这不仅增强了来访者的被理解感,还为后续的深入探讨铺平了道路。
-
提供支持性的反馈:
- 例如:“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困惑,让我们一起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多线索。”
引导内在观察
-
邀请来访者暂停并内省:
- 例如:“请花一点时间,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内心的这个部分,它给你什么样的信息?”
- 内在观察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加清晰地感知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利用“感受”(felt sense)概念
-
帮助来访者识别模糊但有意义的整体感觉:
- 引导来访者关注那些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但确实存在的整体感受,例如:“有没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伴随你?”
- 这种整体感受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内在信息,是通往深层情感的关键。
2. 区分表面情绪和深层感受
注意情绪的持续性和强度
-
表面情绪通常较为短暂且强烈:
- 表面情绪如愤怒、悲伤或喜悦往往是即时反应,容易识别且变化较快。
-
深层感受更为持久且复杂:
- 深层感受可能表现为一种持续的不安、空虚或压抑,它们往往与个人的核心信念或长期未解决的问题相关联。
探索情绪背后的认知和信念
-
提问关于情绪来源的认知框架:
- 例如:“当你感到愤怒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想法或信念?”
- 深入探讨这些认知框架可以帮助揭示隐藏在表面情绪之下的深层感受。
-
挑战自动思维和认知歪曲:
- 通过认知重构技巧,帮助来访者识别并质疑不合理的思维模式,进而发现背后的真实感受。
关注情绪的身体表现
-
表面情绪的身体反应相对明确:
- 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等,这些反应通常是直接与特定情绪相关的。
-
深层感受的身体表现更为微妙:
- 深层感受可能会以慢性疼痛、消化问题或其他非特异性症状表现出来,这些症状反映了长期积累的情感压力。
使用“感受”(felt sense)进行进一步探索
-
引导来访者深入感受内部体验:
- 例如:“你能感受到这种不适的具体位置吗?它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或记忆?”
- 深层感受往往伴随着具体的图像、回忆或象征意义,这些都是重要的线索。
区分“情绪”与“对情绪的感受”
-
识别“情绪关于情绪”的现象:
- 例如,“我感到愤怒,但我也不喜欢自己的愤怒”(情绪关于情绪)。通过区分这两层情绪,可以帮助来访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情绪的态度和反应方式。
-
引导来访者分离情绪与其反应:
- 例如:“你能尝试区分愤怒本身和你对愤怒的感觉吗?”
- 这种分离有助于来访者从更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
3. 实际操作建议
逐步深入
-
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 开始时可以从较容易识别的表面情绪入手,逐渐引导来访者探索更复杂的深层感受。
-
根据来访者的舒适度调整速度:
- 如果来访者表现出不适或抗拒,适当放慢节奏,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解释。
保持灵活性
-
灵活应对不同来访者的反应:
- 不同来访者对情感探索的接受程度各异,治疗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法和技术。
整合认知行为疗法的原则
-
结合认知重构和行为实验:
- 在识别和区分情绪的过程中,可以引入认知重构技术和行为实验,帮助来访者更理性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通过以上方法,CBT取向的咨询师
字数:1933 |输入token:4591|输出token:1024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继续
执行完成
4. 深化探索与重塑认知
使用聚焦技术深入探索深层感受
-
引导来访者回到“感受”(felt sense):
- 当来访者开始描述某种情绪或感觉时,鼓励他们暂停并回到当下的身体感受。例如:“你能感受到这种情绪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吗?它是什么样的感觉?”
- 这种方法有助于来访者更具体地体验和表达深层次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情绪反应上。
-
逐步展开“感受”的内容:
- 通过提问帮助来访者进一步展开“感受”,例如:“这种感觉让你联想到什么?有没有特定的记忆或情境与此相关?”
- 深入探讨这些联想可以帮助来访者揭示隐藏在背后的核心信念或未解决的问题。
区分情绪与行为反应
-
帮助来访者分离情绪和行为:
- 引导来访者认识到情绪本身是自然的,但行为反应可以有选择。例如:“你感到愤怒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能一起看看是否有其他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 这种区分有助于减少来访者对自身情绪的自责,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应对策略。
挑战和重塑认知歪曲
-
识别和质疑自动思维:
- 通过提问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动思维,例如:“当你感到焦虑时,你通常会想些什么?”
- 然后引导他们质疑这些想法是否合理,是否有证据支持,从而逐渐削弱这些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
引入更理性的替代思维:
- 在质疑不合理思维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构建更现实和积极的认知框架。例如:“如果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会怎么评价这种情况?”
