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哲学与人生

p1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生的指南针,

爱有三个1.温和和理性之爱,2.本能的,冲动的爱3.慈悲,博爱

哲学是天性的需要,

智慧,不是常识,知识。特色:完整与根本。

阅读,思考。根本1痛苦,2罪恶,3死亡。

痛苦:一个人活着,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忧郁的开始。

罪恶:为什么有人会做非常邪恶的事?

死亡:什么是死亡?死亡是身体的死亡,身体不能控制你!

减少身体的控制。

欲望不满足,痛苦。满足迷茫。

哲学要用温和与理性去探索真像(心),

思考的特色:涵盖过去(经验),现在(理性思维),未来(理想),1澄清概念:定义:美是什么?主观的美,客观的美

美得意义是什么意义?

2设定判准:要下判断;意义是理解之可能性:你说这句话我听懂了。

3建构系统:实然:实在的样子,有规律。应然:应该怎么做,要做选择。

基本论述:1:培养智慧:感官不可靠,会欺骗。判断会陷入错误。黑格尔:万物之中,只有人类不是无辜的

2:发现真理:人被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所盖住,要掀开盖子,唯心论,发明,非唯心,发现。

应征价值:找到存在的价值,应该怎么做,肯定自己。价值是内在的,要怎么选择才能应征某些价值。要有某种信仰。

学习,思考。价值需要实践。

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学跟思并重。先验:先于经验,并作为经验之基础。研究其性质。从根本入手。心安不安,心忍不忍。在不疑出有疑。

掌握整体观点,要有系统,吴志辉:我是无神论者,人生漆黑一团。

孔子: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之道:仁

确立价值取向:要有明确的价值观。

力求知行合一。

p2

思想方法

哲学是思考宇宙和人生。

1逻辑:运思的规则。

亚里士多德:概念,判断,推论,

A:全称肯定 I:特称肯定

E:全称否定 O:特称否定

推论:直接推论,间接推论

不要有情绪语言。

语言分析:有效性:明确,一致,普遍。

直述,比喻,价值语句,

注意其内在

检证原则:你说的话及用词只要不能在物理上(日常生活上面),跟数学逻辑上得到检验,就是废话。

否证原则:假设只要没被证实就是对的。

现象学:辫物质策略,由描述现象以彰显本质。列出选项,逐渐去除,他还是他吗?去掉哪一项后他不在是他了,那就是他的本质。

去除假象:种族假象:我们能看到的世界是我们看到的世界,ta不代表世界本身。这是个语言的世界。

洞穴假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

子绝四,毋意(不要凭空猜猜),毋必(不要坚持己见),毋固(不要顽固),毋我(不要自我膨胀)。

市场假象:道听途说。

剧场假象:演一场戏给你看,让你去相信。路走的一样,但体会不同。

王阳明:致良知。学习不要先入为主,要去研究思考。

人的善恶从哪里来。天理,人欲,人的全部。

怎么念书:诠述。理解其中的道理。

不要光会问为什么,也要问为了什么。

要有理想,哪怕他是幻觉。

仁远乎哉?我欲人,斯仁至矣。只要我愿意就可以改变自己。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时常实践,才能知道其快乐。

他的文本究竟说什么,他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应该说什么。

理解才是重点。

不要判断他人,免得你自己被判断。

P3

人性

人最适合研究自己

内观: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外观:看看别人是否跟自己一样。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

先验的方法:先于经验,并找到作为经验之基础者。人类的行为表现称作经验,先于经验的是人性。

就现状而言:现在的人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

应该=能够=必然(命运)

黑格尔:凡实在者皆为合理,凡合理者皆为实在。任何事发生了总会有合理的理由。

戴尔菲神殿: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你知道你自己吗?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吗?任何事情不要做的太过分。

人自己是最好的风景。

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生物。

定义任何东西,先把他当成一个种类。

就人的起源而言:人怎么来的的?

人是神的形象。

原罪:原始的张力(紧张的挣扎),人的自由是有选择,而选择是有压力的,选择后会有一半的可能会犯错。

宗教对人性有什么影响:人可以通过信仰,通过悔改,信,望,爱而得救。

天主教中世纪,新教(基督教),马丁路德,东正教。

他因:他人造成的。自因:自己造成的自己。

道(神)是自本自根。自己为本,自己为根

心理学革命:潜意识,个人内在的困境。

宗教信仰:是相信有超越界

资讯化的革命:自认同的挑战

人会虚拟实境

人应该往那里去

复构意识定律:跨过反省的门槛。越复杂的结构能产生意识。

人要行己有耻

有自我的意识到有自由的意志

只有人才会想到自杀。

人的理性有限,知道某件事是不好的,他还要去做,一直做。同情心也有限。所以人要学习。

人性是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

P4

神话与悲剧

神话是给人意想的。给人希望的。

人要对自己负责,不要活的浑噩。

意义:理解的可能性。

人自己才是最惊艳的风景,欣赏自己。

一个人有伟大的敌人,他才能成为伟大的人。

一个人犯了罪,可能会去猜测别人是否也犯了罪。

理性,嫉妒,猜忌,野心,暴力。

P5

苏格拉底

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人从小时候开始就被各种的成见,先入为主的想法,个人的欲望所蒙蔽。

人活在世界上,就像住在洞穴里一样。

孔子:你心安不安,你心忍不忍。

知德合一:知道德的本质并实行。

你不知道死亡,你绝对不知道活着更好。

苏克拉底:朋友你对智慧和真理如此冷淡,对自己灵魂的最大利益漠不关心,难道不觉得可耻吗?

