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on_becoming_a_person
On Becoming a Person
作者: Carl R. Rogers 出版社: Constable 副标题: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出版年: 2004-03-01 页数: 432 定价: GBP 9.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845290573
作者简介 · · · · · · 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性本善,有自我实现的发展潜力;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心理治疗师要有真诚关怀当事人的感情,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增强自信心。 罗杰斯的心理疗法在当今欧美各国广泛流行。他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而且至今魅力不减。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来自:熊猫书院 我感到,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 当我接受这个真实的自己时,我就会发生变化,超越我现在的样子。 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 只有当我把他的感受、态度和信念作为他真实且重要的一部分接纳时,我才是在协助他变成一个“个体”。 我越向我自己的真实以及他人的真实开放,我就越不可能有一种要去安排一切的冲动。 接受真实,就是接受许多的不完美,这让我越发尊重复杂的生活过程,所以我不再急于设定目标、塑造他人、操纵他人。我变得更加满足于做我自己,同时让他人也可以做他自己。 别人做出的评价对我来说不是行动的指南。 如果说在我一生中有一个惟一了解我的人,了解我所做的事是否诚实、认真,是否虚伪,那这个人就是我自己,并且这种判断是我自己的责任,不能让渡给任何人。 我们每个人最个人化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如果得到表达和分享,就可能会深入到他人的内心世界中。 生活,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心理咨询的关键是双方建立有用的人际关系。 如果我能提供某种正确的人际关系,那么我的当事人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人格的变化和发展。 我可以是我全部的经验。 人类的自我大多是在追求“有意义”,我们做的任何事,如果毫无目的和意义,会让我们非常恐慌,恐慌于自己在浪费生命,恐慌自己像“傻子”一样生活。但当我们真正体验自己的感觉,而不去深入思考它与自我的关系时,我们并不会恐慌,我们会感到舒服、平和。 自由地体验身体的感觉和反应,而不要过多地企图把这些体验和自我联系起来。 对于“人格的积极本质”这个维度,当事人在心理咨询中的变化是:当事人越是深入内心,他的恐惧就会越少,因为他会发现自我内核并不是邪恶,而是一个没有仇恨,既不想奖励也不想惩罚别人的自我。人类的确是一种正面的、社会性的动物。 心理治疗(至
虽然比较专业的书,但其实跟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沟通、理解,不只是寻常字面上的意义
罗杰斯做了什么
卡尔·罗杰斯带来的观念是革命性的,虽然他的“人本主义”在最粗浅的心理咨询教科书里都能找到,虽然他确立的几个简单原则: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刚开始学习心理咨询的人都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并发自内心相信仅凭这些就能给来访者带来改变的人并不多见。
和罗杰斯的相遇需要一些基础,这种基础不是知识的积累或思维的训练,而是经历和体验。在我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只有高深的理论、可操作的技术和像系统排列那类的神秘玩意儿能吸引我。装备前两者让我在来访者抛出的问题面前颇有安全感和作为的可能,对第三种东西的心向往之又能让我感觉自己不是那么地“僵化”、“死板”、“学院派”。在这些东西构成的丛林中兜了几圈,才发现身处原点时就犯下的一个错误:来访者总是带着问题前来,但他不是他的问题,他首先是一个人。
问题召唤的是答案和解决,而一个人,召唤的是另一个人以人的方式来对待他,当他发出声音时,对方以其真实的一面(真诚)作出回应(共情)。对方允许他成为他自己,对他作为人的普遍性和作为他自己的特殊性,都给予接纳和尊重。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时刻更像是一个婚礼,它是相爱的两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后水到渠成的仪式。恋爱以结婚的可能为前提,但以谈论怎样结婚作为恋爱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婚姻多半危机四伏。
恋爱的过程很重要,正如咨访关系中,每时每刻的相处、互动——罗杰斯所谓的“存在的质量”很重要。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提供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而是一个让人(所有人)的状态更容易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关系空间。罗杰斯跳出了那个“问题”和“答案”一起玩躲猫猫的迷宫,以他自己为工具,直抵人性本身。
想象一个人本主义的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遇到的挑战,就能窥见一部分罗杰斯提出自己理念时在业内遇到的挑战。来访者是目标导向(一个更大的环境是目标导向),而我们要给来访者提供一个真诚、安全、信任的氛围,并让他相信,当他能够在这里自然地放下防御,体验到自己内心更深层、更丰富、更微弱、更隐蔽的感受,试着表达并接纳这些感受,那么,他的失眠可能会改善,他的抑郁可能减轻,他也许不会再每天洗手上百次,他的伴侣也许不会离开他,他的老妈可能不会再那么唠叨……而在同一条战线的另一端,穿白大褂的医生拿着国外最新研制的药物,所谓的专家教授手捧大堆论文,装扮得像是成功人士的培训师指着PPT上的STEP1、STEP2……如果不是亲身行过,我也会投身后者。
也许这就是人本主义的易懂难学。也许当真理被表述后事情还远未结束,因为它的被聆听和被做到是如此艰难。
而罗杰斯的愿望不限于此,他希望把人性从精神分析营造的那种对潜意识的被害妄想中解放出来:
“如果当事人对他的经验保持开放,他就会开始感到他的有机体是更加值得信任的。他对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反应不再那么害怕。他逐渐地越来越信任乃至越来越喜爱存在于他身上的有机体层面的这种复杂性、丰富性、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趋向。意识,不再是对于危险而且不可知的、很少被容许在日光下曝露的无意识冲动的看守官,而成为一个由无数冲动、情感和想法组成的自由社会中一名轻松自在的居民。如果这些冲动、情感和想法不再被充满恐惧地防备着,它们就能够非常令人满意地实行自我管理。”
他尝试对更好的生活作出界定:
“用幸福的、满意的、至乐的、愉悦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来描述我称之为美好生活的这个过程,似乎都不是特别恰当,尽管这个过程中的当事人在适当的时候确实能够体会到这种种感受。但是,似乎更确切的形容词应该是丰富的、激动的、有益的、挑战性的、意义深长的,等等。我深信,这个美好生活的过程,绝不是为怯懦者设计的生活。它涉及当事人潜能的日益拓展和成长。它涉及生存的勇气。它意味着使自己完全投身于生活的洪流。”
他还希望他的经验不仅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能促进团体和团体、甚至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和相互连结。
我们和罗杰斯仍处同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宁愿耗费巨资研制核武器,也不愿花费其九牛之一毛去了解为什么和你的同床共枕之人无话可说。
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更强大的、更富有的、更风流倜傥的、更文质彬彬的、更有范儿的、更牛逼闪闪的,我们希望我们的父母成为别人父母那样的、伴侣成为别人伴侣那样的、孩子成为别人孩子那样的……
罗杰斯,在邀请每个人,成为他(她)自己。
光有理想主义还不够 两年后作为治疗师重读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两年前读的这本书将我引向了自我了解与成长,并进而致力于成为一个专业助人者。当年读完这本书写下了激情澎湃的心得,为我带来了不少共鸣和认可。可是今天在走过了一段不长不短的路之后,回头再来读这本书,感觉平静了许多,客观了许多。
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罗杰斯在一系列的论文中反复重申的这些促成改变的因素,对弗洛伊德的被压抑的原始本能人类阴暗面的挖掘和斯金纳华生的机械的行为主义之后的心理治疗界,无疑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所强调的是,就算我们对人的动力理解如弗洛伊德般准确深刻,干预技巧如行为主义的精准科学,如果不考虑寻求治疗的那个人的需要、愿望和恐惧,那么这样的治疗是断断不会成功的。
不过今天的我在自己的个人治疗中才意识到,那个时候被深深打动的我的内心,与其说是致力于成为这么一个治疗师,不如说内心强烈地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助人者形象。可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救世主,理想化治疗师的动机,可能只是希望不需要自己去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希望有个人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我的问题。
罗杰斯是不可复制的,至少很难通过理论学习来趋近的。罗杰斯描绘的咨访关系,犹如一座灯塔。的确,当我们能够做到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来访者(至少对于没有严重精神疾患的普通来访者)将会往好的方向转化成长。可是,要到那里去,我们还需要工具。共情和理解,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在和来访者共同探索他的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阻抗,识别移情反移情,不断地对阻碍咨访双方真诚亲密地在此时此地面对的因素进行识别、呈现和挑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逐渐实现的。我们只能真诚透明到自己已经能做到的状态,只能接纳自己能接纳的部分,也只能共情自己能够理解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一个咨询师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从未被如此对待,单单是从字面上,他是不能够理解什么是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的。
理想主义是诱人的,很容易吸引一批信众。狂热的宗教分子和XX主义者几乎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如果抱定理想而拒绝现实,那注定会头破血流的。人本主义的态度,是值得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作为一个人我们都有自己的阴暗面,人格中无法整合,不够成熟的部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做不到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接纳、共情,那实在是太正常了。
心理治疗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问,罗杰斯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其他很多治疗师也对治疗有精彩的见解,独到的贡献。读过,思考过,体会过,然后就让我把理论放在一边。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包括面对自己的时候,就让我尽我所能地做该做的事,接受自己的无助、困惑、挣扎、错误。面对一个生命,这些本来就是人生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
你不会想要遇见一个人本流派的心理师,但你肯定会想要一个人本流派的男/女朋友。 罗杰斯的理论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心理咨询流派,而更像是一种存在主义哲学。
首先他的咨询方法是很独特的,强共情,不批判。在这个不批判中是很彻底的No Judge,正向的行为心理师不予以鼓励,消极的行为心理师也不予以抨击。
这是他在咨询中的核心观点,也是和其他流派最不同的地方。认知行为还要在咨询者做作业的时候给予鼓励呢,但罗杰斯就不,因为他的哲学观里,当你给予嘉奖时,你便有了收回嘉奖或不去嘉奖的权力,这会影响到心理师和咨询者之间的真诚透明原则。
所以这才有了嘲讽人本流派的很经典的段子。
咨询者“我很痛苦”
心理师“你很痛苦”
咨询者“我好痛苦啊啊啊”
心理师“你很痛苦啊啊啊”
……
因为你即不能嘉奖,也不能批判,那剩下能聊的也就把咨询者的话拿过来自己加工,重新组织语言总结了一遍了。
如果用纯罗杰斯式的人本来做心理咨询,那在今天就会是一场灾难。
所以我不赞同用它来做心理咨询,但我认为它可以应用于两性关系。
在这本书中,我摘录了一段罗杰斯对于沟通的联系。
在下次你与人发生争论时,一定要暂停讨论,去做下面这个试验,不过要建立这样一个规则“每个人只有在准确地令其满意地复述前一说话者的观点之后,才能坦率地说出他自己的感受”
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是吗?然而如果你去试一试,你就会发现这是你曾经做过的最难的事情之一了。不管怎么样,一旦你能够看到别人的观点,你自己的评价将不得不发生明显的改变。你还会发现,讨论摆脱了情感的干扰,观点分歧减少了,而剩下的分歧也是合乎情理盒可以理解的。
两性相处时,祝你遇见一个人本流派的男/女朋友。因为Ta不会judge你的任何行为,不会带恶意主观评判。在每一次沟通中都尽量保持真诚透明,不掩饰情绪,更不附加给你情绪,让你不是成为别人,而是更加成为你自己。
当然,当你无法遇见时,那就从自己做起。
我们不能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毫无创造性地追随研究结果,否则我们毁坏了恰恰是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人性的价值。
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的关系? 1)在某种深层意义上说,我能否以某种方式成为在他人开来时诚实可靠、可以信任、始终如一的人? 2)作为当事人,我能否将我的真实存在的信息清晰无误地传达给他人? 3)我是否能够体验一种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如热情、关怀、喜欢、欣赏、尊重?要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作为个人,我是否能够做到足够坚强而可以独立于他人?我能否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果有必要,我是否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 5)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我是否能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正自我? 6)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并且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只要我发现有人只是理解了我的一部分,我就确切的指导,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限度,他们再也不会进一步理解我了,为了求的别人的理解,我已经找得太苦了。) 7)我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我的方方面面?我是否能真切感受他的自我?我是否能够传达这种真切感受的态度? 8)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 9)我是否能够使他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 10)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正在“对话”的究竟是哪两个人?
