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rollo_may_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_ An Integrative, Clinical Perspective (1994)

存在心理学 : 一种整合的临床观

存在心理学 存在心理学作者: [德] 施耐德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一种整合的临床观 原作名: 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 译者: 程世英 / 杨韶刚 出版年: 2010-4 页数: 530 定价: 99.00元 丛书: 罗洛·梅文集 ISBN: 9787300118772 豆瓣评分 7.9 76人评价 5星34.2% 4星39.5% 3星25.0% 2星1.3%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由存在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和当代美国存在心理学的领导人之一科克·施耐德合著而成,此外《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还收录了一些其他重要的存在心理学家和治疗师所写的文章,如亚伯拉罕·马斯洛、詹姆斯·布根塔尔、欧文·雅洛姆、保罗·鲍曼等,探讨了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分析理论。

《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存在心理学的文学、哲学和心理学起源;第二部分讨论了存在一整合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未来的方向;最后一部分则用十多位持存在一整合倾向的心理学家的临床案例,以形象直观的方法阐述了应用存在一整合心理学来治疗的方式和手段。

目录 · · · · · · 导言 存在—整合心理学:一种开端 第一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的历史起源 第一章 文学起源 与一个人自己有关的真理的悲剧 (罗洛·梅) 治疗师和通往地狱的旅程 (罗洛·梅) 歌德的《浮士德》与启蒙运动 (罗洛·梅) 盖茨比和西西弗斯的神话 (罗洛·梅) 希区柯克的《眩晕》: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观 (科克·施耐德) 第二章 哲学起源 存在哲学的东方起源 西方的存在传统 恐惧是一种通过信念而产生的救助的体验 (索伦·克尔凯郭尔) 论身体的蔑视者 (弗里德里希·尼采) 西西弗斯的神话 (阿尔伯特·加缪) 第三章 心理学起源 威廉·詹姆斯 奥托·兰克 存在心理学的起源和意义 (罗洛·梅) 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是怎样产生于同一文化情境的 (罗洛·梅) 心理学能从存在主义者那里学到什么 (亚伯拉罕·马斯洛) 受伤的医疗师 (罗洛·梅) 罗洛·梅:个人的反思与赏识 (詹姆斯·F.T·布根塔尔) 兄n莱茵回忆录 (科克·J·施耐德) 献给罗尼·莱茵 (托马斯·格林宁) 双重性大师:对吉姆·布根塔尔的一些个人反思 (科克·J·施耐德) 克尔凯郭尔的人格学 (欧内斯特·贝克) 第二部分 存在一整合心理学的最近和未来趋势 第四章 从分离到整合 来自培训过程内部的存在心理学 (安·巴斯特-肖特 格伦·A·汉密尔) 第三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第五章 存在—整合方法的指导方针 本章是怎样组织的 存在一整合方法的理论 理论的治疗含义 存在解放策略的使用 总结 技能建立的练习:对教师的建议 第六章 体验解放的案例说明 黑人及其无助:默西迪丝的案例 (罗洛·梅) 郁闷的艺术家:阿曼达的案例 (克里斯·阿姆斯特朗 詹姆斯·布根塔尔) 一个非洲裔美国人的观点:达瑞恩的案例 (唐·赖斯) 一个强迫症男性:罗恩的案例 (爱德华·孟德尔洛维茨) 一种同性恋的观点:玛西娅的案例 (琼·蒙海特) 精神错乱的来访者、莱茵的治疗哲学以及存在精神分析中体验的精确性(迈克尔·盖伊·汤普森) 人格主义的存在主义:一个土著美国人的观点 (罗亚尔·阿尔萨普) 与中国来访者的简短交会:彼得的案例 (约翰·加尔文) 对短期存在—人本治疗的初步概述 (詹姆斯·布根塔尔) 一种酒精中毒的观点:P先生的个案 (芭芭拉·鲍灵格 罗伯特·马塔诺 阿德里安娜·阿曼蒂) 单身女性日记:安妮·塞克斯通情结 (艾琳·塞林) 一个孀妇的体验:爱尔瓦的案例 (欧文·雅洛姆) 一种存在—宗教精神的观点:萨拉的案例 (保罗·鲍曼) 儿童的内在感:乔伊的案例 (史蒂夫·克町) 对话(布伯式的)治疗:道恩的案例 (莫里斯·弗里德曼) 对抑郁和濒死的反思:凯罗尔的案例 (汤姆·格林宁) 总结和结论 致谢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罗洛·梅文集(共2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心理学与人类困境》《创造的勇气》《人的自我寻求》《人的自我寻求》《存在之发现》 等 。

