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
It is now 25 years since the first edition of Person-Centred Counselling in Action appeared, offering the definitive exposi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Since then the book has supported and inspir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rainees and practitioners worldwide.
This important fourth edition maintains the book's accessibility, clarity and verve whilst incorporating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approach. John McLeod joins authors Dave Mearns and Brian Thorne to contribute an exciting new chapter on research relevant to the person-centered field.
Person-Centred Counselling in Action, Fourth Edition will be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those embarking on their first stages of training. Well-established practitioners and even seasoned scholars will continue to find much to interest and stimulate them.
Dave Mearns is professor of counselling and retired Director of the Counselling Unit of the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He has written seven books including Working at Relational Depth in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with Mick Cooper) and is co-edi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Person-Centered and Experiential Psychotherapies.
Brian Thorne is Emeritus Professor of Counsell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 where he was previously director of counselling and of the Centre for Counselling Studies. He is also a co-founder of the Norwich Centre and continues to work there as a professional fellow.
John McLeod is emeritus professor of counsell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Abertay Dundee and adjunct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作者: [英]戴夫·默恩斯Dave Mearns / [英]布赖恩·索恩Brian Thorne / [英]约翰·迈克李欧John Mcleod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Person-centred counselling in action 译者: 刘毅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56 定价: 56 装帧: 平装 丛书: 心理咨询师系列 ISBN: 978756248600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既罗杰斯后以后,在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领域的又一本经典著作,本书是最新版第四版。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杰斯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视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股势力”。全书详细介绍了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的理论发展、临床实践,及其在心理咨询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新版还专门新增一章节对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研究及其效用进行讨论。
自卡尔·罗杰斯本人所著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以来第一部有关此方法系统而全面的著作……太棒了。
——《心理咨询》,英国心理咨询协会主办杂志
对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提供了真正的洞察……这本书娓娓道来,读起来绝对令人爱不释手,它吸引着我关注自己的情感领域。我要感谢作者们与读者一起分享了如此多的隐私。我向正在接受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已接受过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来访者以及那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们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影响了我,而且我想我不能没有它。
