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 cover Author(s): Gerald Corey,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Diplomate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ISBN: 9781305263727,9781305857469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作者: Gerald Corey 出版社: Brooks Cole 副标题: 10th edition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490 定价: USD 217.95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305263727
作者简介 · · · · · · 杰拉德·科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教授,在1991年曾获得杰出教授奖。他在学校里分别开设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团队咨询等课程,拥有15本著作。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原著第10版)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原著第10版)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杰拉德·科里(Gerald Corey) / 杰拉尔德·科里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原作名: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Tenth Edition
译者: 朱智佩 / 陆璐 / 李滢 / 等
出版年: 2021-3
页数: 476
定价: 11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8431540
豆瓣评分
9.3
158人评价
5星70.9%
4星25.3%
3星1.9%
2星1.3%
1星0.6%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原著第10版)的创作者 · · · · · · 杰拉尔德·科里 杰拉尔德·科里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杰拉德·科里(Gerald Corey)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人类服务与咨询学院荣誉教授,美国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美国心理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心理咨询协会高级会员,团体工作专家协会高级会员。科里教授获得过许多奖项和荣誉,包括在2011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健康咨询师协会的终身成就奖等。他是一位多产的教材类作家,撰写和合著了15本心理咨询类的教材,畅销全球。
【主要译者简介】
朱智佩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硕士,中级心理治疗师,目前就职于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一沙心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兼职心理咨询师,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有关焦虑症、心理治疗安慰剂和简化认知行为治疗等方面的论文10余篇。
【主要审校者简介】
王建玉
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会员,一沙心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治疗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绪论和概述 引言 我的取向 对使用本书的建议 对各章理论的概述 关于斯坦案例的介绍 关于格温案例的介绍 第二章 咨询师:是个体也是专家 引言 咨询师:作为一个有医治能力的人 咨询师的个人治疗 治疗师的价值观和治疗过程 成为一名有效的多元文化咨询师 新手咨询师面临的问题 小结 第三章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引言 将来访者的需求摆在自己的需求之上 伦理决策 知情同意权 保密原则 多元文化中的伦理问题 评估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循证实践的伦理议题 管理咨询实践中的多重关系问题 成为符合伦理的咨询师 小结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二部分 咨询理论与技术 第四章 精神分析疗法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荣格的人格发展观 当代发展趋势: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和关系精神分析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精神分析治疗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五章 阿德勒疗法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阿德勒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六章 存在主义疗法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存在主义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七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以人为中心的表达性艺术治疗 动机访谈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以人为中心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八章 格式塔疗法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格式塔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九章 行为疗法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行为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十章 认知行为疗法 引言 阿尔伯特·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克里斯汀·帕德斯基和凯瑟琳·穆尼的优势取向认知行为疗法 唐纳德·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法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认知行为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十一章 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十二章 女权主义疗法 部分当代女权主义疗法的治疗师 引言 核心概念 治疗过程 应用:治疗技术与程序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女权主义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疗法 后现代主义疗法的当代创始人 社会建构主义概述 焦点解决短程疗法 叙事疗法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后现代主义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十四章 家庭系统疗法 引言 家庭系统疗法的发展 家庭治疗的多层次过程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家庭系统疗法 小结与评估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第三部分 整合与应用 第十五章 整合的视角 引言 心理治疗整合运动 治疗过程 评估和治疗技术在治疗中的作用 小结 总结评语 自我反思与问题讨论 延伸资料 补充阅读材料推荐 参考文献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由Cengage在2024年出版。该书适用于心理学、咨询教育、人类服务以及心理健康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涵盖了当代治疗体系的主要概念和实践,并讨论了一些咨询实践中伦理和专业问题。此外,书中还更新和扩展了成为有效多元文化咨询师的讨论,引入了关于健康、咨询师自我照顾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新材料。部分章节专门介绍了11种咨询理论,并对阿德勒疗法、传统行为疗法、第三代行为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女性主义疗法以及后现代方法等进行了重大修订,以反映这些领域的重要发展。
知识库中《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摘要
1. 书籍目的与适用对象
- 适用对象:本书适用于心理学、咨询教育、人类服务以及心理健康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 主要内容:该书概述了当代治疗体系的主要概念和实践,并讨论了一些咨询实践中伦理和专业问题。它旨在教导学生从各种理论和技术中明智选择,并开始形成个人的咨询风格。
2. 补充资源
- 学生手册:提供自测、理论概述、关键概念词汇表、学习问题、个人应用的问题和案例示例,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教师资源:包括教学指南和支持材料,以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
3. 理论评估与应用
- 每章末尾有总结和评价部分,描述了各理论的贡献、优势、局限性和应用,特别关注在多元文化客户群体中的应用效果。
- 提供了关于进一步培训的建议,指导学生在哪里可以找到更多的学习资源。
4. 精神分析疗法的专家视角
- 包含Dr. Blau对精神分析疗法的讨论,探讨了其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具体案例(如Stan和Gwen)展示了精神分析疗法的应用。
- 总结并评价了经典和当代精神分析方法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5. 多元文化咨询
- 强调了成为有效多元文化咨询师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应用各种咨询理论。
6. 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 展示了治疗联盟的核心作用,并引用了关于心理治疗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结论。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基础,还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灵活运用多种理论和技术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
知识库中《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详细目录
第一部分:导论与基础
-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献词
- 治疗过程 175
- 治疗目标 175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176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177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177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179
- 存在主义咨询的阶段 180
- 适合存在主义咨询的来访者 180
- 在短程治疗中的应用 181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181
- 学校咨询中的存在主义方法应用 182
- 对存在主义疗法的专家视角 183
- 关于Dr. Deurzen的存在主义视角的讨论问题 186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存在主义疗法
-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 方法发展的四个时期 201
- 情感聚焦疗法 202
- 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 203
- 马斯洛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 204
- 核心概念 206
- 人性观 206
- 治疗过程 207
- 治疗目标 207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207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208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209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12
- 早期情感反映的重要性 212
- 个人中心方法的演变 212
- 评估的作用 214
- 个人中心方法哲学的应用 214
第二部分:咨询理论与技术
-
成为有道德的咨询师
- 总结 61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2
- 下一步的方向 62
- 第三章推荐补充阅读材料 64
- 参考文献 64
-
精神分析疗法
- 引言 66
- 核心概念 68
- 人性观 68
- 人格结构 68
- 意识与潜意识 70
- 焦虑 70
- 自我防御机制 71
- 人格发展 72
- 治疗过程 75
- 治疗目标 75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75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76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78
第三部分:整合视角
-
整合视角
- 引言 532
- 心理治疗整合运动 533
- 心理治疗整合的路径 534
- 整合的优势 536
- 发展整合视角的挑战 536
- 多元文化议题在咨询中的整合 539
- 精神和宗教在咨询中的整合 540
- 治疗过程 542
- 治疗目标 542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544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544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545
- 技术与评估在咨询中的位置 547
第四部分:专业实践与伦理
-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 引言 44
- 将客户的需求置于首位 45
- 伦理决策 46
- 伦理规范作为改进实践的催化剂 46
- 伦理决策的一些步骤 47
- 知情同意的权利 48
第五部分:咨询师的自我发展
-
培养幽默感
- 与来访者共同承担责任 36
- 不轻易给建议 36
- 定义你的咨询师角色 37
- 保持个人和专业的活力 37
第五部分:咨询师的自我发展(续)
-
保持个人和专业的活力
- 引言 574
- 自我照顾的重要性 575
- 预防职业倦怠 576
- 识别职业倦怠的早期迹象 577
- 发展个人自我照顾策略 578
- 在职业生涯中维持活力的方法 580
- 专业成长与持续教育 582
-
咨询师的自我反思与成长
- 引言 584
- 自我反思的意义 585
- 反思性实践 586
- 咨询师的自我监督 587
- 同行支持与督导 588
- 持续的专业发展 590
第六部分:具体理论与应用
- 行为疗法
* 核心概念 274
* 人性观 275
* 治疗过程 276
* 治疗目标 277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278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279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280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81
* 行为疗法的应用案例 283
- 认知行为疗法(CBT)
* 核心概念 362
* 人性观 363
* 治疗过程 364
* 治疗目标 365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366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367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368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369
* CBT的应用案例 371
- 辩证行为疗法(DBT)
* 核心概念 276
* Linehan的发展背景 277
* 治疗过程 278
* 治疗目标 279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280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281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282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83
* DBT的应用案例 284
第七部分:案例研究与应用实例
- Stan的案例研究
* 背景信息 311
* Adlerian疗法的应用 148-149
* 选择理论/现实疗法的应用 400-401
*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应用 364-365
* 存在主义疗法的应用 188-189
* 家庭系统疗法的应用 522-525
* 女权主义疗法的应用 434-436
* 格式塔疗法的应用 264-265
* 初诊访谈 10-12
* Stan案例的关键主题概述 12
* 视频资料 12
- 其他案例研究
* Gwen的案例研究 183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案例分析 470-471
*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案例对比 557-560
第八部分:资源与补充阅读
- 推荐补充阅读材料
* 各章节推荐的补充读物 64
* 心理治疗网络资源 525
* 视频资源和采访 525
- 进一步培训建议
* 进一步培训的方向 62
* 相关书籍和期刊 64
* 网络资源和在线课程 65
第九部分:总结与展望
- 未来的方向 * 心理咨询领域的未来趋势 592 * 新兴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前景 594 * 多元文化咨询的未来发展 596 * 心理健康政策与实践的变革 598
第十部分:特定疗法的深入探讨
- 精神分析疗法
* 引言 66
* 核心概念 68
* 人性观 68
* 人格结构 68
* 意识与潜意识 70
* 焦虑 70
* 自我防御机制 71
* 人格发展 72
* 治疗过程 75
* 治疗目标 75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75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76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78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81
* 维持分析框架 81
* 自由联想 82
* 解释 82
* 梦的解析 83
* 对阻抗的分析和解释 83
* 对移情的分析和解释 84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85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86
* 荣格关于人格发展的观点 87
* 当代趋势: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学和关系精神分析 89
* 发展阶段总结 90
* 当代精神动力学治疗的方向 92
- 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 引言 377
* 核心概念 380
* 人性观 380
* 行为的选择理论解释 382
* 现实疗法的特点 382
* 治疗过程 384
* 治疗目标 384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385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385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386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386
* 咨询环境 387
* 导致改变的程序 387
* “WDEP”系统 388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393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394
* 关于选择理论/现实疗法的专家视角 395
* 关于选择理论/现实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397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397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399
* 现实疗法在Stan案例中的应用 400
* 现实疗法在Gwen案例中的应用 401
第十一部分:现代疗法与技术
- 动机访谈
* 与人本主义疗法的共同点 468
* 动机访谈的基本原则 469
* 变化阶段 470
* 与解决焦点短期疗法的共同点 471
* 动机访谈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472
* 叙事疗法 474
* 引言 474
* 核心概念 474
* 治疗过程 475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478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482
* 叙事疗法的专家视角 483
* 关于叙事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487
* 后现代方法的多元文化视角 487
-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局限性与批评
* 局限性和批评 370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372
* 下一步的方向 372
* 推荐补充读物 374
* 参考文献 374
第十二部分:实际应用与案例研究
-
案例研究的应用
* Stan案例的精神分析疗法应用 99
* Gwen案例的精神分析疗法应用 100
* 总结与评价 102
- 经典精神分析方法的贡献 103
- 当代精神分析方法的贡献 103
第十三部分: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疗法
- 人本主义疗法
* 引言 198
* 核心概念 200
* 人性观 200
* 治疗过程 207
* 治疗目标 207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207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208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209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12
* 在短程治疗中的应用 214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215
* 对个人中心疗法的专家视角 216
* 关于个人中心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218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个人中心疗法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219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220
- 存在主义疗法
* 引言 175
* 核心概念 176
* 人性观 176
* 治疗过程 179
* 治疗目标 179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179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180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181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182
