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 [美] 亚伦·T.贝克(Aaron T.Beck) / [美] 丹尼丝·D.戴维斯(Denise D.Davis) / [美] 阿瑟·弗里曼(Arthur Freeman)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副标题: (第3版) 原作名: Cognitive Therap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ird Edition 译者: 王建平 / 辛挺翔 / 朱雅雯 出版年: 2018-10 页数: 400 定价: 108.00元 ISBN: 978711549353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阐释了人格障碍的性质,也说明了其较难治疗的原因。书中列出12种人格障碍,分章节具体讲述,临床案例详实。书中有关各障碍的知识内容都是最新的,并针对鉴别诊断、个案概念化、实施个性化的CBT干预以及克服治疗阻碍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本书是以认知行为疗法视角来理解和治疗人格障碍的一部权威性著作,详实全面,可作为治疗师的实操资源及培训工具书。本书除适合心理学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心理学爱好者及患者家属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 亚伦·T·贝克(Aaron T.Beck)。医学博士。认知疗法的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系荣誉退休教授。认知治疗贝克学院荣誉主席。所获奖项包括: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Albert Lasker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美国心理学会(APA)终身成就奖、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杰出服务奖、罗伯特·J与克莱尔·帕萨罗基金会神经精神医学研究奖(Robert J. and Claire Pasarow Foundation Award for Research in Neuropsychiatry)、美国医学研究所心理健康萨纳特国际奖、古斯塔夫·林哈德奖(Gustav O. Lienhard Award)。贝克博士在人格障碍领域经验丰富,他做了有关认知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两项研究。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和临床方法 第 1 章 人格障碍认知行为疗法概述//2 针对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取向//3 CBT 治疗人格障碍的实证支持//10 结论//15 第 2 章 人格障碍理论//17 人际策略的进化//19 遗传与人际间的交互作用//25 失功能信念的起源//27 信息加工与人格//28 图式的特性//30 2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人格与模式//32 情感在人格中的作用//34 内部控制系统//34 转变为人格障碍//36 认知的变化//37 认知侧写//38 发展过度及发展不足的模式//39 特异性的认知侧写//44 思维风格//54 特点总结//56 结论//57 第 3 章 人格病理评估//59 正式定义//59 概念问题//62 替代性的 DSM-5 特质取向//64 评估工具与策略//66 认知系统//69 结论//73 人格信念问卷 - 简版//75 第 4 章 人格障碍适应不良图式及模式的神经机制//79 人格障碍的功能性神经网络异常:选择性概述//80 认知行为治疗:当前应用与未来方向//85 结论//87 第 5 章 人格障碍认知疗法的一般原则和特定技术//88 基于资料的个案概念化//90 识别图式//91 目录 3 明确患者的潜在目标//94 强调治疗师 - 患者的关系//96 特定的技术//99 认知策略与技术//100 行为技术//106 体验法//108 结论//113 第 6 章 与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联盟//114 治疗关系上的困难//117 针对患者适应不良的信念与行为的概念化//118 识别和解决治疗关系问题//121 治疗师的信念及对患者的反应//123 通过治疗关系来达成治疗目标//124 结论//126 第 7 章 多样性、文化与人格障碍//127 文化和诊断的准确性//128 文化与疗效//130 对人格障碍特定临床组的误诊//130 特定群体对心理健康服务使用不足//132 个案文化概念化的重要性//133 针对人格障碍的文化性认知疗法//134 结论//136 4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第二部分 临床应用 第 8 章 依赖型人格障碍//138 临床体征与症状//139 鉴别诊断//140 概念化//140 治疗的主要目标//143 合作策略//144 临床干预//145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151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152 结论//154 第 9 章 回避型人格障碍//155 临床体征与症状//156 鉴别诊断//158 概念化//159 治疗的主要目标//164 合作策略//164 临床干预//170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178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180 结论//181 第 10 章 强迫型人格障碍//182 临床体征与症状//183 研究及实证资料//185 鉴别诊断//187 目录 5 概念化//188 治疗的主要目标//189 合作策略//191 临床干预//193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198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199 结论//199 第 11 章 抑郁型人格障碍//200 临床体征与症状//202 患病率//203 鉴别诊断//203 概念化//204 治疗的主要目标//209 合作策略//210 临床干预//211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213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215 治疗的效力和与结局//217 结论//217 第 12 章 偏执型、分裂型和分裂样人格障碍//219 治疗的主要目标//220 偏执型人格障碍//220 临床体征与症状//221 合作策略//224 分裂型人格障碍//230 分裂样人格障碍//239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246 结论//246 6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第 13 章 被动 - 攻击型人格障碍(违拗型人格障碍)//248 临床体征与症状//249 研究和实证资料//252 鉴别诊断//253 概念化//255 治疗的主要目标//258 合作策略//259 临床干预//260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266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267 结论//268 第 14 章 自恋型人格障碍//270 临床体征与症状//271 鉴别诊断//273 针对自恋及自尊的研究//273 概念化//275 治疗的主要目标//283 合作策略//283 临床干预//285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291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292 结论//293 第 15 章 表演型人格障碍//294 临床体征和症状//295 鉴别诊断//296 研究和实证资料//297 目录 7 概念化//297 治疗的主要目标//301 合作策略//302 临床干预//304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309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311 结论//313 第 16 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314 临床体征与症状:“反社会”概念//315 鉴别诊断与共病诊断//316 概念化//317 治疗的主要目标//319 合作策略//322 临床干预//326 治疗进程、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329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330 结论//330 第 17 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332 临床体征与症状//334 鉴别诊断//335 概念化//335 治疗的主要目标//339 合作策略//340 临床干预//344 治疗进展、毕生发展及结束治疗的考量//353 常见问题挑战与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354 结论//355 8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第三部分 共病与临床管理 第 18 章 与症状性障碍的共病//358 人格障碍共病焦虑障碍//361 人格障碍共病心境谱系障碍//362 人格障碍共病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368 人格障碍共病健康谱系障碍//369 结论//371 第 19 章 临床管理:与人格障碍患者的合作//372 临床挑战与社区环境//373 共病与早期检测//375 治疗、治疗师变量及护理质量//376 管理临床挑战//378 临床工作者的自我关怀及心理弹性//387 第 20 章 汇总与展望//390 评估//391 临床准则//391 结论//398 致谢//399

原文摘录

我们推测,自然选择的过程,在程序化行为与环境或文化的要求之间确定 为疗法 契合点。但是,我所处环的変化要于我动化适应策略的调整一一策略调 更大程度上是我会环境自行修正的结果。因此,那些在原始环境下起作用、 式,延续终生。 关于掠食、争及社交的策略,不会一直适用,尤其对于现今高度个性化、技术化的 社会,因为它有其自已独的文化及社交组织模式。对于被我们诊断为“人格障母 的行为而言,其发展形成的因素之一可能就是这种不良的社会适应性。 无论这些基于进化的行为模式在更为原始的环境中具备多大的生存价值,只要 现今文化下它デア个体的个人目标或有悖群体规范,那么它们就是存在題的 因此,高度发展的掠食性或竞争性策略可能在原始条件下会有助于生存,但在当속 会背景下就会表现为适应不良,并最终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同样,一种自我表 现的策略,在原始野生的条件下会吸引来帮手及同伴,但在当今社会中可能就会过 不及。而实际上,只要这些模式是处于僵化、不灵活及相对失控的状态,它们就极有 可能会导致问题。 我们同样可以基于进化法则对症状性综合征予以概念化。例如,“战或逃”的式,虽然可能在远古时期涉及人身安危的紧急情形下具备适应性,但也可能成为焦 障得或慢性意( hronic hostility)状态的根基。这一反应模式,在诸如看到掠食动物时,会被激活;同样也会被诸如拒绝或贬低这样的心理创伤性威胁所激活。且易感性个体暴露于一系列具有潜在厌恶性的人际情境中而引发出一种心理生理反应时知觉到危险同时自主神经系统唤起一一其表现可能就会符合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了 同样,基因的多样性可以解释个体的人格差异。所以,在面对危险时,某一个体可能倾向于静止不动,另一个体则可能倾向于攻击...

勇敢的大婶 3赞 2020-11-19 11:15:25 —— 引自章节:人际策略的进化//19 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与APD患者对自己的看法相似(“我能力不足”),但对人的看法上却不同。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认为:别人强大而且能照顾他们。而APD患者则认为:别人可能会批评和拒绝他们。因此,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寻求亲密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让他们感到舒适;而APD患者通常害怕建立亲密关系,而且处于这种关系中会让他们感到脆弱。 APD患者通常处于社交隔绝状态,这点与分裂样、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同,这些人格障得与APD之间主要的差异在于,APD患者渴望被接纳,渴望亲密关系。而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得患者更喜欢与世隔绝。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对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不关心,分裂型人格障得患者对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可能有反应,反应往往是由偏执推动(“他们有何居心”),而APD患者对此的反应往往是自我贬低性的。 (查看原文) 鯨波 2赞 2022-05-03 22:04:53 —— 引自章节:第 9 章 回避型人格障碍//155

喜欢读"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如何选择有效的心理疗法 (原书第4... 8.8

自体心理学导论 9.4

图式治疗 8.6

辩证行为疗法 8.2

当代自体心理学 8.8

自体的重建 8.9

家庭治疗 8.7

总有一天,你要和自己握手言和 9.2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9.5

创伤与复原 9.1

1 有用surviveinsh 2023-02-06 23:11:53 新加坡 着重读了两个类型,翻译顺畅,框架非常合理。有收获的地方:1. 每个类型的目标 2.合理的评估有没有改进 3.会遇到的障碍。 非常好的书。

