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

作者: Robert J.Ursano.M.D. / Stephen M.Sonnenberg.M.D. / Susan G.Lazar.M.D.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副标题: 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 原作名: Concise Guide to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Brief,Intermittent,and Long-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译者: 林涛 / 王丽颖 出版年: 2010-10-1 页数: 201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7133524

内容简介 · · · · ·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第3版较第2版增加了不少篇幅,在相同的章节里内容也有了很大丰富。由于是一部临床实践的指导用书,《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紧紧围绕与临床实践相关的主题展开介绍,从“为什么需要心理治疗”谈起,逐一介绍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评估、开始治疗、阻抗和防御、移情、反移情、梦、结束治疗以及实践中的问题及处理,从而帮助读者对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主线有初步的了解和把握。此外,《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后3个章节分别介绍了短程心理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其他严重病态人格的心理治疗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很有实用价值。在最后,还介绍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史,帮助读者把握其发展脉络。另附术语表,按英文字母顺序逐一介绍书中出现的关键术语。《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介绍一个临床主题的时候,作者都会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并附临床案例加以说明,以利于读者理解领悟。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Robert J.Ursano,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卫生科学统一服务大学,F.Edward Hebert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系主任。也在位于华盛顿的华盛顿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

Stephen M.Sonnenberg,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卫生科学统一服务大学,F.Edward Hebert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兼职教授;德克萨斯,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系,临床教授。也是德克萨斯,奥斯汀,休斯敦一加尔维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和督导分析师。

Susan G.Lazar,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卫生科学统一服务大学,F.Edward Hebert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兼职教授;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兼职教授。也是位于华盛顿的华盛顿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和督导分析师。

目录 · · · · · · 1 为什么需要心理治疗 精神疾病 心理治疗的贡献 心理治疗与内科疾病 小结 2 基本原则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焦点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设置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技术 3 对患者的评估Ⅰ:评估、诊断和心理治疗处方 开始评估 入选标准 4 对患者的评估Ⅱ:心理动力学倾听 四种心理学 临床时刻和临床评估 在联络会诊情境中的心理动力学倾听 在心理治疗评估中的心理动力学倾听 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背景中的心理动力学倾听 在咨询室外倾听自己 5 对患者的评估Ⅲ:心理动力学评估 主诉 现病史、既往史和家族史 早年记忆和创伤 发展缺陷 对患者良知的评估 结论 6 开始治疗 首先,不要伤害 节制和自由联想 安全氛围 医生式关心的态度 在开始治疗阶段的失望 移情、防御和阻抗的早期体验 治疗初期梦的运用 7 阻抗与防御 阻抗 防御 压抑 否认 反向形成 置换 逆转 抑制 与攻击者认同 禁欲 理智化 情感隔离 退行 升华 解释阻抗和防御机制 移情阻抗 8 移情 重复过去的需要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的移情 移情的形式 对移情进行工作 移情阻抗 色情和攻击性移情 修通移情 治疗师的见诸行动和投射认同 处理“没有”移情 9 反移情 一致性和互补性反移情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反移情 其他反移情 治疗师需要个人分析和督导 10 梦 在心理治疗中梦的运用 引导患者运用梦 在治疗中期梦的运用 在治疗后期梦的运用 梦作为潜意识冲突的指示物 梦作为移情的指示物 梦作为起源信息或适应风格的指示物 梦作为一种防御 结束阶段的梦 注意事项 11 结束治疗 识别结束阶段的到来 结束治疗阶段的任务 回顾治疗 体验心理治疗和治疗师的丧失 重新体验和掌控移情 提高自我探索的技能,自我探索是解决问题的 一种方法 结束治疗阶段的失望 当治疗不成功的时候 尽管治疗成功,但患者拒绝结束治疗时 告别:治疗师的反应 结束阶段没有出现 12 实践中的问题及处理 治疗室:装饰和设置 费用 医疗保险和管理型保健 药物治疗 电话 休假安排 自杀患者 危险的患者 礼物 给予建议:心理治疗师承担的是医生的角色 患者的躯体疾病 治疗师的失误 一般原则 13 短程心理治疗 患者的选择 疗程和治疗结束 技术 14 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其他严重病态人格的心理治疗 边缘型患者 诊断 冲突 开始心理治疗 患者的防御机制 反移情 自恋型和分裂样患者 小结 15 支持性心理治疗 患者的选择 技术 附录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史 术语表

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及生活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把病人的感情往自己身上揽 不要让反移情见诸行动 运用反移情以帮助解释 运用反移情愤怒去理解病人的敌意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动力学的线索 将移情和反移情结合起来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和客体分离的形象 当体验到互补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的反移情 (查看原文) 科英kaye 2赞 2013-08-09 10:57:03 —— 引自第74页 初学者往往会忽略掉患者对成功的恐惧,相比之下,初学者会得更容易与患者的丧失共情。结合对成功的恐惧和丧失两个视角来解析案例通常很有帮助,这样就不会忽略掉患者对成功的冲突。 (查看原文)

喜欢读"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的人也喜欢 · · · · · ·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第2版) 9.6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 9.6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万千心理) 9.5

病人与精神分析师 8.4

自体心理学导论 9.4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9.1

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 8.9

谈话治疗 7.6

爱·恨与修复 8.6

团体心理治疗 9.5

写得很好的一本简明指南。

大纲性工作指引,补充资料国内不好找。

觉得写得很好很精炼,加上主流精分理论和临床问诊技术,感觉算是精分的必修课吧。

很不错的一本简明指南,内容丰富

中德班教材,经典!

文/夏休

首先这是一本比较全面而精简的教科书,不过和大多数美国的心理动力学读物一样(另说这本书的话语体系更靠近科恩伯格的理念),它是在医院背景下,或者说美国的心理治疗体系下出产的,和国内的情况不太一样。简单来说,国内的咨询师需要更加谨慎,有些风险不要乱担,毕竟没有医院,保险公司这样的爸爸在后面给你支持。

主要体现在:

  1. 低水平边缘人格组织的来访需要谨慎,必须去医院诊断并持续服药;反社会,恶性自恋不接。

  2. 躯体化严重的类型,比如癔症,厌食贪食,物质滥用,赌博等各类成瘾,CBT可能更合适。

  3. 以防万一,坐的离门近一点,记得自救,因为没有保安这种东西。

  4. 国内环境,遇到的来访基本都在神经症水平以下,换句话说,都蛮严重的。(这些来访能获得的社会资源,说实话,太少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太少了。)

非本书截取 一 为什么需要心理治疗,以及为什么需要心理动力学治疗,这本书开头给了十分教科书的解答,因为数十年的临床研究总结的各项数据表明,它就是有效的。

二 心理动力学治疗的技术从大的说,十分简单:

  1. 治疗联盟;就是大家相互信任,来访可以掏心掏肺,有默契。

  2. 自由联想;就是不停说,想到啥说啥,都是分析的材料。

  3. 防御和移情解释;动力学流派的核心,通过观察,面质,澄清,解释,来和来访的移情和防御工作。重点是和移情工作,包括正性移情,负性移情,还有咨询师的反移情。其中负性移情的讨论十分微妙,来访很可能跑掉;反移情很难拿上台面敞开讨论,容易产生各种误会;正性移情有助于工作,可以暂时不解释。

  4. 连续的访谈;也是很微妙的事情,取决于工作联盟的默契度。

三 基于心理动力学依赖的理论,我们在评估时经常思考的部分:

  1. 此人有什么愿望?(内驱力理论)

  2. 那些愿望在那种状态?什么东西阻止了它?(自我心理学)

  3. 来访如何感受自己?(自体心理学)

  4. 怎么看待重要他人?(客体关系理论)

  5. 意义问题(个人比较关注的,存在主义的议题)

当然,在这之前,更加基础的资料一定要持续收集:工作/学习,人际社交,亲密关系,兴趣爱好,成长史。

四 开始咨询的阶段,咨询师主要做好两件事:

  1. 教育来访,什么是心理咨询;包括处理最初的失望,教会自由联想,理解移情,防御和阻抗,讨论梦。

  2. 提供安全氛围;提供关心的态度;涵容移情和反移情。

移情:通俗的说,就是来访把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带到了咨询里来。既然带过来了,来访肯定有各种表现,爱恨情仇。咨询师也会有各种反应,称为反移情,也出现了爱恨情仇。对移情工作即,利用咨询的情境,像舞台一样呈现来访关系中的状态,并去加以分析探讨。

难点是什么呢,处理反移情,控制单次及整个序列的节奏,提供合适的张力,不然来访太痛苦了/太无聊了/不能信赖咨询师了,都会离开。

梦:至今见仁见智。梦的好处是,它是意象,它是来访不会阻抗的东西,大家可以一起探索。梦的内容很丰富,它可以是潜意识冲突的指示物,移情的指示物,信息整合方式的指示物(来访组织客观信息的风格),防御的指示物。