交流变化过程的7个阶段: 1)与自我有着一种勉强的交流,但交流知识外在的 2)涉及关于自我以外的主题时,表达开始具有流动性 3)对于作为一个客观对象的自我,有了较为自由流动的表达 4)当事人描述了对过去经验的更真切的感受 5)经验被当作当前的体验得到自由的表达 6)以前曾被“卡住”,被抑制在它的过程特性中的情感,现在得到了以前的体验。情感流向它完满地表达。当下的情感立即得到了直接的和丰富的体验。这种经验的直接性以及构成其内容的情感,被当事人采纳。这时当下经验不再被拒斥、害怕或受到抵制。 7)无论是在治疗关系内还是治疗关系外,新鲜的情感都得到了直接和详尽的体验。对这种情感的体验被用作一个清晰的参照对象。 当一个人体验到自己被接纳、受欢迎以及被人理解的时候,变化过程就会出现。
当事人采取的导向: 1)远离人格面具 2)远离“应该” 3)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 4)不再取悦他人 5)向着自我导向转变 6)向着生成的过程转变 7)转向生存的复杂性 8)转向对经验的开放 9)转向接纳他人 10)转向自我信任 11)总体的导向
美好生活的若干含义: 1)自由观对决定论:一个新观点 2)创造性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 3)对人性的基本信赖(当自由地发挥机能时,人类的基本特征是建设性的,而且是值得信赖的) 4)生活更加丰富
人的行为是极度理性的,带着微妙而有序的复杂性向着他的机体着力达到我们的目标前进。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悲剧就在于我们的防御机制抑制了我们对这种理性的意识,结果是我们意识上是在一个方向上运行,而机体上我们却朝着另一个方向运行。但在那些体验着美好生活过程的人身上,这些障碍性因素的数量是之间减少的,他越来越参与到机体的理性中去。
当我们能够把个体从自我防御中解放出来,使他向自身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各种各样环境和社会的需求开放,那么就可以相信他的反应是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建设性的。每个人最深层的需要之一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和沟通,当他更充分地成为自己时,他也将更现实地成为社会化的人。当他变得对所有的经验更佳开放时,他的全部行为将变得更加平稳和现实,更适于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个人的生存和提升。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3点假设: 1)治疗师对当事人的接纳引起当事人更多的自我接纳 2)治疗师越是把当事人感知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客体,那么当事人就能够把自己感知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客体 3)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当事人的一种体验式的、有效的自我学习
接受当事人中心的治疗会产生下面所说的一些学习或变化: 1)当事人会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 2)他能更充分地接纳自己以及自己的情感 3)他变得更自信,更能自我定向 4)他越来越变成了自己喜欢的那种人 5)他的认知更加灵动,僵化的程度则越来越小 6)他会接受更现实的目标 7)其行为更显成熟 8)他能改变自己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哪怕是长期酗酒这样一些长久的不良行为 9)他变得更能接纳别人 10)他能更加开放地面对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经验事实 11)他能以建设性的方式改变自己基本的人格特征
心理治疗中学习的条件: 1)面对一个问题 2)真诚透明 3)无条件积极关注 4)共情理解 5)当事人应能体验到或感受到治疗师的真诚透明、接纳有共情
心理咨询中的存在主义
加入豆瓣后, 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 以后每看完一本好书, 都要多少写点东西, 对别人是个参考,于自己就算是个念想。 个人形成论应该是我的第一篇, 这就算是缘起。 罗杰斯是个心理学家, 也是心理咨询流派“当事人(来访者)为中心”的创始人。罗杰斯是存在主义的, 这不需置疑。书中多处引用存在主义大师克尔凯郭尔的文字, 顺便插一句, 我也是看了个人形成论后才知道存在主义, 然后上溯, 找到了存在主义的经典“非理性的人”,我承认, 这一系列的阅读让我受益非浅。 罗杰斯强调个人体验, 他在心理咨询的经验中, 总结出罗氏的关于“个人形成”,即个人内心成长的若干条规范,然后推而广之, 应用于教育, 形成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而后于人际交往,家庭内甚或国家交往之领域。我个人的感觉是至少“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最后就列出罗氏的这些规范以作结尾: 1基本假设: 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向上积极的取向(自我实现) 2条件: 如果人际关系的一方能够提供一种真诚的、没有评价取向的、给予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的、共情理解的氛围时,另一方就能因此而具有成长的能力, 就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3变化:关系中的对方会体验并理解他自身中先前被压抑的东西, 发现他自己变得更完整, 更有效的发挥技能, 更能对经验开放, 对情绪体会开放, 简而言之, 就是更能接纳自己和他人。
成为最真实的自己以及咕噜肉的故事
阅读这本书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体验,这其间我时而被罗杰斯充满理解、无条件接纳的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为他解决了我心头盘绕已久的问题而觉得醍醐灌顶,时而为他点出我之前从未注意的一些重要东西而由衷感激。
我只挑本书中令我最受触动的三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罗杰斯认为从他治疗生涯中发现,“最常见的悲观绝望是那种不去选择做自己的绝望,或者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绝望”。从小到大,在经历种种挫折后,我们习惯性为自己戴上防御的面具,以此来抵挡生活中的伤害。这些面具带来的负面效果是,令我们很难去体会内心的真实自己,久而久之,甚至会以为面具就是真实的自己——虽然总会涌动着“哪里不对劲”的痛苦。
什么是我们真实的自己呢?习惯性的,我们乐意把那些积极的品质认为是真实的自己,比如勇敢,比如勤奋,比如聪慧;但我们拒绝把那些在我们看来比较不积极的部分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比如懒惰,比如自私,比如愤怒……我们一直试图压抑那些负面的感受或者品质,试图把这些品质“改造”成我们认为较“优良”的品质,这是我们或者说整个社会一直在做的事情。于是,绝望和痛苦,无休止的内心冲突就产生了。
而如果我们能够像接受我们的积极面一样去接受我们的消极面,那事情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停止脑海中喋喋不休的,一直指责自己的声音,事情又会变得怎么样呢?我们是否会堕入所恐惧的——消极面被无限放大,没有节制的情境中去呢?
