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化对话:命名问题
第三章
外化对话:命名问题
叙事治疗师感兴趣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个人的身份与他们寻求帮助的问题区分开来。因此,他们开始以一种将问题与人及其身份分开的方式来谈论问题。这一做法基于这样的前提:问题是问题,而不是把人视为问题。
外化对话在叙事治疗中无处不在,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将问题与人分开的方式。外化是许多(但并非全部)叙事对话的基础。外化需要在语言使用上做出特定的转变。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或技能,更是一种态度和对话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仅仅将外化作为一种技术使用,往往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当人们寻求治疗师的帮助时,他们通常会以一种假设问题属于自身或存在于自身内部的方式来谈论问题。例如:
- 我是一个抑郁的人,不想去任何地方。
- 我缺乏动力,似乎无法找到做事情的能量。
- 我是一个担忧过多的人。当我尝试新事物时,总会感到焦虑。
这些内化对话(将问题定位在内部的对话)通常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简单结论(如第二章所述)。
叙事治疗师倾听这些描述,并有兴趣参与一种将问题从个人身上移开的对话——即外化对话。因此,当来访者说“我没有动力,什么都做不了”时,治疗师可能会说:“所以这个问题影响了你的能量水平。” 当来访者说“我是一个抑郁的人”时,治疗师可以说:“所以抑郁症让你很难外出”,或者“当问题变得强烈时,它让你觉得自己没有动力。” 对于“我是一个担忧过多的人”,治疗师可以这样外化:“忧虑试图阻止你尝试新事物。”
在外化对话中,问题总是被表述为与人分开的存在。为了帮助治疗师在初次探索外化对话时更好地实践,我有时建议他们想象问题是一个“东西”,存在于房间的其他地方,例如在来访者的肩膀上,或者在另一把椅子上。以这种方式思考可以帮助治疗师在心中明确区分人与问题。
外化对话有许多开始方式。治疗师的语言、用词选择以及句子和问题的措辞都至关重要。陈述和问题的措辞能够将对话从内化转向外化。(见本章末尾表1:《内化与外化对话的一些区别》)
叙事治疗师会倾听来访者对体验的描述,希望听到可能阻碍其生活的词语或短语。他们正在倾听来访者使用的关于问题的名字或指代方式。来访者可能会说:“我太担心了,晚上睡不着觉”,或者“就像我脑子里有一个负面声音告诉我我什么都做不好。” 来访者使用了“担忧”和“负面声音”来指代问题,因此治疗师可能会抓住这两个词。
接下来,治疗师会重新措辞这些词语,以便清楚地表明问题是位于个人及其身份之外的。
在书写问题时,治疗师常常给问题的名字加上大写字母,以进一步促进外化。
在书写问题时,治疗师常常给问题的名字加上大写字母,以进一步促进外化。
命名的力量
一旦问题被外化并赋予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可以成为治疗对话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给问题命名,治疗师和来访者可以更容易地将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来讨论。例如,“忧虑”可以被命名为“担忧先生”,或者“抑郁”可以被命名为“灰暗云朵”。这种命名不仅有助于区分人与问题,还可以使问题显得更加具体和可操作。
探索问题的历史
在命名问题之后,叙事治疗师通常会引导来访者探索问题的历史。这包括了解问题何时首次出现、它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它对来访者生活的影响。通过回顾问题的历史,来访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开始识别那些曾经成功对抗问题的时刻。
例如,治疗师可能会问:
- 你第一次注意到“担忧先生”是在什么时候?
- 在过去的日子里,“灰暗云朵”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的?
- 有没有某些时候,“担忧先生”没有那么强大?如果是的话,那时发生了什么?
这些问题帮助来访者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为寻找替代故事提供了线索。
寻找独特的结果
在探索问题历史的过程中,治疗师还会鼓励来访者寻找独特的结果——即那些问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刻。这些时刻可能很小,但它们是重要的资源,可以帮助来访者重新定义自己和他们的生活。
例如,如果来访者提到有一次他们成功地克服了“担忧先生”的影响,治疗师可能会进一步探讨那次经历的细节:
- 那次你是怎么做到的?
