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内在生命 : 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作者: [英] 马戈·沃德尔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 译者: 林晴玉 / 吕煦宗 / 杨方峰 出版年: 2017-5 页数: 296 定价: 56.00 丛书: 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ISBN: 9787518412280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心智状态 第二章 生命的开始 第三章 婴儿期:涵容及遐想 第四章 婴儿期:对抗痛苦的防卫机制 第五章 孩童早期:断奶与分离 第六章 潜伏期 第七章 学习模式 第八章 家庭 第九章 青春期及青少年早期 第十章 青少年中期:临床案例 第十一章 青少年晚期:虚构的生命--小说中的人物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第十三章 生命晚年

要成为自己(现在到永远),需要的是能舍弃心目中对自我、他人以及关系的理想或贬抑版本,而选择真实世界的模样;也需要重新调整梦想、选择与希望(不管那是出自自己的决定或是被迫不得不如此);也要能容忍机会的流失,以及人生道路的措施。 这类型的失落考验了一个人哀悼、感到自责、承担责任、体验罪恶感及保持感恩心态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在根本上都与一个人爱的能力有关,也和他在投射及内设过程所达成的平衡本质密切相关,而这个平衡是在生命早期就建立起来的。 (查看原文) 野马般的思路 7赞 2018-05-06 22:22:42 —— 引自第177页 比昂指出在特定心智状态下,「拥有」知识会成为学习的替代品。一种「不平等发展的心智法则」经常发生,此时「头脑(brains)」与「深度思考(a deeper kind of thinking)」成反比关系;操控概念(如真相、意义或道德等)的智性能力,与可以真正支持这些概念的情绪潜能(emotional capacity)也成反比关系。如果知识的获得为的是效能而不是洞识,在精神的经济法则(psychic economy)中,获取知识将变得和拥有物质没什么两样。当此情况发生时,知识将与任何真正追求了解的意图相抵触。此处的关键在于动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找寻的是什么,逃避的又是什么。 (查看原文) Urania 2 回复 4赞 2020-05-13 18:44:45 —— 引自章节:第七章 学习模式

丛书信息 · · · · · ·   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僵局与诠释》《俄狄浦斯情结新解》《英国精神分析独立学派(万千心理)》《谈话治疗》《心理动力学团体分析》 等 。 喜欢读"内在生命"的人也喜欢 · · · · · ·

谈话治疗 7.6

俄狄浦斯情结新解 8.6

让我看见你 8.9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万千心理) 9.5

僵局与诠释 9.2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8.6

自体心理学导论 9.4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第2版) 9.6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 8.8

当代自体心理学 8.8

抛开专业词汇不少,导致读来来晦涩之外,是本不错的书,但只推荐给对克莱因理论有所了解的人读。 “成熟与未成熟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个人承受强烈情绪的能力,以及发现具有思考与反思能力的外在与内在人物并和其建立关系后,能对精神痛楚思考与反思的程度。” 多少人披着成人的外衣,内心却是个无法应对很多情绪的孩童。起码我自己在当妈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的角色。

婴儿期的客体关系决定一生的潜意识,所以精神分析治疗必须前溯到婴童时代,这使得我们的自我认知不可能不借助他人的探询和记忆,从这点来看,我真不喜欢精神分析。但本书引用了很多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又有很多案例,尤其对病人的种种表现的分析,犹如刑警般寻找潜意识的蛛丝马迹——果然世界处处是隐喻啊。

第一次读就觉得好,但那会儿我消化不太了。这次度读觉得尤其好,且能逐渐消化了。

有些案例不错,有内在逻辑。我个人认为,成年人也是巨婴,只是对情感资源和乳汁的占有欲换成了金钱权利爱情亲情友情等。还有自己总结了点东西,书中提到的二层皮肤或防御机制,虽然这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旦失效立马陷于焦虑和无所适从乃至人格扭曲伤及他人和自己。我觉得,有个方法是,索性试试自己拆解那些防御机制,让阳光照进角落,说不定还挺刺激的,没什么大不了,有一件事是绝对平等的,就是我们都要面对死亡,在这个意义... (展开)

如果你喜欢,称这个世界为“创造灵魂的深谷”。(待二刷

成为一个“成人”所需要的心智——《内在生命》读书笔记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精神分析著作,深入浅出了的谈及了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心智成长过程,案例详实且典型,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小说中的人物分析,非常有代入感。 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便开始有了心智,情绪和行为皆受此影响。婴儿时期的心理位置分为“分裂——偏执” ,即世界要么是全好的,要么是全坏的;和“抑郁心理位置”,即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所产生的焦虑,可反应为罪恶感和自责感。在我们生命的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在二者的平衡中学习前进。青少年时期的性成熟开始让我们从俄狄浦斯情结中觉醒,并进一步将内在父母内摄为较为成熟的自我,从而走向成人心智的世界。 在成长中,我们会经历与自己的焦虑、恐惧和爱的矛盾,外部世界/团体的涵容和引导使我们能够从“次级皮肤”和“-K”式的“假”学习方法(见本书中的论述)逐步寻找和回归更能经受挫折、失望、痛苦、沮丧等情绪,能够创新和充满想象力的自我,同时将早期以内在世界逃避外界的方式转化为更加包容和主动的内摄方式,从而达到成人心智。 作为成人,则从青少年时期的依靠母亲/父亲或外部世界/团体的涵容转变为能够承担责任、对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充满弹性的理解与包容、对于死亡的焦虑、对衰老和心理身体变化的内摄接受的成熟心智,关于外摄对象的投射也会处于较为平衡的位置,虽然结局尚不明朗,但对于自我的认知,如早年痛苦经验的理解,将处于一个开放的态度,能够对将来充满希望,达到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而不是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只是扮演着“假大人”的角色,亦不是带着自恋般的认同拒绝亲密关系,能够发展出更加谦卑、感恩、懂得关怀他人的成人心智。 (暂时只读到“生命晚年”一节,后续再补充)

内在成长才是真实的成长

人们应该满足于少数的着力点,而在这些着力点的尖端连结细致的灵性之网,并且织出锦绣般的天堂境界

 自本科修了心理学双学位以后,一直关注关于自我心理调适、心理咨询的话题,一是想了解人性的好奇心所致,二是可以为自身碰到的情绪困扰、成长难题的反思过程提供分析工具。从别人的书单中无意看到了这本书的推介,买回来发现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结合自身经历慢慢品味。
  心灵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正如刚出生的婴儿不可能有成年人的体格一样。书中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婴儿与涵容客体之间的关系影响个体整个的生命历程,而其中最主要的涵容客体就是刚出生时面对的乳房,也即成长过程中的母亲。个体与涵容客体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个体如何面对分离的焦虑,如果涵容客体对个体的依恋需求有着合理回应,培养出个体的更高的安全感,则个体的内在成长的发展可能会更顺利;如果涵容可以对个体的依恋需求没有回应或者没有对个体的情感需求有恰当的回应,培养出的个体和可能存在更低的安全感,为了排解这种不安全感,个体可能诉诸其他的替代性方式,比如逃避、压抑和忽视自身的情感需求,致力于学习、斗殴等其他领域,这样的个体,其内在发展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迟早会在其成年生活中以某种方式重演。
当然,本书的观点并不完全是佛洛依德的路径,而是当代的精神分析路径。佛洛依德强调小孩在无法承受焦虑的压力而内化父母形象,产生的超我和理想我;克莱因则认为小孩子内在和父母的关系才更加重要,即外在强化对父母的爱与恨逃避迫害性的内在父母形象,即意象。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在于如何面对分离感导致的失落和悲伤乃至痛苦,如果这些痛苦没有到达灾难的程度,合理应对这些负面的资源,则说明个体赢得了成长。俄狄浦斯情结贯穿着一个人的生命时光,无论是婴儿期还是晚年,也许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核心贡献所在。
本书还区分了三种孩子早年形成的认同类型,不同的认同类型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成长模式。第一种是黏着式认同,简单说就是完全的模仿,有些小孩小小年纪学会了一副官腔,可能就是这种认同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二种是投射式认同,即通过扮演角色或者将自己当做某种角色进行学习,比如看到老师、父母的的某些行为,以同样的标准、责任感去行事。第三种是内摄性认同,通过不断的追寻理解、与内在自我的安全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黏着式认同的最大问题是过度压抑发展,因为心智没有健全发展起来,成长的过程中严重缺乏真正的内在支持,表象上又充满着欺骗性,过度自负和自卑都可能形成。投射式认同可能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但是往往会阻碍情绪的发展,比如有些事业有成的人,往往缺乏内在的情绪表达能力以及体验快乐的能力,经常听到某个活跃于大众舞台的人因抑郁症自杀,可能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就是这种认同方式。而内摄式认同是能够促进人格成长的学习方式,即使在深度参与生活的过程中的痛苦的,但这种学习能够激发思考的能力、完善人的内在、促进更好的成长。
本书将心智建构的过程分为大致的两类,一种是自我内在提升,一种是害怕痛苦与位置而止步,前者有助于成长,后者可能导致停滞甚至后退。事实上,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因恐惧而后退、因提升而前进都在交叉中进行,但不一样的是,人格发展完全、生命体验完满的人,一定是前者多于后者的。

成为自已

虽读不太懂,但我大受震撼。尝试整理思绪……

-其实我们不必成为“全知全能”的女神或是女王,也不必成为“完美”的自己或母亲,只要成为足够好的自己就好。足够好的意思指,我们既能欣赏自己好的一面,也能够不否认自己的愤怒、恨意或是无能。

-倘若缺乏能有效涵容我们的客体,可能会处在一种匮乏感当中。可能会发展出一种想要黏着或附着在某些东西上,来达到感受到自己被涵容的状态。这种黏着式认同(次级式皮肤),可能会让我们易沉迷于外物(向外求),成为外物的奴隶,为了获得一种虚假的“完整感”。

-若能有幸遇见能够了解、联结、涵容我们的客体,也许会是爱人(亲人、朋友或是情侣),也可能会是心理咨询师,我们会感受到被理解、支持,我们内心的愤怒、焦虑、痛苦、嫉妒、恐惧……,可以被其辨识出来,不必再作伪装,从而能帮助我们重新整合自我。

-向往全知全能的状态其实是危险的。就比如“公主”、“女神”、“女王”这类称谓,其实只是便于营销的一种简化的手段。人的成长,必然需要越过对“全知全能”状态的渴望,尔后可能会发现,最想成为的,既不是有第二性色彩的“妇女”,也不是虚假的“女神”,而是目标成为“真实的自己”,并且具备一种很有力量的“抱持”能力。

-虽然我们在营销方式上,会为了大家开心而赞美女性为“女神”,但其实无论男女,最好的状态,都是为自己思考,以及成为更真挚的自己。

-成为自己的道路一定不是坦途,正对应了佛说的“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和观照,又哪能真正的“认识”自己?

