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自虐型(Self-Defeating)人格类型模拟案例

个案概念化报告

(一)基本信息

    姓名:李敏

    年龄:29岁

    性别:女性

    婚姻:未婚

    职业:办公室职员

    转介来源:因持续的低自尊和自我贬低行为,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而转介

(二)成长经历

1. 近期重要生活事件:

    职业挫折: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加剧了自我贬低的倾向。

    人际关系问题:由于自我贬低,李敏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困难和不满。

2. 重要客体关系:

    家庭环境:李敏的家庭环境可能存在过高的期望或批评,使她形成了自我贬低的模式。

    社会环境:在社交和职业环境中,李敏常常感到不被重视或认可,进一步影响自我价值感。

(三)问题成因和维持机制

1. 问题成因:

    自我贬低的习惯: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贬低模式,可能源自早期的家庭教育或社会经历。

    内在的不安:对失败的恐惧和对他人评价的敏感,加剧了李敏的低自尊和自我贬低行为。

2. 维持机制:

    负面思维循环:李敏的自我贬低和拖延行为形成了负面思维循环,维持了她的低自尊状态。

    避免面对:通过自我贬低和拖延来避免面对潜在的失败和批评,使问题得不到解决。

(四)主述和求助动机

1. 主述:李敏描述了自己自我贬低的习惯和由此带来的工作和生活困扰,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否定和自责。

2. 求助动机:李敏希望改变自我贬低的行为模式,提升自我价值感,改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五)临床表现与诊断

1. 临床表现:

    情绪症状:持续的低自尊和自我贬低。

    行为症状:拖延和避免面对任务,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

2. 诊断:

    自虐型人格障碍(Self-Defeating Personality Disorder):李敏的症状符合自虐型人格障碍的特点,表现为自我贬低和负面的自我评价。

(六)治疗理论的视角下的个案概念化

1. 心理动力学视角:

    内在冲突:李敏的自我贬低行为可能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对自我价值的否定。需要探索这些内在冲突的根源。

2. 认知行为视角:

    思维模式:李敏的负面思维模式需要调整,通过认知重塑来改变其自我贬低的模式。

    行为干预:针对拖延行为进行干预,帮助她建立更积极的行为模式。

3. 人本存在视角:

    自我价值感:帮助李敏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找到自我接纳的方式。

    情感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她应对自我贬低和负面情绪。

4. 家庭治疗视角:

    家庭动态:探索家庭对李敏自我贬低行为的影响,可能需要家庭参与来改善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增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帮助李敏建立更健康的自我评价和生活方式。

(七)治疗计划

1. 治疗目标:

    改善自我评价:通过治疗帮助李敏改变自我贬低的模式,提升自我价值感。

    减少拖延行为: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克服拖延,改善工作和生活效率。

    建立健康的应对策略:帮助李敏建立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应对挑战和困难。

2. 干预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CBT):识别和调整负面思维模式,进行行为干预以减少拖延。

    情感支持: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李敏正视自身的价值,处理负面情绪。

    家庭治疗:涉及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动态,增强支持系统。

(八)总结

    李敏的个案表现出典型的自虐型人格特征,包括自我贬低和拖延行为。治疗计划侧重于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情感支持来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提升自我价值感。通过这些干预措施,期望帮助李敏改善自我评价,提升生活质量,并建立健康的应对策略。

五、模拟案例的初始访谈逐字稿

主题:讨论治疗设置

咨询师:您好,李敏。今天我们将讨论治疗的基本设置,并了解您目前的情况。您准备好开始了吗?

李敏:您好,我准备好了。其实我来这里是因为我感觉自己总是做不到我想做的事情,甚至有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拖延,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东西。

咨询师:我明白了。您提到的自我贬低和拖延的问题确实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我们可以先聊聊您对治疗的期待。您希望通过治疗达到什么目标?

李敏:我希望能改变这种一直自我贬低的习惯。每次我觉得自己有点进步时,都会因为一些小错误而感到非常自责。我希望能够更好地对待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

咨询师:了解您的期待。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您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改善自我贬低的行为。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些自我贬低的根源,并寻找更健康的自我对待方式。您觉得这种方向适合您吗?

李敏:是的,我觉得这正是我需要的。我希望通过治疗能够学会如何正视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否定自己。

咨询师:很好。在治疗中,我们将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您改变这些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适合您的治疗计划,并根据您的进展进行调整。您对这种安排怎么看?

李敏:我觉得这很有帮助。谢谢您愿意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我真的很期待能有一些改变。

逐字稿分析

1. 咨询师的干预技术: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理解和接纳来访者的情况建立信任。

    目标设定:明确来访者的期望和治疗目标。

    探索自我贬低:帮助来访者识别和理解其自我贬低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2. 反移情线索:

    悲悯和同情:咨询师可能感受到对来访者自我贬低的同情,需保持专业和客观。

3. 来访的自体表征:

    低自尊:李敏表现出明显的自我贬低和低自尊感,影响其生活和工作。

4. 客体关系表征:

    自我贬低:李敏的自我贬低可能反映出她对他人评价的过度依赖,缺乏对自己价值的真实认识。

5. 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

    自我贬低:自我贬低是李敏的一种防御机制,用来避免面对可能的失败或批评。

    拖延:拖延行为作为一种避免面对任务和挑战的策略,可能与她的自我贬低有关。

6. 移情线索:

    自我价值感:李敏对自我价值的低评价可能转化为对咨询师的依赖和寻求确认,影响治疗过程中的互动。

刻意练习主题

《对来访者进行人际关系评估》治疗师要询问来访者,了解如下10个方面的问题:

  1. 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

  2. 来访者如何看待别人?

  3. 别人通常怎么觉得来访者?

  4. 别人在和来访者相处时,怎么感觉自己?

  5. 来访者对别人的行为是什么样的?

  6. 来访者对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的?

  7. 来访者在治疗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或行为模式?

  8. 来访者在治疗中希望得到怎样的支持或认可?

  9. 来访者的动机或需求是什么?
  10. 来访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冲突是什么?

来访者是一个自虐型解离性人格障碍Self-Defeating)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人格,他的回答符合以下特点: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己有负面评价我感受分裂觉得自己注定失败体验不同的身份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可能的伤害者威胁无助身份的挑战者。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自我破坏、自我否定难以理解和接近,情感波动大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困惑和确定,因为来访者负面行为拖累身份和情感状态不稳定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通过自我牺牲或自我贬低不同身份的表现获得适应他人关注支持逃避困境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自我破坏行为分裂身份符合自我不配得的信念应对或逃避痛苦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可能表现出自我贬低和无望不同身份的情反应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能理解和容纳自我破坏身份分裂动力复杂性
来访驱力特点: 对自我破坏避免痛苦负面情感维持身份的强烈驱动需求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价值整合自我破坏行为身份分裂之间的冲突。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被来访者困惑、疲惫或挑战,因应对复杂自我破坏行为所消耗身份和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