- 当时有哪些因素帮助了你?
- 这件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独特的结果,治疗师可以帮助来访者构建一个更强大的自我形象,并为未来的行为提供灵感。
总结
外化对话不仅仅是将问题从个人身上分离出来,更是通过命名问题、探索其历史以及寻找独特的结果,为来访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他们的生活。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能力和力量,而不是让问题定义他们。
治疗师的陈述与问题
治疗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陈述:“所以,忧虑正在阻止你晚上入睡”,或者提出类似的问题:“负面声音是如何试图说服你什么都做不了的?” 在问题名称前加上“the”这个词,立即将其与个人区分开来。在外部化对话中,通常一个形容词或动词会变成名词。例如,“抑郁”会变成“抑郁症”,“争斗”会被描述为“战斗”,“担忧”则成为“忧虑”。
有时,问题可以被赋予一个人的身份或名字(这被称为将问题拟人化)。向我咨询厌食症对其生活影响的人有时会选择将问题称为“Rex”、“恶魔”、“Fred”或有时是“厌食症”。一些经历遗尿或大便失禁的孩子选择将问题称为“狡猾的小便”或“调皮的大便”。脾气有时也被称作“暴脾气”。
让当事人,尤其是孩子,画出他们认为问题的样子有时也是有帮助的。治疗师经常发现这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将人与问题区分开来。(见下文)
命名问题
重要的是,问题的语言和名称来自于寻求治疗的人,并由他们选择。治疗师可能会问:“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会为这个问题起个名字?” 并邀请他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名称。
治疗师可能会谨慎地建议一个名称或指代问题的方式。“我在想你会如何称呼这个问题,像‘抑郁症’、‘忧虑’、‘内疚’或‘自我怀疑’之类的?这些是我听你讲述时想到的一些东西。你觉得怎么样?” 治疗师会极其小心,以确保所选名称对来访者有吸引力。治疗师绝不希望强加任何名称给他们。他们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确认词语是否合适:“我在想‘焦虑’或‘忧虑’是否适合你?如果我们暂时只把问题称为‘它’,直到我们找到更好的名字,这样更容易的话……”
最初,问题可能只是简单地命名为“它”,直到找到一个适合来访者的名称。在一个对话过程中或一系列治疗课程中,随着更多关于问题特征的发现,用来描述问题的名称可能会改变。至关重要的是,治疗师在整个重新叙述对话的过程中持续与来访者协商。
重新定义问题与对话
在叙事疗法中,重新命名和定义问题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治疗师通过与来访者的持续协商,帮助他们重新构建对问题的理解,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这种重新定义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还能让他们逐渐摆脱问题的束缚。
持续协商的重要性
治疗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与来访者进行协商,确保所选名称和描述方式真正反映了来访者的感受和理解。这是因为问题的名称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它还承载着来访者对问题的情感和认知。例如:
- 如果来访者觉得“焦虑”这个词过于笼统,治疗师可能会进一步探讨:“我们是否可以用‘过度担忧’或‘紧张先生’来描述这个问题?”
- 或者,“你提到这个声音总是告诉你‘你不够好’,那我们是否可以称它为‘批评家’?”
这种协商不仅有助于更精确地定义问题,还能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权。
问题名称的变化
随着治疗的深入,来访者对问题的理解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问题的名称也可能随之调整。例如,一个最初被命名为“灰暗云朵”的抑郁情绪,可能在后续的对话中被重新定义为“阴影”。这种变化反映了来访者对问题本质的新认识,以及他们在对抗问题过程中取得的进步。
治疗师会鼓励来访者分享这些变化的感受,例如:
- “你觉得从‘灰暗云朵’到‘阴影’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 “这个新名字是否让你感到更轻松,或者更能够面对它?”
通过这样的讨论,治疗师可以帮助来访者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积极体验,并为未来的行动提供动力。
画出问题的形象
除了语言上的外化,治疗师还可以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问题。例如,邀请来访者画出他们心目中的问题形象。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儿童,但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为什么画画有效?