——《英国心理学会评论》
这本书已经影响了一代心理咨询师,并且新版第四版继续为读者提供知识与智慧。
—— 珍妮特·托兰,心理咨询师,《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作者
《英国指导与心理咨询杂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英国心理学会评论》《当代心理疗法》《英国医学心理学杂志》《聚焦联结》《当代心理学》《批评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杂志》等国际知名心理期刊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 · · · · · 戴夫·默恩斯,心理咨询教授,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心理咨询系前主任、国际学术期刊《以人为中心的实验心理治疗》编委,他著有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性》等7部专著。
布赖恩·索恩,东英格兰大学心理咨询荣誉退休教授,诺里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前主任、诺里奇中心创办者,他的著作涵盖了心理咨询、教育以及田园文学等领域。
约翰·迈克李欧,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的心理咨询教授,曾任教于基尔大学、沃尔夫汉普顿大学等英国知名学府。他拥有丰富的咨询经验,曾参与学生咨询、婚姻咨询等多个领域的咨询、培训及研究工作,此外亦担任护士、社工以及急救人员等职业团体的顾问。
目录 · · · · · · 1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当代回顾与基本理论 时代精神 / 自我概念 / 价值条件 / 机体评价过程 / 评价点 / 为成长创造条件 / 2以人为中心理论的最新发展 实现过程 / 自我协调过程 / 理论假设1—4 / 艰难过程 / 自我对话 / 理论假设5—8 /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对心理咨询过程的现代界定 / 3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运用严格的训练 / 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态度 / 倾听自我 / 自我接纳 / 共感的发展 / 学会真诚 /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健康关系” / 心理咨询师的独特自我 / 对独特自我展开冒险 / 心理咨询师正在改变的自我 / 关系深度经验 / 4共感共感 / 共感量表 / 共感与评价源 / 共感为何在咨询中重要以及如何重要? / 关注“觉知边缘” / 无须理解 / 释放我们的共感感受性 / 共感障碍 / 对来访者不同自我组成部分的共感 / 5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为何重要? / 一些自我防御的来访者 / 个人语言 / 当我无法接纳来访者时该怎么办? / 来访者能相信我的接纳吗? / 关注热情 / 关注条件性 /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非做到“友善” / 6一致性一致性为何重要? / 共鸣 / 元交流 / 不一致性 / 一致性的准则 / 心理咨询师如何才能发展出一致性? / 咨询师的发展计划 / 三个条件的结合 / 结论 / 7“开始”权力游戏 / 对新来访者敞开胸怀 / 来访者满怀期待而至 / 最初时刻 / 建立信任 / “伪装与线索” / 开始的结束 / 日程与协议 / 费用问题 / 总结 / 案例研究(第1部分) / 8“中期”案例研究(第2部分) / “中期”——回顾 / 9“结束”案例研究(第3部分) / 咨询过程的结束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仓促”结束 / 准备结束 / 结束之后 / 10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研究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研究的历史发展 / 以人为中心的研究工具与方法 /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 以人为中心的咨询过程研究 / 利用研究提高并维持以人为中心的实践 / 总结 / 附录提问与回答 / 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术语对照表
心理咨旬师不是胆怯者的工作。他无法通过其诊断技七或使用一系列治疗技术来保护自己。他还必须避免身披专家的外衣,而这能很容易使他获得一种优越感。如果他要培养一种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平等接受的关系,而且逐渐准备好了去冒险使自己变得易受伤害,并开放地去探索艰难而痛苦的领域,那么他必须抵制诱惑而不去阻碍亲密关系的发展。每次新会谈都是对心理咨询师能力的一次挑战,看他是否能使自己准备好了去进入关系深度,并且敢于投入来访者的内心,在那里来访者能面对隐藏的痛苦并冒险尝试新的存在方式。 他不能保持“客观”或者甚至有意识地疏远。他进入来访者世界的能力以及提供深度关系的能力将决定心理治疗工作的效果。 心理咨询师进入来访者世界的能力以及提供深度关系的能力将决定心理治疗工作的效果。他最初关注的既不是获得理论知识,也不是心理治疗技术的发展,而是对其自身存在的理解和珍视。他对于每位来访者的内心智慧和潜能可以得到释放和提高。然而,如果心理咨询师对其自身的存在都无法持有同样积极的坚定信念,那么这种信仰将会毫无根据。如果以为人中心的心理治疗师是自我拒绝或自我惩罚的,无法对其自身的存在进行理解和共感,那么他就会身处字谜游戏的危险之中。 