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语言恶女与弱德之美
弱德之美,指的是身处弱势,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外圆内方。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语言表达,都很美,这是弱者之德,因为从古至今,书写者都是弱者,为皇权这个强者服务。史书是如此,诗词歌赋也是如此。尤其是后者,都是一种弱者之德的表达。 弱者的主体性,在于弱者身处弱势,虽然有情绪,被打击,但是没有被消极的情绪所淹没,仍然有自己的理性和坚持,这就是主体性的呈现。 因此,中国的语言向来都是美的。
语言恶女,表达的是西方父权社会对女性不仅仅在身体上的暴力,精神上的暴力,还有从语言上的暴力,在语言表达上,与女性相关的大都是低劣、恶俗的。 对女性要么恐惧,要么歌颂,要么是女巫因此猎巫,要么圣女因此牺牲。前者有西尔维娅·费代里奇《对女性的恐惧:女巫、猎巫和妇女》,后者有圣女与阿尼玛。
前现代的女性主题,这个前现代包括古罗马城邦,还有农业分封制时期,是社会技术低下,生产力低下,男性在身体上比女性占据优势,因此有一种天然的性别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一种身体上的优势,并不一定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因为也有身体上有弱势的男性,也是弱势群体,因此这个时候的女性主题并不必然与性别相关。社会的阶层只有两种,一种是奴隶主,一种是奴隶。或者一种是领主,另一种是家佣。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自由民群体。 现代的女性主题,社会的生产力已经由身体的优势转换成了外部的工业机器,只有掌握工程或者操作机器的理性思维的人,才能具有生产力,与此同时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一个不同于地主或者领主的阶级,而是一个主导着自由贸易,并组织有序工业生产的企业主,流水线上的工人成为企业主的生产资料。 后现代的女性主题,是什么,我们还不清楚,因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会共存,在世界范围内就是欧盟是前者,北美是后者。 没有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就是前苏联,没有全面且充分技术支撑的自由主义则是现在的俄罗斯。
弱德之美,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内儒外法。双边关系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己的人,并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实现公平正义,并且实现与地球母亲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