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不寻常的治疗

作者: (美)简·海利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译者: 苏小波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8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大师的门 ISBN: 9787537946063

内容简介 · · · · · · 如果你去看看那些生活幸福、环境适应良好的人们的生活,你会发现他们从来不会自找烦恼地去分析自己的童年或者父母的关系,现在不分析,以后也绝不会分析。

症状是渡过生命周期某一阶段时出现困难的信号。为了人们的进一步发展,这里有些积极的力量需要释放,而非潜意识中的某些敌意。

在没有对个人行为的意义和功能的理解下,就发生了治疗性改变更值得尊重,这种改变比被帮助者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做后所发生的改变更持久。

海利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敏锐的思想家,他能够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来描述艾瑞克森的疗法。

患者理应受到好的关注,而不是破坏性的关注。

作者简介 · · · · · · 简·海利

策略派心理治疗大师。曾任联合国加州学院专业心理学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及马里兰大学任教。作为治疗领域的先锋人物、优秀的讲授者、策略派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及家庭治疗流派的创建人之一而广受赞誉。他担任费城儿童辅导中心培训总监,是华盛顿家庭治疗研究所创建人之一,并创建《家庭过程》杂志。

曾与萨尔瓦多·米纽秦、弥尔顿·艾瑞克森一起工作,其提出的一些治疗理念至今影响深远。

目录 · · · · · · 推开大师的门 序 代序 译者序 编者序 前言 第一章 策略疗法 第二章 家庭生命周期 第三章 求爱期:改变年轻成人 第四章 年轻人的性格修正 第五章 婚姻与结局 第六章 孩子的出生及与他们的相处 第七章 婚姻和家庭的困境 第八章 给孩子断奶的家长 第九章 老年人的痛苦

甚至一些人过着隐喻式的生活,精神分裂症就是这种典型。

如果没有造成人的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变,症状是不可能被治愈的,正是环境的改变才使个体解放并得到发展和改变。

丛书信息 · · · · · ·   大师的门(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当我遇见一个人》《合作取向治疗》《回家》《叔本华的治疗》《你不知道的自己(新版)》 等 。 喜欢读"不寻常的治疗"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车和我 8.8

变的美学-临床心理学家的控制论手... 9.2

跟大师学催眠 8.2

催眠之声伴随你 8.7

大师的手艺与绝活 9.4

艾瑞克森 8.7

完形諮商與心理治療技術

病人与精神分析师 8.4

团体心理治疗 9.5

家谱图 8.9

大师手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观赏不可模仿。轻则法律诉讼,重则被打死!

无法效仿的埃里克森,瞻仰一下就好😊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那位说“苏小波咱不译书了行不”的等等我!~~艾瑞克森大神给无限星,竭力想呈现大神疗法的人先敬佩一个,明明知道无法呈现还是努力去做了,就像我明明知道看了也无法模仿,但是还是很激动地看完了(不过每每都很想抽一下译者,虽然几乎能猜得出来译是哪里出了问题,)。相比于精神分析,我更倾向于这种量身定制的疗法。好好修炼,追随大师的步伐