不同咨询师对梦的理解不同,所站的理论视角也不同。我认为重点是训练来访自己探索自己的梦,因为所有梦中的意象都是自身生活细节的拼凑,有些东西只能自己解读,夸张点说,外来的解读都是暴力解读。其二,我比较赞成荣格对梦的立场,梦是意识和潜意识的连续体,不要过分专注于某些细节和意象,站在远处,看细水长流。

五 如何判断咨询已经进入结束阶段:

1.体验到症状的缓解

2.理解自身的特征性防御

3.能够理解和识别自己的移情反应

4.开始自我探索,并将其作为一种解决内部冲突的方法

5.现实生活改变,社会功能改善

说实话,能做到这五点,已经比一般人都强了。其中234是意识层面的进步,即我们常说的“元认知”能力提升。15为现实功能改善,通常以它作为客观标准。

至于咨询如何能走到这一步,说来也玄,要看来访生活本身提供了什么资源。如果来访一直在接受各种外界刺激,肯定是更有利于成长的,比如各类正负事件(工作升职,离职,新工作,结婚,恋爱,生育,亲人离世,罹患疾病,新爱好,新社交圈,朋友关系破裂/靠近……等等)。如果来访缺少必要的现实生活的刺激,那么改变无从谈起。

Plus 实践中的细碎问题:费用和付费,请假,礼物,药物治疗,电话,度假安排,面对自杀……一系列涉及伦理和日常的trivialities,无不劳心费力。在此不多表。

短程治疗,支持性治疗,现在大多已经整合到普通咨询情境中,就不多写了。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 思维导图 对于心理动力学取向新手咨询师来说,这是一本很棒的入门书。作者一开始讲明写作此书的意图,还包括给有意向进行心理动力学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做介绍,所以书中也会有一些医生角度的生动比喻,对于有医学背景的初学者来说很好理解。不过有些案例看了也不太明白为何那样的回应或干预就起作用了,有些情况描述得比较理想化。

    整理了思维导图(完全按照书里的观点,加上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标记),本书内容够简明,也可以根据这个框架的梳理进行扩展深入阅读。

简单评论+思维导图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确实很“简明”,提出了一些理论或者知识点,但是并没深入。

这本书的提纲比较清晰,每章都有相应的表格做归纳,做思维导图比较容易。

此书对新手的友好程度差于《心理动力学疗法:临床实用手册》和《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不过胜在便宜,而且篇幅短小。

对心理动力学感兴趣,或者有爱好的朋友可以阅读此书。

特提供本书思维导图附下:

一、治疗的基本原则

人本主义注重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接纳;行为治疗聚焦于改变来访者的行为方式;认知疗法致力于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等等。而心理动力学治疗来源于精神分析,它是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跟精神分析一样更多是聚焦于潜意识中的冲突。这些冲突是从童年期就开始在大脑中形成的感受、想法和行为的模式。而这些模式是个体发展历史和生物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什么是自由联想呢?就是病人需要尽可能地将他脑海中出现的想法,不加筛选地说出来。那阻抗又是什么?简单讲就是,只要是阻止病人去自由联想、去触及潜意识的表现,都可以把它叫做阻抗。自由联想中阻抗的来源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因为病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幼稚,或者无关紧要(或者病人认为与分析无关),而选择不说出来;2)他们也会因为害怕分析师不赞同他们的想法和观点,而不说出来;3)一些想法是跟一些会令他们不舒服、难过的感受联结在一起的,病人会因为要躲避这些不舒服的感受,而避免讲出这些想法;4)另外,如果一些想法是跟分析师有关的,所以他们也会避而不谈。要化解阻抗,就要探索到病人潜意识中的认知、行为模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防御机制了,也让病人来了解这些防御机制是怎样影响到他的状态的。

咨询师通过共情和倾听,与来访者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联盟,依靠澄清和解释来对阻抗进行工作,会最大化地使用移情来达到治疗目的,并尝试将此时此地的移情,跟来访者现在的重要关系,以及重大的童年事件做联系,来帮助来访者逐渐理解他们身上的无意识部分。

二、如何对病人的评估

首先,从四个方面去做精神科评估:来访者的困扰是否存在器质性的原因,来访者的问题属于精神疾病吗?有没有自伤或伤人的风险?来访者状况恶化的可能性。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心理动力学评估,心理动力学评估的内在方向是,探索来访者的愿望和情感、认知行为模式、自尊调节能力、内化的人际关系模式。探索时,咨询师主要会从来访者生活中的以下四个方面去着手:1)问题形成和寻求帮助的过程;2)个人成长中重要的人和事;3)以前被治疗的体验(如果有的话);4)现在跟咨询师建立关系的方式。

三、如何开始治疗

开始治疗至关重要的是建立安全的治疗联盟,咨询师通过不评判的态度,和努力理解来访者,来实现这个目标。哪怕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是违背常态的,咨询师也只是和来访者一起去探索,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哪怕他的想法是咨询师不认同的,咨询师也只是跟他讨论,这样的想法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动力学可以说是所有心理治疗流派中接纳度最高的。

其次,咨询师需要用节制的态度来促进来访者自由联想,让来访者更多呈现出他的内在模式。经常在评估结束之后,为了更多地倾听来访者是怎样组织他内在的心理世界的,咨询师会逐渐变得相对不那么主动说话,或者不正面回应来访者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这种方法被称为“节制”,“节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干扰来访者。最后,面对来访者开始阶段的疑虑和失望,咨询师可以真诚地回应和解释。

四、识别并处理阻抗与防御

阻抗的来源:严苛的道德标准;对于改变的普遍恐惧;对童年期冲动满足的坚持;冲动任性的行为所带来的快乐;疾病的继发获益。

人活着有一个重要的快乐原则,就是避苦求乐,所以,人会不自觉地使用防御机制,来将某些痛苦的感受和记忆保持在意识之外。这些防御机制是特定的、不同的思考策略或方式,人们利用它们来回避痛苦的情绪,但在回避痛苦的同时,它也常常导致我们出现另外的问题。防御机制通常也是阻抗的来源。常见的防御机制:

1)压抑。它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的,或具有威胁性的、痛苦的经验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

2)隔离。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类似于我们日常所说的麻木。

3)合理化。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4)否认。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它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和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者将不愉快的事件“否认”,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过,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5)投射。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

6)退行。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在他的年龄所不应有的幼稚的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7)升华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将原始的冲动向成熟表达水平的转变。

五、移情与反移情的识别和处理

人们在所有的关系中都会塑造移情,好像有一种心理需要,必须去重复过往,以掌控那些情感上非常困难或痛苦的内容,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强迫性重复。心理发展永远包含着困难和痛苦,所以这种强迫性重复和移情的结果,在人类的体验中无处不在。

心理动力学治疗中的移情指的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情绪和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在儿童早期,指向父母或者是抚养者的想法和感受,转移到咨询师身上的状态。移情的表现形式包括:来访者对于咨询师的强烈的爱,或者是性的渴望;强烈的不喜欢,甚至是憎恨;贪得无厌的苛刻要求,或者是宣称咨询师对他毫无帮助。对于很多新手的咨询师来说,这种来自于来访者的强烈的情感,会引发他们强烈的不适。对移情工作的重点是,当来访者对咨询师有一些负面情绪或情感的时候,咨询师需要协助来访者,回想过去的历史,同时要协助来访者,理解在这一类情境下的个人反应。

反移情是指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情感反应,这些反应对于了解来访者来说,既是一种阻碍,也是一种帮助。一致性的反移情是指,咨询师认同了来访者的情感状态。咨询师抵抗了来访者的情感状态,叫互补性反移情。容纳和处理反移情,需要咨询师有一种分裂的功能,咨询师一分为二,一半负责反应和感知,诚实的自我观察,而另一半则致力于理解反移情。

六、梦的工作

弗洛伊德把梦的分析称为通往无意识的坦途。梦就是为创造这样的一个空间,提供了一种途径。也就是说,梦提供了一个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能窥见来访者潜意识的想法和记忆。梦的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它能够帮助来访者发展出,持续自我探究的技能。对梦的解释,并不是就其对梦的表面内容做解释,而是探查梦里头所隐藏的思想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的满足,或者是变形的满足。

在对梦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心理动力学的咨询师要做的不是告诉来访者,他的梦是什么意思,咨询最重要的是,教会来访者发展出一种能力,就是能够将梦的成分用作相关的自由联想的起点。

七、治疗结束阶段

首先,我们来谈谈判断治疗结束的标准:1)来访者最初来治疗时,伴随着的强烈的痛苦和焦虑的情绪,或者是困扰他们的症状,得到了非常大的缓解;2)来访者能够深入的理解自己性格中的移情和防御时;3)来访者展现了对自己心智运作的详细的理解,并且开始能够用来做自我探究,当做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来使用。

