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OPD-2)(第2版)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作名: Operationalized Psychodynamic Diagnosis OPD-2: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译者: 肖泽萍 等 出版年: 2009-6 页数: 354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16开 ISBN: 9787117113786
内容简介 · · · · · · 《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OPD-2第2版)》讲述了:新的手册从心理治疗师的立场出发,提供了许多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案。较第1版而言,第2版关注于确定诊断,它不仅可以准确描述和区分个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心理治疗师的行动指南。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在诊断的基础上找到心理治疗的工具,或者制订具体的治疗任务或目标,并规划合适的治疗性干预。因此,在临床中,诊断总是为治疗服务的。
目录 · · · · · · 1.理论背景 1.1 从OPD-1到OPD-2 过程取向 确认资源 轴与轴之间的关系 焦点和治疗计划的确定 1.2 OPD工作组的目标 1.3 OPD的概念 为什么是这五个轴 轴Ⅰ: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 轴Ⅱ:人际关系 轴Ⅲ:冲突 轴Ⅳ:结构 轴Ⅴ:精神和心身障碍 1.4 多轴诊断的基本考虑 1.5 精神分析建构的操作化 1.6 既往心理动力性结构的操作化方法 1.7 OPD的局限性 2.OPD-1的实践经验和实证性发现 2.1 0PD-1的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a) 2.2 轴Ⅰ:“疾病的体验和治疗前提” 2.3 轴Ⅱ:“人际关系” 2.4 轴Ⅲ:“冲突” 2.5 轴Ⅳ:“结构” 2.6 结论 3.OPD-2各轴的操作 3.1轴Ⅰ: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 3.1.1 引言 3.1.2 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 3.1.2.1 目前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1.2.2 社会情境的重要性——医患关系 3.1.2.3 人格特质 3.1.2.4 关于轴Ⅰ的相关理论架构 主观痛苦 疾病观念 个人资源 心理学头脑 心理社会支持 疾病的继发性获益 改变的动机 3.1.2.5 0PD中关于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的操作化 3.1.2.6 0PD-2中对轴Ⅰ的修正 3.2 轴Ⅱ:人际关系 3.2.1 引言 3.2.2 关系体验及其内心的组织 3.2.3 内心冲突和结构的人际关系表现 3.2.4 病人对移情关系是否作好准备的诊断 3.2.5 移情和现场情境再现之间的关系 3.2.6 研究关系模式的实证方法 3.2.7 0PD中关系诊断的概念 3.2.7.1 人际行为的分类 3.2.8 小结 3.3 轴Ⅲ:冲突 3.3.1 什么是冲突 经典分析性发展理论中的冲突概念 冲突和结构的关系 冲突和诊断 冲突和主导情感 3.3.2 什么驱动了个体——从动机到冲突 3.3.3 既往诊断冲突的方法 3.3.4 OPD中的,中突 3.3.5 OPD-1和OPD-2中的冲突轴的异同 3.4 轴Ⅳ:结构 3.4.1 术语:结构 3.4.2 作为心理学术语的结构 3.4.3 精神分析意义上的结构 3.4.4 发展心理学中的结构 3.4.5 OpD中结构的操作化 3.4.6 结构和结构障碍:整合的不同水平 3.4.7 结构性诊断 3.4.8 结构轴的使用经验和进一步发展产生OPD-2 3.4.9 OPD-1和OPD-2结构轴的异同 3.5 轴V:精神和心身障碍 3.5.1 引言 3.5.2 理论背景 3.5.3 精神病学中的多轴诊断 3.5.4 OPD中轴V的建构和操作化 3.5.4.1 诊断及共病诊断原则 3.5.4.2 轴V诊断的前提 3.5.4.3 ICD和DSM诊断的展望 3.5.5 对ICD-10诊断分类与OPD之间联系的补充和澄清 3.6 轴与轴之间概念的交叉和交互作用 3.6.1 诊断资料的编辑及其整合过程 3.6.2 轴与轴之间的相互关系 冲突和结构(轴Ⅲ和轴Ⅳ之间的关系) 掌握人际关系模式中的冲突和结构(与轴Ⅱ的关系) 症状的形成(与轴V的关系:“精神和心身障碍”) 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与轴工的关系) 4.OPD-2各轴的手册化 4.1 轴I: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 4.1.1 当前障碍/问题的严重程度 4.1.1.1 症状的严重程度 定义 操作化 4.1.1.2 总体功能评估(GAF) 定义 操作化 4.1.1.3 EQ-5D 定义 操作化 4.1.2 障碍/问题的持续时间 4.1.2.1 目前问题的持续时间 4.1.2.2 首次起病年龄 4.1.3 病人对疾病的体验、表达和疾病观念 4.1.3.1 主观痛苦 定义 操作化 4.1.3.2 躯体疾病和躯体问题的表达 定义 操作化 4.1.3.3 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表达 定义 操作化 4.1.3.4 社会问题的表达 定义 操作化 4.1.4 病人的疾病观念 4.1.4.1 躯体因素取向的疾病观念 定义 操作化 4.1.4.2 心理因素取向的疾病观念 定义 操作化 4.1.4.3 社会因素取向的疾病观念, 定义 操作化 4.1.5 病人对改变的观念 4.1.5.