只能说艾瑞克森太牛叉了,除了理念上可以更新一下,完全不具可模仿性,不过对精神分析好像更加的绝望了一点。

魔法与常识

1 宝库 每一个希望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无论他是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社工、教师还是为人父母,都应该读一读艾瑞克森的故事。他的故事是一个宝库,没有人会空手而归。有人看到他不关注病因只给一些稀奇古怪的指令作业,却又屡获奇效,于是便有了策略一派;有人着迷于他那啰唆、迂回、奇特又总能引人入彀的言语,于是便有了NLP。 2 艺术 阅读艾瑞克森,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会心微笑,但更多的,是困惑和感动。困惑是因为无法完全理解他的言语和指令背后的真实意图——读者如此,患者更是无从防御;感动,则是因为每每看到他对最底层的人,最混乱的人,最痛苦的人,甚至是生命已近尾声的人,所灌注的关怀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读一读他对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故事吧,那关于番茄的迂回反复又暗嵌疗愈的引导,已不是简单的催眠,而是凝练生命与智慧的艺术。 3 卷入生活 我们所学习的心理治疗,基本固定在两张单人座椅之中,治疗师不允许卷入患者的生活。这几乎就如太阳东升西落,是自然规律。保持中立,既帮助了患者,又保护了治疗师,双赢。 只有艾瑞克森,他去患者家中做治疗,他让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严重酗酒患者住在自家屋檐下,他刻意安排不同的人出现在患者的生活之中,他给患者安排工作……他从来不畏惧进入患者生活中,甚至在催眠中为患者重新创造一个有他存在的快乐童年,但他每次又会很小心地制造空间,保持距离,最终全身而退,不带走一片云彩。他把自己当做医生,所做的一切都只为病人恢复。在他的心中,病人的恢复,便是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恢复正常的发展进程。到了青春期要懂得性和同伴交往,到了青年期要懂得营造婚姻和心理断奶…… 4 魔法和常识 艾瑞克森的弟子为他做的传记和教学实录都已引入内地。然而读这些书时,总能嗅出一股“造神”的味道。故事中的艾瑞克森洞悉一切,每一句言词背后都有几层沟通的意图,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没有情结,没有反移情,没有人格的多面性和阴影。他唯一的缺陷来自身体,而这也被他转换为有力的治疗工具。他是传奇,是治疗师心中的理想父亲——这个患者我搞不定,要是艾瑞克森在,他一定有办法。 Jay Haley不是艾瑞克森的弟子,他在家庭治疗发展的浪潮中自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因为此,他书中的艾瑞克森没有神的味道。我甚至第一次读到艾瑞克森失败的故事。Jay Haley在前言中说,很想把本书的标题改为《魔法与常识》,因为这代表艾瑞克森的两个方面——作为催眠师的他,惯常制造神秘感,让患者的意识迷惑,获得魔法般的结果;潜藏在魔法背后的,却是他对生理-心理-社会系统运作机制的透彻了解与应用。所以Haley构建了一个解读艾瑞克森的框架——家庭发展周期——有了这个框架,我们便能穿越魔法的迷雾,至少部分接触到本质的常识。 5 翻译 国外关于催眠、家庭治疗和人际沟通的书籍,其最后的参考文献中经常可见本书的名字。可见本书的重要价值。目前国内的心理书籍引进已跟上了国际速度,但翻译的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有的语句不通,有的术语错误,让读者难受,也愧对原作者。 本书翻译得极好,译者下足了功夫,一口气读下来,罕见错误,毫无阻滞!对得住本书的价值!

只有人精才能治愈人精

这本书之所以称之为不寻常的治疗,只是因为在常规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加入了催眠这个工具,而且催眠使用的方式与传统的方式又有所区别,都是艾瑞克森,这位“现代催眠之父”的治疗理念和实际病例汇集的。虽然从小到老不同人生阶段的几十个病例看下来,对于非专业的人士来说会有些疲惫,但却能很好的展现艾瑞克森医生与众不同的治疗思路。如果说这本书是为了艾瑞克森歌功颂德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他治愈了很多人精(个人的精神问题)也很好的发展了催眠这个实用的工具。

催眠,好似一个很神秘的词。在学习催眠之前只知道催眠好像就是把人催睡着了,然后被人像人偶一样操控着,做这做那。更多的是基于看了一些催眠表演,诸如街边的瞬间催眠,会场里的群体催眠。感觉一切都那么神秘,于是就不明觉厉,还曾一度把催眠和魔术混为一谈。直到开始真正的学习催眠认识催眠之后,才发现我之前看到也都是秀而已,最多是些花招和巧术。我甚至觉得这个词实在起的不好,容易让人误会,把催眠和睡眠紧紧的联系起来。胡乱说说,也许把催眠治疗改成潜意识治疗更恰当写。而所有浮在表面我们看到的催眠炫酷的技法,就像在佛教里面必要的时候需要展现神通一样道理。所有不可思议的本质并没有那么神奇,它的目的只是能让人们能够笃信,笃信佛教是真理,乃至笃信催眠真的很厉害。毕竟信则有,所有以后的内容都是基于信的基础上。

