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法]弗雷德里克·阿卢什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猴面包树工作室 译者: 郑园园 出版年: 2023-5 页数: 204 定价: 5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镜观者:与哲学家谈生活 ISBN: 9787542680686 豆瓣评分 7.9 38人评价 5星47.4% 4星28.9% 3星21.1% 2星2.6%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无论我们的形象如何,我们都在努力发挥我们在社会中的不同作用,把我们的确定性建立在外表上。但生活总是来找我们麻烦。职业上的失败,爱情上的分离,疾病的打击,这些都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我们发现自己面对的是自己的真相,而不仅仅是一部让人笑不出来的社会喜剧。

任何空虚的过渡都暗示着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在帕斯卡看来,我们的存在不是一种盲目、肤浅和徒劳的娱乐,而是一种开明的娱乐,被怀疑和质疑改变。怎么会这样?

这本书提出了一些建议:看到我们的缺点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能够提升自己,并使我们的愿望成为富有生活的基础;把赌注押在生活上,押在发现和创新的力量上;学习隐藏的艺术,培养克制和谨慎。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弗雷德里克 ·阿卢什主修民族学和心理学,担任巴黎一所中学的哲学教授,著有《哲学如何帮助我们生活》《与帕斯卡反脆弱性》《与萨特一起升维认知》等。

目录 · · · · · · 使用方法 第一章 症状和诊断 无法逾越的不满情绪 全能的自我 不可避免的疑惑 虚空的存在焦虑 第二章 理解的关键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我们的力量来自我们的脆弱性 我们内在的多样性 变化无常 第三章 采取行动的途径 顺从感性和理性而成长 在我们的计划中做自己 把赌注押在风险中 获得“背后的想法” 第四章 充满存在意义的眼光 对永恒的追寻 我们的智力有限 分享的恩典 在十字路口 生平介绍 阅读指南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狂妄自大我们不是天使,认为自己是天使会毁掉我们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中的一切。实际上,我们抵达的地方一不完美和幻灭是我们想避开的,那里满是不完美和幻灭。例如,约束自己持续在道德上保持卓越,结果还是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我们想避开的缺点。再说,持续保持道德上的卓越总是会引起怀疑,例如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友好,表现出对所有人的友善,对待自己和对待我们最大的敌人一样总是微笑,小心翼翼不去批评,并不停地渴望取悦他人。一个友善的人,可能会因为希望获得好感、与他人达成一致却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而最终引起反感。无论他是因为害怕让别人不高兴,还是因为投机者的厚颜无耻、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因为他人的优点而真正爱他人,他们爱他人是经过选择的。在他们的善意、恭维、不变的友好姿态下,冒出来的是虚伪。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这种不变的善意、全面的妥协(有一天我们可能会成为这种妥协的受害者)保持警惕。同样地,过于谦卑也足以让我们厌烦,在配得上赞美的时候拒绝赞美的言辞是不自然的。拒绝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好似拒绝侮辱一样,也需要引起注意。总而言之,被迫成为圣人的人常常难以隐藏其真面目,即无尽的骄傲和自我的膨胀。 (查看原文) 冒烟的** 2025-02-12 13:03:19 —— 引自章节:变化无常 如果虚空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如果它能够在我们无聊的时候严厉地提醒我们,那么让我们记得,它也能够让我们保持清醒,提醒我们存在的灰暗和单调。我们的自我是消遣的产物,也可能从虚空中出现,在清醒的状态下让消遣成为欲望的创造性表达。在人们围成一个圈、在一个数字上投注却输掉了所有之后,在狂热地期待赢得赌注时,在惊讶于这场赌博中所有会出现的可能性时,人们说:“一切都不对劲!”那么,在这些情况下,学会消遣,就不是在浪费时间。 (查看原文) 冒烟的** 2025-02-12 13:04:22 —— 引自章节:把赌注押在风险中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镜观者:与哲学家谈生活(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与克尔凯郭尔一起守护激情》《与尼采一起创造自己》《与叔本华一起穿越痛苦》《与海德格尔一起认识自我》《与萨特一起升维认知》 等 。

