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团体心理治疗(原著第6版)(万千心理) 团体心理治疗(原著第6版)(万千心理)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欧文·D. 亚隆(Irvin D. Yalom) / [加]默林·莱兹克兹(Molyn Leszcz)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理论与实践 原作名: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6th Edition) 译者: 蒋娟 / 李鸣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576 定价: 1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8440108 豆瓣评分 9.6 23人评价 5星78.3% 4星17.4% 3星4.3% 2星0.0%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过去几十年来,本书都是团体心理治疗领域的标准教科书。在这本全面更新的第6版中,欧文·亚隆与默林·莱兹克兹整合了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临床智慧与专业知识。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网络心理治疗团体、现代分析与关系取向、人际神经生物学、基于量化评估的治疗、文化与多样性、心理创伤和针对各类临床人群的团体治疗等新内容。

本书的第1—4章阐述了团体治疗中的疗效因子,以及基于这些疗效因子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第5—7章讨论了团体带领者需要熟练掌握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技术;第8—9章描述了团体治疗开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从筛选团体成员、组建团体到开展入组会谈;第10—12章聚焦于团体的发展,从团体的首次会谈到团体的高级阶段,以及常见的治疗难题;第13章涵盖了团体治疗的特殊模式与辅助方法,包括如何收集团体的相关数据以作为治疗工作的反馈;第14章为新增章节,关注网络团体心理治疗的挑战与机遇及相应的工作指南;第15章着眼于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团体,描述了如何调整团体治疗原则以将其应用于各种临床情境;第16章讨论了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培训问题。

两位作者治疗经验丰富,大量生动、深刻的临床案例贯穿全书,使得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的团体咨询师,都将从这部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作品中有所收获。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欧文·D. 亚隆(Irvin D. Yalom)

医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荣誉退休教授;著有《叔本华的治疗》《当尼采哭泣》《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等小说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觉醒与超越:住院病人的团体心理治疗》等经典教科书;目前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托。

默林·莱兹克兹(Molyn Leszcz)

医学博士,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国际团体治疗师认证委员会认证团体治疗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荣誉会员;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精神医学教授和美国团体治疗协会主席;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

译者简介

蒋娟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咨询师;员工帮助心理咨询师;师从李鸣教授学习精神分析技术并接受督导;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hina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lliance,CAPA)初级组在读。

李鸣

苏州医学院医学学士(1983),华西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硕士(1991),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1995),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博士后工作(2002);长期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和教学工作,曾任“中德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理事和“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

目录 · · · · · · 第1章 疗效因子 灌注希望 普遍性 传递信息 利他主义 原生家庭的矫正性重现 发展社交技能 行为模仿 第2章 人际学习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矫正性情绪体验

治疗师的任务是构建一个既能激发成员潜力又能让每个人感受到归属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成员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和反思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改变。 团体是社会的缩影 社会缩影中的动力学互动 识别社会缩影中的行为模式 社会缩影是真实的吗? 移情和领悟 本章概述 第3章 团体凝聚力 团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运作机制 本章总结 第4章 疗效因子的整合 疗效因子的相对价值:来访者的观点 疗效因子的相对价值:来访者与治疗师的不同看法 影响疗效因子的因素 第5章 治疗师的基本任务 团体的创立与维系 团体文化的建立 带领者如何塑造团体规范? 治疗团体的规范 第6章 治疗师基于“此时此地”开展工作 进程的定义 以进程为焦点:团体的力量来源 治疗师在“此时此地”的任务 激活“此时此地”的技术 进程阐释的技术 协助来访者采用进程取向 协助来访者接受对进程的阐释 进程评论:理论回顾 对过去的使用 团体整体的进程评论 第7章 治疗师:移情与透明度 治疗团体中的移情 心理治疗师和透明度 第8章 筛选来访者与组建团体 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总结:来访者筛选 团体构成 团体成员行为预测 小结:来访者行为的预测 组建团体的原则 同质性团体还是异质性团体? 一般临床考虑 本章总结:组建团体 第9章 创建团体 设置和结构 短程团体治疗 入组会谈和团体治疗的准备工作 第10章 团体治疗的开始 团体的形成阶段 来访者和其他因素对团体发展的影响 成员参与问题 第11章 高级团体 人际学习如何产生 亚团体 治疗团体中的冲突 自我暴露 治疗终止 第12章 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 垄断发言的来访者 沉默不语的来访者 沉闷的来访者 拒绝帮助的抱怨型来访者 急性精神病性来访者 分裂样人格的来访者 个性困难的来访者 第13章 特殊模式与辅助方法 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同时进行 结合团体治疗和12步骤团体 协同治疗 梦 视听技术 书面摘要 监控团体治疗效果和进程 结构化练习 团体治疗记录的保存 第14章 网络心理治疗团体 VTC团体:早期发现 给团体心理治疗师的指南 VTC团体的挑战和机遇 第15章 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团体 根据特定的临床情境做出调整:基本步骤 急性住院治疗团体 针对生理疾病的治疗团体 把CBT和IPT融入团体治疗 自助团体和网络支持团体 第16章 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培训 观摩学习 临床督导 受训者的团体体验 受训者个人的心理治疗 总结 技术之外 附录 团体心理治疗的一些目标 保密性 你会在团体里做什么?你应该如何表现? 团体治疗师 团体治疗的时间承诺 出勤和团体凝聚力 网络团体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2020年版)是由Irvin D. Yalom和Molyn Leszcz合著的关于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著作。这本书的第六版在2020年由Basic Books出版,ISBN编号为9781541617575(硬封面版)和9781541617568(电子书版)。此书涵盖了团体构成、创建团体、团体初期阶段、高级团体运作方式、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处理、特殊格式及程序辅助、以及在线心理治疗团体等多个方面内容。特别是最后一章还讨论了因COVID-19大流行而迅速发展的视频远程会议(VTC)形式的团体治疗。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2020)