- 这种重构不仅改变了来访者的思维方式,还增强了他们的情感调节能力。
5. 建立情感调节与应对技能
教授放松和自我安抚技巧
-
呼吸练习与正念冥想:
- 教授来访者简单的呼吸练习和正念冥想技巧,帮助他们在面对强烈情绪时保持冷静。例如:“当我们感到焦虑时,试着深呼吸几次,专注于每一次吸气和呼气。”
-
身体扫描与渐进性肌肉放松:
- 引导来访者进行身体扫描,逐个部位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感。例如:“让我们从脚趾开始,逐渐放松到头部,注意每个部位的感受。”
发展情感表达与沟通技巧
-
鼓励健康的情感表达:
- 帮助来访者找到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压抑或过度反应。例如:“你可以尝试用‘我’开头的句子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我觉得……’而不是‘你总是……’。”
-
改善人际关系中的沟通:
- 提供具体的沟通技巧训练,如倾听、反馈和协商,以增强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的情感调节能力。例如:“当你觉得被误解时,可以试着先重复对方的话,确认你理解正确。”
6. 巩固治疗成果与预防复发
回顾和总结关键进展
-
定期回顾治疗进展:
- 定期与来访者一起回顾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进展,强化他们的自我觉察能力。例如:“我们一起看看这段时间里你有哪些重要的变化和成长。”
-
总结有效的应对策略:
- 总结来访者已经掌握的应对策略,并讨论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应用这些技巧。例如:“当你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试试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那些方法。”
制定预防复发计划
-
识别潜在的复发风险因素:
- 与来访者共同识别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复发的风险因素,如压力事件或特定情境。例如:“我们可以一起列出一些可能让你感到压力的情境,并讨论如何提前做好准备。”
-
建立应对复发的预案:
- 制定具体的应对预案,确保来访者在面临挑战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例如:“如果你再次感到焦虑,可以先尝试做几次深呼吸,然后联系我或其他支持系统。”
通过上述方法,CBT取向的咨询师不仅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区分来访者的表面情绪与深层感受,还能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更健康的情感调节和应对机制。这不仅促进了来访者的即时情绪管理,也为他们提供了长期的心理韧性,预防未来的情绪问题复发。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你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来访者的感受。如果你有任何具体案例或进一步的问题,欢迎随时分享,我会尽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字数:1792 |输入token:4202|输出token:959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当来访难以表达感受时,咨询师该如何应对?是否有特定的策略或技巧?
执行完成
当来访者难以表达感受时,咨询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策略和技巧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接触和表达内心的感受。根据《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知识源,以下是具体的应对方法:
1. 创造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
-
传达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 表达对来访者的接纳和支持,确保他们感到被理解而不是被评判。例如:“我完全理解这对你来说可能很难说清楚,我们可以慢慢来。”
-
保持耐心和共情:
- 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点头、保持眼神接触)和语言回应(如“嗯”、“我明白”)传达耐心和共情,给予来访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表达。
2. 使用聚焦技术引导内在探索
-
引入“感受”(felt sense)概念:
- 引导来访者关注身体的感觉,寻找那些难以言喻但确实存在的整体感觉。例如:“你能感受到身体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吗?它是什么样的?”
- 这种模糊的整体感觉往往是通往深层情感的关键线索。
-
逐步引导内省:
- 邀请来访者暂停并进行内在观察,例如:“让我们花一点时间,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内心的这个部分,它给你什么样的信息?”
- 内在观察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加清晰地感知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3. 提供具体的情感词汇
-
提供情感标签:
- 当来访者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感受时,咨询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情感词汇供选择。例如:“你刚才提到的这种感觉,有时候人们会用‘困惑’、‘不安’或‘压抑’来形容,你觉得哪个词更接近你的感受?”
-
使用比喻和象征:
- 如果直接描述感受有困难,可以通过比喻或象征的方式帮助来访者表达。例如:“如果你的感受是一个颜色或一幅画,它会是什么样的?”
4. 运用开放式问题与反思性倾听
-
提出开放性问题:
- 提问旨在鼓励来访者自由联想和表达,避免封闭式问题。例如:“你能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时刻的具体情况吗?当时发生了什么?”
-
反射性复述:
- 反映来访者所说的内容,并稍作扩展,以确认理解并引导进一步探讨。例如:“听起来你在那一刻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是这样吗?”
5. 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技术
-
识别自动思维和认知歪曲:
- 帮助来访者识别伴随情绪的自动思维,例如:“当你感到这种情绪时,你通常会想些什么?”