然后,我们长出自己 本书重点探讨了人的内在自我如何建立以及人格如何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作者使用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分支,梅尼克莱茵和比昂的心理学理论,对人的人格自我发展,内在自我的建构与依恋问题的分析都有一定的涉及,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视野。

这本书严格上不算是专业的理论书籍,它的可贵也恰恰在此。比起市面多数的精神分析派人格与心理分析的专业书籍而言,它少了很多晦涩,纵然是非专业读者,只要拥有一定的生命体验或对他人的洞察,也能在阅读中有所参考与收获,对理解人格机制的发展,人性运作及生命体验如何内化与人成长相关,都有一定参考意义。

“成为一个你可能成为的人永不嫌晚——艾略特”。以这句话作为本书最后篇幅的开篇,让人觉得温柔。我们从被涵容者走向涵容者,有的厌恶着成为了自己最厌恶的人,而有的人长出了自我,学长出了爱人与被爱的能力。我们经历了分离的焦虑、生死的恐惧、内在对外巨大的投射,分辨出了他者和自我之间的空隙。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个努力长出自己的人,都用丰富的人性运作和内在生命,体会这世界只有自己能理解的,独一无二的趣味。

以下是基于本书理论的一些思考:

1.梅尼.克莱茵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精神分析定义——“心理位置”。这个词很有趣,代表了人与世界的观察视角。她将之分为“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和“抑郁心理位置”,定义为人在婴儿期从自恋到定义客体与个体之间能力的转换。

我们在婴儿期需要习得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转换为“抑郁心理位置”的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原始自恋转换为客体关系的过程。虽然他在婴儿期发生,可是很多人终其一生在反复进行切换。

在我看来这个运行机制确实终其一生在人的身上作用,成年后人也会因为情况,处境,问题进行反复切换和运转的心理机制。那么,目前为止观察到的,有更多的人把所有的事情分成非常浅表的或极端的情况,是否意味着由于不同的心理诱因,许多人又切换回了所谓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这样的状态进行人性运作?

纵观目前大多数人的社交,多数都会停留在所谓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关系互相切换和认知的问题上,而这些东西都会使人产生焦虑。而当对这焦虑无法确认或确知或碰到矛盾时,那么抑郁心理位置则会切换回所谓偏执分裂心理位置。

2.书中在成长期里使用到的案例——关于“赛门”的俄狄浦斯情结与对性别僵化意识、内在关系没有弹性等问题的呈现,从幼年原生家庭的问题导致的投射与扮演,到缺乏建立温暖有爱的外在关系能力的丧失,对应到许多同性取向的心理障碍部分,有接近惊人的模板路径,很多在同性取向里缺乏弹性、模仿异性、自卑外化和无法真正建立爱的关系的人,都或多或少在类似的路径环境中生长、被影响(这里并不是说同性恋是因为原生家庭环境问题,而是部分缺乏内在关系弹性的心理障碍者选择同性取向,并不是因为爱同性,而是因为无法健康的建立爱的关系和内在自我的关系)。

3.此前不止一次和朋友讨论过,每个人阶段功课里,在青少年期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学习建立亲密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学习、失败、参照、投射和认知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建立亲密关系,或在亲密关系中失败、获得,人们完成一个阶段的自我丰满。本书在青少年晚期里表达的——“建立属于自己的心智,发展出能拥有亲密关系的内在能力”这点,也正好印证了之前的讨论和思考。

基于不同人生阶段讲解克莱因学派理论的应用

看完《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克莱因学派理论实践的“任督二脉”彻底打通。

最早在《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谈话治疗》和《婴儿观察》三本书中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对克莱因学派理论有了认识,然后在《临床克莱因》这本书里系统的学习了克莱因学派的理论。到这本书,怎么使用克莱因学派理论豁然开朗。

本书从婴儿期开始,一直到老年期,人生走向尽头,将每一个时期的心理症状与克莱因学派理论紧密结合,分析在人生不同阶段会遇到的问题。 人生阶段的划分参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阶段,并增加了成年期和老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应用观点已在本文分享)。

这本书的阅读难度比起《临床克莱因》要低很多,可能是因为之前的阅读积累所致,也可能是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里面对梦境的描述关联性更强,而且除了梦境还有更多的行为、情绪等容易理解的描述。

推荐这本书与《临床克莱因》,这两本书可以支撑起读者对克莱因学派在心理咨询中的初步应用,精神分析很多时候靠直觉,进一步的深化应用更多就要依靠实践的帮助了。

【1】成年期

成熟与未成熟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个人承受强烈情绪的能力,以及在发现具有思考与反思能力的外在与内在任务并和其建立关系后,能对精神痛楚思考与反思的程度。

身为社会性动物,人依赖社会,又对他有责任义务,身为发展中的个体,他通过内摄自己在世界中的经验来成长心智,被迫去思考,使他在所需要的重要客体缺席时,仍能够维持住他与客体的内在关系。

一个人之所以会被禁锢在一种人格之中,其基础可能是对成人的生活模式有“假成熟认同”,而其付出的代价是,勇气消失了,情绪被干扰,关于“模仿”与“真实”的不同,无法区辨。

【2】老年期

一个人如果欠缺内在涵容情绪的功能,这功能不足以坚固牢靠以承受新的或重复发生的对其心智平和与自我感的挑战,那么他可能会寻求早期的功能模式,也就是用来逃避痛苦的模式。

随着一个人身体的恶化,未解决的早期心理问题可能会重新上演;如果潜在的焦虑仍然处于一种未修改状态,婴儿期的防御也可能被再次激活;至于孩童期的需要,如果未曾得到满足,也将再次浮现。随着应对能力的消失、原始依赖的再次出现,这些困难发生的频率会更高。

较晚出现的涵容者也能够提供一种环境与一种心智的专注力,让照顾者本身成为一种可及的思考性与涵容性的存在,TA的这种功能可以被内化。

a.黏着式认同(adhesive)

这类人缺乏内在的价值体系,他们的价值观不是从内心产生的,而是依附于他人,他们通过聆听他人的判断,形成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能真的判断哪些事是自己认可的、哪些东西是更有价值的。

他们只会追求被更多的他人认可的东西。所以他们的脑海中充满着各类社会规则和社会地位的等级等。他们会模仿别人的样子,复制别人的生活,喜欢赶时髦、追新潮。有些人表面上好像过得很好,但实际上他们很难真的淡定和满足。

b.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这类人一样会被他人的影响。但他们被他人影响的方式却与前一类人不同。

具有投射性认同模式的人,拥有较为固定的价值观和身份感。但他们的价值观和身份感也不是来自自己。但与前者不同,他们也不是通过模仿他人来塑造自己的。

这一类人会非常敏感地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是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塑造了自己,而不是对“理想对象的模仿”塑造了自己。

这样的感受很可能来自于早期的母婴互动。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回应,他害怕被照顾者抛弃,所以焦虑地扮演成照顾者期待的样子。在随后的人际关系中,这些人常常能非常敏感地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预期,会努力表现为别人期待的样子。

c.内摄性认同(introjective)

虽然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很难完全摆脱别人对我们的投射,但通过内摄性认同来建立身份感更多地意味着,我们不会因为焦虑和害怕而直接不假思索地认同了外界投射而来的内容,而是能以平静沉稳的心态,不断探索进行理解,努力分别其中的好与坏。

我们会吸纳他人对我们的期望中、呼应自身需求的部分,排除那些阻碍我们的“真我”发展的部分,从而建立更好的精神结构和身份认同。这样而来的自我感往往是积极主动的,是自由灵活的。

永远要真诚面对自己

      根据克莱因与比昂的理论,人类行为受到持续变化的心智状态的影响。或者也可以称为“心理位置”,代表一个人在观看自己以及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时所采用的视角。可以分为“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前者包含小婴儿较早期的心理位置。这种状态下个体主要的恐惧是被害恐惧,以及对抗这种恐惧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就是分裂的本质。个体以极端的方式来体验人和事件,一切若不是无比美好的就是极端坏的。其特点是:只关切自我利益的维护,面临身体和精神痛苦的时候会有被害感,会不计代价来维护自己。而在“抑郁位”,个体较能体谅,与别人的关系虽然具有矛盾,但却比较平衡。会出现关怀与担心的感觉,并且会开始,受挫和生气的自己会伤害到所爱的人。有自责感、罪恶感以及想要使事情变得更美好,想要修复关系。这种反应使环绕在“别人是独立于自我”的经验中。自己和别人是分别独立存在的,不是一体。从偏执分裂位到抑郁位的转变,是从原始自恋(全能感,人我不分,我可以得到一切想要的事情,所有的注意力只在自己身上)转换到客体关系。这种转换一般发生在婴儿早期,但是并不是在那个阶段就可以完全转换,这个过程会终其一生反复发生。人的心智状态会在这两端之间持续摆动。

    另一个概念是俄狄浦斯期。这个故事根据希腊神话而来。俄狄浦斯在出生的时候被预言会杀父娶母,于是他的父母将他遗弃。多年后,他在不知道谁是他的生父生母的时候,杀了他的父亲,娶了他的母亲。得知真相之后刺瞎了双眼。在心理学概念里,这个阶段的意思是,小孩对单一亲方具有独占的渴望,因而排挤另一个。此时也会体会到嫉妒。

   生命初始,孩子的父母各自的身心状态就已经会对其产生影响。这个过程甚至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每个人的经验也都各有其复杂独特的经验,也展望了个体自身的未来,父母的未来,甚至他潜在子女的未来

    在婴儿期,如果婴儿想躲避痛苦的冲动不至于太强,而痛苦也没有那么难以忍受,那么小婴儿所具备的思考雏形可以帮助读过这些痛苦时期。真实的经验会滋养心智,而虚假的经验会毒害心智。而思考能力的形成根植于母亲(主要养育者)和婴儿最早的沟通的质量以及“会思考的乳房”的可及性。会思考的乳房  指代一种特别的母性功能。孩子无法处理和忍受的痛苦情绪会排出(真实意义上的排出,例如排泄哭泣的等等)和表现出来,而母亲能够敏锐地感知道这些情绪,就像一个容器一样把这些狂乱的情绪碎片承接着,然后整理好了之后还给这个孩子,这时这个还给孩子的情绪是ta可以承受的。同时,孩子在和母亲的这个互动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尊心,感到被人理解,也体验到爱和被爱,和外界的别人产生了联系。这个过程需要母亲忍受婴儿的情绪,容纳情绪的意义是就像是孩子本身一样去体验情绪。母亲不被情绪淹没和吞噬,而是让痛苦变得可控。

    在这个重新整合的经验中,母亲能够明白且包容婴儿的挫折是关键所在,因而被给予,并且有能力接受到关于自己的真实观点,这观点既不受母亲焦虑且信任为主的常见所扭矩,也没有受到推论归咎的扭曲,这种扭曲指的是母亲以为是婴儿的经验,但那经验其实是源自于自己的焦虑或缺乏耐心,他的思绪没有背问题可能是什么的二手观点所占据,而是去感觉问题所在,经常获得这种经验的婴儿将能够吸收纳入这些心智功能,它将在精神上吸收这些功能,也就是可以将之内射他逐渐学会这些功能后,他们将成为他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最后他会有一种感觉,即他拥有自己的内在资源,而无需全然焦虑的依赖外在客体来帮助他整合。