* 存在主义咨询的阶段 182
* 在短程治疗中的应用 183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184
* 对存在主义疗法的专家视角 185
* 关于存在主义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186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存在主义疗法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186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187
* Stan案例的存在主义疗法应用 188
* Gwen案例的存在主义疗法应用 189
* 总结与评价 191
* 存在主义方法的贡献 191
* 存在主义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19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193
* 下一步的方向 194
* 免费播客资源 194
* 其他资源 194
* 推荐补充读物 196
* 参考文献 196
第十四部分:多元文化与社会正义
- 多元文化咨询 * 引言 456 * 核心概念 457 * 人性观 457 * 治疗过程 458 * 治疗目标 458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459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460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461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462 * 文化敏感性的培养 463 * 社会正义和多元文化咨询 465 * 多元文化咨询的伦理考虑 466 * 多元文化咨询的应用案例 467 * 关于多元文化咨询的讨论问题 468
第十五部分:家庭系统与婚姻咨询
- 家庭系统疗法 * 引言 504 * 核心概念 505 * 人性观 505 * 治疗过程 506 * 治疗目标 507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507 * 家庭成员的治疗体验 508 * 咨询师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509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10 * 在短程治疗中的应用 512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513 * 对家庭系统疗法的专家视角 514 * 关于家庭系统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516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系统疗法
第十五部分:家庭系统与婚姻咨询(续)
- 家庭系统疗法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系统疗法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517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519
* 家庭系统的应用案例 520
* 关于家庭系统疗法的讨论问题 521
* 总结与评价 522
* 家庭系统方法的贡献 523
* 家庭系统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524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25
* 下一步的方向 525
* 推荐补充读物 526
* 参考文献 527
- 婚姻与伴侣咨询
* 引言 528
* 核心概念 529
* 人性观 530
* 治疗过程 531
* 治疗目标 532
第十五部分:家庭系统与婚姻咨询(续)
- 家庭系统疗法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系统疗法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517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518
* 家庭系统疗法的应用案例 519
* 总结与评价 520
* 家庭系统疗法的贡献 520
* 家庭系统疗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521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22
* 下一步的方向 523
* 推荐补充读物 524
* 参考文献 524
- 婚姻与伴侣咨询
* 引言 526
* 核心概念 527
* 人性观 527
* 治疗过程 528
* 治疗目标 529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530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531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532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33
* 结构式婚姻治疗 534
* 认知行为婚姻治疗 535
* 情感聚焦治疗(EFT) 536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538
* 对婚姻与伴侣咨询的专家视角 539
* 关于婚姻与伴侣咨询视角的讨论问题 540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与伴侣咨询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541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542
* Stan和Gwen案例在婚姻咨询中的应用 543
* 总结与评价 544
* 婚姻与伴侣咨询的贡献 544
* 婚姻与伴侣咨询的局限性与批评 545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46
* 下一步的方向 547
* 推荐补充读物 548
* 参考文献 548
第十六部分:儿童与青少年咨询
- 儿童咨询
* 引言 550
* 核心概念 551
* 人性观 551
* 治疗过程 552
* 治疗目标 553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553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554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555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56
* 游戏治疗 557
* 表达性艺术治疗 558
* 行为疗法在学校环境中的应用 559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560
* 对儿童咨询的专家视角 561
* 关于儿童咨询视角的讨论问题 562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咨询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563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564
* 总结与评价 565
* 儿童咨询的贡献 565
* 儿童咨询的局限性与批评 566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67
* 下一步的方向 568
* 推荐补充读物 569
* 参考文献 569
- 青少年咨询
* 引言 570
* 核心概念 571
* 人性观 571
* 治疗过程 572
* 治疗目标 573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573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574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575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76
* 发展适应性咨询 577
* 学校咨询中的青少年应用 5
第十六部分:儿童与青少年咨询(续)
-
青少年咨询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76
- 发展适应性咨询 577
- 学校咨询中的青少年应用 578
- 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中的应用 579
- 叙事疗法在青少年中的应用 580
- 家庭系统疗法在青少年中的应用 581 * 对青少年咨询的专家视角 582 * 关于青少年咨询视角的讨论问题 584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咨询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585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586 * Stan和Gwen案例在青少年咨询中的应用 587 * 总结与评价 588
- 青少年咨询的贡献 588
- 青少年咨询的局限性与批评 589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90 * 下一步的方向 591 * 推荐补充读物 592 * 参考文献 592
第十七部分:特殊群体与情境中的咨询
- 老年咨询
* 引言 594
* 核心概念 595
* 人性观 595
* 治疗过程 596
* 治疗目标 597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597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598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599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600
* 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601
* 人本主义疗法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602
* 家庭系统疗法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603
* 团体咨询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604
* 对老年咨询的专家视角 605
* 关于老年咨询视角的讨论问题 607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老年咨询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608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609
* 总结与评价 610
* 老年咨询的贡献 610
* 老年咨询的局限性与批评 611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12
* 下一步的方向 613
* 推荐补充读物 614
* 参考文献 614
- 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
* 引言 616
* 核心概念 617
* 危机干预的模式 618
* 创伤治疗的过程 620
* 治疗目标 621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622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623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624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625
* 心理急救 626
* 认知行为疗法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627
* 叙事疗法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628
* EMDR(眼动脱敏再处理) 629
* 在学校和社区中的应用 630
* 对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的专家视角 631
* 关于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视角的讨论问题 633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634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635
* 总结与评价 636
* 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的贡献 636
* 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的局限性与批评 637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38
* 下一步的方向 639
* 推荐补充读物 640
* 参考文献 640
第十八部分:特殊议题与整合疗法
- 成瘾与物质滥用治疗
* 引言 642
* 核心概念 643
* 成瘾的定义与分类 643
* 治疗过程 645
* 治疗目标 646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647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648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649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650
* 动机性访谈 651
* 认知行为疗法在成瘾治疗中的应用 652
* 十二步计划 653
* 家庭系统疗法在成瘾治疗中的应用 654
* 团体咨询在成瘾治疗中的应用 655
* 对成瘾与物质滥用治疗的专家视角 656
* 关于成瘾与物质滥用治疗视角的讨论问题 658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成瘾与物质滥用治疗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659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660
* 总结与评价 661
* 成瘾与物质滥用治疗的贡献 661
* 成瘾与物质滥用治疗的局限性与批评 662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63
* 下一步的方向 664
* 推荐补充读物 665
* 参考文献 665
- 整合疗法
* 引言 666
* 核心概念 667
* 整合疗法的定义与原理 667
* 治疗过程 668
* 治疗目标 669
* 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 670
* 来访者的治疗体验 671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672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673
* 技术整合 674
* 理论整合 675
* 个人化整合 676
* 在短程治疗中的应用 677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678
* 对整合疗法的专家视角 679
* 关于整合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681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整合疗法
* 多元化视角的优势 682
* 多元化视角的不足 683
* 总结与评价 684
* 整合疗法的贡献 684
* 整合疗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685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86
* 下一步的方向 687
* 推荐补充读物 688
* 参考文献 688
第十九部分:未来方向与展望
-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未来方向
* 引言 690
*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趋势 691
* 科技对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影响 692
* 远程咨询的发展 693
* 社会正义与多元文化咨询的未来 694
* 伦理与法律问题的未来挑战 695
* 新兴治疗方法与技术 696
* 对未来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家视角 697
* 关于未来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讨论问题 699
* 总结与展望 700
-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未来展望 700
- 面向未来的准备 701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702 * 下一步的方向 703 * 推荐补充读物 704 * 参考文献 704
附录
- 术语表 706
- 索引 714
-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未来方向
* 新兴治疗方法与技术 696
- 正念与接纳疗法的发展 697
- 数字化干预工具的应用 698
- 脑科学与神经反馈技术 699 * 对未来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家视角 700 * 关于未来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讨论问题 702 * 总结与展望 703
-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未来展望 703
- 面向未来的准备 704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705 * 下一步的方向 706 * 推荐补充读物 707 * 参考文献 708
第二十部分:附录与资源
- 附录
* **术语表** 710
* 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的定义与解释 710
* **索引** 718
* 快速查找书中提到的各种主题、人物和概念 718
- 资源指南
* **专业组织与协会** 724
* 国际和国家层面的专业组织及其资源 724
* **在线资源与网站** 726
* 提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网站链接 726
* **书籍与期刊推荐** 728
* 进一步阅读的书籍和学术期刊推荐 728
* **培训与认证项目** 730
* 相关领域的培训课程和认证项目信息 730
- 案例研究与应用
* **综合案例分析** 732
* 深入分析多个案例,展示不同疗法的实际应用 732
* **跨文化案例研究** 736
* 展示多元文化背景下咨询与治疗的独特挑战和策略 736
* **学校与社区中的实际应用** 740
* 在学校和社区环境中应用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具体方法 740
结语
这本书《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还深入探讨了这些理论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它旨在为咨询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来访者的需求。此外,本书也强调了多元文化视角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思考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效地进行咨询与治疗。
通过结合理论、案例研究和实际应用,本书不仅是一本学术参考书,更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心理健康从业者。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服务来访者,并为推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目录,翻译: Contents Preface xvii 2 The Counselor: Person and Professional 18 Part 1 Basic Issues in Counseling Practice 1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1 12 Introduction to the Case of Gwen 13 Meet Dr. Kellie Kirksey 13 Background on the Case of Gwen 13 Intake Session 14 Video on Counseling Sessions With Gwen 19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Counselors 20 Personal Therapy for the Counselor 22 The Counselor’s Values and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24 Introduction 2 Where I Stand 3 Suggestions for Using the Book 5 Overview of the Theory Chapters 6 Introduction to the Case of Stan 9 Intake Interview With Stan 10 Overview of Some Key Themes in Stan’s Life Introduction 19 The Counselor as a Therapeutic Person 15 Overview of Video MindTap Program for The Case of Gwen 15 Chapter 1 Intake Session 15 Chapter 2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15 Chapter 3 Informed Consent Session 15 Chapter 4 Psychoanalytic (Psychodynamic) Therapy 15 Chapter 5 Adlerian Therapy 15 Chapter 6 Existential Therapy 16 Chapter 7 Person-Centered Therapy 16 Chapter 8 Gestalt Therapy 16 Chapter 9 Behavior Therapy 16 Chapter 10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16 Chapter 11 Choice Theory/Reality Therapy 16 Chapter 12 Feminist Therapy/Social Justice 16 Chapter 13 Postmodern Approaches: 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17 Chapter 14 Family Systems Therapy 17 Chapter 15 Integrative Approaches 17 The Role of Values in Counseling 24 Can Counselors Who Self-Identify as Religious Provide Value-Free Counseling to LGBTQ1 Clients? 