世界上很多助人者的行为是一处孤注一掷的、避免面对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被笼罩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殉难感,而这又进一步影响了被帮助者的自尊。而事实上,接纳与肯定自我的能力是其治疗工作的基础。缺乏自爱的自我接纳是很难获得的,而且它一旦建立后需要小心呵护。从本质上讲,它要求心理咨询师愿意给自己时间,重视和关心自己,这不是出于自我放纵,而是出于责任感。心理咨询师与其自身的关系决定了他对来访者的心理咨询质量。 倾听自我:要与自我形成一种珍视并肯定的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与许多来访者一样,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可能以前也曾经有过判断与惩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使他们几乎丧失了自尊。他们的内心深处可能同样也... (查看原文)
我不是遵循精神分析传统的心理咨询师,而是相信人类从根本上而方是值得信任的,我属于这一类心理咨询师。 (查看原文)
丛书信息 · · · · · · 心理咨询师系列(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焦虑症和恐惧症》《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 。 喜欢读"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的人也喜欢 · · · · · ·
助人技术 9.5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 7.5
心理治疗中的人际过程(第7版) 9.5
罗杰斯心理治疗 9.2
临床心理督导纲要(原著第六版) 9.3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8.9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实践指南 9.0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9.2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万千心理) 9.5
团体心理治疗 9.5
读的第一本该流派专业书,对于它的三条基本即共感(非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一致性是赞同的,甚至应该是所有流派应该营造的咨询氛围。但对于它不同于其他流派,它对来访者的自我能力持高度相信的态度,而最大程度弱化自己专家的身份,以及它某种程度上的灵活性,例如治疗的设置环境等都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对比我持更谨慎的态度。但即使做到之前说到的三点都已经是需要咨询师一直努力的方向。自我觉察是永远的基础功课
今年逐字句读完的一本教科书,对于以人为中心的核心概念和三个核心条件讲得很清楚。有些词句确实不好懂,但不影响整体。感觉先看一遍中译本再啃英文也容易些。
大学时读的第三版。而这一路过来的七八年,以人为中心变成了自己做咨询的基础。
一些片段很戳我,解答了人本这一取向上我的许多困惑,给我以深深的使命感,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惑,随时翻看仍能有所领悟的书籍。
付出时间,是唯一的捷径。 两天的时间,无法停下,几乎一口气读完。而合上书时,是深夜一点半。无法抑制内心的动荡,我将语无伦次地倾吐一番。
几乎在所有心理学书籍里,都会读到这个道理,即,在心理治疗中,付出时间,是唯一的捷径。这很讽刺,因为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以金钱衡量时间的效率时代,人心的问题却无法给出DEADLINE和任何安全性保障。然而,如果细想一想,人生的事情,所有的,付出时间都是唯一的捷径。(村上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也曾讲到,要训练出适于跑步的体型,要取得胜利,除了时间外,没有捷径。)
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共感、无条件关注和一致性是应该一直铭记于心的法则。与其说是方法论,我觉得是如太阳般高悬于头顶并普照咨询师本身的一种存在。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本传授技巧的书,也不是什么实用性教程。因为,在心理咨询中,根本没有所谓的方法论或是标准程式。它是将大量临床经验付诸文字的整理,会让有经验的人产生巨大共鸣,无数次发出「真的就是这样,没错!」的感叹。
然而,真正的临床,并不是靠着将要点按标准步骤一一实施就可以取得成效的,相反,这样做只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摩擦力和艰涩感。
我一直相信,心理咨询是少有的以心搏心的简明单纯赤裸裸的工作。它并不借助于任何工具,兵器。赤身上阵,仅以咨询师本身的一颗心去和另一颗心进行角力。它痛苦,危险,风险性极高。
所以,越是真正地道的心理咨询师,越不会将标签式的病名和专业术语挂在嘴边。因为这些“伪技术性”不过是一种无聊空虚脆弱的炫技。它对于治疗没有任何帮助。
有一句话:“每一块木头,都是一尊佛,只要去除多余的部份。”
我觉得这正准确地描述了心理咨询师这一存在。我坚信,所谓心理咨咨询师,是一种类似于宗教的存在。他必须仅凭着一颗心去引导和治愈另一颗心,用他的精神力量去唤醒另一处的精神。这种能力决不是靠着学习就可以获得的。正如书的最后也讲道:“他的成长不是学会怎样去咨询,而是去变成一个能够从事咨询的人。”
重要的不是那些技巧,而是,要将你自己本身变成那样的人,让你的心变成那样具有能量的心。而显然,这不是一个人人都适合的行业。也许,神选择了一些这样的人,在他们体内埋下这样的种子。然后,这些人以普通人的肉身,历练着自我的精神和心灵,然后,做着像神一样的工作。
在咨询中,并非要战胜访者,所以也不应该畏惧来自访者的挑战和自我防御式恶性攻击(这常常发生)。如果能永远保持着关怀的心,以卑微圣洁又充满能量的心去面对访者,那么也就不会感觉到情况太失控。