   母亲的这种功能叫“涵容”。最开始是母亲替代婴儿思考,慢慢地婴儿就学会自己思考,然后母亲可以和婴儿一起思考。比昂也将母亲的这种主动涵容称为“阿尔法功能”,它可以涵容支离破碎的心理经验,使婴儿自己的情绪的得以被塑造;既不从外在强行赋予情感,也不单纯只将情绪反应回去。

   变量个体要认识自己,并能在此后以自身的本质来发展,所需要的是一个客体,该个体在自我认识并拥有诚实不虚的内在世界的基础上具有浓厚和回应的能力,如此一来一个以渴望了解为基础,而不是以需要知道为基础的世界观极有可能产生。比昂区别了成为行走者和学习关于行走的知识的差异,前者是自我能力的延伸,后者为知识库的积累。当我们可以从经验中学习时,经验便转化为成长,这过程则依赖涵容者与受涵容者之间互动的质量,依赖于互动的完整性和互惠性,而不是依赖神话与谎言的恶意扩散,因为他们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对真相的追寻。

  如果母亲自己缺乏支持,感到抑郁沮丧,导致母亲在情绪上“临在”存在反复无常,这将使婴儿感到混淆与困惑。当婴儿体验到不被摄入和了解,无法安置自己的感受,ta可能用多种防御策略帮助自己度过困境。婴儿的立即冲动,是将痛苦的经验投射出去。哭,放屁,排便,尿尿,呕吐等等,都可能是在情绪上的冲动性尝试。所有的防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和必要性,是为了帮助个体保持自己的完整性。但是防御机制若是太常被使用,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难以改变,且会阻碍个体的成长。

   “无名的恐惧”描述的是婴儿不仅缺乏一个允许他投射出痛苦的心智,而且他的痛苦还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倍增,因为他发现原来的痛苦还在这,而且自己的感觉又将加诸其上(反弹回来了,多了一蹭不被理解的痛苦),原本应该要为他减轻痛苦的原始临在,现在却主动强化了他的痛苦,所谓无名的恐惧描述的就是这种经验。

   当婴儿缺乏所需要的整合的感觉,ta会找一个替代的方式。也就是发展出一个“次级皮肤”作为防御的外壳,使自己远离崩溃和恐慌。但同时也让孩子和外界与自己原本的感受隔绝开来。长此以往,会发展出一个假性自我。可能在社会适应上做的很好,但是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或者真实的自己被完全隔离。值得注意的是,防御可能借助于听觉的,视觉上的,或者触觉上的感官(酗酒,吸毒,滥交等等,都是借助于感官麻痹来逃避自我),还有一种防御方式是借助智识上的增长。能说会道,拼命学习或者拼命工作,学识渊博,口若悬河,借此来逃避面对自己。

      断奶和俄狄浦斯期有紧密关系。这个阶段父亲母亲和婴儿三角关系,婴儿想要通过取代其中一个的方式独占双亲中的另一个(潜意识层面)。这个时候必然会体验到嫉妒和失落。独占母亲的想法不可行,失落的痛苦和哀伤有时候会转化成痛苦,有时是兴奋有时是绝望。需要哀悼的是:一段孩子曾觉得是唾手可得的美好时光不复存在。个体必须在一生中都要经历爱、恨、占有与分离的课题。哀悼过程不管发生在生命的哪个阶段,都是要去面对自己和所爱的客体是分开的。在哀悼的过程中,过去自我为了得到附着感,甚至是必须与他人一模一样的感觉,而建立的所有复杂联结 都必须解开放下。这个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但是个体必须分离,才能吸收和保有这些人在自己内心的功能,也就是内摄。个体必须忍受退让放弃,去体验至今从未体验过的新的自己,甚至改变自己。个体必须真诚地放弃对他者的幻想或者投射,欣赏对方真实的样子。

    当小孩太过焦虑,无法承受他对外在真实父母的热情和谋杀感时,他会在未在世界中放弃他们,但是为了要保有和他们的关系,他会以严苛的或鼓励的内在临在的方式内化外在父母的形象,这些内在临在就是一般熟知的超我或理想物,而克莱因认为无论小孩对真实的父母有多少热情和谋杀的感觉,这种和外在父母的关系比起和内在父母的关系要容易应付的多了,于是孩子就开始在外在强化对于父母的依赖和借此逃避极具破坏性的内在父母的形象.

    潜伏期是5-11岁,也就是青春期暴风雨来临之前看似平静的一段时间。如果说断奶是第二次重大分离,那么这个阶段的孩童要面临规模更大的分离经验。学龄期的孩子的中心不再只是家庭,同伴和学校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这个阶段的孩子要面临社会分工、合作、交友分离等等,这些都是重大的挑战,如果这些外界因素加上内在的不稳定,导致的痛苦难以承受,个体还是会用防御的方式应对这一切。例如过度封闭自己,情绪上阻隔。如果防御机制不起作用,个体就会陷入焦虑和暴躁。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类似于,想要破坏的冲动反而表现为在意游戏规则和纪律,想要尿湿的冲动变成清洗和对整理的渴望,通过相反的行为来平衡内心的冲动。

   但是潜伏期也是一个新的机会,提供了一个新的建立关系,修复漏洞的机会。这个时期孩子可以修复早年的伤痛和被剥夺留下的伤口。其结果是,随洞见而来的痛苦以及之后伴随决心、想象力和勇气而来的痛苦,成为挣扎中的自我的支持,使之能迈向更广泛的整合。在潜伏期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在面对内外危机与痛苦的知识和技能。其二是不可以让秩序数量与具体性排挤掉有想象力的自我品质。(自我想象力意味着可以内在创造出一个想象的世界,这是内在力量的重要来源,而过度的规则和秩序会扼杀想象力)

   有三种方式的认同,分别是黏着性认同,投射式认同和内摄性认同。这三种会认同模式会转化其中有一个是主导的认同模式。借由模仿如鹦鹉学舌般的黏着学习或是经由孩子焦虑地的企图成为别人,而投射式扮演该角色来学习,甚至感觉自己仿佛就是他人;或者是通过孩子不放弃地追寻理解来学习,此种学习方式是通过与安全的内在自我的互动来达成,这个内在自我则是衍生自,能将美好及深思的心智能力加以内摄性认同的能力。

   “拥有”知识会成为学习的替代品,一种不平衡发展的性质法则经常发生,此时“头脑”与“深度思考”成反比关系;操控概念(如真相,意义或道德)的智力性能力,与可以真正支持这些概念的情绪潜能也成反比关系。如果知识的获得为的是效能而不是洞识,在精神的经济法则中,获取知识将变得和拥有物质没什么两样。当此情况发生时,知识将与任何真正追求了解的意图相抵触,此处的关键,在于在知识的获得中,找寻的是什么?逃避的又是什么。

    问题不在于情绪因素影响了个体思考学习与了解的容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吸收事物、且运用它们来发展更真实的“在世界里的自我”所需的容受能力,乃植根于非常早期的生命经验。

   在家庭中彼此之间的互动都可能有特别的影响。早年没有解决的困难,也可能在受到某种压力之后再次表现出来。新生命的诞生,不仅对于婴儿,还是对于父母都是新的考验,家里的动力系统将会发生变化。父母早年没有完成课题,也可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被诱发出来。不只是个体会投射,家庭内部也有可能将所有好的特点投射在一个人身上,坏的特点投射在另一个人身上。这和个体的防御不一样,在家庭内部一切变得更为复杂。所以家庭里会有代际传承的问题,上一代人没有解决的议题,在养育下一代的时候,还会出现。但是就像潜伏期一样,这也是一个修复的机会。

    父母亲若能维持代与代之间的界限,并且可以涵容对方以及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与需求,他们彼此之间便能发展出联合能力,以帮助孩子发展出同样的力量,通过内化这种成人父母的功能,孩子们也能够找到成为自己的自由,不会过度遭到他人的期望和焦虑的侵犯,如此他们才可能拥有自己的经验并从中学习,而不是成为他人投射出来的思想与感觉的接受者。重要的是家庭的特质和能力,而不是刻板印象中的角色,因此即便是在单亲家庭中,也可以有良好的养育。在环境的支持下,孩子自身的韧性与资质有事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来保存存在于自我中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能力来度过家庭的逆境,而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让自己从恶劣的家庭影响中脱离,而不需强烈地排斥困境。

    潜伏期之后的青春期面临更大的挑战,这是人格塑形的重要阶段。尽管性一直存在于孩子身上,但是这个时候性的成熟带来生理变化,同时心理也会面临巨大的波动。青少年的违抗行为可以纾解攻击冲动以及性冲动所产生的精神紧张。此外,这类行为经常引来惩罚,也能减缓内在潜意识的罪恶感。有时候内在父母(也就是超我)比外在父母更为严厉,而且是难以逃避的。如果说俄狄浦斯期的幻想还不能实现,青春期的个体已经具备性能力,这会引起内在更大的焦虑。就好像以前只有那样的想法,现如今具备了实施“犯罪”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分离焦虑。无论是未解决的俄狄浦斯焦虑,还是死亡焦虑分离焦虑,个体若不具备足够的涵容和思考能力,则只能借助于更强大的防御手段免于感受内心的冲突和混乱。这些防御有可能是行动,例如嗑药酗酒药物滥用等等。抑郁位和分裂位的转变此时同样有可能在青春期上演。对青少年来说,同伴团体有可能具有涵容作用,帮助度过青春期,但是也有可能成为帮凶,成为逃避自己的方式。

    内摄的本质就是放弃对外在任务的依赖和依附,且能将这些任务的特质加载心中,成为激发鼓舞人格独立成长的资源。这个过程包含了对已经失去的或正要失去的客体进行哀悼的能力。面对各种分离,离开家庭去学校,比过去更独立,这是充满希望的过程,但也是爱上和痛苦的。这个挑战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体在过去是如何协调爱与失落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又可以追溯到生命之初。要成为自己(现在到永远),需要的是舍弃心目中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关系的理想或贬抑版本,而选择真实世界里的模样,也需要重新调整梦想,选择与希望,也要能容忍机会的流失,以及人生道路的错失。在往前跨出的同时又要松手让过去流走,痛苦的冲突于是产生。其实一个人的生命在每个阶段都会遭遇这样的困难,但是在重要的转折点,比如第一次上学,从职场退休,在退休后展开余生时,这些困难会显得更加难以招架与妥协。这类型的失落考验了一个人哀悼,感到自责,承担责任,体验罪恶感以及保持感恩心态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在根本上都与一个人爱的能力有关,也和ta在投射过程中所达成的平衡本质密切相关,而这个能力是在生命早期就建立起来的。

    发展过程的关键在于,能对他人真正的品格予以真实的评价,并接受所发现的事实;能忍受失去外在客体,但同时在面临客体缺席,对客体有怀疑和不确定感、失去信任甚至在害怕会被所爱的人背叛的之时,都还能在心目中保留客体留存的感觉。而其中的关键元素不在于“好与坏”,而在于不论经验好坏,仍可以与这些经验产生联系并赋予意义的能力。