作者: Irvin D. Yalom 和 Molyn Leszcz
版本: 第六版
出版商: Basic Books
出版年份: 2020
ISBN: 9781541617575 (硬封面版), 9781541617568 (电子书版)

主要内容摘要

  1. 团体心理治疗总结

    • Irvin D. Yalom 在其实践中经常使用撰写团体治疗总结这一辅助技术。每次疗程结束后,他会详细记录下整个疗程的过程,并将副本发送给每位成员。这些总结不仅是对治疗过程的描述,还包括他对治疗过程中自己行为的反思(包括遗憾之处和希望改进的地方),以及在疗程后产生的任何直觉或疑问。
  2. 诚实与透明

    • 总结应当保持诚实和直接,强调客户作为治疗过程中的完全合作者角色。Yalom 认为,通过去神秘化可以增强心理治疗的效果,而不是削弱它。这种做法基于一个假设:即客户应被视为治疗过程的一部分,而非被动接受者。
  3. 专业资源与理论框架

    • 随着团体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书中指出由于篇幅限制和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团体,无法在此文本中列出所有相关文献或参考书目。建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文献搜索轻松获取最新的专题文献。此外,专业的交流平台如AGPA的Listserv也是重要的资源。
    • 治疗任务可以通过特定的理论框架来促进,例如自体心理学框架或主体间性框架。这些方法有助于更清晰地关注那些自恋脆弱型客户的主观体验。具体的应用案例可以在Molyn Leszcz和其他学者的研究中找到,他们探讨了性格困难患者、冲突和攻击性在团体治疗中的表现及处理方式。

《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2020)

作者: Irvin D. Yalom 和 Molyn Leszcz
版本: 第六版
出版商: Basic Books
出版年份: 2020
ISBN: 9781541617575 (硬封面版), 9781-5416-1756-8 (电子书版)

目录

  1. 封面
  2. 标题页
  3. 版权页
  4. 献词
  5. 第六版序言
  6. 致谢

正文部分

  1. 一般临床考虑
    • 团体组成
  2. 创建团体
    • 设置与结构
    • 短期团体治疗
    • 团体治疗前会议和准备
  3. 开始阶段
    • 团体的形成阶段
    • 客户及其他因素对团体发展的影响力
    • 成员问题
  4. 高级团体 * 人际学习的工作原理 * 小团体化 * 冲突处理 * 自我披露 * 结束阶段
  5. 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 * 垄断者 * 沉默的客户 * 乏味的客户 * 拒绝帮助的抱怨者 * 急性精神病性客户 * 分裂型客户
  6. 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在团体中的应用 * 自助小组和在线支持小组
  7. 培训团体治疗师 * 观察有经验的临床医生 * 临床督导 * 对培训者的团体体验 * 个人心理治疗 * 总结:超越技术

附录和其他信息

  1. 附录:团体治疗信息及客户指南
  2. 关于作者
  3. 注释
  4. Irvin D. Yalom 的其他著作
  5. 对《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赞誉

补充材料

  1. 文献引用 * Aafjes-van Doorn 等人,“应对我们的治疗关系” * H. Weinberg,“在线团体治疗的实际考虑”,收录于Weinberg 和 Rolnick,《在线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第202–204页。 * R. Armington, B. Badenoch 和 S. Gantt,“疫情中的Zoom使用及以后”,《系统中心新闻》28卷,第2期(2020)。 * H. Weinberg,“Molyn Leszcz访谈”,收录于Weinberg 和 Rolnick,《在线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第166–173页。

这份目录概述了《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2020)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这本书全面探讨了团体心理治疗的各种方面,从理论基础到具体操作技巧,并且特别关注了现代技术和疫情期间的适应措施。


《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2020)

