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女性,35岁,有不良依恋和童年创伤,患有混合型人格障碍

雪莉很难相处。她非常回避,治疗会谈经常迟到。她会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痛苦,但很少愿意去做减少痛苦的工作。而且她不断地将我这个治疗师理想化或者妖魔化。因为她内心深处有羞耻感,对此她很难承认和接受,所以对她来说,说“治疗师讨厌她”比说“她讨厌自己”要容易得多。

以下是她的治疗目标:

  1. “停止对每个人大喊大叫”变为“学会冷静自己,并友好地说话,即使在冲突中。”
  2. 不再经历闪回。
  3. 学会分辨好人和坏人,并与好人交往。
  4. 知道冲突并不意味着有人恨我。
  5. 需要学会直接、健康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而不是通过愤怒或粗鲁的行为来间接传达
  6. 克服回避行为(后来添加的目标)

在四年的治疗过程中,她逐渐能够忍受与我近距离坐在一起,直视我的眼睛,与我建立联系,并与自己的感受建立连接。她学会了注意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自动采取行动,并使用她最成熟的自我来连接那些更年轻、更回避的部分。当她发展出一些情感耐受力后,我们结合使用EMDR和自我状态疗法来治愈她因愤怒父母造成的情感和身体虐待创伤。这需要我不断设定边界并保持极大的耐心,但最终我见证了这位来访的积极改变。

详细解释

  1. 学会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并友好地说话:
  • 具体操作: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正念练习等,帮助她在冲突中保持冷静。
  • 原理: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她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她在面对冲突时能够更加平和地表达自己。
  1. 不再出现闪回:
  • 具体操作:使用EMDR技术处理创伤记忆,减少闪回的发生。
  • 原理:EMDR通过双侧刺激帮助重新处理和整合创伤记忆,从而减轻其负面影响。
  1. 学会区分好人和坏人,并与好人交往:
  • 具体操作:进行认知重构,帮助她识别健康的人际关系特征,并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朋友和伴侣。
  • 原理:认知重构有助于改变她对人际关系的负面看法,增强她识别和支持性关系的能力。
  1. 知道冲突并不意味着有人恨我:
  • 具体操作: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帮助她理解冲突是正常的人际互动的一部分,并不一定表示对方讨厌她。
  • 原理:这些方法有助于她重建对人际关系的信任,减少过度敏感和误解。
  1. 知道说出自己的需求是可以的,这样就不必通过粗鲁的方式来表达:
  • 具体操作: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她学会清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 原理: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使她能够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
  1. 克服回避行为:
  • 具体操作:通过暴露疗法和逐步增加接触,帮助她逐步克服回避行为。
  • 原理:暴露疗法通过逐步让她面对恐惧的情境,减少回避行为,增强应对能力。

治疗过程

  • 初始评估:详细了解她的历史和当前症状,包括不良依恋和童年虐待的经历。
  •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持续的共情和支持,逐步建立治疗关系,让她感到安全和被理解。
  • 情绪调节技巧:教授她各种情绪调节技巧,帮助她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 EMDR和自我状态疗法:结合使用EMDR和自我状态疗法,处理她的情感和身体虐待创伤。
  • 认知重构和沟通技巧:通过认知重构和沟通技巧训练,帮助她改善人际关系和自我表达。
  • 暴露疗法:逐步帮助她面对和克服回避行为,增强应对能力和自信心。

治疗效果

  • 短期效果:她逐渐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闪回和回避行为。
  • 长期效果:经过四年的治疗,她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人际关系,表达自己的需求,与他人建立健康的联系,并且对自己的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接纳。

通过综合使用多种治疗方法,这位女性不仅成功处理了过去的创伤,还学会了新的应对策略和人际交往技巧,最终实现了显著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