然后,在结束阶段,咨询师和来访者还需要完成4个主要任务:1)处理结束阶段的失望,咨询师和来访者要一起来哀悼,那些已经失去的愿望和渴望。2)处理分离的议题,咨询师必须留出时间,陪伴来访者完成对结束咨询的哀伤。3)回顾治疗,总结收获与成长。咨询师还要和来访者一起回顾咨询的过程,重新思考他的过往史和冲突,并且用已经学习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里面的更多问题。 4)协助来访者练习如何成为自己的咨询师。这个过程,需要咨询师仔细的指引和协助,以及需要鼓励来访者的这些独立自主的努力,但是要注意,不要对来访者进行干扰,只需要解释,针对这种努力的移情和阻抗就可以了。

八、实践中的问题处理

首先我们来说说咨询室的布置和环境。那么关于咨询室的布置,一般来说,最好是简单而舒适,既不要空空荡荡,也不要让咨询师的私人生活过多的充斥其中,最好避免展示咨询师家人的照片。另外即使是在家里进行的网络视频咨询,也要注意保持背景的干净,不要出现家里的摆设、饰品之类的。然后,咨询室的灯光要够亮,但不能刺眼。最后,还应该为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准备舒适的椅子,椅子的摆放距离既要能够提供亲密感,又不具有侵入性。以及咨询师最好在固定的咨询室见来访者,并坐固定的椅子,这样会给来访者一种稳定和安全的感觉。

我们再来谈谈咨询费用的相关事项。心理咨询师应该直接而清楚地跟来访者讨论与费用有关的问题,如果错过了预约,是要为此付费的,这是一种最为中立和从根本上包含尊重的立场。从长远上来说,不让来访者为错过的预约付费,是损害咨询关系的。通常咨询师每年或者是每几年,都会和来访者一起重新评价,他们给来访者设置的费用。咨询师处理费用的方式,需要在评估结束后进行,咨询开始之前,就与来访者讨论清楚。

另外,在实践当中,还有一个让很多咨询师深感困扰的问题,就是来访者在咨询时间外的联系。咨询师需要明明白白地告知来访者,心理咨询不是急诊,咨询师做不了救急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的处理。首先,当来访者谈到自杀时,咨询师都要严肃对待。除了建议要联合药物治疗之外,咨询师要问非常细节、具体的问题,来澄清来访者所表达的含义。其次,咨询师要知道来访者是否尝试过自杀。再次,我们要了解来访者是否有自杀的家族史,是否有过自杀行为,如果有,则会增加自杀风险。另一个风险因素是,如果来访者有物质滥用的问题,比如酗酒、吸毒,那么也会增加自杀风险。还有一种情况是,病人的处境让他感到羞耻、尴尬,那么也会增加自杀风险。所以,咨询师要试着理解如何评估风险因素,再根据不同的评估予以回应。

我们咨询的原则是不接受礼物,但是要探索来访者送礼物的背后,有怎么样的愿望和幻想?有的时候,咨询师也可以接受一份礼物,尤其是,假如对礼物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成为咨询的一部分时。当然,如果来访者要送一份昂贵的礼物,咨询师还是应该拒绝,因为在伦理上,200块以上的礼物是不能收下的。礼物也可以像其他所有材料一样,变成我们探索、诠释来访者的载体。

作者自身对某些感念和理论的理解不够充分和深入 说实话,感觉像是在校大学生写的。表面上能够总结一些东西,看上去很有条理,很清晰。但是,很多理论的来龙去脉其实讲述得并不清晰,简的过简,复杂的也解释不清楚。总的感觉作者自身对于某些理论和概念的整合还不够,描述和解释得不深入。深入其实并不需要更多的篇幅,而是思路上和理解上,深刻度不够。我从作者对某些概念和理论的描述,感觉上你要刨根问底,我相信作者自身也解释不清楚。

老被批评的精神分析理论 为什么那摩多人批评?

1精神分析理论大厦和治疗方法很有地位,因此必然被批评,犹如那些大牌明星必然要被批评一个道理,越被批评说明它们生命力顽强

2利益矛盾冲突,艾萨克牛顿和胡克因为利益撕逼大战,伯努利家族撕逼大战,同理别的学派也会因为这个撕逼大战,大家不要把那些心理学家想得多么圣人,文人相轻的事照样一大堆。

而且精神分析在治疗性价比方面不符合商业社会的规律,因为认知疗法凭借其短平快的优点开始鄙视精神分析疗法的经济成本高。

3理论假设冲突,这背后是各心理学派的人性观的差异,犹如缺乏统一的人性观必然互相看不上,而目前为止还无法统一起来这些理论差异

4唯科学主义的造神和经费预算多,而精神分析缺乏数理逻辑科学那种实验和数学描述,因此很多人用这种无法量化的缺点来斥责精神分析学为伪科学,这本质上和中世纪教廷唯神学主义一个独裁的套路。

爱因斯坦的理论也是因为无法证明而无法得到诺贝尔奖,可是大家为什么没人说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伪科学?

本书是多项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的教材,如中德班、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和众多动力学教材比起来,本书的优胜之处,在于浅显易懂。李孟潮老师曾评价本书具有“易简之美”,而张沛超老师则认为,“直到今天本书仍然是动力学取向最好的临床引论”。在这本简明指南中,三位作者Robert J. Ursano、Stephen M. Sonnenberg和Susan G. Lazar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关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概念和技术的最新介绍,希望这本书能够传达给大家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及其技术的令人兴奋之处、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需要面对的困难! 和众多动力学教材比起来,本书的优胜之处,在于浅显易懂。因为它本来就是美国精神科协会写给临床医生的简介教材,针对的读者群大多是医学院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医生这个群体。浅显易懂,是评价初级教材的最重要指标。本书在这一项上基本可以打满分,不但语言非常通俗,而且还把关键概念做成了书后的列表。《易经》有言,“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这本教材的亲和力就来自这种简易功夫,易简之美!

看的很爽 一个春节,仔仔细细的看完这本书。两遍。 有许多切身的体会。 一些问题弄清楚了。

粗看这本书,字密密麻麻的,不是一般闲书那种恨不得一个字占十行。 真看进去了,十分好看。 只能说十分好看。哪儿好看,不知道,现在还不知道。心理学的书看的邵了。

终于,在小河边的中午看完了这本书~恩恩,有点小感慨 还是那句话,非专业和仅仅是娱乐的看这本书可能会比较累,但是专业人士看的会很有心得 我感觉,边缘型人格障碍看的比较爽,还有一点没闹清楚,就是投射认同到底是一个什么感觉,我记得在笔记里面也没有搞清楚 书山有路勤胃井,校海无涯苦揍舟

读《精神分析治疗指南》笔记总结

【在理解本篇笔记之前,我们必须知道这本书距今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并且存在跨地区、跨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学习、实践时要注意符合当下发展规律,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实际,当然,阅读本书时也难免存在一些翻译上的障碍需要读者不断克服】

第一章 概述

·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

1、 精神分析指导下的精神动力心理治疗侧重于既往经历的作用,通过对特殊过程(防御)和人际间相互作用(移情)的认识,使之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

2、 个人的既往经历通过记忆和生物原理作用于现今。期望(对现在和将来的预期)也是由于个人既往经历以及生物原理所形成的。同样,病人在谈话中用隐喻的方式,可能反映了既往所形成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对现在知觉和行为的作用。通过探索事物的既往和现今的前后关系及其含义,精神分析治疗者就可以改变行为的“组织者”,重组信息和经验。

3、 精神分析治疗是以弗洛伊德所创立的心理功能原则和心理治疗技术为基础的。

4、 其实,精神分析所指的“性满足”涉及广泛意义的身体上的快感——从婴儿起在身体上所体验到的兴奋和愉快的状态。

·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

1、 精神分析治疗时,主要通过两个阶段使行为发生变化:一是理解儿童期所形成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模式(防御机制);二是理解儿童期显示出来的冲突关系会在医患关系中再度体现(移情)。

理解病人的防御机制和移情,是治疗技巧的关键。

2、 成功的关键在于病人投入到治疗之中去,与治疗者建立信任的关系。

3、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重要的是要投情地倾听病人到底想说什么,以及理解这些话到底对病人意味着什么。一般来说,病人所谈的问题,就是治疗所应该处理的问题。

4、 初学者往往很难发现病人对自己那份缺乏理性的感情和认识。

第2章 病人的评估

应当知道,病人对治疗者是否完成评估还是十分敏感的。

·开始评估:

1、 开始评估:

① 告诉病人评估的过程;

② 一般1-4次治疗时间;

③ 评估对危及生命的行为;

④ 评估疾病的器质性原因;

⑤ 精神病学诊断;

⑥ 治疗者运用询问和倾听;

⑦ 倾听病人对开始治疗有何顾虑。

2、 初学者通常容易犯的错误是评估时间过短,还没有完成评估就开始了治疗。当然,没有必要把评估时间拖得过长。否则,病人在治疗还没真正开始前,就可能对治疗者产生移情。

3、 治疗者在评估时要同时运用两种手段来收集材料:询问和倾听。对于情绪抑郁的病人,在第一次评估晤谈时务必询问其抑郁的严重程度,以及自杀的危险性有多大。

4、 在第一次晤谈时,治疗者应当听听病人对开始治疗有什么顾虑,还担心什么,还害怕什么。这些担心和顾虑应当早早地得到了解。只有这些担心和顾虑被治疗者了解、被治疗者尊重之后,病人才会有安全感,才能继续评估和治疗。