作者: Irvin D. Yalom 和 Molyn Leszcz
版本: 第六版
出版商: Basic Books
出版年份: 2020
ISBN: 9781541617575 (硬封面版), 9781-5416-1756-8 (电子书版)

目录

  1. 封面
  2. 标题页
  3. 版权页
  4. 献词
  5. 第六版序言
  6. 致谢

正文部分

  1. 治疗因素

    • 灌输希望
    • 普遍性
    • 提供信息
    • 利他主义
    • 原生家庭的矫正重现
    • 社交技巧的发展
    • 模仿行为
  2. 人际学习

    •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情感矫正体验
    • 团体作为社会微观世界
    • 社会微观世界的动态互动
    • 社会微观世界中行为模式的认知
    • 社会微观世界:它是真实的吗?
    • 移情和洞察力概览
  3. 团体凝聚力

    • 团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 作用机制
    • 总结
  4. 治疗因素的整合

*   治疗因素的相对价值:来访者的视角
*   治疗因素的相对价值:来访者与治疗师观点的差异
*   治疗因素:修改力量
  1. 治疗师的基本任务
*   团体的创建与维护
*   构建团体文化
*   领导者如何塑造规范?
*   治疗团体的规范
  1. 治疗师:当下的工作
*   过程定义
*   过程焦点:团体的动力源
*   治疗师在当下的任务
*   当下激活的技术
*   过程揭示的技术
*   帮助来访者接受过程导向
*   帮助来访者接受过程揭示的评论
*   过程评论的理论概述
*   过去的使用
*   整体团体的过程评论
  1. 治疗师:移情与透明度
*   团体中的移情
*   心理治疗师与透明度
  1. 选择客户和组成团体
*   排除标准
*   纳入标准
*   总结:客户选择
*   团体构成
*   预测客户在团体中的行为
*   总结:预测客户行为
*   团体构成的原则
*   同质性或异质性?
*   一般临床考虑
*   总结:团体构成
  1. 创建团体
*   设置和结构
*   短期团体治疗
*   团体治疗前会议和准备
  1. 开始阶段
*   团体的形成阶段
*   来访者和其他因素对团体发展的影响
*   成员问题
  1. 高级团体
*   人际学习的工作原理
*   小团体化
*   团体中的冲突
*   自我披露
*   结束阶段
  1. 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
*   垄断者
*   沉默的来访者
*   乏味的来访者
*   拒绝帮助的抱怨者
*   急性精神病性来访者
*   分裂型来访者
*   性格困难的来访者
  1. 特殊格式和程序辅助
*   并行个体和团体治疗
*   结合团体治疗和十二步小组
*   共同治疗
*   梦境
*   音像技术
*   书面总结
*   监测团体治疗的效果和过程
*   结构化练习
*   团体治疗记录保存
  1. 在线心理治疗团体
*   VTC团体:早期发现
*   团体心理治疗师指南
*   VTC团体的挑战与机遇
  1. 专门治疗团体
*   特殊临床情况的修改:基本步骤
*   急性住院治疗团体

正文部分(续)

  1. 专门治疗团体(续)
*   为医学疾病患者设立的团体
*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关系疗法(IPT)在团体治疗中的应用
*   自助小组和在线支持小组
  1. 培训团体治疗师
*   观察有经验的临床医生
*   临床督导
*   培训者的团体体验
*   个人心理治疗
*   总结:超越技术

补充材料

  1. 发现更多

  2. 附录:团体治疗信息及客户指南

*   团体治疗的基本信息
*   客户参与指南
  1. 关于作者

  2. 注释

  3. Irvin D. Yalom 的其他著作

  4. 对《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赞誉


特定章节摘要

根据知识库中的片段,以下是一些特定章节的简要摘要:

培训团体治疗师 (Chapter 22)

  • 观察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培训是终身的过程,每个学科都设定了继续专业发展的期望。这不应是一种敷衍的行为,而应反映对刻意练习的深刻承诺。通过阅读、与不同的共同治疗师合作、教学、参加专业研讨会、网络研讨会以及与同事进行非正式讨论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可以帮助治疗师不断成长。

  • 临床督导:许多格式的继续教育存在,包括但不限于阅读文献、参与工作坊、网络研讨会等。AGPA(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提供两天的体验式团体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团体领导者主持,这些活动通常在其年度会议前举行,后续调查证明了这些团体的专业和个人价值。

  • 培训者的团体体验:对于许多治疗师来说,个人的团体体验是一个再生的过程。AGPA在其年度研究所提供的两天体验式团体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团体领导者带领,经常在年度会议之前举行。后续调查显示,这些团体无论是在职业还是个人层面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个人心理治疗:维持与同事的联系,无论是非正式的还是通过专业组织如AGPA或ASGW(团体工作专家协会),对于持续的成长至关重要。