喜欢读"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与笛卡儿一起超越欲望 8.5

与叔本华一起穿越痛苦 8.9

与海德格尔一起认识自我 8.0

与萨特一起升维认知 6.5

与伊壁鸠鲁一起学习看见 8.0

与尼采一起创造自己 9.5

哲学是什么

论诸神的本性 4.8

吠陀哲学宗教史

维特根斯坦的哥白尼式革命

热门 / 最新 / 好友 1 有用疯狂大帆船 2023-09-16 10:51:53 上海 《帕斯卡是怎么写鸡汤的》,只有法国人写的鸡汤可以称为哲理小品而不招人烦。本书务实得把帕斯卡《思想录》中浮在最上层的人生道理作为解读对象加之现代阐述,让这本书还挺好读,但是薄薄的小册子不可能承担《思想录》中更本质的东西,比如更有价值的理性主义和浪漫精神,于是让本书更像鸡汤一些(然而我提醒一下本书作者是法国人)。不能指望小册子解决太多问题,让人知道帕斯卡对人生的解读挺好(帕斯卡不只是懂三角形和气压)。额外的话:第一,读完本书,我突然意识到帕斯卡还挺荀子的(😂);第二,帕斯卡说一点点小成本信宗教如果没有上帝也不损失啥,而我说不能浪费有效资源探索我完全不知道的东西,理性的帕斯卡应该会同意我的。 (收起)

1 有用饭团儿 2023-07-18 19:44:40 辽宁 哲学家永远是时代夜空中的启明星。

0 有用秦南秦 2024-05-24 06:55:08 浙江 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我”很高的地位,圣化了这个“我”,自我被高歌颂扬,并放置在一切的中心。 “我”是一个总想取悦观众的“演员”,不惜欺骗观众,甚至试图欺骗自己;“我”总是不断努力去吸引他人,获得关于自己的积极反馈。因为必须通过维持自己的形象来取悦他人,所以“我”必须“故意制造幻觉”,必须采取遮掩自己缺陷的策略,尽管这需要冒着风险猛烈反击那些头脑清晰、提醒“我”的人。“我”甚至会充满恶意、毫不犹豫地揭露他人的缺点,只为自己得到认同,拥有更好的形象. (收起)

0 有用南国的孩子 2024-12-11 12:17:30 浙江 后面有点神神叨叨

0 有用辛夷的撒哈拉 2023-07-24 21:42:26 湖北 帕斯卡如是说,我们需要认出驱使我们的对立面,原谅自己的反复无常,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采取行动,并影响我们的未来;阿卢什说,最合乎理智的,莫过于这种对理智的否认。通过阿卢什认识帕斯卡,当大师解读大师,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哲学盛宴。

更多短评 16 条

我要写书评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亦文 2023-07-04 22:41:47 用哲学问题消化你的脆弱 脆弱,仿佛是成年人心中神秘的一道坎,是面不改色背后的多重难关。

最近阅读《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收获很多。

这是一本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系列哲学丛书。说是哲学,又好像心理学,书籍不厚,装帧精美,印刷考究。当然,内容也非常翔实有趣。

在此之前,我个人对帕斯卡并不了解,读了书才知道他是一位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和散文学家。

正值这几天法国年轻人骚乱事件,所以阅读一本法国作家的书,貌似多了一点仪式感。

哲学家始用来拯救人类的,真的。如果帕斯卡知晓最近的事件,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帕斯卡在书中说,我们需要认出驱使我们的对立面,原谅自己的反复无常,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采取行动,并影响我们的未来。

我在网上浏览法国事件时,了解到这是由一起JC执法引起的公共危机。有关种族,有关FZ,有关公平的对话空间。

上帝造就了人,并没有造就阶级、圈层,根据行为划分危险系数,听起来没错。但是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有时候是应急反应,有时候是忙乱出错。任何一个职业的人都又发生意外的机会。