   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心理的成熟。一个看起来是大人摸样的人可能只是假成熟,而真正的成长仍然是一以贯之的主题,需要个体诚实的面对自己。在生命晚年或者末期,面对退休,身体的病痛以及更多的离别,如果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未解决的问题并不会就此消失,反而会随着新的挑战一起出现更加折磨个体。

   精神分析一贯重视早年的养育经历与互动,且认为这些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影响。纵然如此,即便早年有漏洞和创伤,日后仍然一直都有机会去修复和成长,即便到了生命的末尾,也还是有修复的可能。机会是一直都有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意识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伤痛和内心的恐惧,直面失落,生长出新的自己。这一步永远不晚。

【读书笔记 · 全书完】《内在生命》

晓明说:

去年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组了个《内在生命》的线上读书会,和一些同行一起细细地读这本书,每周读一章。期间也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就在这里贴一下。

如果想要看每一章节详细的读书笔记,可以移步我的公众号:何以晓明。

【读书笔记 · 全书完】《内在生命》第12~14章 成人期 到 最后的岁月

……

【读书笔记】《内在生命》第一章

在这里,贴一贴最后三章的笔记: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关于“成人世界” ① 许多人终其一生仍然继续进行“长大”的过程。事实上这个持续的进行是必要的,因为相信“成熟已经达到”可能是严重的婴儿期幻想。 ② 成熟与未成熟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个人承受强烈情绪的能力,以及在发现具有思考与反思能力的外在于内在人物并和其建立关系后,能对精神痛楚思考与反思的程度(即心智状态,及内摄性认同的能力) ③ 成人世界也会被婴儿状态所渗透。成熟的成人状态不能依靠否认、忽视婴儿期的冲动,或行动化来达成,而是通过辨识这些冲动真正的样子,并且适当地加以处置来达成。——“有时候”婴儿自我“比任何其他部分更有力量。 “角色”与“功能”/ “寻找成为大人的秘密”与“成为大人的神秘过程” 7岁的凯萝:我如何长大? 穿高跟鞋、多吃一点、化妆,都行不通——这些只是“盗取大人的秘密”,假装长大,投射性认同,成为“角色” 真正的长大:等待——开展一段真正自我宽恕的艰苦道路,不断地去面对“现实中的黑暗梦境”,内摄性认同,获得成人“功能” 认识到“学习”是关于“成人功能的内化”,而且认识到这些功能是沉重的,但也是令人渴望的。这种感受的真实性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孩子 内摄性认同 成人功能 的例子

① 2岁的卡尔,当妈妈生气崩溃时,卡尔:“没事的,妈妈,没事的” ② 18个月的彼得,听到妈妈生病时,给妈妈拿听诊器,试图照顾妈妈。 这两个例子,孩子内摄了内在的、良性与支持的父母形象,形成成人功能,以涵容对方。 ③ 16个月的查理,将小帽子放入嘴中、拿出来、然后立即拿起妈妈的尺 显示他已经获取了妈妈的权威,以及她的关怀。 ④ 3岁的法郎克通过成为一个有帮助的、救援的“妈咪的大男孩”,来处理被排挤于母婴关系之外的感觉。 如果他的“小男孩自我”太过于退让给弟弟,这有可能成为一个固着的防御角色(投射性认同);如果“大男孩自我”得到足够的肯定,可获得自尊(内摄性认同) 社会惯例与刻板印象 ① 任何刻板印象绝对与个人想要成为自我的努力相违背。 ② 一个人之所以会被禁锢在一种人格之中,其基础可能是对成人的生活模式有“假成熟认同”,而其付出的代价是,勇气消失了,情绪被干扰,关于“模仿”与“真实”的不同无法区辨。 ③ 黏着型认同,倾向于选择事物的社会表象当作凝聚于整合的焦点——将陷入“成为流行时尚的奴隶”的危险。 ④ 性别认同问题,当我们探讨男性/女性等概念时,“有必要清楚该领域中某种特定的语意学残渣” 劳拉的例子 症状: 非常困惑、无法思考、忧郁且无法快乐;结婚6年一直无法怀孕; 她所扮演的“角色”(作为一个能干的专业女子)与”婴儿状态的自我“(经常迷失在困惑与需要未满足的混乱中),两者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矛盾。 成长史: 父母日以继夜地工作(恶魔生意先生); 母亲是个戴着首饰的优雅女人,但冷淡而疏远,父亲脾气很坏,在性方面有侵犯性; 对弟妹诞生的嫉妒; 15岁怀孕,然后堕胎。 治疗阶段一: 梦的意向:黑暗的隧道、残缺的婴儿的尸体、虫子从她身体的小孔钻出来、腐烂的种子逃出狰狞的死神。 解读:15岁时堕胎的精神现实,对母亲持续受孕的嫉羡怒火,怀孕被比作“膨胀的肚子里面是粪便,而不是胎儿” 治疗阶段二: 梦:生下没有眼睛的婴儿,抱给妈妈看,坚持留下这个残缺的婴儿。然后排出胎盘,其中包含一连串避孕装置。 解读:①劳拉联想到自己的孩子气、不称职、“婴儿状态”(她希望能够放弃扮演成熟女子的倾向,盼望成为真正的成熟女性);②梦中婴儿的眼睫毛跟丈夫的一样,伴侣/父亲的形象第一次被内摄,并开始依赖母亲/治疗师。(内摄性认同的开始) 治疗阶段三: 现实中:劳拉怀孕了,但胎儿严重畸形无法存活;随丈夫移居国外,必须提早结束治疗。 劳拉的内摄性认同发展:有迹象显示一种真实的“亲职关怀”的能力正在成才。 梦一:地下室淹水,肢解的尸体,劳拉开始一趟在风暴下的危险旅程,勇敢地制作航海图…横穿陆地,来到有阳光的地方,发现一匹需要骑士的漂亮的马。 解读:面对“婴儿自我”的勇敢旅程,照顾与被照顾的能力的希望。 梦二:三只鼹鼠排列在左胸上头,变成了蘑菇;美丽的蓝宝石戒指。 解读:左(left)胸上未解决的、有毒的部分,留给(leave)治疗师;漂亮的首饰,对妈妈的接纳、良性认同的开始。 第十三章 生命晚期 生命晚年,生理的衰老和死亡的迫近——激起早年议题:关于哀悼、缺席、罪恶感和失望感的分离,和婴儿承受痛苦的防御机制。 ① 生or死 / 抑郁心位or偏执分裂心位: “在爱占优势的情况下,好客体与坏客体可以多少被结合在一起,……对于重建好客体抱持希望,伴随着哀伤的克服以及重新获得的安全感,婴儿有了“生命”的概念。 在迫害居优势的情况下,……潜意识中内在世界被感知为一个被吞噬与被破坏的坏乳房,……自我的感觉是支离破碎的,这种被体验为混乱的内在情境,使婴儿有了“死亡”的概念。” 面对经历中老年的考验:拥抱经验的复杂性,并且能将痛苦的与愉快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就像抑郁心位的婴儿能把好与坏客体整合,从而获得“生”的感觉) ② 面对痛苦 or 逃避痛苦: 经历与思考失落所带来的哀伤,从而获得成人的心智; 逃避痛苦,早年未解决的失落经历,可能在人格发展上留下长远的阴影。害怕受苦可能比受苦本身更糟。 史密斯先生的例子 退休引发的焦虑:失去了固定工作作为一种外在支持的结构,内在整合会受到威胁,人可能会痛苦地觉得缺乏任何其他目标与意义。 内在原因:在早年,他就已经安顿在一种安全且单调乏味的存在方式——或许是为了要逃避某些可能被体验为太过于分裂的事物,也就是某些据他所知无法整合进他人格里的东西。 早年无法处理的痛苦:深爱的父亲的意外死亡,从此不被允许提起父亲;母亲可能在父亲死前就有婚外情;或许在更早年,母亲对他情绪的忽略。 压抑的痛苦:丧亲的痛苦;对母亲的愤怒;对父亲死亡的罪恶感;对父亲的俄狄浦斯幻想…… 他花了近乎一辈子的时间来确保他不会遭遇愤怒、沮丧与内在的混乱,但他也未能真正地活过。 克萝芙太太的例子 症状表现:重复发作的急性恐惧,疑病,掌控着一种极度紧凑的生活 早年创伤及影响:优秀的哥哥在她8岁时意外去世;由于感觉到哥哥“鬼魂”的存在,冥冥中她一直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她想象的父母心中哥哥的样子。 被压抑的痛苦与恐惧:父母无法面对哥哥的死亡,更无法照顾她;无法体验死亡所带来的意义,她害怕像哥哥一样被死亡带走;她的生活好像一直在“处理漏洞”,以免真实的破坏性情绪跑出来。 当她可以“深深地受苦”,她允许自己更加了解母亲当年的困难,并开始明白她既恨也爱母亲,与真正的情绪接触。 威廉森先生的例子 支离破碎的残梦:整齐堆放的柱子,目的是为了美观而非实际需要。 (此状态:非常原始,破碎,无法思考,无法形成象征) 被治疗师涵容后,才能形成象征的能力,正如早年母婴互动的过程。 延续有创造力的晚年 即使在生命晚年,有些人仍然能够往前推进,打开通往新经验的门扉。 每个人内在都有潜能可以发展出“丰富且有深度的人格”,以及“从自身的经验汲取基本元素作为发展之用”。任何人都有可能偏离真实的自我,任何人也可以构建一个独特而绝美的人格结构。 第十四章 最后的岁月 生命的尽头(器官受损或老年性精神混乱状态) 就像 孩提时代的再现(婴幼儿期体验) 激起的早年议题:忍受分离、独占照顾者幻想的破灭、被远处伴侣排除在外。 关键在于,承担“涵容者”角色的那一位,是否能够容忍这些扰人的投射,同时继续思考经验的意义(就像母亲对婴儿的功能) 布朗太太的例子(呈现丈夫、儿女对她母婴般的涵容) 91岁的布朗太太,患阿尔茨海默病而丧失活力,失去日常交流能力。 ① 女儿能够正确地解读母亲的心情、姿势与目光,并澄清这些——很像一位敏感的治疗师对一个沉默的小孩说的话(或父母对婴儿说的),而被涵容。 ② 天空、小孩和鲜花是她仅剩的乐趣的来源,“今晚的天空不是很美么”,她会露出一丝平静的微笑。 ③ 寡妇寄给先生的卡片,让布朗太太嫉妒而进入偏执分裂心位,充满投射,而“无法分辨她自己、垃圾和洗涤布”。 ④ 先生去医院,家里刮风,布朗太太像个受惊的孩子,就像回到1989年刮风的晚上,以及早年战时的伦敦。 对于非常年迈的长者,他们常常在失去语言能力的同时经验到极端的情绪,这就要求照顾者承受早年涵容/被涵容模式的逆转痛苦,即,年轻人现在要竭力为年长者提供沉思的状态(state of reverie)。 ——让情绪碎片(β元素)被涵容,并以能沟通的方式返还回去(就像母婴互动一样) 最终,“孩提时代的再现”让位于“全然的遗忘”。她已经尝够了生命的滋味,活出了“最后一场”。 <完>