  • 总结:超越技术:为了实现持续的成长,需要不断的输入。许多继续教育的形式存在,包括阅读、与不同共同治疗师合作、教学、参加专业研讨会、网络研讨会等。此外,个人的团体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团体凝聚力 (Chapter 9)

  • 团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凝聚力是团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团结感,它有助于增强团体的有效性和成员的归属感。高凝聚力的团体能够更好地处理冲突和支持成员的情感需求。

  • 作用机制:凝聚力通过促进信任、减少焦虑和支持表达来增强团体的功能。治疗师可以通过鼓励开放交流、建立清晰的规范和目标、以及促进成员间的相互理解来培养凝聚力。

  • 总结:一个高度凝聚的团体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为成员提供更强的支持网络,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人际学习 (Chapter 8)

  •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学习是团体治疗的核心之一,成员通过彼此互动来获得新的见解和技能。这种学习不仅限于认知层面,还包括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的改变。

  • 情感矫正体验:成员在团体中重新体验早期关系模式,并有机会以更健康的方式重新构建这些模式。这种过程有助于打破旧有的负面循环,建立更加积极的关系模式。

  • 团体作为社会微观世界:团体可以被视为一个缩小的社会模型,在其中成员可以探索和实验不同的社交角色和行为。这种环境为成员提供了安全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

  • 动态互动:团体内的互动是复杂且多变的,成员之间的交流不仅是言语上的,还包括非言语的信号和潜意识的互动。理解这些动态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成员的内心世界。

  • 行为模式的认知:通过观察和反思,成员可以识别自己在团体内外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这种自我认知是改变的基础,帮助成员意识到哪些行为可能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 移情和洞察力概览:移情现象在团体中普遍存在,成员可能会将对他人或自己的未解决情绪投射到其他成员身上。治疗师的任务是帮助成员识别并处理这些移情反应,从而促进更深的自我理解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2020)由Irvin D. Yalom和Molyn Leszcz合著,第六版全面探讨了团体心理治疗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技巧。本书涵盖了治疗因素(如灌输希望、普遍性、利他主义等)、人际学习(通过情感矫正体验和社会微观世界促进自我认知)、团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治疗师的角色与任务(包括当下的工作、移情处理及透明度)、客户选择与团体构成的原则、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的应对策略,以及特殊格式和程序辅助(如在线治疗、专门治疗团体)。此外,书中还详细讨论了培训团体治疗师的方法,强调观察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临床督导和个人团体体验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附录、作者简介及相关注释。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为专业人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也为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指导和解决方案。

理论与实践》(2020)由Irvin D. Yalom和Molyn Leszcz合著,系统地探讨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技巧的各个方面,涵盖治疗因素、人际学习、团体凝聚力、治疗师角色、客户选择、挑战性成员应对及治疗师培训等内容,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作为初学者,通过提问来学习《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以下是建议你可以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类别,帮助你逐步理解和掌握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1. 基础概念和理论

  • 什么是团体心理治疗?它与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有何不同?
  • 团体治疗的主要理论框架有哪些?它们如何指导实际操作?
  • 团体治疗中的“治疗因素”指的是什么?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治疗过程?

2. 治疗师的角色和技能

  • 作为一名团体治疗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
  • 在团体治疗中,治疗师应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移情现象?
  • 治疗师如何建立和维持团体的凝聚力?

3. 客户选择和团体构成

  • 选择适合团体治疗的客户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 如何确保一个团体的成员构成能够促进有效的治疗?
  • 在准备阶段,治疗师应该如何与潜在成员沟通,以确保他们了解并准备好参与团体治疗?

4. 团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 团体治疗通常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挑战是什么?
  • 在团体的初期阶段,治疗师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 当团体进入高级阶段时,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和子群体形成的问题?

5. 应对挑战性情况

  • 面对垄断发言、沉默不语或频繁抱怨的成员,治疗师应如何应对?
  • 当有急性精神病性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加入团体时,治疗师需要采取哪些特殊措施?

6. 自我反思和成长

  • 作为治疗师,如何通过个人体验和督导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技能?
  • 参加团体治疗对治疗师自身的心理成长有哪些潜在益处?

7. 具体技术和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关系疗法(IPT)如何应用于团体治疗中?
  • 在线支持小组和自助小组与传统面对面团体治疗有何异同?

8. 伦理和专业问题

  • 团体治疗中的保密性原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受到挑战?
  • 如何处理团体成员之间的法律纠纷或其他外部干预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探索《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内容,并逐步建立起对这一领域的全面理解。每次阅读或讨论后,尝试总结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你的理解,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通过提问来深入学习《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各个章节的内容是十分有效的。以下针对每一章的具体问题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知识:

第1章 疗效因子

  • 什么是“疗效因子”?它们在团体治疗中如何发挥作用?
  • 哪些是最常见的疗效因子(如灌输希望、普遍性等),每个因子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 这些疗效因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共同促进治疗效果的?