5、 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病人会在5次晤谈【现在可能会发生在次数更少的时候】之前脱落。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称此阶段为“候选期”的缘故。早期脱落的原因有:一是抗拒寻求帮助的防御;二是移情反应;三是认为这种治疗不合适;四是通过评估使症状缓解。

·精神动力学评估:

1、 倾听并探索:

① 发病及寻求帮助的原因;

② 生活史;

③ 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④ 最初的记忆;

⑤ 经常的和近来的梦;

⑥ 对先前治疗及治疗者的体验;

⑦ 观察病人如何与治疗者发生关系;

⑧ 尝试性解释;

⑨ 要求与病人共同理解。

二、治疗者应仔细收集病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情况,以及病人对他们是如何体验的。当过去发生的经历重现于现在时,这些冲突将在治疗进程中形成移情而显现出来。

三、询问病人所能记起的最早的记忆,往往可以揭示重复发生于病人生活中的事情。它也可以用来评估病人的愿望和 幻想。同样的,请病人讲述近来所做的梦和经常所做的梦,可以知道冲突的形成,以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

四、治疗者可以询问病人对某些困惑不解的行为是如何看的,试着做解释,或者在晤谈开始时询问病人对上一次晤谈的看法。这些技巧均有助于跟病人建立关系,也有助于了解病人想知道自己问题的意愿有多强,以及运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去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有多大。

·选择标准:

1、 病人标准:

① 患有神经症障碍;

② 有心理学头脑;

③ 能够体察自己的感情;

④ 能够运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

⑤ 有环境支持;

⑥ 良好的医患配对;

2、 精神分析治疗对“神经症”障碍的疗效最佳。这些障碍起源于病人内心的恋母冲突。但是请注意,有严重前恋母病态的病人不太适合于精神分析治疗,这种病态表现为无法与治疗者分开,完全依赖于治疗者,生活方式混乱、为所欲为或危险行为。这种病人很难完成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要求——病人要有较强的自我体察能力,以及形成支持性治疗关系的能力。

3、 在DSM-3-R【现今已经第五版了】中,经常表现出原始神经症冲突的障碍有强迫障碍、焦虑障碍、转换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心境不良(抑郁性神经症)、轻至中度心境障碍、适应障碍、轻至中度人格障碍等。

第3章 开始治疗

·教和学:

1、 建立安全的氛围:治疗者的任务:

教病人:

① 过去作为现在的模板;

② 移情、防御、阻抗;

③ 介绍和解释治疗者节制的作用;

④ 保持医生似的关心,以加强治疗联盟;

⑤ 处理病人最初的失望。

·节制和自由联想:

1、 经过了教病人的阶段,病人对治疗过程有个大概了解后,治疗者就应该少讲话,更多地倾听病人关于内心世界的描述,这种技术称为“节制”。如果此时病人问起来为何治疗者沉默少语,应当向病人讲明道理,可以告诉病人:“我正在注意听你说呢,我想更好地了解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想过多的打搅你。”【咨询师的节制为处理移情创造条件】

2、 治疗者还鼓励病人尽量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讲,不要理会所说的是否正确或是否符合逻辑。可以这样对病人说:“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虽然很难,但其实想到什么说出来才是最有帮助的。”

3、 那些阻碍不舒服的感情和冲突再行体验的思想方式被称为“防御机制”。

四:病人的任务:

① 与治疗者建立工作同盟;

② 学习自由联想;

③ 对安全的气氛感到满意;

④ 认识开始治疗时的失望;

⑤ 逐渐理解移情、防御和阻抗;

⑥ 学习运用梦。

·移情、防御和阻抗的早期体验:

1、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所有的关系都是移情的关系。据此,他认为,人类总是把过去生活中对某些人的感知和体验按到新近相识的人的身上。一般认为,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由过去的记忆激活的。也就是说,过去生活经历中某些重要的人际关系无意识地在现今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

2、 病人在开始阶段是有机会去了解防御和阻抗模式的,必须引导病人认识到可以运用这些防御和阻抗的模式去认识自己。

·治疗中梦的初步运用:

1、 在治疗初期所报告的梦往往能揭示病人核心的冲突。通过这些梦,可以让病人知道潜意识的过程。随着治疗的进展,在防御机制的作用下,梦会变得艰涩难懂。

第4章 阻抗和防御

不论病人有多强的动机,他们对治好自己的疾病都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这是因为,情感上的症状总是跟造成创伤性记忆、冲突性冲动以及痛苦情感的潜意识冲突联系在一起。那些形成病人症状的力量,会阻碍这些记忆、冲动和感情在意识里再现,会阻碍通过治疗将这些痛苦的情绪内容带进病人的意识。心理治疗要求病人有勇气面对由于痛苦的记忆和感情的复现而带来的情绪上的苦恼。

·阻抗:

1、 阻抗系指病人抵制痛苦的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其中包括:安于现状,惧怕任何的变化;害怕引起良心上过分的谴责;不肯放弃那些形成情感疾病的幼稚的冲动。

2、 潜意识冲突以行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并由此产生愉快的感觉,也起了阻抗治疗的作用。这种以行动的方式而不是以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潜意识的冲突称之为“见诸行动”。

·防御:

一、种类:压抑、否认、反向形成、转移、逆转、抑制、与权威认同、禁欲、理智化、感情隔离、退化、升华。

原始的机制:分离、投射、投射认同、无所不能、贬低、原始的理想化。

【接下来会选几个之前不太了解的概念】:

二、反向形成:强迫症病人的反向作用尤为突出。他们以守时、节俭、整洁来抗拒疲塌、奢侈、脏乱的愿望。

3、 逆转:将冲动由主动变为被动(或由被动变为主动)或由朝向别人变为朝向自己(或由朝向自己变为朝向别人)。运用主动施虐来取代没被意识到的受虐愿望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例子。

4、 理智化:指在体验和谈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事,不带有相应的感情色彩。

5、 情感隔离:与理智化有关联,是对与特殊思想相联系的情感的压抑。理智化和感情隔离都是强迫症病人的典型表现。

6、 退化【退行】:指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体验随后的发展而带来的冲突。退化到口欲期和肛欲期,以避免恋母冲突的情况,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解释阻抗和防御机制:

1、 由于防御的作用,使得病人过去的冲突变得模糊难辨。

2、 不论何时,不论用什么方式,只要病人表现出了阻抗,就说明病人不愿回忆起与过去被禁止的冲动有关联的那些危险和恐惧。

3、 造成治疗中阻抗的防御产生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其二是人格结构的强度。

4、 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至今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仍十分重要的原则,称之为“先于内容解释阻抗”或“表面地解释”。也就是治疗者首先要指出病人的阻抗,让病人注意到自己的阻抗。以后,在适当的时机,治疗者在探索病人为什么要采取阻抗,以及病人想防御的是什么。

·移情阻抗:

1、 移情阻抗源于强烈的正性或负性移情态度。色情移情的病人会想跟治疗者发生性关系,或者为避免察觉自己在移情中强烈的性色彩而出现阻抗。自恋型和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倾向于接受表扬、认可和支持,而不是产生领悟。如果这种病人的移情得不到满足,就会勃然大怒,对治疗采取报复手段,拒绝与治疗者合作,以使治疗者受挫。

2、 有时,我们必须等待到阻抗变得足够强烈和明显之时才能使病人承认阻抗的存在。

3、 “有时一块过于强壮的肌肉会影响其他肌肉运动。”

第5章 移情

1、 弗洛伊德:关心移情是全部人际关系。不仅仅在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的时候,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际关系都是人们重要情感关系的出现重现。

2、 因此,对新认识人的看法和感情,实际上就是对老朋友、亲属、所爱的人或者仇敌的看法和感情。

·需要重现过去:

① 病人需要重现过去;

② 心理治疗者的节制;

③ 病人相对自由的联想;

④ 解释防御;

⑤ 解释移情。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移情:

发展移情和理解移情是治疗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它,能使病人的困难问题重现,能了解病人的深层内心世界。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精神分析治疗与其他形式心理治疗的最大的区别之处。

·移情的形式:

精神分析治疗者必须有信心把移情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在移情中开展治疗:

一、精神分析治疗中移情的运用:

① 使过去经历重现;

② 帮助回忆既往生活史;

③ 帮助理解在所有处境中的个人反应。

二、治疗者要有清醒的头脑,知道病人对治疗者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感情,而不要简单地认为病人对治疗者的评论都是客观的、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治疗者还必须把病人的注意引导到病人自身,让病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为此,治疗者可以请病人谈一谈自己对治疗者的看法和感情,这样,就使得病人和治疗者的注意都关注于一个问题上,使移情更加清晰可辨。

·移情如同阻抗:

移情是复杂的,它可以既有性别交叉。它可以包含对不同性别、不只一个人的体验而产生的感情。它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性的感情。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它由此时此地所发生的事情引起,就必须了解它到底来自何方——这是研究个人既往经历影响现今体验的一个途径。