2 有用从不曾记起 2024-02-23 13:56:56 黑龙江 外行看热闹,为了“确诊”生活中的“他者”。学习到的自救方法“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全面的自我认知”、“有限定的再抚育”。

19 有用傅博一 2019-07-24 20:13:48 令人惊艳的翻译,兼顾了语言习惯和逻辑性。能把英文问卷中翻译出“宁教我负天下人”的信念,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3 有用抢萝卜的喵 2023-10-10 11:31:33 北京 简直可以说是心理自救手册,可惜的地方是没有对广泛性焦虑的治疗方案

13 有用赫拉扎德 2020-10-16 20:59:13 “我们治疗的不是那些障碍,而是那些具有独特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的人。”

心理侦探 2020-02-08 23:10:51

1少数人的特权优越感和大部分人的奴隶自卑感2百分之四的特权优越感的本科生破灭的客观现实难题 自卑的根源在于信息量获得太少且片面单一,没法给自己当下的处境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而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心理能量全部浪费在投射在别人身上的形象之上,没有动力去做出改变。

比如赛跑比赛,有个人抢跑了五十米没有被发现,然后其他人开始跑的时候发现已经落后别人五十米了,不免对自己有负面评价。这是因为他们的信息渠道被屏蔽了,无法获得或者是没有能力获得那个人抢跑了五十米的信息。他们只把眼光定格在当前,当前这个人领先五十米是既定事实,这是他们唯一获得的信息。

所以自卑的人需要去学习一些常识以及和他人进行各方面的沟通。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人和人其实差不了多少,大家都是普通人。有了这个常识,我们就可以寻找自己跟他人产生差距的客观原因,是家庭教育方面呢,还是社会资源方面呢,是做事情的方法有区别呢,还是价值观念的不同?只有能找到客观原因,首先自己就脱离了自卑这种情绪。这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只有脱离了这种情绪,我们才能继续前进,完善自己。否则永远在原地踏步。

有些人对付自卑的方法是勇敢的去常识,这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不过大多数人都不是那么勇敢。

中国教育其实不是单纯的教育,而是选拔一些人,

给人贴标签,然后分等级。这个事情你可以说是民间形成的,也可以说是官方设计的。我在高三以前,就受这种思想毒害,——案例分享:一位男青年说,我很用功,我的成绩很好,可是我不善辞令,人多的场合,一说话就脸红。我用了很大的力量克服,奋勇竞选学生会的部长,结果惨遭败北。前景黑暗,这可不是个好兆头,看来我一生都会是失败者。于是,他变得落落寡合,自贬自怜,头发很长了也不梳理,邋遢着独来独往的,好似一个旧时的落魄文人。大家觉得他很怪,更少有人搭理他了。 他内心的魔床就是:我应该是全能的。我不单要学习好,而且样样都要好。我每次都应该成功,否则就一蹶不振。挫折被放在这张魔床上翻身反复比量,自己把自己裁剪得七零八落。一次的失败就成了永远的颓势,局部的不完美就泛滥成了整体的否定。

认为考上清华的人就是人上人,就是比考大专的人强;考不上985/211的人就是一无是处;

生活中也会看不起考试不如自己的人,但对于考得比自己高的人,心里膜拜却又不服。我想我的这种思想是普遍存在的。直到我后来读了大学、硕士,我发现我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

我曾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推进器,煞费苦心,与一清华同学交流的时候,受到对方嘲讽,对方根本没看就否定,后来我才发现这人根本就对发明创造没兴趣,虽然是学应用数学的。

再后来,参加比赛的时候,遇见很多专科二三本的同学,和他们交流得却很愉快。最后那个项目得了个小奖,还得到了朱英富总师的肯定。这个事情对我的思想转变很大,我开始思考,应试教育高,等于此人优秀吗?在知乎我也经常看到很有道理的见解,或者很有潜力的想法,点开这些人的主页,学历都高吗?我个人自省这些人起码比我强。

后来我又了解到很多大学的校长或者专家,第一学历竟然都不高。我们院长和校长都是二本毕业,但影响他们成为大佬了吗?后来我看一些论文,发现二三本也有很多很好的文章。

然后有位恩师指点我“在哪里学习都是一样的”,是啊,在专科学习和在清华学习有本质区别吗?尤其是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你有什么课本得不到?淘宝上清华网课都一大堆。

中国优秀的人太多,而中国教育的目的,不是鼓励这些人发明创造改变世界,

而是划等级筛人。这才是中国教育最值得诟病的地方。难道一个人一次考试的失败,就意味着一生失败?拜托,人生是各种因素高度耦合的,真以为excel表按序排列啊!

社会给学生幻想读书之后改变命运后的大饼,实际上毕业之后才发现没这么简单。至少我读完书没改变命运(笑)

应试教育体制塑造了没有名校学历即一无是处的魔床,而我的三号迎合文化标准体系和虚荣心放大了这种东西,结果给我造成了习惯性高估危险低估自己的思维方式。

魔鬼有张床。它守候在路边,把每一个过路的人,揪到它的魔床上。魔床的尺寸是现成的,路人的身体比魔床长,它就把那人的头或是脚锯下来;那人的个子矮小,魔鬼就把路人的脖子和肚子像拉面一样神长……只有极少的人天生符合魔床的尺寸,不长不短地躺在魔床上,其余的人总要被魔鬼折磨,身心俱残。 我说,人是追求理由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来自我们心底的魔床,那就是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观念。它潜移默化地时刻评价着我们的言行和世界万物。相符了,就皆大欢喜,以为正确合理;不相符,就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这种魔床,有一个最通俗最简单的名字,就叫做“应该”。有的人心里摆得少些,有三个五个“应该”。有的人心里摆得多些,几十个上百个也说不准,如果能透视到他的内心,也许拥挤得像个卖床垫的家具城。

要说这张魔床的生产日期,实在是年代久远,也许生命有多少年,它就相伴了多少年。最初着手制造这张魔床的人,也许正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那样弱小,只能全然依赖亲人的抚育。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不照料我们,在我们小小的心里,无法思索这复杂的变化,最简单的方式,我们就以为是自己的过错,必是我们不够可爱,才惹来了嫌弃和疏远。特别是大人们的口头禅:“你怎么这么不乖?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凡此种种,都会在我们幼小的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记。那张可怕的魔床蓝图,就这样一笔笔地勾画出来了。

有人会说,啊,原来这“应该如何如何”的责任不在我,而在我的父母。其实,床是谁造的,这问题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孩子,即使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有很多创伤(大意。原谅我一时没有找到原文,但意思绝对不错)。我们长大之后,要搜索自己的内心,看看它藏有多少张这样的魔床,然后亲手将它轰毁。

由于幼年的遭遇,他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惊惧射杀了他对于幸福的感知和欣赏。只有销毁了那张魔床,他才能晒到金色的夕阳,听到妻儿的欢歌笑语,才能从容镇定地面对风云,即使风雨真的袭来,也依然轻裘缓带玉树临风。 说穿了,魔床并不可怕,当它不由分说就宰割着你的意志和行为之时,面对残缺,我们只有悲楚绝望。但当我们撕去了魔床上的铭文,打碎了那些陈腐的“应该”魔力就在一瞬间倒塌。随着魔床轰塌,代之以我们清新明朗的心态。 魔由心生。时时检点自己的心灵宝库,可以储藏勇气,可以储藏经验和教训,可以储藏期望和安慰,只是不要储藏“应该”。

这种自问自答式的大字报本来毫无反驳的价值(虽然匿名了但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我想要谈谈这位动辄“我们哲学圈”的那种科班情结。 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科班优越感的人,因为大学和专业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来源之一。

我开始对“科班”产生怀疑,源于我接触了一些学院派心理咨询师,作为来访者的我尽管没有读过心理学专业,

但在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和洞察力上却比那些所谓经验丰富的科班心理咨询师还要更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对江湖派咨询师更有好感),刚开始我也不愿意相信这一点,反复确认,因为这意味着我也要否定自己的优越感,意味着我要从“我是xx圈的”的背后站出来,

但后来越来越确认了一个事实:以绝大多数人对自己专业的厌恶之深和学业上的懒惰状态,加上专业培养模式本身的低效率,

一个“科班”往往远不如非科班但具有强烈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人,只是人们普遍习惯于把科班高于非科班的地方归因为“念过大学”,从而避免出现认知失调和荒谬感。

我一直在反问:我作为“科班”到底有什么东西和资源是一个有强大学习能力的非科班所绝对获得不了呢?

换句话说,一个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仅仅因为选了这个专业并取得了一纸证书,就觉得自己好像也是被“受过正统系统学术训练”开过光,撒过圣水的人,因而在思想上也能指导别人,这不过是一种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其实,所谓“科班”的标签对一个求知欲强的人来说更像是枷锁,它本身就不利于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我没有必要把一个在18岁时选择的专业或者是出于逃避就业的恐惧才去读的研究生当成了我人生的指南针,更没有必要把学术共同体出于某些目的所划分的学科标准当成我自己思考问题的不可动摇的框架。

思维天然就有着跨领域、不受束缚的特点,且正是在跨领域、不预设任何门槛障碍地吸收信息中才能获得新的认识和灵感,反倒是世俗权威的划分标准经常是有问题的(比如文理科的划分)。

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最需要的不是无反思、无条件地认同专家和权威,而是大胆地吸收信息,主动思考并学会自学,不要因为自己没有那个领域的文凭,或是害怕别人说你是“跨领域答题”就不敢说话,认为学习和思考要预先以世俗身份为前提,这正是康德所说的没有勇气运用自己理智的“不成熟状态”: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报告,中国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而时年,中国的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这意味着,在2010年左右时,中国大学生(包括大专)的比例,只占到8.73%,而同学们印象中,似乎大学生随处可见,硕士也满地走。有一个提问,问中国某年的出生人口是2000万,然而到这一届的孩子该高中毕业了,却只有400多万人,其他人去哪里了呢?