罗杰斯和我的个人体会都认为,事实上,一旦当我们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面,不带评判地接受了身上那些负面的东西,改变就发生了。事实上,你会慢慢爱上这样的自我,爱上自己真实的面目,对自己,也对这个世界更加敞开。那真是一种美妙的感受!最最奇妙地,正是因为接纳了自己,你才能真正去接纳别人;正是因为爱上了自己,你才能真正地去爱另一个人。
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点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真正去理解别人,而是带着自己的评价系统去工作。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我们的下意识反应是下个论断“好”或者“不好”;谈论一件事,我们倾向于谈论对其的看法。
之前参加过一个为期半年,每周一次的欧文 亚龙心理成长小组。在小组中,成员尝试以一种真诚的、有话直说的心态去感受彼此间的关系。小组中我获意良多,首先第一次比经验而不是智识上了解每个人都是纯然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和态度可能千差万别,而这并没有高下之分;了解到要理解一个人有多么的不容易,人与人之间是如此轻易地产生误解的鸿沟;意识到自己渴望改造他人却又抵抗被他人改造的一面……
罗杰斯认为,我们习惯于用评从系统去接触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太害怕由于深层次地理解他人而改变自己。如果我是一个珍视家庭观的人,真正去理解一个独身主义的观点,意味着可能会颠覆我现有的家庭;如果我是一个资本家,理解共产主义的概念,可能意味着再也无法安然地将利益建立在员工的拼命奋斗上;如果我是一名科学家,去理解一名通灵者,意味着我所受的科学训练也许会因此而动摇;如果我是一个女人,去理解男人喜欢新鲜肉体的生物属性,意味着我可能面临理智与占有本能的冲突。
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足够理解他人。在此罗杰斯提供了一个试验——下次与家人、朋友讨论某件事情时,建立一个规则:“每个人只在在准确地、令对方满意地复述前一说话者的观点之后,才能坦率地说出他自己的感受。”罗杰斯说,做过这种尝试后,往往会发现,一旦你能真正地看到别人的观点,你自己的评价将不得不发生明显的改变。
理解他人的基础,是先理解自己,允许自己以本来面目生活。这样才可能允许他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有意无意地强迫对方与自己相同。
如果说前两点我或多或少之前有过体会,也检验过它的实践成果,那么第三点带给我的,是颠覆性的震憾感受。
在从小到大的学习或工作中,我们一直接触到的教育是,要取长补短,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不要一意孤行。然而罗杰斯告诉我们,要学会信任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的身体反应,信任自己的生活体验,信任自己的判断。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一直不喜欢吃咕噜肉,甚至认为酸甜口味的肉食是一种违反科学的存在。但如果我生活在一个以咕噜肉为日常美食的区,可能别人会苦口婆心地告诉我,菜里放糖是多么重要的步骤,咕噜肉做法是多么的复杂精致,它的口味又是多么的特别,不喜欢吃是一种多么变态的行为(打人比方,希望不致于冒犯咕噜肉爱好者)。也许我会屈于压力,表面上表示喜欢咕噜肉,甚至时不时咬上两口,但我的内心,我的味蕾知道,我并不喜欢咕噜肉。也许很久以后,被迫日复一日吃咕噜肉后,有一天我终于承认咕噜肉是样美味,但内心深处我总有点不甘心,担心这只是习惯,而非真正的热爱,同时为这期间所经历的适应酸甜的痛苦而感到遗憾。
而如果我能信任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身体反应,我会去观察,到底是咕噜肉的哪部分激起了我的反感,对它的反感有多深?我会反复与我的味蕾谈话,你愿意尝一尝吗?如果愿意尝尝,你愿意尝一口还是两口?如果不愿意尝,我是选择去无视别人的评价,还是跑到另一个也对咕噜肉深恶痛绝的地方去?我尊重自己味蕾和胃部的感受,用意识与他们对话,罗列出所有选择的利弊,并让味蕾和胃部来做决定。最终的结果,也许是确认自己无法接受咕噜肉毅然跑掉;又或者会尝试进一步去体会咕噜肉的味道,最终发现,其实它确实不错。在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把咕噜肉换成工作、专业、男朋友、孩子等任意一种东西。
这个认知的重点在于,无论我是否尊重自己的感受,表面结果也许都是一样的。但深层次里,在我尊重自己的感受后,我对咕噜肉的看法,以及我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方式,完全是我自己的自主行为,于是我能够对其后果承担起完全的责任。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知觉都是非常诚实的存在,忽视它只会导致压抑和扭曲,只有直面它,才能找到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出路。
罗杰斯,清新之风
罗杰斯总结他55年的婚姻生活,他说,“我对我们婚姻能做的最深刻的陈述是,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够获得成长。” 罗杰斯当初追求他的妻子海伦时,分隔两地,他给她写了很多热烈的信。1924年,他们结婚。说到他们的新婚生活,他写道:“我和海伦决定一起到纽约去,这样可以共同成长。我们在纽约找到了世界上最小的公寓,自己进行了布置,并彼此深深相爱。海伦选择了一些我的课程,而我则向她学习艺术。我们一起讨论都很喜欢却没钱买的书,没钱看的演出。我们在各自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所有方面都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变化。她有一份兼职,而我一般周末去打工,不过我们仍然有很多时间在一起,我们一起分享观点、兴趣和感受。对婚姻毫无经验的我们,过着快乐浪漫的时光。”
在他们5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真诚地相爱着。1979年,海伦弥留之际,罗杰斯写道:“当她几乎处于弥留之际,我陷入了完全无法理喻的狂乱之中。当我像往常一样到医院去喂她吃晚饭时,我滔滔不绝地向她倾诉我是多么爱她,她在我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她在我们漫长的共同生活中起到了那么多积极作用。我自己以前也对她说过这些话,但那晚我却是怀着前所未有的爱情。第二天早晨她就非常安详地去世了,我一直握着她的手。”
对你的经验开放
一直听老师讲人要open。以为就是要眼界宽广、多与人交流,不固执。看了罗杰斯的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理解过于狭窄。
他说的“对经验开放”有这样几个含义: 1.接纳自己不好、痛苦、失败的经验和情感,而不是把它们压抑在意识之下。 2.好好体验自己的经验,不管这经验是好,是坏,都去感受它的丰富性和跌宕感,如此,才可能从这次经验中获得有价值的收获,而不是任由经验溜走,走马观花的活着。 3.在面对新的经验时,考虑到过往的经验,通过它来增强自己对即将发生的经验的体验。
另有一点,也使我启发非常大:人要获得真实的自我,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做到真诚透明。真诚透明指从体验到意识到表达都一致。只有在自己面前真诚透明,才可以在他人面前也如此,而唯有二者都做到,人才可获得真实的自我。
关于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感悟,我暂未理解,待我有此方面的经验时,再看。
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10.20更新第五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认识卡尔.罗杰斯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之前因为读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之后,理解了什么叫非评论的观察,什么叫做感受,什么叫需求。令我这个从来不懂表达感受和需要的人,为之震撼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启发。之后我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才结实了这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世上最好的心理咨询师之一,卡尔.罗杰斯。
写给想要读这本书的人,读之前应该做的事 罗杰斯希望有兴趣看这本书的读者,都是“有智慧的普通人”,我想他可能对读者的理解能力有些高估了。而对他的文字,作为一名著作等身的教授,同时又是一名心理治疗师,罗杰斯尽可能地避免在本书中有过于学术化的表述,而是以十分精确、具体的、生动的语言去描绘一个个心理状态,但是我仍然需要逐字逐句,保持高度专注的状态才能理解书中所写的大部分内容。
如果你想了解老罗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了解当事人中心主义治疗,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认为你应该问自己这样四个问题:我能够对自己诚实吗?我能够完全接受自己吗?我可以接纳别人与我的不同吗?我可以为了爱而改变自己或以此去引导别人吗?
能够肯定的回答这四个问题之后,我相信这本书将对你大有帮助,甚至你读完这个本书所要追寻的,就是这四个问题的答案,书中曾言“我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促进他人独立成长的关系,取决于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的程度”。如果你真正想从此书中获益,那么你就要不断推动个人的成长.
(注:由于本书中将experience这个单词更多翻译成“经验、体验”,因此读者有时可以灵活地把“经验、体验”理解为“经历”。)
第一章 认识卡尔.罗杰斯及其思想 本章节的上半篇回顾了罗杰斯的个人经历,罗杰斯出生于一个宗教氛围很浓厚的家庭,并且有着严格的家教。12岁时罗杰斯随父母搬到了一处农场居住,正是在那里罗杰斯开启了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以及对农学的独特兴趣。所以,最初罗杰斯选择的大学专业是农业,在学习农业期间最令罗杰斯印象深刻的便是一位农业学教授曾言辞激烈的谈到“不要做一辆该死的弹药车,要做一支来复枪”。在我看来,这句话说的还是实践重于理论的道理。
在大学前两年期间,经历了几次激动人心的学生宗教集会后,罗杰斯的个人志向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想当一位农学家,而是想做一名牧师。当他被选中参加一次国际基督教学生联谊会的时候,他观察到,不同国家的人尽管看上去十分真诚和正直,但信奉着截然不同的死板教义,并且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彼此仇视。用罗杰斯的原话“我第一次以成年人的方式把自己从父母的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且意识到,我不再赞同他们的观点”。正是这趟旅行,罗杰斯开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同时逐渐从家庭的影响中脱离出来。
毕业后的罗杰斯去了联合神学院,准备践行他当牧师的理想。然而那里的规则和刻板的教条,使得罗杰斯更渴望能够自由探索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在罗杰斯等一些学生的申请下,学校同意设置研讨班,也正是通过这个自由研讨班,让罗杰斯体会道“我感到,生命的意义,以及个人生活的建设性改进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大概率会一直吸引着我”,“我在寻找一份确信对自己的思想自由不加约束和限制的领域”。
(所以,我自己常有种感觉,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主义治疗,就像是我们坐在一间“忏悔室”,我们细数我们的“罪”,吐露我们真实的心声,求神父代表上帝给予我们“包容与宽恕”。但是,尼采说了上帝是不存在的,那个能够给予“包容与宽恕”的,也不应再是神父,而更应该是我们“自己”。)
