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简介

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六大阶段,该如何进阶?
2024年09月24日 

很多人过来咨询,该怎样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要如何上手?作为一个新手咨询师该怎么做?

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6个阶段,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又该如何提升自己呢?

PART
第一阶段:热心助人者

在正式学习心理咨询知识之前,我们较多凭借着满腔的热情去向身边的人提供帮助,我们称之为“热心助人者”,其实在性质上还并不属于专业助人的角色。

此阶段主要特点 :
作为一个热心但外行的助人者,总是想快速地定性问题,并基于自身的经验、价值观、常识等为他人提供建议和解决办法。同时,热心助人者对于帮助的对象往往有极大的情感卷入,试图提供强烈情感支持。

此阶段主要问题 :
1)分不清同情与共情
热心助人者帮助别人时的情绪状态较多是同情,而非共情。对这二者概念的掌握和区分也是该阶段助人者是否专业的判别点。 
但助人者产生同情时,会暂时失去对于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把求助者的体验当做自己的体验。
2)存在大量边界问题
容易过度卷入。热心助人者对于求助者的过度认同会促使他们为求助者提供过有强烈指导性的建议。

此阶段关键成长点 :
需接受专业的、系统的训练,以获得专业的助人态度和方法。

PART 
第二阶段:初学者咨询师

在正式学习心理咨询的第1-2年,接触大量新鲜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接触来访者等,从“外行”向“专业”转变的第一步,也是咨询师专业/职业生涯中最脆弱的阶段。

该阶段主要特点 :
1)在起初学习专业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时,初学者咨询师往往会感到兴奋好奇,但同时也充满挑战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培训学习:招生简章!。
2)很期望知道专业咨询师是如何工作的,并倾向于模仿资深咨询师。对于权威非常依赖,也急切希望知道专业前辈对自己的评价。

该阶段主要问题 :
1)新信息量过大,易产生自我怀疑
学习初期,众多的专业理论研究、来访者、专家权威、自己的个人生活、同辈、以及社会文化环境,都会交互地影响着,他们易对自身是否适合做咨询师产生怀疑。
2)初次接触来访的焦虑
第一次接触来访者是这个阶段最关键的任务。初学者咨询师初次面对来访时,较多体验着:缺乏自信心,常常害怕自己对于治疗过程失去控制,对无法改善来访者的生活而产生的无力感,被来访者的阻抗所激怒,对于咨询过程中的失误感到愧疚等等。
3)贪图“速成”
贪图易学的、易上手的咨询技巧,并想试用在来访者身上。但这些“速成技”并不利于咨询师的长期发展。

该阶段关键成长点 :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持续学习
2)接受督导,通过督导的反馈获得信心

PART 
第三阶段:实习期咨询师

经过1-2年的心理咨询知识学习,初学者咨询师们可以较多通过实习来专业成长,会有1-2年在督导的陪伴下更高频率地接触个案。

该阶段主要特点 :
1)以基本完善的专业水平进行咨询,但倾向于谨慎、保守、且过分周密的工作风格,以避免犯错。
2)实习期咨询师开始能够意识到自身人格特征对于咨询的影响。

该阶段主要问题 :
1)对工作的不安全感和权威的依赖感
迫切地需要得到更高级咨询师的反馈和指导,希望能够观摩学习高级咨询师是怎样工作的。
2)责任感超负荷
往往内化了极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得自身责任感超负荷。

该阶段关键成长点 :
1)持续接受督导
2)探索适合自身的咨询取向
3)接受个人体验,增加对自身议题的觉察和处理。

PART 
实习期心理咨询师

经过3-4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咨询师们离开系统学习环境,而是以专业咨询师的身份正式接待个案,开始正式的执业路程。

该阶段主要特点 :
开始正式执业,进行咨询行为以及观念上的重新建构。感受咨询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自身人格特征对咨询工作的影响。初级咨询师能够基本明确自己的咨询取向。