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淘汰率,最高出现在什么阶段呢?

是初中升高中。

我们选取1983年出生的孩子为例,看他们这一届的孩子过关斩将,到最后升上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吧。1983年出生了2006万个新生儿,考虑不一定就是1983年出生,查看出生数据,前后几年,均是这个数据大差不离。而这些孩子,到1996年的时候,就会从小学毕业。1999年初中毕业,2002年高中毕业,2006年大学毕业(专科生于2005年毕业),2009年硕士毕业,2012年博士毕业。

这2006万个孩子中,没有找到学前(幼儿园)毕业数据,但在1996年十二三岁小学毕业时,可以查到是有1934万人,这个数据是可以接受的,少的那些人,猜测可能是死亡,也可能是根本就一点学都没上。而我们观察到后来学前教育的入学数据,幼儿园学习后的毕业人数,与六年后的小学毕业人数对比,会发现约1000万幼儿园毕业孩子,对应的是六年后的1800万小学毕业人数。这证明中国的确有很多小孩是不去幼儿园的,这个数字大约占到40%,当然不排除有些幼儿园没纳入统计,时间越往后,幼儿园毕业人数和小学毕业人数越接近,但总有数百万的差距。

这1934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到初中毕业时,剩下了1589.8万,查看后两年的数据,也是每年都有将近三百多万的孩子(约18%),根本没有完成初中学业,在初中时选择退学。不过,这个数据依然是可以接受的。

真正恐怖的是初中升高中,这和广大同学印象是一样的。初升高后,在高中的淘汰率是最高的,1589.8万 人中,只有383.76万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即,已经上了初中毕业的同学,只有24%坚持到了高中毕业,其余75.9%的同学,要么是根本没考上高中,要么是辍学了。考虑到年代比较早,我们找一下2012年的数据,会发现毕业率提升了,但依然只有44.1%的初中毕了业的同学,可以坚持到高中毕业,其余55.9%的同学,根本没考上,或者直接选择放弃。放弃的同学,他们或因家境所困,或因觉得学习没意思,早早去打工或者学习挖掘机、颠勺技术去了。

目测到现在,初中升高中的淘汰率是一半一半。

这383.76万位同学,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只有172.67万考上了本科,并完成了本科阶段的教育,占到45%。当然,每个省的比例相差很大,一些省份本科录取率仅有15%,而另外一些地区的录取率则高达70%,各省最常见的本科录取率其实是30±9%。专科的同学有160.22万,占到41.75%,大本和大专,加起来占据86.75%,也就是说,高中考上大学是很常见的,所以能上大学不稀奇,人们就比上本科,上重点。

至此,只要是上了大学并上完了的同学,只占到同龄人的16.59%,甩掉了83.4%的同龄人。能上本科并完成学业的同学,只占到同龄人8.6%。

唯有一群高中毕了业的大学生,在思考明明高中的同学都上大学了,怎么我还甩掉了那么多人呢?

我们接着看硕士和博士(不典型)。

专科生和本科生,都是可以考硕士的,但专科是毕业后两年才可以考,因此这个数据要往前挪两年。考虑到研究生可能是连续多年有人考,数据不一定准确,但也能说明问题。粗略统计,所有大学生中,只有12%的人考研成功。而研究生中,有16%的人考上博士并继续深造,还不一定是同一年毕业,好在博士生毕业数量在09年后每年变化都不大(约为5万)。总的来说,研究生占同龄人的1.61%,博士生占到的0.26%。

我们把所有当初的小同学聚在一起,一个班50个人,算上邻班,两个班100个人。这100人里,大多数小朋友,坚持上完了小学。然而,初中的时候,我们中间有18个人辍学,算上这18个,总共有80个同学连高中都没上完,他们要么退学去打工了,要么根本就是没考上,就是因为没考上才直接去学技术、打工的,最多。只有15、6个同学考上了包括专科在内的大学,其中8个本科,8个专科。本科里面,2个本科一批的,6个非重点。专科里面,有1个是专科一批的,那7个是职业院校的。

继续深造的也有,很少了,咱们两个班,最后考上研究生的只有一个,另外一个复习了两年,也考上了。两班没任何人考上博士,全校同一级的八个班,只有一位同学考上了,还是学的生物,据说很有前途。

考虑到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同,以及部分地区在享受了超多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又享受了超高的录取率,很多人口众多但又录取率极低的地方,实际上连这个数据都达不到。

当一个小圈子在讨论“双非的本科生还有脸活么?”“三本的也算大学生?”“是个人就能考上本科”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未来肯定会更好的,因为录取率提高了,就不会有那么多辍学的了。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最高的辍学率发生在初升高,还是有一半的同学被淘汰了。他们早早地进入了社会,不和我们在同一个圈子,因此咫尺千里,天各一方。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学习学到最后,总归是要步入社会的。当初坐在一起的小同学,就好比一群小鱼,在人生的岔路口一群又一群地分开。偶尔碰见故旧,感慨之后,又去与陌生人相聚,各自平凡或精彩去了。

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久,想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第一点,关系户!——拼爹才能获得的财富,这本质上和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垄断一样。这种少部分人垄断大部分财富是很多社会的现象。

你知道中国最赚钱的行业基本都是国有垄断的,石油,烟草等等,这些行业的相关公司你觉得你没关系进的去?好,你确实凭着高学历进去了,但是这种高学历是非常稀缺的,换言之,也就是精英阶层才有资格获得这种门票,与广大的无背景的普通本科毕业的人没有关系,而这些人却占大多数!

第二点,中国处于国际利益分配的下游!——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慢,处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末端,因此大量财富让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拿走了。

中国这几十年发展靠的是啥,就是借住廉价劳动力挣了一些低端制造的钱,行业利润的大头都被欧美国家给拿走了!每卖一台苹果的钱大部分都被苹果公司给拿走了,留点残羹剩饭,让中国这么多人抢,那么你觉得能有几个高薪岗位,这还只是手机制造业而已!还有汽车等等行业,这些中国人自己就赚个辛苦钱,没有核心技术,挣不到高利润,那就更别说有多少高薪岗位了!

总结:国内高利润行业被相关利益集团及关系户把控,剩下的民营企业也都因为不掌握核心竞争力,导致利润不高没有太多高薪岗位,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尽管中国只有4%的本科率,但是大部分普通本科出身的人依然没有很好的归宿!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没有背景,你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就是给别人开门用的!

所以真正当家做主的人却很悲催!

心理侦探 2020-06-16 15:15:25 人的很多主观感受的形成,都是来自于和别人的「对比」。本质上是源于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信息交互的速率,拓宽了人们认知的边界,从而在无形中抬高了、人们潜意识中对“公平世界假设”的期望阈值。 就像你一直生活在黑暗中,因为周围的人和你一样都常年生活在黑暗里,你会觉得这很正常,也能坦然的接受黑暗;

然而现在你通过手机,不断地接收到别人在光明中生活的何其自在的信息,这时你就会本能的渴望光明。

我之前强调过,人的很多主观感受的形成,都是来自于和别人的「对比」。

本质上是源于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信息交互的速率,拓宽了人们认知的边界,从而在无形中抬高了、人们潜意识中对“公平世界假设”的期望阈值。

当人们发现,为他所认为是公平的的世界、他“应得”的事物无法实现时,他们内心的“公平世界假设”就会崩塌,这时候,最强烈的、最难以祛除的抑郁也就产生了。

设想在20年前,没有手机,用不上电脑,你获取信息的来源无非是电视、电台、书籍、别人的口述等这几种。

而这些信息获取载体,其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无法令受众获得生动鲜活的“实感”。

电视电台所播放的都是工作人员精心制作的“节目”,而“节目”是一种受众心知肚明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节目”离观众的距离太远,不会令观众产生纳入他的“公平世界假设”之中。

书籍,别人的口述,这两种信息传递的渠道,有赖于受众调动他自身本有的经验素材和想象力,这会令信息完全的只有他自己的大脑构建,更是难以令其获得鲜活的实感。

在那时,受限于交通工具的不便利,一个人的认知中,具有“实感”的世界假设,其来源往往受限于他自身的确去过的地方。

譬如一个从未出过县的年轻人,我们给他起一个非常酷炫的名字,叫刘得华。

得华认知中的奢华、有钱人,近似于古代农民认为“皇帝用金锄头,东宫娘娘烙大饼”之类的想象,他并不能生动而实际的理解到,他与有钱人的生活差距有多大。

他不知道有钱人如何累积他十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晚上环肥燕瘦有他十辈子都娶不到的异性陪床、出入有人卑躬屈膝跪舔伺候,这些信息无法被这个年轻人接触到。

刘得华每一天重复接收的信息、每天重复的社会关系,都是来自周围与他同一阶层的、具有类似眼界和经验的人群——小张今天比我多赚了2分钱,我摸了小花的手小梁没摸到,老李家种的红薯被偷了。

这些经验组成了刘得华认知中的“公平世界假设”,他潜意识里认为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小张比我多工作了半小时多赚了2分钱,那么我如果多工作半小时也能多赚两分,这是我“应得的”。

哪怕这个年轻人知道,县长的公子黄五郎不用工作都拥有他一辈子赚不到的钱,但这些少量的特殊存在不足以摧毁他的公平信念。

然而互联网——尤其是短视频,改变了这一切。

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首先拓宽了人们的认知,刘得华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能娶个婆娘就实现人生理想了,然而当他看到网络上那么多人分享他们的生活,才发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可以有诗和远方——只娶个婆娘远远不够的,还要买个大House,买辆车,去环游世界,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才是值得度过的人生;

其次令人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到现实的真相。

就好比在古代,老百姓都恨贪官,但具体有多少贪官,这个没人知道;

互联网带给人们的冲击,就如同有一天突然公布了一份详细的大清官员贪腐表,老百姓们发现,99%的官员都贪污,那这样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各种信息:你在大夏天流汗排队,别人却可以开大奔进故宫;

你996奋斗到30岁还没凑够首付,别人却有十栋楼在收租;

你周末休息去吃了顿小吃看了个电影,感觉美美的,一翻朋友圈某富二代发了个搂着俩妹子从纽约到伦敦刚下飞机的照片;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些信息的呈现形式是照片和视频,这是鲜活而实在的呈现在你面前的信息,不需要你走路或骑马出城,就能令你明确的认知到,这就是客观现实——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过的比你好得多。

当人们的“公平世界假设”受到冲击时,他潜意识中认为“我应得”的边界就会被拓宽,这是一种常见的保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小张28岁年入百万,我应该也可以;

小刘姿色平平男朋友却温柔体贴,我也应该有一个这样的男朋友;

总监比我大三岁就有了三套房,三年后我应该也买上三套房!