- 具体化: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问题显得更加真实且可操作。
- 情感释放:画画的过程本身是一种情感释放的方式,可以帮助来访者减轻心理负担。
- 激发创造力:通过绘画,来访者可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治疗师可以在画画后提出以下问题:
- “你画的这个形象有什么特点?它代表了问题的哪些方面?”
- “如果我们要让这个形象变得更小或更弱,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加深来访者对问题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探索应对策略的积极性。
总结
在叙事疗法中,命名和重新定义问题是帮助来访者重建生活故事的重要工具。通过外化对话、持续协商以及视觉化手段,治疗师可以引导来访者逐步摆脱问题的控制,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关注,同时也需要治疗师始终保持对来访者独特体验的尊重与理解。
什么是可外化的?
在对话过程中,许多不同的事物都可以被外化。
情感
情感如焦虑、担忧、恐惧、内疚和抑郁可能是外部化对话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可能会提出类似以下的问题:
- 那么,内疚感试图让你对自己相信了什么?
- 恐惧是如何说服你认为外出不安全的?
- 嫉妒多久以来一直在试图破坏你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人际关系的某些方面也可以被外化,例如争吵、指责、批评、争斗、绝望、不信任和嫉妒。在这些情况下的问题可能听起来像:
- 这些争执让你对自己作为伴侣的看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 责备让你们彼此之间做了些什么?
- 冲突告诉你们彼此什么?
- 吵架对你们的对话阻碍有多大?
文化和社会实践
文化和社会实践也可以从个人身上分离出来。母亲责备、父母责备、女性责备、异性恋主导、种族主义、经济理性主义等实践可能被命名,这些实践帮助问题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扩大其影响力。
其他隐喻
有时人们会用比喻的方式谈论问题。例如,他们可能会提到“怨恨之墙”、“障碍”、“梦想”,或“绝望的海啸”。这样的隐喻也可以被外化。
多个问题同时存在
在对话过程中,可能会有多个问题被外化。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可以命名并列出所有外化的问题,并要求来访者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或者,在对话中出现各种问题时,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也是可能的。一个问题可能与其他问题协同作用。例如,抑郁可能有“朋友”或“盟友”来协助它。它可能与“自我怀疑”或“自我批评”联手。
关注更广泛的背景
在外部化对话中,选择代表问题的词语时要格外小心。选择的语言不应无意中强化支持问题的主流观念至关重要。一些外部化方式将比其他方式提供更多的行动空间。
例如,如果我正在就一个孩子在学校操场遭受欺凌的经历进行咨询,而他们同样谈到了“悲伤”和“骚扰”的影响,我会感兴趣于进一步询问以确定要外部化的内容。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外部化悲伤可能会无意间掩盖这个孩子生活中发生的权力关系,我可能会问:是骚扰带来了悲伤吗?还是当骚扰存在时,悲伤的存在更多或更少?如果答案确实将悲伤与骚扰联系起来,我可能会询问是否可以再问一些关于骚扰的问题。这样,我既能保持对外部化问题时涉及的政治因素的意识,同时也能与孩子协商,确保我们为问题找到一个真正代表他/她经历的名字。
外化的意义与实践
在叙事疗法中,外化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帮助来访者将问题与自我分离,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通过这一过程,来访者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还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外化的意义
外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给问题起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如何重新定义来访者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例如,当我们将“焦虑”外化为“忧虑先生”,或者将“抑郁”外化为“阴影”,这些名称不仅让问题显得更加具体和可操作,同时也减轻了来访者的心理负担。因为问题不再被视为个人的一部分,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被讨论、挑战和解决的外部实体。
情感的外化
情感如焦虑、担忧、恐惧、内疚和抑郁是常见的外化对象。通过外化,治疗师可以帮助来访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这些情感。例如:
-
焦虑:
如果来访者感到被焦虑所困扰,治疗师可能会问:“焦虑先生最近都在对你说了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不仅让焦虑变得具体化,还让来访者有机会反思焦虑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的。 -
内疚:
对于内疚感,治疗师可能会问:“内疚试图让你相信关于自己的哪些事情?”