该阶段主要问题 :
1)从学习者到执业者身份的转变
该阶段,咨询师第一次脱离学生身份,以正式执业者来接待大量的来访者,常会体会到学习训练中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咨询工作仍有一定差距,在检验以往受训所得知识时,常体会到挫败和“幻灭感”(点击查看:2023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报考须知)。
2)单一理论面对复杂多样来访者时的挫败感
咨询师在之前的阶段面对的是相对单一的理论体系,当面对不同质的来访者时,会试图用某个知识框架去套来访者,然而却发现来访者的情况、行为和情感反应并不想理论中的那么简单。

该阶段关键成长点 :
1)持续接受督导,精进咨询技术
2)进行个人体验,增强对自我人格的关注
3)进行自我和职业的整合,增强工作灵活性

PART 
第五阶段:成熟咨询师

在稳定地正式接待个案1-2年左右,咨询师基本具备一定的咨询经验,能够以相对有经验的姿态熟练地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这个过程会持续约20年左右。

该阶段主要特点 :
1)成熟咨询师在咨询工作中的灵活性更高,逐渐达到了专业身份和自我身份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2)专业胜任力在此时达到较高水平,能与来访者形成较好的工作联盟,在咨询工作中相信自己的专业判断,在给予来访者安全感的同时也有能力在适当的时候挑战他们。
3)专业经验更多的成熟咨询师逐渐具有督导资格。

该阶段主要问题 :
失去新鲜感,发展易停滞
咨询师开始进入稳定执业期后,咨询工作也趋向于成熟。这时,咨询师逐渐会在职业领域中失去新鲜感,感觉没有什么新鲜事物了。

该阶段关键成长点 :
1)挖掘自身内部资源
2)挖掘身边其他资源
3)培养后辈力量,同时保持学习
4)注意预防职业倦怠

PART 
第六阶段:资深咨询师

在经过专职的、稳定地执业20-25年左右,咨询师逐渐成为行业内的资深前辈。

该阶段主要特点 :
逐渐成为行业中的资深前辈,行业地位较高。在专业能力方面,不再拘泥于技术,工作非常具有灵活性。同时,个人倾向于更加谦虚。

该阶段主要问题 :
1)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更多地面临着“丧失”问题。
2)精力减退,活动性和成就动机减弱。

该阶段关键成长点 :
1)保持专业成长的意愿
2)培育后辈,回馈行业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6个阶段都有所了解了,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对照自己所处的阶段,找到该阶段的突破点,才是职业生涯进阶的关键。

 

 

心理咨询师成长过程中的14个主题

本文作者 Rønnestad 和 Skovholt 在综述以往文献、以及访谈了100位咨询师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咨询师职业成长历程中的14个主题,包括每个阶段咨询师面临的处境、心理特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变化。本篇是在原文的基础上翻译并适当编辑调整而来。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一一呈现。

1. 咨询工作的关注点发生明显变化:内部→外部→内部
咨询师职业成长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训练前的热心助人者模式,训练过程中关注外在且僵化的模式,训练后更为灵活而内化的模式。

训练前的热心助人模式:处在这个阶段的个体常常使用自己“日常的助人模式”。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和所处文化背景不同,每个人的助人概念和助人行为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所认为的“有效帮助他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西方文化中,“日常助人”就是快速找到问题所在,提供情感支持,给予同情和关照(而非共情),然后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一定的建议。

这时个体尚未职业化,也没有受到理论的指引,不了解什么是专业化的“助人”,个体基于自身经验、从自己的“助人”观念出发去开展咨询时,关注点是在自我内部的。

训练中关注外在且僵化的模式:热心助人者开始接受专业化训练后,关注点会由内部关注自我经验转向外部的理论知识(如发展心理学、病理学、咨询治疗的概念等)、专业化的方法与技术。