之后罗杰斯又被教育哲学所深深地吸引,并最终转入他一身都在致力发展的领域,临床心理学。书中写道“我无意中迈出的这一步,没有经过什么条理分明的有意识抉择,而只是遵循了对于活动的兴趣的指引”。在成为一名儿童辅导见习医生后,他又写道“只要给我机会让我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其他别的事情似乎都会水到渠成”。
在罗彻斯特的12年对罗杰斯来说是及其宝贵的时光,那是一段与学术圈子相对隔离的时期,所关注的只是试图有效地帮助当事人。在这期间发生了三件极有意义的事情,深刻影响到罗杰斯形成自己的观点。分别是:
1.尝试按照权威的方法但最终也未能解决罪犯的心理问题,卡尔.罗杰斯意识到,权威的教导有时也会有错误,仍然有新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
2.如果试图用技巧去说服别人发现内心的羞愧与内疚,那所产生的效果也是肤浅的,对当事人来说没有任何可持久的帮助作用。
3.如果我们试图向别人分析和解释他们内心存在的问题,并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只有当事人知道伤痛在哪里,该往何处走,关键问题是什么,哪些经验被深深埋藏着。
本章节的下半篇,则概括的说明了罗杰斯在其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做获得的最为重要的心得体会,这并不是要为人们提供行动指南或忠告,而是分享他独特的,作为卡尔.罗杰斯的个人体会,经过我的整理,有如下几条:
1.做真实的自己,表里如一。“当我试图与他人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关系时,这种面具不能使我对人有所帮助”。这种面具即,在生气和不满时,做出一副平静友善的样子是没有用的;不懂装懂是没有用的;在某一时刻实际上充满敌意,却装作一个仁慈的人,是没有用的;如果实际上又害怕又缺乏信心,却做出非常有把握的样子,是没有用的。即使在非常简单的层面上,这个说法也确凿无疑。当我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却装出一切都好的样子,那毫无益处。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作出自我心理防御的样子,如果当事人足够敏感,就可能体会的到此时咨询师的“窘迫”。同时真诚与信赖便无法建立,当事人也不能够真正使自己变得开放,并释放真实的自己。
2.接纳自己,聆听自己。“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我愿意接纳这些感受,如同接纳温情、兴趣、宽厚、友好、理解等感受一样,因为这些负面感受也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只有当我把这些态度作为事实接受下来,作为自我的一部分接受下来,我与他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真实自然,才能不断成长,才能顺畅地变化”。在我看来,接纳自己是接纳他人的前提,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人”,才能够去理解其他“人”。若我们要与其他“人”确立稳定的连接,那我们必须是真实自然的。
3.接纳他人,理解他人。“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细致地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这是因为理解会带来风险。如果我们真正去理解另一个人,我或许会被那种理解所改变。我们都害怕变化。”为什么我们都害怕变化?是在担心我们会被别人所说服吗?我们担心,我们将不再是我们,对别人想法的接纳将改变我们自己的想法。然而,如果我们有接纳自己作为前提,那么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也只是组成对方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只是也将其作为事实来看待,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经历和经验,我们并不需要为此失去真正的自我,而对方也能够无负担地尽情地展示真实的自己。
4.远离操控,共享成长。“我只是更加满足于做我自己,同时让他人做他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做真实的自己,与这个愿望的程度相等,他会发现不仅仅是他自己在变化,而且与他有关系的人也在变化。”我曾经觉得,让别人做他自己是最没有效力的废话,如果别人来问我,自己应该怎么做,我很难简单告诉他,做你自己就好。这并不是一条看上去就“实际有效”的办法。然而,从自身出发,我发现我所有的行为应该更加满足于我自己的需要,我不再矛盾,不再纠结,我得到了自己的认可,这将是一条最重大的改变,而只有在我希望别人也做他自己的时候,才能够让他体会到和我一样的经历,我们才能够共同成长。
5.信任经验,尊重事实。“我对某种情景的总体上的机体感觉比我的理智更加值得信赖”,“当我信任一些内在的非理性的直觉时,我已在行动中发现了智慧”。别人的做出的评价,并不影响我们本身就是什么样的事实,也不该是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如果说在我一生中,有一个唯一能够了解我的人,了解我所做的事情是否诚实、认真、开放、合乎情理;是否虚伪、自我防御、不合情理,那么这个人就是我自己”。同时,信任经验不代表我们永远是正确的,失误揭示了我们的局限性,我们是在依靠经验不断地探索着未知,将发现的体验作为事实来一点点地接近真理。
6.越个人化越普遍,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取向。“我们每个人最个人化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如果得到了分享或表达,就可能深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个体越被充分地理解和接纳,他就越容易摒弃那些他一直用来应付生活的假面具,就越容易朝着面向未来的方向改变”。个人化的东西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我们的一些独特性的感受经常不是我们所“独有的”,而是我们更愿意去挖掘它,表达它。而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亚伯拉罕.马斯洛。他的需求层次理论广为流传,在他看来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接受自我并接受他人。而被充分理解和接纳的人,越容易产生积极的倾向。
第二章 创造助益性的人际关系 本章节包含了三篇内容:《关于促进个人成长的若干假设》、《助益性关系的特点》、《关于心理治疗的知识》。
第一篇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一个问题阐述的,即“我怎样为此当事人的个人成长提供一种有用的人际关系”。这种有用的人际关系是长期的,能令人在成长中从个人出发而获得一定帮助的关系。正如书中写道“我向当事人作出各种解释,给他列出今后的行动步骤,教给他更加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的知识,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想到的。但是,在我经验中,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徒劳无益的。它们至多达到的是一些临时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久就会消失,而留给个体的是比以前更多的挫败感”。理性的方法或许不能从根本上让当事人受到长期的好处,因此卡尔.罗杰斯提出一种假设,即“如果我能提供某种类型的人际关系,那么对方就会在他自己身上发现运用这种关系来促进成长的能力,同时也就会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所以这种人际关系是通过向当事人树立某种榜样,以当事人自觉学习、模仿、亲身体验等方式来让当事人能够成为真实的自己,并发挥向积极的一面改变的潜能。
那么,助益性的人际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创造,如果起到效果,有什么样的效果。可以说组成第二个章节的三篇文章都是在讨论这个主题。因此我们这里先放一放。
在第二篇中,引述了不少其他学者进行研究与实践后的结果,来证明这种助益性的人际关系对当事人以及咨询效果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治疗关系有积极的,不可被忽视的实际效果,在有些情况下效果甚至好于心理动力学的精神分析疗法和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第三篇则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角度,对使用当事人中心治疗方法时应当具备的条件、产生变化效果的原理、变化的过程、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说明。并且向我们读者描绘了一幅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以及当事人内心活动的图景,让我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这一流动的变化过程。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种助益性的人际关系,创造这种关系对咨询师来说,也许即是责任也是挑战,并更有可能成为决定治疗的最终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正如书中也写道“我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促进他人独立成长的关系,取决于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的程度”,“如果我想要促进与我相关的他人的成长,我自己必须不断成长;成长的确常常会令人感到痛苦,但也令人变得更丰富更充实”。
助益性关系的三个特征:
-
真诚透明,在这种关系中咨询师的真实感受可以得到透明的表现。
-
接纳,即把对方作为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的、独一无二的独特当事人来接纳。
-
深入的共情理解,这种共情理解能使我们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私人的世界。
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的关系:
-
第一步,在沟通的那一时刻,甚至不仅仅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成为真实透明、可以信任、始终如一的人。不管我们正在体验的情感或态度是什么,我们的意识态度都应和它相应。并且我们可以将真实存在的信息清晰无误地传达给别人,做到接纳真实的自我,并能够透明地向别人表现这样的自我。
-
第二步,我们对当事人的内在经验体验到一种亲切、积极和接纳的态度。这需要我们真正愿意体验当事人此刻的任何一种情感—恐惧、困扰、痛苦、骄傲、愤怒、憎恨、爱恋、勇气或者敬畏。以一种尊重的方式关心当事人,让自己积极的情感涌流出来,无所保留,无所评价。这里有一个术语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我们既允许自己独立于他人,保证自己的情感和权利,不失去自我,又允许他人独立于我们而存在,允许他人成为他的真正自我。
-
第三步,共情理解,这将会是最难的,也是最能起到效用的。我们要使自己能够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做到设身处地、见其所见。并且我们不带评价地,清晰地阐发我们所体验到的东西。不管是积极的评价还是消极的评价,我们并不是站在裁判的位置去理解人。我们向当事人不断地反馈我们所接纳的, 感受到的东西,只是用来确认我们正在理解当事人。可以说我们并不仅是和当事人站在一起探索他的内心世界,更是以一种理解的方式去激发他探索心灵的潜能。也可能当事人从来没有深究过的那些朦胧的、隐晦的、又极其敏感的情感,我希望通过共情可以由咨询师去精确地捕捉到,并且无保留地以自我人格独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中做大量的捕捉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与他人情感的练习。