- 然后引导他们质疑这些想法是否合理,是否有证据支持,从而逐渐削弱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
使用行为实验:
- 设计简单的行为实验来测试某些假设,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例如:“我们可以试着做个小实验,看看当你深呼吸几次后再表达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6. 鼓励自我同情与接纳
-
培养自我同情心:
- 引导来访者对自己产生更多的同情和接纳,减少因表达困难而产生的自责。例如:“每个人都有时候会感到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一起慢慢探索。”
-
强调过程而非结果:
- 关注来访者在表达感受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表达。例如:“我很欣赏你愿意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7. 灵活调整对话节奏
-
根据来访者的舒适度调整速度:
- 如果来访者表现出不适或抗拒,适当放慢节奏,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解释。例如:“我们不需要急于得出结论,可以先停下来感受一下现在的状态。”
-
适时转换话题或活动:
- 当来访者陷入困境或无法继续时,可以暂时转移话题或进行其他放松活动,为后续深入讨论做好准备。例如:“我们先聊点轻松的话题,等你准备好了再回来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上述策略,咨询师可以在来访者难以表达感受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更好的情感表达能力。每一种方法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确保治疗过程既安全又富有成效。
希望这些策略能帮助你在实践中更好地应对来访者表达困难的情况。如果你有任何具体案例或进一步的问题,欢迎随时分享,我会尽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字数:1797 |输入token:4521|输出token:959
复制RequestId问题反馈
帮助来访建立内在力量感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增强来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执行完成
帮助来访建立内在力量感、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性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目标。根据《Focus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Change》的知识源,以下是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1. 培养“强自我”(Strong Self)意识
-
区分情感与自我:
- 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情绪的体验者,而是能够观察和理解这些情绪的存在。例如:“你能感受到内心的某种不安,但你也可以站在一旁观察这种感觉,这让你成为了更强大的自我。”
-
邀请来访者承认并接纳感受:
- 鼓励来访者对内在的感受表示认可和接纳,如:“你能否试着对这种感觉说声‘你好’?这样可以让你感到自己比它更大、更强。”
- 这种做法有助于来访者体验到作为观察者的角色,从而增强内在的力量感。
2. 促进内在同理心
-
鼓励内在同情:
- 帮助来访者对内心的情感表达出同情和理解,而不是批评或压抑。例如:“你觉得内心的那个部分想要什么?它可能需要些什么来感到更好?”
- 内在同情可以让来访者更加温柔地对待自己,进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
探索情感背后的深层需求:
- 深入探讨情感背后的需求和愿望,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这些情感是有意义的。例如:“当你感到焦虑时,是不是有一种希望事情变得更好的愿望?”
3. 强化积极的自我对话
-
引导正向思考:
- 教导来访者用积极的语言与自己对话,例如:“我有能力应对这个挑战”、“我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
- 正向的自我对话可以改变来访者的思维方式,增强自信。
-
识别并替换负面思维模式:
- 帮助来访者识别常见的负面自动思维,如完美主义或过度概括,并用更现实和建设性的想法替代它们。例如:“虽然这次没有完全成功,但我学到了很多,下次会做得更好。”
4. 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
-
逐步建立成就感:
- 与来访者一起设定一些小而具体的目标,确保这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例如:“这周你可以尝试每天花十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
- 完成这些小目标可以带来成就感,逐步积累自信。
-
庆祝每一个进步:
- 无论进步多么微小,都值得庆祝。例如:“你今天能够谈论这么困难的话题,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5. 发展自主性和责任感
-
赋予选择权:
- 让来访者参与到治疗计划的制定中,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先讨论这个问题,或者你有其他优先事项吗?”
- 选择权增强了来访者的控制感和自主性。
-
鼓励独立解决问题:
- 当来访者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咨询师提供支持而非直接给出答案。例如:“你觉得可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可能性。”
6. 使用聚焦技术(Focusing)
-
引导内在联系:
- 使用聚焦技术帮助来访者与内在感受建立更深的联系,例如:“你能感受到这种感觉的具体位置吗?它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或记忆?”
- 这种深度连接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从而增强内在力量。
-
促进内在转变:
- 当来访者与内在感受建立联系后,可能会自发地产生新的见解或感觉。例如:“当你保持与这种感觉的接触时,有没有发现任何变化或新的想法?”
7. 实践正念与自我关怀
-
引入正念练习:
- 教导来访者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关注当下,减少对未来或过去的焦虑。例如:“让我们一起做一次短暂的正念呼吸练习,专注于每一次吸气和呼气。”
-
培养自我关怀习惯:
- 鼓励来访者定期进行自我关怀活动,如散步、写日记等,以提升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每周安排一段时间做一些让你感到愉悦的事情。”
8. 提供持续的支持与反馈
-
肯定努力与进步:
- 不断肯定来访者的努力和进步,无论大小。例如:“我看到你在过去几周里付出了很多努力,这对你的成长非常重要。”
-
提供建设性反馈:
- 在肯定的同时,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来访者不断进步。例如:“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个技巧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
通过上述方法,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逐步建立起内在的力量感、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性。每一种方法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确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