信则有很重要,因为所有催眠都是自我催眠。只有接受了催眠理念才能真正做好催眠。正如这本书里介绍的那样,几乎没有介绍具体的催眠技法,因为让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难事,如果学术上把催眠深度分为6个等级,我其实更愿意去分为7个等级,所谓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只是我们自己脑子里投射的世界,其实我们一直处于第一层催眠境界中。而所谓的催眠技法其实只是开发我们自我催眠的能力而已,也并不是大师真正厉害的地方。但是作为催眠的第一步,如何让案主能够真正接受催眠,建立一个催眠的环境,才是一切的基础。而且所有的治疗都是由内而外的,必须自己能打开那扇心门。很多人开不了心门主要因素是信任问题。在全书几十个案例中,为了建立治疗的信任关系,艾瑞克森天才般的创意时时让人目瞪口呆。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速度特别慢,就是在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但看完艾瑞克森的处理手段后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写一个大大的“服”。应对个人的精神问题,还是要人精,而且还是天才的人精,就像艾瑞克森一样。

其实艾瑞克森的高明之处不光在获取信任,或者引申到共情的技巧上。更赞叹的是其自成一派的短期策略性治疗方式。就像阿德老师总结的八字要领,“允许、肯定、观察、运用”。或者更简单的说类似于欲擒故纵的方法。能够更直接有效的针对性影响案主。很多人不了解催眠的时候,会对催眠产生一定恐惧,害怕被催眠师完全控制了自己。其实催眠的本质只是一种不寻常的沟通方式而已,催眠师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和案主的意识及潜意识同时在沟通。虽然催眠师会有许多的暗示,但一切都只是和潜意识的沟通而已,潜意识会自我保护不会做危险的事。然而另一方面按照艾瑞克森的治疗方法,因为潜意识会自我保护,而且主观能动力很强,不能强制性纠正,于是必须先允许其做所有他想做的事情,在肯定对方的基础上观察那些让案主的行为,找到一些让案主矛盾又无法拒绝的行为进而实施影响,这就是天才催眠师的实用方法。

当然这背后还有很多催眠技法和催眠的逻辑,大师的书不会过于宣讲这些基础的东西,其实入门并不难。但这本书的目的是在于如何治疗具体的问题。把一个人催眠这个行为本身并不是很难学会的事情,甚至于都有很多套路可以遵循,1.2.3....睡其实谁都可以。催眠真正最难的是催眠以后你做什么,在那个氛围里你如何去帮助这个被你催眠的人,这才是一个催眠师应该学习的东西。

能不能学会催眠以后的催眠,这就要看催眠师本身的修行了。但因此这也会引出一个问题,是不是需要把催眠技术普及?从催眠本身来说,对人体是无害的,被催眠的人最终的结果不是自己慢慢醒来就是昏昏睡去过会再醒,并不会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损伤大脑乃至于长眠不醒。但催眠师的暗示包括潜意识的自我觉醒的力量还是会有一些残存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会挺尴尬的。就像书里介绍的一个案例一样,原始的病症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一个大痛苦消除了,新的小痛苦会产生。包括诸如前世催眠或者催眠师留下的一些不恰当的暗示,都会留下些不大不小的种子。这就对催眠治疗师有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职业操守问题。如果把催眠术普及了,人人皆会,就会出现很多也许不是故意的催眠小事故,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也许就会留下病根。更有甚者,催眠技术掌握者越多,难免会出现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催眠技术主动多做些恶意的暗示。这些将来都会是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如果大家都懂催眠术了,其实也就不那么神秘了,只是当做一种普通的冥想和治疗的工具,或者就和虚拟网络一样不再像20年前那么神秘了。也许到那时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利用。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会有两面性,都会有这种角度的思辨。从面前看,催眠术本身还包裹着神秘主义的外衣,但感觉发展越来越迅速了,或许迟早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这时候想到每日糊图里写过的一句话: 不必害怕自己不相信的东西, 且必须反思自己确信的东西。 我想特别是在运用自己认为学到的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成败亦萧何。就此作为一个催眠门外汉,必须要谨慎前行。

