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人格形成与心理发育阶段:口欲期、肛门期、前俄狄浦斯期、和俄狄浦斯期

成熟的人格结构

神经症结构

边缘型结构

自恋型结构

精神病性结构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

心理发育阶段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由弗洛伊德提出。这些阶段描述了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阶段都与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心理特质相关。以下是口欲期、肛门期、前俄狄浦斯期、和俄狄浦斯期的特点:

1. 口欲期(Oral Stage)
  • 年龄段:0-1岁
  • 身体部位:口腔
  • 主要活动:吮吸、咬、吞咽
  • 心理特质
    • 依赖性:婴儿通过口腔获得满足感,如通过哺乳、吸吮拇指等,建立对外部世界的信任。
    • 口腔活动与依恋:口腔活动是婴儿最早的快感来源,口欲期的体验影响个体的依恋关系和依赖性。
    • 未满足的结果:如果在这个阶段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可能会导致成人期的口欲性人格特质,如过度依赖、吸烟、暴饮暴食或口头攻击性。
2. 肛门期(Anal Stage)
  • 年龄段:1-3岁
  • 身体部位:肛门
  • 主要活动:排泄控制(如训练如厕)
  • 心理特质
    • 控制与自主性: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会控制身体的排泄功能,这与自我控制和独立性的初步发展有关。
    • 顺从与反抗:这个阶段可能产生顺从(如干净、整洁)的行为,或反抗(如肮脏、混乱)的行为,这取决于如何应对父母的控制和要求。
    • 肛欲性人格:在成人期,未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可能导致过分控制(如过分整洁、吝啬)或过分放纵(如混乱、固执)的特质。
3. 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 Stage)
  • 年龄段:3-6岁
  • 身体部位:无具体部位,关注早期关系和依恋
  • 主要活动:发展早期的客体关系(主要与母亲或主要照料者)
  • 心理特质
    • 依赖与依恋:这个阶段儿童发展出对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的强烈依赖和依恋感,建立早期的客体关系。
    • 分裂与投射:在这个阶段,儿童可能使用原始的防御机制,如分裂(将事物视为“全好”或“全坏”)和投射性认同,以应对内心冲突。
    • 自我与他人分化: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尚未明确,个体仍在发展自我与外界的基本分化。
4. 俄狄浦斯期(Oedipal Stage)
  • 年龄段:3-6岁(部分延伸至青春期)
  • 身体部位:生殖器
  • 主要活动:性别认同和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
  • 心理特质
    • 俄狄浦斯情结:儿童在这个阶段对异性父母产生潜在的性欲望,同时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感或敌意。
    • 性别认同:通过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儿童学会认同同性父母,发展出性别角色认同。
    • 超我发展:在解决俄狄浦斯情结后,儿童内化父母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开始发展超我(Super-ego),形成道德感和内疚感。
    • 未解决的结果:如果俄狄浦斯情结未能得到良好解决,可能导致成人期性别角色的混淆或在关系中持续的竞争性。
总结
  • 口欲期肛门期是个体生命早期与特定身体部位相关的发育阶段,这些阶段与基本的生理需求和控制有关。
  • 前俄狄浦斯期则是俄狄浦斯期之前的一个阶段,主要涉及个体早期与母亲的关系,是心理发展中关键的依恋阶段。
  • 俄狄浦斯期则是儿童开始形成性别认同和处理复杂的情感关系的阶段,这对成年期的性别角色认同和超我的发展至关重要。

每个阶段的顺利发展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人格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些阶段的困难或未解决的冲突则可能导致成人期的心理问题。

二、神经症结构的特点


神经症结构的心理发育阶段,情感依附、客体关系的特点、自体的发展、自我感、自体功能、防御机制等方面的特点

神经症人格结构通常与较为成熟的心理发育阶段相关,主要是俄狄浦斯期或其之后的阶段。与边缘型或精神病性人格结构相比,神经症结构的个体拥有更强的自我整合、情感调节和现实检验能力。以下是神经症人格结构在各个心理方面的特点:

