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模拟咨询的必要性

模拟咨询是进入临床前的三百个小时的训练。

模拟咨询训练的是咨询技术。但是咨询技术并不是咨询的全部,咨询本质上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咨询师的价值观和人本位,以及对伦理的坚守是咨询治疗联盟的基础,在治疗联盟的基础上,咨询技术才有用武之地,尤其是治疗性的干预技术,否则治疗性的干预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 咨询的两个底层逻辑,一是人本,以来访者为中心;二是伦理的底线是不伤害原则,以及打破保密原则的知情同意。 在这两个底层逻辑的基础上,才有其他的专业性技术的持续提升。

模拟咨询训练的三个方面:

一、咨询的基本要素

    1.建立咨询关系:识别情绪

  1. 2.收集个案信息:倾听与共情,全面性,准确性,结构化,家谱图,社交线索

3.识别和评估问题:倾听与共情,内容反馈,全面性,准确性,问题优先级设置。

问题对来访的影响:问题发生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情境和出发因素,影响范围,例外情况,情绪和感受,应对方式,期望的变化,历史背景

4.设定咨询目标:化被动愿望为主动的行为,将消极表述转化为积极的表述。

5.制定咨询计划:建立安全和积极的治疗关系,一起设定治疗目标,确保来访目前处于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来访适应当前的安全环境,具备基本的技能应对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冲突。如果需要药物或其他医疗干预,进行适当的转介(极度躁狂、精神病性或重度抑郁的来访对大多数单独的治疗干预都不会有很好的反应)。根据来访的目标解释治疗过程。

治疗方案应具体说明目标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些目标、预期的时间框架以及如何监测进展等

6.确定治疗结构:治疗的会面频率、可预约的时间、费用安排、何时可能打破保密性。

二、支持性干预技术

三、促进改变的探索性干预技术

模拟咨询小程序软件提供的心理咨询师会谈基本技能的刻意练习和逐字稿分析,是学习的补充和拓展,并不能取代系统的理论学习、临床督导和专业伦理训练。 技术可以刻意练习,但是实际的人际互动以及价值观的塑造,是与人的实际生活体验和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