25 Addressing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Values in Counseling 26 The Role of Values in Developing Therapeutic Goals 28 Becoming an Effective Multicultural Counselor 28 Acquiring Competencies in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29 Incorporating Culture in Counseling Practice Issues Faced by Beginning Therapists 31 32 Dealing With Anxiety 32 Being Yourself and Self-Disclosure 33 Avoiding Perfectionism 33 Being Honest About Your Limitations 34 Understanding Silence 34 Dealing With Demands From Clients 34 Dealing With Clients Who Lack Commitment 34 Tolerating Ambiguity 35 Becoming Aware of Your Countertransference 35 Developing a Sense of Humor 36 Sharing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Client 36 Declining to Give Advice 36 Defining Your Role as a Counselor 37 Maintaining Your Vitality as a Person and as a Professional 37 viiviii C on t en ts Summary 40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40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2 41 References 41 45 The Role of Ethics Codes as a Catalyst for Improving Practice 46 Some Steps in Making Ethical Decisions 47 The 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 48 Dimensions of Confidentiality 49 4 Psychoanalytic Therapy 66 View of Human Nature 68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68 Consciousness and the Unconscious Anxiety 70 Ego-Defense Mechanisms 71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72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70 75 Therapeutic Goals 75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75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7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Ethical Concerns With the Use of Technology 49 Exceptions to Confidentiality and Privileged Communication 50 78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81 Ethical Issues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50 Are Current Theories Adequate in Working With Culturally Diverse Populations? 51 Is Counseling Culture-Bound? 51 Focusing on Both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52 Ethic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Process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Counseling Introduction 67 Key Concepts 68 3 Ethical Issues in Counseling Practice 44 Introduction 45 Putting Clients’ Needs Before Your Own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46 Part 2 52 The Role of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in Counseling 52 Ethical Aspects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55 Managing Multiple Relationships in Counseling Practice 56 Perspectives on Multiple Relationships 58 Becoming an Ethical Counselor 61 Summary 61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62 Where to Go From Here 62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3 64 References 64 Maintaining the Analytic Framework 81 Free Association 82 Interpretation 82 Dream Analysis 83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sistance 83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ransference 84 Application to Group Counseling 85 Applying the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to School Counseling 86 Jung’s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87 Contemporary Trends: Object-Relations Theory, Self Psychology, and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89 Summary of Stages of Development 90 Some Directions of Contemporary Psychodynamic Therapy 92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Psychoanalytic Therapy 94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Dr. Blau’s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97 Psychoanalytic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98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98ix C ont ent s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98 Psychoanalytic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99 Psychoanalytic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100 Summary and Evaluation 102 Summary 102 Contributions of the Classical Psychoanalytic Approach 103 Contributions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tic Approaches 103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Psychoanalytic Approaches 105 Adlerian Therapy 109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Adlerian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148 Adlerian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149 Summary and Evaluation 151 Summary 151 Contributions of the Adlerian Approach 152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e Adlerian Approach 153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Where to Go From Here 154 Free Podcasts for ACA Members Other Resources 154 153 154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5 155 References 155 6 123 124 Therapeutic Goals 124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125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12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Dr. Bitter’s Adlerian Perspective 145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146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147 Introduction 113 Key Concepts 113 View of Human Nature 113 Goal-Directed Movement 114 Goal-Orientation and the Unity of the Personality 115 Community Feeling and Social Interest 117 Private Logic 118 Life Tasks 120 Influences o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120 Birth Order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s 122 Culture, Race, and Ethnicity: Systemic Holism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Adlerian Therapy 141 Adlerian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146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106 Where to Go From Here 106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4 107 References 107 5 Application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137 Application for Family Counseling 138 Application for Group Counseling 138 Applying the Adlerian Approach to School Counseling 139 Existential Therapy 158 Introduction Key Concepts 127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127 Phase 1: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128 Phase 2: Assessing the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Dynamics 128 Phase 3: Encourage Self-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132 Phase 4: Adaptive Reorientation and Reeducation 133 161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Philosophy and Existentialism 162 Key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165 166 View of Human Nature 166 Proposition 1: The Capacity for Self-Awareness 167 Proposition 2: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168 Proposition 3: Striving for Identity and Relationship to Others 170 Proposition 4: The Search for Meaning 172 Proposition 5: Anxiety as a Condition of Living 174 Proposition 6: Awareness of Death and Nonbeing 175x C on t e n ts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175 Key Concepts Therapeutic Goals 175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176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17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View of Human Nature 177 Phases of Existential Counseling 180 Clients Appropriate for Existential Counseling 180 Application to Brief Therapy 181 Application to Group Counseling 181 Applications of Existential Approach to School Counseling 182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Existential Therapy 183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Dr. Deurzen’s Existential Perspective 186 Existential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186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186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187 209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212 Early Emphasis on Reflection of Feelings 212 Evolution of Person-Centered Methods 212 The Role of Assessment 214 Applic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214 Application to Crisis Intervention 215 Application to Group Counseling 215 Application of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chool Counseling 216 Person-Centered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217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Person-Centered Expressive Arts 219 Summary 191 Contributions of the Existential Approach 191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e Existential Approach 193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Where to Go From Here 194 207 Therapeutic Goals 207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207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208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Principles of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217 Creativity and Offering Stimulating Experiences 218 Existential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188 Existential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189 Summary and Evaluation 191 193 194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6 196 References 196 7 206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179 Free Podcasts for ACA Members Other Resources 194 206 Person-Centered Therapy 198 Introduction 200 Four Periods of Development of the Approach 201 Emotion-Focused Therapy 202 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 203 Abraham Maslow’s Contributions to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4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Person-Centered Expressive Arts Perspective 221 Person-Centered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222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222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222 Person-Centered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224 Person-Centered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225 Summary and Evaluation 227 Summary 227 Contributions of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228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229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Where to Go From Here 231 Free Podcasts for ACA Members Other Resources 231 231 230C ont ent s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7 232 References 232 8 Gestalt Therapy Where to Go From Here 9 239 Behavior Therapy Introduction 273 276 Historical Background 276 Four Areas of Development 277 Key Concepts 279 Current Trend in Behavior Therapy 279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Assumptions 279 244 Therapeutic Goals 244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245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24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270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8 271 References 271 Introduction 237 Key Concepts 238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270 Other Resources 270 Training Programs and Associations 235 View of Human Nature 238 Some Principles of Gestalt Therapy Theory Contact and Resistances to Contact 240 The Now 242 Unfinished Business 243 Energy and Blocks to Energy 244 xi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248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249 280 Therapeutic Goals 280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281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28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283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283 The Experiment in Gestalt Therapy 249 Preparing Clients for Gestalt Experiments 251 The Role of Confrontation 252 Gestalt Therapy Interventions 253 Application to Group Counseling 257 Application of the Gestalt Approach to School Counseling 258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Gestalt Therapy 260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Gestalt Therapy Perspective 262 Gestalt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263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263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263 Gestalt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264 Gestalt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266 Summary and Evaluation 267 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 Operant Conditioning Techniques 284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285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286 In Vivo Exposure and Flooding 288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290 Social Skills Training 292 Self-Management Programs and Self-Directed Behavior 292 Multimodal Therapy: Clinical Behavior Therapy 294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Based Approaches 295 Application to Group Counseling 304 Applying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School Counseling 306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Behavior Therapy 307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Behavior Therapy Perspective 309 Behavior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309 Summary 267 Contributions of Gestalt Therapy 267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Gestalt Therapy268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270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309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311xii