这时初学者开始克制自己的行为,使得咨询行为变得非常不自然,紧绷而僵化。是否使用诙谐语言是衡量个体是否从训练前阶段进入到训练阶段的重要指标。

初学者在进入僵化模式后减少诙谐语言的使用,从自然、放松的状态进入到不自然的、僵化的(努力使用理论、方法的)状态中。当个体作为一名成熟心理咨询师,建立起职业自信时,会重新开始使用诙谐的语言。

训练后(成熟)灵活而内化的模式:通过更多专业化的训练和累积的经验,对外部关注又会逐步回归到内部。

在经历了咨询实践中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后,个体可能会面临“幻想破灭”,这种“幻想破灭”会促发对自身优势和长处的探索,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弱势与短处。

2. 认知地图的改变:新手依赖外部经验,老手依赖内部经验

Blenky等人(1986)总结了关于知识学习方式的演变过程的模型,他们参照了 Perry (1981) 的关于认知的意义和发展的模型,把知识学习划分为7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就是“知识接收阶段”:

“处在知识接收阶段的求知者,非常开放地吸收他人所提供的任何信息,而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他们相信真理或答案来源于他人,他们静默自己的想法、完全吸取他人的想法”。
但该研究只与我们所访谈的部分初学者类似,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想法有信心,有些没有。不过他们确实希望听取他人建议,需要外部经验。他们常去观察模仿资深咨询师的职业行为,或者去寻求资深咨询师的指引和知识的供给(比如督导对理论、技能的讲授,督导的建议和指导)(Rønnestad & Skovholt, 1993)。

随着经验的累积,寻求外部指导会向内部自我指导转换。咨询师开始根据自己的偏好引导学习,自己选择去学习什么、如何去学习。资深咨询师自我学习的方向和偏好各不相同,有的选择沿用传统方式学习咨询相关的知识,比如选择值得信任的指导老师,使用同辈督导小组,阅读专业文献;也有的会选择补充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学主题相关的影片,如生物学、哲学、人类学等。

Blenky 模型认为,知识学习的最高水平就是“知识建构阶段”,

“所有知识都是被建构的,求知者恰好是知识的重要一部分…能够认识到所有知识都是一种建构,真理植根于具体情境之中,能够极大拓展思考方式和方向的各种可能性。理论并非真理而是大量近似经验累积而总结出的模型”。
在理解人际互动的时候,所谓的真理和现实并没有唯一、精准的定义。人际互动过程中涉及太多复杂的情境因素,没有哪一条真理可以将所有的规律囊括进去。

咨询也是如此,资深咨询师往往深谙这一点:

他们能够意识到助人行为和方式的不确定性,意识到咨询的情境性和多变性,进入到了Blenky所说的知识学习的最高水平。

3. 新手咨询师会逐渐克服焦虑
大多初学者第一次见来访者的时候如履薄冰。初学者常常对自己的表现有很高的要求,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往往更加成就导向、更容易担心自己不适合咨询或治疗工作、担心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些都会导致初学者站在评价自己的视角,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有一位接受调研的初学者讲到:“我特别害怕,我基本听不到来访者在说些什么。”

许多初学者都提到他们缺乏职业自信,觉得咨询过于挑战,而体验着高度的焦虑(Orlinsky & Rønnestad, in press) 。但是伴随着经验的累积所带来的对专业水平和熟练程度的自信,焦虑水平会显著下降。

正如一位受访的资深咨询师所说:“总会有一天,你不再惧怕你的来访者。”

4.来访者是咨询师最重要的老师
一项针对20多个国家、4000多位心理咨询师的研究发现,不论这些咨询师来自于什么国家、是什么专业背景、是什么流派取向,“与来访者工作的经验”都是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Orlinsky, Botermans & Rønnestad, 2001) 。他们一致认为与来访者交谈、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促进学习、助推成长的重要资源。

来访者会暴露他们的困苦与压力,述说他们的成长史,探索他们应对生活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可以了解到人们产生痛苦的原因和方法。