每一个事件的本身,可能反映了一类的情况,当某一事件开始传播,就已经跨越了事件的本身。

帕斯卡在他的《思想录》中写过,人的“我”和自爱的本质,就是只爱自己,只考虑自己。说的一点不错。

任何情况下,任何社会角色,在行为、思想、事情处理中,一定是默认自己为先。所以发生JC一位司机驾车撞他或者驾车逃跑,会本能的开Q。

在这次事件中,没有绝对的对错,有的是群体固化的认知和判断。

社会不同的圈层,形成了强势和弱势之分。我们看到开豪车扫大街,就是奇闻轶事,看到ZZ者为民办事,就大呼感谢。其实,这两者本身都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既不用围观,也不用惊喜。

人性的脆弱,多源于恐惧。

因为没有对策,因为无法改变,所以脆弱,所以恐惧。

对于公共事件的反思价值,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照处内心深处的脆弱,照处驱使我们的对立面,尽力减少自己的反复无常,通过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从而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好。

投诉 来自豆瓣App 有用 3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3 0回应收起 辛夷的撒哈拉 2023-07-24 21:48:47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在阅读《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这本书之前,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帕斯卡——他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他肯定人的理性,又认识到了人的渺小,将人比作“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遗作《思想录》浓缩了他思想的所有主题,而《致外省人的信札》将他的文学天才展露无遗。总之,帕斯卡堪称全才,他非常伟大。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的作者是法国的弗雷德里克 ·阿卢什,他主修民族学和心理学,担任巴黎一所中学的哲学教授,还著有《哲学如何帮助我们生活》《与萨特一起升维认知》等。

阿卢什认为无论我们的形象如何,我们都在努力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不同作用。但生活总是来找我们麻烦——职业上的失败,爱情上的分离,疾病的打击,这些都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我们发现自己面对的是自己的真相,而不仅仅是一部让人笑不出来的社会喜剧。

阿卢什说,人们总是迷失在过去、站在和未来之间。活在当下,活在生命的此刻中,停留在与自己平静的关系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随着生活的各种变化,虚空不断出现,不断压垮我们。我们选择逃离当下,可当下是唯一存在的时间。过去已不复存在未来尚未到来。我们用想象力作为武器逃离当下,在不存在的事物、不真实的过去及虚拟的未来中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比如忘不了过去自己受过的伤害或者取得的成就。这样的过去坚持不懈地“陪伴”着我们,其实这是一个陷阱,它阻止我们遗忘,阻止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过去紧握着怨恨、挫折、误解,让我们无法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其他感受、与他人不同的关系上,从而毁了我们的当下。

真正需要我们去享受去把握去珍惜的当下却让我们不安让我们沮丧,因为我们从未觉得当下让我们满足。我们总是担心快乐的时光必然逝去,总是在想方设法寻找维持快乐的方法,但这已经破坏了当下的快乐。

我们费尽心机,却总是依据不确定的未来在当下采取行动;我们在虚空中搭建自己的生活,在计谋中迷失了自己;我们研究了所有可能抵达未来的方案,但未来总会在我们手中溜走。最终,我们生活在过去和未来,逃避当下;我们在时间中迷失自我,生活在幻想中。

在这本书中阿卢什还提出了一些建议:看到我们的缺点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能够提升自己,并使我们的愿望成为富有生活的基础;把赌注押在生活上,押在发现和创新的力量上;学习隐藏的艺术,培养克制和谨慎。让我们跟着阿卢什和帕斯卡一起,克服自己的缺点,遇见更好的自己。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辛夷的撒哈拉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来自豆瓣App 有用 1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1 0回应收起 饭团儿 2023-07-19 20:57:05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我们的力量来自脆弱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几年很流行一个词“反脆弱”,生活中太多的不确定性让我们终日与焦虑为伍,我们一面“自大”的活着,一面偷偷地“脆弱”,所以,我们才要“反脆弱”。

“反脆弱”的先锋要数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他在留给后世的哲学著作《思想录》中对“反脆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几百年过去了,法国学者弗雷德里克·阿卢什写出《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重新解读帕斯卡的哲学思想,为当今社会迷茫中人们指出光明之路。

帕斯卡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以“神童”身份出道,16岁发现六边形原理;17岁写成《圆锥曲线论》;19岁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23岁制作出水银气压计,他还发明了注射器、水压机等机械装置。物理学上压强单位“帕”就是以他的名字帕斯卡命名的。