助益性的关系所起到的效果 如果当事人学着倾听自己,那么他也会变得更加接纳自己。在某一刻,也许当事人会停止继续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自我防御愈发坚固,他的情感趋于停滞。但如果我们成功营造了积极地,无条件接纳地,无评价地的外部环境,并且我们真实地理解了当事人已经表达的出全部情感,和当事人建立了真实的助益性关系。那么当事人进入到更加开放、更少自我防御的状态,会变得更容易。这将使当事人从对情感和经验的疏离,以及自我观念的僵化中,转变到一个流动的、变化的、自觉的状态。这种改变的结果,会激发有机体的自然倾向和自由地变化与成长,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个自然的倾向是趋于积极的一面的,因此当事人的人格和行为将悄然改变,同时趋向于心理健康和成熟的方向,使个人与自我、他人以及环境建成更加现实的和谐关系。
第三章 关于个人形成过程的描述 本章节同样包含了三篇内容:《心理治疗显示的指向》、《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心理治疗的过程构想》。
在第一篇的内容中,作者罗杰斯尝试用一种更为动态特征的方式来说明相关治疗中发生在当事人身上的变化。也提出了这样一个治疗的指向,即心理治疗的实质及其目标,应将更多的研究放在如何使当事人得到变化上,而不是具体的指向当事人的某一个心理问题或某些行为现状的解决,尤其是当事人中心心理治疗是关于当事人完整人格的助益与治愈,如果你得了病,医生开药会治好你的病,但不能保证你不再得病,所以人本主义的治疗师希望你受到锻炼,受到成长,将自己的体质培养的更能接受各种心理状态的影响。
书中所列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的五个可能的指向,个人理解这五个指向也可能成为治疗的目标和阶段性的终点,即:
1.开始体验潜在的自我。书中对这种指向是这么描述的:“与当事人中心的治疗师之间的安全关系,对当事人的自我不存在任何实际的或隐含的威胁,所以当他真实地感受他经验的各个方面,当他通过自己的感观和五脏六腑去体味这些经验,而不是去曲解它们,以使之适合现有的自我观念时,他就能够让自己去省视它们。这些经验中的许多方面证明与自我观念是极端冲突的,它们通常不能被充分地体验,但是当事人与治疗师的这种安全的关系,使得这些经验可以毫无扭曲地渗透到意识中”。在开始体验之后,当事人可能会觉得非常新奇,觉得毫无道理,觉得不再能用任何所谓理性、逻辑、道德等等去约束自己的感觉,体验到什么,就是什么,然而不是依靠某种解释,某种理论去剔除自认为“不合情理”的那一部分经历和感受。
2.开始充分体验情感关系。“对当事人而言治疗是一种学习,学习去充分而自由地、毫无畏惧地接纳另一当事人的积极情感”,“当事人必须发现,充分接纳另一个人的关心,接纳治疗师对他的积极情感,对于自我的体验并非是伤害性的”。这一点尤其会在一些对别人漠不关心,经常保持自我所谓的高度“独立性”,甚至是非常容易对他人产生反感、厌恶情绪的当事人身上。书中也写到,这或许有关当事人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值得别人爱戴”的情感,现在他或许解开了这类怀疑而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3.开始体会对个人自我的喜爱。对这一指向的描述我个人理解的并不是十分清晰,这或许会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生,我不清楚这件事,只是当我尝试接纳我自己的全部,我有种放松的感觉,倒也还没有涌现出对自己的喜爱。“当事人不只是接纳他自己—这个说法带有这样一层含义,似乎接纳自己只是一种毫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的退路而已—他实际上变得喜欢自己”。在书中这成为一种趋向,或许我们过去有过这样一种自我欣赏的体验,现在正能够将它重新唤醒。
4.关于人格的积极本质的发现。这一点涉及到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即人就是人,人的内核有作为人的本能需要,而不是一种兽性的,动物本性,人有自由意志和存在本身的价值。“人格的内核就是有机体,而有机体在本性上是自我保存的、社会性的”。对于这一类看法,我们还不能把它当作是完全的真理,实践已经证明了一部分,但我们仍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我认为抱有这种观点会令我们生活得到积极的改善,比起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等等,我们的确需要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
5.个人成为自己的机体,成为自己的体验。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核心思路是个人借以变成他的有机体的一个过程。起先,当事人不断地按照强加于他的行为方式去行事,他的想法通常是“别人认为我应该怎么做?”或者“别人想让我做什么?”而心理治疗的指向将使他逐渐建立起“这么做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的想法层面上来。在治疗接近结束的时候,我们让当事人作为自己本身,意识到他作为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任何时候都在感受到真实的自我体验的存在。这并不是说人的本性、本质是将由一种不可控制的方式来呈现,恰恰相反,有机体本身的愿望会让他自觉地趋向某种平衡的、现实的、共存合作的方向。“人性并无一定之规,不会总是一致趋同。人性将会是个性化的,但同时也是社会化的”。我自身独立,同时也允许别人独立于我,我们只是在共享,而不是在竞争,这种共享的方式就是社会化的表现。
第二篇《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中,罗杰斯在临床中面对着各色不同的当事人的来访,以丰富的个人经验,总结出每个当事人来到咨询室,其实每个人都在问:“我到底是谁?我怎样才能接触到真正的自我,在我所有行为底下的那个自我?我如何才能成为我自己?”而不是当事人通常表面上说的“我到底怎么了,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在作者看来,个人形成的过程,个人最想达到的目的,他在有意和无意地追求的目标,就是成为他的真实自我。换句话说,如果每个人追寻的都不是真实的自我,或者说他只坚持追寻“虚伪”的自我,那么在他身上发生的他所特有的一切纠结,苦恼的感受会一直折磨他,直到他愿意解放自己。前面一篇里,我们已经描述了当事人中心治疗是帮助当事人逐渐探索和建立真实自我的过程。而在这一篇,从当事人变化的角度,他讲逐渐感到他正在成为真实自我的一部分,他可以自由地体验到他对待自己的爱、怜悯、憎恨等等一切,但不再为自己戴上一个无表情的“面具”,不再因为他内心汹涌狂暴的情感被他束之高阁而挣扎。在“纯粹文化”下,我认为这是一种没有理性干扰的,无评价和选择的一种方式下,“这种方式能够使人体验当下的自我,于是个人可以成为自己的恐惧,成为自己的软弱,或者成为任何一种情感态度”。书中对于真实的自我还有这样一段描述“不再是一种顺从他人的表相,不是对所有情感的充满怀疑的否认,也不是一种善于自我辩解的理性的面具,而是一个新鲜活泼、气息生动、富有感情、流动变化的过程”。在成为真实的自我之后,当事人将能够更认清“现实”,即现实就是现实,但看法让我们感受到不确定性,我们逐渐能忍受这种不确定性,并对现实体验保持开放的态度,他能充分体验不同的、丰富的、有机体的全部经验,而不加以简单的选择和评价。同时,他更自信能够掌控自己正在面对的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和冲动,自如地意识到外在的需要和自己内在需要,最终完成一种斟酌与权衡,朝着最有利于自身需求的方向行动。这将能够形成一种较为让个人自身满意的自我管理的方式。
本篇个人形成的最后两点,我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我把它们单独分段出来就是这个目的。一个观点是,当事人越来越感到这种评价源存在于他的内部。另一点是,当事人倾向于放弃抱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而接受一个更令人满意的认识,即他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他是一个能够变化的人而不是一件的商品。对于第一点,在日常生活里就经常存在有某种现象,即我们不断地对他人作出评价,而同时不断地接收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至于我们的行为要么依照别人态度或认可来实行,要么就是别人的反馈被我们视为负有评价和认知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这个责任,评价自己的责任,毫无疑问是应该由自己承担的,罗杰斯在第一章就说了,评价的权利不能让给任何除我以外的人,只有我自己才能知道哪个是真实的我。为别人的评价所困是我们产生纠结与苦恼的来源。至少是在当事人中心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极力创造出没有这种来源的环境,让别人进入成为真实自我的,可以自我掌握自己的状态。我必须承认在现实中,这种外部评价的来源仍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也相信一种认知,即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当事人成长,这种成长所达到的层次会让当事人逐渐拥有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
本章的第三篇《心理治疗的过程构想》,是一篇完全学术化的,内容比较抽象的一篇,尽管里面用了很多实例的方式来解释所表达的论点,但是理解这些实例本身,可能就需要有一些实践经验作为基础。我们作为非专业的读者,可能在心理治疗上的经验是空白的,但本篇绝不应该为读者所忽视,因为本篇提出了一个极具实操意义的“心理治疗过程量表”,这个量表将更为清晰地描述整个治疗过程中当事人逐渐发生改变的脉络。
在开始向读这篇书评的人概括心理治疗过程量表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的内容是,在治疗的特定时刻,一个被作者称为“治疗瞬间”的时刻,当事人的变化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但是,这在我们后面看到判断当事人在治疗中处于何种阶段就会明白,“治疗瞬间”的出现可能是治疗阶段上升的标志(变化过程的阶段有连续性,是递进的),但是这个治疗阶段在初期有时会停滞,有时甚至会倒退,因此当事人改变的过程是极为漫长而曲折的,作为治疗师在意识上不能有松懈。
变化过程的7个阶段:
第1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的体验是凝固的而且是冷漠的,此时当事人不可能自愿地来寻求治疗。这个阶段当事人的特点是:1.与自我有着一种勉强的交流,但交流只是外在的;2.情感和个人的意义不被接受,不被承认;3.个人构念十分僵化(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提出的,意指个人对自身的经历的认知与解释是固定的,非黑即白的)4.亲密与交际性的关系被认为是危险的;5.在这一阶段当事人不承认或没有认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6.没有要求改变自己的渴望;7内在交流有许多障碍。
分析处于这个阶段的当事人,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他们可能处于一种心理僵化的状态,很少或根本不承认他内心有生命潮起与潮落的感受,对于自身过去经历的是以一种固定的,不可被重新认识和改变的态度来认知与解释。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或者即使他所承认的问题,也被认为全部是外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事人可能在任何体验中都不愿去对自己负责。
第2阶段:在第1阶段的当事人开始逐渐有一种被别人所充分接受的体验之后,那么他将来到第2阶段后,此时对经验的表达可能出现如下特征:1.涉及关于自我以外的主题时,表达开始具有流动性;2.认为问题是外在于自我的;3.没有意识到个人对问题负有责任;4.个人情感被描述为非我所有,或被描述成过去的对象;5.情感可以得到表现,但是没有被如实承认,也没有被自我接纳。经验被过去的结构所束缚;6.个人构念是僵化的,并且没有被作为个人构念来认识,而是被认作客观的事实;7.个人的意义以及感受的分化非常有限而且笼统;8.矛盾冲突可以得到表达,但是没有被作为内部的矛盾冲突来体认。