·色情的、攻击的移情:

正性或负性的移情代表着病人在儿童心理发展最关键时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别的重要人物之间关系的再次体验。而绝大多数病人是不会意识到这一层关系的。

·移情的修通:

许多障碍,尤其是被传统的精神分析学家称为“神经症”的那一种,主要是由于对父母强烈的爱和恨的恋母感情而造成的。这种病人的移情虽然可以在治疗中重现,而被模模糊糊地认识到,却强有力地影响了病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治疗者必须将它们提到意识水平上来,让病人认识和理解这些冲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一来,这些愿望也就不会像幼儿期那样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了。这就是“修通”。在之后,成功的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教病人如何在结束治疗之后自我探索,以解决在今后生活中发生的心理困难。在揭示移情的过程中,病人将学会许多自我探索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在治疗中的结束阶段将更趋完整。

第6章 反移情

1、 概念:反移情是治疗者对病人的情感反应,是治疗者对病人的移情,是治疗者对病人移情的反应。就像所有的移情一样,治疗者的反移情也是潜意识的冲突的结果。

2、 精神分析治疗者要善于体察自己的情感反应,把它当作理解病人体验的一种渠道。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治疗者的反应越强烈、越尴尬,就越能反映出病人所隐藏的关键性的冲突。

·一致性和互补的反移情:

1、 反移情反应有“一致的”和“互补的”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的感情认同;后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过去生活中的某一个人(通常是父母之一方)认同。即:

一致性反移情:治疗者与病人的情感态度发生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治疗者与病人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感情发生共情。

2、 反移情的加工:

① 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及生活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

② 不要把病人的感情往自己身上揽;

③ 不要让反移情见诸行动;

④ 运用反移情以帮助解释;

⑤ 运用反移情愤怒去理解病人的敌意;

⑥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动力学的线索;

⑦ 将移情和反移情结合起来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与客体分离的形象;

⑧ 当体验到互补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的反移情。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反移情:

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是一组很难将自己的爱和恨的感情整合到一起的人。

2、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在不同时候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前一天,病人还是一个受气包似的小孩子,第二天就会变成颐指气使的母亲,把自己那一股小姑娘似的恐惧感情整个按到治疗者头上。【结合p75案例来理解】

·其他反移情:

1、 通常,治疗者的厌烦情绪就是一种,表明病人正在处理重大的冲突性和防御性的感情和冲动,而且时常发怒。

2、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往往会把治疗者理想化到超人的程度。治疗者既不要为病人那些过头的奉承话而发窘,也不要为这些话而冲昏头脑。两种态度都会妨碍治疗的进展,因为这两种态度都使治疗者不再去探索、不去与病人对质。

3、 色情的感情往往表达了病人在治疗关系中害怕分离、攻击等感情。这种感情应该被尊重,以便从中了解病人的冲突和早年生活。

第7章 梦

1、 梦提供了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病人生活经历中非常重要的潜意识的观念和记忆。

2、 心理治疗中运用梦的目的:

① 澄清防御机制和阻抗;

② 帮助认识和解释移情;

③ 将病人潜意识的动力学、冲突、记忆提到意识水平;

④ 帮助自我探索的学习。

·心理治疗中运用梦的运用:

治疗早期:

1 局限于目前生活经历和梦的显意;

② 认同和说明梦的防御机制和阻抗;

③ 局限于梦的移情表现;

治疗后期:

运用梦去指出潜意识愿望、恐惧和冲突。

·梦是移情的指示物:

1、 精神分析治疗的任何阶段,梦都是揭示移情本质的重要途径。

2、 治疗者要让病人详细谈谈对梦中每一个情景的看法。

·结束阶段的梦:

结束阶段的梦中,病人体验到自己的问题减轻了、被控制了,甚至消失了,体验到自己的移情被解决了,并与治疗者建立了成熟的关系,这种梦往往提醒治疗者和病人差不多可以结束治疗了。

·注意事项:

心理治疗者不要因为梦意难解而灰心失望。重要的是在心理治疗中要努力尝试,运用这条途径使潜意识的内容上升到意识中来。这样,病人才能知道梦是另外一种思考形式,并由此而联想到内心的冲突所在。

第8章 结束

1、 治疗要一直持续到病人潜意识里的冲突统统揭示出来,得到解决为止;持续到病人理解自己的内心活动为止,因而往往需要持续几年。

2、 当病人学会了理智而又赋予感情地自我察觉的本领的时候,如果病人和治疗者都同意,就可以结束治疗了。

·如何判断结束阶段的到来:

1、 治疗的目标和病人的生活目标有关联,却又不同于病人的生活目标。

2、 在治疗中期结尾的时候,治疗者会注意到病人能够较深刻地理解自己的移情,并能认识不同的移情表现。例:

① 病人感到症状消除:感到症状被排斥了;

② 病人理解自己的防御;

③ 病人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移情反应;

④ 病人能从事自我探索,作为解决内心冲突的方法。

·结束阶段的任务:

病人:

① 回顾治疗经过;

② 体验和掌握分离和失落;

③ 再度体验和掌握移情;

④ 开始自我探索。

病人和治疗者:

① 确定治疗中令人失望的、局限性的和不成功的方面;

② 讨论今后心理治疗的可能性;

③ 讨论今后的计划。

·告别:治疗者的反应:

1、 如果治疗者与以前的病人不期而遇,还是应当互相问候,说说话,但是最好不要向这些病人要求慈善捐献、职业咨询之类的活动。

2、 结束阶段帮助治疗者的技术:

① 训练有素的自省;

② 熟悉精神分析治疗的局限;

③ 督导(消除孤独感);

④ 个别精神分析或深层精神分析治疗。

第九章 实际问题及处理

·治疗室的布置和位置:

1、 不要有治疗者家庭成员的照片。

2、 不要让有暴力行为。精神病移情以及冲动性性格障碍的病人来家庭治疗室。

3、 在电话里,治疗者可以问未来的病人如下问题:

① 目前你有什么症状?

② 你以前做过心理咨询吗?

③ 你用药治疗过你的精神障碍吗?如果有,什么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提供诊断的线索,特别是应对抗精神病药物者)

④ 你住过院吗?是在什么情况下住的院?

四、若在家庭里设置治疗室,治疗者必须感到家庭和生活都有安全保障才行。

·收费:

1、 病人如果不能按时来治疗,依然要支付预定时间内的费用。治疗者这样做完全是公平合理的【即理解为治疗者将自己的时间租给病人】。当然,如果治疗者认为病人的缺席情有可原,则可另行安排治疗或在经济上作出牺牲。

2、 应该注意到,交费低的病人往往感到自己被婴儿化了,感到自己被治疗者特殊关照了,因而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别的方法去关照治疗者,比如尽量忍让而不要生治疗者的气等。因此,治疗者必须把这些问题向病人解释清楚,打消病人的自卑感和顾虑。

·休假安排:

1、 如有休假安排,应当尽早地提前告诉病人治疗者的休假日程。

2、 通过病人对治疗者休假的反应,可以了解到病人对待分离及对待独立的态度。治疗者的离开,能引发病人早年分离的记忆,也能给病人提供了巩固以前效果以及体验独立自主的机会。

·自杀病人:

一、无论是处于学习阶段的治疗者,还是从业后的治疗者,都应将评估病人自杀的可能性和防范病人的自杀企图放在重要地位。仔细地了解病史,是判断自杀危险性最好的途径。既往有过自杀企图的病人,无疑依然存在这种危险,特别是在强化心理治疗的过冲中。这可能是在治疗中那些关键性的冲突被揭露出来的缘故。另外,有过自伤行为的病人,哪怕是在很久以前有过这种行为,也比只有自杀观念而无行动的病人要危险的多。总之,对于病史上有过自杀观念的病人都要慎重对待,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误以为病人只是说说而已。

二、治疗期间,一旦怀疑病人有自杀念头时,就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询问,不要因害怕这种直率的问话方式会刺激病人而询问时闪烁其词。

三、以下的措施也有助于预防自杀:

① 与病人订下协议,在危险举动之前要立即告诉治疗者,以得到帮助;

② 夜间、周末、休假期间安排值班人员;

③ 知道在紧急情况时可以送往哪个医院。

·危险病人:

对付这种病人的原则是:不要逞能!