然而当这一平衡策略在现实生活中失效时,绝望和抑郁也就产生了——

就像你一直生活在黑暗中,因为周围的人和你一样都常年生活在黑暗里,你会觉得这很正常,也能坦然的接受黑暗;

然而现在你通过手机,不断地接收到别人在光明中生活的何其自在的信息,这时你就会本能的渴望光明。

我之前强调过,人的很多主观感受的形成,都是来自于和别人的「对比」。

我们依据对周围人的观察,在潜意识中会形成一种「社会平均水平」的概念。

这一概念通常是无形的,代表着我们能够接受自身水平的“下限”。

譬如你在一个团体中,老板年入200万,总监年入150万,你周围的同事平均年入100万,此时你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年入100万就应该是你的“最低下限”,一旦你的年收入水平低于这一标准时,你就会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

哪怕这一标准对于社会上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了,然而对于你来说,这却是一个底线。

互联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升了人们潜意识中对于自身“最低下限”的期待标准。

而这所谓的“最低下限”实际上又是远远超出绝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和所能够达到的水平的,由此、就导致了大规模的、群体性的抑郁。

为什么呢?

因为从某种程度而言,抑郁的本质,就是极其强烈的、但无法实现的期望。

抑郁,不是绝望。

绝望的人放弃了希望,他绝望一阵子之后就能够接受现实;

而抑郁的人则始终没有放弃希望。

没有放弃希望,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这些希望的不合理之处——

读《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缺爱

懒残僧 2024-07-09 21:21:27

很多小伙伴经常问我读书为什么这么快,实际上我读心理学的书是最快的。理由很简单,心理学的书读到一定数量之后,发现它们讲的内容都差不多,重合率非常大。然后就是,就算书里的原理不同,但是最后它们给出的治疗方案基本也都差不多。概括下来,无非是这几种:1.拥抱你内心的小孩疗法2.认知行为疗法3.脱敏疗法4.亲密关系疗法5.冥想疗法6.写作疗法。而且我读书是出于自助的需求,我大概在刚毕业后的职场受到过严重的精神创伤。虽然现在看来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对于我童稚状态下的心灵造成了PTSD,有很严重的木僵症状。之后我一直走在一条自我疗愈的道路上。在家修整两年后,我花了五年时间取回了我的社会性。简单地讲,就是主动去做销售类的工作。从一个面对陌生人非常紧张敏感的社交恐惧症,到可以面对陌生人侃侃而谈的油腻销售。曾经我非常得意的一点是,许多人这辈子没能改变或者说服什么人。但是我通过话术真的说服很多人做出了消费决策。从“不要不要”到乖乖买单,给人植入了保险的理念。之后又花了五年时间,我取回了自己的集中力。简单地讲,也就是我的考证之路,很多朋友都是因为这关注我的。我的症状本身包括无法集中注意力,最严重的阶段,看电影时都不知道电影讲啥,感觉是在梦游。但是根据刻意训练,我的集中力可能还远超了其他人。现在处于第三阶段,也就是处理我自己的情绪。我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就四十来本,不是很多——目的是为了自我疗愈。虽然请不起心理咨询师,但是我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心理问题已经退行为了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的波动经常非常极端。不过,如今的我已经差不多走出来了。按照金庸在《雪山飞狐》中的说法,从“大嗔”到了“一嗔”,逐步走向“微嗔”。心理学的书虽然讲得都差不多,但是每本书总有一两个亮点与众不同,可以有所帮助。就像樊登靠讲这类书籍积累了大量用户,经常同一套例子反复举,但是每次听还是觉得收获感满满。当然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因为喜怒无常,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相处是非常煎熬的,她给了我一个非常平和且充满安全感的环境。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一本我用来自我疗愈的书。我几年前在某次阅读时,发现自己的情况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非常吻合。于是,读心理学的重点也就慢慢转到这个方向。之前读了《亲密的陌生人》、《最亲密的陌生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而本书也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入手,只是放在家里一晃多年没有读。理论上我只要读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那一章就好了,但是通读下来觉得非常不错,同时有很多小伙伴向我指出作者亚伦贝克的学界地位。所以我决定写一篇读书笔记。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就像樊登在讲书中一直强调的ABC模型。即“A——诱发事件,B——信念,C——结果(心理生理的)”,这便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范式。看上去是A外在事件导致了C情绪结果,但是仔细辨别会发现,中间有一个B信念的处理机制。病态的B会导向一个灾难性图景。比如表演型人格障碍,他会不断尝试取悦他人,一旦别人并不感兴趣,就会转而攻击自己是无趣、乏味的,进而觉得自己将要被群体抛弃。于是,在他的脑中灾难已然降临,别人还一脸懵逼。

科学家在非人动物上观察到的许多行为,一般都被认为是“程序化”的。这些程序的发展,通常取决于遗传决定性结构与经验这二者间的交互作用。可以假设,人类也存在类似的发展过程。人们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都会遭遇到不同的问题挑战,这同时也是动力与机遇。个体生而需要食物、保护及帮助,这些需求将贯穿人的一生。例如,婴儿就具有诸如哭与笑这样的自动化策略,以此引发照料者的呵护反应。而当个体成熟水平更高时,他们还会选择性地关注潜在的伙伴,来有效获取“人类的资源”。

所谓的“人格特质”,可以被视作“旨在服务于生物性目标的各种形式的程序化行为”。比如苏的案例:从出生起,苏就比兄弟姐妹们更黏人也更求关注;母亲也回以格外细心的抚育和精心的呵护。在苏的整个童年发展阶段甚至进入成年期,对于那些能回应其对持续的关爱与支持的渴求的强者,她总能成功地建立依恋联结。因此,嫉妒她的哥哥总是欺负她,这为苏之后的信念埋下了伏笔:“我无法维系住男性的爱”;她也担心“自己不可爱”,挣扎其中。因为这些信念,苏对可能会遭到拒绝的情境都倾向于回避。

当人格障碍者进入有陌生人的群体时,一个人可能会想到“我会看起来很蠢”,这会引发其回避的外在行为;另一个人可能会想到“我能给他们带来乐趣”;第三个人可能会想到“他们不友好,可能会操控我”,这会导致其处处防备的外在行为。而一个适应良好的人,对比以上情景,可能分别是“因为不善于应对新环境,所以我脆弱易被伤害”“所有人都觉得我有趣”及“因为人们不友好,所以我易被伤害”。前文提及的患者苏,过度概括化的态度是“如果我将自己置于不擅处理的窘境,那么肯定会被伤害”。

前文提到的苏共病依赖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十分怕被拒绝。在一个典型的情境中,她听到隔壁的噪声,那是她男朋友汤姆正在做家务。对该声响的知觉为苏提供了可供解读的原始信息。该知觉是嵌入一个特定背景中的——她知道汤姆正在往隔壁房间的墙上挂画。刺激与背景相融合,构成了信息的基础。因为原始的感官信息,如噪声,其信息价值有限,所以它们需要被转化为某种具有含义的形式。这种整合性统一是结构(图式)基于特定的背景对原始感官信息进行加工的产物。

苏的即刻想法是“汤姆在制造噪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信息加工可能止于此处,只是将这一推论存储于短时记忆中。但是,因为苏对被拒绝易感,她就可能去推论此类情境的重要含义,并运用内化的保护性策略。因此,苏继续信息加工并对此赋予一种个人化的含义:“汤姆在制造噪声,因为他在生我的气。”本案例中,有可能汤姆真的对苏生气了。但是,鉴于苏的基本信念非常强,只要如汤姆这样的亲密角色有所声响,无论他是否真的在生气,苏都倾向于做出这样的解读。

在最基础的水平上,即信息加工受到“前馈”机制,苏所具备的信念是自己不可爱。这一信念体现在:倾向于对所发生的有关事件赋予统一、一致的含义。该信念的形式是条件性的:“如果被男性拒绝,就意味着我不可爱。”一旦关联该信念的情境出现,该信念就将取代其他可能更为合适的理性信念而发挥作用。该案例的后续,苏可能是担心汤姆会跟自己分手,因此小心翼翼或想以某种稳妥的方式讨好他。比如“苏为了准备二人午餐,而急匆匆出门购买情侣比萨”,该行为真正的动力却是“汤姆会生气的恐惧想法”。