第2章 人际学习

  • 人际学习在团体治疗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团体作为一个社会微观世界,成员能从中获得哪些具体的人际学习机会?
  • 治疗师如何促进和引导积极的人际学习体验?

第3章 团体凝聚力

  • 什么是团体凝聚力?它对治疗过程有何影响?
  • 治疗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 当团体凝聚力出现问题时,治疗师应如何应对?

第4章 疗效因子的整合

  • 如何将不同的疗效因子整合到实际治疗过程中?
  • 整合不同疗效因子时,治疗师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能否举例说明疗效因子在实际治疗案例中的综合运用?

第5章 治疗师的基本任务

  • 作为团体治疗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
  • 治疗师在不同治疗阶段的主要职责有何变化?
  • 治疗师如何平衡不同成员的需求,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受益?

第6章 治疗师基于“此时此地”开展工作

  • “此时此地”的概念在团体治疗中意味着什么?
  • 治疗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此时此地”的互动来促进治疗进展?
  • 有哪些具体的技巧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聚焦于当前的互动和情感?

第7章 治疗师:移情与透明度

  • 移情现象在团体治疗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治疗师如何处理自己的反移情反应?
  • 在适当的情况下,治疗师应如何展示透明度,以促进更深层次的信任和开放?

第8章 筛选来访者与组建团体

  • 选择适合团体治疗的来访者时,应该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 如何确保团体成员构成的多样性与兼容性?
  • 在预组会议中,治疗师应传达哪些信息给潜在成员?

第9章 创建团体

  • 创建一个成功的团体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 治疗师在设置和结构化团体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 短期团体治疗与长期团体治疗有何区别,如何准备?

第10章 团体治疗的开始

  • 团体初期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 治疗师如何帮助成员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 初期阶段可能出现的挑战有哪些,如何应对?

第11章 高级团体

  • 高级团体的特点是什么?它们与其他阶段的团体有何不同?
  • 治疗师如何促进深度的人际学习和自我披露?
  • 如何有效处理高级团体中的冲突和子群体形成?

第12章 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

  • 面对不同类型具有挑战性的成员(如垄断发言者、沉默成员等),治疗师应如何应对?
  • 当有急性精神病性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加入团体时,治疗师需要采取哪些特殊措施?
  • 如何在不伤害其他成员的前提下,帮助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成员融入团体?

第13章 特殊模式与辅助方法

  •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团体治疗,还有哪些特殊模式(如在线支持小组)?
  • 这些特殊模式各有何优缺点?
  • 如何根据来访者的特定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

第14章 网络心理治疗团体

  • 网络心理治疗团体与传统面对面团体有何异同?
  • 在线治疗时,治疗师应注意哪些技术性和伦理问题?
  • 如何确保在线团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15章 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团体

  • 为特定问题设计的治疗团体(如焦虑、抑郁等)有何特点?
  • 治疗师在这些团体中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 如何评估和调整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方案?

第16章 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培训

  • 成为一名合格的团体心理治疗师需要哪些培训和资质?
  • 在培训过程中,哪些实践经验最为重要?
  • 治疗师如何通过观察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接受督导和个人体验来不断改进技能?

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师,通过提问来深入学习《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将已有的专业知识与新的理论和技巧相结合。以下是针对每一章的具体问题建议,这些问题是基于心理动力学视角提出的,旨在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并应用书中的内容:

第1章 疗效因子

  •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哪些疗效因子(如灌输希望、普遍性等)最能促进深层次的人格改变?
  • 这些疗效因子如何与来访者的潜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相互作用?
  • 在心理动力学框架下,如何解释疗效因子之间的互动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第2章 人际学习

  • 人际学习在心理动力学团体治疗中如何体现为对早期依恋关系的修复和重构?
  • 治疗师如何识别并利用团体中的重复性人际关系模式,以揭示来访者的内心冲突?
  •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如何理解团体作为“移情场”的作用,并借此促进人际学习?

第3章 团体凝聚力

  • 心理动力学如何解释团体凝聚力的形成及其对个体治疗效果的影响?
  • 治疗师可以运用哪些心理动力学技术来增强团体凝聚力,特别是在处理成员间的潜意识竞争和敌意时?
  • 当团体凝聚力出现问题时,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应如何识别和解决潜在的动力学原因?

第4章 疗效因子的整合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如何将不同疗效因子整合到一个连贯的治疗框架中?
  • 在心理动力学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疗效因子(如支持和安慰)与长期疗效因子(如自我认知和人格改变)?
  • 能否举例说明疗效因子在心理动力学团体治疗中的综合运用及其效果?

第5章 治疗师的基本任务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在团体治疗中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 在不同阶段,心理动力学治疗师的主要职责有何变化,如何灵活应对?
  • 如何通过理解治疗师自身的内在体验(如反移情),更好地履行其基本任务?