·礼物:

如果我们拒绝礼物可能会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而影响治疗的话,我们不妨把礼物收下了,同时,把理解和解释礼物的意义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显然,如果病人的礼物过于昂贵,从道理上来说就不应该接受。总而言之,在这个问题要让病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阻抑病人出于对治疗者的特殊感情而产生的联想。

·躯体疾病:

病人因躯体疾病而有较长一段时间不能来做心理治疗时,应当重新安排治疗计划。

·治疗者的失误:

应当承认自己的失误,向病人道歉,然后看看病人的反应。

·一般原则:

不论病人有医疗急症还是家庭成员有医疗急症(为病人所伤),都必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一般来说,在一个实际问题被处理之后,它就必须被治疗者记住,并在随后的治疗中观察和了解它的反应。不论事情活动抑或不活动,都需要了解它对病人意味着什么。心理治疗总的目标是让病人深挖自己的感情、幻想和行为的意义。

① 医疗急症时要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② 不论活动的还是不活动的冲突都需要了解;

③ 像医生那样关心病人;

④ 培养病人独立自主;

⑤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便了解情况。

第十章 短程心理治疗

短程精神分析治疗侧重于病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认识病人生活经历中某个精神动力冲突的出现会使得心理发展受到阻碍。治疗者通过解决病人生活中这个最关键的冲突而使得病人整个成长和发展过程得到改变。因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比长程心理治疗更依赖病人自身的能力,并应用在治疗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去扩大治疗的效果。【即抓重点,解决关键冲突】

·选择病人:

一、有能力识别焦点冲突是病人进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的必要条件。此外,病人必须有从感情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能力,以及强烈的治疗动机。病人的主诉越单一,冲突就越可能在短期内被解决。

病人:

① 能识别焦点冲突;

② 能从感情关系上去思考;

③ 强烈的治疗动机;

④ 至少于一个人有亲密关系;

⑤ 对尝试性的解释反应良好。

治疗者:

① 能与病人建立感情上的交往;

② 排除重抑郁症、精神病及“见诸行动”的病人;

③ 排除边缘型、自恋型人格障碍及偏执障碍的病人。

二、治疗者可以通过了解起病诱因、早年心理创伤、重复的行为模式等去发现焦点冲突,偶尔也可以通过病人的梦去发现它。

三、精神分析治疗中焦点冲突的识别:

① 起病诱因、早年心理创伤、重复行为可显示焦点冲突;

② 焦点冲突在病人生活中应是活动的;

③ 对焦点冲突的尝试性解释往往引起情感反应;

④ 要警惕成功时的冲突,不要仅看到失落时的冲突(初学者容易理解病人失落时的感情,而不理解成功给病人带来的恐惧。为此,应经常地想到成功时的恐惧,不要只看到失落时,以免忽略了这种冲突。);

⑤ 一个移情对象选定一种焦点冲突。

⑥ 揭示引起抑制的冲突。

·疗程和终极:

1、 在所有的短程精神分析治疗著作中均认为应每周一次,10-20次为一疗程,特殊病例可高达40次,如果超过了40或50次,治疗者应做好长程治疗的准备。

2、 技术:

① 有目标的防御分析、移情解释及再建;

② 有益的忽略;

③ 如何结束很重要;

④ 治疗开始后再决定治疗次数或结束治疗的时间。

·技术:

1、 如防御的反析、移情的解释、再建等均被用于短程治疗。

2、 治疗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运用“有益的忽略”。许许多多精神分析上感兴趣的事情都会在短程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然而,治疗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只能集中解决核心的问题,而把那些非主流的问题先放一边。

第11章 边缘型等严重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边缘型、分裂样型,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人都是一组很难对付的病人。

·诊断:

1、 边缘型人格障碍系指一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的病人,其症状包括强烈泛化而持续的焦虑、恐怖症状、强迫仪式动作、转换症状、疑病症状等。

2、 他们(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运用“分裂”防御机制。分裂是指主动地把正性的自我和客体的形象与负性的自我和客体形象分离开来。这种防御机制是这些病人缺乏完整的心理结构的重要原因。

3、 主要的防御机制:

① 分离:将正性和负性的自我和客体的形象分裂开来;

② 否认:有意地不理会重要的现实;

③ 贬低:极度地轻视和抵消;

④ 原始理想化:夸大别人的力量和威望;

⑤ 无所不能:夸大自己的力量;

⑥ 投射:把自己的冲突的冲动归咎于别人;

⑦ 投射认同【书中说投射认同是一种漏了气的投射】:投射到病人想控制的某个人。(例如病人可能把敌意投射到治疗者,害怕会遭到治疗者的攻击。与此同时,病人又感到自己要对敌意承担责任。也就是说,病人始终与敌意认同,感到有必要遏制治疗者可能会采取的攻击行为。)

·冲突:

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内心主要冲突的性质是属于原始的或“前恋母期的”,并以此作为与神经症病人的分界。神经症病人是在这个时期之后的心理发展上发生了问题,比如在巩固性别认同、解决恋母渴望和抗争、建立成熟的有肯定价值的自我观念和良知(或超我)上发生了问题。

2、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早年生活经历中有明显的母-婴关系紊乱。

3、 得到“基本信任”或“客体经久不变”的感情,是人格发展早期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获得这种感情的儿童(以及将来的成人)就非常容易焦虑。这种势不可挡的“灭绝性”焦虑,能使苍蝇最终变为大象,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紧张体验变成威胁终生的情境。由于存在有这种焦虑,使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力图用自己的分裂、否认、投射等原始的防御机制对它进行控制。这种强烈的焦虑使得病人的防御机制十分顽强。从而给治疗以及移情-反移情造成一定的难度。

4、 边缘型人格障碍最大的问题是不信任别人,没有安全感,感到这个世界上自己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然而,也要看到,这种病人也会有神经症病人那样的恋母冲突。这是因为,心理发展早期阶段的紊乱也会延续到随后心理发展中的巩固性别认同、解决性的抗争(恋母冲突)的阶段。在生活的舞台上,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不及格”而升不了“级”的,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永远的停留在原先的阶段而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生活中。不论他们是否愿意,是否准备好,都会被时间的巨手推着向前,带着过去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去面对新的问题。这些未解决的问题与随后的焦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形式的焦虑。

·开始治疗:

一、在开始给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做心理治疗时,治疗者必须善于发现病人“见诸行动”的危险,并加以控制。由于病人会很快地产生强烈的移情,因而很容易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发生“见诸行动”。判断病人会不会暴怒和自戕的最好办法是去了解病史,尤其是要了解既往那些导致病人住院、自杀企图及其他退化表现的诱发事件。

二、由于病人对别人缺乏信任,以及对痛苦的感情持否认态度,一般是不会直截了当地在情感上表现出自己的自杀或别的危险行为的企图,而只能从他们拐弯抹角、闪烁其词、不动声色的言语举止中发现。

三、边缘型等严重人格障碍病人的治疗原则:

处理破坏性的冲动:

① 住院;

② 急诊;

③ 药物;

④ 环境安排;

⑤ 医生来诊。

由理智和情感两方面来理解病人的交往。

迅速而机智地对负性移情及歪曲现实作出解释。

解释原始防御。

遏制和理解反移情反应。

四、不要给什么建议,不要想指挥病人。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防御机制的心理治疗:

1、 必须把病人的那些缺乏联系的形象和情感状态集合起来、组织起来,必须将它们整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病人恢复被防御所分裂的感情。

2、 当负性移情很强的时候,行动往往比说话有力:对付敌意、指责、让人感到可怕的病人,不是采取退让的态度,而是采取再额外增加治疗次数的办法。

·反移情:

1、 有助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态度:

① 记住,病人对治疗者的体验大部分是来自过去的生活经历;

② 保持医生应有的关心,不要为自己的反移情所左右;

③ 不要把病人的负性感情往自己身上揽,应该设法对它进行解释;

④ 充分利用每一次治疗的机会去取得进步和理解。但不与病人的防御对质将会使治疗停滞不前;

⑤ 老老实实地分析自己对病人的愤怒和怨恨,并认识导致这种反应的移情。

二、总之,治疗的目标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让病人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以及对治疗者的开诚布公。

三、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依赖型非常强,而这种依懒性往往在表面上被他们强大的防御机制所掩盖,治疗者应当认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非一日之功,必须慢慢来。

·自恋型和分裂样人格障碍:

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对别人也缺乏信任。但其个人经历比边缘型的病人要来的稳定些,尤其是在工作经历上,而且那种势不可挡的“灭绝性焦虑”的倾向比较轻,因此,在治疗上只需要集中解决某些个问题,而不像边缘型病人那样需要涉及许许多多方面的问题。此外,自恋型人格障碍病人很在乎自己脆弱的自尊,故而能与治疗者建立多种移情,比如:一些人表现出“夸大”,要求治疗者不断地予以赞扬;另一些人则把治疗者理想化,认为治疗者了不起,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反移情的困难在于:治疗者被当作病人的延伸而被病人时时纠缠时,会感到不舒服;由于病人总要求赞扬和保护而难以抵挡。

二、分裂样型人格障碍病人像是安静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情感淡漠少变,很少轻举妄动,生活经历虽然并非无序,却也一样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与这种病人交往,治疗者必须十分理智,也必须充满感情,提防病人为生活中的事件(如失业、甚至为失去一个普通的朋友)而引起自杀观念。治疗的目标是提高这些病人的情感交往能力、信任感及自尊心。

三.小结:治疗者必须监控病人的日常活动,保障病人的安全,最终将病人分裂的正性的及负性自我和客体形象整合在一起,重要的是要指出病人分裂、否认、负性移情、歪曲现实和原始防御机制等。而共情、干练、谨慎、掌握时机是治疗技巧的关键。