这样可以帮助来访者识别出那些不合理的自我指责,并逐步摆脱它们。
人际关系问题的外化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时,外化同样有效。例如,当一对伴侣因为频繁争吵而感到困扰时,治疗师可能会说:
“看来‘争吵’这个家伙一直在你们之间捣乱。它试图让你们相信关于彼此的哪些事情?”
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让伴侣们意识到,问题并不在于他们本身,而是在于他们如何应对“争吵”这一外部力量。
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外化
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外化则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例如,在处理性别歧视或种族主义等问题时,治疗师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非仅仅是个人层面的,而是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来访者可以获得更大的视角,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语
外化是叙事疗法中一种强大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来访者重新定义与问题的关系,还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通过不断的对话和探索,来访者可以逐渐摆脱问题的束缚,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如果您有任何具体的情感或人际问题想要探讨,请随时告诉我!
在外化对话中关注个人生活背景的重要性
在外化对话中,始终关注一个人的生活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果一个年轻人被其家人带到治疗中,家人抱怨这个年轻人易怒且情绪失控(tantrums),我们最初可能会将这个问题外化为“情绪失控”或“脾气”。然而,如果这个家庭最近因为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搬迁了呢?或者,如果这个年轻人及其家庭也在经历种族歧视的影响呢?如果仅仅将问题命名为“脾气”,那么这些背景因素可能会被忽视,并可能导致进一步的不公。因此,探索问题发生的社会背景是外化对话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进一步的对话,问题或许可以被命名为“愤怒”,以反映年轻人生活中与权力和不公相关的问题。
关注更广泛的生活背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虐待问题
在外化对话中,承认人们生活的更广泛背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涉及虐待问题。由于虐待现象的普遍性,检查它是否是某人生活背景的一部分应该是常规程序。这尤其适用于儿童。在某些情况下,当考虑外化对话时,检查是否存在虐待的可能性至关重要。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在谈论他们生活中的恐惧、恐怖情绪或噩梦,这些问题不应被外化,直到对孩子的生活背景进行了彻底的探索。这种对儿童生活背景的探索是为了确保虐待不是导致恐惧、恐怖或噩梦的原因。如果将问题命名为恐惧/恐怖/噩梦,而实际上问题是虐待,这可能会掩盖孩子的经历,并降低解决虐待的可能性。因此,在确定外化对话的方向时,治疗师需要不断检查人们生活的更广泛背景。外化对话应在这些检查过程中以及对人们生活的更广泛背景的持续意识中进行理解。
叙事疗法中的再忆对话
在叙事疗法中,再忆对话(Re-membering conversations)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帮助来访者重新连接那些被遗忘或忽视的生命片段,从而构建更丰富、更有力量的替代故事。
再忆对话的意义
再忆对话的核心在于邀请来访者回忆并重新整合那些能够展现他们能力和价值的关键时刻。这些时刻可能是在问题的影响下被掩盖或忽视的,但它们实际上构成了来访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一过程,来访者可以重新发现自己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力量和智慧。
实践方法
-
寻找独特结果
治疗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来访者识别出那些与问题相悖的独特结果。例如:- “有没有某个时刻,你感觉‘问题’对你的影响稍微小了一些?”
- “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如何做到的?”
-
扩展独特结果
在找到独特结果后,治疗师可以帮助来访者进一步探索这些时刻的意义。例如:- “这次经历让你对自己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 “如果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情境中,会发生什么?”
-
命名和强化替代故事
当来访者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对抗问题的能力时,治疗师可以协助他们为这些积极的经历命名,并逐步构建一个更加有力的替代故事。例如:- “听起来,你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韧性,我们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坚韧之心’?”
再忆对话的应用场景
个人成长
对于正在经历自我怀疑或低自尊的来访者,再忆对话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例如,通过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来访者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比想象中更有能力。
人际关系修复
在处理人际冲突时,再忆对话也可以发挥作用。治疗师可以引导来访者回忆起与对方曾经的美好互动,从而为修复关系奠定基础。例如:
- “你们之间有没有过一些特别温暖的时刻?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
应对创伤
对于经历过创伤的来访者,再忆对话提供了一种温和的方式,让他们逐步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通过聚焦于创伤之外的积极经历,来访者可以逐渐摆脱创伤的阴影。
总结
再忆对话是叙事疗法中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来访者重新连接被遗忘的生命片段,还为他们提供了构建替代故事的机会。通过这一过程,来访者可以逐渐找回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如果您有具体的经历或情境想要探讨,请随时告诉我!