《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未完成的手稿,他主张以理性指导一切,同时指出理性也存在着矛盾。

法国学者弗雷德里克·阿卢什运用帕斯卡《思想录》中的哲学原理,解释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人们用思辨的方法管理日常生活,“给自己的经历找到更宽广的意义”。

“无聊”这个词如今非常流行,生活、工作都让人感到无聊,为了摆脱“无聊”的境地,娱乐消遣就成了打发无聊的最好方法。

“可悲——唯一能够在我们的可悲中安慰我们的就是消遣。……没有消遣我们就会陷入无聊,而这种无聊就会推动我们去寻找一种更牢靠的解脱办法。可消遣却让我们开心,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向死亡。”

这是帕斯卡在《思想录》中的一段话,虽然出自四百多年前,但在今天一样适用。只不过今天我们摆脱无聊的方法是帕斯卡想不到的——玩手机。一面自责玩手机虚度光阴,一面又无法放下手机,这就是“脆弱”与“反脆弱”的较量。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是一本哲学书,也是一本心理学手册,它用先哲的思想解释当今社会现象,同时给出思考的答案或方向。

漫长的生命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肯定与否定的过程,爱自己的同时也会恨自己。

帕斯卡说,我们的力量来自脆弱性。是的,最终我们都会找到与自己和解的方式,这才能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饭团儿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有用 1 没用 0 1 0回应收起 越越越越酱 2024-04-08 21:18:11 ?书籍: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感受:

哲学的原著很难懂,但可以读平替!这本书就算是哲学家帕斯卡《沉思录》的小小平替。虽然不能代表原著的译本,更不能代替原著本身,但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了解帕斯卡的哲学观点,也更好地了解自己。

很喜欢这本书前半部分,讲述关于自我,关于人的成长,人是怎么来的,自我又是怎么来的,如何理解理性与感性。很多热点话题,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但哲学不是让我们更焦虑,而是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是接纳一种荒诞,接纳自己丑与恶的一面,而接纳的前提是看见,感觉整本书尤其是前半部分,都是看见自我的过程~

作者会先“翻译”帕斯卡的观点,然后把《沉思录》相应部分原文放进去,在有了背景铺垫后,原文就容易懂很多。这本书也没有参杂太多作者的主观想法,更多的是让读者看到帕斯卡的哲学理念。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越越越越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来自豆瓣App 有用 0 没用 0 0回应收起 秋心念 2023-07-15 18:24:45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探索人生的力量与逆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脆弱之处,正确认识和理解脆弱性,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强大的内在抗压能力。

如果可以跟着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先生,一起反脆弱性,又会有什么收获呢?

那就翻开,这本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吧。

帕斯卡是法国历史上科学界一位天才。在他生活的17世纪短短的39年,他在物理化学生物建筑心理学,哲学等各个方面都颇有建树。

他比较经典的名言是:我们需要认出驱使我们的对立面,原谅自己的反复无常,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他来采取行动并影响我们的未来。

在《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这本书中,作者弗雷德里克·阿卢什,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帕斯卡思想的深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生活逆境的新视角。

阿卢什以其精炼的文字和理性的分析,将复杂的概念和观点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并找到应对困境的策略。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一书,强调了接纳自身脆弱性的重要性。

它认为脆弱并非弱点,而是一种力量的来源。通过正视和接纳我们自身的脆弱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潜力,并从中获得力量。

这种接纳是建立在自我真实性和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帮助我们摆脱对完美的追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并在其中找到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书中介绍了反脆弱性的概念,即在逆境中不仅能够抵抗损害,还能够从中获得益处和成长。与脆弱性相反,反脆弱性意味着逆境对个体或系统具有激发和激励作用,使其变得更加强大和坚韧。