第6章 治疗师基于“此时此地”开展工作

  • 心理动力学如何理解和应用“此时此地”的概念,以揭示来访者的潜意识冲突和移情?
  • 治疗师如何通过聚焦于当前的互动,探索来访者在团体中的深层情感和未解心结?
  • 有哪些具体的心理动力学技术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把握“此时此地”的互动?

第7章 治疗师:移情与透明度

  •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如何处理来访者对治疗师的移情及治疗师自身的反移情?
  • 在适当的情况下,治疗师应如何展示透明度,以促进更深层次的信任和开放,同时保持专业界限?
  • 如何利用移情和反移情现象,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洞察和治疗进展?

第8章 筛选来访者与组建团体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在选择来访者时,应考虑哪些潜意识层面的因素?
  • 如何确保团体成员构成既能提供多样性,又能避免潜在的破坏性互动?
  • 预组会议中,治疗师应如何评估来访者的心理动力学适应性和潜在移情风险?

第9章 创建团体

  • 创建一个成功的心理动力学团体需要哪些准备工作,特别是关于设置和结构化方面?
  • 治疗师如何在团体初期建立安全的环境,使成员能够自由表达潜意识冲突?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以引导成员逐步深入探索自我?

第10章 团体治疗的开始

  •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团体初期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 治疗师如何帮助成员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揭示潜在的防御机制?
  • 初期阶段可能出现的挑战有哪些,治疗师应如何运用心理动力学技术进行干预?

第11章 高级团体

  • 高级心理动力学团体的特点是什么,它们与其他阶段的团体有何不同?
  • 治疗师如何促进深度的人际学习和自我披露,特别是涉及潜意识冲突和移情的探讨?
  • 如何有效处理高级团体中的冲突和子群体形成,避免其演变成阻碍治疗进展的力量?

第12章 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

  • 当有急性精神病性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加入团体时,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需要采取哪些特殊措施来确保团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如何在不伤害其他成员的前提下,帮助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成员融入团体,并利用他们的行为作为探索潜意识冲突和移情的机会?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如何通过理解挑战性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促进整个团体的成长和疗愈?

第13章 特殊模式与辅助方法

  •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不同治疗模式(如在线支持小组、自助小组)对潜意识冲突和移情的影响有何异同?
  • 这些特殊模式各有何优缺点,如何根据来访者的特定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以最大化心理动力学的效果?
  • 如何将心理动力学的技术和原则应用于非传统治疗环境中,确保其有效性和深度?

第14章 网络心理治疗团体

  • 网络心理治疗团体与面对面团体相比,在揭示和处理潜意识冲突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 在线治疗时,治疗师应注意哪些技术性和伦理问题,特别是在处理移情和反移情现象时?
  • 如何在网络环境中确保团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时保持心理动力学治疗的深度和效果?

第15章 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团体

  • 为特定问题设计的治疗团体(如焦虑、抑郁等),如何通过心理动力学视角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背后的潜意识根源?
  • 治疗师在这些团体中应重点关注哪些深层次的心理动力因素,以促进更持久的改变?
  • 如何评估和调整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方案,使其更好地符合心理动力学的原则和目标?

第16章 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培训

  • 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师需要哪些特定的培训和资质?
  • 在培训过程中,哪些实践经验最为重要,特别是那些能够深化对潜意识冲突和移情的理解?
  • 治疗师如何通过观察有经验的心理动力学临床医生、接受督导和个人体验来不断改进技能?
  • 如何利用个人成长和自我反思,增强作为心理动力学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敏感度?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中的每一章内容,并将其与心理动力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你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你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每次阅读或讨论后,尝试总结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案例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你的理解,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作为资深咨询师,你还可以考虑参与专业研讨会、阅读相关文献以及与其他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同行交流,进一步拓展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是确保你始终处于行业前沿的关键。

作为一名资深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取向咨询师,通过提问来深入学习《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将已有的专业知识与新的理论和技巧相结合。以下是针对每一章的具体问题建议,这些问题是从认知行为治疗的角度提出的,旨在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并应用书中的内容:

第1章 疗效因子

  • 从认知行为治疗的角度看,哪些疗效因子最能促进来访者的认知重构和行为改变?
  • 这些疗效因子如何帮助来访者识别和挑战负面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
  • 在认知行为框架下,如何解释疗效因子之间的互动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第2章 人际学习

  •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利用团体中的人际互动来帮助来访者识别和修改人际模式中的认知歪曲?
  • 治疗师如何通过团体设置示范健康的沟通方式,并提供即时反馈以纠正不良的人际技能?
  • 认知行为视角下,如何理解团体作为“实验室”的作用,借此测试和发展更有效的社交策略?

