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珍妮·弗里曼 / 迪恩·莱博维奇 / 大卫·艾普斯顿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0
定价: 88
丛书: 叙事治疗经典译丛
ISBN: 9787568909112
豆瓣评分
8.7
17人评价
5星52.9%
4星23.5%
3星23.5%
2星0.0%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儿童叙事家庭治疗》强调在解决各类儿童问题时,引导儿童展现幽默、想象力和发明才能的重要性。它指导家庭治疗师更有效地引导孩子积极同父母、治疗师合作,双方通过愉快、幽默、新颖且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三位知名家庭治疗师还为我们分享了许多叙事治疗应用于孩子和家庭身上的实践。
投诉 儿童叙事家庭治疗的创作者 · · · · · · [美国] 弗里曼·戴森 弗里曼·戴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珍妮·弗里曼和迪恩·莱博维奇是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婚姻、家庭和儿童治疗师。
大卫·艾普斯顿是新西兰奥克兰家庭治疗中心的领导人之一。他与迈克尔·怀特一起研究并最先提出叙事治疗方式,并撰写了《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
他们三人均为加利福尼亚州约翰·肯尼迪大学职业心理学研究院的教师。
目录 · · · · · · 1.家庭疗法中的有趣沟通 2.撇开问题,认识孩子 3.希望的故事 4.父母在家庭治疗中的角色 5.削弱主要情节与加强次要情节 6.通过信件建立叙事 7.发布新闻 8.艺术与文学价值治疗 9.没有执照的辅助治疗师 10.怪异能力 11.家庭政治学实践 12.个人想象力 13.乔纳森:“我已经克服恐惧,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 14.托尼:“有活力的男孩很棒”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开始进行外化对话时,要先寻求孩子及其家人的同意,可以利用这些提问作为开场白,“我听得出来你们对脾气的问题非常担心,我们肯定会继续想办法解决它的。我想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来了解问题之外的凯特……也就是她不发脾气的时候?”“为了充分了解作为个体以及处于关系之中的你们,我想用点时间了解一下问题之外的你们,以便了解作为个体和家庭一员的你们?”或者问父母:“你觉得凯特是喜欢我先了解问题之外的她,还是被问题控制的她?” 要是问题已经在讨论中,并且正在开始主导谈话,可以这样提问:“我想咱们换种方式谈论凯特的问题,把问题从凯特身上分离出来,减少给予她的压力和指责,大家同意吗?”“咱们大家都暂且放下问题,像度假一样,为谈话增加点新鲜空气,怎么样?”“要是咱们把问题装进盒子,暂且不去想它,关于凯特,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若是问题严重得就像乌云笼罩着孩子一样,以下提问也许会有所帮助:“问题是不是就像日食一样,一点一点地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暗淡?是不是长时间对问题的担心,让你们忘记了对她的喜爱和欣赏?甚至你们已经忘了她积极的一面?问题是不是夺走了你们作为父母的自尊心?” 发现才能 等到家庭同意采用外化问题的方法之后,治疗师可以提出以下开放性的问题:“你希望我首先了解你的哪些事情?”“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或者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你觉得我会对你的哪些事情感到惊讶?” 针对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能告诉我一些罗克珊身上你们欣赏的能力和她的兴趣吗?”“罗克珊的独特之处是什么?”“除了罗克珊的问题,你们还希望我知道她的哪些情况?”“当问题解决之后,你们打算怎样与罗克珊相处?”“你们对她的希望和期待是什么?”“如果我和罗克珊遭遇海难,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她有什么地方值得我敬佩?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有没有让我依靠的地方?” 专门针对父母的问题:“作为她的父亲/母亲,你曾经为她感到骄傲的是什么?”“如果我是你女儿房间墙上... (查看原文) 左耳不说话 2022-04-27 19:57:17 —— 引自章节:2.撇开问题,认识孩子 一些问题可以被善待,驯服或是雇用的方式,以便发挥其更有价值的方面。例如,可以通过有趣的方式驯服脾气,而不是期望孩子再也不会发脾气。孩子可能更喜欢“不理睬问题”,“戏弄它”,“驯服它”,“推到它”,“安慰它”,“修剪它”;不喜欢“抵抗它”,“反驳它”,“进行革命反对它”,“把它送进监狱”,“给它制造陷阱”,“撵走它”,“用想象让它变形”,“把他送到外太空”,或告诉它“去自谋生路!”对有的人,与精神活动相关的隐喻也许更合适,比如“超越它”,“不管它”,或是“协调与它的关系”。我们还可能会想到“抛弃它”或者“寻求其他选择”去外化问题。 (查看原文) 左耳不说话 2022-04-27 19:57:17 —— 引自章节:3.希望的故事
河 2022-11-04 16:25:35 山东 外化问题
0 有用一看一个不吱声 2024-01-08 16:59:28 湖南 不适合叙事疗法初学者,本书为案例集,缺少理论体系的构建。
0 有用左耳不说话 2022-04-27 19:55:23 学会与问题相处,而不是尝试消灭它。
0 有用阿南闯魔城 2020-05-27 09:39:05 《儿童叙事治疗:严重问题的游戏取向》的新版,比旧版价格稍贵点。
1 有用44次日落的日出 2021-04-18 18:56:45 你不是问题,问题不是你。
更多短评 7 条
我要写书评 儿童叙事家庭治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赫拉扎德 2021-05-06 21:24:34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版 叙事治疗的案例心得 也许是命运巧妙安排,在翻开这本书时正好我接收到一个对控制情绪有些问题的孩子。案主小A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来我们这里时出现了难以控制情绪,违抗对立倾向(没有达到障碍),情绪上头时对所有指令都选择不合作,这让我一度非常担心。