分析这个阶段的当事人,较为明显的是,当事人对待外部的主题有着一定的流动性,即他开始尝试理解与描述除自身以外他人的感受与体验。但他还不太能够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也就是说当事人对于自己的内在仍处于一个僵化固定的状态,而且目前现实的体验还没有和自己过去拥有的所有经验相联系,一个可能的解释正是因为当事人对过去的经历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使得他对经验的称述更多的看上去像是在说“第三人”的故事。在这里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如果当事人认为自身可能存在“问题”,事实上只是当事人愿意去更多的了解自己,而这恰恰是没“问题”的,反之,认为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那真的是有点“问题”。.而关于如何让当事人在这个阶段“启动”对自我体验的接纳,从原文来看,作者对这样的过程还了解甚少。
第3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事人表现出的可能是:1.对于作为一个客观对象的自我,有了较为自由流动的表达;2。也会将与自我相关的体验表达为客观的对象;3.把自我表达为一个主要存在于他人身上的、仅供自我反观的对象;4.对于并非当下呈现的情感和个人意义作出表达或描述;5.很少接纳情感。情感一般表现为某种可耻的、羞愧的、反常的、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东西。情感被显现出来,然后有时作为情感被承认。经验被描述成是过去的,或者被描述为是异己的。5.个人构念是僵化的,但可能会被认作个人构念,而不是外在的事实。5.比起前几个阶段,情感和意义的分化更加明晰,不再那样笼统。6.愿意承认自己经验中的矛盾;7.当事人的选择常常被认为是无效的。
在这个阶段,当事人开始自觉地审视自己的经历,对情感有了一定的表达,但还没有被当事人自己接纳。尤其是当事人描述的体验仍停留在过去而不是当下的,也许他们对自己的过去的经验早有所认知,只是他们现在又重复了一遍,并仍然没有意识到当下的感觉和过去的联系。书中写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许当事人会在这个阶段停留相当长一段时间,即反复的描述过去的情感,把自我当作一个客观对象来探索。
第4阶段:在这个阶段,僵化的自我构念逐渐松动,个人情感开始较为自由地流动,此时出现的特征是:1.当事人描述了对过去经验的更真切的感受;2.情感被描述为当前的客观实体;3.几乎是与当事人的愿望作对,自己的情感偶尔会被表达为当下的情感;4.趋向于即时体验自己的当下情感,可是对这种可能性又觉得难以置信,从而心存恐惧;5.尽管显示出少许的接纳,但对情感很少有开放性的接纳;6.经验较少地受到过去结构的束缚,较少异己性,并且可能偶尔地得到即时的表达;7.对经验的解释方式相对自由宽松。在个人构念上有若干发现;明确承认这些是构念;并且开始对它们的正确性产生疑问;8.出现对象征的准确性的追求倾向,情感、个人构念、个人意义的分化更明显;9.意识到经验和自我之间的抵触和不协调,并对此有所关注;10.出现对问题的自我责任感,尽管这种感受还是犹豫不定的;11.尽管密切的人际关系似乎仍然具有危险性,当事人已经开始能够冒险与他人在情感层面上有所接触。
这一阶段以及下一阶段将构成心理治疗的绝大部分,甚至是在其他类型的心理治疗中也很普遍。一个人从来不会完全地处于变化的某一个阶段,或许是既表现出第2阶段的僵化的特征,又表现出第4阶段的自由的特征,因为这都属于治疗的前期阶段。在第4阶段我们看到,当事人对自己的情感有了少许的接纳,表达更多是以围绕着自己本身作为对象,如果说当事人的心理防御是一扇门,那么当事人现在很可能已经站在这扇门前面了,他的意识触及到了一些矛盾的、抵触的、令人恐惧的经验与情感,并将可能会在进入下一阶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尝试“打开”心理防御这扇大门。
第5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在我个人看来,才是真正发挥治疗效果的阶段,作为治疗的中期,是非常值得咨询师感到兴奋,同时也是感到挑战的时刻,因为当事人表达感受将更加抽象化,富有矛盾性,一些当事人可能因为感受到情绪的洪流而开始有情绪化的行为,比如哭泣。越是进入到高层次的阶段,文字或许越难以描述和概括总结什么,我们可能会看到:1.经验被当作当前的体验得到自由的表达;2.情感被近乎完全地体验。这些情感能够自动“泛起”,“渗出”,尽管在充分和直接地体验它们时,当事人仍旧感到害怕和怀疑;3.出现这样一个趋向,即开始认识到:体验一种情感会涉及一个直接对象;4.对于自动“泛起”的情感,有诧异和惊骇,而很少有愉悦;5.出现越来越强的对于情感的自我拥有,以及认同这些情感、做“真实自我”的愿望;5.体验过程变得灵活,没有了疏离感,情感能够常常即时表达;6.经验的解释方式更加灵活。经常出现新颖的领悟,能够发现、审视并质疑个人的构念;7.经验之中的种种矛盾和抵触得到越来越直接的面对;8.对于当前问题的个人责任出现越来越清楚的自我接纳,并且开始关注自己的作用。自我内部的对话交流更加自由、流畅,阻碍明显减少。
处于第5阶段的当事人,很明显的是他始终处于流动过程的有机体状态。当事人对经验的建构有了决定性的自由松动,并不断地依据内在的对象和证据得到检验。经验得到了高度的分化,这个分化是指经验中的感受能和其他比如意义,外部的环境与压力等等被区分开。书中曾指出,当事人在面对不同问题或主题的时候,所处于的变化阶段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问题当事人处于第3或4阶段,而对于更为敏感的问题,比如性,那么从一开始可能还是第2阶段。但是,这并不是表示,改变和阶段的提升可能会遇到某些不同主题而遭到阻碍,事实上,随着当事人被接纳,矛盾的因素被确认和关注,那么任何主题或话题都不会妨碍当事人的向前流动。
第6阶段:这个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期,第5、6阶段我个人认为是治疗的中期,是检验当事人是否成功地自主地减少心理防御,并且变得开放接纳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事人有这些特点:1.以前曾被“卡住”,被抑制在它的过程特性中的情感,现在得到了直接的体验。情感流向它完满地表达。当下的情感立即得到了直接的和丰富的体验。这种经验的直接性以及构成其内容的情感,被当事人接纳。这时当下经验不再被拒斥、害怕或受到抵制;2.经验具有一种主观生活的品性,而不是间接的客观知识;3.作为客观对象的自我逐渐消失;4.在这一阶段,经验开始具有真正的过程品性;5.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征是身体上的放松;6.经验与意识之间的不协调得到了生动的体验,同时消失在总体和谐之中。有关的个人构念在得到体验的时刻开始消融,当事人感到自己从过去的固定框架中得以解放;7.充分地体验瞬间成为一种清晰明确的对象;8.经验的分化是明显和基本的。在这个阶段,不再有“问题”,不管是外在的或内在的。当事人正在主观地体验的“问题”,就是他的生活本身,而不再是一个客观对象
在这个阶段,当事人对于充分接纳自己已经迈开了脚步,并且极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回头或是止步,因为这种内心体验的真实感让当事人得到了内心的成长,似乎有一股源源不断地能量可以推动他前进。从主观体验来说,自我再也不是一个客体,当事人的身上不存在两个“自己”甚至多个“自己”,就好像原来当事人只是用一个“我”去观察另一个“我”,现在当事人可能体会到的是自身的所有体验感的统一,自我就是一种存在的瞬间。而当事人对待自身的体验已经变得开放、自由、不受主观意识的选择、拒斥、控制,他们甚至可以反复的对自身经验进行探索,不断有新的发现,直到他们对自己的真实存在感到满意。如果一开始当事人带着许多“问题”而来,那么现在可能他们能够接纳“问题”,不是冷眼旁观,也不是在某一时刻关注着“问题”,或许“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
第7阶段:这个阶段的到来,个人认为当事人已经可以不需要咨询师更多的帮助就可以独立在这个阶段,或者如果还有下一个阶段,都可以凭自己的意识走下去。作为治疗的后期,当事人有以下若干特征:1.无论是在治疗关系内还是在治疗关系外,新鲜的情感都得到了直接和详尽的体验。对于这种情感的体验被用作一个清晰地参照对象;2.接受自己是这些变化的情感的主人,对此具有一种日益增长的连续的意识,对自我变化过程有了根本的信任;3.体验几乎完全摆脱了框架的束缚,变成了过程体验——就是说,生活情境不再被当作过去已有的事物,而是以其新颖性得到体验和解释;4.尝试性地重新形成个人构念,并依据进一步的经验去检验,但即使得到了证实,个人构念也仍然保持着灵活性;5.内在的交流很清晰,内在感受与象征性表达相一致,用新颖的术语描述新鲜的情感。对新颖的存在方式做出有效选择并对这个选择有所体验。
用书中的话语描述达到了这个阶段的当事人,即“他自觉地活在他的情感之中,并对这些情感有一种基本的信任和接纳。当他的个人构念得到每一个新的生活事件的修正时,他用以解释经验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他的体验在本性上是一个过程,他在每一个新的情境中感受新的东西,并对它重新做出解释;他用现在的体验重新检验过去的事件,去比较其间的异同,他的体验带有一种直接性,同时他也知道他自己正处于体验之中。他看重内在情感和经验的个人意义的分化是否具有准确性。他的心理生活各方面的内部交流是自由而不受阻碍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他真诚地面对他人,自然真切地表达自己,而且不会将人际关系模式化。他能意识到自我,不是将自我作为一个对象来认识;相反,自我是一种反思的意识,一种自身不断运动的主观体验。他能看到自己对自己的问题负有责任。很确实地说,他自觉地感受到对生活所有方面的变化,他自己具有一种完全负责任的关系。他把自己当作一个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并在其中过着一种完整的生活”。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罗杰斯回答了几个关于这个过程连续谱的疑问:1.当个人的经验得到充分接受、个人真实地体验着自我的时候,可能就会启动这个过程;2.作者认为,如果治疗特别侧重于对经验的认知而很少强调感情侧面的治疗取向,那么这个变化过程和我们说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的变化过程并不相同;3.这条像是作者在面对诸多争议时的无奈心情,如果有人不认可这种助人的方式,那么避免个人得到无条件尊重就行了,这就好像有个开关,你不喜欢走这条路,你不打开开关就行;4.当事人进展的过程是缓慢且艰难的,这个取决于当事人自身的各种意志和条件,当事人能够从第1阶段到第4阶段可能治疗就戛然而止,到第7阶段个人认为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我们咨询师当然乐于见到当事人能够到达尽可能高的阶段,但是心理治疗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求助者自愿原则,我们不能过多干涉当事人的选择,哪怕当事人选择的是停下来甚至是倒退,如果他们没有意愿,那么我们不能用强制介入的手段(除非当事人可能发生极端行为,但是这个时候心理治疗未必能产生作用,一定程度的强制力必须在此刻介入)。如果当事人倒退之后仍有意愿得到帮助(我们前面也提到,面对不同问题当事人所在的阶段也会不同),那我们仍然要保持十二分耐心,继续做完全地接纳、理解和尊重。
第四章 关于成为真实自我的当事人的描述 本章节包含了两篇内容:《“成为真实的自我”—一个心理治疗师的人生目的观》以及《一个心理治疗师对美好生活的见解—充分发挥人的机能》。在上一章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当事人中心治疗中,当事人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那么如果当事人最终成为了他们真实的自我,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其实在第一章和第三章有过一些大致的了解,在这一章将会重点解释,接纳自己,成为真实自己的当事人的生活态度与目标。