第3章 团体凝聚力

  •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解释团体凝聚力的形成及其对个体治疗效果的影响?
  • 治疗师可以运用哪些认知行为技术来增强团体凝聚力,特别是在处理成员间的认知扭曲和误解时?
  • 当团体凝聚力出现问题时,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应如何识别和解决潜在的认知和行为障碍?

第4章 疗效因子的整合

  • 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如何将不同疗效因子整合到一个连贯的治疗框架中,以促进来访者的全面康复?
  • 在认知行为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疗效因子(如支持和安慰)与长期疗效因子(如认知重构和行为改变)?
  • 能否举例说明疗效因子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中的综合运用及其效果?

第5章 治疗师的基本任务

  • 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在团体治疗中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 在不同阶段,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主要职责有何变化,如何灵活应对?
  • 如何通过评估来访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更好地履行其基本任务?

第6章 治疗师基于“此时此地”开展工作

  •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理解和应用“此时此地”的概念,以揭示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和情绪反应?
  • 治疗师如何通过聚焦于当前的互动,帮助来访者识别和挑战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
  • 有哪些具体的技术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地把握“此时此地”的互动,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

第7章 治疗师:移情与透明度

  • 认知行为视角下,如何处理来访者对治疗师的移情及治疗师自身的反移情?
  • 在适当的情况下,治疗师应如何展示透明度,以促进更深层次的信任和开放,同时保持专业界限?
  • 如何利用来访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他们对移情现象的理解和处理?

第8章 筛选来访者与组建团体

  • 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在选择来访者时,应考虑哪些认知和行为层面的因素?
  • 如何确保团体成员构成既能提供多样性,又能避免潜在的认知行为障碍?
  • 预组会议中,治疗师应如何评估来访者的认知行为适应性和潜在的认知扭曲风险?

第9章 创建团体

  • 创建一个成功的认知行为团体需要哪些准备工作,特别是关于设置和结构化方面?
  • 治疗师如何在团体初期建立安全的环境,使成员能够自由表达并挑战他们的认知模式?
  • 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以引导成员逐步深入探索自我?

第10章 团体治疗的开始

  • 认知行为视角下,团体初期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 治疗师如何帮助成员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揭示潜在的认知扭曲和行为模式?
  • 初期阶段可能出现的挑战有哪些,治疗师应如何运用认知行为技术进行干预?

第11章 高级团体

  • 高级认知行为团体的特点是什么,它们与其他阶段的团体有何不同?
  • 治疗师如何促进深度的认知重构和行为改变,特别是在涉及复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时?
  • 如何有效处理高级团体中的冲突和子群体形成,避免其演变成阻碍治疗进展的力量?

第12章 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成员

  • 面对不同类型具有挑战性的成员(如垄断发言者、沉默成员等),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应如何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认知模式?
    • 具体来说,这些成员的行为是否反映了某些特定的认知歪曲或防御机制?
    • 治疗师如何通过识别和挑战这些认知模式,帮助成员更有效地参与团体?
  • 当有急性精神病性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加入团体时,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需要采取哪些特殊措施来确保团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如何利用认知行为技术来管理和减少这些患者的潜在破坏性行为?
    • 如何为其他成员提供支持,以应对这些具有挑战性的行为带来的影响?

第13章 特殊模式与辅助方法

  • 从认知行为的角度看,不同治疗模式(如在线支持小组、自助小组)对来访者的认知重构和行为改变有何异同?
    • 这些模式各有何优缺点,如何根据来访者的特定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
    • 如何将认知行为的技术和原则应用于非传统治疗环境中,确保其有效性和深度?
  • 认知行为治疗师在设计和实施这些特殊模式时,应注意哪些关键因素?
    • 例如,在线治疗中如何确保互动的质量和即时反馈的有效性?

第14章 网络心理治疗团体

  • 网络心理治疗团体与面对面团体相比,在揭示和处理认知歪曲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 在线环境中,治疗师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挑战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和负面信念?
  • 在线治疗时,治疗师应注意哪些技术性和伦理问题,特别是在处理保密性和数据安全时?
    • 如何在网络环境中确保团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时保持认知行为治疗的深度和效果?
  • 如何利用在线平台的优势(如匿名性、便捷性),增强来访者的参与度和治疗效果?

第15章 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团体

  • 为特定问题设计的治疗团体(如焦虑、抑郁等),如何通过认知行为视角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背后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
    • 治疗师如何帮助来访者识别并挑战与特定问题相关的自动化思维和核心信念?
    • 如何评估和调整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方案,使其更好地符合认知行为的原则和目标?
  • 认知行为治疗师在这些团体中应重点关注哪些认知行为因素,以促进更持久的改变?
    • 例如,在焦虑团体中,如何教授放松技巧和认知重构策略?