第十二章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标、病人选择和治疗期间:

目标:保持或重建过去的功能水平。

病人选择:

① 健康但有严重应激或者自我缺乏的重病人或慢性病人。

② 对安全有所认识,并能够建立信任的关系。

治疗期间:

几天到几年。

第30页 对患者的评估II

心理功能的四种心理动力学 1:内驱力理论——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本能(力比多或攻击性)占主要地位 现代观点:愿望 性(躯体)发展是冲突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2:自我心理学—— 对内驱力的适应和调节占主要地位 防御机制 心理功能的非冲突区是资源(例如智力、感知能力、记忆) 3:自体心理学—— 自尊和自我价值的调节 早期亲子关系是重要的 分离和个体化是重要的发展任务 4:客体关系理论—— 对过去重要人物记忆构建了愿望... (2回应)

第十三章 短程心理治疗 p160

初学者往往会忽略掉患者对成功的恐惧,相比之下,初学者会得更容易与患者的丧失共情。结合对成功的恐惧和丧失两个视角来解析案例通常很有帮助,这样就不会忽略掉患者对成功的冲突。

极容易脱落的、很难建立关系的,总是觉得攻击、怀疑的,可能是好客体比较少的。 和好客体的部分建立关系,但是能够来找我们做治疗,肯定有好客体,一点好客体都没有,不会来找治疗师。他们的世界可能全都是坏的。 和一个人关系挺好,如果再来一个人,觉得被排除在外了,有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嫉妒的感觉,明显少了,可能就是修通了。 每个人都有偏执分裂和抑郁位。偏执分裂和抑郁位置,是描述的一种状态,而不是病人的状态。边缘...

第11页 心理动力学基本原则

行为 包括思维 情感 幻想 和行动,对健康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心理问题通常会限制个体审视选择和做出选择的能力 一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行动尝尝是受限的、痛苦的、重复的 心理治疗是通过谈话来改变患者的行为,目标是拓展患者可利用(有价值)的行为,来缓解症状,改变模式。 同一幅画 传入你脑内的信息不变,改变的是你组织信息的方式。组织信息不同方式使得你体验到更广的意义,能够表现更多的行为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焦点...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第三版)

作者: [美]罗伯特·J.尤萨诺(Robert J. Ursano) / 等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 原作名: Concise Guide to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brief, intermittent, and long-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Third Edition) 译者: 曹晓鸥 出版年: 2018-5 页数: 232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8417889 豆瓣评分 9.0 254人评价 5星59.4% 4星31.9% 3星7.9% 2星0.8%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美国精神科协会推荐教材;中德班、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推荐教材;李孟潮、张沛超作序推荐

在这本简明指南中,三位作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关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概念和技术的最新介绍,从“为何要做心理治疗”谈起,逐一介绍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评估、开始治疗、阻抗与防御、移情、反移情、梦、治疗结束以及实践中的问题及处理,从而帮助读者对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主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在本书的后三个章节介绍了短程心理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其他严重病理性格的心理治疗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很有实用价值。最后,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史,并附带了术语表,非常适合动力学取向的初学者学习使用!

本书是多项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的教材,如中德班、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和众多动力学教材比起来,本书的优胜之处,在于浅显易懂。李孟潮老师曾评价本书具有“易简之美”,而张沛超老师则认为,“直到今天本书仍然是动力学取向最好的临床引论”。在这本简明指南中,三位作者Robert J. Ursano、Stephen M. Sonnenberg和Susan G. Lazar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关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概念和技术的最新介绍,希望这本书能够传达给大家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及其技术的令人兴奋之处、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需要面对的困难!

和众多动力学教材比起来,本书的优胜之处,在于浅显易懂。因为它本来就是美国精神科协会写给临床医生的简介教材,针对的读者群大多是医学院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医生这个群体。浅显易懂,是评价初级教材的最重要指标。本书在这一项上基本可以打满分,不但语言非常通俗,而且还把关键概念做成了书后的列表。《易经》有言,“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这本教材的亲和力就来自这种简易功夫,易简之美!

——李孟潮,精神科医师,个人执业

本书是以美国自我心理学为基础的,但是也吸收了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的文献,而且“与时俱进”地增加了短程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等短小精悍且实用的篇章,行文要言不烦,内容实用可靠。所以,本人认为,直到今天本书仍然是动力学取向最好的临床导论,我非常乐意向各位推荐!

——张沛超,心理咨询师,个人执业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Robert J.Ursano,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卫生科学统一服务大学,F.Edward Hebert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系主任。也在位于华盛顿的华盛顿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

Stephen M.Sonnenberg,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卫生科学统一服务大学,F.Edward Hebert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兼职教授;德克萨斯,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系,临床教授。也是德克萨斯,奥斯汀,休斯敦一加尔维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和督导分析师。

Susan G.Lazar,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卫生科学统一服务大学,F.Edward Hebert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兼职教授;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兼职教授。也是位于华盛顿的华盛顿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培训和督导分析师。

目录 · · · · · · 第1章 为何要做心理治疗? 第2章 基本原则 第3章 病人的评估Ⅰ:评估、诊断和心理治疗处方 第4章 病人的评估Ⅱ:心理动力学倾听 第5章 病人的评估Ⅲ:心理动力学评估 第6章 开始治疗 第7章 阻抗与防御 第8章 移情 第9章 反移情 第10章 梦 第11章 治疗结束 第12章 实践中的问题及其处理 第13章 短程心理治疗 第14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以及其他严重病理性格的心理治疗 第15章 支持性心理治疗 附录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史 术语表

作为一名初学者,你可以通过以下提问方式逐步学习《Concise Guide to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的内容:

  1. 基础知识

    •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2. 治疗设置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典型设置是什么样的?
    • 如何创造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治疗环境?
    • 治疗师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的角色是什么?
  3. 患者评估

    • 如何进行心理动力学评估?
    • 评估患者时需要关注哪些关键因素?
    • 心理动力学评估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4. 心理动力学倾听

    •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倾听?
    • 如何从不同的心理学视角进行心理动力学倾听?
    • 心理动力学倾听的技巧有哪些?
  5. 治疗初期

    • 治疗初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如何处理治疗初期的失望情绪?
    • 治疗初期常见的移情、防御和抵抗行为有哪些?
  6. 抵抗和防御

    • 什么是抵抗?如何识别和处理患者的抵抗行为?
    • 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哪些?它们的表现和作用是什么?
    • 如何解读和处理患者的防御机制?
  7. 移情

    • 什么是移情?它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 不同形式的移情有哪些?如何处理它们?
    • 如何通过移情促进治疗进展?
  8. 案例分析

    • 能否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应用?
    • 在实际治疗中,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9. 个人反思

    •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如何反思自己的治疗风格和方法?
    • 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技能?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Concise Guide to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的内容,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你可以通过以下具体的提问方式,逐步学习和掌握《Concise Guide to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的内容。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系统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知识,提高你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1. 基础知识

  •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有何不同?

2. 治疗设置

  •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典型设置是什么样的?
  • 如何创建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治疗环境?
  • 治疗师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的角色是什么?
  • 治疗频率和持续时间如何确定?

3. 患者评估

  • 如何进行心理动力学评估?
  • 评估患者时需要关注哪些关键因素?
  • 心理动力学评估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 如何记录和整理评估结果?

4. 心理动力学倾听

  •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倾听?
  • 如何从不同的心理学视角进行心理动力学倾听?
  • 心理动力学倾听的技巧有哪些?
  • 如何避免在倾听过程中产生偏见?

5. 治疗初期

  • 治疗初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如何处理治疗初期的失望情绪?
  • 治疗初期常见的移情、防御和抵抗行为有哪些?
  • 如何建立治疗联盟?

6. 抵抗和防御

  • 什么是抵抗?如何识别和处理患者的抵抗行为?
  • 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哪些?它们的表现和作用是什么?
  • 如何解读和处理患者的防御机制?
  • 如何在治疗中应对患者的否认和逃避?

7. 移情

  • 什么是移情?它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 不同形式的移情有哪些?如何处理它们?
  • 如何通过移情促进治疗进展?
  • 如何处理反移情?

8. 案例分析

  • 能否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应用?
  • 在实际治疗中,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 如何从案例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治疗方法?

9. 个人反思

  •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如何反思自己的治疗风格和方法?
  • 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技能?
  • 如何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10. 实践技巧

  • 如何在治疗中有效地使用支持性技术?
  • 如何进行有效的试解释(trial interpretation)?
  • 如何邀请来访者参与理解过程?
  • 如何处理来访者的负面反馈?

通过这些具体的问题,你可以逐步深入地学习《Concise Guide to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每一步都注重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有助于你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何进行有效的试解释(trial interpretation)?