本章的第一篇里,关于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在作者看来,讨论的角度和焦点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的特色。很显然,人生的目标的确不止一种。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曾试图通过5个价值维度来解释,不同人对人生目标的不同态度。但作者对这种模糊的,不够精准的解释不太满意,在作者眼中,成为个人真实自我的当事人,都在呈现出一种较为普遍的趋向。于是,我试着进行了一些更为精练的总结如下:
1.远离人格面具。首先,经过充分接纳与理解的当事人,或许已经能够发现自己的真实面目,而这种真实面目是可以去观察、欣赏与喜爱的,暴露自我的确令人感到有些不安与恐惧,但这也会被当事人认作是他的真实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他正在成为恐惧本身。尽管远离人格面具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当事人能够成为恐惧,成为喜悦,成为任何情感本身,那么当事人逐渐会远离某种虚假的生存状态。
2.远离“应该”。另一种趋向是当事人正在远离外在的“控制”,人们通常表达“应该”和“不得不”做一件事的时候,就是一种逃避自我责任的表现。毫无疑问我们没办法完全满足别人的要求和期待,尤其是这么做违背了我们的真实意愿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情感的奴隶”。如果当事人愿意成为真实的自我,那么毫无疑问他会远离一些别人的要求和为他预设的目标。
3.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一部分当事人发现自己正在远离文明期待他们所成为的目标。社会学家威廉.怀特(William Whyte)曾指出,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期待着人们成为某种典型的“机构人”,这给个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个人似乎应该成为组织中的一一分子,应该使他的个性完全适合组织的需要,应该成为“适应良好”的人,以便能够与自己周围那些“适应良好”的人相处。在某个层面上,当事人将会自由地实践他所希望的生存方式并且开始远离社会对他的那些固定的期望。
4.不再取悦他人。作者在治疗中发现许多个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取悦他人的目标。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矫揉造作的东西,任何被强迫的东西,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东西。他们认识到,他们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或目的,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
5.向着自我导向转变。当事人向着独立自主转变。他们逐渐地能够选择他要转向的目标,他变得对自己负责任。他能够决定,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和方式对自己有意义,什么样的没有意义。这并不代表当事人向着自我导向转变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信心和顺利发展的,选择并不总是“合理”,但他们已经学会了承担后果,并从中学习与体验。
6.向着生成的过程转变。或许当事人能够更愿意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他们发现自己一天天地日新月异而并不感到任何不安。好像他们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但并不固定,没有任何完成或结束的标准,他们转变为一个实现潜能的生存过程,而不是成为某个特定的目标。
7.转向生存的复杂性。在每时每刻都成为自己的全部——全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于自己毫无掩饰,在自己内心无所畏惧——这是那些在治疗中变化显著的当事人普遍的渴望。在作者看来,这是一个难度很大而且在绝对意义上说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是当事人在这个倾向上有显著的变化的趋势,即当事人成为一个统一的、集合了复杂性、丰富性的自我本身的过程。
8.转向对经验的开放。这一点可以说是对当事人而言,最有价值的变化。个体开始转向一种对自身经验开放、友好、关系密切的生活。在治疗当中,当事人对自己隐藏的经验,或是早已觉知却未得到充分体验的经验,逐渐开始接近它们,并把它们当做自我的一部分来接受并包容它。在当事人的意愿之上,他们随时可以再次体验这种经验并可能每次都有新的不同以往的认知。另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说过,自我实现的人,他们能够轻松地洞察现实,他们近似于动物式或孩子式的接纳性和自发性,表明他们对自身的冲动、欲望、见解以及主观反应具有非同寻常的自觉意识。
9.转向接纳他人。我得承认,上述几条关于当事人成为真实自我转变的描述,可能被别人当做是一种自私,利己的方式。但显然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正如当事人转向能够接受自己的经验一样,他也转向接纳他人的经验。他珍视并欣赏自己以及他人的经验,只是因为经验本身的真实性.。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愿意接纳的始终是真实的态度和经验,对虚伪的、虚假的事物来说,不管当事人接不接纳,对于表现出这种虚假的人本身来说,没有任何益处,而对于自我实现的人也不会有真正实质性的伤害。
10.转向自我信任。当事人越来越信任并珍视他的作为一个过程的自我。作者在这里举了几个名人的例子,有埃尔.葛雷科、海明威、爱因斯坦等等,他们似乎都没人按照人们心目中的“好”的标准去思考与进行创作,而是充分地相信自己的生活体验,尽最大努力成为真实而深刻的自己。当事人更加信任发生在自身的过程时,这些普通人在他们自己的领域内就变成了重要而有创造性的人,敢于感受他们自己的情感,敢于依靠在自我内部所发现的价值来生活,并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或许除了这样几种特征之外,当事人还发生着其他不为人察觉或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变化的过程。作者试图简洁地对这个导向进行总体的表述:“当事人有意识地、接受性地向着成为本质上和实际上真实存在的过程转变。他逐渐远离这个虚假的存在样式,远离成为一个人格面具。他没有不安全感或装腔作势的防御性,在自己的真实存在之外无所增加。他没有内疚感或自我贬低感,在他真实存在之外无所减少。他日益听从自己的生理存在和情感存在最深处的声音,并且发现自己带着更大的准确性和深度,越来越愿意成为他最真实的自我”。在这一篇里,作者还尝试澄清了一些误解,个人的变化是一个过程,从过去到现在,直到未来,当事人将不害怕改变,也不会被过去的框架所固定。同时,作为人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即使他的内心存在不同情感,他都会接纳并达到一种平衡,并且更具有敏感性、活泼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走向无所禁忌的邪恶的道路。
本章的第二篇,作者试图阐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见解。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否定式结论。“在我看来美好生活不是任何一种固定的状态。依我的判断,它不是一种美德,或者满足,或者涅槃,或者幸福状态。它不是一种个体在其中得以适应或者得到满足、得以实现的状态。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它不是某种内驱力的减少或者紧张状态的化解,也不是某种动态的平衡”。当人们对自己提出一个固定的美好生活的描述,并把它当做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来实现,那么显然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不够全面和恰当。作者继续描述道:“美好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是一个取向,而不是一个目的地。构成美好生活本质的这种取向是整个机体的选择,它具有心理的自由空间,使当事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变化流动。机体选择的这种取向似乎有着某种可以辨认的普遍特性,这种特性在许多独特的个人身上都是一样的”。
关于有着实现美好生活倾向的人,大致如本章的上一篇所描述的那样,所以我不再进行过多的阐述,我更多想谈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更确切的形容词应该是丰富的、激动的、有益的、挑战性的、意味深长的,等等。作者深信,这个美好生活的过程,绝不是为怯懦者设计的生活。它涉及当事人潜能的日益拓展和成长。它涉及生存的勇气。它意味着使自己完全投身于生活的洪流。当当事人获得了内部自由的时候,他会选择这种个人生成变化的过程,作为最美好的一种生活。
第五章 关于心理治疗的思考与研究 本章节包含了三篇内容:《要人,还是要科学—一个哲学问题》、《心理治疗中的人格变化》以及《关于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研究思路》。这一章论述的重心回到了心理治疗这个领域本身,充满了作者卡尔罗杰斯对心理治疗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研究的思考。心理治疗的成功给治疗师带来的经验是主观的感受,但如何去用一种客观科学的方式去证明这种主观感受是正确的,这两者之间似乎总有些不相适应。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冲突,即“治疗师”与“研究者”的冲突,“主观”与“客观”的冲突,“经验”与“科学”的冲突,这类冲突或许将永远存在,但最终会走向统一,即这种矛盾产生的推动力将会使心理治疗走向一套完整地、统一地、具有普适性的理论与方法。
本章节的第一篇,要人还是要科学,什么意思呢?心理治疗的效果本身与治疗师以及当事人的主观体验有关,如果非要用一种客观法的、理性的科学方式去挖掘一些事实作为心理治疗起到效果的证据,那么似乎心理治疗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形式,即心理治疗本身存在可被观察的“客体”的成分,但心理治疗师知道心理治疗是没有定式的,我们对于经验的总结往往来自于主观,科学的最初假设也来自于主观,用实证去检验心理治疗,形成一道道定理,既有困难又显得违背了心理治疗存在于主观经验之上的基本特性。
从经验的观点看治疗的本质:治疗的本质的一部分在于治疗师如何才能创造一种治疗作用,当然这和治疗师如何发挥效力有关,“我不是用有意识的、预先规划的或分析的方式作出回应,而只是以一种非反思的方式对另一个人做出反应。我的反应基于(并非有意识的)我的整个有机体对另一个人的敏感性。我实现这个关系的基础即在于此”。作者这么描述是说治疗的过程是主动的、主观的、不用固定的方向去面对治疗中的人际关系。如果治疗师还需要保持一种理性,因为其本身作为真实自我已经趋于一种绝对的理性状态,那么至少对于当事人而言,保持“理性”是不必要的,当事人应该被允许能够自由地体验自己的感受,将感受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不打折扣地进行体验,没有理性的抑制或告诫,没有受到对矛盾情感的认知的束缚。随着治疗的进展,当事人会对自己的直接体验更加的富有一种勇气,一种好奇的探索的欲望,他更少的去反思和评价这些直观的感受,这是一条走向自我存在的道路,虽然这并不能解决任何具体的“问题”,至少当事人更可能对自己感到满意,更乐意孜孜不倦地发挥自己的效力,无论是对待自己身上,还是向外寻求自我需要的满足,都变得更有内驱力。
让我们再换一个视角去解读心理治疗的本质,即当事人如何或一种不断探索自我的力量,那就是治疗师是他的无形的引路人,治疗师走在当事人身边,治疗师对待当事人情感的一举一动将能够成为当事人学习的榜样,当治疗师能够以一种包容的、理解的、积极接纳的、完整真实的态度去对待当事人的任何体验,情感,想法等等,那么当事人也会去学习这种态度,去模仿这种行为。但我们不是课堂上的老师与学生,而可能更接近与父母与婴儿,只是让当事人自由的探索,一种对自己世界的冒险,我们治疗师,或者说是婴儿的父母如何保持一种安全稳定而又温暖的态度,将会成为当事人,一个未成长的婴儿的学习对象。当然,真实的父母也会有承担“老师”身份的情况,当时心理治疗绝对不是一种“教学”。当事人逐渐自主地学会把自己在经验、感受、认知方面都整合统一,当事人将变得倾向于自己的更加真实的存在状态,这似乎是心理治疗的本质。