对咨询师来说,从来访者身上所学习到的东西是一种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对已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咨询室就像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学习的“实验室”。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人际互动以及来访者对于咨询师的反馈,在不断强化咨询师的学习过程。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尽管不同资历水平的咨询师都会收到来访者宝贵的反馈(比如来访者的负面反馈可能是咨询师调整或转变理论流派取向的重要推力),但初学者在面对来访者的负面反馈时,往往表现得非常脆弱,很难去利用或者使用这些反馈。缺乏来访者的积极反馈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危机有时甚至是创伤。


5. 持续反思是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前提
反思是一个持续而专注地探索的过程。通过反思,人们可以更全面、细致而深入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理解咨询的过程和咨询中遇到的问题。

经常反思自己的咨询工作,尤其去反思那些挑战和困难的时刻,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分辨自身能力与咨询任务的要求是否匹配,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咨询中的难关而不至于停滞、阻塞。

鼓励性和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同事间非正式的交流,正式的督导过程,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反思能力、应对咨询中挑战的能力。

6. 对学习的热情推动职业的成长
大多数被访者,不论是学生还是实习咨询师,都拥有反思的意识,学习和发展的热忱。在不违背伦理的情况下,有强烈学习热情并采取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可以为提升职业功能添砖加瓦。

有调查显示,咨询师经历的“成长感”并不会随着职业经历的丰富而减少,即不论是成熟咨询师还是新手咨询师都感受到自己在经历着职业的成长 (Orlinsky et al., 1999) 。

一项对从业20年及以上的咨询师的调查显示,他们依然有“正在成长”的感受,他们感到自己还在提升,对于咨询变得更加熟练,同时对于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热情也在增长。

有研究者认为咨询师“正在成长”的感觉,是一种自我鼓舞,能提供咨询工作中所需要的动力;是一种能量的自我补给,能不断促进咨询知识技能的更新。

我们可能会进入到职业发展延缓阶段,会感受到能力的下滑、自身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这时“正在成长”的感觉会提供动力推进自己前行和发展。

7. 丰富的经历会促进咨询师觉察、接纳和欣赏人类的多样性之美
随着年龄渐长,身心逐渐成熟,咨询师的智慧也在不断增长。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磨难,让咨询师意识到生活、咨询情境下种种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Baltes & Smith, 1990) 。

咨询师开始接纳人类个体的差异与多样性,不仅接纳来访者的多样性,也去接纳自身的多样性,这是“咨询师智慧”的一种体现。

受访的咨询师们表示人类人格的多样性和自身经历的多样性,以独特的方式在影响着他们(Rønnestad & Skovholt, 2001) 。不断对这些进行觉察、内省和反思,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 (Hartmann, 2001) 。

8. 职业发展之路道阻且长
职业发展是一个胜任感和熟练度不断增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易被察觉,是一个缓慢积聚的过程,常常在自己“回首往事”时才会发现自己已与开始大有不同,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对于有些个体来说,职业成长是一个即刻变化的过程。也许是由特殊事件诱发 (Skovholt & McCarthy, 1988) ,也许是生活发生重大转变,又或许是一种对事物真谛的顿悟(Denzin, 1989; Miller & C’de Baca, 2001) ,成长就发生了。这之后可能依然会进入到缓慢发展改变时期。

在咨询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很多议题会像循环一样出现,比如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可能会随着遇到新的挑战而再度出现。

咨询师的职业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一次又一次充满热情地开始,一次又一次经历自我怀疑、焦虑和沮丧,一次又一次深入学习、探索未知领域,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成长 (Rønnestad, 1985) 。

9. 咨询师的职业发展贯穿一生
很多咨询师职业发展模型,建立在对初学者的访谈结果之上。但研究者与培训后正式从业一段时间的咨询师访谈之后发现,咨询工作诸多方面的变化以及职业化自我的一些主要变化是发生在他们受训结束、工作之后的。比如日益增长的胜任感,逐步提升的处理问题和挑战的能力,更多的调节自身所担责任的大小的技巧。

