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B6uYgE2d/?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2&vd_source=27e9af8ab9419903403d4b46003881ad
藏传佛教僧侣明就仁波切将教你如何冥想,并分享他关于寻找幸福的智慧。与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起,踏上自我发现和内心平静的旅程。 明就仁波切是一位著名的冥想导师,他将传统的佛教修行与现代对心灵和心理健康的科学洞见相结合。他的教诲使冥想更容易被全球受众理解和接受。 通过冥想克服个人焦虑挑战,他强调冥想对增强情绪韧性和获得幸福感的好处。作为Tergar冥想社群的指导老师,他带领全球范围内的研讨会和闭关,以幽默和慈悲分享他的智慧。 👇 五大亮点 ✅ 冥想的本质 冥想并非为了获得平静、喜悦或放松——这些只是副产品。 冥想的本质在于觉知,这包括认识到心灵自然的明晰和光明。 ✅ 科学与冥想的结合 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冥想者可以达到700%的伽马波——这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冥想还可以通过神经可塑性重塑大脑,并通过神经发生影响基因表达。 ✅ 心理卫生 冥想就像刷牙:每天只需4-5分钟,一个月就能将抑郁和焦虑减少31-32%。 持之以恒比长时间冥想更重要,才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卫生。
✅ 高级冥想技巧 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 觉察呼吸或声音。 身体扫描和感知重力。 观察思想如同观察流水,将其视为客体。 最后一步是无物冥想,意识回归自身。
✅ 转化的终身技能 嘉宾分享了应对生活挑战的三个核心技能: “接受不完美”——欢迎问题而不是抗拒。 觉察当下——温柔地回归呼吸或感觉。 如实地看待现实——放下控制或改变的需要。
👇 时间戳 00:00 - 简介 01:39 - 恐慌发作的教训 03:59 - 风暴与不变的天空 05:08 - 与恐慌发作和解的旅程 07:00 - 为什么冥想感觉困难 08:51 - 比萨饼的比喻:让思绪自由 10:53 - 心灵的光辉 14:11 - 觉察与维持觉知 17:29 - 科学与冥想:伽马波的发现 21:17 - 科学检验的冥想练习 25:10 - 神经可塑性和大脑转化 28:32 - 冥想作为心灵卫生 31:22 - 给初学者的建议:从小处开始 35:28 - 正式冥想与非正式冥想 38:14 - 渐进式冥想技巧 41:19 - 像观察河流一样观察思绪 43:18 - 无对象冥想:开放的临在 45:04 - 我们为何关注消极想法 46:49 - 天生善性的觉察 50:39 - 爱、慈悲与觉知 55:01 - 应对焦虑和恐慌症的实用建议
藏传佛教僧侣明就仁波切将教你如何冥想,并分享他关于寻找幸福的智慧。与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起,踏上自我发现和内心平静的旅程。
明就仁波切是一位著名的冥想导师,他将传统的佛教修行与现代对心灵和心理健康的科学洞见相结合。他的教诲使冥想更容易被全球受众理解和接受。
通过冥想克服个人焦虑挑战,他强调冥想对增强情绪韧性和获得幸福感的好处。作为Tergar冥想社群的指导老师,他带领全球范围内的研讨会和闭关,以幽默和慈悲分享他的智慧。
👇 五大亮点
✅ 冥想的本质
冥想并非为了获得平静、喜悦或放松——这些只是副产品。
冥想的本质在于觉知,这包括认识到心灵自然的明晰和光明。
✅ 科学与冥想的结合
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冥想者可以达到700%的伽马波——这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冥想还可以通过神经可塑性重塑大脑,并通过神经发生影响基因表达。
✅ 心理卫生
冥想就像刷牙:每天只需4-5分钟,一个月就能将抑郁和焦虑减少31-32%。
持之以恒比长时间冥想更重要,才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卫生。✅ 高级冥想技巧
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
觉察呼吸或声音。
身体扫描和感知重力。
观察思想如同观察流水,将其视为客体。
最后一步是无物冥想,意识回归自身。✅ 转化的终身技能
嘉宾分享了应对生活挑战的三个核心技能:
“接受不完美”——欢迎问题而不是抗拒。
觉察当下——温柔地回归呼吸或感觉。
如实地看待现实——放下控制或改变的需要。
多年之后,在2002年时,明就仁波切和几位长期禅修的行者,受邀前往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魏斯曼研究室,参与“头脑成像和行为”的研究。在这次研究中,李察大卫森、安东路兹和其他科学家针对“禅修对高阶禅修者的头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观察。这次破天荒的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发表在包括《国家地理杂志》和《时代杂志》在内的许多拥有全球最多读者群的出版品上。明就仁波切前往全球各地教学,也在四大洲都成立了佛法中心。 他经常直言不讳而且十分幽默地谈到他自己遭遇到的个人困境,这让他深受全世界数千位学生的敬爱。仁波切的畅销书《世界上最快乐的人》(The Joy of Living: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登上了《纽约时报》的销售排行榜,并且已经被翻译成二十种以上的语言版本。之后又发表了《你是幸运的》(Joyful Wisdom: Embracing Change and Finding Freedom),以及插画童书《小吉宝贝》(Ziji: The Puppy that Learned to Meditate)。 仁波切最新出版的中文书是教导止观禅修的实修指引《请练习,好吗?》和《带自己回家:藏传佛法前行修持指导》。 2011年起,仁波切开始他为期多年的隐姓埋名云水禅修的闭关,直到2015年11月才圆满了这次的闭关,然后不久2016年1月仁波切在菩提迦耶又进行了一次将近一个月的短期闭关。
一诺的一个问题,也许人最终追求的不一定是幸福,而且,大脑的平和,幸福只是中间的一个状态。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这书标题党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想了自己,发现还有东西放不下。想好好做人,却又发现苦海无边。索性就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撞一天钟做一天和尚,反正吃喝不愁。完事了还能装装逼,何乐而不为?