C on t en ts Behavior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311 Behavior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313 Summary and Evaluation 314 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Therapy 346 Applying Cognitive-Behavioral Counseling With Adolescents in Schools 348 Summary 314 Contributions of Behavior Therapy 315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Behavior Therapy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Where to Go From Here 318 Christine Padesky and Kathleen Mooney’s Strengths-Bas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350 316 318 Other Resources 318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Based Approaches 319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9 319 References 320 10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323 Introduction 324 Albert Ellis’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324 Introduction 324 Key Concepts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353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Dr. Christine Padesky’s Cognitive Behavior Perspective 355 Donald Meichenbaum’s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356 Introduction 356 How Behavior Changes 357 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 358 A Cognitive Narrative Approach to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360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361 326 View of Emotional Disturbance ABC Framework 327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Introduction 350 Basic Principles of Strengths-Based CBT 350 The Client–Therapist Relationship 351 Applications of Strengths-Based CBT 351 326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361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362 328 Therapeutic Goals 328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328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32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330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330 The Practice of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330 Applications of REBT as a Brief Therapy 334 Application of REBT to Group Counseling 334 Application of REBT to School Counseling 335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336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REBT Perspective 338 Aaron Beck’s Cognitive Therapy 340 Introduction 340 A Generic Cognitive Model 341 Basic Principles of Cognitive Therapy 343 The Client–Therapist Relationship 345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364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366 Summary and Evaluation 367 Summary 367 Contributions of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es 368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Approaches 370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372 Where to Go From Here 372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10 374 References 374 11 Choice Theory/Reality Therapy 377 Introduction 379 Key Concepts 380 View of Human Nature 380xiii C ont ent s Key Concepts Choice Theory Explanation of Behavior 382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ty Therapy 382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Constructs of Feminist Theory 413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413 Recent Trends in Feminist Therapy 414 Principles of Feminist Therapy 415 384 Therapeutic Goals 384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385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38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413 386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417 Therapeutic Goals 417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418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41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386 The Practice of Reality Therapy 386 The Counseling Environment 387 Procedures That Lead to Change 387 The “WDEP” System 388 Application to Group Counseling 393 Application of Reality Therapy to School Counseling 394 420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420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Choice Theory/ Reality Therapy Perspective 397The Role of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420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421 The Role of Men in Feminist Therapy 425 Application of the Feminist Approach to Group Work 426 Feminist Social Justice Principles Applied to School Counseling 426 Choice Theory/Reality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397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Feminist Therapy 428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Choice Theory/ Reality Therapy 395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397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399 Reality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400 Reality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401 Summary and Evaluation 403 Summary 403 Contributions of Choice Theory/Reality Therapy 403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Choice Theory/Reality Therapy 404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Where to Go From Here 405 Free Podcasts for ACA Members Other Resources 406 405 405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11 407 References 407 12 Feminist Therapy Introduction 410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412 408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Feminist Therapy Perspective 432 Feminist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and 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 432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432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434 Feminist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434 Feminist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436 Summary and Evaluation 439 Summary 439 Contributions of Feminist Therapy and Multicultural and 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s 441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Feminist Counseling 442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Where to Go From Here 444 Other Resources 443 444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12 445 References 445xiv 13 C on t e n ts Postmodern Approaches 448 Some Contemporary Founders of Postmodern Therapies 449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449 Historical Glimpse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450 The Collaborative Language Systems Approach 451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452 Introduction 452 Key Concepts 453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455 Applying SFBT to Group Counseling 462 Application of Solution-Focused Counseling to School Counseling 463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464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Perspective 467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468 The MI Spirit 468 Common Ground With Person-Centered Therapy 468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469 The Stages of Change 470 Common Ground With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471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to School Counseling 472 Narrative Therapy 474 Introduction 474 Key Concepts 474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475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478 Application of Narrative Therapy to Group Counseling 482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Narrative Therapy 483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Narrative Therapy Perspective 487 Postmodern Approaches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487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487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488 Postmodern Approaches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489 Postmodern Approaches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491 Summary and Evaluation 493 Summary 493 Contributions of Postmodern Approaches Limitation and Criticisms of Postmodern Approaches 496 494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Where to Go From Here 497 496 Free Podcasts for ACA Members 497 Other Resources 497 Training in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Approaches 498 Training in Narrative Therapy 498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13 498 References 499 14 Family Systems Therapy 502 Introduction 503 The Family Systems Perspective 503 Differences Between Systemic and Individual Approaches 504 Development of Family Systems Therapy 505 Structural-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507 Recent Innovations in Family Therapy 508 A Multilayered Process of Family Therapy 509 Forming a Relationship 509 Conducting an Assessment 510 Hypothesizing and Sharing Meaning 513 Facilitating Change 514 Application of Family Systems Approaches to School Counseling 515 An Expert’s Perspective on Family Systems Therapy 516 Discussion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Family Systems Therapy Perspective 520 Family Systems Therapy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520 Strength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520 Shortcomings From a Diversity Perspective 521 Family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522 Family Therapy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525C ont ent s Summary and Evaluation 527 Summary 527 Contributions of Family Systems Approaches 528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Family Systems Approaches 529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529 Where to Go From Here 529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14 530 References 530 Part 3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15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532 Introduction 533 The Movement Toward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533 Pathways Toward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534 Advantages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536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536 Integration of Multicultural Issues in Counseling 539 Integration of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n in Counseling 540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542 Therapeutic Goals 542 Therapist’s Function and Role 544 Client’s Experience in Therapy 54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ist and Client xv 545 The Place of Techniques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547 Drawing on Techniques From Various Approaches 547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nseling and Therapy 555 Feedback-Informed Treatment 556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Applied to the Case of Stan 557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Applied to the Case of Gwen 560 Summary 562 Concluding Comments 563 Self-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Questions 564 Where to Go From Here 564 Other Resources 564 Recommende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for Chapter 15 565 References 565 Name Index567 Subject Index573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目录翻译
前言
xvii
第二章:咨询师:个人与专业角色
18
第一部分:咨询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1
引言与概述
1
-
Gwen案例介绍 13
- 认识Kellie Kirksey博士 13
- Gwen案例背景 13
- 初诊会面 14
- 与Gwen的咨询视频 15
-
咨询师作为治疗性人物的特质 15
- 视频MindTap项目概述(Gwen案例) 15
- 第一章:初诊会面 15
- 第二章:多元文化视角 15
- 第三章:知情同意会面 15
- 第四章: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疗法 15
- 第五章:阿德勒疗法 15
- 第六章:存在主义疗法 16
- 第七章:以人本为中心的疗法 16
- 第八章:格式塔疗法 16
- 第九章:行为疗法 16
- 第十章:认知行为疗法 16
- 第十一章: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16
- 第十二章:女性主义疗法/社会正义 16
- 第十三章:后现代方法:解决方案聚焦短程疗法 17
- 第十四章:家庭系统疗法 17
- 第十五章:整合方法 17
-
价值观在咨询中的作用 24
- 宗教信仰的咨询师能否为LGBTQ客户提供无价值判断的咨询? 25
- 在咨询中处理宗教和灵性价值观 26
- 价值观在制定治疗目标中的作用 28
-
成为有效的多元文化咨询师 28
- 获取多元文化咨询能力 29
- 将文化融入咨询实践 29
初级咨询师面临的问题
31
- 应对焦虑 32
- 做自己与自我披露 33
- 避免完美主义 33
-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局限 34
- 理解沉默 34
- 应对来自客户的需求 34
- 应对缺乏承诺的客户 34
- 容忍模棱两可 35
- 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 35
- 培养幽默感 36
- 与客户共同承担责任 36
- 不给建议 36
- 定义你的咨询师角色 37
- 保持个人和专业的活力 37
总结
40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40
- 推荐补充读物 41
- 参考文献 41
第三部分:咨询中的伦理问题
44
伦理规范在改善实践中的作用
46
- 做出伦理决策的步骤 47
- 知情同意的权利 48
- 保密性的维度 49
- 技术使用的伦理问题 49
- 保密性和特权沟通的例外情况 50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伦理问题 50
