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Donald Kalsched - The Inner World of Trauma_ Archetypal Defences of the Personal Spirit-Routledge (1996)

創傷的內在世界

作者: [美]唐納•卡爾謝(Donald Kalsched)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副标题: 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心靈如何回應 原作名: The Inner World of Trauma: archetypal defenses of the personal spirit, 1st Edition 译者: 彭玲嫻 / 康琇喬 / 連芯 / 魏宏晉 / 審閱:洪素珍 出版年: 2018-12-18 页数: 400 定价: TWD 600.00 丛书: 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内容简介 · · · · · · ★以榮格觀點論述創傷治療最重要著作。

★翻轉心理界對創傷治療的觀點,造成解離、逃避的機制其實具有保護作用。

★卡爾謝博士系出榮格,以原型理論為核心,整合泛精神分析中的創傷理論、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結構出創新的自我照護系統論述,發展出嶄新的泛榮格心理學式的心靈理解地圖。

在過去這幾年來,本書是我看過關於榮格分析和精神分析實務中,最傑出和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瑞士榮格學院馬力歐•傑可比(Mario Jacoby, C. G. Jung Institute, Switzerland)

當擊潰人生的事件徹底毀去外在意義,什麼型態的潛意識幻想能給個案提供內在意義?

當這神奇的救命機制保住了精神的存活,我們能從中讀出心靈的什麼訊息?

作者卡爾謝博士從個案的夢境發現:當心靈遭遇重擊,意識無法知道個體經驗到了什麼時,唯有夢境可以給予具體的象徵,表現出受創後的解離活動,將碎裂的片段整合在一個戲劇化的故事中,個體因此找到了可以抒發、述說的管道。

然而心靈一旦受創,傷害便成為進行式,在內在世界持續肆虐。原本是為了保護個案而現形的幻想和夢境,此時搖身一變為迫害者,彷彿要將他們緊緊鎖在永無出口的內在世界……

為什麼?

卡爾謝在書中列舉許多案例及其重要夢境,引證榮格等學者與創傷相關的論點,解析自我照護系統反覆循環的特性和豐富的神話色彩,以及它是如何既保護又迫害地在受創心靈的內在世界運作。

卡爾謝深信,榮格對受創心靈的內在世界的深刻見解,對當代心理分析格外重要,另方面也提出理論上的修正。透過深度探索自性的原始防禦機制、夢想和童話的神祕語言及象徵,將榮格觀點和當代客體關係理論連結起來、交互驗證,並抽絲剝繭童話故事和傳說的脈絡,讓讀者看見神話和民間傳說的角色形象,是如何成為創傷個案接受治療時的明燈,拯救個案精神免於毀滅一途。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鄭重推薦

目录 · · · · · · 【譯者簡介】 【導讀】 擴展與整合的心理創傷理論與自性的追尋 洪素珍 【致謝】 【緒論】 第一部 從不同面向探究創傷的內在世界 第 一 章 以魔鬼形象呈現的創傷內在世界 榮格與解離 臨床案例:持斧人 Y太太與槍手 瑪莉與食物原魔 第 二 章 自我照護系統的更多臨床例證 小女孩與天使 樂娜與神仙教母 古斯塔夫與他的天上父母 凱伊與海豚 珮翠莎與鬼孩子 心身疾病與自我照護系統 第 三 章 佛洛伊德與榮格有關創傷內在世界的對話 賈內與內在原魔 創傷與佛洛伊德發現精神現實 誘惑理論 榮格的情結理論與創傷 住在月球上的女子 創傷與潛意識幻想中的超個人元素 榮格與佛洛伊德論心靈對痊癒的原魔阻抗 佛洛伊德與潛意識的原魔防禦 第 四 章 榮格對自我照護系統理論的貢獻 榮格的創傷與阿特馬維圖 榮格對創傷的成熟概念 榮格與攻擊性的「心智」 榮格的二元自我:光明與黑暗 耶和華與自性的黑暗面 第 五 章 榮格的其他貢獻 艾瑞旭.諾伊曼與創傷的苦惱自我 倫敦學派與原型防禦 美國的榮格學者 通俗版本 第 六 章 有關自我照護系統的精神分析理論 伯格勒與自我傷害的「原魔」 奧迪耶與善卅惡「神祇」 費倫奇與扮演照顧者角色之自體的超個人智慧 客體關係理論家 第二部 童話與自性的兩階段具體化 第 七 章 長髮公主與自我照護系統 長髮公主 故事第一段:被牆阻隔的兩個世界 故事第二段:密封在泡泡裡的永恆少女 故事第三段:解決解離的希望 故事第四段:不再有牆阻隔的世界 第 八 章 賽姬與她的原魔情人 故事第一段:拯救 作為原魔的愛洛斯 原魔的保護與監禁 作為獄卒的原魔 原魔情人與幻想 幻想作為對抗象徵的防禦 個體化與現實的提醒 故事第二段:臣服 憤怒與對具體化的抗拒 自願犧牲與具體化 歡喜與人神關係 第 九 章 費切爾的怪鳥與自性的黑暗面 費切爾的怪鳥 故事第一部:考驗 健康自我發展中的愛與攻擊 臨床案例 自我照護系統轉化中的犧牲所具有的雙重性質 故事第二部:轉化 用象徵戰勝巫師 第 十 章 龍王子與原魔透過犧牲與抉擇的轉化 龍王子 有後與無嗣的議題 拒絕選擇 自我照護系統的憂傷幻想世界 克里斯德瓦與「黑太陽」 有關聖祕性防禦用法的附記 雙生龍王子 蛇虺王子與國王,或者皇后卅嬰孩二元組合 牧羊人的女兒與森林老嫗作為自性的正向二元組合 龍王子的盛怒與轉化 慈悲的瞬間 結語 附錄一 延伸閱讀 附錄二 參考文獻

挺好的,就是精神分析总给我一种打哪指哪的感觉。作者用原型理论分析宗教里“上帝”形象的发展那部分内容很精彩。

现代心理学太适合中国人读了,八卦图里那一黑一白即代表了好中坏坏中好的整合。走中道也是,不要让身心的任一方随意胜出,不偏不倚才能安在。

待二刷。这个世界大家都有伤。。。

荣格一直更喜欢具二元特性的墨丘利,他同时是拯救者也是破坏者,同时兼具美好与邪恶,同时是残忍的捣蛋鬼,却也是神的救命信使。(170) 荣格在专业生涯的早期,把他对心灵的理解下了一个定义:“人格的根本基础是情意(affectivity),思想和行为只是情意的表征。”(《荣格文集第三卷》)。这使荣格心理学成为一个以情感为基础的心理学。情感是精神生活的中心主旨,因为它借由赋予心智中互相矛盾的各个元素一个共同的情感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