“信念”这一术语,包含了态度、假设与预期。信念的形式可以是条件性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信念是情感性的,如“我需要关爱呵护”或“别人是危险的”;条件性的信念是对事件强加含义,如“如果我男朋友拒绝我,就说明我不可爱”。条件性信念通常具有偏差性,因为其源自夸张的无条件信念。例如,“如果我太太冷淡不热情了,就说明她不爱我了”就是条件性的。信念的形式也可能是指令式的,如“我必须让房间井井有条”及“人们应该关注我”。其形式可能是“应该”或“必须”。

通常的顺序是从含义→假设→信念,再到指令性信念。例如,具有表演型行为模式的某一个体,其信念是“如果我不去娱乐大众,他们就会忽视我”。她因此就会遵照指令去“讲笑话、编故事”。一旦别人有所不快,她就认为“是我这人无趣、讨人厌”。这顺序即:条件性信念→指导性信念。一旦个体将信息解读为“对自己意义重大”,那么其信息加工就会从条件性信念转移到无条件的信念上去。一旦条件性信念为事件注入含义,个体就会自我指导式地启动策略。例如,“我必须让他们表现出对我的尊重。”

另一种类型的指令则指导自己怎么对待他人。例如,“我必须表现出对长辈的尊重。”更为完整的顺序是:情境→条件性信念→自我指导→策略。例如,假设情境是“看到一位老人站在地铁里”,该情境可能会激活的条件性信念是“如果我是个好市民,就应该对老年人彬彬有礼”;随后的自我指导是“我应该起身给他让座”;然后出现适宜的行为。但是,如果某人具有反社会型人格,此时所激活的条件性信念则可能是“如果我移动到有利的位置,就能偷他的钱”,随后的自我指导则是“我可要把握住这个好机会”。

信念的形成始于知觉的最早期阶段。个体接收大量的刺激信息,并将其中的许多标记为“好”或“坏”这两个相互对立的类别。知觉随着时间累积而形成对事物的概括。它们可以具备充分的现实性,也会作用于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合理可信的事件解读。这些概括在内容的整合体——出于描述上的方便,姑且将这些认知构想称为信念——由记忆、目标、预期及规则整合构成。信念通常是适应性的,可引发对情境的必要解读、激活适宜的策略。当图式处于激活状态时,信念就会发挥作用,提供信息解读的内容。

一旦信念夸张化,个体就可能发展出症状性障碍,其信息加工的方式便往往是选择性的、失功能的。患者在抑郁或焦虑障碍形成以前就持有的基本信念会变得更合理合情、更弥漫广泛,从而加固了人格障碍的认知基础。诸如“人若不成功,就无价值”或“好妈妈应当始终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的信念,会更加绝对和极端。当负面自我形象的某些方面被增强、扩展,患者就此开始沉浸于“我没有价值”或“我是失败者”的想法中。随着抑郁的加重,这些信念可能会扩展成“因为我没用,所以需要别人来照顾我、替我做主”。

患者在抑郁或焦虑障碍期间,很容易接受失功能的信念,这说明患者暂时丧失了对其失功能信息解读的现实检验能力。例如,某位抑郁障碍患者认为“我就是个人渣”,他似乎没有能力检验与该信念、评估相反的证据,即便是在该信念毫无证据支持时,他也无法否定该信念。患者在吸纳有关自己的负面信息时快速而高效;但是,加工对自己的正面信息时却阻滞不畅。认知治疗的明确目标即为“激活”现实检验系统。治疗期间,治疗师会作为“辅助的现实检验者”来协助患者。

书中对十二种人格障碍分别进行了侧写,可以用四张图进行概括。

书中有关于人格障碍的自测问答。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也可以通过富于技巧的提问深入抵达到链式反应的起点,找到患者的图式。

比如洛伊丝因为她朋友琳达在午餐时专注于跟其他同事交流而心烦不快。治:吃午饭时,你想到了什么?洛:琳达在忽视我。[选择性聚焦、个人化]治:这意味着什么呢?洛:我这人肯定让他人觉得无聊。[自归因、过度概括]治:这意味着什么呢?洛:我不会有任何朋友。[绝对化预测]治:“没有朋友”意味着什么呢?洛:我很孤独。[核心图式]治:“很孤独”意味着什么呢?洛:我不被接纳,我有缺陷,我将郁郁终身。(哭了起来)此时,治疗师认为已经触及了问题的根基所在——核心图式(“我有缺陷”)。

而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自助,主要是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所以接下来就对这方面简略的讲一下。BPD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障碍,在成人群体中有1.1%~2.5%的人罹患BPD,其中女性患者通常占到70%。BPD患者的特征是“勃然动怒”与“危机频发”,给亲属、朋友及同事都造成负担。很多BPD患者天资聪慧,但该障碍却妨碍了其发展,导致很多患者无法完成学业、完全不工作或者从事着与其能力不相符的工作。对BPD患者而言,人际关系危机也是普遍的,包括与朋友或同事之间关系的强烈波动。

BPD的特征总结为“不稳定”与“冲动”。“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关系上,倾向于热情投入,但常常又会戛然而止,突然中断关系;2.身份认同上,在对自己的看法、理想、未来计划以及道德价值观方面表现出不稳定;3.情感上,强烈的情感反应,表现为突然、急剧地在各种情绪之间转变。“冲动”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潜在自毁性的行为,具有短期的奖赏性,但却出于冲动,如冲动消费、物质滥用、暴食和冲动性性行为;2.勃然动怒,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3.自杀行为及自伤行为。其余的诊断标准还包括:害怕被抛弃,力图防止自己被抛弃;长期的空虚感;应激(压力)相关的暂时性偏执体验或解离体验。

根据莱恩汉的模型,BPD患者的典型特征是情绪调节紊乱,而且这可能是气质性的。情绪调节紊乱不仅会导致个体对应激事件反应剧烈,而且导致其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平复。该模型的第二个假设是,BPD患者通常处在“不被认可的环境”中。父母针对儿童的情绪反应做出否定的、惩罚性的或不恰当的回应,导致BPD患者在情绪调节、理解情绪以及对情绪反应的容忍上出现问题。之后,BPD患者也会不认可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对自己的情绪采取过于简化且不切实际的态度。

贝克式BPD概念化,强调“假设”在BPD中的作用。“世界是危险的、充满了恶意。”“我是无力、脆弱的。”“我天生就不被接纳。”普雷策认为,前两个假设相结合导致了患者的高度警觉以及人际不信任。除了高警觉外,BPD还有另外两个核心性的认知特征:“二分法(非黑即白)思维”及“较弱的身份认同感(含混不清的自我图式)”。二分法(非黑即白)思维使得BPD患者不能从连续体(灰度)的视角来评价事物,导致了BPD患者突兀的、极端的转变,造成了情绪紊乱、极端化决策。

杨的图式模式模型指出,BPD的根源在于:一个极度恐惧且遭受虐待的孩子被独自留在了恶意的世界里,他/她渴望安全与救助,但又害怕再次被虐待或被抛弃,因而不信任他人。BPD患者的某些病理状态是一种退行——退行到童年时所体验到的、强烈的情感状态。BPD的核心是以下四种图式模式:“遭遗弃或虐待的儿童模式”“愤怒/冲动的儿童模式(绝望背叛)”“惩罚性的父母模式(自我谴责)”以及“超脱的保护者模式(压抑回避直至爆发)”。此外,还存在“健康成人模式”,代表着患者健康的一面。

针对BPD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会尝试与患者建立起一种更加私人化的、更具关怀呵护的关系。治疗师要主动去打破患者的超脱疏离,主动涉入患者的危机,抚慰患者的悲伤,让自己作为一个“人”来与患者互动。杨及其同事称这一方法为“有限定的再抚育”,旨在部分地修正患者童年时发展形成的不良图式。再抚育法要求治疗师对高强度的负面情绪具备耐受力,特别是能耐受患者对他们的愤怒,还有患者自己的悲伤与绝望。患者对治疗师所持有的正面情感,同样可能是问题挑战的来源,尤其是相思之情。

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分为三种。首先是“发现潜在的图式与模式”。因为BPD患者最初无法恰当理解自己的情绪、想法及行为,所以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帮助患者加深这种理解。一旦患者明白了“是哪些图式在起作用”,就会有助于他们减少认知混淆,提升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让患者记录每天的情绪、想法及行为,能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潜在的图式与模式。将所发现的潜在图式与患者的成长史相联系是特别有帮助的——患者借此就能明白“图式是如何发展形成的”以及“其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例如,患者娜塔莎就明白了:自己一旦感到不确定,或一旦担心被伤害,就会采取一种傲慢的、挑衅性的态度,好像这样一来,就没人能伤害自己了。但通常,这反而引发了别人更具伤害性的行为,而这正是娜塔莎最不希望发生的。娜塔莎和治疗师一起认识到,她之所以会在儿时发展形成这样的态度,是因为她要以此来应对母亲的威胁与躯体虐待。娜塔莎以此来向母亲表明:自己深感伤害且心存愤怒,但这恰恰会遭致母亲更严厉的惩罚;但娜塔莎也靠这种态度,来帮助自己维系住价值感并惩罚母亲。

第二种是“处理两分法思维”。BPD患者常以二分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造成了他们情绪的极端化、冲突的两极化处理,还易出现突发的、极端的、冲动性的决策。让患者觉知到这种思维方式,明白其害处所在,同时教他们用多元的视角来评估情境。其中的一种结构化的练习方法,就是用白板画图来演示非黑即白思维与多元化思维的差异所在。在白板上,治疗师将“某种行为”或“某个人”,在两个非此即彼的端点(黑或白)上二选一;而相对的是,治疗师运用“视觉类比量表”显示其处在连续体(灰度)之上的视角。