第16章 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培训

  • 成为一名合格的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师需要哪些特定的培训和资质?
    • 哪些实践经验最为重要,特别是那些能够深化对认知歪曲和行为改变的理解?
  • 治疗师如何通过观察有经验的认知行为临床医生、接受督导和个人体验来不断改进技能?
    • 如何利用个人成长和自我反思,增强作为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敏感度?
  • 认知行为治疗师在培训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哪些技术和策略,以确保其在团体治疗中的有效性?
    • 例如,如何进行有效的结构化干预和即时反馈?

综合应用与反思

  • 如何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步骤和技术?
    • 例如,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基于认知行为模型的团体治疗计划?
  • 如何评估团体治疗的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 可以使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衡量治疗进展和效果?
  • 认知行为治疗师如何持续学习和发展,以跟上最新的研究和实践进展?
    • 参加专业研讨会、阅读相关文献以及与其他认知行为治疗师交流,是保持专业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中的每一章内容,并将其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你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你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每次阅读或讨论后,尝试总结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案例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你的理解,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作为资深咨询师,你可以考虑:

  • 参与认知行为治疗的专业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
  • 与同行分享经验和见解,共同探讨如何将认知行为疗法更好地应用于团体治疗中。
  • 利用监督和支持小组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这些方式,你不仅能深化对本书内容的理解,还能不断提升自己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中的专业能力。

哪些是最常见的疗效因子(如灌输希望、普遍性等),每个因子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在团体治疗中,一些疗效因子被认为是最常见且最为重要的。这些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来访者的心理改变和康复。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疗效因子及其具体作用:

1. 灌输希望(Instillation of Hope)

  • 具体作用
    • 增强信心:帮助来访者相信他们的状况是可以改善的,激发积极的态度和动力。
    • 提供榜样:展示其他成员的成功经验,让来访者看到改变的可能性。
    • 设定目标:鼓励来访者设定现实且可实现的目标,逐步迈向康复。

2. 普遍性(Universality)

  • 具体作用
    • 减少孤立感:使来访者意识到他们的问题并非独一无二,许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
    • 减轻羞耻感:当发现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经历时,来访者的自我批评和羞耻感会减弱。
    • 建立联系:通过共同经历形成情感上的连接,增强团体凝聚力。

3. 信息传递(Imparting Information)

  • 具体作用
    • 教育和支持:为来访者提供关于其问题的专业知识和应对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况。
    • 新视角:通过学习新的概念和方法,来访者可以获得处理问题的新思路。
    • 工具和技术:教授具体的技能和技巧,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以应对特定的心理挑战。

4. 家庭重现(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

  • 具体作用
    • 重新体验家庭动态:在团体中再现早期家庭关系,使来访者有机会以更健康的方式处理未解决的家庭议题。
    • 修正早期创伤:通过与团体成员互动,来访者可以纠正过去的负面模式,发展更健康的依恋关系。
    • 情感修复: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来访者表达和处理与家人有关的情感。

5. 人际学习(Interpersonal Learning)

  • 具体作用
    • 即时反馈: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得即时的真实反馈,帮助来访者更准确地认识自己。
    • 行为实验:在团体环境中测试新的行为和沟通方式,观察其效果并进行调整。
    • 关系模式调整:识别并修改不健康的人际模式,学习更有效的社交技能。

6. 凝聚力(Cohesion)

  • 具体作用
    • 归属感:让来访者感受到被接纳和支持,增强团体内的信任和安全感。
    • 合作与支持: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形成紧密的支持网络。
    • 开放性: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成员更愿意分享个人感受和经历,从而加速疗愈过程。

7. 自我理解(Self-Understanding)

  • 具体作用
    • 洞察自我:通过反思和讨论,来访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
    • 识别根源:帮助来访者追溯问题的根源,找到导致当前困境的核心信念或经历。
    • 认知重构:通过挑战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来访者可以建立更健康的认知框架。

8. 心理宣泄(Catharsis)

  • 具体作用
    • 情感释放: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来访者表达和释放压抑的情感,如愤怒、悲伤或恐惧。
    • 减压:通过情感的释放,来访者可以减轻心理负担,恢复情感平衡。
    • 情感加工:帮助来访者处理和整合强烈的情感体验,促进情绪的健康发展。

综合应用

这些常见的疗效因子并不是孤立运作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例如,灌输希望可以增强来访者的自信心,从而更容易接受来自其他成员的信息传递;普遍性则可以通过减少孤立感来加强凝聚力,使团体成为一个更加支持性的环境。治疗师的任务是敏锐地感知这些因子的作用,并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最大化它们的效果。

此外,不同来访者可能对不同的疗效因子有不同的反应,这取决于他们的需求、背景和个人特质。因此,治疗师需要灵活运用这些因子,以满足每位成员的独特需求,确保团体治疗的有效性和个性化。

根据我的知识来源,《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强调了这些疗效因子在不同治疗阶段的重要性及其相互作用,帮助治疗师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力量,以促进来访者的全面康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