总结:外化对话中的关键点
因此,总结来说,在外化对话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问题的名称应符合来访者的实际体验;
- 来访者需要积极参与决定如何描述问题;
- 所选择的名称应允许对经验的政治性进行考察。
如果治疗师在决定外化什么时存在困惑,他们可能需要向相关人士提出更多问题,以明确指代问题的最佳方式。
关于虐待问题的工作方法
如需进一步探讨与虐待问题相关的工作方法,可参考 Kamsler(1990)和 White(1995)的研究。
为什么选择参与外化对话?
参与外化对话的人们发现它在许多方面都非常有帮助。外化对话建立了一种情境,使个人能够将自己与问题分开。这样一来,问题不再定义他们的身份或“真实”的自我。人们常常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解脱,因为它为他们提供了空间去开始采取行动对抗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了合作修订与问题关系的空间。
当用外化的方式来讨论问题时,问题看起来不那么固定和限制性。当人们从问题中分离出来时,他们的技能、能力、兴趣、竞争力和承诺变得更加显而易见。这些技能越明显,人们就越容易利用它们。外化对话减少了内疚感和指责,同时保留了承担责任的空间。
外化对话开始削弱标签化、病理化和诊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通常被人们视为对生活的贫乏化。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非问题主导的视角来描述自己、他人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外化对话有助于重新命名那些曾经主导他们生活的问题饱和故事。这样,“问题成为了问题,然后个人与问题的关系成为了问题”(White & Epston 1990, p.40)。外化对话使家庭成员能够发展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家庭生活替代故事。
个人与问题分离后的变化
一旦一个人从问题或主导的问题故事中分离出来,一旦他们开始谈论自己是受到问题的影响,而不是自己本身是有问题的,那么选择就会变得可行。他们曾经或者当前与问题影响相分离的时间或方式会更容易被思考和谈论。这些时刻被称为“独特结果”(unique outcomes),将在第七章进行讨论。“独特结果”为不同的故事提供了入口,并对人们的生活给出了丰富的描述。
外化对话还可以减少由于问题的存在而在人与人之间可能产生的无益冲突。当人们开始将问题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时,关于谁该负责的争论便变得不那么重要。当问题不再位于任何一方的身份内部时,合作与协作变得更加可能。
对问题的深入探索与拟人化
就如何指代问题达成一致,并参与外化对话,可以将问题从个人内部转移到外部。然后,就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这种深入的调查可以在与人的对话中的任何时候进行。
治疗师有兴趣尽可能多地揭露和发现以下内容:
- 问题的诡计
- 问题的策略
- 问题的操作方式
- 问题的语言方式:它的声音、语调、所说内容的意义
- 问题的意图
- 问题的信念和想法
- 问题的计划
- 问题的喜好和厌恶
- 问题的规则
- 问题的目的
- 问题的欲望
- 问题的动机
- 问题的技术
- 问题的梦想
- 问题的盟友:谁站在它一边或支持它;哪些力量与它联合
- 问题的欺骗或谎言
随着我们讨论这些问题的所有方面,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广泛探索问题的诡计和操作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详细探讨,可以将问题识别为一个独立的“事物”或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这类对话有时被称为“拟人化问题”的对话。所提出的问题引导我们将问题视为具有自己生活方式和动机的存在,这与寻求帮助的人的特征是不同的。
解释这种类型对话的一种方法是向你介绍麦德琳(Madeline)。我们在她八岁时相遇,麦德琳向我咨询了“笨虫”(Dumb Bug)对她生活的影响。“笨虫”妨碍了她在学校集中注意力,使麦德琳难以尝试新事物。在我们最初的几次会面中,我向麦德琳提出了许多关于“笨虫”及其行为的问题。我会总结一些麦德琳告诉我的事情以及我问她的问题。这些内容来自一段时间内的多次对话。
爱丽丝:那么,“笨虫”对你说了些什么呢?
