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两极:语言恶女与弱德之美

弱德之美,指的是身处弱势,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外圆内方。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语言表达,都很美,这是弱者之德,因为从古至今,书写者都是弱者,为皇权这个强者服务。史书是如此,诗词歌赋也是如此。尤其是后者,都是一种弱者之德的表达。 弱者的主体性,在于弱者身处弱势,虽然有情绪,被打击,但是没有被消极的情绪所淹没,仍然有自己的理性和坚持,这就是主体性的呈现。 因此,中国的语言向来都是美的。

语言恶女,表达的是西方父权社会对女性不仅仅在身体上的暴力,精神上的暴力,还有从语言上的暴力,在语言表达上,与女性相关的大都是低劣、恶俗的。 对女性要么恐惧,要么歌颂,要么是女巫因此猎巫,要么圣女因此牺牲。前者有西尔维娅·费代里奇《对女性的恐惧:女巫、猎巫和妇女》,后者有圣女与阿尼玛。

前现代的女性主题,这个前现代包括古罗马城邦,还有农业分封制时期,是社会技术低下,生产力低下,男性在身体上比女性占据优势,因此有一种天然的性别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一种身体上的优势,并不一定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因为也有身体上有弱势的男性,也是弱势群体,因此这个时候的女性主题并不必然与性别相关。社会的阶层只有两种,一种是奴隶主,一种是奴隶。或者一种是领主,另一种是家佣。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自由民群体。 现代的女性主题,社会的生产力已经由身体的优势转换成了外部的工业机器,只有掌握工程或者操作机器的理性思维的人,才能具有生产力,与此同时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一个不同于地主或者领主的阶级,而是一个主导着自由贸易,并组织有序工业生产的企业主,流水线上的工人成为企业主的生产资料。 后现代的女性主题,是什么,我们还不清楚,因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会共存,在世界范围内就是欧盟是前者,北美是后者。 没有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就是前苏联,没有全面且充分技术支撑的自由主义则是现在的俄罗斯。

弱德之美,与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内儒外法。双边关系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己的人,并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实现公平正义,并且实现与地球母亲的生态平衡。

为什么是地球母亲,而不是地球父亲,这本身就是一个前现代的女性主题。前现代的女性主题并没有因为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就消失,有些主题是永恒的,有些主题一直都在变动,尤其是与生产力相关的技术。但是人性主题,比如成长,比如道德,比如伦理,比如时代文化,比如教育,比如二元三元四元中的主体与客体、环境与技术、文化与伦理、道德与法律,内与外。二元对立还是二元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极图,三位一体还是四象升两仪,还是扁平结构中的流动性。世界是平的,就必须是流动的,这是草原文化的强者通吃,蛮族。海洋文化的世界也是流动的,但是彼此需要契约与冒险精神,是城镇的商业文明,也崇尚强者,但是更器重信用与契约,还有合作与人文,因为与海洋争斗的个体需要联合起来,否则就是老人与海,或者老人与白鲸的故事,孤独是可怕的,再强的人也有老的时候,再强的人遇到更大的海洋生物也需要同伴,因此有人道。而农业文明,敬畏天地,靠天吃饭,不和天斗,而是照顾好大地母亲,就会丰衣足食,享受安康与天伦之乐,因此我们东方文化在海洋文化进入工业城镇商业文明之后,就是他们眼里的瓦尔登湖,就是他们的桃花源。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相遇,西方依靠强枪利炮打开了大门,成为他们的掠夺和侵占的土地,就如同他们对北美原住民的所作的一切,还有重新回到南方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的过程,以及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的历史变迁‌,希望通过工业力量成为桃花源的种植园主,还有中国的百年耻辱。 西方的文明的兴起,都有着原罪。 而只有东大中原地区,从来都是依靠勤奋刻苦,因此我们是地球这片土地上唯一能够延绵不绝的原住民,在这片土地上有两套体系在运作,一是帝皇之德,自尧舜禹时期就存在的德行,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御史对皇权的监督。二是弱德之美,这是从文字时代就流传至今,这是士大夫阶层的道德,上不负皇恩,下不负百姓。 然而,丧失土地的士大夫就如同无根之木,成了偏执的老夫子,《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凡了的父亲。 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要掌握生产力工具的知识,也要有弱德之美的坚守,才能上不负信仰,下不负当下。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本质上就是知识分子,因此也需要有叶嘉莹所说的弱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