- 当前理论是否足以应对文化多样性人群? 51
- 咨询是否受文化限制? 51
- 关注个体和环境因素 52
- 评估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52
- 循证实践的伦理方面 55
- 咨询实践中多重关系的管理 56
- 关于多重关系的观点 58
- 成为有道德的咨询师 61
- 总结 61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2
- 下一步的方向 62
- 推荐补充读物 64
- 参考文献 64
第二部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第四章:精神分析疗法
66
- 人性观 68
- 人格结构 68
- 意识与潜意识 70
- 焦虑 70
- 自我防御机制 71
- 人格发展 72
- 治疗过程 75
- 治疗目标 75
第四章:精神分析疗法(续)
66
-
治疗过程 75
- 维持分析框架 81
- 自由联想 82
- 解释 82
- 梦的分析 83
- 阻抗的分析与解释 83
- 移情的分析与解释 84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85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86
- 荣格关于人格发展的观点 87
- 当代趋势: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学和关系精神分析 89
- 发展阶段总结 90
- 当代精神分析治疗的方向 92
-
专家视角 94
- Blau博士的精神分析视角相关讨论问题 97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精神分析疗法 98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98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98
- 应用于Stan案例的精神分析疗法 99
- 应用于Gwen案例的精神分析疗法 100
-
总结与评价 102
- 古典精神分析方法的贡献 103
- 当代精神分析方法的贡献 103
- 精神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105
第五章:阿德勒疗法
109
- 治疗过程
- 应用于Stan案例的阿德勒疗法 148
- 应用于Gwen案例的阿德勒疗法 149
-
总结与评价 151
- 阿德勒方法的贡献 152
- 阿德勒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15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153
-
下一步的方向 154
- 免费播客(ACA成员专享) 154
- 其他资源 154
- 推荐补充读物 155
- 参考文献 155
第六章:存在主义疗法
158
- 引言
-
关键概念 161
- 历史背景 162
- 当代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重要人物 165
- 人性观 166
- 命题1:自我意识的能力 167
- 命题2:自由与责任 168
- 命题3:追求身份认同和与他人的关系 170
- 命题4:对意义的寻求 172
- 命题5:焦虑作为生活条件 174
- 命题6:死亡和非存在的意识 175
- 治疗过程 175
- 治疗目标 175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176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177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177
- 存在主义辅导的阶段 180
- 适合存在主义辅导的客户 180
- 在短程治疗中的应用 181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181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182
-
专家视角 183
- Deurzen博士的存在主义视角相关讨论问题 186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存在主义疗法 18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18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187
- 应用于Stan案例的存在主义疗法 188
- 应用于Gwen案例的存在主义疗法 189
-
总结与评价 191
- 存在主义方法的贡献 191
- 存在主义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19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194
- 下一步的方向 194
- 推荐补充读物 196
- 参考文献 196
第七章:以人本为中心的疗法
198
- 引言 200
-
方法的发展历程 201
第七章:以人本为中心的疗法
198
- 引言 200
-
方法的发展历程 201
- 四个发展阶段 201
- 情感聚焦疗法 202
- 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 203
- 马斯洛对人本心理学的贡献 204
- 治疗过程
- 治疗目标 207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207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208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208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09
- 早期强调情感反映 212
- 人本主义方法的演变 212
- 评估的作用 214
- 人本主义哲学的应用 214
- 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215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215
- 在学校咨询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应用 216
- 以人本为中心的表现艺术疗法 217
- 表现艺术疗法的原则 217
- 创造力与提供刺激性体验 218
-
专家视角 219
- 关于以人本为中心的表现艺术的专家观点 219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以人本为中心疗法 222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222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222
- 应用于Stan案例的以人本为中心疗法 224
- 应用于Gwen案例的以人本为中心疗法 225
-
总结与评价 227
- 人本主义方法的贡献 228
- 人本主义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229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230
-
下一步的方向 231
- 免费播客(ACA成员专享) 231
- 其他资源 231
- 推荐补充读物 232
- 参考文献 232
第八章:格式塔疗法
237
- 引言 237
-
关键概念 238
- 人性观 238
- 格式塔疗法理论的一些原则 239
- 接触与接触的阻力 240
- 当下 242
- 未完成的事情 243
- 能量与能量的阻碍 244
- 治疗过程 248
- 治疗目标 244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245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247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247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49
- 格式塔实验 249
- 为客户提供格式塔实验的准备 251
- 对抗的角色 252
- 格式塔疗法干预措施 253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257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258
-
专家视角 260
- 关于格式塔疗法的专家观点 260
- 关于格式塔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262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格式塔疗法 263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263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263
- 应用于Stan案例的格式塔疗法 264
- 应用于Gwen案例的格式塔疗法 266
-
总结与评价 267
- 格式塔疗法的贡献 267
- 格式塔疗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268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270
- 其他资源 270
- 推荐补充读物 271
- 参考文献 271
第九章:行为疗法
273
- 引言 273
- 历史背景 276
- **四个
第九章:行为疗法
273
- 引言 273
- 历史背景 276
- 四个发展领域 277
-
关键概念 279
- 当前行为疗法的趋势 279
- 基本特征和假设 279
- 治疗过程
- 治疗目标 280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281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282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283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83
- 行为疗法的具体技术:
- 应用行为分析:操作性条件反射技术 284
- 渐进性肌肉放松 285
- 系统脱敏 286
- 现场暴露与泛化 288
- 眼动脱敏与再处理 290
- 社交技能训练 292
- 自我管理计划与自我导向行为 292
- 多模式疗法:临床行为疗法 294
- 正念与接受为基础的方法 295
- 行为疗法的具体技术: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304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306
-
专家视角 307
- 关于行为疗法的专家观点 307
- 关于行为疗法视角的讨论问题 309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行为疗法 309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309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311
- 应用于Stan案例的行为疗法 311
- 应用于Gwen案例的行为疗法 313
-
总结与评价 314
- 行为疗法的贡献 315
- 行为疗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316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318
- 下一步的方向 318
- 其他资源 318
- 推荐补充读物 319
- 参考文献 320
第十章:认知行为疗法
323
- 引言 324
-
艾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REBT) 324
- 情绪困扰的观点 326
- ABC框架 327
- 治疗过程 328
- 治疗目标 328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328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329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330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330
- REBT的实践 330
- 作为短程疗法的应用 334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334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335
- 专家视角 336
- 关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专家观点 336
- 讨论问题 338
-
唐纳德·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修正 (CBM) 356
- 行为如何改变 357
- 压力接种训练 358
- 认知叙事方法 360
-
认知行为疗法的多元文化视角 361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361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362
- 应用于Stan案例的认知行为疗法 364
- 应用于Gwen案例的认知行为疗法 366
-
总结与评价 367
- 认知行为方法的贡献 368
- 认知行为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370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372
- 下一步的方向 372
- 其他资源 372
- 推荐补充读物 374
- 参考文献 374
第十一章: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377
- 引言 379
-
关键概念 380
- 人性观 380
- 行为的选择理论解释 382
- 现实疗法的特点 382
-
治疗过程 384
- 治疗目标 384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385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385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386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386
- WDEP系统 387
- 需求满足计划 388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390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391
-
专家视角 392
- 关于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的专家观点 392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394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394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395
- 应用于Stan案例的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395
- 应用于Gwen案例的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397
-
总结与评价 398
- 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的贡献 399
- 选择理论和现实疗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400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402
- 下一步的方向 402
- 推荐补充读物 403
- 参考文献 403
第十二章:女性主义疗法
405
- 引言 407
-
关键概念 408
- 女权主义疗法的人性观 408
- 平等、赋权和社会正义 409
- 社会性别角色分析 410
-
治疗过程 412
- 治疗目标 412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413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414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414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415
- 个人与社会变革 415
- 自我确认与批判思考 416
- 支持网络的发展 417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418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419
-
专家视角 420
- 关于女性主义疗法的专家观点 420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女性主义疗法 422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422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423
- 应用于Stan案例的女性主义疗法 424
- 应用于Gwen案例的女性主义疗法 425
-
总结与评价 427
- 女权主义方法的贡献 428
- 女权主义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429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430
- 下一步的方向 431
- 推荐补充读物 431
- 参考文献 432
第十三章:家庭系统疗法
435
- 引言 437
-
关键概念 438
- 家庭系统的观点 438
- 家庭动力学 439
- 家庭生命周期 440
-
治疗过程 441
- 治疗目标 441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442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443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444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445
- 结构化家庭疗法 445
- 沟通模式疗法 446
- 策略性家庭疗法 448
- 叙事家庭疗法 450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452
第十三章:家庭系统疗法(续)
435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续) 445
- 结构化家庭疗法 445
- 沟通模式疗法 446
- 策略性家庭疗法 448
- 叙事家庭疗法 450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452
-
专家视角 454
- 关于家庭系统疗法的专家观点 454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家庭系统疗法 45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45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457
- 应用于Stan案例的家庭系统疗法 458
- 应用于Gwen案例的家庭系统疗法 460
-
总结与评价 461
- 家庭系统方法的贡献 462
- 家庭系统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46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465
- 下一步的方向 466
- 推荐补充读物 467
- 参考文献 467
第十四章:整合疗法
469
- 引言 471
-
关键概念 472
- 整合的定义 472
- 整合的理论基础 473
- 整合的不同类型 474
-
治疗过程 476
- 治疗目标 476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477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478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478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479
- 技术整合 479
- 理论整合 480
- 共同因素模型 481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482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483
-
专家视角 484
- 关于整合疗法的专家观点 484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整合疗法 48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48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487
- 应用于Stan案例的整合疗法 488
- 应用于Gwen案例的整合疗法 490
-
总结与评价 491
- 整合法的贡献 492
- 整合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49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495
- 下一步的方向 496
- 推荐补充读物 496
- 参考文献 497
第十五章: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
499
- 引言 501
-
关键概念 502
- 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502
- 社会正义的概念 503
- 种族、民族和文化认同 504
-
治疗过程 506
- 治疗目标 506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507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508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508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09
- 文化敏感性评估 509
- 文化适应干预 510
- 社会正义行动 512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514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515
-
专家视角 516
- 关于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的专家观点 516
- 应用于Stan案例的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 518
- 应用于Gwen案例的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 520
-
总结与评价 521
- 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的贡献 522
- 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的局限性与批评 52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25
- 下一步的方向 52
第十五章: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续)
499
-
总结与评价(续) 521
- 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的贡献 522
- 多文化咨询与社会正义的局限性与批评 52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25
- 下一步的方向 526
- 推荐补充读物 527
- 参考文献 528
第十六章:后现代方法
529
- 引言 531
-
关键概念 532
- 后现代主义概述 532
- 解构和建构 533
- 叙事疗法 534
- 解决方案导向疗法 536
-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538
-
治疗过程 540
- 治疗目标 540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541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542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543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44
- 叙事疗法的技术 544
- 解决方案导向疗法的技术 546
-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技术 548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550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552
-
专家视角 554