这是一本我没读太懂但是也勉强读完而且给了很高评分的一本书。本书的治疗师艾瑞克森一直从事催眠心理治疗。在没有系统学习过催眠技术的我,对这个技术一直是排斥也是抵抗的,不仅自己不接受这个技术,而且也不认为这个技术对来访是有用的。

书中我理解到的艾瑞克森对于催眠的概念,是贯穿于咨询中的,是否受暗示性是来访能否开始催眠的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决定因素。心理咨询的效果,来访者的改变,催眠也会在其中起到作用。说服与沟通的过程,本来也是进入催眠的一个过程。

同样这本书也是难以一下子读懂的,需要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艾瑞克森很多治疗的方法,是大胆的也是有挑战性的,从我的角度看,很多时候是我不敢去冒然使用它的一些方法。

整本书从来访问题的不同阶段,叙述艾瑞克森的治疗方法,中间也有具体案例的呈现,算是一本教科书,能让我了解到这个治疗师的风格。

埃里的魔法和固执

读的台版,整本读下来最重要的感觉是埃里克森直接奔着问题,而不是停下来分析背后的系统和历史,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一个背着十字架的忧郁男孩,埃里直接让这个男孩背着更多的十字架,他说当你看到有一堆石头和一块石头的时候,你选择从哪边入手呢?埃里特别能够让人服从他的治疗,通过于患者的不寻常的互动,承认并扭曲患者的行为模式(通过催眠)。另一个感受是,埃里真的特别重视所谓正常的家庭过程,美国白人中产的核心家庭,我想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认为是普遍的一种家庭模式。现代性给人的“解放”,以前被视作性欲倒错的(lgbt)群体,他们的生活模式现在被认可,但是埃里克森曾经讲过,这样的群体有通过他的治疗过上了异性恋有孩子的生活。或者是不是即便过了这样(“糟糕的”)的生活,如果有社群可以接纳这样不正常的生活,生活,是不是依然也可以过得下去(like 无依之地)?或者说那一类的lgbt群体,他们的同性恋或者性癖是他们糟糕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正常家庭过程是最适合当下中国的家庭模式吗? 或者说不谈整个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有个标准的家庭生活模式等着你去过吗?

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你考虑一下男孩子的成长道路,他们有那么多必须学会的东西。有时我会像男病人、不过尤其是女病人描述这个过程。在成长的道路中,他得体会自己阴茎的感受,体会龟头、阴茎轴、阴茎表皮、包皮的感受,以及自己尿道里的感受。男孩边学边边成长,到了青春期,他们得学习射精,并且让自己满意。即使是这样,他仍有很多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学习:给予和活得性快感。他能从谁那里首次学到这些呢?从他... (1回应)

如果没有造成人的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变,症状是不可能被治愈的,正是环境的改变才使个体解放并得到发展和改变。

甚至一些人过着隐喻式的生活,精神分裂症就是这种典型。

这是最后一次治疗。她进步很快,成为校际抓子和跳绳的冠军,学习成绩也有了同样的进步。 几年后女孩找到我,问我怎样让她在骑车比赛中获胜。学习抓子、跳绳、滚轮溜冰的过程很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但她可以把这些成绩归于我身体上的残疾。不过骑自信车的情况不同。她说她知道我是个好手,并肯定我能战胜她,也没想过她能真正取胜。事实上,我是真的尽力而为了,她的的确确战胜了我。这是她相信“她可以做好任何事”。在胜利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