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治疗师对不同人格类型来访者问

  • 以下是治疗师对不同人格类型来访者问题的回答:

    1. 偏执型(Paranoid)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必须防备他人。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认为他人常常有敌意和意图伤害自己。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他人常常觉得来访者多疑且难以接近。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攻击和不信任。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经常质疑他人的动机,表现出防御性。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自我保护行为,避免暴露自身的弱点。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将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对自己的威胁。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理解并支持他对周围世界的警惕。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挑战和压力,难以建立信任。

    • 来访驱力特点: 对自我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防御性。

    • 来访核心冲突: 信任与怀疑的冲突。

  • 类分裂样(Schizoid)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有距离感,常感孤立。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认为他人不值得亲近,情感上保持距离。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觉得来访者冷漠、疏离。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忽视或无趣。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避免过多的社交接触,表现冷漠。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保持距离来保护自己,避免情感投入。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表现出冷漠或疏离。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尊重其保持距离的需要。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被冷落或疏远。

    • 来访驱力特点: 强烈的自我保护和情感隔离。

    • 来访核心冲突: 亲密与孤立的冲突。

  • 分裂型(Schizotypal)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我感到异乎寻常的感觉,常有奇怪的思维。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常常被视为奇怪或有异样的意图。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古怪、不易理解。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困惑或不安。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展现出异常的言谈举止,可能有怪异的信念或行为。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奇怪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独特体验。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可能表现出过度的神秘感或奇怪的幻想。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能够理解其异乎寻常的体验。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困惑或不安。

    • 来访驱力特点: 对自身异样体验的强烈关注。

    • 来访核心冲突: 现实与幻想的冲突。

  • 反社会型(Antisocial)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或缺乏内疚感。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利用的对象或障碍。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冷酷、剥削性强。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操控或受害。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采用操控、欺骗的行为模式。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违反社会规则来维护自我利益。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可能对咨询师表现出挑战或操控性行为。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顺从其需求或愿望。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挑战或被操控。

    • 来访驱力特点: 强烈的自我利益驱动和权力欲望。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满足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 边缘型(Borderline)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我感到不稳定,自我价值感易波动。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极端的好或坏,情感极端化。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情绪不稳定、难以预测。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反应。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表现出强烈的依附和冲突行为。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极端的情感反应和行为来寻求确认。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的感情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和理想化或贬低。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能够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认同。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情感上的强烈波动或困惑。

    • 来访驱力特点: 对稳定关系的强烈需求和情感波动。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稳定性与人际关系中的极端情感。

  • 自恋型(Narcissistic)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我的评价极高,常感到自己优越。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常被视为工具或对象,满足自己的需求。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自我中心,要求过高。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贬低或利用。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通过夸张和操控来获得认可。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操控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有理想化的期望或要求过高的赞美。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提供不断的确认和赞扬。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被利用或被要求过高。

    • 来访驱力特点: 对权力、地位和赞扬的强烈需求。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理想与现实中的受限感。

  • 回避型(Avoidant)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觉得自己不够好,常感到自卑。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常被视为评判者或威胁。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退缩、回避。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拒绝或难以接近。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避免社交接触,表现出过度的自我保护。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避免暴露自己来保护自尊。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表现出过度的回避或过分的自卑感。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提供温暖和理解,同时不愿过多接触。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沮丧或无奈,因为难以建立联系。

    • 来访驱力特点: 避免负面评价和社交焦虑。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价值感与社交恐惧的冲突。

  • 强迫型(Obsessive-Compulsive)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有高度的标准和要求,感到必须控制一切。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可能的失控源或干扰。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过于苛求、控制欲强。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过度监控或压迫。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通过严格的要求和检查来保持控制。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控制来维护自我秩序。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表现出过度的依赖和要求,要求高度的准确性。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理解并接受其高标准的需求。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被挑战或压力过大。

    • 来访驱力特点: 对秩序、控制和完美的强烈需求。

    • 来访核心冲突: 控制需求与无法接受不完美的冲突。

  • 依赖型(Dependent)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我能力缺乏信心,常感到需要他人支持。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主要的支持来源和决定因素。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需要承担过多责任,感到被依赖。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展现出过度的依赖行为和寻求支持。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依赖他人来避免自身的不安。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有过度依赖和需求。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充当支持者和决策者。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被过度依赖或被要求过多。

    • 来访驱力特点: 对支持和依赖的强烈需求。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独立与对他人依赖的冲突。

  • 表演型(Histrionic)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有强烈的自我表现需求,追求关注。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观众,评价自己的表现。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夸张、寻求关注。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戏剧化和过度表现所困扰。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通过夸张和表现来获得关注。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吸引他人注意来确认自我价值。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表现出寻求过度关注和验证。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成为其关注的中心。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疲惫或被戏剧性行为所困扰。

    • 来访驱力特点: 对关注和认可的强烈需求。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表现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冲突。

  • 抑郁型(Depressive)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常感到无价值。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无力提供支持或无法理解自己。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消极、难以激励。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情感上被拖累或无能为力。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表现出悲观和自我贬低,可能需要他人的安慰。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消极行为来寻求关注或证明自我不值得。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可能表现出过度的悲观和自我否定。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能够理解和支持其负面的自我感受。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情感上的沉重和挑战。

    • 来访驱力特点: 对自我价值感的缺乏和悲观情绪的驱动。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价值感与持续的悲观情绪。

  • 躁狂型(Manic)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有过度的自信,表现出极端的积极性。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支持自己或需要跟随自己的激动状态。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过于激动、难以控制。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带动或疲惫。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展现出冲动、极端行为,追求刺激。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激动和过度行为来强化自我价值感。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表现出过度的兴奋和不稳定情感。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同样充满活力和支持其极端需求。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被激动的情绪和冲动行为所困扰。

    • 来访驱力特点: 对兴奋和自我放纵的强烈需求。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控制与过度兴奋之间的冲突。

  • 自虐型(Self-Defeating)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对自己有负面评价,觉得自己注定失败。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可能的伤害者或无助者。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自我破坏、自我否定。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被不断的负面行为拖累。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通过自我牺牲或自我贬低来获得他人关注或支持。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自我破坏行为来符合自我不配得的信念。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表现出自我贬低和无望感。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能理解其自我破坏的动力。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被来访者的自我破坏行为所消耗。

    • 来访驱力特点: 对自我破坏和负面情感的强烈驱动。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价值与自我破坏行为之间的冲突。

  • 解离性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

    • 来访如何体验自己(自体客体): 自我感受分裂,体验不同的身份。

    • 来访如何体验他人(内在客体关系): 他人被视为可能的威胁或身份的挑战者。

    • 他人如何一贯体验来访(客体自体): 认为来访者难以理解和接近,情感波动大。

    • 他人在和来访一起时如何反复体验他们自己(反移情): 感到困惑和不确定,因为来访者的身份和情感状态不稳定。

    • 来访指向他人的人际行为: 通过不同身份的表现来适应他人或逃避困境。

    • 来访指向自体的人际行为: 通过分裂身份来应对或逃避痛苦。

    • 来访的移情(Transference)特点: 对咨询师可能表现出不同身份的情感反应。

    • 来访的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 Transference)特点: 期望咨询师能理解和容纳其身份分裂的复杂性。

    • 咨询师的反移情的特点: 可能感到困惑、疲惫或挑战,因应对复杂的身份和情感波动。

    • 来访驱力特点: 对避免痛苦和维持身份的强烈需求。

    • 来访核心冲突: 自我整合与身份分裂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