麦德琳:它说我什么也做不了,并试图阻止我去尝试。
爱丽丝:它是如何阻止你去尝试的呢?
麦德琳:它会说,“你做不到的,太难了,根本没开始的必要,因为你肯定做不好。”
爱丽丝: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些话的?它有没有一种特别的声音或说话方式?
麦德琳:哦……它的声音很大。
爱丽丝:很大的声音?
麦德琳:它对我大喊大叫,而且语气很不友好。
爱丽丝:它总是这样不友好地对你说话吗?
麦德琳:总是这样。它从不说好听的话,只会说“你很笨”“你很愚蠢”这样的话。
爱丽丝:它什么时候会说这些话?是时时刻刻都在说,还是只在某些时候?
麦德琳:只是在某些时候,但通常是当我从老师那里拿到作业的时候,或者是在运动场上,它也会对我说一些话。
爱丽丝:在运动场上它会说什么?
麦德琳:“你很笨,你不能参加那个队,因为其他孩子不会想要你。”
爱丽丝:所以它是在批评你,对吗?
麦德琳:是的,它总是在批评我,无论做什么都批评我。即使我在家洗碗的时候,它也会批评我把盘子擦得不好。
爱丽丝:“笨虫”是怎么工作的?你能提前知道它要来了吗?它会给你任何警告吗?
麦德琳:有时候我知道它在那里,因为它会让我的胃感到不适。
爱丽丝:所以它先针对你的胃吗?对吗?
麦德琳:不对。在那之前,它已经在我的脑海里说些话,然后才影响到我的胃。
爱丽丝:然后会发生什么呢?
麦德琳:嗯,当我的胃开始不舒服时,我就什么都做不了,也无法思考。
爱丽丝:所以它的策略是先抓住你的思绪,然后再影响你的胃。
麦德琳:是的。
爱丽丝: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它是快速起作用还是缓慢起作用?
麦德琳:一旦它下定决心,笨虫就会很快行动起来。
所有问题都可以被外化。恐惧、焦虑、神经性厌食症、精神分裂症的声音、种族歧视、习惯、疾病、自我怀疑等,都有各自特定的操作方法。问题的表现方式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也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许多女性告诉我,神经性厌食症的声音是一个男性的声音。然而,有些人说它以柔和而微妙的声音说话,而另一些人则表示它是以一种专横且洪亮的声音出现。她们都说,它告诉她们如果吃东西就会变胖。对一些女性而言,神经性厌食症一直在与她们对话;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它只在用餐时间和看到食物时才会发声。
治疗师从不假设他们“知道”问题是如何运作的。每次对话都被视为与其他对话独立存在。有时,治疗师与其他人的经验可以被引用,以帮助揭示问题的本质。例如,我可以说给麦德琳听:“我已经和一些经历过类似‘笨虫’困扰的人聊过。你是否想了解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们提到,‘笨虫’喜欢让他们轻易放弃,不去尝试任何新事物。它是否也对你这样做了,还是它用了不同的手段?” 麦德琳对此问题的回答将为进一步探索“笨虫”的运作方式打开更多可能性。
仔细探讨问题的所有方面是有帮助的,因为这能进一步协助个人将自己与问题区分开来。这种探索可以在对话的任何时间进行——甚至从对话开始的最初几分钟起。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治疗师需要留意问题策略的迹象。一旦问题被外化,如果治疗师怀疑问题的策略存在于对话中(即问题正在影响来访者的表达方式),治疗师可以选择通过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他们还可能主动探讨问题的策略及其影响,并与来访者讨论其是否愿意朝着这一方向改善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重新审视与问题的关系
通过让人们将自己与他们寻求帮助的问题分开,外化对话使得探索个人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当我们意识到人们与其寻求帮助的问题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时,这为重塑对话开启了可能性。
治疗师可以要求人们思考如何描述当前他们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可能听起来像这样:“你能否给存在于你和完美主义之间的状况起个名字?” 或者 “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与这个问题的关系?这是一种幸福的关系,还是一种悲伤的关系,抑或是一种复杂类型的联系?” 人们可能会使用像“困扰的”、“争论性的”、“冲突性的”、“爱恨交织的”、“友好的”或者“亦敌亦友”的词汇。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隐喻,例如“它就像一场史诗”或者“它就像被一个暴君统治”。这些探索有助于描述个人与问题之间关系的本质。