工评估病人希望的治疗方式(躯体治疗) 定义 5.OPD访谈 6.案例:“逐出天堂” 7.焦点选择和治疗计划 8.用OPD评估改变 9.应用领域和质量保证 10.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学习(附地址清单) 11.参考文献 12.作者联系方式 13.OPD工作工具 14.附加模块
A.由于缺乏诊断安全,不能评估冲突 B.由于结构的整合水平低,可识别的冲突主题不是实际的明显功能失调的冲突模式,而是冲突图式 C.由于对冲突和情感的识别被防御,不能评定冲突轴 D.冲突性应激(应激源所致的冲突),不伴任何主要的功能失调的反复的冲突模式 (查看原文) 傅博一 1赞 2013-01-09 14:48:53 —— 引自第130页 1.个体化与依赖 2.服从与控制 3.需要照顾与自给自足 4.自提价值冲突 5.内疚感冲突 6.俄狄浦斯冲突 7.身份冲突 (查看原文) 傅博一 1赞 2013-01-09 14:48:53 —— 引自第130页
喜欢读"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OPD-2)(第2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從經驗中學習 9.0
病人与精神分析师 8.4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9.1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 9.6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 8.8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8.6
当代自体心理学 8.8
俄狄浦斯情结新解 8.6
谈话治疗 7.6
心理治疗入门 9.2
要配合吴老师的课看
工具书,还是听老师讲解一下比较清晰,单看书不太容易懂。
翻译的有些瑕疵,不过老师们也都并非文学专业出身,在工作之余抽空合作完成,读起来也算通顺。感觉这本框架性的手册本身的确是心血之作,能让人少走很多弯路。就像是在传授一种绘制地图的方法似的,让分析师在心智探秘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它又像是一门武功秘籍,练的是外功,一招一式,但内力不同也就效果各异,更何况每一招之后又能有无数的后招和变化。至于能练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自己了。
如何塑造和体验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在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中具有尤其核心的重要性。内心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功能失调性的人际关系行为……
第130页 4.3冲突-冲突评估图式
以下4条,选择是或否 A.由于缺乏诊断安全,不能评估冲突 B.由于结构的整合水平低,可识别的冲突主题不是实际的明显功能失调的冲突模式,而是冲突图式 C.由于对冲突和情感的识别被防御,不能评定冲突轴 D.冲突性应激(应激源所致的冲突),不伴任何主要的功能失调的反复的冲突模式 以下7条反复的功能失调性冲突,从“无”“不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无法评估”五个等级进行评估 1.个体化与依赖 2.服从与控制 3.需要照顾与...
因此, 病人把当前的问题、想法、感受以及行为与旧的模式相联系的基本能力和愿望,就是成功的心理动力学治疗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治疗师的任务是给子解释性的线素(解释)以引起特定的联系• 在治疗师这样的帮助下,病人就有能力完成这个过程 (Appelbaum ,1973) 。 2023-10-18 23:09:19
第171页 4.4.2操作化-结构整合水平的一般特征
高水平的结构整合 具有心理内部空间,将各种精神体验进行分化。冲突仅限于精神内部,冲突一方面是“不同的需求”和“需求的骚动”,另一方面是内化的标准(以完全成熟的超我形式) 特征可获得调节功能,在长期生活中或应激状态下,调节功能可被维持或重新获得 主要恐惧:害怕丧失客体的爱 反移情:治疗师意识到自己的情感的扰动和病人生活是种与他人的相关经历所产生的体验的复苏有关 中等水平的结构整合 基本具备所描述的能力...
1.标注:将所有功能不良的条目都进行标注 2.精选:选出至多3个最为重要的条目 3.链接:总结出人际位置间的链接;如果反移情冲动和病人体验其客体的方式不匹配,则重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