第三种是“抽认卡”。BPD患者常会出现一种情况:会谈中学到的东西,在有需要时却想不起来了。一旦患者的某种图式被完全激活,他们的所思所感似乎就全然臣服于该图式了——患者很难再看到其他的观点、视角。抽认卡特别有助于患者回忆起治疗所学的内容,以便即刻对抗那些致病性图式。抽认卡的一面描述了“致病性推理”以及“被激活的图式”,这样患者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情绪,是因为相应的图式被激活了,所以才引发的”。抽认卡的另一面,给出了“健康的看法”以及“具有功能的问题应对方式”。

书里还提供了三种体验式技术疗法。第一种“是意象重写与成长史角色扮演”。第二种是“空椅子技术”。第三种是“体验情绪”。前两种类似于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近似于巫术,我个人不是很赞同。第三种方法是一种情绪疏导和发泄法,“一边击打坐垫,一边说出自己的愤怒”。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除开自恋型、反社会型之类不会主动接受治疗外,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师本质是作为“辅助的现实检验者”来协助患者。我在《最亲密的陌生人》里找到一套非常棒的类似模型,可以用于自我疗愈,我发在下面。

“而本书《最亲密的陌生人》一阶段,保持清醒,深呼吸-全神贯注地聆听-不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二阶段,准确的映射,让对方意识到你抓住了自己说话的要点。第三阶段:讲述未被言说的内容,对对方没有明确说明的事情做一个假设。第四阶段,根据个人过往经历或生理情况进行验证,验证想法、情绪、行为、观点、能力,让对方知道自己有这种情绪是有外因的。第五阶段,正常化,使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明白其他人也会产生同样的反应,自己不是与众不同的怪人。第六阶段:彻底的真实,以对待正常人的方式和对方说话。实际上,当你意识到自己情绪失调时,前三个阶段的验证已经毫无作用,但是,你可以使用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的验证。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反应,考虑一下自己的过往经历,你的生理特性或者目前的状况是否都有助于解释你的行为。你可以和自己说:“因为你在乎他,才这么伤心难过,父母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使自己的行为正常化的例子。用心做自我验证能够让自己的情绪更加易于管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懒残僧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有用 6 没用 0 6 0回应收起 心理侦探 2020-06-06 15:39:27 网络上的浮夸风,人造繁荣如何植入自卑和贩卖焦虑 解释为什么你在逼乎上感觉人人都是211,985,月入百万的浮夸,原因在于百分之九十六的非本二生和月入五千的人不敢发声或者没渠道发声,最后少部分人的浮夸,自我意淫和吹嘘成了网络上最大的声音,因此大部分人内心充满焦虑,恐惧😨并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同时,网络上有很多无脑喷子,网络霸凌的乌合之众,这样给你一种集体癫狂和疯狂的感觉,其实大部分人都没那么愤青与癫狂,否则社会早就失去秩序了。

同理,消费社会用极少数的商品(应试状元广告,名校录取率广告,模特,明星,衣服,车,成功学影视剧里的纸醉金迷等静心包装出来的万一挑一的精品)去贩卖焦虑,植入自卑,供应生活方式,最后让人由于自卑,焦虑开始非理性消费达到盈利的目的。可是实际上这都是虚假的繁荣,消费社会的本质利用幸存者偏差去植入自卑和激发物质欲望从而资本逐利。

因此,思考问题要尽量客观中立,防止忽略沉默的大多数而陷入幸存者偏差从此不必要的自卑与焦虑导致心态失衡。

逛了很多劝退小组,传统理工科人才基本都是溢出的; 身边学计算机的朋友找工作、薪资确实很好,但是工作强度很大; 从事新媒体等新兴行业的同学基本上加班到午夜是常态; 法学也是卷王专业,28定律明显,看到组里这么多五院同学,瞬间觉得我这个非五院四系的什么都不是了……就是不知道考研能不能上岸。 如果考研没上岸,在已过法考的情况下,最好的自救途径是什么呢?真的还有不卷的行业吗?

从具体的内容来说,劝退说白了是已经毕业或就读的人主动分享信息、打破“信息差”的一个过程。——期望值落空后极度失望,于是乎开始对后来人宣泄自己的垃圾情绪,这种宣泄导致充满偏见和认知偏差 但是等到它扩大到现在这个样子,出现全专业大面积劝退、在公开场合直言劝退等等场面,就不仅仅是自嘲那么简单了。 多少有一些是玩梗,有一些是迁怒,更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是在引导和贩卖焦虑。——😷😷😷😷我得小心百分之九十七习惯性跳槽的混子,新手即老鼠🐭,松鼠🐿️的噪音,时刻记得我是大象🐘🐘🐘🐘🐘🐘🐘🐘🐘🐘🐘

如何分辨清楚哪些劝退是贩卖焦虑呢?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你要筛选优质的信息源。最好是本专业、本行业的中间层次的非既得利益者给的劝退,你再相信。 如果是外行,比如我一个学历史的,逢人劝退给排水工程,那么我不是在玩梗,就是在扯淡。 中间层次,意思是尽量排除个人的因素造成的劝退与否,比如你去问那些nsc发到手软的人,生物好不好学,材料要不要读,ta可能就和知乎上的观点完全不一样。反过来说,几乎每个专业都有一大票和专业不对付的学生,你去问这些人,大概率是劝退,但是这个信息并不一定有价值。——😭😭😭😭我以前缺乏判断力+思维惰性+6号寻找社会支持系统=被97%的习惯性跳槽的混子,一路被动应付的新手的垃圾情绪污染😭😭😭😭😭😭😭😭😭😭😭现在知乎早已面向普通网民了,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知乎儿有个问题,就是只会抱怨现实的不足,根本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是社会的常态,也是知乎的常态。由于这部分事实上数量占优,思维接近,所以观点更容易获得大量赞同。 正儿八经有能力的人,是从问题中发现机会,而不是盯着问题不放。 问题在于,这部分人会不会跟你分享观点且不谈,即便分享了,恕我直言,大部分人每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他在说啥。 建议部分: 我不知道你看到了些什么答案,让你如此悲观。 我只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提下面这个建议: 事实上,财经类媒体是一个专业性极强极强的媒体分类,需要大量的财务、经济、金融等“技术层面”的知识储备,企业运营经验, 还要从有社会、政治方面的知识,进而你看到一个新闻事件,才能深入分析、分析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然而客观事实是什么?国内我不敢说绝大部分,但是非常非常多的财经类媒体都非常非常非常水,好多记者、编辑都不知道是什么奇奇怪怪的背景来做财经新闻和评论,靠所谓的“常识”来分析问题,论述过程还先找结果后找论据,输出的内容可谓惨不忍睹(实际上各个细分媒体都有这个问题)。这本来没啥,你瞎几把写是你的自由,问题是,由于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和逻辑和普通人一样,所以他们错误的观点和分析反而容易获得大部分毫无财经背景的读者的共鸣,因为比专业的分析“容易懂”。哪怕其文章和观点有非常明显的概念性、事实性错误。 这就出现一个可笑的情况,水平越低的文章,能够获得越高的认同和热度。 既然如此,你是不是可以这么做? 既得利益者更要当心,这其中包括部分研究生导师、招生办人员、培训从业者、自媒体等等,一定要想清楚他们是不是在割韭菜。——我觉得很多心理行业的人完全是在保护自己的饭碗🥣或者贩卖焦虑,植入自卑从而卖课等赚钱😡😡😡😡😡😡😡😡😡😡 同时,你还应当保持自己的判断。退不退归根到底是你自己的事,你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是你自己说了算,不是任何其他人能左右的。 而且一定要明白本文一开始说的那一点,劝退风气的大背景是就业吃紧,心里始终明白这一点,你就能更坦然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劝退了。 劝退的基本都是没有在选专业前做好功课的,好好了解这个专业的学习过程和未来就没那么多后悔了。 每个专业都有适合学它的学生,劝退的基本都是不适合和不喜欢所学专业的。所以首先要弄清楚自己,从自身来说适不适合这个专业,这包括性格、兴趣、家庭条件等多种因素。 我曾经作为留学咨询顾问,在和全国最优秀的高中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沟通中,发现学校排名和国家的选择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却很少有人真正在意。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无效过时且偏颇的信息,成为更严重的干扰项,不断加深学生和家长对于专业选择的困惑。当我问及一些同学是如何选择专业时,他们的回答总让我着急: “这专业父母让我选的,我也不知道学啥。” “老师说这专业好找工作。” “好兄弟学这个专业,不能抛下他。”

花衣云影免打扰 2011-12-13 19:13:46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版 翻译得不好 这是一本心理学佳作,将人格障碍分类并提出治疗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但该书的翻译质量实在不佳,令人深感遗憾。有很生硬地把语法照搬过来的痕迹,汉语某些句子读不通,理解起来颇费劲。不知道该书还有没有其他译本。

本书的书评区怎么了? 为啥和书内容p关系没有的书评这么多?想看看别人的感想结果被毫无关系书评震惊到了。有人是把书评区当朋友圈了吗?拜托🙏,都摸到豆瓣了,你去加个小组,不要在这里发疯好不好?再不济你发朋友圈可以吧??是有多孤独阿在这里发颠?书很好,真正的心理学书,不是玄之又玄的一些哲学书一样的心理学,但是有些读者不咋滴。

世故,动物,贫乏复杂人群背后的原理

我的第四个建议就是重新修订《精神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至少有两种新近被确诊的精神疾病需要认真考虑列入这本手册中,