永清 2015-05-10 17:40:07 吭哧吭哧终于读完啦 不得不说 前边的背景与理论部分翻译的真的挺糟心的 语序有些乱 甚至句子成分不完整 另外transference(移情)与empathy(共情)都被翻译成了移情。。。不过全书的结构真的很清晰 背景 理论 应用 后边的案例很喜欢 摘抄一句话 “存在于那里, 在面对病情时不惊慌,持有一个积极的看法。”

0 有用小饼0225 2013-02-21 15:06:52 1月初开始看,断断续续到现在终于看完了。有不少内容还没有理解,要再接再厉去理解“存在”这个议题。

0 有用Caterpillar 2024-05-08 20:05:22 北京 只读了前面文学和哲学起源的部分。 令人动容。

5 有用徐钧 2010-08-18 22:46:54 传说中罗洛.梅同志临终前最后一本合著作品——《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中文版已经出版。自老罗同志仙逝之后不久,就一直追这本作品。 罗洛梅同志的光辉事迹不用说了,存在心理治疗的创始人,马斯洛领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因他而起,当前国内坊间流行的欧文.亚隆的根本老师和分析师。 翻阅下来,理论、实践、案例、深度完美啊!而且众多骨灰级存在心理治疗专家买罗洛梅的面子顷巢而出,都有专文。堪称经典。 (收起)

0 有用荷根 2012-08-12 23:46:08 很多人合写的一本大部头,算是读过的第一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理论

我要写书评 存在心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热门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tigerfree 2010-12-13 11:27:32 一种整合的临床观 罗洛・梅主编的这本书,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之大成。如书名所示——一种整合的临床观——它基于存在主义理念,整合了其他流派的技术,对人的存在给予重点关注,开辟了对人类深度理解的新道路。 有用 1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1 0回应收起 杰克之路 2023-09-18 12:53:12 更像一本存在主义治疗大杂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的作者是Schneider (存在整合流派创始人)和 May (存在心理学在美国的发起人)。

《存在心理学》是一部大部头作品,全书有500多页,快赶得上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了。

但是,这本书依然偏向入门。这从这本书的结构可以看出。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介绍存在-整合心理学的理论根基,或者说由来,包括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的由来。

第二个部分讲述了存在-整合心理学的治疗框架,就两章,90页左右,占全书内容不到20%。

第三个部分作者收集了众多存在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治疗案例和这些治疗师的一些理论观点。这是这本书的比较有价值的一个参考,读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存在主义治疗师是怎么构建自己的治疗理论和理解个案的。也可以看到,存在主义治疗师们的观念构架不一致的地方甚至要多过一致的地方。 这比精神分析还夸张,精神分析好歹有一个大的兼容的理论池(虽然也有很多分析师自己的独创),但存在主义治疗师们每个人架设自己的理论池,或多或少都要自己独创点理论,有的还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框架。

作者的治疗逻辑用一句话概括:作者把人的状态理解为压缩和扩展两种模式,对于过度压缩的人,通过存在主义治疗提升其扩展能力,反之,提升其压缩的能力。简单来说,通过对人的存在的体验、感知和创造而提升人面对世界的弹性。

我觉得对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感兴趣的读者能从这本书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渊源、与其它学科的关联,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如何进行心理治疗。还有Schneider提出的存在-整合治疗框架。

同样,这本书对精神分析师来说也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当代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界限其实没那么清晰了,我们很多时候对人的精神的(相对深度)共情和解释还要借助一些存在主义的观点和手段。

推荐阅读,供参考!