1. 心理发育阶段
  • 主要阶段:神经症人格结构通常处于俄狄浦斯期或之后的阶段。这意味着个体已经经历了早期发展阶段的基本挑战,如依恋关系的建立、基础信任感的发展、排泄控制和自主性的获得,并进入了性别认同和道德感的发展阶段。
2. 情感依附
  • 特点:神经症人格结构的个体通常具有相对稳定和安全的依附模式。他们能够建立和维持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并且在这些关系中感受到情感上的安全感。
  • 依恋风格:一般为安全依恋,尽管有时也可能表现出焦虑性或回避性依恋,但依旧具有较高的关系稳定性。
3. 客体关系
  • 特点:个体能够将他人视为整体的客体,即能够看到他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复杂性,并且能够容忍这种矛盾。
  • 情感处理:他们能够处理与他人的复杂情感,能够在关系中表达爱、愤怒、嫉妒等情感,而不至于破坏关系的稳定性。
4. 自体的发展
  • 自体感:神经症人格结构的个体通常拥有较为稳定和一致的自体感。他们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欲望和需要。
  • 自体整合:他们的自体整合程度较高,自我形象较为一致,不易分裂。
5. 自我感
  • 特点:自我感清晰且稳定,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目标,能够在面对内外压力时保持自我一致性。
  • 自尊:自尊感相对稳固,虽然在某些情境下可能会出现波动,但总体上能够维持。
6. 自体功能
  • 现实检验:神经症人格结构的个体通常具有较强的现实检验能力,即能够清晰地分辨现实与幻想、内部冲突与外部现实的界限。
  • 情感调节:情感调节能力较好,能够适应和处理情感上的压力和挫折,而不会失控或崩溃。
7. 防御机制
  • 特点:主要使用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压抑、升华、合理化、否认等。这些机制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应对内心冲突和外部压力,维持心理平衡。
  • 功能性:虽然神经症人格结构的防御机制可能会在特定情况下过度使用,但它们总体上是功能性的,有助于个体适应社会环境。
总结

神经症人格结构的个体处于俄狄浦斯期或其后的心理发育阶段,他们的情感依附相对稳定,客体关系较为成熟,能够整合自体感和他人的复杂性。自体发展较为完善,自我感清晰且稳定,自体功能健全,具有较强的现实检验能力。防御机制较为成熟,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理困扰,但总体上是适应性的,能够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这一结构的个体虽然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抑郁或其他神经症症状,但他们的基本人格结构仍然是稳固和功能性的,这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心理治疗时较为有效地处理和整合内部冲突。

三、边缘型人格结构的特点

科恩伯格的移情焦点治疗阐述的边缘型人格结构的心理发育阶段,情感依附、客体关系的特点、自体的发展、自我感、自体功能、防御机制等方面的特点

科恩伯格的移情焦点治疗(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 TFP)阐述的边缘型人格结构,通常被认为处于心理发育的早期阶段,具体而言是处于分裂-偏执位相(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这个阶段通常在口欲期和肛门期之间或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 phase)。这一人格结构在情感依附、客体关系、自体发展、自我感、自体功能和防御机制等方面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1. 心理发育阶段
  • 主要阶段:边缘型人格结构处于早期的心理发育阶段,尤其是在分裂-偏执位相(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这个阶段的个体对世界的体验是非整合的,客体和自体的表征容易分裂成全好或全坏的极端。
2. 情感依附
  • 特点:边缘型人格的情感依附往往是不稳定的,并具有高度的情绪化。依恋关系中,个体可能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和焦虑,同时也可能对亲密关系产生极端的理想化或贬低。
  • 依恋风格:通常表现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如焦虑-矛盾型或焦虑-回避型。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经历强烈的情感波动,害怕被抛弃。
3. 客体关系
  • 特点:客体关系通常是分裂的。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理想化为全好或贬低为全坏,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他们难以整合他人的复杂性,容易在关系中经历剧烈的爱恨交织。
  • 情感处理:由于客体关系的分裂,边缘型个体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感到混乱和不安,无法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
4. 自体的发展
  • 自体感:边缘型人格结构的个体通常自体感较为不稳定。他们可能会在面对压力时体验到自体的碎片化,表现出不一致的自我形象和自尊水平的极端波动。
  • 自体整合:自体的整合度较低,个体难以维持一个稳定且一致的自我感。他们往往无法将自体的积极和消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
5. 自我感
  • 特点:自我感较为脆弱且不稳定,边缘型个体常常在面对自我感受到的威胁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空虚感、无意义感或极端的愤怒。
  • 自尊:自尊波动剧烈,容易受到他人评价或关系中的变化的影响,缺乏一种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6. 自体功能
  • 现实检验:边缘型个体的现实检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完整,但在情绪激动或压力较大时可能会短暂地出现失实症状,如过度怀疑、妄想性想法等。
  • 情感调节:情感调节能力较弱,他们容易陷入情感的极端反应中,表现出冲动、敌意或自毁行为。
7. 防御机制
  • 特点:主要使用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splitting)、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全能感(omnipotence)、理想化与贬低(idealization and devaluation)。这些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个体应对内在的情感冲突,但也导致了他们的关系和自我感的不稳定。
  • 功能性:防御机制的使用通常是非适应性的,尽管它们暂时缓解了内心的冲突,但也进一步加剧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混乱。
总结