一种就是我说的“邪恶”,恶,可以定义为:为了维护病态的自我, 不择手段去毁灭别人的自我。 从乔治的身上,我们看到有两股力量都试图控制他:一股是善的力量,一股是恶的力量。他在这两股力量之间奋力挣扎,载沉载浮。实际上,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它们彼此都想争夺人的灵魂。 爱因斯坦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讨论自己对邪恶的看法,他在信中写道:“每个人都有憎恨和摧毁的需求。”对此,弗洛伊德表示他完全赞同爱因斯坦的见解,并补充道:“人类有两大本能——一是生存和发展的本能,二是摧毁和杀戮的本能。”弗洛伊德所说的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就是善;而摧毁和杀戮的本能则是恶。善与恶在人们的心中常常会发生战斗。不过,在这场激烈的争夺战中,人并非一无是处,任人摆布,人完全可以拥有自由意志,自主做出选择。就拿乔治来说,虽然他的强迫症会让他身不由己,逼迫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只要他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就可以摆脱恶魔的控制,释放出天使的力量,获得心灵的自由。魔鬼在人的心中,人可以把它释放出来,也可以让它销声匿迹。关键取决于我们敢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承受自己应该承受的痛苦。乔治试图逃避自己的痛苦,结果便唤醒了心中的魔鬼,他不仅与魔鬼签订了协议,甚至还不惜拿儿子的生命当赌注。也许,你也会像乔治最初认为的那样,这些想法只存在于心中,并没有付诸行动,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邪恶。但问题是,这些想法会扭曲人的心灵,扭曲的心灵就像一面凹凸镜,人从中既看不到真实的自己,也看不清外面的世界,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生命被扭曲,只能在一条邪道上狂奔。所以,善与恶,存在于人的内心。《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说:“掌握世界所有事情的兴衰,并不是你我分内的事情,但是从整理内心开始,连根拔起一切恶念,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邪恶”一词,我儿子有一个惊奇的发现。记得儿子8岁时,一天,他天真而惊奇地对我说:“哇塞!爸爸,‘邪恶’这个词——evil,倒过来拼,就是‘生命’——live。” 一个8岁的孩童,从他的视角一语道破了邪恶的本质。的确如此,邪恶就是把生命颠倒过来,它是生命的对立面。 生命欣欣向荣,洋溢着勃勃生机,邪恶则是要剥夺生命的这种活力。所以,“恶”与“扼杀”息息相关,它试图把生命拖入死寂的状态,这种死寂状态就是我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所说的“熵”的状态。我们知道,生命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依照我们对宇宙的认识,生命本来不可能出现。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会自然地从有序状态流向混乱状态,从分化状态流向均一状态。换句话说,宇宙的秩序处于持续不断的崩解之中。经过数十亿年时间,整个宇宙会完全分解,其秩序降至最低点,成为没有任何形状和结构、不再发生分化的死寂状态。这种没有秩序、不再发生分化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熵”。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宇宙通往死寂状态的过程中,生命却与之截然相反,她的方向则是通往有序,充满活力。所以,生命就像死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顽强地抗拒着“熵”的力量。 如果说生命是沙漠中的绿洲,那么,“恶”就是绿洲旁的那些沙丘,它们伺机想要抹杀掉生命的这点绿意。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扼杀”,并不仅仅指杀死生命,更包括禁锢生命的活力,并由此导致心灵的沦丧。一切限制和扼杀生命特征的心理和行为都是“恶”的表现。这些生命特征包括人的感知和感觉、思想和行动、成长和意愿等。比如,某些人对他人拥有强烈的控制欲,试图剥夺他人成长的意愿,增强别人的依赖感,消弱别人的创造力,拼命把别人改变成温顺听话的机器,这种抹杀了别人人性的心理和行为就是“恶”。与此同时,善则是恶的反面,善助长生命的活力,鼓励生命的多姿多彩,以及“人”独一无二的特性。关于善与恶,弗洛姆用了两个十分专业的心理学词汇:一个是“眷恋生命的人”(biophilic person);一个是“恋尸癖”(necrophilia)。所谓善,就是从本质上热爱生命,对一切充满生命力的事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这种人拥有正常人具有的情感和意愿,能够努力去获取丰富的人生体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发出自己的光,但不会吹熄别人的灯。所谓恶,就是对死的东西极度感兴趣。具有“恋尸癖”的人被所有没有生气和死的东西所吸引和狂迷,诸如,死尸、腐物、粪便和污垢。他们对此类事物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都会被它诱惑,不由自主地注意它,并对其作出反应。这些人发不出生命之光,却会去吹熄别人的灯。我也曾经问一位女士:“什么样的人是邪恶之人?”她想了一会儿,回答道:“也许是那些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人!”没错,为了逃避痛苦,这些人选择了不遗余力,选择了谎言和欺骗;为了谎言,他们扭曲了心灵;由于心灵的扭曲,这些人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他们为了逃避负罪感和良心的谴责,只会把一切责任和痛苦归咎于别人,甚至不惜拿别人当替罪羊。换一句话说,这些人为了逃避良心谴责所带来的痛苦,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他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也不管别人的死活,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怎样才能逃避痛苦。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穷凶极恶的罪犯,有的是因为精神疾病而犯罪,有的是因为仇视社会而犯罪。这些人有一个共性:良心泯灭,毫无罪恶感。他们犯了罪,却不会产生任何罪恶感,也不会遭受良心的谴责,这些人是一群“道德白痴”,是人渣。正是由于他们没有罪恶感,所以什么坏事恶事都能干得出来。有的甚至还能从干坏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快乐的刺激,其心理特征,就如同“恋尸癖”能从死尸中感受到快乐一样。所以,他们是罪大恶极的人。不过,虽然这些人很是凶残,但是他们邪恶的本性却十分明显,很容易被发现,一般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监狱和精神病医院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逃避罪恶感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善,掩饰不善,就是伪善。伪善的人道貌岸然,特别在乎自己的外表和形象,他们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完美的表象,不遗余力保持道德完美的假面具。他们十分担心自己的道德形象,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对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极为熟悉,高度敏感。但不管怎样掩饰,也无法抹杀他们内心阴暗的事情,他们的善良是“装”出来的,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虚伪、欺骗和谎言,这就难怪他们会给人一种迷惑的感觉了。伪装的善是最可怕的恶,其邪恶就像隐藏在美丽花丛中的响尾蛇,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有一位女性在描述自己碰到邪恶之人时,这样说道:“每次碰到邪恶之人,我都会莫名其妙感到迷惑,仿佛瞬间便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内心极不舒服,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只想尽快逃避。” 如果说穷凶极恶的人多在监狱和精神病院,那么,伪善的恶人则更多地隐藏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越是需要善的地方,伪善的恶人就越多。比如,教堂和各种慈善机构,常常就隐藏着很多伪善的面孔。又比如,许多父母常常打着爱的旗帜,实际上则是在控制和操纵孩子,他们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甚至还扼杀孩子生命的活力。

另一种就是“谎言”。我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窗外一片漆黑。伫立了一分钟之后,我想,是时候了。于是我转过身来,注视着乔治,说:“好了,乔治,有些话我必须要对你说,希望你能够仔细地听好。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字字珠玑,针针见血,十分重要。” 我回到座位上,眼睛一直注视着他,继续说道:“乔治,你有一个人格上的缺陷,这也是你最根本的一个弱点。它是你所处的全部困境的根源,是导致你产生心理病症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今,它又促使你与魔鬼签订了罪恶的契约,甚至还成为你为那份契约辩解的理由。” “乔治,我基本可以肯定,你其实是一个懦夫。”我继续说着,“你每次遇到问题和痛苦,都不敢去正视,只知道用谎言来欺骗自己;你不愿采取行动,甚至连想都不愿去想,只会选择逃避。当你感觉自己几天之内就会死时,你逃避;当你面临不幸的婚姻时,你逃避。然而,这些事情并不是你想逃避就能逃避得掉的,它们会以病症、妄想和强迫行为的方式来纠缠你、折磨你。你一心希望心理医生帮助你摆脱那些纠缠你的妄念,但是却不明白,你自己必须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和痛苦,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我之所以在你折回现场这件事上不给你建议,就是要让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解决,任何人都无法包办代替,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终日为问题所困扰。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和痛苦,戳穿意识中的谎言,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成长,心智才能成熟。但是,你却没有勇气去戳穿心中的谎言,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和痛苦,一直都在逃避。开始,你依赖心理医生,希望他能代替你做决定;接着你甚至与魔鬼签订协议,企图把自己的问题和痛苦交给魔鬼。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想方设法逃避问题和痛苦,而不是勇敢地去面对。“你为自己辩解,说那份与魔鬼的契约是在被迫的情形下签订的,没有任何效力,可以不算数。这一点,我没异议。然而,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会与魔鬼签订这份契约,而不是勇敢地面对自己,尽你所能甩掉身上的所有痛苦?如果说,魔鬼确实潜伏在人类的身旁,专门搜集那些被出卖的灵魂,我敢肯定,它一定会专从那些懦夫的身上下手。因为这些人不敢戳穿心中的谎言,他们身不由己,一心想把自己的问题和痛苦交给别人。这些人的行为正好为魔鬼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所以,你的问题不在于受到逼迫,而在于你敢不敢不说谎、不逃避。一旦你敢于拒绝谎言,不再逃避,你就一定会在承受心灵痛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心智,挣脱妄念的束缚。这就像蚕蛹一样,历经破茧的痛苦之后,蚕蛹便会幻化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丽迷人。但是很遗憾,你一直在选择谎言和逃避,你不敢正视,你一遇到问题和痛苦,就丢盔弃甲,背叛投降。你虽然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我必须要说,这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你以谎言和逃避来应对问题,你的应变之道倒真是轻巧!但是,你却忘了这样一个事实——为了逃避痛苦,人选择了谎言;为了谎言,人扭曲了心灵!乔治,你的心灵正在被扭曲。 “用玩世不恭来形容你,再恰当不过了。你喜欢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但我不知道,你怎么能轻松得起来。乔治,你总是试图寻找轻松和毫不痛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旦面对‘正确’与‘轻松’二选一的抉择时,你总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即便是出卖灵魂,牺牲你至爱的儿子,你也在所不惜。 “之前我说过,很庆幸,你产生了罪恶感。因为,如果你对自己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产生罪恶感的话,这就说明你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一个魔鬼似的撒谎者,我便无法再帮助你了。这么久以来,你已经知道了,心理治疗不可能马虎过关,更不能欺骗自己,它不是一条帮你逃避问题的途径,而是一个寻根探究、正视痛苦的过程,纵使你有百般痛苦、万般无奈,你都必须咬着牙挺过去。如果你愿意尝试去正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诸如父亲的虐待、惨淡的婚姻、可怕的死亡、自我的懦弱,那我还愿意继续帮助你,因为我有信心获得成功;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想寻求捷径,暂时舒缓痛苦,那我真的很抱歉,我无能为力,因为我不敢奢望心理治疗对你会有任何帮助。”那个晚上,是乔治接受诊疗以来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到了星期一,他的病症又完全发作了起来。然而,不同的是,他不再央求我阻止他回到现场,他也慢慢地愿意正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存在于他和太太之间的鸿沟。到后来,他甚至能在我的协助下,请他的太太前来就诊。我把他的太太引荐给了另外一名心理医生,效果很明显。他们的婚姻生活开始重现生机。 克劳迪娅加入诊疗后,我便把重心放在了乔治的负面情绪上——焦虑、易怒、失落,尤其是悲伤。乔治也能察觉出自己的多愁善感,每当面对季节的更替、子女的成长、世事的无常时,他都会感受到自己的脆弱和悲伤。渐渐地,乔治玩世不恭的味道越来越少,忍受痛苦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虽然他还会感叹黄昏时的落暮,但他不会再为此焦虑不安。他的妄想强迫症也不如几个月前那么频繁地发作,第二年年底,他的那些病症就彻底消除了。两年之后,他结束了心理治疗。虽不能说他已经成了绝对的强者,但相较以往,他绝对是胜者。 对于乔治来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逃避问题,一旦解决了逃避问题的问题,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乔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直面问题和痛苦,我们才能最终获得解脱;只有勇敢揭穿谎言,我们才能生活在真实的自我当中。如果我们选择了逃避和谎言,就将在无边的苦海中沉浮、挣扎,永远承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我注意到,最近已经有一个人开始从事我所说的工作,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就精神病诊断学分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这些问题被他戏称为精神病学“致命的人格失调”。我相信,这篇论文将会引起关注,其观点也是值得肯定的。