第七世明就仁波切(1976年—),生于尼泊尔努日,由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让炯日佩多杰,认证他为禅修大师咏给‧明就仁波切的转世。顶果钦哲仁波切也认证他同时是禅修大师恰杰‧甘珠尔仁波切的转世。咏给明就仁波切具有能够以清新、愉快而吸引人的方式来呈现西藏古老智慧的一种稀有的能力。他那甚深但却平易近人的教法,以及他轻松的幽默感,使仁波切深受全世界各地学生的爱戴。最独特的是仁波切在他的教导中,结合了他自己的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并将此二者连结到禅修练习上。
童年时期,他就以多年的时间进行严谨的闭关。到了十七岁时,他受邀担任他自己寺院的三年闭关中心的老师,这样的职位极少会由如此年轻的上师来担任。仁波切圆满了经教哲理和内在心理层面的传统佛教训练,之后也在他位于北印度的主座寺院创办了佛学院。 除了藏传佛教广博大量的禅修和经教的训练外,明就仁波切也对西方的科学和心理学一直都深感兴趣。 早年开始,他就与著名的神经学家法兰西斯科瓦瑞拉展开连续的非正式讨论,这位神经学家曾前往尼泊尔去向仁波切的父亲祖古邬金仁波切学习禅修。
一诺的采访对话风格:话多、不能一语中的、缺乏“藏拙”的本领和智慧。她采访的对象其实都是“高纬智慧”下载的人物。简洁有力的提问才是与智者对话的正确开启模式。我接触明就仁波切的书还是三年前,他是高阶冥想者,也是能保持伽马脑电波的僧人,不然不会写“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有声书《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字幕版|快乐指数高达%700的国际禅修导师咏给•明就修行回忆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21F71e/?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27e9af8ab9419903403d4b46003881ad
相信自己念阿弥陀佛,决定能够被阿弥陀佛遵循承诺,接引往生他的极乐世界。
这,就是具足信愿
相信阿弥陀佛的承诺(誓愿),也就是念佛可以往生极乐,就是具足信心。
真的愿意去极乐,就是具足愿心
每天都抽空念佛,至于多念或少念,随缘,量力而为,但必须一天都不中断,不是用念佛赚功德,而是用念佛表达自己的这份持续不变的信愿,仅此而已。
这样,当此生作为人的业报受尽,身命终结之时,阿弥陀佛就会遵守誓愿,前来接引这个念佛众生,生到极乐净土,莲花化生,用如佛美好的身体,无量的寿命,没有任何苦恼逼迫的自由身心,在佛的教导下修行,那里永远安全,没有危险,从修行到成佛之间,都不会退转,更不会堕落,人人决定成佛,那不是一个使人沉溺欲乐的天堂乐园,而是一个万物都能使人感到安乐,又处处都能使人觉悟宇宙生命实相,接触无明我执烦恼,帮助我们早日彻底觉悟,究竟成佛的学校。
每天念佛,可以随各人能力念多或念少,念的多心清净,念的少心混浊,在于个人,而主动中断念佛,就是信愿缺失,信愿不足,就不能往生。
我们为何不快乐?→我们怎么能快乐?→我们活着仅仅是为了快乐吗? 从一个惊惶失措的孩子,转变成幽默、笑口常开的快乐大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2002年藏地心灵导师咏给明就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 家以为仪器坏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当代国际心灵导师、禅修明师咏给明就,在《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他自己是如何通过fo 法 禅 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首先,明就师描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自己的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与科学……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豆瓣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