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理解人格的模型发展历史

弗洛伊德的经典模型:驱力,地形结构

自我心理学:安娜:防御机制的分类

神经症的冲突:卡伦霍妮:焦虑型

客体关系:克莱因:偏执分裂位与抑郁位

自体心理学:科胡特:自恋型

移情焦点治疗:科恩伯格:边缘型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间

人格形成与心理发育阶段的分期理论主要包括弗洛伊德、克莱因和艾瑞克森的分类法。以下是这些理论的简要概述:

1.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围绕心理性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认为人格的发展与性欲的能量(力比多)的焦点在不同身体部位的转移有关。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 口腔期(Oral Stage, 0-1.5岁):以口腔为中心,婴儿通过吸吮等口腔活动获得满足。
  • 肛门期(Anal Stage, 1.5-3岁):以肛门为中心,儿童通过排泄控制获得快感,关注秩序与自律。
  • 性器期(Phallic Stage, 3-6岁):以生殖器为中心,出现俄狄浦斯情结,儿童逐渐认同与性别相关的角色。
  • 潜伏期(Latency Stage, 6岁到青春期):性欲暂时沉寂,儿童将精力转向学业、社交及其他技能发展。
  • 生殖期(Genital Stage, 青春期及以后):性欲重新觉醒,成熟的性关系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形成。

2. 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阶段

克莱因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客体关系理论,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她的理论强调以下发展阶段:

  • 偏执-分裂位(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0-3个月):婴儿对外界世界的感知是分裂的,体验到好坏两极分化的情感。
  • 抑郁位(Depressive Position, 4-6个月):婴儿开始整合其分裂的好坏客体,体验到内疚和修复的情感。

3.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艾瑞克森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了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围绕一个核心的心理冲突展开,这些冲突对人格形成有关键影响:

  • 信任对不信任(Trust vs. Mistrust, 0-1岁):婴儿通过照顾者的回应建立基本的信任感或不信任感。
  • 自主对羞愧(Autonomy vs. Shame, 1-3岁):儿童通过学会独立行动建立自主感,否则可能产生羞愧和怀疑。
  • 主动性对内疚(Initiative vs. Guilt, 3-6岁):儿童通过主动探索环境形成主动感,若受抑制则可能产生内疚感。
  • 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 6-12岁):儿童通过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勤奋感,若失败则可能产生自卑感。
  •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青少年期):青少年通过探索和确定个人身份形成自我同一性,若失败则可能出现角色混乱。
  • 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s. Isolation, 成年早期):个体通过建立亲密关系形成亲密感,若失败则可能感到孤独。
  • 繁殖对停滞(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成年中期):个体通过关心下一代和社会贡献形成繁殖感,若失败则可能感到停滞。
  • 自我整合对绝望(Integrity vs. Despair, 老年期):老年人通过回顾一生,若感到满意则形成自我整合感,若感到遗憾则可能产生绝望。

这些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帮助理解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心理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