心智状态是一种包含感官知觉、思想、感觉和记忆的整体感觉。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将心智状态分为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并认为二者的转换与发展,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波动。心智状态的僵化与卡壳,是造成大多数人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如果心智状态流动自然且被接纳理解,则会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发展。

在作者看来,“如果家庭中的父母可以维持代与代之间的界限,涵容夫妻双方及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与需求,那么家庭就发展出联合能力,并且也能帮助孩子发展出同样的力量”。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他人眼中期待的他人,抑或是持续地被冒犯边界;他们也才有空间去自己学习,而非一味地接受父母或他人投射过来的思想和感觉,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这样的孩子,才会不犯“空心病”,成为“空心人”。

精神分析师们也都认为,在子宫怀孕期间,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就已经开始。

心理学家比昂,提出了“会思考的乳房”这一概念,即“母亲不只直接提供小婴儿滋养与爱的质量,同时也提供一个会思考的自体”。

有着“会思考乳房”的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她不仅会在此时专注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评估孩子目前面临的问题有多大,并尝试对他的痛苦根源和强度表示关心与接受。当完成这一切后,她还会接着询问孩子需要什么支持——这样的反应,就是将孩子内在混乱和碎片,放进自身的情绪容器中进行理解和处理,再将其返回给孩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就感和自尊心,体验了爱与被爱,也习得了情绪的涵容和沉思能力。

比昂也将母亲这种主动包容婴儿的心智状态,称之为“阿尔法功能”,它的同义词是“象征形成”:指的是婴儿如果通过具有“会思考的乳房”的母亲的理解,了解了经验,就有机会以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学习,最终超越这个经验并继续发展。

无论是断奶还是分离所带来的复杂三角关系,对孩子来说,克服关键都是发展出哀悼的能力:即为他感到失去或必须放弃的东西哀悼,并且对自己觉得该负责的部分负起责任。

成年期这个漫长的时期,也有着相当多的冲突和挣扎。而这些本质,取决于个体在婴儿期、潜伏期及青春期的发展历程中,是否遭受过创伤和挫折?是否发展出相对成熟的防御机制?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体成年期的发展:部分人会一再地以不同形式、反复经验与重复着早年的问题。

比如个体早期曾遭受过遗弃或送养。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个体可能总会在建立亲密关系时,感受非常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害怕依赖,保持着距离。从而关系总是处在不稳定或易破碎,反复地体验着“分开”这一让他熟悉但又痛苦的体验;

又比如个体在潜伏期曾经被认定为没有学习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无论他做的多么出色,都无法归因于“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可以做到的”,一旦有更重要的任务给到自己就忍不住逃之夭夭;

部分人则可能否认问题的存在。

比如有的人会拒绝看到自己工作上的懒散、不细心,而认为是客户太过于挑剔、故意使坏;又比如有的人即使进入婚姻,却可能没有承担起丈夫、妻子的角色或责任,有什么问题还是会回到原生家庭搬救兵等。

相对成熟的个体,则可能有能力去认识这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去处理它们,从而继续走下去。而这样的个体,往往在他们的早期,身边就拥有会思考的客体,比如母亲、父亲或者信任的老师等,他们在当时协助了个体思考,提供给了他们经验所累积的智能。

什么是原始认同呢?就是我们内心如何理解和靠近外在的重要人物。书中区分了三种认同的方式,分别是黏着式认同、投射式认同和内摄式认同。主导的认同模式,不仅决定了个体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对人格造成影响。

克莱因认为:学习可以算作是个体的本能,是一种认识和了解自己与世界的真相,最初则源于探索母亲身体的渴望。

比昂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思考理论:认为能促进个体发展的学习,主要是透过经验而发生,而不是经由知识的累积来产生,这源于“照顾者与婴孩之间的关系本质和质量”:

当母亲能提供涵容、去理解婴儿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照顾,婴儿的原始焦虑就变得可处理,从而他就能逐渐觉察到自身经验与外界世界本质。在所需要的乳房缺席时,因为曾体验过可以忍受挫折和焦虑的母亲,此时婴儿就能运用自身资源渡过难关,开展最早的思考学习机制——由此,经验性的学习得以发生,自我得以发展;

相反,如果母亲和婴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频繁受到干扰,比如创伤性的分离、母亲的抑郁或无力涵容等,母亲就无法了解婴儿的投射,婴儿也体验到自身投射出来的内容被强行撤回,这就导致了“嫉羡”的原始形态:即婴儿感觉到母亲“乳房”有好的汁水,却让他饿肚子、没有慷慨给予自己。

这个时候婴儿可能无法忍受挫折,更加大量地把感受投射出去,要么产生我与母亲没有区别的错觉,阻碍进一步学习;又或者产生一种全能自大的潜意识幻想,认为自己拥有乳房这个部分客体,从而无法看到完整的母亲。

而真正促进人格成长的学习方式,虽然可能会更多感受到痛苦,却会让我们以热情、真实的态度来经验生命,鼓励改变和激发成长,支持一个人为自己思考,成为更真挚的自己。

P XVIII

“客体关系”,所强调的是在生命早期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本质与质量,对日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严重的学习及发展障碍是起源于思考障碍,而影响思考障碍的情绪因子,和生命最早期的潜意识互动,婴儿早期与母亲的关系及其所获得的照顾质量,息息相关。

究竟是什么因子,让孩子对生命产生热情,发展出有价值且发全的关系,健康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

在生命的某个片段,个体或许为了精神上的生存而采取防御措施却将自己禁錮于退化或自我保护的模式中。一个人能够继续发展,体验自己的生命,从中学习,这样的能力是根基于诸多彼此相关的因子上,而精神分析理论对此提供了重要的概念以及描述性机制。

P 1-9

个人的“此时此刻”,充满了他自己和父母过去经验的光明与阴影,也展望了个体自身的未来,父母的未来,甚至他潜在子女的未来。

(想通过让别人也感受到同样的伤痛,来消散自己心中受伤的感觉。)他内心深处的这种悲哀感,以及对罪恶感及失落感的难以面对是如何把他推到一个以极端态度来看待事物的情境中。在这种情境中,自己好的那一面,总是处于被抛在一边,甚至被遗忘的险境中。

P 13-26

“出生”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停顿点,不应受到过度强调。

“出生”本身的体验可以是一种喜悦,惊异,解脱,失落,创伤或新的发现,也可能是上述的综合体。

实际分娩过程的经验质量对父母非常重要,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这些质量包括焦虑的程度,安适与不安的程度,出生的环境及压力,危险与信心的程度等。分娩过程的外在现实可能很美好,也可能很残酷,但是这些事件的意义,以及在体验上是愉悦的,挫折的,可掌控的或难以忍受的,都与所有参与者的内在心理性格密切关联。父母单方或双方的态度及响应方式,和他们自己过去的实际经验或潜意识幻想息息相关。可理解的是,怀孕会快速地让准父母的内在婴孩动起来,偶尔会让父母中的任何一方,感觉到一股新生婴儿会有的紧急且无法抵挡的匮乏感。不理性的焦虑可能会突然爆发,或产生陌生的不安,恐惧或依赖感。父母的感受是否维持在现实中,视他们是否能从其内心及心智上存有的父母形象(内在父母),以及从其与配偶和家人的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情绪照顾质量而定。

要背负另一个生命一生的福祉,而且这个责任的开始就是一段漫长的全然依赖,面对这项令人畏惧的工作,再有自信的父母,多少也会感到胆怯与焦虑。

她没有能力提供祥和宁静的感受,无法利用母亲那就算不安但仍细心照料的温情,收拢汤米颤抖的心灵。

汤米似乎是在说这个“恐怖野狼”的故事并不那么可怕,因为那没有真的发生。那是真实事件的“回放”,而并不是事件本身。也许他是在提醒自己,尽管再次术说和重新演出自己诞生的故事是很恐怖的事,但是不像之前,现在他可以回放,而不用真的经历它。现在他有能力去思考它,找到有效的象征性方式来表达,而不用具体地去经验。这同时可能伴随着一种感觉,在潜意识层面而非现实中,他感觉到播放与回放的动作是他可以控制的,他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要播放录音带。

在诞生之初可供观察的事实之下,意识与潜意识中的渴望与爱,期待,恐惧及憎恨,极其复杂地交错纠缠,这些看似平淡,琐碎的脉络,每一条都对婴儿即将展开的人生,有其独特的贡献。

P 27-40

须全然依赖外在照顾者的小婴儿,生活在充满了深层的喜悦,极端的不安乃至惊恐的世界中;他受到热切的爱,恨情感所掌控,不断地在完整与瓦解的经验中摆荡,有时会对自己的生存感到害怕。单纯地把乳头含在嘴里,躺在爱的臂膀的环抱中,听着母亲发出的声音,在她的眼睛与心神的温柔关注中受到安抚,小婴儿将能体验到被爱的感觉。他会有一种凝聚感,有个中心,即使母亲暂时不在,也能维持这股感觉。假使这种好的经验不足,比如母亲不在身边太久,或是痛苦与挫折的冲击维持太久,小婴儿这种缺乏好事物的经验,便会被强化成为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内在有不好的,会主动迫害的事物存在。婴儿的世界是两极化的,生活中免不了的干扰,会造成他的焦虑,这焦虑的程度有多强,我们无从真正得知,只能推测。如果小婴儿想躲避痛苦的冲动不致太强,而痛苦经验也不至于太难抗拒,那么小婴儿所具备的思考雏形,便能够帮助他们忍受这些痛苦与挫折。

在比昂的看法中,心智成长模式就像营养供给模式,真实的经验会滋养心智,而虚假的经验则将毒害心智。这种由经验养成的思考能力的形成过程,植根于母亲与婴儿之间最早的沟通质量,以及所谓“会思考的乳房”的可及性。会思考的乳房指的是一种特别的母性功能。母亲不只直接提供小婴儿滋养与爱,同时也提供一个会思考的自体,这是一种精神及情绪状态,它可以将婴儿精神生活的混乱放在它的内部,也是婴儿具备更完整的能力和更完整的自我所需要的前置条件。

当母亲能对痛苦的根源与强度表示关心与接受时,问题或许就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解决。通过对情绪状态的把握,既不太早介入,也不过度延长挫折,这位母亲帮助孩子“看见”几分钟前还不可能发生的事。我们看到这位母亲的潜意识的能力,她将孩子烦乱且四散的自我碎片收拢起来,在情绪上给予安置,让他的心智和她自己的协调一致。母亲和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事,使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解。孩子获得了成就感以及自尊心。毫无疑问地,他同时也体验到爱与被爱,也会深刻地期待与他人的关系具有类似的情感。