在心理咨询中,也许并不真正存在着明晰的学派之分。个体心理学也好,人本主义也好,分析学派也好,在实践中一定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这并不冲突。
这么着,先前也看过河合隼雄的《心理治疗之路》,那也是一本极好极好的书。河合和罗杰斯共生了近60年,而河合在五十年代赴美学习时,罗杰斯已经有所建树。但是,在河合的回忆录里,却没有见到过相关链接。我想,也许是当时河合对整个学术界学派的动向还不甚明朗,或是一心在搞心理分析和投射。但是,自他回国真正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后,他一定对人本主义有所了解。那么,他是怎样看待的呢?我很想知道,也许要挖掘更多他的著作才能找到答案。
但毫无疑问的是,河合在他的工作中,的确是运用了人本主义的思想,而且,他一直致力于个体心理学。(这并不意味着我说他只致力于个体心理,因为他关于日本神话传说的研究明显是集体心理学的范畴。)
在父亲的生日宴上,冷战多年的舅妈终于向90高龄的外公举杯敬酒,这一幕让我无限生情。人心的叵测和复杂,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妄下定论。附出时间,加以等待,最终的片刻温情也许真的可以化解多年的冷漠。而这,正是家庭生活的根本可贵。
现在的我已经离家近千里,毫无疑问,以后会离家越来越远。然而,这个在煤黑的,到处脏乱不堪的小城里的我的家,却是我永远的归宿。
「学会等待消耗了我的生命,消耗的同时也在哺育」
付出时间,是唯一的捷径。
关于人本疗法的一些思考 绝大多数受训过的心理咨询师对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疗法都不陌生,该疗法又被称为来访者中心疗法。我比较喜欢用来访者中心疗法这个称呼。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为治疗联盟、共情(本书翻译为“共感”)、无条件积极关注和一致性。其它都容易理解,关于一致性,按罗杰斯的解释,“一致性是一种存在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外在反应与他对来访者的内部经验始终保持相同。”
在我们学习过的心理咨询中,“真诚”和“真实”的概念和“一致性”比较相似。
从心理咨询技术来看,来访者中心疗法基本以非指导型反应技术为准(国内很多也称为参与性技术),最多使用的方式就是“复述”,当然,复述也有很多细微的技巧,比如,重复、释义、情感反应、具体化技术等。但核心原则非常明确,不对来访者施加影响与评价,协助来访者走向自我实现。
在《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来访者中心疗法对人的心理问题的假设,这对理解该疗法比较重要:
实现倾向是人唯一的动机。 实现倾向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其自身在个体的社会生活空间内的抵制。该抵制称为“社会调解”。 在实现倾向的驱动与社会调解的限制这两者之间发展出了一种心理内部平衡。这种内部平衡的配置与再配置就是“实现过程”。 当个体在其实现过程中长时间处于停滞,从而导致内部平衡无法再配置以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时,“紊乱”就产生了。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和治疗过程。
结合我的实践经验,我谈一谈我阅读这本书后的思考:
第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如同这本书最后一个章节所说,绝大部分已经被整合到了其它疗法中,比如精神动力疗法,认知疗法,及其它一些后现代疗法。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异部分不多。
第二、来访者中心疗法中比较复杂的理论,比如价值条件、机体评价过程、社会调解、自我的结构形态等,缺乏足够的哲学基础、人文基础与心理学基础做支撑。这一点上,甚至不如阿德勒疗法,阿德勒疗法至少占了两个基础,精神分析与人文基础。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有些“独木难支”,一个心理咨询师,可以称自己CBT,精神动力,完形,存在,催眠、游戏、家庭等。但是如果心理咨询师只是专注于来访者中心疗法。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风险的。这本书中,作者讲述的很多理论,在我看来,如果不借助其它思想,在形成闭环方面是有一些挑战的。
第三、这是我在实践中的感受,单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有效率和效用的问题。这也是这本书最后一个章节说到的,大多数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咨询师会走向整合取向,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运用不止一种特有的心理咨询流派理论。
比如,需要深入到来访者思想的部分,精神分析流派提供了足够的理论假设,防御机制和性驱力不行,就换客体关系,客体关系有些牵强,就换自恋,或者涵容,或者个人经验组织模式,或者个人背后的动机,依恋方式等,而以来访者为中心,要深入到思想部分,难度陡然上升,咨询师不可能对每一个来访者都以一种抱持而不“解释”或者淡化“解释”的方式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与领悟。
比如,对来访者观念的挑战,用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以释义加问题的方式,或者在动机式访谈中的跟随与引导策略,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不采用一些认知疗法常用的技术,那并不会对“大多数”的来访者在观念方面的改善都有效率。我在运用SFT(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不是所有来访者对这些方式感冒。所谓的这些方式,按柏格森的话说,就是围绕在对象周围的方式,而不是进入的方式。