同时在以督导师、指导老师或者咨询顾问等专业前辈的身份给后来者(初学者)提供指导的时候,也会从中积累经验促进个人的职业成长。

稳定从业20-25年左右的资深咨询师们也依然在不断努力、不断成长和发展。可以说职业成长是贯穿整个职业周期甚至是终其一生的。

10. 职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比较:人际资源因素远超过非人际资源因素
对于咨询师来说,与人的接触互动是成长的催化剂。这些人包括来访者、业内前辈(即督导、个人体验师、教授、导师)、专业同行、朋友、家庭成员,以及之后出现的后辈们。

咨询师一般认为,其与来访者的互动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最大;接受督导和个人体验的影响度排在第二和第三;个人生活的影响排名第四。而调查的范围局限在资深咨询师时,给他人督导或为其他咨询师提供个人体验排名第四。之后是“与同事进行非正式的案例讨论”、“参加课程或研讨会”和“阅读与咨询实践相关的书籍或期刊” (Orlinsky, Botermans&Rønnestad, 2001)。

当然,虽然这项研究发现了人际互动的重要价值,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传统学术培训的重要性(如包括阅读书籍和期刊以及理解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课程)。

11. 职业成长是一条整合之路:职业自我和个人自我的整合
这个整合过程包括两个核心的表现。一方面,咨询师的人格与他的理论流派有更高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咨询师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使用自选的理论技术。

我们可以从个人内在水平和个体与环境交互水平两个维度去理解这个过程的发生。

从个人内在水平来看,由于个体在阅历增长的同时总结出一些概括化的经验,并能够使用这种累积的智慧(accumulated wisdom)去工作,进而使个体的工作方式发生转变——

从一种前概念、非语言的(难以总结与言表的)工作方式,变成结构化、概念化的工作方式。

和罗杰斯所提到的“一致”(congruence)类似,个体内部经历着自我与经验的协调: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放下某些个人的价值判断和信念,摒弃使用与咨询师职业自我和人格不相融的方式方法。

从个体环境交互的水平来看,就像霍兰德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1997)所提出的那样,不论是个体的活动性、兴趣偏好、能力水平还是个体的性格特点,都会随着个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变化。比如一些咨询师会因为使用某些技术经常失败或生活中发生重大转折性事件而改变他们的理论流派取向。也有一些咨询师表示个人生活的经验会明显改变他们对咨询师这个角色和咨询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与整合过程并行发生的还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区分哪些是属于来访者的责任、哪些是属于自己的责任,并且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和来访者对工作关系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另一方面,咨询师逐步能够与来访者建立起职业化的工作关系。

12. 个人生活对职业成长的影响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周期
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资历、不同从业时间的咨询师,都表示幼儿期、青春期、成人期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会影响到咨询师的职业功能和成长。

家庭内部的交互模式,兄弟姐妹或同辈间的关系,自己的教养经历,家庭成员的特殊状况或其他家庭危机,以及个人创伤等等都会影响到咨询师当前的咨询工作,进一步影响到长期的职业发展。

研究从8位受访者的深入访谈中提取出“影响咨询师职业成长的早期家庭经历”,涉及到的议题主要包括:

心理上的被遗弃;原生家庭极度严格、过度的成就导向;
死板僵化、严格控制型的教养方式;
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
生长在一个“不准有情绪”的家庭里。

这些经历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咨询师行使自身功能,影响着咨询师的职业成长,比如它们影响着咨询角色和理论流派的选择,也影响着咨询风格和咨询切入点的选择,同时还影响着咨询师遇到困难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成人期个人生活所经历的逆境和危机,短期内会对咨询师的职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影响是积极的。就像尼采所说,“轻松的生活什么都给我们带来不了”,是痛苦在与成长相伴。