边缘型人格结构的个体处于早期的心理发育阶段,尤其是分裂-偏执位相,表现出不稳定的情感依附、分裂的客体关系和不稳定的自体感。他们的自体功能受到现实检验能力的影响,但在情绪压力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防御机制主要依赖于原始的、非适应性的策略,尽管能够暂时缓解痛苦,但往往会加剧个体的内部和外部冲突。这种人格结构的个体在治疗中需要通过整合的客体关系和稳定的自体感来达到更健康的心理功能。

四、自恋型人格结构的特点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阐述的自恋型人格结构的心理发育阶段,情感依附、客体关系的特点、自体的发展、自我感、自体功能、防御机制等方面都有什么特点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理论将自恋型人格结构理解为处于一个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通常与“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 phase)相关。这意味着自恋型人格的个体的心理发育未能完全达到健康的自体整合和自尊稳定,他们的情感依附、客体关系、自体发展、自我感、自体功能和防御机制都有独特的表现。

1. 心理发育阶段
  • 前俄狄浦斯期:自恋型人格结构的个体往往处于前俄狄浦斯期的心理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个体尚未完全发展出一个整合的自体,情感上依赖于外部他人(特别是自体客体)来维持自尊和自我稳定。
2. 情感依附
  • 依附特点:自恋型人格的依附关系通常是以自体客体(selfobject)的形式表现出来。个体对他人的依赖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的自尊和自体的一致性,依赖于他人对其的理想化、认可和赞美。
  • 依恋风格:表现为一种过度的依恋或依赖,这种依恋通常是建立在他人对自体的镜映(mirroring)和理想化的基础上。如果这些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个体容易感到极度的空虚或羞耻。
3. 客体关系
  • 特点:自恋型人格的客体关系更多地被视为工具性的,即他人主要被看作是维持自尊和自体完整的工具,而非独立的、复杂的个体。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自体的支持,而不是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
  • 理想化与贬低:他们可能会理想化他人,将他们视为完美的自体客体,但一旦他人未能满足其期待,个体会迅速转变为贬低他人。
4. 自体的发展
  • 自体感:自恋型人格的自体感通常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部他人(特别是自体客体)的影响。由于自体感未能完全整合,他们往往依赖外部的反馈来维持一种临时的、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 自体碎片化:当个体的自体客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出现自体的碎片化,表现为强烈的羞耻感、空虚感或自我贬低。
5. 自我感
  • 特点:自我感较为脆弱且依赖外部认可。自恋型个体通常需要不断地从外部世界获取自体确认,通过他人的认可、赞美和理想化来维持自我感。
  • 自尊:自恋型人格的自尊是波动性的。表面上,他们可能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和自大,但实际上,他们的自尊非常脆弱,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6. 自体功能
  • 现实检验:在自体心理学中,自恋型个体的现实检验能力通常保持完好,但在涉及到自体形象的情境中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知扭曲,以保护脆弱的自体感。
  • 情感调节:情感调节能力较弱,个体容易通过夸大的自体或理想化的自体客体来应对负面情绪,但当这些策略失效时,个体可能会陷入情感崩溃。
7. 防御机制
  • 特点:自恋型人格主要使用防御机制如理想化(idealization)、否认(denial)和投射(projection),以保护脆弱的自体感。他们也可能会使用自恋型防御,如夸大的自体认同或贬低他人,以维护自身的自尊。
  • 功能性:这些防御机制有助于暂时维持自体感和自尊,但在长远来看,可能会导致关系破裂、情感孤立和更严重的心理困扰。
总结