- 关于后现代方法的专家观点 554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后现代方法 55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优势 556
- 多元文化视角的不足 557
- 应用于Stan案例的后现代方法 558
- 应用于Gwen案例的后现代方法 560
-
总结与评价 561
- 后现代方法的贡献 562
- 后现代方法的局限性与批评 56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65
- 下一步的方向 566
- 推荐补充读物 567
- 参考文献 568
第十七章:咨询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569
- 引言 571
-
关键概念 572
- 咨询伦理的基本原则 572
- 法律框架 574
- 道德困境和决策模型 576
-
治疗过程 578
- 治疗目标 578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579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580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581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582
- 伦理评估工具 582
- 法律合规措施 584
- 伦理培训和监督 586
-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588
- 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590
-
专家视角 592
- 关于咨询伦理与法律问题的专家观点 592
- 应用于Stan案例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594
- 应用于Gwen案例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596
-
总结与评价 597
- 咨询伦理与法律问题的贡献 598
- 咨询伦理与法律问题的局限性与批评 599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01
- 下一步的方向 602
- 推荐补充读物 603
- 参考文献 604
第十八章:咨询中的督导与培训
605
- 引言 607
-
关键概念 608
- 督导的作用和重要性 608
- 监督模式 610
- 督导关系的质量 612
-
治疗过程 614
- 治疗目标 614
- 督导者的功能与角色
第十八章:咨询中的督导与培训(续)
605
-
治疗过程(续) 614
- 治疗目标 614
- 督导者的功能与角色 615
- 受督导者的体验 616
- 督导者与受督导者之间的关系 617
-
应用:督导技术和程序 618
- 个体督导 618
- 团体督导 620
- 同行督导 622
- 在线和远程督导 624
-
专家视角 626
- 关于咨询督导与培训的专家观点 626
- 应用于Stan案例的督导与培训 628
- 应用于Gwen案例的督导与培训 630
-
总结与评价 631
- 咨询督导与培训的贡献 632
- 咨询督导与培训的局限性与批评 63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35
- 下一步的方向 636
- 推荐补充读物 637
- 参考文献 638
第十九章:咨询中的评估与诊断
639
- 引言 641
-
关键概念 642
- 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642
- 诊断的标准和工具 644
- 评估与诊断的伦理考量 646
-
治疗过程 648
- 治疗目标 648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649
- 客户在评估和诊断中的体验 650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651
-
应用:评估和诊断的技术与程序 652
- 心理测验和量表 652
- 结构化和半结构化访谈 654
- 行为观察和记录 656
- 文献回顾和第三方信息 658
-
专家视角 660
- 关于评估与诊断的专家观点 660
- 应用于Stan案例的评估与诊断 662
- 应用于Gwen案例的评估与诊断 664
-
总结与评价 665
- 评估与诊断的贡献 666
- 评估与诊断的局限性与批评 667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69
- 下一步的方向 670
- 推荐补充读物 671
- 参考文献 672
第二十章:证据为基础的实践
673
- 引言 675
-
关键概念 676
- 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定义 676
- 临床实践指南 678
- 实施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步骤 680
-
治疗过程 682
- 治疗目标 682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683
- 客户在基于证据的实践中的体验 684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685
-
应用:基于证据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686
-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应用 686
- 精神动力学疗法的应用 688
- 集体疗法的应用 690
- 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692
-
专家视角 694
- 关于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专家观点 694
- 应用于Stan案例的证据为基础的实践 696
- 应用于Gwen案例的证据为基础的实践 698
-
总结与评价 699
- 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贡献 700
- 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局限性与批评 701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703
- 下一步的方向 704
- 推荐补充读物 705
- 参考文献 7
第二十章: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续)
673
-
总结与评价(续) 699
- 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贡献 700
- 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局限性与批评 701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703
- 下一步的方向 704
- 推荐补充读物 705
- 参考文献 706
第二十一章:咨询中的技术与创新
707
- 引言 709
-
关键概念 710
- 技术在咨询中的作用 710
- 创新疗法和工具 712
- 技术伦理与隐私保护 714
-
治疗过程 716
- 治疗目标 716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717
- 客户在技术辅助治疗中的体验 718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719
-
应用:技术与创新的应用实例 720
- 远程咨询与在线治疗 720
- 虚拟现实(VR)在治疗中的应用 722
- 移动应用程序和心理健康工具 724
- 社交媒体与心理健康 726
-
专家视角 728
- 关于咨询中技术与创新的专家观点 728
- 应用于Stan案例的技术与创新 730
- 应用于Gwen案例的技术与创新 732
-
总结与评价 733
- 技术与创新的贡献 734
- 技术与创新的局限性与批评 735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737
- 下一步的方向 738
- 推荐补充读物 739
- 参考文献 740
第二十二章:未来趋势与挑战
741
- 引言 743
-
关键概念 744
- 咨询领域的新兴趋势 744
- 面临的主要挑战 746
- 未来的可能性与发展方向 748
-
未来趋势 750
- 全球化与跨文化咨询 750
- 技术进步与数字化转型 752
- 政策变化与社会影响 754
-
应对挑战 756
- 应对伦理和法律挑战 756
- 提升专业能力与培训 758
- 增强多元化与包容性 760
-
专家视角 762
- 关于未来趋势与挑战的专家观点 762
- 应用于Stan案例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764
- 应用于Gwen案例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766
-
总结与评价 767
- 未来趋势与挑战的贡献 768
- 未来趋势与挑战的局限性与批评 769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771
- 下一步的方向 772
- 推荐补充读物 773
- 参考文献 774
结语:综合展望
775
-
回顾与总结 777
- 各种咨询方法的核心要素 777
- 综合应用的重要性 778
-
未来展望 780
- 持续学习与成长 780
- 推动咨询领域的发展 782
- 结束语 784
附录
785
- 术语表 787
- 索引 791
目录
序言
xvii
第二章:咨询师:个人与专业角色
18
第一部分
咨询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1
引言和概述
1
- 引言 2
- 我的立场 3
- 使用本书的建议 5
- 理论章节概述 6
- Stan案例介绍 9
- Stan的初次访谈 10
- Stan生活中的几个关键主题概述 19
Gwen案例介绍
13
- 认识Dr. Kellie Kirksey 13
- Gwen案例背景 13
- 初次会诊 14
- Gwen咨询视频 19
有效咨询师的个人特质
20
- 咨询师的个人治疗 22
- 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治疗过程 24
咨询中的价值观作用
24
- 自我认定为宗教信仰者的咨询师能否为LGBTQ1客户提供无价值判断的咨询? 25
- 咨询中处理宗教和精神价值观 26
- 价值观在制定治疗目标中的作用 28
成为有效的多元文化咨询师
28
- 获取多元文化咨询能力 29
- 将文化融入咨询实践中 29
初学者治疗师面临的问题
31
- 应对焦虑 32
- 做自己与自我披露 33
- 避免完美主义 33
-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局限性 34
- 理解沉默 34
- 应对客户的需求 34
- 处理缺乏承诺的客户 34
- 容忍模糊性 35
- 意识到你的反移情 35
- 培养幽默感 36
- 与客户共同承担责任 36
- 避免给出建议 36
- 定义你作为咨询师的角色 37
- 保持个人和专业的活力 37
第一章:初次会诊
15
第二章:多元文化视角
15
第三章:知情同意会诊
15
第四章: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疗法
15
第五章:阿德勒疗法
15
第六章:存在主义疗法
16
第七章:以人本为中心的疗法
16
第八章:格式塔疗法
16
第九章:行为疗法
16
第十章:认知行为疗法
16
第十一章: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16
第十二章:女性主义疗法/社会正义
16
第十三章:后现代方法:解决方案导向短期疗法
17
第十四章:家庭系统疗法
17
第十五章:整合方法
17
目录翻译
摘要
40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40
第二章推荐补充读物
41
参考文献
41
第三章: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44
引言
45
- 将客户的需求置于首位 45
- 伦理决策的制定 46
- 伦理规范作为改进实践的催化剂 46
- 做出伦理决策的一些步骤 47
- 知情同意的权利 48
- 保密性的维度 49
- 使用技术的伦理问题 49
- 保密性和特权沟通的例外情况 50
- 评估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50
-
多文化视角下的伦理问题 50
- 当前理论在处理文化多样性群体时是否足够?51
- 咨询是否受文化的限制?51
- 关注个体和环境因素** 52
管理多重关系
56
- 咨询实践中多重关系的视角 58
- 成为有伦理意识的咨询师 61
摘要
61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62
下一步的方向
62
第三章推荐补充读物
64
参考文献
64
第四章:精神分析疗法
66
引言
67
关键概念
68
- 人性观 68
- 人格结构 68
- 意识与无意识 69
- 焦虑 70
- 自我防御机制 71
- 人格发展 72
治疗过程
73
- 治疗目标 75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75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76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77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81
- 维持分析框架 81
- 自由联想 82
- 解释 82
- 梦的解析 83
- 阻抗的分析与解释 83
- 移情的分析与解释 84
- 应用于团体咨询 85
- 将精神分析方法应用于学校咨询 86
- 荣格关于人格发展的观点 87
- 当代趋势: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和关系精神分析 89
- 发展阶段总结 90
- 当代心理动力学治疗的一些方向 92
- 专家对精神分析疗法的观点 94
- 与Blau博士的精神分析观点相关的讨论问题 97
多文化视角下的精神分析疗法
98
- 从多样性的角度看待其优势 98
第四章:精神分析疗法
98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不足之处
98
- 精神分析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99
- 精神分析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100
-
总结与评价 102
- 摘要 102
- 经典精神分析方法的贡献 103
- 当代精神分析方法的贡献 103
- 精神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105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106
下一步的方向
106
第四章推荐补充读物
107
参考文献
107
第五章:阿德勒疗法
109
治疗过程
- 阿德勒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148
- 阿德勒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149
-
总结与评价 151
- 摘要 151
- 阿德勒方法的贡献 152
- 阿德勒方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153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154
下一步的方向
154
免费播客资源(ACA会员)
其他资源
154
第五章推荐补充读物
155
参考文献
155
关键概念
113
- 人性观 113
- 目标导向运动 114
- 目标导向和人格统一性 115
- 社区感和社会兴趣 117
- 私人逻辑 118
- 生活任务 120
-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120
- 出生顺序和兄弟姐妹关系 122
- 文化、种族和民族:系统整体论 122
应用
- 个别心理学应用 137
- 家庭咨询应用 138
- 团体咨询应用 138
- 学校咨询中的阿德勒方法应用 139
专家对阿德勒疗法的观点
141
阿德勒疗法从多元文化视角
146
- 多文化视角的优势 146
- 多文化视角的不足之处 147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106
下一步的方向
106
第四章推荐补充读物
107
参考文献
107
第六章:存在主义疗法
158
引言
关键概念
127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127
- 阶段1:建立关系 128
- 阶段2:评估个体的心理动态 128
- 阶段3:鼓励自我理解和洞察 132
- 阶段4:适应性重新定向和再教育 133
哲学和存在主义的历史背景
162
当代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关键人物
165
人性观
166
- 命题1:自我意识的能力 167
- 命题2:自由与责任 168
- 命题3:追求身份和与他人的关系 170
- 命题4:意义的探索 172
- 命题5:焦虑作为生活的条件 174
- 命题6:对死亡和虚无的意识 175
第六章:存在主义疗法
175
治疗过程
-
关键概念
- 治疗目标 175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176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177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177
- 人性观 177
存在主义咨询的阶段
180
- 适合存在主义咨询的客户 180
- 应用于短期治疗 181
- 应用于团体咨询 181
-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存在主义方法 182
专家对存在主义疗法的观点
183
- 与Deurzen博士的存在主义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186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存在主义疗法
186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186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187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12
- 早期强调情感反思 212
- 以人本为中心方法的演变 212
- 评估的作用 214
- 以人本为中心方法的哲学应用 214
- 应用于危机干预 215
- 应用于团体咨询 215
- 应用于学校咨询中儿童和青少年的以人本为中心方法 216
- 以人本为中心的表达性艺术疗法 217
专家对以人本为中心的表达性艺术疗法的观点
219
摘要
191
- 存在主义方法的贡献 191
- 存在主义方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193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194
- 下一步的方向 194
推荐补充读物
196
参考文献
196
第七章:以人本为中心的疗法
198
引言
200
- 该方法发展的四个时期 201
- 情绪聚焦疗法 202
- 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 203
- 亚伯拉罕·马斯洛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 204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179
- ACA会员免费播客
- 其他资源 194
关键概念
- 治疗目标 207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207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208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表达性艺术疗法的原则
217
- 创造力和提供刺激性的体验 218
存在主义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188
存在主义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189
摘要与评价
191
以人本为中心的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224
以人本为中心的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225
摘要与评价
227
摘要
227
- 以人本为中心方法的贡献 228
- 以人本为中心方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229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231
- 下一步的方向 231
ACA会员免费播客
其他资源
231
第七章:格式塔疗法
232
推荐补充读物
232
参考文献
232
第八章:行为疗法
239
引言
273
- 历史背景 276
- 四个发展领域 277
- 关键概念 279
- 行为疗法的当前趋势 279
- 基本特征和假设 279
治疗过程
270
- 治疗目标 244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245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247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270
推荐补充读物
271
参考文献
271
格式塔疗法
235
引言
237
- 关键概念 238
- 人性观 238
-
格式塔疗法理论的一些原则
- 接触与接触的阻力 240
- 当下(The Now) 242
- 未完成的情结 243
- 能量及其障碍 244
治疗过程
248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49
- 格式塔疗法的实验 249
- 为格式塔实验准备客户 251
- 对质的角色 252
- 格式塔疗法干预措施 253
- 应用于团体咨询 257
-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格式塔方法 258
专家对格式塔疗法的观点
260
- 与格式塔疗法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262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格式塔疗法
263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263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263
格式塔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264
格式塔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266
摘要与评价
267
格式塔疗法的贡献
267
格式塔疗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268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270
行为疗法
239
引言
273
- 历史背景 276
- 四个发展领域 277
- 关键概念 279
- 行为疗法的当前趋势 279
- 基本特征和假设 279
治疗过程
270
- 治疗目标 280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281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282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283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283
应用技术
- 应用行为分析:操作条件反射技术 284
- 渐进性肌肉放松 285
- 系统脱敏 286
- 现实暴露和冲击疗法 288
- 眼动脱敏再处理 290
- 社交技能训练 292
- 自我管理计划和自我导向行为 292
- 多模式疗法:临床行为疗法 294
- 正念和接受为基础的方法 295
应用
- 应用于团体咨询 304
-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行为方法 306
专家对行为疗法的观点
307
- 与行为疗法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309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行为疗法
309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309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311
摘要
行为疗法应用于案例
311
行为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311
行为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313
摘要与评价
314
第九章:认知疗法的应用
346
应用于学校中青少年的认知行为辅导
348
摘要
314
- 行为疗法的贡献 315
- 行为疗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 下一步的方向 318
其他资源
318
- 正念和接受为基础的方法 319
推荐补充读物
319
参考文献
320
第十章:认知行为疗法
323
引言
324
-
阿尔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 324
- 关键概念 326
- 情感障碍的观点