试解释(trial interpretation)是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旨在通过温和的、试探性的解释,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模式。有效的试解释可以促进患者对自身问题的洞察,增强治疗的效果。以下是一些进行有效试解释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1. 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

在进行试解释之前,确保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治疗联盟,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这有助于患者更开放地接受和思考解释。

  • 共情: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让患者感到被听见。
  • 信任:通过一致性和可靠性,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 安全:创造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让患者感到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选择合适的时机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试解释非常重要。最佳时机通常是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移情、防御或情绪波动时。

  • 观察:注意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寻找合适的介入点。
  • 时机:在患者情绪较为稳定且愿意交流时进行试解释。

3. 温和且试探性地提出解释

试解释应该是温和且试探性的,避免过于直接或强烈的挑战,以免引起患者的防御或抵触。

  • 语言选择:使用非指责性的语言,如“有时候人们会……”而不是“你总是……”。
  • 试探性:提出解释时,可以使用疑问句或开放性陈述,如“您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或“我注意到……,您怎么看?”

4. 具体且有针对性

试解释应该具体且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选择患者当前最关心或最困扰的问题进行解释。

  • 具体情境:结合患者的具体经历或情境,提出解释。
  • 明确焦点:选择一个明确的焦点,避免同时提出多个解释。

5. 关注患者的情感反应

在提出试解释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情感反应,了解其对解释的接受程度。

  • 倾听:认真倾听患者的反馈和感受,不要急于下结论。
  • 共情:通过共情回应患者的情感,如“我理解您可能感到有些困惑。”

6. 根据反馈调整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反应,灵活调整解释的方向和深度。

  • 验证:询问患者是否认同解释,如“您觉得我说得对吗?”
  • 调整:如果患者表示不认同或感到不适,及时调整解释,如“那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7. 促进自我反思

通过试解释,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反思,逐步认识到其行为和情感背后的深层原因。

  • 提问: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您觉得这种感觉对您有什么影响?”
  • 假设情景:通过假设情景,帮助患者想象不同的应对方式,探讨可能的结果。

示例

假设一位患者在治疗中提到,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感到焦虑,治疗师可以进行如下试解释:

  1. 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治疗师表达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如“我明白您感到焦虑,这确实很不容易。”
  2. 选择合适的时机:在患者情绪较为稳定且愿意交流时进行试解释。
  3. 温和且试探性地提出解释:治疗师可以温和地说,“我注意到您提到因为一些小事感到焦虑,有时候人们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更大问题的担忧,您觉得是不是有可能呢?”
  4. 具体且有针对性:结合患者的具体经历,如“比如您提到工作上的一个小失误,您觉得这背后是否有什么更深的担忧?”
  5. 关注患者的情感反应:治疗师认真倾听患者的反馈,如“您觉得我说得对吗?还是您有不同的看法?”
  6. 根据反馈调整:如果患者表示不认同,治疗师可以调整解释,如“那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您感到焦虑呢?”
  7. 促进自我反思: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您觉得这种焦虑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这种感觉?”

通过这些步骤和策略,治疗师可以进行有效的试解释,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促进治疗的进展。

如何邀请来访者参与理解过程?

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邀请来访者积极参与理解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治疗联盟,还能提高来访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治疗师有效地邀请来访者参与理解过程:

1. 建立信任和安全的环境

首先,确保来访者在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感到舒适和被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共情:表达对来访者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听见。
  • 耐心:给予来访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求成。
  • 保密:确保治疗过程的保密性,增强来访者的信任感。

2. 使用开放式问题

通过开放式问题,鼓励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

  • 感受和想法:例如,“您当时有什么感受?”或“您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 具体情境:例如,“您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境吗?”
  • 未来期望:例如,“您希望事情能有什么不同?”

3. 鼓励自我反思

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反思,逐步认识到其行为和情感背后的深层原因。

  • 提问: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您觉得这种感觉对您有什么影响?”或“您有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在其他时候也发生过?”
  • 假设情景:通过假设情景,帮助来访者想象不同的应对方式,探讨可能的结果。
  • 记录和回顾:鼓励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行为,然后在治疗中分享和讨论。

4. 提供反馈和确认

在来访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确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 积极反馈:例如,“我注意到您在这次治疗中表达了很多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 确认感受:例如,“我能理解您当时的感受,这确实很不容易。”

5. 共同制定治疗目标

与来访者一起制定具体的治疗目标,确保双方对治疗方向有共识。

  • 讨论目标:例如,“您希望通过治疗达到什么目标?”
  • 具体计划:例如,“我们可以先从解决哪个问题开始?”

6. 示范和指导

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来访者学习和应用新的技能和策略。

  • 示范:例如,“让我们一起尝试一下深呼吸,看看有什么不同。”
  • 指导:例如,“下次当您感到焦虑时,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7. 鼓励来访者主动提问

鼓励来访者主动提问,表达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

  • 开放态度:例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疑惑,随时可以告诉我。”
  • 积极回应:例如,“您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示例

假设一位来访者在治疗中提到,他在工作中经常感到压力很大,治疗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建立信任和安全的环境:治疗师表达对来访者的理解和支持,如“我明白您在工作中感到压力很大,这确实很不容易。”
  2. 使用开放式问题:治疗师提出开放式问题,如“您能具体描述一下工作中的哪些情况让您感到压力大吗?”
  3. 鼓励自我反思:治疗师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反思,如“您觉得这种压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4. 提供反馈和确认:治疗师提供积极的反馈,如“我注意到您在这次治疗中表达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压力,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5. 共同制定治疗目标:治疗师与来访者一起制定治疗目标,如“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减轻您的工作压力?”
  6. 示范和指导:治疗师示范一些放松技巧,如“让我们一起尝试一下深呼吸,看看有什么不同。”
  7. 鼓励来访者主动提问:治疗师鼓励来访者提问,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疑惑,随时可以告诉我。”

通过这些步骤和策略,治疗师可以有效地邀请来访者参与理解过程,增强治疗的效果。

如何处理来访者的负面反馈?

处理来访者的负面反馈是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维护治疗联盟,还可以促进来访者的自我反思和成长。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治疗师有效处理来访者的负面反馈:

1. 保持冷静和专业

面对来访者的负面反馈,治疗师需要保持冷静和专业,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 情绪管理:深呼吸,保持冷静,不要被来访者的负面情绪所影响。
  • 专业态度:以专业和客观的态度回应,避免个人化或防御性的反应。

2. 倾听和共情

倾听来访者的反馈,表达对其感受的理解和支持。

  • 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听来访者的反馈,不要打断。
  • 共情:表达对来访者感受的理解,如“我明白您现在感到很失望,这确实不容易。”

3. 验证和确认

通过验证和确认来访者的感受,增强其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

  • 验证感受:确认来访者的感受,如“您感到不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 具体反馈:具体说明来访者的反馈,如“您提到我对某些问题没有给出足够的解释,我理解这对您来说很重要。”

4. 探索反馈的背景

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反馈背后的原因和情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自己。

  • 提问: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您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让您感到不满吗?”
  • 背景:探讨反馈的背景,如“您觉得这种感觉是否与您过去的某些经历有关?”

5. 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与来访者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其参与感和控制感。

  • 合作:邀请来访者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如“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进我们的治疗。”
  • 具体措施: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我们可以增加对某些问题的讨论时间,您觉得怎么样?”

6. 提供积极的反馈

在处理负面反馈的过程中,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增强来访者的自信心。

  • 积极反馈:肯定来访者的勇气和坦诚,如“感谢您如此坦诚地表达您的感受,这对我们的治疗很有帮助。”
  • 鼓励:鼓励来访者继续参与治疗,如“我们一起努力,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好的进展。”

7. 维护治疗联盟

在整个过程中,维护和加强治疗联盟,确保来访者感到被支持和理解。

  • 信任:通过一致性和可靠性,增强来访者的信任感。
  • 共同目标:与来访者一起设定治疗目标,确保双方对治疗方向有共识。

示例

假设一位来访者在治疗中表达对治疗师的不满,认为治疗师没有充分理解他的问题,治疗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保持冷静和专业:深呼吸,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2. 倾听和共情:治疗师全神贯注地倾听来访者的反馈,表达理解,如“我明白您现在感到很失望,这确实不容易。”
  3. 验证和确认:确认来访者的感受,如“您感到不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具体说明反馈,如“您提到我对某些问题没有给出足够的解释,我理解这对您来说很重要。”
  4. 探索反馈的背景: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您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让您感到不满吗?”探讨反馈的背景,如“您觉得这种感觉是否与您过去的某些经历有关?”
  5. 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邀请来访者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如“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进我们的治疗。”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我们可以增加对某些问题的讨论时间,您觉得怎么样?”
  6. 提供积极的反馈:肯定来访者的勇气和坦诚,如“感谢您如此坦诚地表达您的感受,这对我们的治疗很有帮助。”鼓励来访者继续参与治疗,如“我们一起努力,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好的进展。”
  7. 维护治疗联盟:通过一致性和可靠性,增强来访者的信任感,如“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我会尽全力支持您。”

通过这些步骤和策略,治疗师可以有效地处理来访者的负面反馈,维护和加强治疗联盟,促进治疗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