配偶或孩子的死亡,生理缺陷或者照顾有心理障碍的家庭成员等等这些负性的生活经历,长远来看都能对咨询师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带来一些积极的成长和改变。比如可以增强咨询师理解来访者、和来访者建立关系的能力;自己的容忍度和耐心也有所增加,也可以提升咨询师作为“榜样”的可信度;同时也能更加清晰地觉察什么是有效的帮助。

在成人期,对职业发展影响非常大的一个议题即是婚姻。在婚姻关系中,支持和关怀自己的伴侣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支撑,这种亲密关系会极大影响到咨询师的职业功能。

13. 对前辈和专业训练的情感变化
对咨询前辈:

大师和前辈手握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金钥匙,他们掌握着学生能否毕业、能否顺利走向职业咨询师道路的大门。这种权利悬殊的差异、相对弱势的地位加强了初学者的情感卷入,促使他们对业内前辈的过度理想化或贬低化。

咨询界大师和前辈,或智力拔群,或治疗技术精湛,或有杰出的督导能力。所以初学者咨询师往往带着一股对“偶像”的盲目崇拜,有着模仿咨询前辈的强烈冲动,对前辈产生“理想化”的幻想。

但是,对业内前辈的贬低化也同样常见,贬低化的强度与理想化的强度相当,咨询师前辈如果表现出负面的行为,比如进行不公平的指责,或咨询“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做”起来很差等,就面临着被贬低的风险。

作为一个孩子,往往理想化父母,之后作为青少年会去贬低父母,但最后会将父母看作与所有人一样的普通人。与此相似,初学者对咨询师前辈的情感反应也会有所变化:

对咨询前辈的过度理想化和贬低化将有所减少,逐渐意识到“大师”也只是普通人,也会有优点和缺点,对咨询师前辈的独特性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对咨询培训:

大多数初学者咨询师都对专业培训会产生一些过度理想化的幻想,认为培训能够教授他们做咨询的具体方法并给予正确的指导,然而期望常常落空。

于是一些贬低也随之产生,“为什么他们不能更好地培训我?怎么这些都做不到?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初学者会向培训机构或者培训老师产生这样的抱怨,但其实提出疑问的思考过程(思考咨询的过程)往往比直接获得问题的答案(培训者告诉你怎么做咨询)更有价值。这时,良好的督导可以缓解初学者所面临的情绪问题、疑惑还有压力。


14. 视角的转变:视自己为主角→视来访者为主角
接待了越来越多的来访者,经历着越来越多的成功或失败,咨询师的职业自信逐步增强的同时,无数“被打脸”的经历也使得咨询师清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自己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

咨询师将过往“自恋受挫”的经验适当处理,不仅可以提升职业信心和胜任力,还会使自己更加谦逊,更客观地去感知自己的能力,认识到作为咨询师自己的力量并非那么强大。

从视自己为主角,认为自己强大无比可以拯救来访者的视角,转变为视来访者为主角,认为来访者有力量自助的视角,是成长为大师的必经之路 (Duncan & Miller, 2000; Skovholt & Jennings, 2004) 。

英文原文:
Rønnestad, M. H., & Skovholt, T. M. (2003). The journey of the counselor and therapist: research findings and perspective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30(1), 5-44.
由简单心理Uni编译后发表。

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需要经历哪些阶段,来看看你在哪个阶段
2024-09-26 17:37
心理咨询师成长分六阶段:外行帮助者、初级学生、高级学生、新任专业人员、有经验专业人员及高级专业人员。各阶段特点各异,需克服挑战,逐步提升专业能力。
从一个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新手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专业、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不同的成长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特点,也有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通常把它分为六个阶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六个阶段,来看看你现在正处在哪个阶段。
01
第一个阶段:外行帮助者的阶段
很多人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因为自己有一颗助人的心,愿意去帮助别人,也经常主动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且乐此不疲,这个阶段的助人状态往往被称为“外行帮助者的状态”。
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刚刚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但心理学基本理论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和消化,虽然有过往的一些宽慰和帮助身边熟悉的人解答问题的经验,但是这种方式趋向于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地卷入和参与,对被帮助的人表达的是同情而不能与之产生共情。
处于外行帮助者状态的新手心理咨询师应该迅速地确定被帮助者所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给予被帮助者强烈的、过分的情感支持。