第一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的历史起源 人类存在(或意识)被暂时搁置在两个巨大和基本的两极之间,这就是自由和局限性。害怕自由或有限性会促使个体对两个极端中的任何一个做出极端或功能失调的反应。面对和整合自由和局限性将令人愉快并促进健康。

存在-整合心理学的目的是明确阐述对人类体验来说核心和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些共有的基本结构建立在现象学的主观研究和主体间性的研究基础上。

俄狄浦斯神话针对的确实是现代心理治疗师强调的一个结论:由于意识与无意识因素在罪疚中的这种交互作用以及不可能进行那种墨守成规的谴责,我们只好被迫接受这种普遍的人类情境。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人对人的残酷无情之中。

神话把那些被压抑的、无意识的、原始的欲望、渴求、恐惧和其它精神内容带到意识中来,这就是神话的退行 (regressive) 功能。但是,神话也揭示了一些新的目标、新的道德洞见和可能性。神话是以前没有表现出来的更大意义的一种突破。就此而言,神话是在一个更高的整合层次上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神话的前行 (progressive) 的功能。

我们的任务是在人们穿越他们自己的地狱和炼狱的时候做他们的指导者、朋友和解释者。

只有当个体在行动中产生它的时候,真相才会存在(克尔凯郭尔)。 究竟什么是人的本性?一个关于无限的虚无,一个关于虚无的整体,一种虚无与整体之间的手段,从理解这两个极端而无限延申下去。。。 那么,除了将中间的事物从知道其开始或结束的永恒绝望中分离出来之外,人还能做什么? 那就让我们了解我们的局限性吧;我们是某一件事物,但我们并不是全部。 对梅洛-庞蒂来说,现象学不再是一个揭露本质或普遍真理的方法,而是一个揭示观点的非决定性的主体间性的方法 -- 始终需要修订的方法。

我-它水平是将人作为物,作为被操纵的客体来对待。我-你水平是将人(甚至事物)作为独特的、复杂的存在来对待。

一个人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本真的知识,才能产生本真的怀疑;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越多,他就越能够富有成效的提出质疑。

死就死出自己的死亡,每一种逝世、每一种死亡,无论是否自我选择了死亡,都仍然是生命中的一种“自发行为”。

存在心理学激进的强调,同一性概念和同一性经验是人类本性的一个绝对必要条件,是任何关于人类本性的哲学或科学的一个绝对必要的条件。其次,它非常强调从经验型知识开始,而不是从概念体系或抽象的分类或从演绎推出结果开始。

第二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的状况 超个人心理学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洞见:作为能量转换的超验现象,超自然的幻想的状态,宗教和精神危机以及统一的体验。

后现代主义的三个基本假设:1)没有绝对的真理;2)所有的现实(或故事)都是社会建构的;3)不同现实之间的流动是可取的。

对新手咨询师来说,最艰难的挑战之一就在于,从某一特定倾向来勾画结构,同时又不能让理论使他们面前复杂的、独特的个体变得模糊难解。

存在心理学咨询中的四个主要特征:1)关注来访者的即时体验;2)强调人类选择的能力;3)承认行为的局限性;4)强调现象学的阐述。

第三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治疗框架 对我们这些目标来说,自由就是感受到在自然和自我施加的生活限制之内进行选择的能力。这些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基因、生物学以及宇宙的命运,如自然灾害。

人类的经验(或者意识)可根据六种水平的自由而得到理解:生理的、环境的、认知的、心理性欲的、人际关系的、和经验的(存在)。在心理性欲水平上的自由需要澄清和整合个体以前的性经历活攻击性经历,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完成的话,个体就会被认为是病态的。

经验的解放是情境之间的,不仅与一个人生活的这种或那种内容或时期有关,而且与成为一个人生活内容和时期之基础的前语言期和动觉的觉知有关。具体来说,经验的解放可划分为四个互相交织和重叠的维度:1)即时的;2)动觉的;3)感情的;4)深刻的或宇宙的。