其二,我觉得应该认真考虑为精神病诊断建立一个精神坐标,据此我们可以尽可能接近并了解病人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这将有助于我们做出准确的诊断。

育人失败和活在梦里的人

1这是武志红创造得一个博人眼球的概念,他的巨婴国那本书论证特别不严密且举例偏颇,因此看得我特恶心。

其实武志红提出来的这个现象鲁迅早提出来了,问题是鲁迅先生抓一类人群去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是武志红不具备的,这说明武志红的意识水平很烂。

2曾奇峰给武志红巨婴国作序让我对我们心理学的落后感到悲哀,我们目前还在学人家的阶段,而且普遍水平不高

3千与千寻里的大宝贝,冯友兰的人生四重境界,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阅读层次,派克书里的心灵层次和人生境界,梁漱溟先生的学问八阶段,寒哲对文学欣赏水平与宗教观与人的意识水平的评价——我看过的对人的认知水平的分层和心境变化,武志红的巨婴是无原则,无底线的受动物本能和风俗习惯驱动的生物人群的说法。

4巨婴和中二心智其实是育人失败和死于安乐的结果,前者是家庭和学校教育质量垃圾导致的,后者是吃饱喝足和娱乐至死的商业社会决定的,再往深里说是国民素质问题。

5武志红这类人大行其道其实反映大众缺乏针对理论假设,证据来源去批评性思考的能力,因此这类网红文章一旦一抓住民众恐惧情结和压抑得情绪即可贩卖焦虑去发财。

其实这种民众的非理性狂热和被煽动在今敏的红辣椒和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里反映得淋漓尽致,大部分人都是活在白日梦里的人。

解释我家族里的巨婴和中二人群

神作啊!12款人格障碍类型,比十二属相和十二星座更靠谱:依恋型,回避型,强迫型,抑郁型,偏执分裂型,被动攻击型,自恋型,表演型,反社会型,边缘型——总有一款适合你,或者你的仇人。

老爸——反社会型人格,还没有到障碍的严重程度,不过派克的案例里列举了一堆懒惰成性和迷信yinmou论的人,我总觉得派克在解释我的垃圾家族。

三尖子——反社会人格障碍,人渣的代表,是我见过的垃圾人群里血缘关系最近的。

暴民爷爷,二尖子——继承了爷爷暴民文化基因,印证了叔本华说得文化基因遗传自父亲和奸臣总是出一窝的现象。

奶奶——自恋型人格障碍,那个冷漠和自私,我们家族的婆媳大战比电视剧精彩得多

二大娘——表演型人格障碍,2偏3的矫揉造作和伪善的代表

巨婴姥姥——依赖性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前者是文化水平太低导致的,后者是9号7层级的表现

姥爷——回避型人格类型,自私冷漠且情绪化

老妈——表演型人格和歇斯底里症,真诚却不幸的代表

鳖货——自恋型人格障碍,她和侯梦丹等煞笔玩意让我见识到什么叫作秀,世故和钻营,也让我见识到什么叫两面三刀

不要被错觉蒙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虽然每年报考人数增长的很快,今年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340万,数字很可怕,但是希望真心想要考研的同学不要被吓到。

因为大部分人是友情参与和自我感动,如同黑泽明说得必须马拉松赛跑式的磨剧本和读名著才能慢慢成为导演,而大部分人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首先,报名的人当中真正复习的,每天去图书馆学习的,最后都考上了,除非你报考的是经济学超级热门的这种专业,或者是国内Top名校。

考研究生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炮灰,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普通本科的考研报名率非常高,有的专业几乎三分之二的人都考研,图书馆占个座位都很难,

但是图书馆大半的人的复习状态就是这样的:早上六点起床,跑去图书馆占座,觉得自己起得这么早,补偿下自己趴着睡会 → 睡一会起来看两眼书 → 打开手机微信唠唠嗑 → 发发牢骚发个朋友圈打个卡 → 忍不住又玩两把王者荣耀 → 该琢磨中午吃什么了 → 吃饭前学会习 → 微信找朋友约饭 → 抱怨下考研真难 → 睡个午觉 → 看会手机清醒一下 → 三点了学会习 → 题目好难,暴躁一下 → 该吃晚饭了 → 吃完饭逛一逛 → 找研友唠唠嗑,看看他们复习进度 → 刷刷微博看看考研名师们的微博 → 微博人均数学140,自暴自弃 → 思考今天干了些啥 → 恨自己不争气,悔恨半小时 → 回寝前学会习 ,到寝室一定要学习,弥补下今天白天的懒散 → 到寝室,学一天了也挺累,今天就休息休息看会电视打会游戏吧 → 躺在床上,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好好学习。

当然,考研逆袭的人也非常多,985/211也不是所有人都考研成功,但是我相信,不说100%的努力,能付出自己90%以上努力的人肯定都考上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心里一定要有 bi 数,如果你大学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没跟着老师做过任何科研,大学挂科,前三年浑浑噩噩,还要报考清华北大这一类的高校,你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其实考个普通的211,或者985不太热门的专业,是不难的,一定要相信自己,自信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定要在这之前称一称自己几斤几两,不要高估了自己,也不要过分悲观。搞清楚目标院校历年的报考情况,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刷刷网课,课下一定要多做题,多动手,你们一定能成功,师弟师妹们,加油!

客观认识自己的优势智能,人格类型,志趣和标准化考核的标准,选择自己如鱼得水的专业方向

傅临春 (又是一夏,莲动渔舟。)

神经可塑性:成人的神经网络可以改变。 我自己长年的个人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所有的思考回路和行为模式都可以改变,无论它多么根深蒂固,只要你想,只要你努力,它就能够改变。 相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相信自己能变好,能进步,陷在沼泽里的人才有力量奋力挣扎。 (2回应) 2019-07-18 22:26:52 7人喜欢

第43页 人格障碍的认知侧写 傅博一 (恩~~你叫什么名字呀?) 人际策略的进化//19

我们推测,自然选择的过程,在程序化行为与环境或文化的要求之间确定 为疗法 契合点。但是,我所处环的変化要于我动化适应策略的调整一一策略调 更大程度上是我会环境自行修正的结果。因此,那些在原始环境下起作用、 式,延续终生。 关于掠食、争及社交的策略,不会一直适用,尤其对于现今高度个性化、技术化的 社会,因为它有其自已独的文化及社交组织模式。对于被我们诊断为“人格障母 的行为而言,其发展形成的因素之一可能... 2020-11-19 11:15:25 3人喜欢

亚当乐园 (对星球里的万物充满了热爱)

我自己一直很惧怕、反感他人对我的评论,无论评论内容的好坏。这会引起我的攻击性。我会想:你凭什么评论我,你站在什么立场来评论我。所以我也会刻意避免去评论他人,生怕遭人反感。但是这种交际模式导致了很多的缄默、疏离。这一直很困扰我。 刚刚看到下面这段内容,对我很有启发。站在伪“专家”的立场来评论他人,确实很容易伤人自尊,导致敌意。而如果是以共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话,则话语听起来会更温和,更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