很多来访者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给予来访者建议固然不合适,尤其是现实性的建议,但是许多来访者都有对自我进一步探索的动机,而这个动机如果只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方式,很可能会受挫。这个观点,在我看了《罗杰斯心理治疗》这本书,讲述罗杰斯的经典个案的时候,得到印证。罗杰斯本人也屡屡打破自己的理论设置,采用了很多指导性技术,或者称为影响性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干预。
第四、这同样是我的个人感受,如果来访者在尊重、共情、真诚,再加上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方面已经达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水准,我个人认为,对来访者中心疗法再采取一种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态度并不可取。原因我在第二点已经提到,它的底蕴不够,很难让咨询师变得更有深度,除非坚守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咨询师愿意自创理论,或者进一步整合理论。
但是,如果咨询师在我说的这些方面还没有“达标”,那认真学习来访者中心疗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告诉你了为什么我们必须做到这些,做到这些的好处是什么。
谈完思考,最后,来谈一下这本书的特点与问题:
第一,这本书理论方面已经足够深入,看这本书,基本上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治疗过程有了很清楚的了解。
第二,这本书的案例单薄。来访者中心疗法比其它任何方法都更强调话术,灵活与丰富的话术技巧。如果咨询师不能掌握,只会干巴巴的不停重复/复述,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单薄的案例使得这本书不能帮助咨询师更好的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咨询师需要阅读,观摩其它的作品和案例才能真正提高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话术理解和应用。
第三,这本书的部分翻译不好,就比如把共情翻译成共感。因为翻译的原因导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这本书适合所有心理咨询师阅读,至于阅读收获,因人而异。
附一张首位作者照片(Dave Meams)
一本极好极好的心理咨询教科书 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公共汽车上看书,有时候看得太入迷都希望车一直开下去,不要停。 今天晚上终于看完,但我觉得过一段时间肯定会再读第二遍。 我认为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该读一下这本书,因为从这本书里,我们不但汲取到了国外资深心理师的精华,还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最后,我认为这是一本极好极好的心理咨询教科书。
拥有神性的一套理论 《以人为本中心心理咨询实践》这本书我觉得总体上是一种飘在天上的理论加上住在地上的人的努力实践。打比方来说,就好像我们追逐太阳的光芒,那种光芒就是我们理想的彼岸,但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永远无法活着抵达太阳,所以只能在这样的条件和情境下去践行太阳的这种里面以期将光芒带到我们自己以及关系中的来访者身上。
这本书读起来形而上的东西非常多,充满了假设和概念。但要紧的是这本书非常透彻得把这些假设与概念讲清楚了,解释了很多我原来对于这种以人为中心概念的疑问和误解。
1、第一章是这种方法的基本理论。
每个人的自我经验是最原初的东西,我们与环境接触,影响环境也受环境影响(包括关系),这种基础的本真感受就是我们的自我体验,摔倒了会痛、看到打针会害怕。
外在的环境总是会对我们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多维度、层面以及不同强度的,这样就形成了加在我们自我经验之外的价值条件。有些价值条件会强化自我经验,有些价值条件会与自我经验发生冲突。比如说谎话难受(自我经验)、社会文化道德教育我们不要说谎(同向的价值条件)、父母禁止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冲突的价值条件,自我经验想要,价值条件不允许)……
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通过提供一致的自我经验与价值条件的环境,来促成来访者发现自己的冲突,并妥善处理,以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这种环境需要咨询师的真实、无条件非评判的积极关注、共感理解。
这就是整个方法最内核最基础的原理,从逻辑上分析非常完美,但这些自我经验、价值条件早已刻入每个人非常深层的地方并不是认识到就能轻易解决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时这种深刻的环境与关系又像是海市蜃楼一般,看起来完美,但我们永远无法抵达,作为凡人,我能做的就只是去努力接近那种神性的东西,去努力处理自己的一致性,去拓展对人类心理现象的认识和包容能力……
2、第二章是在前面基础理论之上的新发展
先是实现倾向(在特定环境下促使个体尽最大努力去生存、发展和提高)与社会调节(寻求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一致)的关系。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无论什么环境,个体都有一种在这样的环境下尽最大努力生存发展的倾向(对于最恶劣的环境可能就是求生意志了);与此同时,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社会压力使我们去寻求个体与这种环境的一致。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张力,平衡的人能够两者合理的兼顾,失衡的人可能会在任一个方面失去平衡。过度社会调节会让一个人过于看重外部的价值条件而无法相信自我体验与判断,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过度实现倾向又会通过一切自我中心的方式来获得自我保存而只允许自己从这种角度来理解社会环境。