自恋型人格结构处于心理发育的前俄狄浦斯阶段,他们的情感依附和客体关系以自体客体为中心,表现出对他人的工具性依赖和理想化。自体感不稳定,自尊容易波动,且依赖外部认可。虽然他们的现实检验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完好,但在涉及自体的情境中可能会出现认知扭曲。自恋型防御机制帮助他们暂时保护自体感和自尊,但可能导致深层的关系和情感问题。

五、边缘型与自恋型的比较

自恋型人格结构和边缘型人格结构在心理发育上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自恋型人格结构的心理发育相对来说更好一些。

自恋型人格结构
  • 心理发育:自恋型人格结构通常发展到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 phase),这意味着他们的自体已经有了一定的整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自尊和自体感。
  • 自体感:虽然自体感仍然脆弱,需要通过外部的自体客体来维持,但相比边缘型人格结构,自恋型人格的自体感和自尊更为稳定,功能性也相对较好。
  • 防御机制:自恋型人格的防御机制(如理想化和投射)往往是高级的防御机制,虽然不如神经症性防御机制成熟,但比边缘型人格使用的防御机制更为稳定。
边缘型人格结构
  • 心理发育:边缘型人格结构通常发展到更早的阶段,处于分裂-整合阶段(split-integration phase),这意味着他们的自体整合程度较低,情感上更为不稳定。
  • 自体感:边缘型人格的自体感通常是不稳定且未整合的,他们常常在理想化与贬低之间摇摆,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难以维持稳定的自我形象。
  • 防御机制:边缘型人格常使用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splitting)、全能控制和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这些防御机制更加原始且不稳定。
总结

自恋型人格结构通常比边缘型人格结构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心理发育。自恋型人格虽然仍然有较大的心理脆弱性,但他们的自体感更为整合,自尊更为稳定,防御机制也相对更为高级和稳定。相比之下,边缘型人格的自体感更不稳定,防御机制更原始,因此心理发育水平相对较低。

六、科恩伯格的边缘型人格结构和科胡特的自恋型人格结构

科恩伯格的边缘型人格结构和科胡特的自恋型人格结构都描述了人格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它们在理论基础、临床表现、发展阶段和防御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异同。

共同点
  1. 发展阶段:

    • 两种人格结构都处于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 phase)的心理发育阶段。自恋型人格结构发育相对更好一些,而边缘型人格结构停留在较早的阶段。
  2. 自体感的不稳定:

    • 自恋型人格和边缘型人格的个体都表现出自体感的不稳定。虽然程度不同,但都显示出对自尊和自我形象的脆弱性。
  3. 情感依附的困难:

    • 两种人格结构都表现出在依附关系中的困难。自恋型人格更多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的赞美和理想化,而边缘型人格则表现为依附关系中的剧烈波动。
不同点
  1. 理论基础:

    • 科恩伯格(边缘型人格结构):基于客体关系理论,特别是关于分裂(splitting)和整合(integration)的过程。他强调在早期发展中,个体难以整合“好”和“坏”的客体形象,导致了边缘型人格的特征。
    • 科胡特(自恋型人格结构):基于自体心理学,强调自恋人格结构来源于自体的发展失败,特别是在自体客体关系中的问题。自恋型人格是由于自体无法获得稳定和整合的自我感而导致的。
  2. 自体的发展:

    • 边缘型人格结构:自体是未整合的,个体难以形成稳定的自我感,往往在理想化与贬低的极端之间摇摆。
    • 自恋型人格结构:自体感较为脆弱,需要通过外部的自体客体(如他人的认可和赞美)来维持。尽管自恋型人格的自体比边缘型人格结构更整合,但它仍然依赖于外界的反馈来维持自尊。
  3. 情感依附:

    • 边缘型人格结构:依附关系极不稳定,容易产生依恋、拒绝、理想化和贬低的剧烈波动。
    • 自恋型人格结构:依赖于理想化的他人来维持自尊,但在感觉到威胁时可能会迅速退缩和贬低他人。
  4. 防御机制:

    • 边缘型人格结构:主要使用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splitting)、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和全能控制。
    • 自恋型人格结构:使用较高级的防御机制,如理想化和投射,尽管这些机制仍然带有病理色彩。
  5. 临床表现:

    • 边缘型人格结构:情绪极不稳定,自杀意念、自我伤害、冲动行为和剧烈的情感波动是常见症状。
    • 自恋型人格结构:表现为夸大的自我重要感、对他人感受的冷漠、对批评的极度敏感,以及对外界认可的强烈需求。
总结

科恩伯格的边缘型人格结构和科胡特的自恋型人格结构都描述了人格发展中的问题,但它们在自体感的发展、防御机制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自恋型人格结构的心理发育相对更好,防御机制较为高级,而边缘型人格结构表现出更早期的发育问题和更原始的防御机制。

七、前俄期和俄期的情绪特点

在心理分析的理论中,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 stage)和俄狄浦斯期(Oedipal stage)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两个关键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情绪特点对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功能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1. 前俄狄浦斯期的主要情绪特点

前俄狄浦斯期一般指的是从出生到大约3岁左右的阶段,涵盖了弗洛伊德提出的口欲期和肛欲期。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情绪特点与他们对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建立的早期关系密切相关。

  • 依赖性和依附感:在这个阶段,婴儿完全依赖主要照顾者(如母亲)的关爱和照顾。情绪上,婴儿表现出对照顾者的强烈依附感,并从照顾者的存在中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 焦虑与恐惧:如果在这个阶段,婴儿感到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不稳定或不可靠,可能会表现出分离焦虑或失落感。婴儿对照顾者的暂时离开可能引发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 满足与挫折:婴儿通过吮吸、排泄等本能行为获得满足感。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婴儿会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感;相反,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和愤怒。

  • 全能感与无助感:婴儿在这个阶段常常会体验到一种全能感,即相信他们的需求可以立即得到满足。然而,当现实情况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也可能体验到无助感和失望。

2. 俄狄浦斯期的主要情绪特点

俄狄浦斯期通常发生在大约3至6岁之间,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生殖器期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父母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发展出与父母相关的复杂情感。

  • 爱与敌意的混合:在俄狄浦斯期,儿童通常会对异性父母产生一种强烈的爱慕感,同时对同性父母可能产生竞争性或敌意。这种情感的混合状态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

  • 内疚与焦虑:儿童在体验爱与敌意的混合情感时,可能会感到内疚,特别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同性父母的敌意时。这种内疚感可能伴随焦虑,尤其是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或受到惩罚。

  • 认同感的发展:随着俄狄浦斯期的发展,儿童通常会逐渐与同性父母认同,试图模仿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这种认同感有助于儿童发展出更明确的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

  • 冲突与解决:俄狄浦斯期的核心是内在的冲突,即对异性父母的爱与对同性父母的敌意之间的冲突。通过成功解决这种冲突,儿童能够发展出更成熟的情感关系和道德意识。

总结
  • 前俄狄浦斯期:主要情绪特点包括依赖性、依附感、焦虑、满足与挫折以及全能感与无助感。这一阶段的情感体验对个体的安全感和基本信任的形成至关重要。

  • 俄狄浦斯期:主要情绪特点包括爱与敌意的混合、内疚与焦虑、认同感的发展以及冲突与解决。这一阶段的情感体验对性别认同、道德发展以及未来的亲密关系有深远的影响。

理解这些情绪特点对于咨询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许多心理问题的基础,并在来访者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