02
第二阶段:初级学生状态
当咨询师做案例的阶段时,常常会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技能还不是很熟练,咨询效果不是那么有效而感到无助、担心和焦虑,遇到一些很小的问题或者挫折,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自己不能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们尤其重视和需要督导师的指导、鼓励与支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自信心和继续成长的动力。

03
第三个阶段:高级学生的状态
这个阶段的咨询师已经具备和建立了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的基础与框架,在做案例时只在基础水平上行使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表现出一种保守、谨慎和严格的风格。
如何把心理咨询工作做得恰当、正确和有效是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面临重大问题,所以心理咨询工作往往会非常看重正确、结构和效率。

04
第四阶段:新任专业人员状态
在这一阶段,心理咨询师告别学习阶段,理论基础变得更加扎实,咨询技能和方法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逐渐将自己的人格特点融合于咨询和治疗中,也变得更加自信。
初期会表现的非常兴奋,而且勇于探索、不知疲倦,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角色和环境。但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咨询的能力。

05
第五个阶段: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状态
这个阶段中心理咨询师已经有了毕竟丰富的案例经验,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平和、安静有力量的、值得信任的特点。当下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种专业权威,和自身价值观、人格高度相一致的工作风格。

06
第六个阶段:高级专业人员状态
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至少拥有10年以上的案例经验,凭借自己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建立了非常个性化和可靠的咨询方法,让来访者感觉到值得信任,但同时这个阶段的咨询师可能会对专业领域出现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抱有怀疑态度。

心理咨询师的主要阶段
热心助人者
初学者咨询师 1-2年
实习咨询师 1-2年
初级咨询师 1-2年
成熟咨询师 20年左右
资深咨询师
将咨询师的职业路线类别成人求学的过程,热线助人者像是幼儿园,初学者是小学、实习咨询师是中学、初级咨询师是大学,成熟咨询师是开始工作,资深的则是工作20年以上的。
从时间上来看,热心助人者不同的人会停留不同的时间,而初学者、实习、初级这些平均都是1-2年,因此从热心助人者到成熟咨询师可能需要3-6年的时间,而由于很多初学者都是由自己的主业的,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加长。
热线助人者
很多人都属于这个层次,居委会的大妈、单位的知心姐姐、某个“善解人意”的朋友。处于这个层次,主要凭借对人的关心在提供帮助,缺乏必要的专业技巧、态度和知识。
初学者
完成了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处于整个执业时期的脆弱阶段,自我怀疑严重,专业学习容易陷入对“速成”的盲目追求。
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专业成长为导向,避免贪多嚼不烂。持续的进行督导,最初的个案最好实行1比1的督导,这样有助于稳定的提供技术,并持续的获取专业支持。
实习期
这个时候容易陷入到对规定和技术的僵化遵循中,对自身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常常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持续的督导是最有效的专业支持,同时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增强对自身的觉察;在持续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流派倾向。
初级咨询师
这个阶段由于直面真实的来访者,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理论都用不上了,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容易产生失望和挫败。
持续的督导,深化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并加强对自身人格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了解自身的“边界”,有的来访可能就是不适合自己的。
成熟咨询师
这个时候的咨询师已经具备较充分的经验,容易陷入到看不见新事物的局限中。
这个时候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自身的咨询风格。同时通过不同的工作领域切换,比如开始培养自己督导的能力。
资深咨询师
这个阶段的咨询师基本已经是60岁以上了,除了技术和理论的成长之外,“死亡”等丧失也需要逐步面对。很可能某次固定小组活动时,会发现某位组员已经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