从科学的观点看治疗的本质:用科学的逻辑和方法接近治疗的复杂现象,目标是努力达到对现象的理解。科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可以提供预测事件未来走向并对事件进行控制的可能性,当然心理治疗或许并不需要利用这一点。基于对科学的理解,如果放到心理治疗中,即治疗中的某些因素与某类结果应该是相关联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而且既然治疗被断定为一种有意义的关系,有着远远超过它本身的重大意义,那么为了发现人格以及人际关系的规律,克服心理治疗难以测量的复杂性将会是值得的。那么作为研究,首先刚才我们从经验中得出的一部分理论,将会成为我们的假设,并且需要由我们用有效、可信的科学方法或工具去证明这些从经验中得到的假设的正确与否。问题的症结也正是在这里,即如果发现假设被推翻或是无法被证明,我们将如何改进这类从长期的、真实的经验中获得的一些总结呢?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心理治疗是有效果的,有几个因素被我们看作是有必要的,但科学总有可能会证明,一套理论体系的不完美。而且如果有一套完美心理治疗的理论,也不是在实验室按照某些配方比例精心调和出来的,心理治疗的本质就代表着这其中似乎隐含了解释不清楚、无法预测的,一些自由意志(连作者也不得不用这个词去形容,这实在显得太过唯心与主观)的存在。
尝试着将两者的观点整合统一:一个活生生的人,毕竟不是一台自动机器。早先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部分观点过多的把人看成是一个客体,而不是一个能自主变化的有机体。所以尝试着用所谓科学的工具去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种种行为,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但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离不开科学的实证。如果要将经验与科学合二为一,形成一种观点,作者是这样描述的,科学是存在于主观经验的。首先,科学的起源是人的主观经验,科学的论证过程是人发挥有机体,即“思考”后作出的种种反应。科学是可以创造的,我们可以从零开始,创造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只要这个体系的理论可以被重复实现,被现实检验,被新的科学理论推翻与更新。即一个科学理论不会是一种教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还需要确保我们的主观是按照正确合理的方式去运用科学作为一种实证的工具,“科学”本身永远不会使人失去个性、对当事人进行操纵或控制。恰恰只有人才能够并实际上去做这些事情。
以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些适当的、合理的假设。科学不是某种非人的东西,而仅仅是个人主观生活的另一个阶段而已。对于心理治疗(或任何其他问题)的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可能来自直接经验,或者来自根据科学规则所做的观察,或者来自个人内在的这两类经验之间的交流对话。有关自主选择的主观经验在治疗中具有首要的地位,在个人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中也具有首要的地位。如果研究者向他的个人经验开放,并能够允许他的意识接近他的复杂机体的所有感受,那么,他就有可能实际地建设性地使用他自己的全部经验和知识,而不会产生一种狭隘的,反受科学控制的破坏性。
本章节的第二篇,则着重介绍了1950年至1954年在芝加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这项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尝试用客观的科学方法(Q分类技术)来测量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效果,测量的对象则是经过治疗的当事人对自我人格评价的变化。这是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为前提的假设,即人是可以自我治愈,自我转变和成长的,这会帮助他们克服眼前的心理障碍。我们或许很难从当事人的机体上采集一些生物指标来证明“心理治疗”出现的效果,因为正如前一篇所提到的,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基于主观体验之上,但如果仅仅由当事人来认可治疗的效果,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因此罗杰斯等一批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心理治疗的效果是如何的,而是“伴随着治疗而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关于这项研究的设计思路,我就不在这里详细描述了。我只简单介绍一下Q分类技术(Q-technique),一种对自我变化的测量方式。研究人员把一百句过去在晤谈记录中当时人自我描述的句子印在一百张卡片上,如“我是一个谦恭(submissive)的人”、“我害怕别人议论我”等等,交给当事人,要求他给这些卡片分类,以描述自己“现在的样子”,让其根据卡片上的条目是否符合其个性特征,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把这些卡片分作九组(最符合自己9—最不符合自己1,见图示),并告之使每组中的条目达到一定的数量,以便显示条目的一个大致上的常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这项当事人的自我评估会被安排在治疗前、治疗后、追踪期这几个主要阶段。评估还要求当事人同时对理想的自我(ideal self)进行评估。
假设一个经历过当事人中心心理治疗的当事人,他毫无掩饰地,诚实地完成了对自我评估的测试,那么根据他所获得的评分以及条目之间变化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结论如下:
1.当事人在治疗期间的自我觉知毫无疑问发生了改变,并且明显大于控制期(不进行任何心理治疗的阶段)或追踪期,同时这样的变化也明显大于控制组成员(由不进行治疗的与当事人身份背景等个人条件相当的人组成)。
2.在治疗后的追踪期,这种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评估的相关性加强了,不一致(discrepancy)降低了。数据还说明了当事人的自我知觉已变得非常接近于他开始治疗时的对理想自我的评估,同时与他们最初的理想自我相比,当事人在治疗后的理想自我有点接近于现实的自我。
3.当事人理想自我的观念在整个治疗阶段相对变化不大,有一部分当事人的理想自我在治疗后分数略有下降,就是说理想自我变得更容易达到了(attainable).
4.研究还测试了追踪期的当事人对于将卡片分类还原成他们初次进入咨询时的状况,结果显示,这个记忆中的自我与他进入咨询时显示的自我描述非常不同,而且所得分数低于当初治疗开始时对自我的评估,并和理想的自我有相当大的不同。这或许代表着当事人对自我防御的减少,他对于当初的自我的审视变得更加的客观与理性。同样的这个记忆中的自我,与追踪期后的自我评估也存在着负相关,这是自我改变的显著标志。
5.研究还涉及到心理学诊断的专家,比起当事人,他们或许能更多的意识到当事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模式的整体。结果显示,治疗后的当事人在自我知觉方面与诊断者对当事人的知觉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并且由诊断者对当事人的印象中,也同意了当事人正逐渐向他当初接受治疗时那个设定的理想自我的观点。考虑到诊断者普遍认为当事人对自我改变程度的高估,更能说明当事人的变化是如此显而易见,甚至是完全不同(dissimilar)于开始时的人格,
本章节的第三篇《关于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研究思路》将为读者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案。首先,作者认为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理论从一开始就不是被看作教义或真理,而是被看作一个假设的陈述,作为一个推动我们的知识创新的工具。这是一个可能的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会变得更精致、更有效、更客观,趋向一个更高的完成度。完全没有必要再使用“成功”和“失败”这两个根本没有科学用处的术语作为研究心理治疗的标准。科学理论是可以证伪的,一个科学的预测应该可以被证明或者被推翻。
接下来我来总结一下书中列举的当年对当事人中心治疗的一些相关研究:
1.1949年拉斯金(Raskin)完成了一项与认知的评价源或评价场(locus of the evaluating process)的研究。我在这里省略掉研究的具体过程,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当事人中心治疗中,当事人依赖他人评价和期待的程度逐渐降低,而基于自身经验的自我评价的程度提高。
2.与上一项研究同年完成的,还有赛特福德(Thetford)的一项非常独特的研究,研究涉及到了当事人在应对挫折时的自我感受。最终的结论指出,在治疗之后,个体能够用更多的耐受力来对付情感压力和挫折情境,遇到的障碍较少;即使特定的挫折和压力在治疗中没有给予考虑,这个陈述仍成立。
3.1950年由伯格曼(Bergman)完成的一项有关于咨询师方法与技巧与当事人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情感映照”式反应(reflections of feeling)可以促进积极的自我探索和领悟,而评价性、解释性以及“结构性”(structuring,咨询师可能解释他自己在治疗中的作用,或者治疗运作的方式)反应往往助长了当事人对治疗过程的消极反应。
4.对自我概念的一项研究,即利用Q分类技术,此处结论不再重复。
5.一项关于当事人日常成长变化的研究,由作者和其他同事共同完成。结论包括当事人中心治疗被认定为显示进步或发展时,当事人的日常行为就有明显可观察到的趋向成熟的变化。在治疗师感觉治疗很少或者没有进展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到不成熟的退步行为。
6.书中提到的最后一项研究,由巴雷特-列纳德(Barrett-Lenard)完成,研究的重点在于治疗关系中是否存在基本的态度性条件。结论显示,治疗师对当事人高度一致或真诚,治疗师表现出的敏感而准确的共情,治疗师对当事人的高度关注、尊重、欣赏以及这种关注的无条件性,所有这些特征使得人际关系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关系。
在本篇文章的最后,这些对心理治疗的科学的研究,在作者眼中似乎意味着,一个增长着的、可以客观证实的心理治疗的知识体系将造成心理治疗“学派”的逐渐消失,这也包括当事人中心治疗这个学派。未来或许会出现一种高度整合的,更有效果的,或许没有任何标签的治疗方法,它也可能是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治疗等等不同学派的所有有效性的整合,任何治疗只要被科学证明对人心理的治疗有效果,都应该被吸纳进一个理论体系中。作者还提到,一个富有人情味、热心(warmly)、真诚(genuine)的治疗师,全心全意地关注、理解与他对话的当事人此时此刻的感受,才能称得上是最有效的治疗师。为了成为这样一个治疗师,他运用这种知识必须只是为了丰富和扩展他的主观自我,并且与当事人的关系中必须成为一个自由而无畏的自我。
人的成长就如树的成长 我想,可以用“树的成长”来总结罗杰斯的思想:
基本假设:每颗种子都有成为一颗健康、高大的树的潜能。
约束条件:种子发芽,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先天基因缺陷,贫瘠的土壤、阴翳、岩石的阻挡、或者偶然一次风霜等等,最后很难成长得非常完美,常常会有缺陷。
结论:但如果我们能把障碍移开,给这棵树提供良好的阳光、土壤、水等(类似于真诚、无条件的接纳、共情等),不需去拔苗助长,这棵树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一颗健康的树,一棵能充分展现自己最美姿态的树。
人的成长其实跟树的成长很相像。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