一旦对当前的关系给出了描述,治疗师可能会问一些问题来确定哪种关系更适合个人。这允许人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重塑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也许人们希望结束与问题的关系。在其他情况下,人们可能只是希望与目前的问题建立一种“平静的”、“偶尔的”或“无麻烦的”关系。
以下章节将探讨治疗性对话如何帮助人们改变他们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然而,首先我列出了一张表格,概述了内化对话与外化对话之间的一些差异。
表1:内化对话与外化对话之间的一些差异
内化对话 | 外化对话 |
---|---|
将人视为问题 | 将问题视为问题 |
定位问题
内化对话 | 外化对话 |
---|---|
将问题定位在个人内部。 | 将问题描述为位于个人外部。这为讨论个人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创造了空间。 |
或者将问题置于个人及其身份之外的环境中。 | 行动被视为核心自我或中心本质的表面表现。 |
寻找个体身上所谓的“错误”或“缺陷”。 |
内化对话(续)与外化对话(续)
内化对话 | 外化对话 |
---|---|
寻求他人的意见来解释行为或问题。 | 邀请人们发现他们对事件自身的意义和解释。 |
描述倾向于全面概括个人及其身份,留给其他身份描述的空间很少。 | 允许多种身份描述。 |
使促进、维持和滋养问题存在的社会实践变得隐形。 | 使促进、维持和滋养问题存在的社会实 践变得可见。 |
内化对话与外化对话对比
内化对话 | 外化对话 |
---|---|
导致对生活、自我和关系的简单结论。 | 导致对生活和关系的丰富描述。 |
检查寻求帮助者的内部影响。 | 检查文化、社会政治故事对寻求帮助者生活的 影响。 |
根据人们与“常态”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标签或术语被创造出来以描述人们的经历或问题。当人们被视为不同,他们常常遭受歧视。 | 庆祝差异并挑战“常态”的概念。接纳差异,并努力使歧视性实践可见。 |
将问题理解为“个人及其身份的一部分”。因此,对话围绕着“适应”某些诊断结果的影响展开,例如“自闭症”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D)”。 | 包括与人们讨论关于改变或重新协商与问题的关系。 |
内化对话与外化对话的对比
内化对话 | 外化对话 |
---|---|
认为问题之外的人(如专业人士)是专家。 | 认为个人对自己生活和关系最有发言权。 |
认为改变的推动者是其他人设计用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 认为改变的力量是集体的。外化对话旨在发现已具备的技能和知识。 |
使用的语言通常是 “我是...” | 使用的语言通常是 “它是...” |
通常涉及大量讨论问题及其细节。 | 寻求问题描述之外的替代描述和故事。 |
进一步阅读
- Morgan, A. 1998: ‘能力的对话。’ 见 White, C. & Denborough, D. (编), 《引入叙事疗法:基于实践的文章集》。阿德莱德: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 White, M. & Epston, D. 1990: ‘问题的外化。’ 见 White, M. & Epston, D. (合著者),《叙事疗法的目的》,第二章,第38-76页。纽约:Norton。
在社区工作环境中外化对话的例子:
- 马拉维CARE顾问与Sliep, Y. 1998: ‘Pang’ono pang’ono ndi mtolo - 慢慢地我们捆绑在一起。’ 见 White, C. & Denborough, D. (编),《引入叙事疗法:基于实践的文章集》。阿德莱德: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 Wingard, B. 1998: ‘引入“糖”。’ 见 White, C. & Denborough, D. (编),《引入叙事疗法:基于实践的文章集》。阿德莱德: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 Wingard, B. 1998: ‘悲伤:回忆、反思、揭示。’ 见 White, C. & Denborough, D. (编),《引入叙事疗法:基于实践的文章集》。阿德莱德: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