- ABC框架 327
- 治疗过程
专家对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
353
- 与Christine Padesky博士的认知行为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355
唐纳德·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修正
356
- 引言 356
- 行为如何改变 357
- 压力接种训练 358
- 认知叙事方法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应用 360
- 从多元文化视角看认知行为疗法 361
认知行为疗法的关键概念
326
- 人性观 380
- 情感障碍的观点 326
- ABC框架 327
- 治疗过程
强项导向认知行为疗法(Strengths-Based CBT)
350
- 引言 350
- 强项导向CBT的基本原则 350
- 客户-治疗师关系 351
- 强项导向CBT的应用 351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优势与不足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361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362
治疗目标
328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328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329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330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330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实践
330
- 作为短期治疗的REBT应用 334
- 应用于团体咨询的REBT 334
-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REBT 335
- 专家对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观点 336
- 与REBT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338
艾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340
- 引言 340
- 通用认知模型 341
- 认知疗法的基本原则 343
- 客户-治疗师关系 345
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364
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366
摘要与评价
367
- 摘要 367
- 认知行为方法的贡献 368
- 认知行为方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370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372
- 下一步的方向 372
推荐补充读物
374
参考文献
374
第十一章: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377
引言
379
- 关键概念 380
- 人性观 380
第十一章: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377
引言
379
- 关键概念 380
- 人性观 380
选择理论对行为的解释
382
- 现实疗法的特征 382
治疗过程
- 治疗目标 384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385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385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386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386
- 现实疗法的实践 386
- 咨询环境 387
- 导致改变的程序 387
- “WDEP”系统 388
- 应用于团体咨询 393
-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现实疗法 394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选择理论/现实疗法
397
- 专家对选择理论/现实疗法的观点 395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397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399
现实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400
现实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401
摘要与评价
403
- 摘要 403
- 选择理论/现实疗法的贡献 403
- 选择理论/现实疗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404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 下一步的方向 405
其他资源
406
- ACA会员免费播客
- 推荐补充读物 407
- 参考文献 407
第十二章:女性主义疗法
408
引言
410
- 历史与发展 412
女性主义理论的建构
413
- 女性主义对人格发展的观点 413
- 女性主义疗法的近期趋势 414
- 女性主义疗法的原则 415
治疗过程
- 治疗目标 417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418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419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417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420
- 评估和诊断的作用 420
- 技术和策略 421
- 男性在女性主义疗法中的角色 425
- 女性主义方法在团体工作中的应用 426
- 女性主义社会正义原则在学校咨询中的应用 426
多元文化和社会正义视角下的女性主义疗法
432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432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434
女性主义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434
女性主义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436
摘要与评价
439
- 摘要 439
- 女性主义疗法及多元文化和社会正义视角的贡献 441
- 女性主义咨询的局限性和批评 442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 下一步的方向 444
其他资源
443
- 推荐补充读物 445
- 参考文献 445
第十三章:后现代疗法
448
后现代疗法概述
448
- 当代后现代疗法的创始人 449
- 社会建构主义简介 449
- 社会建构主义的历史回顾 450
- 协作语言系统方法 451
解决焦点短程疗法(SFBT)
452
- 引言 452
- 关键概念 453
- 治疗过程 455
- 应用于团体咨询的SFBT 462
-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解决焦点辅导 463
- 专家对解决焦点短程疗法的观点 464
- 与解决焦点短程疗法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467
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468
- MI的精神 468
- 与以人为核心的疗法的共同点 468
- 动机性访谈的基本原则 469
- 改变的阶段 470
- 与解决焦点短程疗法的共同点 471
-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动机性访谈 472
叙事疗法
474
- 引言 474
- 关键概念 474
- 治疗过程 475
- 应用:治疗技术和程序 478
- 应用于团体咨询的叙事疗法 482
- 专家对叙事疗法的观点 483
- 与叙事疗法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487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后现代疗法
487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487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488
后现代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489
后现代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491
摘要与评价
493
- 摘要 493
- 后现代疗法的贡献
- 后现代疗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496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 下一步的方向 497
其他资源
497
- ACA会员免费播客 497
- 其他资源 497
- 解决焦点疗法培训 498
- 叙事疗法培训 498
- 推荐补充读物 498
- 参考文献 499
第十四章:家庭系统疗法
502
引言
503
- 家庭系统视角 503
- 系统方法与个体方法的区别 504
- 家庭系统疗法的发展 505
- 结构-策略家庭疗法 507
- 家庭疗法的近期创新 508
-
多层的家庭治疗过程 509
- 建立关系 509
- 进行评估 510
- 假设和分享意义 513
- 促进改变 514
应用于学校咨询的家庭系统方法
515
专家对家庭系统疗法的观点
516
与家庭系统疗法视角相关的讨论问题
520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家庭系统疗法
520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优势 520
- 从多样性视角看其不足之处 521
家庭疗法应用于Stan案例
522
家庭疗法应用于Gwen案例
525
摘要与评价
527
- 摘要 527
- 家庭系统方法的贡献 528
- 家庭系统方法的局限性和批评 529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29
- 下一步的方向 529
- 推荐补充读物 530
- 参考文献 530
第三部分:整合与应用
532
综合视角
533
- 引言 533
- 心理治疗整合运动 533
- 通往心理治疗整合的道路 534
- 心理治疗整合的优势 536
- **发展综合视角
综合视角(续)
536
- 整合中的挑战 536
- 咨询中多元文化问题的整合 539
- 咨询中灵性和宗教的整合 540
治疗过程
542
- 治疗目标 542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544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544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545
技术和评估在咨询中的位置
547
- 从各种方法中汲取技术 547
- 评估咨询和治疗的有效性 555
- 基于反馈的治疗 556
应用于Stan案例的综合方法
557
应用于Gwen案例的综合方法
560
摘要
562
- 总结评论 56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64
- 下一步的方向 564
- 其他资源 564
- 推荐补充读物 565
- 参考文献 565
名称索引
567
主题索引
573
第三部分:整合与应用
第十五章:综合视角
532
引言
533
- 心理治疗整合运动 533
- 通往心理治疗整合的道路 534
- 心理治疗整合的优势 536
- 发展综合视角的挑战 536
多元文化问题在咨询中的整合
539
- 灵性和宗教在咨询中的整合 540
治疗过程
542
- 治疗目标 542
- 治疗师的功能与角色 544
- 客户在治疗中的体验 544
- 治疗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545
技术和评估在咨询中的位置
547
- 从各种方法中汲取技术 547
- 评估咨询和治疗的有效性 555
- 基于反馈的治疗 556
应用案例
- 应用于Stan案例的综合方法 557
- 应用于Gwen案例的综合方法 560
摘要
562
- 总结评论 563
- 自我反思与讨论问题 564
- 下一步的方向 564
- 其他资源 564
- 推荐补充读物 565
- 参考文献 565
名称索引
567
主题索引
573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涵盖了多种现代和后现代疗法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第十三章介绍了后现代疗法,包括社会建构主义、解决焦点短程疗法(SFBT)、动机性访谈和叙事疗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它们在Stan和Gwen案例中的具体应用。第十四章聚焦于家庭系统疗法,详细描述了其历史发展、关键概念和治疗过程,并讨论了该疗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同样通过Stan和Gwen的案例展示了其实际应用。第三部分则探讨了整合与应用,强调了心理治疗整合的重要性,提出了综合视角的优势与挑战,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不同疗法的技术和原则应用于实际咨询中,最终总结了各疗法的贡献和局限性,提供了自我反思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后现代疗法和家庭系统疗法的关键概念、多元文化应用及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实施,并强调了心理治疗整合的重要性与挑战。
作为一名初学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导你逐步探索和理解各个关键领域:
1. 了解基本概念
- 什么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
- 书中提到的11种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2. 理解治疗过程
- 不同疗法的治疗目标和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 在各种疗法中,治疗师的主要角色是什么?客户的角色又是怎样的?
- 治疗关系在咨询过程中有多重要?它如何影响治疗效果?
3. 评估自身与理论的契合度
- 哪种理论最符合我的个性和价值观?为什么?
- 如果我选择一种主要理论作为基础,我会考虑哪些因素?
- 在发展整合性的咨询方法时,我会重点考虑哪些方面?
4. 多元文化和伦理问题
- 书中提到的多元文化视角对咨询实践有何影响?
- 如何将多元文化意识融入日常咨询实践中?
- 面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客户时,应如何调整咨询方法?
5. 技术和评估
- 不同疗法中使用了哪些具体技术和程序?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客户?
- 如何评估咨询和治疗的有效性?
- 基于反馈的治疗是什么意思?它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应用?
6. 案例分析
- 书中提到的具体案例(如Stan和Gwen)展示了哪些疗法的应用?
- 从这些案例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关于咨询实践的知识?
- 如果我是治疗师,我会如何处理这些案例中的挑战?
7. 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
- 如何通过自我反思提升自己的咨询技能?
- 在成为专业咨询师的过程中,我需要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
- 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继续学习和发展我的咨询能力?
8. 研究与证据支持
- 书中提到的研究对于理解“是什么让心理治疗有效”有多重要?
- 当前的心理治疗研究有哪些趋势?它们对未来实践有何影响?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探索书中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起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全面理解。每次阅读或讨论时,尝试选择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消化和内化所学的知识。
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学习《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内容。针对每一章节的特点,你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引导你的学习和思考。以下是根据目录提供的具体建议:
第一部分 治疗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绪论和概述
- 什么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核心目标?
- 为什么说咨询师的个人特质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 本书如何帮助我建立一个平衡的咨询视角?
第二章 咨询师:是个体也是专家
- 咨询师的哪些个人品质对建立有效的治疗关系至关重要?
- 作为咨询师,我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对咨询的影响?
- 如何在专业和个人身份之间找到平衡?
第三章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 咨询实践中常见的伦理困境有哪些?
- 面对伦理困境时,我应该遵循哪些指导原则?
- 如何确保我在日常工作中遵守伦理规范?
第二部分 咨询理论与技术
对于每一章的特定疗法,你可以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核心理念
- 这种疗法的主要假设是什么?
- 它如何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问题?
-
治疗过程
- 该疗法的目标是什么?
- 治疗过程中通常会经历哪些阶段?
-
咨询师的角色
- 咨询师在这个疗法中扮演什么角色?
- 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态度?
-
客户的角色
- 客户在这个疗法中被期望做些什么?
- 客户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有多重要?
-
技术和程序
- 这种疗法使用了哪些具体的技术和程序?
- 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或实现改变?
-
多元文化适应性
- 这种疗法如何适用于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客户?
- 需要做出哪些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
-
案例分析
- 书中提到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哪些应用?
- 从这些案例中我可以学到什么?
-
研究支持
- 这种疗法的研究基础是什么?
- 当前的研究对其有效性的评价如何?
具体章节示例
第四章 精神分析疗法
- 精神分析疗法的主要假设是什么?
- 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和防御机制的理论如何解释心理问题?
- 精神分析治疗的典型阶段有哪些?
- 咨询师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扮演什么角色?
- 客户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需要做些什么?
- 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等技术如何帮助客户?
- 精神分析疗法如何适应多元文化背景?
- 经典的精神分析案例(如安娜·O)教给我们什么?
- 精神分析疗法的有效性有哪些实证研究支持?
第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疗法
- 社会建构主义、解决焦点短程疗法(SFBT)、动机性访谈和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 这些疗法如何共同促进客户的自我赋权?
- 后现代疗法的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 咨询师在后现代疗法中扮演什么角色?
- 客户如何参与到后现代疗法中?
- 具体的后现代技术(如例外询问和奇迹问题)如何帮助客户?
- 后现代疗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如何?
- Stan和Gwen的案例展示了哪些后现代疗法的应用?
- 后现代疗法的有效性有哪些研究支持?
第三部分 整合与应用
第十五章 整合的视角
- 什么是心理治疗的整合视角?
- 整合视角的优势和挑战有哪些?
- 如何将不同疗法的技术和原则结合起来?
- 在实际咨询中,如何选择和应用最适合客户的方法?
- 整合视角如何促进我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 有哪些成功的整合案例可以借鉴?
- 整合视角的研究现状如何?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系统地探索每个章节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起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全面理解。每次阅读或讨论时,尝试选择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这将帮助你更好地消化和内化所学的知识。
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帮助你深化对其他疗法的理解,并探索如何将这些新知识整合到你的现有实践中。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导你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专业成长:
第一部分 治疗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绪论和概述
- 心理动力学视角如何与其他主要咨询理论(如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等)相比较?
- 在多元文化和伦理背景下,心理动力学理论有何独特贡献?
第二章 咨询师:是个体也是专家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如何利用个人经验和自我反思来提升专业能力?
- 我如何在心理动力学框架内平衡咨询师的个人特质和专业角色?
第三章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 心理动力学理论如何指导我在处理复杂的伦理困境时做出决策?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如何确保在跨文化环境中维持伦理标准?
第二部分 咨询理论与技术
对于每一章的特定疗法,你可以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关注它们与心理动力学的共通点和差异:
-
核心理念
- 这种疗法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它与心理动力学的核心假设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
治疗过程
- 该疗法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与心理动力学的目标是否一致或互补?
-
咨询师的角色
- 咨询师在这个疗法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与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的角色有何异同?
-
客户的角色
- 客户在这个疗法中被期望做些什么?这与心理动力学中对客户的期望有何不同?
-
技术和程序
- 这种疗法使用了哪些具体的技术和程序?这些技术如何与心理动力学的技术相结合或对比?
-
多元文化适应性
- 这种疗法如何适用于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客户?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
案例分析
- 书中提到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哪些应用?这些案例对我的心理动力学实践有何启示?
-
研究支持
- 这种疗法的研究基础是什么?其研究结果对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具体章节示例
第四章 精神分析疗法
- 现代精神分析疗法与经典弗洛伊德理论有何不同?这些变化对我的实践有何影响?
- 当代精神分析中强调的哪些概念(如关系、依恋)可以在我的工作中得到应用?