比昂用“沉思”来描述一种心智状态,在此状态中,母亲可以在潜意识里,接触到婴儿想要排除或呈现出来的痛苦,以及他想要表达的快乐,她能接收这些,当婴儿呈现的是平静而有爱的,她能给予回应与欣赏,若他是苦恼,愤恨的,她能加以调和,将情绪转化为婴儿可辨识与接受的形式,再交回给他。比昂认为母亲的这种能力,对于婴儿认识,聚集,了解自己的不同部分及他与别人的关系,是非常根本,重要的。

“当你在早晨醒来时,你昨晚带上床的淘气和不好的心情,已经折得小小的,并且安置在你心灵的底层,而心灵的上层已经晾开的,是准备好等你穿戴的美好思绪。” ——《彼得潘》

阿尔法功能可以涵容支离破碎的心理经验,使婴儿自己的情绪得以被塑形:既不从外在强行赋予情感,也不单纯只将情绪反映回去。

“赋予某个东西一个名字,一个称号,一个头衔;将它自匿名状态(anonymity)拯救出来,将它从无名之地(the place of manelessness)拉拔出来,简言之,就是把它指认出来(identity),这便是使说出来的事物(the said thing)变成存在(being)的方式。”

有意义的经验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有情绪的真实性作为基础,因此是能让人从中学习的经验。

P 43 - 55

若能在精神和情绪上受到有涵容能力的客体的充分包容,婴儿会发展出自己的内在支持能力,拥有整合经验,觉得自己内在有个中心。但是许多小婴儿没有机会去拥有一个能够意识到他们内在的狂风暴雨,热情与喜悦并给予适当回应的心智,让他们能在其中发现自己。

婴儿可能从非常早期开始,就必须面对母亲人虽在情绪却缺席所产生的冲击,并与之搏斗。

任何负面经验都会烙印在人格中,一如木材里的裂痕印证了曾经历的干旱期。树木仍会持续成长,甚或枝叶繁茂,但其核心已经受到影响。同样的,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生命,也会有情绪干旱期的印记。因此婴儿可能在生命的最早期,就必须采取对抗痛苦经验的防御机制。这些机制是用来保护脆弱的自我,使他能免于经历可能会令他无法承受的,对崩解的恐惧。

情绪上的缺席若太过频繁,会使婴儿产生不安全或涵容体有漏洞的感受。从婴儿日后所呈现出的非常破碎的心智状态,可推论出在此时,婴儿真的觉得自己正在崩解中。当婴儿体验到自己的感受未能被摄入和了解,或者无法安置这些感受,亦即缺乏一层能使他的“情绪自我”维持完整的“精神皮肤”时,他可以运用多种策略,来帮助自己度过暂时性的缺席或困境。对此,婴儿的立即冲动,正如我们所见,是将这种痛苦的经验投射出去,丢到别的地方。

假使妈妈无法接受这样的投射,婴儿会觉得他痛苦得快死掉的感觉,真的会让他死掉。而他因此再内摄进来的,将不是可以忍受的垂死恐惧,而是一种无名的恐惧。“无名的恐惧”描述的是,意义的丧失,了无痕迹,因为能建构意义的初期能力,已经被取消了。除非他打算放弃或者屈服,否则这个被剥夺或近乎发狂的孩子,就得想尽办法来处理这些难以忍受的情绪经验。这些方法构成了原始且极端的心理防御机制,用以对抗几乎要将人淹没的痛苦和焦虑。

对”允许他人成为珍爱“的恐惧。

当时她的治疗师把思绪集中在试着”涵容“苏菲的婴儿状态,用语言将她包裹起来,为的不是提供语言的诠释,而是提供一张没有缝隙,连续且涵容的声音的网,一种以语言铺陈的摇篮曲。

像是在恐怖的无底深渊中,铺设一片可立足的地基

P 59 - 第五章 孩童早期:断奶与分离

“精神分析实践”与“成长过程”都是以“整合”与“了解自我”为共同目标,两者因此有许多共同点。

断奶所激起的感受与反应,会回头触及到生命最早期,并向前延伸到日后的一生。断奶唤起的第一个也是主要的分离经验,可能就是出生本身。非常早期的经验,如爱与支持的来源受到阻绝,需要陪伴时被单独留下,需要食物时却挨饿,需要被包容时缺乏一个能思考的客体,这些早期经验会全会在断奶时被重新翻搅出来。婴儿并不具任何独立生存所需要能力,因此单独存在时,他对死亡的恐惧始终徘 不去。结果是在往后的任何年纪中,当某个情境或关系唤起他这些早年的恐惧感觉时,他便会感到惊惧与恐慌。

生命最早期的数周里,恐惧得到纾解,希望获得满足的经验,受到婴儿自己的内在能力影响,这些早期经验也将持续影响他在此后一生对哀伤与愉悦的反应。

婴儿一旦知觉到母亲是完整的个体,他将转由“抑郁心理位置”的观点体验这个世界。在这个心智状态中,婴儿感受到自我的幸福,和母亲本身及自己内在母亲形象的幸福,有极紧密的关系。“独占母亲”的想法已不可行,而失落的痛苦与哀伤有时会转成愤怒,有时是兴奋,有时是绝望。不得不放弃的信念是:拥有可任其取用的一个单纯,独特和全然喜乐的经验;而要哀悼的,则是一段他曾经真心地感觉到是唾手可得的美好经验的时光。

父母认知并且涵容自身焦虑的能力,对子女的发展相当重要,也将永远和孩子自己的性情交互影响。

要成功克服幼儿早期对抗的复杂三角关系,核心关键是哀悼的能力,为他感到失去或必须放弃的东西哀悼,并且对自己觉得该负责的部分,负起责任。哀悼过程不论发生在哪个年龄或生命阶段,都是要去面对自己和所爱的客体的分开的,甚或有时会短暂地失去对方。如此,才可能发展出辨别什么是属于他人,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能力,也才能获得自足感,尽管初期只能短暂维持。在哀悼过程中,过去自我为了得到附着感,甚至是与他人一模一样的感觉,而建立的所有复杂的联结关系,都必须在此时解开,放下。

断奶展现了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以清晰而具体的方式,描绘出个体于日后,为了成长而必须放弃对幼稚事物的依附时,所要经历的各种挣扎努力。如此,个体才可能减少对外在人物实体存在的依赖,而能够吸收并于内在保有这些人物的功能及能力,简言之就是内摄。要走过这个处境,个体必须能够忍受退让放弃,去体验至今从未尝试过的新经验,甚至改变自己。一段关系若要有所改变,参与的个体必须能够真诚地放弃对他者的幻想或投射(不管那是渴望或害怕),并且能够欣赏他真实的样子,了解真实的他可能和自己需要他去呈现的模样有所不同。这可能会涉及放弃理想化事物与自恋的欲望,而这是个痛苦的过程。

哀悼能力和情绪发展能力之间的紧密连接

“分离与失落的焦虑”以及“形成象征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压力增加时,经常用来表达这些焦虑的象征性模式崩溃了。潜意识幻想很容易被当成真实,而“假扮”和“真实”之间的差别,难以区别。

只要“会思考的乳房”在精神上和情绪上可及的时间足够,只要母亲自己也能够忍受失落,并于最终忍受对死亡的恐惧,能了解孩子心中存有相同的恐惧,能区别孩子对她的存在的渴求,是需要还是贪婪,如此便能帮助孩子忍受分离与失落。体验到治疗师可以忍受他所不能忍受的愤怒,嫉妒与苦恼,同时了解到她可以摄入并容纳这些感觉,又不会受它们主导而行动化,孩子因此得以与自己的“思考自我”重新连接。治疗为来访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和时间,来思考其感受和行动的意义。由于治疗师具有容受和理解能力,即“沉思”能力,使咨询师能卸除来访过度的焦虑,把他的痛苦以“经消化思考后”而变得有意义的版本交还给他。

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涉及某种“哀悼”过程,由这个观点看来,我们无法断言“断奶过程”或“俄狄浦斯情绪”有完全“解决”的一天。

这些内在骚乱与依恋,在生命早年能够处理到什么程度,对于即将要往外踏出的重要一步,也就是上学,有很重要的影响。有些孩子在上学前,已经有些小团体游戏的经验,如愿意分享,分离,交朋友,信任等。但这只是个开始,等到真正上学后,孩子至此的内在资源将会受到深刻的试炼。一个小孩是否准备好要步上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并有能力操控它,依赖于断奶和分离的发展过程的本质及最后结果而定。

要有忍受失落,冒险改变,拓展经验与发展关系,这些能力奠基于婴儿和幼儿从生命最初的母婴关系中,所经验到的涵容与安全感的程度。这些经验将在日后成为生命的资源,让仍然脆弱的自我通过充满挑战的全新努力,得到支持并延续下去。这份安全感系源自于“涵容临在”(the containing presence)的可能性,这个“涵容临在”自身要有能力承受好与坏的经验,从中学习,并能在此后,当孩子对于“存在于世界中的我”的观感改变时,也能随之发展与成长,这种“涵容临在”的内在经验,便可成为持续发展的自我的核心,

P 81- 105

潜伏期,顾名思义就是指热情需要休眠一的一段时间,孩子在此时汇集资源,为即将来临界的重大心性改变做准备。汇聚情绪资源,是这几年最主要的工作,它同时为个别孩子提供够强烈的内在认同感,使他能够承担心理社会方面的任务。孩子在这个阶段会体验比之前规模更大且更正式的分离。这些社交任务的成功达成,有赖于先行社交任务中的情绪发酵被感觉到是可控的且将继续可控。有些小孩的潜伏期,未能使他们获得所需要内在力量,以应付青春期爆发的性冲突,受限的心智功能将因而延伸至成年阶段。

“充分存在且坚定守信的涵容者。”

心智力(mental forces)就是在这个潜伏期阶段建立而成,并在日后阻碍性本能的走向,而且像水坝一样,以嫌恶感,羞耻感,美学要求以及道德理想等限制本能的流动。

潜伏期的孩子发展出对秩序与纪律的渴望,以此维护破坏性冲动与社会许可行为之间那道脆弱的界限。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让潜意识所恐惧的内在“坏东西”,可以通过外在世界的效率和控制力的增长,而获得修正。

潜伏期孩子特别爱看的漫画,杂志以及电视节目(特别是在心智和情绪都因学校功课而耗竭时),只是在复制这种本来就有限的思考模式最粗糙的版本。它们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们将令人讨厌的困惑与焦虑降到最低程度,而这些困惑与焦虑在这个年龄层,是如此地接近意识层面。其趋势是强化肤浅分类的刻板模式,而不是松动它们并以较不受限且更具想象力的方式来替代。

孩子越来越需要发展出另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一个独立但并不与成人世界隔离的世界。要和个人的经验连结,去实验它并借此发展出更强烈的自我感,需要的是时间。

善意的,持续不断的,且到最后是侵犯而令人困惑的好意

"好经验如何被内化成为创造性发展与认同感的源泉。”有时候一点点情绪距离,能容许我们去认识并体会孩子所关注的事物或其精神上的痛苦,因为这些想法与痛苦可能因父母的过度介入而受到阻碍,至少是受到限制。