经验的解放是通过仔细而敏感的治疗邀请推动的,邀请他们待在现场去探索一个人的那些被否定的压缩或扩展的部分。这些部分表现出焦虑,他们就越接近核心的压缩和扩展的伤害。

经验解放策略的四个干预阶段:1. 在场;2. 激惹现实;3. 激活和面对抵抗;4. 意义创生。

内隐的创伤是由家庭和养育者间接和替代性传递的创伤,内隐的创伤不是由受到影响的个体直接体验道德,而是被他们习得的、接受并储存在记忆中。

在场是一种与明显的 -- 即刻的、动觉的、感情的和深刻的 -- 注意(attention) 有关的态度,它是经验研究的基础和最终目标。

“把来访者全都脱光”策略的过程中,要帮助来访者适当的“休息一下”,或者不时地“把他们的资源聚集起来”,为的是加固他们的冒险能力。

把治疗师当作实验室 -- 一个和来访者一起尝试新事物的地方。一个心理治疗的实验越自然、越有创造性、越吸引人,它的价值也越大。治疗外的实验是对治疗内部工作的强化,它是在最适当的背景 -- 生活中使治疗的工作发挥作用的。

一个人越能深入的描绘他的希望或幻想,他就越能将自己浸入其可能性之中。

治疗中的交会有三个基本特征:1)治疗师和来访者的真实或现在的关系;2)治疗关系中的未来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严格相对于治疗关系中的过去和已经发生的事情);3)在适当程度上把相关材料“表演出来”或加以体验。

缓慢、有条不紊的给来访者“照镜子” - 帮助他们看清自己构造的那种世界,看清他们维持那些世界的信念和克服其境遇所需要的一定程度的勇气。

第四部分 治疗案例 所谓的不可治疗,不是指这位病人的状态,而是指一个心理分析师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有些人有一种奇怪的“不公平逻辑”,就是认为别人有一切权利而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治疗中的关系可以和磁场力类比。这个场包括两个人,病人和治疗师。进入这个场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梦境。对于一些破坏者,必要的愤怒在梦中很重要。如果患者能够把这些愤怒聚集起来,那对身心更加有益。

死亡是为了活下去,生活是为了去死亡。

“我注意到你说话非常快,也许如此之快,使你无法从内心以及从情绪善给体验到你说话的意义。”

心理治疗师必须考虑到可能造成患者症状的社会历史背景。

如果我们匆忙进出,没有丝毫的暂停,那么,我们就只是一连串因果关系的工具。

当我真的体验到某一事物时,我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它的出现是一个震撼。它改变了一切。。。体验会引起绝望,因为它扰乱了我在现实中的舒适生活。另一方面,绝望会引出新事物,因为体验总是会引起某种想法的转变。

在每一种成功的治疗努力中,无论使用的是什么治疗学派,其成功的技术是什么,忠诚于体验都是变化的动因。

最高人格被体验为一种整合的智慧和爱,这是通过神话故事、仪式、崇拜、梦和幻想的原型而表现出来的。

存在的基石,一个人心理存在的支撑点。

绝对不要在这些简短的交会中低估人们敞开自己心扉的意愿程度。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上,即个人生活中一种具体而特殊的事件上,避免理智的争论。

注重来访者的自主性,即坚持认为改变的动因是来访者自己的自我发现,而不是治疗师的洞见、力量和操纵。

为来访者示范自然探索进程 (searching processes) 的力量,并且帮助他们学会在其治疗后的生活中继续使用这种力量。如果来访者想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更深刻的治疗工作时,要避免形成与治疗相反的习惯或期望。

精神体验就是与一个人的“存在基础”进行交会。它是一个人与人进行搏斗和认识到人生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表现一个人生活特点的价值观的自我超越时刻。

存在分析是一种理解人类存在的方式,而不是一种‘怎样治疗’的体系。

觉察到一个人,意味着要将他或她得整体视为由精神界定的人,意味着要去觉察那些动力中心,这些动力中心把所有的言论、行动和态度作为可识别出来的独特标志予以归类。

真正的确认恰好意味着,我在你的独特性之中确认你,而这样做的基础是我作为一个真实的“他人”的独特性。只有包容才能确认另一个人,因为只有包容才能真正掌握他人的“不同”,并将这种不同带入与一个人自己的联系中。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杰克之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0 没用 0 0回应收起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 共 10 篇 ) 我来写笔记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你好,星星米 展开 第39页 穿越地狱的旅程 你好,星星米 (天边遥远的小姐姐)