- 精神分析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心理动力学实践有何启示?
第七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与心理动力学理论在理解人类动机和改变机制上有何交集?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技术(如同理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如何增强我的心理动力学咨询效果?
- 如何在我的心理动力学框架内融合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第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疗法
- 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疗法如何挑战或补充心理动力学对自我和身份的理解?
- 解决焦点短程疗法(SFBT)和动机性访谈的技术能否用于促进心理动力学中的早期改变?
- 后现代疗法在处理复杂情感和深层心理问题时的局限性是什么?心理动力学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第三部分 整合与应用
第十五章 整合的视角
- 心理动力学理论如何在整合视角中占据一席之地?
- 如何将心理动力学与其他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系统疗法)有效结合,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在整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成功的整合案例中,心理动力学元素是如何体现并发挥作用的?
- 当前的研究如何支持心理动力学在整合视角下的有效性?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各个理论和技术,并思考如何将它们融入你的心理动力学实践中。每次阅读或讨论时,选择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这将帮助你在保持原有专业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展和创新你的咨询方法。
作为一名资深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取向咨询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帮助你深化对其他疗法的理解,并探索如何将这些新知识整合到你的现有实践中。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导你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专业成长:
第一部分 治疗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绪论和概述
- 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理念与其他主要咨询理论(如心理动力学、人本主义等)有何异同?
- 在多元文化和伦理背景下,认知行为治疗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第二章 咨询师:是个体也是专家
- 作为认知行为治疗师,我如何利用个人经验和自我反思来提升专业能力?
- 如何在认知行为治疗框架内平衡咨询师的个人特质和专业角色?
第三章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指导我在处理复杂的伦理困境时做出决策?
- 认知行为治疗师如何确保在跨文化环境中维持伦理标准?
第二部分 咨询理论与技术
对于每一章的特定疗法,你可以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关注它们与认知行为治疗的共通点和差异:
-
核心理念
- 这种疗法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它与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假设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
治疗过程
- 该疗法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目标是否一致或互补?
-
咨询师的角色
- 咨询师在这个疗法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与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角色有何异同?
-
客户的角色
- 客户在这个疗法中被期望做些什么?这与认知行为治疗中对客户的期望有何不同?
-
技术和程序
- 这种疗法使用了哪些具体的技术和程序?这些技术如何与认知行为治疗的技术相结合或对比?
-
多元文化适应性
- 这种疗法如何适用于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客户?认知行为治疗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
案例分析
- 书中提到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哪些应用?这些案例对我的认知行为治疗实践有何启示?
-
研究支持
- 这种疗法的研究基础是什么?其研究结果对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具体章节示例
第九章 行为疗法
- 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两者如何相互补充?
- 经典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暴露疗法)如何与现代认知行为技术结合使用?
- 行为疗法的研究成果对认知行为治疗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第十章 认知行为疗法
- 本书对认知行为治疗的描述是否与我现有的理解一致?有无新的见解或更新?
- 书中提到的认知行为技术(如Socratic对话、认知重构)有哪些创新或改进?
- 最新的研究如何支持或挑战认知行为治疗的有效性?
第七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与认知行为治疗在理解人类动机和改变机制上有何交集?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技术(如同理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如何增强我的认知行为治疗效果?
- 如何在我的认知行为治疗框架内融合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第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疗法
- 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疗法如何挑战或补充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我和身份的理解?
- 解决焦点短程疗法(SFBT)和动机性访谈的技术能否用于促进认知行为治疗中的早期改变?
- 后现代疗法在处理复杂情感和深层心理问题时的局限性是什么?认知行为治疗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第三部分 整合与应用
第十五章 整合的视角
-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在整合视角中占据一席之地?
- 如何将认知行为治疗与其他疗法(如心理动力学、家庭系统疗法)有效结合,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 认知行为治疗师在整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成功的整合案例中,认知行为治疗元素是如何体现并发挥作用的?
- 当前的研究如何支持认知行为治疗在整合视角下的有效性?
特别关注点
认知行为治疗的独特优势
- 认知行为治疗的实证基础如何帮助我在日常工作中更有效地评估和调整干预措施?
- 认知行为治疗的时间有限性和结构化特点如何帮助客户更快地实现目标?
- 如何在我的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教育和自助成分,鼓励客户进行自我管理?
与多元文化的契合
-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适应
作为一名资深的人本存在治疗取向咨询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帮助你深化对其他疗法的理解,并探索如何将这些新知识整合到你的现有实践中。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导你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专业成长:
第一部分 治疗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绪论和概述
- 人本存在治疗的核心理念与其他主要咨询理论(如认知行为、心理动力学等)有何异同?
- 在多元文化和伦理背景下,人本存在治疗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第二章 咨询师:是个体也是专家
- 作为人本存在治疗师,我如何利用个人经验和自我反思来提升专业能力?
- 如何在人本存在治疗框架内平衡咨询师的个人特质和专业角色?
第三章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 人本存在治疗如何指导我在处理复杂的伦理困境时做出决策?
- 人本存在治疗师如何确保在跨文化环境中维持伦理标准?
第二部分 咨询理论与技术
对于每一章的特定疗法,你可以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关注它们与人本存在治疗的共通点和差异:
-
核心理念
- 这种疗法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它与人本存在治疗的核心假设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
治疗过程
- 该疗法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与人本存在治疗的目标是否一致或互补?
-
咨询师的角色
- 咨询师在这个疗法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与人本存在治疗师的角色有何异同?
-
客户的角色
- 客户在这个疗法中被期望做些什么?这与人本存在治疗中对客户的期望有何不同?
-
技术和程序
- 这种疗法使用了哪些具体的技术和程序?这些技术如何与人本存在治疗的技术相结合或对比?
-
多元文化适应性
- 这种疗法如何适用于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客户?人本存在治疗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
案例分析
- 书中提到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哪些应用?这些案例对我的人本存在治疗实践有何启示?
-
研究支持
- 这种疗法的研究基础是什么?其研究结果对人本存在治疗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具体章节示例
第七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与人本存在治疗在理解人类动机和改变机制上有何交集?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技术(如同理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如何增强我的人本存在治疗效果?
- 如何在我的人本存在治疗框架内融合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第六章 存在主义疗法
- 存在主义疗法与人本存在治疗的核心假设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 存在主义疗法强调的存在议题(如自由、责任、死亡)如何在我的实践中得到体现?
- 存在主义疗法的技术(如存在对话)如何帮助客户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存在经验?
第九章 行为疗法
- 行为疗法与人本存在治疗在理解和处理情绪及行为问题上有何不同?
- 行为疗法的技术(如系统脱敏、暴露疗法)能否与人本存在治疗的理念结合使用?
- 如何在人本存在治疗框架内合理运用行为疗法的技术?
第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疗法
- 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疗法如何挑战或补充人本存在治疗对自我和身份的理解?
- 解决焦点短程疗法(SFBT)和动机性访谈的技术能否用于促进人本存在治疗中的早期改变?
- 后现代疗法在处理复杂情感和深层心理问题时的局限性是什么?人本存在治疗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第三部分 整合与应用
第十五章 整合的视角
- 人本存在治疗如何在整合视角中占据一席之地?
- 如何将人本存在治疗与其他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系统疗法)有效结合,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 人本存在治疗师在整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成功的整合案例中,人本存在治疗元素是如何体现并发挥作用的?
- 当前的研究如何支持人本存在治疗在整合视角下的有效性?
特别关注点
人本存在治疗的独特优势
- 人本存在治疗如何强调个体的内在体验和主观现实?
- 如何在我的实践中更好地利用人本存在治疗的关系性和对话性,促进客户的自我发现和成长?
- **人本存在治疗的时间
作为一名资深的家庭治疗取向咨询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帮助你深化对其他疗法的理解,并探索如何将这些新知识整合到你的现有实践中。以下是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导你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专业成长:
第一部分 治疗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绪论和概述
- 家庭治疗的核心理念与其他主要咨询理论(如认知行为、心理动力学等)有何异同?
- 在多元文化和伦理背景下,家庭治疗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第二章 咨询师:是个体也是专家
- 作为家庭治疗师,我如何利用个人经验和自我反思来提升专业能力?
- 如何在家庭治疗框架内平衡咨询师的个人特质和专业角色?
第三章 咨询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 家庭治疗如何指导我在处理复杂的伦理困境时做出决策?
- 家庭治疗师如何确保在跨文化环境中维持伦理标准?
第二部分 咨询理论与技术
对于每一章的特定疗法,你可以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关注它们与家庭治疗的共通点和差异:
-
核心理念
- 这种疗法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它与家庭治疗的核心假设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
治疗过程
- 该疗法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与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否一致或互补?
-
咨询师的角色
- 咨询师在这个疗法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与家庭治疗师的角色有何异同?
-
客户的角色
- 客户在这个疗法中被期望做些什么?这与家庭治疗中对客户的期望有何不同?
-
技术和程序
- 这种疗法使用了哪些具体的技术和程序?这些技术如何与家庭治疗的技术相结合或对比?
-
多元文化适应性
- 这种疗法如何适用于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客户?家庭治疗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
案例分析
- 书中提到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哪些应用?这些案例对我的家庭治疗实践有何启示?
-
研究支持
- 这种疗法的研究基础是什么?其研究结果对家庭治疗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具体章节示例
第十四章 家庭系统疗法
- 本书对家庭系统疗法的描述是否与我现有的理解一致?有无新的见解或更新?
- 书中提到的家庭系统模型(如Bowen理论、结构家庭治疗)有哪些创新或改进?
- 最新的研究如何支持或挑战认为家庭系统疗法的有效性?
第五章 叙事疗法
- 叙事疗法如何挑战或补充家庭治疗对家庭故事和叙事的理解?
- 叙事疗法的技术(如外部化对话)能否用于促进家庭治疗中的改变?
- 如何在我的家庭治疗框架内融合叙事疗法的原则和技术?
第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疗法
- 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疗法如何挑战或补充家庭治疗对自我和身份的理解?
- 解决焦点短程疗法(SFBT)和动机性访谈的技术能否用于促进家庭治疗中的早期改变?
- 后现代疗法在处理复杂情感和深层心理问题时的局限性是什么?家庭治疗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第三部分 整合与应用
第十五章 整合的视角
- 家庭治疗如何在整合视角中占据一席之地?
- 如何将家庭治疗与其他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有效结合,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 家庭治疗师在整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成功的整合案例中,家庭治疗元素是如何体现并发挥作用的?
- 当前的研究如何支持家庭治疗在整合视角下的有效性?
特别关注点
家庭治疗的独特优势
- 家庭治疗如何强调系统性和关系性的视角?
- 如何在我的实践中更好地利用家庭治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 家庭治疗的时间有限性和结构化特点如何帮助家庭更快地实现目标?
与多元文化的契合
- 家庭治疗如何适应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家庭需求?
- 如何在我的家庭治疗实践中更好地融入文化敏感性和多样性?
案例应用
- 书中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哪些具体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对我的实际工作有何启示?
- 书中提供的家庭治疗案例是否反映了现实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是,我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你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各个理论和技术,并思考如何将它们融入你的家庭治疗实践中。每次阅读或讨论时,选择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这将帮助你在保持原有专业优势的同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