优秀童书作家的虚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有了可以去的地方,孩子也许没有意识到,但那个地方让他有机会,去应对复杂的内在世界及处理外在世界的任务与经验。这个年龄的孩子相当组织化与形式化的心智和行为倾向,使神秘与矛盾的冲动几乎没有存在的空间,因为这些冲动会冲破看似井然有序的存在状态。在许多状况下,当创造的能力陷落谷底时,仍然有许多迹象显示想象力是一种“觅食冲动:它会在沙漠中找到思考的食粮”。

莎拉的支撑能力,源自于她能够让自己特有的想象世界持续运作,不论环境有多贫乏或迫害,她都能赋予意义,尽管成人世界对她苛刻以待,她仍然能够知觉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她内在活力的核心是她“想象的能力”,帮助她承受痛苦,而不是以躁动的防御方式逃离或否定困境。心智生活是爱与生命的内在源泉,当个人能与他人共享其心智生活时更是如此。

过度的被害焦虑,不论是源自于内在或外在,都会干扰到婴儿建立关系或信任他人的机会,不论这对象是内在或外在的。又或者,由于建立关系的经验是如此严重地受“害怕对方不在,失去”的阴影笼罩,而使他无法依赖与承诺。被需要者可能会连续被测试,被折磨与被拒绝,仿佛他(被需要者)注定要成为令人失望或失败的人。有些人有能力以开放的态度对待那些与过去经验迥然不同的新经验,有些人则会陷在不断重复过去事件的状态,且很可能无法领悟,懊悔,哀悼及继续前进。行为模式可以被重复,但也可以被瓦解。或许是因为:开始向潜伏期孩子敞开的宽广世界,为他们提供了建立关系的机会,它将可帮助孩子修复早年的伤痛与被剥夺所留下的伤口。其结果是,随洞见而来的痛苦,以及之后伴随决心,想象力与勇气而来的痛苦,成为挣扎中的自我的支持,使之能迈向更广泛的整合,也迈向道德和情绪的发展。

潜伏期的孩子能以追寻美好乃至辉煌生命的希望与可能性,来面对至今一直是痛苦,凄凉及负面的经验。

私密场所私密与隔离的特质,提供了孩子们迫切需求的独立感,控制感及至支配感。它提供了一个供人抚慰与怀旧的安全岛屿,在这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消磨时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在潜伏期中,获得真正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以下两个要素之间的微妙平衡,一为如何获得面对“地下道”与“大火”的恐惧时所需的技能与知识,二为在获得的过程中,不可让秩序,数量与具体性排挤掉较有想象力的自我品质。此刻,那些冲动与焦虑必须相对地保持静默,因为此时人格正在聚积力量,为日后与更骇人与难料的情绪再度会面的日子做准备。

P 107 -

他希望躲掉“分离这件---他必须经历之后才能成为自己的---危险差事。

他开始参与自己的经验,并为此受苦,而不再逃避到他过早下定论的老毛病中。

一个人可能具有习得特别技术的能力,如处理数字,文字,计算机,运动,通过考试等技能,但是有个难解的问题始终存在,简单来说就是这些能力在长时间后,是有助于整体人格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唱恒久之歌“,抑或是独立于自我之外,或是在以牺牲自我的其他部分为代价之下,发展而成的。

对于一个害羞的潜伏期小女孩来说,拥有数学技能对她帮助很大,这可以让她获得肯定,支持她脆弱的自尊,但是在青春期,则可能发现这防御盔甲,开始限制她的情绪发展。她内在自我狂乱且充满想象力的绽放,可能会被一种理性的倾向所压抑,也就是想要紧握住能为她赢得认同,给她安全感的事物的倾向。这种提早运用智能作为防御机制,以对抗真正的思考的作用方式,通常只有在青春期才会显现出来。而在任何年龄,工作都可能成为逃避亲密关系,躲避感受到痛苦与冲突的情感现实的一种方式。

要成为自己(现在到永远),需要的是能舍弃心目中对自我、他人以及关系的理想或贬抑版本,而选择真实世界的模样;也需要重新调整梦想、选择与希望(不管那是出自自己的决定或是被迫不得不如此);也要能容忍机会的流失,以及人生道路的措施。 这类型的失落考验了一个人哀悼、感到自责、承担责任、体验罪恶感及保持感恩心态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在根本上都与一个人爱的能力有关,也和他在投射及内设过程所达成的平衡本质密切相关... 2018-05-06 22:22:42 7人喜欢

第七章 学习模式 Urania (尝试过才有回味和评价的权利)

比昂指出在特定心智状态下,「拥有」知识会成为学习的替代品。一种「不平等发展的心智法则」经常发生,此时「头脑(brains)」与「深度思考(a deeper kind of thinking)」成反比关系;操控概念(如真相、意义或道德等)的智性能力,与可以真正支持这些概念的情绪潜能(emotional capacity)也成反比关系。如果知识的获得为的是效能而不是洞识,在精神的经济法则(psychic economy)中,获取知识将变得和拥有物质没什么两样。... (2回应)

生活,是创造灵魂的深谷

1 这两年我放慢了对自己心灵成长速度的期待,一方面是因为切身体会到人格成长的缓慢,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才能带来切实的人格改变。而生活从来不会像互联网产品那样急切与功利,生活是从容与自然的。 2 克莱茵强调往前看到(looking forward)的发展性,而不是往后推论(looking backward)哪些过往经验可能是症状的根据。精神分析在理解一个人的时候,必不可少会要往后看;但大众的生活智慧是过... 2021-06-15 23:27:30 3人喜欢

第一章至第三章 薛查

第一章 心智状态 心理位置:一个人在观看自己以及他与世界的关系时所采取的视角。分为偏执分裂心理位置(以极端二元对立的方式来体验人与事件,一切若不是好的不真实,就是坏到不真实);抑郁心理位置(体量别人,不与别人发生矛盾,害怕伤害别人的利他主义,和担心别人危害自己的利己主义之间的矛盾,引发焦虑。)而人在不同阶段,常常在这两个心理位置徘徊。 心智状态会持续转变……各个发展期特有的心智状态,会持续地互相变... (2回应) 2019-02-19 23:11:51 2人喜欢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是由Margot Waddell所著的一本书,该书属于Tavistock Clinic系列,由Karnac Books出版。这本书探讨了精神分析如何照亮个体意识的成长、自我的道德和情感成长以及性格的发展。书中通过描述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个体经验来探讨这些过程,并希望借此对理论本身有所启示。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这本书的信息或具体内容,请随时告诉我。

名称是《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该书由Margot Waddell撰写,属于Tavistock Clinic系列,探讨了精神分析与人格成长之间的关系。

如果您指的是知识库中包含的其他文档或章节的具体名称,以下是几个相关条目:

  1. 【文档名】: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 标题: INSIDELIVES
  2. 【文档名】: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 标题: INSIDELIVES INSIDE LIVES|INSIDE LIVES
  3. 【文档名】: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 标题: INSIDELIVES INSIDE LIVES
  4. 【文档名】: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 标题: Foreword to the second edition Introduction
  5. 【文档名】: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 标题: INSIDE LIVES CONTENTS

知识库摘要:《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1. 基本信息

  • 书名: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 作者: Margot Waddell
  • 系列: Tavistock Clinic Series
  • 出版商: Karnac Books
  • 联系方式:

2. 主要内容概述

前言(第二版)
  • 主题: 探讨精神分析如何照亮个体意识的成长,特别是自我的道德和情感成长以及性格的发展。
  • 目标: 通过描述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个体经验,希望对理论本身有所启示。
  • 重点: 关注的不仅是发展的里程碑,而是更深层次的个体意识发展,这在发展过程中是如此难以捉摸。
内部生活与心理发展
  • 复杂性: 描述了影响个人心理发展的内外部力量的复杂交织,这些力量可以促进或阻碍心理成长,甚至将创造力引向不利于整体人格发展的方向。
  • 后期年份: 在探讨晚期年份时,继续追踪这些线索,进一步编织出一幅更加完整的图景,赋予其独特的形状和色彩。

3. 相关书籍和编辑作品

  • Facing It Out: Clinical Perspectives on Adolescent Disturbance, edited by Robin Anderson & Anna Dartington
  • Internal Landscapes and Foreign Bodies: Eating Disorders and Other Pathologies, by Gianna Williams
  • Looking into Later Life: 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Depression and Dementia in Old Age, edited by Rachael Davenhill
  • Mirror to Nature: Drama, Psychoanalysis, and Society, by Margaret Rustin & Michael Rustin
  • Multiple Voices: Narrative in Systemic Family Psychotherapy, edited by Renos K Papadopoulos & John Byng-Hall
  • Unexpected Gains: Psychotherapy with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edited by David Simpson & Lynda Miller
  • "What Can the Matter B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with Parents,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edited by Louise Emanuel & Elizabeth Bradley
  • Working Below the Surface: The Emotional Life of Contemporary Organizations, edited by Clare Huffington, David Armstrong, William Halton, Linda Hoyle, & Jane Pooley

4. 总结

本书深入探讨了精神分析在理解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自我意识、道德和情感成长方面。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和个人经验的描述,作者试图揭示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并为相关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和见解。此外,书中还涉及了其他相关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主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详细目录

致谢

  • 第九页 (ix)

系列编辑前言

  • 第十一页 (xi)

第二版序言

  • 第十三页 (xiii)

作者注

  • 第十五页 (xv)

历史注释

  • 第十七页 (xvii)

引言

  • 第一页 (1)

目录内容

第一章 心智状态

  • 第一页 (1)

第二章 开端

  • 第十五页 (15)

第三章 婴儿期:包容与沉思

  • 第二十九页 (29)

第四章 婴儿期:对痛苦的防御

  • 第四十五页 (45)

第五章 早期儿童:断奶与分离

  • 第六十一页 (61)

第六章 潜伏期

  • 第八一页 (81)

第七章 学习模型

  • 第一百零五页 (105)

第八章 家庭

  • 第一百二十三页 (123)

第九章 青春期和早期青少年

  • 第一百三十九页 (139)

第十章 中期青少年:一个临床案例

  • 第一百五十七页 (157)

第十一章 晚期青少年:虚构的生活

  • 第一百七十五页 (175)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 第一百九十五页 (195)

第十三章 晚年

  • 第二百一十七页 (217)

第十四章 最后几年

  • 第二百三十七页 (237)

附录

  • 第二百五十三页 (253)

选择书目

  • 第二百五十九页 (259)

索引

  • 第二百六十五页 (265)

以下是详细目录: Acknowledgementsix Series editors' prefacexi Foreword to the second editionxiii Author's notexv A historical notexvii Introduction CHAPTER O N E States of mind CHAPTER TWO Beginnings CHAPTER THREE Infancy: containment and reverie CHAPTER FOUR Infancy: defences against pain 1vi CONTENTS CHAPTER FIVE Early childhood: weaning and separation CHAPTER SIX Latency CHAPTER SEVEN Models of learning Ct-IAPTER EIGfVI The family CHAPTER N I N E Puberty and early adolescence CHAPTER TEN Mid-adolescence: a clinical example CHAPTEK ELEVEN Late adolescence: fictional lives CHAPTER TWELVE The adult world CHAPTER THIRTEEN "The later years" CHAPTER FOURTEEN The last years Appendix Select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详细目录