文中谈到了机会主义者:这些是在生活中既不好也不坏但为自己活着的灵魂。在我的理解就是那些遵循着中庸之道活着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是为了自己,却按照他人或社会的标准活着的人。或者说因为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按照外部标准活着的人。"在现代心理学中人们认为这些机会主义者将会很好的调整,他们知道怎么将麻烦置身于外。",文中这样写到。事实上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个体品格的期待的一种折射——懂得审时度势,明哲保身... 2013-03-31 10:48:30 2人喜欢

乐乐 展开 第13页 总序 乐乐

1.罗洛.梅关于存在观点最为核心的是存在感。存在感,就是指人对自身存在的经验。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存在感与我们较为熟悉的自我意识较为接近,自我意识并非纯知性的意识,对自身的体验,如已感到自己沉浸到自然万物之中。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存在感越强、越深刻,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就越广,人的意志就决定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责任感,人对自己命运... 2016-01-19 22:00:00 1人喜欢

yuwede 展开 5 yuwede

存在整合心理学是运用艺术、哲学、临床学科的现象学方法,以达到对人类存在的理解,发现人类精神的三个核心-人类存在是暂时搁置在自由和有限性之间;对自由或有限性的恐惧会促进功能失调或向任一极端做出相反反应;面对或整合这两个极端会促使人们人们产生一种更有活力的生活设计。 1.历史起源 文学起源-俄狄浦斯(罪疚-接受并承担自己的责任,是面对人心中那些黑暗、毁灭性力量这个现实的斗争)、神曲(探索在有限的自由之中,... 2024-12-25 21:53:21

jenny媛 展开 基础创造力+次级创造力=整合创造力 jenny媛

婴儿去接触,专注,探索这个世界,他是一种偶尔性的,没有计划和预期的行为,他们的创造性经验也可以随着这个自发行为发生了,有随机性不好总结规律和量化,探索欲停止了成长停止了。成人的成长由恐惧带来的(害怕后退),更像是一种防御几只,这样的一种力量去推动他实现自我的完整性和唯一性。 动机人格当中,较为低级的需要被满足之后,才会出现高级的新需要。掌握了简单句或者学会了爬行,儿童就会想要前进,移动,倾向于同... 2022-03-23 19:55:01

罗洛·梅文集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册数: 20 简介 · · · · · ·  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收藏 推荐 21人 按收藏人数排序 /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人的自我寻求 罗洛·梅 / 郭本禹、方红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9 / 45.00元 8.8 (564人评价)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人的自我寻求》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

纸质版 67.20元

爱与意志 罗洛·梅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4 / 78.00元 8.6 (157人评价) 《爱与意志》是当代著名存在心理学大师、美国心理分析家罗洛·梅的一部精彩佳作,一问世就风靡世界。《爱与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

纸质版 87.75元

创造的勇气 罗洛·梅 / 杨韶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9 / 25.00元 8.3 (262人评价) 罗洛·梅是美国著名的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撰写了20余部学术专著,他以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心理学洞见,系统阐述了他所处的美国社会中人们的心灵现状,深刻剖析了...

纸质版 20.10元

自由与命运 [美]罗洛·梅 / 杨韶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04-30 / 45.00元 8.4 (256人评价) 《自由与命运》: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

纸质版 34.00元

权力与无知 : 寻求暴力的根源 罗洛·梅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3-5 / 55.00元 8.6 (153人评价) 《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是罗洛·梅探讨暴力问题的一部力作。该书秉承作者一贯主张的存在心理学观点,将暴力视为人存在深处的原始生命力的一种体现。由于人们...