在接触到这本书后,我和小A开始叙事治疗创造故事。他为自己无法克制的愤怒外化出一个名叫“火努努”的小人,受社交网络的影响,他还拥有“干饭人”和一个乐于学习的“读书人”。
在我们创造出来的故事中,火努努是一个红色的头顶火焰的结实小矮人。我问当火努努出现时,有没有什么方法让火努努安静下来?或者火努努小A想了想说,火努努其实最怕他家养的一只小猫了,只要小猫一出现,火努努的火气就不见啦。
而乐于学习的读书人是一个爱穿黄色裙子的小人,他很聪明,又高又瘦。当小A做作业时,就会跑出来帮助他一起学习。于是我们后来给小A提供了一个空间,取名叫”读书人之家“和小A约定这个空间里,只有读书人可以出现来陪伴他。
在故事完成设定后,当他偶尔发怒时,我们就知道“火努努”出现了,我们给予他安全发泄情绪的空间,但不会因为火努努的出现在学习要求上有任何让步。慢慢的在与小A的继续叙事的过程中,鼓励读书人和小A团结起来打败总是浪费他时间的火努努。
最后,我们甚至为火努努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利用火努努的勇敢来保护小A和别的小朋友。火努努从让小A乱发脾气的捣乱者,变成了保护小A的守护神。
叙事治疗运用过程中的几个体会:
当读书人(积极的角色)出现时,一定要及时给予正向反馈。要让参与叙事治疗的孩子意识到积极角色出现的越频繁,自己能得到的奖励越多。
问题不会因为被故事化了之后就一下子神乎其技地解决,在与小A工作时,我发现孩子有时候会走极端。当小A发过脾气后,意识到火努努给他带来羞愧时,会说“我立刻就把他杀死了”。这时候千万不要鼓励,要永远记住不论叙事故事多么具体,火努努还是儿童性格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被故事化处理了。前期先引导儿童团结力量和火努努抗争,后期当儿童确信自己胜利之后,再提出一个帮助火努努“洗心革面”的方案。将他性格中的一部分转换为积极的能量,就像最后我们期待保留着火努努勇敢的力量,帮助小A成为一个敢于说不,敢于拒绝不公平的人。
叙事疗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问题外化”的能力。在一般情况里教育者喜欢把问题归咎于儿童的本身——例如“你是一个笨蛋”“你乱发脾气没教养”。这时候儿童等于被定性,看不到自己改变的希望,自然会任由情况继续朝着恶化发展。
然而在叙事疗法的语境中,我们将情绪与儿童本身分离,当问题出现时,我们需要解决的只是问题。当前期火努努偶尔出现时,我们谴责火努努又一次控制了小A,鼓励小A下一次继续与火努努作斗争。当读书人出现时,我们给予积极关注。
当我读完这本书,写下这段文字时,小A已经一个月没有让我们见到火努努。他很喜欢读书人的空间,做作业不需要再被老师寸步不离地守着。最近作业效率快了许多的小A让我们意识到他还拥有艺术家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附上他自己用白纸折出来的一只小猫。
其实想一想,我们成年人也在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拉扯着。只不过我们理智地赋予了他们名字,“焦虑”,“空虚”,“沮丧”,“愉悦”……但退一步想想是不是正是这样才让消极的情绪有了一种难以被改变的无力感。如果我们也对自己多使用一些创造力和儿童般的想象力,我们的难过也可以被故事化成为“蓝色伤心人”、“空虚黑洞星人”、“吹毛求疵完美主义的老处女”,让我们天马行空地借用想象的力量来打败他们。
所以不要再等了,今天就把抑郁星人干回老家!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赫拉扎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有用 30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30 3回应收起 开一朵小花 2013-03-19 11:50:02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版 精彩的专业书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心理治疗书之一,案例详实,解说清晰,与儿童打交道的工作者值得一读。从本书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面对问题孩子的办法。例如外化问题。当孩子染上了某种严重的坏习惯,如何帮他摆脱呢?用外化的语言去评说坏习惯本身,保护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去战胜坏习惯。……
虽然作者说,出书前回访这些当事人,他们的治疗效果有些反复,但都有了许多改善。这些具体案例就像一个个奇迹,真是不可思议!本书不像那些畅销书,极力迎合大众的阅读兴趣,而是客观谨慎地记录和分析,把西方儿童问题咨询过程展现给读者,让人觉得儿童心理治疗原来有那么神奇!
后来,我读到武志红对外化语言的批判,比如,他说”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你要改变它首先要接纳它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之所以养成坏习惯肯定是你曾经受益于它“,先肯定坏习惯,再告别坏习惯,这种观点与本书理念相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还是本书讲得比较客观,它从治疗实践中得出了结论,而不是靠”大胆推测“得来。
书友们可以多多分析,敬请赐教。 投诉 有用 2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2 0回应收起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左耳不说话 展开 片段摘录 左耳不说话
开始进行外化对话时,要先寻求孩子及其家人的同意,可以利用这些提问作为开场白,“我听得出来你们对脾气的问题非常担心,我们肯定会继续想办法解决它的。我想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来了解问题之外的凯特……也就是她不发脾气的时候?”“为了充分了解作为个体以及处于关系之中的你们,我想用点时间了解一下问题之外的你们,以便了解作为个体和家庭一员的你们?”或者问父母:“你觉得凯特是喜欢我先了解问题之外的她,还是被问题... 2022-04-27 19: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