致谢

  • 第九页 (ix)

系列编辑前言

  • 第十一页 (xi)

第二版序言

  • 第十三页 (xiii)

作者注

  • 第十五页 (xv)

历史注释

  • 第十七页 (xvii)

引言

  • 第一页 (1)

目录内容

第一章 心智状态

  • States of mind
  • 第五页 (5)

第二章 开端

  • Beginnings
  • 第十五页 (15)

第三章 婴儿期:包容与沉思

  • Infancy: containment and reverie
  • 第二十九页 (29)

第四章 婴儿期:对痛苦的防御

  • Infancy: defences against pain
  • 第四十五页 (45)

第五章 早期儿童:断奶与分离

  • Early childhood: weaning and separation
  • 第六十一页 (61)

第六章 潜伏期

  • Latency
  • 第八十一页 (81)

第七章 学习模型

  • Models of learning
  • 第一百零五页 (105)

第八章 家庭

  • The family
  • 第一百二十三页 (123)

第九章 青春期和早期青少年

  • Puberty and early adolescence
  • 第一百三十九页 (139)

第十章 中期青少年:一个临床案例

  • Mid-adolescence: a clinical example
  • 第一百五十七页 (157)

第十一章 晚期青少年:虚构的生活

  • Late adolescence: fictional lives
  • 第一百七十五页 (175)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 The adult world
  • 第一百九十五页 (195)

第十三章 后期年份

  • "The later years"
  • 第二百一十七页 (217)

第十四章 最后几年

  • The last years
  • 第二百三十七页 (237)

附录

  • 第二百五十三页 (253)

选择书目

  • 第二百五十九页 (259)

索引

  • 第二百六十五页 (265)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由Margot Waddell撰写,属于Tavistock Clinic系列,探讨了精神分析在理解个体从婴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本书通过详细的章节,如“心智状态”、“婴儿期:包容与沉思”、“早期儿童:断奶与分离”、“青春期和早期青少年”等,深入剖析了个体意识、道德和情感成长的复杂过程。书中不仅关注发展的里程碑,更侧重于个体意识的微妙演变,并结合临床案例和个人经验,揭示了影响心理发展的内外部力量。附录、选择书目和索引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资源。本书旨在使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普及,适用于专业和普通读者。

作为一名初学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你逐步深入理解各个章节和主题:

1. 基础概念

  •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 这将帮助你理解弗洛伊德、克莱因等人的经典理论,以及本书如何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
  • 什么是内在心理状态(States of mind)?
    • 第一章详细讨论了这一点,可以帮助你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和意识的形成。

2. 婴儿期的发展

  • 婴儿期有哪些关键的心理需求?

    • 参考第三章“婴儿期:包容与沉思”和第四章“婴儿期:对痛苦的防御”,了解婴儿早期的心理需求及其应对机制。
  • 母亲或照顾者在婴儿心理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 探讨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情感支持和心理包容的重要性。

3.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

  • 早期儿童期的主要心理挑战是什么?

    • 例如断奶和分离(第五章),理解这些经历如何影响儿童的情感和认知发展。
  •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哪些特点?

    • 关注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探讨青春期的心理转变、自我认同的建立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

4. 成年期和晚年

  • 成人世界中,个人如何继续成长和发展?

    • 第十二章讨论了成年期的社会角色和个人成长,思考个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责任。
  • 晚年生活中,个体面临哪些心理挑战?

    • 从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包括对死亡的思考和生命的回顾。

5. 学习和应用

  • 书中提到的学习模型(第七章)如何应用于日常生活?

    • 探讨不同阶段的学习方式,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成长过程或帮助他人。
  • 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 第八章详细讨论了家庭结构和互动模式对个体发展的长期影响。

6. 临床案例分析

  • 书中提供的临床案例(第十章)说明了什么?
    • 通过具体案例,理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思考这些案例对你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

7. 总结与反思

  •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 总结全书,思考作者试图传达的主要信息和核心观点。
  • 你从本书中学到了什么?

    • 反思你的阅读体验,思考哪些观点对你最有启发,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个人生活或专业领域。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梳理书中的内容,逐步加深对精神分析和个人心理发展的理解。每读完一个章节,尝试回答相关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书中的理论并应用于实际情境。

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可以更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下是针对每个章节的引导性问题,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内容:

第一章 心智状态

  • 什么是“心智状态”?
    • 探讨不同的心智状态及其对个体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 如何识别来访者的不同心智状态?
    • 思考在咨询中如何观察和评估来访者的心智状态。

第二章 开端

  • 婴儿早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关键因素?
    • 理解婴儿早期心理发展的基础,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
  • 作为咨询师,如何理解来访者早年经历对其当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 探索早年经历如何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

第三章 婴儿期:包容与沉思

  • 母亲或照顾者的包容对婴儿的心理发展有何重要性?
    • 了解包容和支持在婴儿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 在咨询中,如何提供类似的情感包容和支持?
    • 思考如何在咨询过程中为来访者创造安全、支持性的环境。

第四章 婴儿期:对痛苦的防御

  • 婴儿期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 探讨婴儿如何应对痛苦和焦虑。
  • 这些防御机制在成年后可能如何表现?
    • 思考这些早期形成的防御机制如何影响成年后的心理适应。

第五章 早期儿童:断奶与分离

  • 断奶和分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 理解这一阶段的情感挑战和心理调整。
  • 如何帮助来访者处理过去的分离焦虑?
    • 探讨在咨询中如何应对来访者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分离经历。

第六章 潜伏期

  • 潜伏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 了解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 潜伏期的经历如何影响青少年和成年期的心理健康?
    • 探讨潜伏期的关键事件对后续发展阶段的影响。

第七章 学习模型

  • 不同年龄段的学习模型有何不同?
    • 探讨各个发展阶段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 作为咨询师,如何根据来访者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学习和干预方法?
    • 思考如何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咨询策略。

第八章 家庭

  • 家庭结构和互动模式对个体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 理解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 在家庭治疗中,如何运用本书中的理论?
    • 探讨如何在家庭治疗中应用精神分析理论。

第九章 青春期和早期青少年

  •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哪些特点?
    • 理解这一时期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 作为咨询师,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这些变化?
    • 探讨具体的咨询技巧和策略。

第十章 中期青少年:一个临床案例

  • 这个临床案例揭示了哪些重要的咨询原则和技巧?
    • 分析案例中的具体操作和理论应用。
  • 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青少年咨询的经验教训?
    • 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晚期青少年:虚构的生活

  • 晚期青少年如何通过虚构或想象来探索自我认同?
    • 理解虚构生活对青少年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 在咨询中,如何利用这种探索来帮助青少年?
    • 探讨如何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的创造性表达。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 成人世界中的心理挑战有哪些?
    • 理解成年期的主要心理任务和挑战。
  • 作为咨询师,如何帮助成年人应对这些挑战?
    • 探讨具体的咨询策略和方法。

第十三章 后期年份

  • 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心理挑战是什么?
    • 理解老年期的心理需求和挑战。
  • 如何帮助老年人进行生命回顾和意义寻找?
    • 探讨在老年心理咨询中的具体方法。

第十四章 最后几年

  • 临终关怀中的心理支持应包括哪些方面?
    • 理解临终阶段的心理需求。
  • 作为咨询师,如何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 探讨临终关怀的具体咨询技巧。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梳理书中的内容,并将其与实际咨询工作相结合。每读完一个章节,尝试回答相关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不仅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书中的理论,还能提升

作为一名资深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取向的咨询师,学习《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精神分析理论与你已有的CBT框架相结合。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你在每个章节中找到两者的交集,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第一章 心智状态

  • 心智状态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 探讨不同的心智状态对认知过程(如思维、信念)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 在CBT中,如何评估和干预来访者的心智状态?
    • 思考具体的评估工具和技术,例如通过认知重构来调整不适应的心智状态。

第二章 开端

  • 婴儿早期经历如何塑造后来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
    • 理解早年经验对核心信念和自动思维的影响。
  • 这些早期形成的模式如何在CBT中被识别和改变?
    • 探索如何在治疗中识别和挑战这些根深蒂固的信念。

第三章 婴儿期:包容与沉思

  • 包容和支持性的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 理解安全感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 在CBT中,如何创造类似的包容和支持性环境?
    • 探讨如何通过建立治疗关系来提供安全和支持。

第四章 婴儿期:对痛苦的防御

  • 婴儿期的防御机制如何演变为成年后的应对策略?
    • 探讨早期防御机制与成年后应对方式之间的联系。
  • 这些应对策略如何在CBT中被识别和替代?
    • 思考如何识别并用更健康的应对策略替代不适应的防御机制。

第五章 早期儿童:断奶与分离

  • 断奶和分离焦虑如何影响个体的情感调节能力和人际关系?
    • 理解早期情感挑战对后续发展的影响。
  • 在CBT中,如何帮助来访者处理这些早期情感创伤?
    • 探索具体的技术,如情绪调节训练和人际问题解决技巧。

第六章 潜伏期

  • 潜伏期的心理特征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构和社会技能?
    • 理解这一阶段对认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 在CBT中,如何利用这些特征进行有效的干预?
    • 思考如何根据发展阶段选择适当的干预方法。

第七章 学习模型

  • 不同年龄段的学习模型对认知和行为改变有何启示?
    • 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及其对治疗的影响。
  • 在CBT中,如何根据这些模型调整治疗计划?
    • 探索如何根据来访者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定制治疗方案。

第八章 家庭

  • 家庭互动模式如何塑造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 理解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
  • 在CBT中,如何处理家庭因素对来访者的影响?
    • 探讨家庭治疗或涉及家庭成员的干预技术。

第九章 青春期和早期青少年

  •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如何影响认知扭曲和行为问题?
    • 理解这一时期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在CBT中,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这些挑战?
    • 探索针对青少年的具体技术和策略,如社交技能训练和认知重构。

第十章 中期青少年:一个临床案例

  • 这个临床案例揭示了哪些认知行为模式?
    • 分析案例中的具体认知和行为表现。
  • 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青少年CBT治疗的经验教训?
    • 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晚期青少年:虚构的生活

  • 晚期青少年如何通过虚构或想象探索自我认同?
    • 理解虚构生活对青少年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 在CBT中,如何利用这种探索促进自我认同的发展?
    • 探讨如何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的创造性表达,增强自我效能感。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

  • 成人世界中的心理挑战如何表现为特定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 理解成年期的主要心理任务和挑战。
  • 在CBT中,如何帮助成年人应对这些挑战?
    • 探讨具体的认知行为干预策略。

第十三章 后期年份

  • 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心理挑战如何影响其认知和行为?
    • 理解老年期的心理需求和挑战。
  • 在CBT中,如何帮助老年人应对这些挑战?
    • 探讨适合老年人的认知行为技术,如认知重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