爱与意志 罗洛·梅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4 / 55.00元 7.9 (259人评价) 《爱与意志》是当代著名存在心理学大师、美国心理分析家罗洛·梅的一部精彩佳作,一问世就风靡世界。《爱与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

纸质版 39.50元

心理学与人类困境 [美]罗洛·梅 / 郭本禹、方红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05-07 / 39.00元 8.3 (128人评价) 《心理学与人类困境》由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的数篇论文和演讲稿辑录而成。这些文章均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生活在当代世界中的人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比如认同感的丧...

纸质版 52.26元

祈望神话 罗洛•梅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2-7 / 69.00元 8.8 (83人评价) 《罗洛•梅文集:祈望神话》作者在长时间的治疗与研究后,发现当代的治疗实践都与一个问题有关——个体对神话的探求。心理分析学说诞生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愈...

纸质版 61.11元

存在 :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 [美]罗洛梅 / 郭本禹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2-1 / 99.00元 8.4 (39人评价) 《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是由“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与另外两位存在心理学先驱者安杰尔和艾伦伯格合作主编的一本译文集,该书首次向英语世界特别是...

存在心理学 : 一种整合的临床观 (美) 施耐德 (Schneider,K.J.)、(美) 罗洛·梅 / 杨韶刚、程世英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4 / 99.00元 7.9 (76人评价) 《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由存在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和当代美国存在心理学的领导人之一科克·施耐德合著而成,此外《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还收录了一...

人的自我寻求 罗洛·梅 / 郭本禹、方红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9 / 60.00元 9.0 (82人评价) 《人的自我寻求》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

纸质版 147.15元

存在之发现 罗洛·梅 / 方红、郭本禹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 / 54.80元 7.9 (86人评价) 《存在这发现》的主题是探讨经典的存在主义思想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具体说是讨论克尔凯郭尔、尼采和弗洛伊德等人观点结合,阐明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所关注的相同问题及其整...

存在 :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 罗洛·梅,恩斯特·安杰尔 / 郭本禹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2-1 / 89.00元 8.1 (46人评价) 《罗洛•梅文集•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是由“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与另外两位存在心理学先驱者安杰尔和艾伦伯格合作主编的一本译文集,该书芦次向...

存在之发现 罗洛·梅 / 方红、郭本禹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年9月 / 39.80元 8.3 (81人评价) 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

祈望神话 罗洛·梅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2-7 / 58.00元 9.0 (35人评价) 《罗洛•梅文集:祈望神话》是美国心理学大师、著名心理分析师罗洛梅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

纸质版 51.37元

自由与命运 罗洛·梅 / 杨韶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4 / 60.00元 8.6 (31人评价) 《自由与命运》一书是罗洛·梅于1981年出版的其晚年的主要代表作之一。罗洛·梅以存在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其丰富的心理治疗实践为依据,以一个艺术家的富有想象力的...

纸质版 114.80元

存在心理学 : 一种整合的临床观 (美) 施耐德 (Schneider,K.J.) , (美) 梅 (May,R.) 著 / 杨韶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年04月 / 75.00元 7.6 (15人评价) 本书由存在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和当代美国存在心理学的领导人之一科克·施耐德合著而成,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其他重要的存在心理学家和治疗师所写的文章,如亚伯拉罕·...

纸质版 73.90元

创造的勇气 罗洛·梅 / 杨韶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 / 40.00元 8.6 (16人评价) “我们生活在一个旧的时代正在消亡而新的时代尚未诞生的时期。”美国存在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在《创造的勇气》一书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当前时代的心理危机。在《创造的勇...

纸质版 164.00元

心理学与人类困境 罗洛·梅 / 方红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4 / 55.00元 (少于10人评价) 《心理学与人类困境》由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的数篇论文和演讲稿辑录而成。这些文章均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生活在当代世界中的人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比如认同感的丧...

罗洛·梅文集·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53.50元 (少于10人评价) 纸质版 41.40元

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 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作者: Kirk J Schneider / Rollo May 出版社: McGraw-Hill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Languages 副标题: An Integrative, Clinical Perspective 出版年: 1994-10-1 页数: 416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070410176

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 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作者: Kirk Schneider / Rollo May 出版年: 2012-2 定价: $ 87.58 ISBN: 978069780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