通过理解反脆弱性的概念,我们可以改变对逆境的看法,将其视为发展和进步的机会,而不是仅仅是威胁和损失。

书中还提到,培养克制和谨慎的品质是面对逆境和不确定性的重要策略。

这包括在我们的行为、决策和思考中考虑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可能的负面影响。

通过培养克制和谨慎,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提高我们对外部变化和挑战的适应能力,并减少可能的损失。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鼓励我们将赌注押在生活中的发现和创新上。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勇于冒险,积极探索新领域,发现新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不断追求发现和创新,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视野,增强个人的成长和逆境应对能力。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中的建议和观点,具有实践性,读者可以通过应用这些理念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在职业上的挫折,还是在人际关系中的困惑,都会帮助我们从容面对生活的挑战。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秋心念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有用 0 没用 0 0回应收起 范儿爱读书 2023-07-15 13:54:57 人啊,认识你自己《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读哲学书呢? 今天来分享这套汇聚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19 世纪的德国,再到20世纪的法国,世界哲学大家和他们的观点的哲学书——《“镜观者”哲学家系列》。 ——🗝———🗝——— 【书名】:《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编著】:[法]弗雷德里克·阿卢什/著 郑园园/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帕斯卡如是说:“我们需要认出驱使我们的对立面,原谅自己的反复无常,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采取行动,并影响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在帕斯卡来看,无论我们的形象如何,我们都在社会中努力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奈何中作中的不顺利;爱情的失败;疾病的袭击等等都会让我们迷失方向。 本书是从症状和诊断开始找出无法逾越的不满情绪是什么?等只有找到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那么我们要怎样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呢,帕斯卡给了最具更新的观点,会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找到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式。 读完之后能发现本书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是一种勇气,才可以让我们能够提升自己,让愿望变成富足生活的基础;我们的生命必然是一场赌博,把赌注押在生活上,押在创新和发现上; 一直以为所有的哲学都是格外关注真理的,感觉与我们想吸取营养,改善生活的想法是无法将理论践行到实践中。而《“镜观者”哲学家系列》这套却不同,只是为了让我们有勇气跟着自己的内心,找到真实的自己。要么怎么会说,人啊,认识你自己!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范儿爱读书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来自豆瓣App 有用 0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0回应收起 石头与书海 2023-07-11 20:38:35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永远过度要求与卡在达标的边缘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天真,却不自知。”谁懂啊!有的书,看着薄薄一本,要沉浸好几个小时,尤其是哲学。刚看完了这本《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感觉把“我”拎了出来,来了个坦白局。

你倾向于表现得谦虚还是骄傲?你觉得你的愿望、喜好真的是你自己的吗?你是否经历过面具脱落的时刻?

作者是哲学教授弗雷德里克 ·阿卢什,从诊断、理解、行动、意义四个部分,解析了帕斯卡和他的《思想录》。帕斯卡,就是那个把人比作会思考的芦苇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我喜欢作者在序中所说,要从从伟大的哲学中,找出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东西。是真的改变,而不是为了努力避免取悦读者,列简单粗暴的行动清单。

我想要读哲学,是雕塑自己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的计划中做自己。

日常习惯的重量,真的很难摆脱啊!我要做一个自由职业者,却依然在乎别人的评价,甚至想维持自己的形象。真的很快乐啊!没有压力了!饿不死!

“我们始终需要牢记自己具备非同寻常的思考、评估、反思自身的能力。”后退一步来衡量曾经那么确定但错误的目标,我相信自己可以一直走下去。

在当下,与无聊抗争。

你们有这样的时刻吗?突然觉得,做什么都没意义。我以前常常有,还以为别人都不会这样消极。帕斯卡说,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规则,就是逃避虚空感。我们都有脆弱性。真的,看到这里,被安慰到。

“接受无聊,意味着勇于直面自己,敢于直视在坦诚面对自己时所感受到的如临深渊般的片刻晕眩。”不要假装过去仍然在那里,不要幻想未来,好好专注现在。

重视缺点,找到积极面。

“人的两面性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有人认为我们拥有两个灵魂。”那个在异国他乡的女孩,给我打视频的时候,是夜里四点多,她失眠了,随意聊几句,哭得很厉害。她说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定义为高敏感人群。

我好想把书里这句话送给她,永远过度要求与卡在达标的边缘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石头与书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