前四个假设都是在上面的这种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提出的。①实现倾向是唯一动机,每个个体的自我(心理上的)保存是一切动机中的元动机;②实现倾向会引发社会调节,因为环境不是充分的允许个体完全自我保存的;③这种冲突会不断发展,平衡、失衡、平衡(相对的平衡),新的平衡对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的适应性都会变好,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④如果某一侧长期停滞难以再平衡(比如外部压力过大),对变化的环境适应出现困难,就会发生“紊乱”。
这部分很好地解释了很多人讲的固着(停滞)和流动,简单理解就是适应和平衡能力的丧失或良好保持。
接下来的一部分是有关自我分裂的理论,个体自我会因为痛苦经验或者各种各样的价值条件形成不同特点的很多部分,就好像我们身体里其实住着一群人而并不是一个人一样。这些不同的自我之间也一样会产生冲突和张力,当这些自我能够很好的整合时(一致、真诚)个体是一种比较完整或平衡的状态;当这些细分的自我之间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时,个体同样会陷入紊乱。这其实也是中阶课一开始小明老师讲到的,咨询的时候看起来是2个人面对面,其实咨询师里还坐了很多个人。有时候甚至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内部的不同自我逐一提供治疗关系。
在这个理论之上,是后面的四个假设。⑤我们这种分裂开的自我可以由外部投射的基础而建立(他人、社会、文化的信息或评价),社会角色、他人期望等等都会让我们的自我分裂出不同的更小的自我;⑥这种分裂开的自我也可以由内部不一致的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之间存在的冲突)而建立起来;⑦不同的分裂开的自我会整合同化相一致的部分,每个很弱的分裂开的自我之间冲突不会很大,但经过整合以后,这种冲突会放大很多; ⑧不同分裂开的自我也会相互联系和重构(再平衡)。
有了这些假设以后,治疗的过程也就可以展现为3个层面,最表层的就是来访者的个人问题,其实就是冰山一角,当然有些来访者确实仅限于解决当下问题即可。中间的层面就是解决上述的冲突,自我经验与价值条件之间的、不同分裂开的自我之间的。底层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存在过程,这些东西往往是我们个人中最深层次的东西,敞开它们往往会被伤害甚至毁灭。
因此咨询想要真正有效,这些深层的东西得到处理是更有价值的,但这就要求咨询师能够提供真正的安全环境,让来访者敢于面对心底里那些我们唯恐被他人所知的东西。
3、第三章开始讲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对于自我的运用。来不及详细写感受了。
正因为上面理论中的内容,因此咨询师只有平衡好自己的两种冲突,才有可能去提供更接近目标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来访者才能够第一次有机会审视自己的两种冲突,才干预直面它们,进而拥有成长和再平衡的勇气。
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咨询师对于自己的了解、倾听、肯定与接纳。加深自我了解和觉察,能够发现自己的冲突和张力,能够平衡好自己,能够平衡好那些不同的小自我,能够承认有些价值条件永远无法满足并抛弃它们,能够恰当合适的再平衡。
通过健康的咨询关系和永无止境的自我探索,咨询师就更能提供这种共情同感、无条件非评判的积极关注以及真诚一致的自我,那么来访者就更有可能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关系中抵达更深的层面,化解那些冲突。
喜欢人本的同行一定要看的书 这是一本让我读了很久的书。
因为它几乎每隔几行文字都有收益:可能是作者的精华,可能是刚刚好我在那时刻我对上文观点的质疑,也可能是读书过程中我神游到其它地方有了新的体会和理解。
而且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很照顾读者的感受 很多共情让你觉得就是你拍脑袋想说“这就是我咨询中面对的问题”, 遇到可能晦涩他会给你节选案例中的对话
仔细想想, 其实它除了用在咨询过程中 其实很多“态度”可以用于我的生活中 非常喜欢。
第44页 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运用
“健康”治疗关系的特征 1.心理咨询师公开自己的目标和意图 2.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负责,而不是替他负责 3.心理咨询师并不控制来访者而是准备好了被控制 4.心理咨询师并不声称自己知道什么对来访者是“好的” 5.心理咨询师并非“成功”导向的 6.心理咨询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个阶段想向来访者提供什么 7.心理咨询师向来访者作出承诺并且会为了这种关系而“战斗” 8.心理咨询师准备好了使自己投入到这一关系中而没有任何要求 9.心...
如果一种健康关系的标志是心理咨询师无意于控制来访者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另一个标志就是他准备好了被一位显然有所计划的来访者所操纵,甚至有时是驾驭。回顾一下,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对人性有一种基本信任,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着一种真诚以及建设性的社会交往。这一信念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会轻信他人并无视人类的刚愎自用,但它暗示了他准备去相信那些显然不值得信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发现自己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