人生不能没有物质条件,但物质不是目的,是物质得到了后你要做什么。

学习,理解,品味。

重要的是这是你我活着的时代。

抽象:

物理:天下没有一样的桌子,但它们都是桌子。

数学:你见过1+1=2吗?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把苹果去掉只看数字的形式。

型上抽象:只看一样东西有没有,它只要存在它就是相同的,桌子是存在的,椅子是存在的,桌子和椅子是一样的。

宇宙万物只要存在,都是一样的存在。

自然是有形可见,不断变化。

型上是无形可见,毫无变化。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柏拉图:人的生命:理性:思考,意气:荣耀,情感(欲望)

西方的七大德行:

古希腊:明智(懂得运用),勇敢,节制(生活要有节制),正义

天主教:信(信仰),望(盼望,希望),爱(爱人)

变化的世界不一定是虚幻的。

亚里士多德:什么是神?:第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以完美的形式吸引万物,因为万物都不完美。

实在在先,潜能在后。

P6

康德与伦理学

如果没有上帝我为什么不能为所欲为,如果人死后没有灵魂继续存在,我为什么要有道德。

人的社会之所以是人的社会是人们一直在做道德判断。

道德上的应该怎么理解。

道德判断:一个社会极为重要的力量,类似的有法律与宗教。生与死之间有道德判断,是以普遍化的命题形式指导人们的行为,它会跟你说不可欺骗,你应该爱护别人,遵守诺言等等,都是以命令的方式指导人的行为,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群体和谐。

人的社会为什么要有道德:1.因为人的理性有限,只顾跟他相关事物与人的利益。2.人的同情心不足:看到别人受苦受难,有时会愿意帮忙,更多的时候是觉得事不关己,甚至幸灾乐祸。

道德是自己的,伦理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社会为什么要有道德,因为人有自由,自由之后就会为自己考虑。道德需要法律与宗教相互配合。

行为的对或错,不在行为本身,而在其行为产生的效果。

幸福不等于满足。

义务论:我们应该做什么。

德性论:焦点不在行为的结果,活动机。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效益论:在于行为的结果。

1.德行:个人固有的气质,经过培养训练,使德行的行为成为习惯。习惯是第二天性。既非天生固有,也非违反本性。仁慈与无恶意,公平与不欺瞒。

人要对自己负责。

自由是有私产,你才能去自由的分配。

康德: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

3.我可以希望什么?4.人是什么?

我能够知道什么?:人只能知道现象,我们的认知只能透过感官,我们的理性只能使用概念。我不能知道本体,只能知道现象。

人是什么?:人不知道自己的本体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我应该做什么?:自我的选择在道德的应该里面,自我本来不可知,但透过我应该做什么而展现。

我可以希望什么?:对于完美的可能性。

只有透过道德实践,人才能肯定自己的自我,也透过肯定自己的自我把无法认识的上帝加以恢复。人对上帝的认识只局限与上帝对人的作用上面,你不可能认识上帝本身。但是你不承认有上帝,上帝怎么会有作用呢?

唯一的善是善良意志(动机)

自律:自己给自己规则和规律。

你的行为不能普遍化,你就不要做。

不要把人当做手段与工具。同时要尊重他是个人。

把被动的要求变成主动的抉择,这就是人生的修养。

一个人的高尚与否不会因为你的主张而改变。

无知的帷幕:当你从事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时,要设法做到无知的帷幕。

圣人:一生,英雄:一事

道德的争议:1.针对不同立场所根据的事实,要有关键的知识。

2.双方使用的语言要澄清观念及定义。

3.要看双方有无共同的道德框架。

4.使用立证和反立证有助于解决争议。

把善当成习惯。

P7

存在主义

个人生命的价值

理解人生意义

痛苦的本质,

人来自虚无,归于虚无

存在,个人存在,

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不知道有自我而绝望,

Unigue(独一无二)

自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

人生第一个阶段感性阶段:今朝有酒今朝醉,

美就是感觉,感觉到美

第二个阶段伦理阶段:坚守诺言,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

人最可怕的是自以为意,

万物之中只有人类不是无辜的,

天主教骄傲是死罪

第三阶段,一种信仰,人生自古谁无死,

宗教里怎么找到自己的定位,

尼采:

.上帝存在,其他的东西才有意义。

.上帝死了,我们都看不到东西的意义。

社会已经腐朽

人将演变成什么?(超越人类)面对自己。

精神的变化:骆驼(听别人说你该如何)狮子是觉醒觉醒(我要如何)婴儿(我是)永远是新的的开始

生命是存在或不存在。

马丁鲁格,相信就可以赦免,信就得救

人生的两个关键出生的那一天,明白自己的那一天

分辨有和是:有的越多,是的越少。

你有的越多,你也被拥有的越多()

人生的问题是奥秘

宗教的值得尊重,牺牲个人的生命成为宗教界的代表,他的心是开放的,不特别锁定在某几个人身上,对所有人都是普遍的关怀。

我与他,我与你:

人和人能不能完全信任,

信心坚定。

做人要有标准。

存在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1.不知道有自我,2.不愿意有自我,3.你愿意有自我但不能有自我。

P8

荒谬之超越

当你准备了解什么是存在的或者是万物的意义的时候,要从提出存有问题的那个存在着的存在着手。(人要思考问题先从人自己出发)

人的生命特色:时间性存在的生命

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此有如何变成存在:要经过抉择,是自己与存有建立关系。

存有的差异:庄子:道不等于物

康德:道德的根据是本体的世界。

属己性:我属于我自己。

意识是制造虚无的一种能力。

存在先与本质:人的本质都是自己过去的某一个存在即选择自己的可能性运作之后的结果。你现在是什么人都是你过去选择的结果。

不要把人当问题,要把他当奥秘。

人的一生都是问题的制造者,应该学习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虽然荒谬,但是你自己可以选择对他的态度

人有绝对的自由吗?人没有绝对的自由,人是有底线的。

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

你如果有一天可以活,你要做什么事?要跟人说什么话?你要道歉吗?你要感恩吗?你为什么早早不说呢?一直想以后再说,你怎么知道有以后呢?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命是否值得活下去等于回答这个哲学上的根本问题。

人的实际状况变老死亡。

人生没有该不该做,你想做就做,在一段时间内你想做什么事情,它就是唯一的。再怎么复杂的事情习惯后就变成平常的事情。

死就是死,死后的世界是看信仰的。理性是可能。

悲剧产生在两个好人之间。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圣人,也可能是匪徒。

当你知道人生是荒谬的,但他的精彩在于当你知道人生是荒谬的时候,代表你知道另外一种情况才是不荒谬。

自杀有两种:1.拿刀把自己杀了。2.思想上的自杀。

天主教:你为什么生在世上?为恭敬(认识,爱慕,奉献天主)天主救助自己的灵魂,并负起教友传教的责任救别人的灵魂。

卡密尔认为宗教是对思想上的自杀。

作品(误会):幸福不是一切,人还有责任。

我反抗所以我们存在。

好人是做了某些好事。

作品:瘟疫

孤独:忍受孤独,接受(了解)孤独,享受孤独。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人终将面对你自己。

P9

中国哲学的特质

洪范九畴 1.五行,即:”水、火、木、金、土”。水的属性”润下”,其味酸;金的属性”从革”(可以随意改变形状),其味辛;土的属性可以种植与收获,其味甘。

2.”敬用五事”,即:态度要恭谨就严肃;说话要和顺,说话和顺办事就顺利;认识要清楚就能辩别是非;听事要聪敏谋事就能成功;思虑要通达,思虑通达就能圣明。

3.”农用八政”,即管理民食、管理财货,管理祭祀,管理建筑,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

4.”协用五纪”,就是要和岁、月、日、星辰、历数协调一致。

5.”建用皇极”,即树立皇极的威信,并建立遴选官员和赏罚的标准;

6.”义用三德”,即治理众民要以”正直”为本,同时在必要时又要刚柔并用,或者以刚制胜,或者以柔制胜。

7.”明用稽疑”,就是自己的思想加通过龟卜和诬占以探询上天的旨意,同时,参照卿士、众民和自己的意见做出判断和决定。

8.”念用庶徵”,就是通过雨、晴、暖、寒、风等的气候变化以判断年景和收成。

9.”飨用五福,威用六极”,就是通过寿、富、康宁、亲近有德、善终等”五福”劝导人诬向善;通过夭折、多病、忧愁、贫穷、丑恶、懦弱等”门极”警戒和阻止人们从恶。

易经讲的是变化的哲学。

用符号代替自然界的万物。

1.义理:居安思危,乐天知命。

2.象数:推测事物关系与变化。

中国哲学的特质:1.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

2.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人活着要不断的实现其价值,价值不能脱离选择,人的本质就是不断的选择。

3.向着超越界开放。

人应该成为什么?

P10

儒家的风格

虚无主义:价值观虚无主义。

真实必定由内而发。

承礼启仁

自我的觉醒:每一个人都可以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

学习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命。君子所要求的是自己。

只要我愿意,就可以行仁。

仁只要你抓住他就在,你放弃他就不见了。

人的心是动态的:可以学习,思考,选择,行动,负责,这才是人的生命的真相。

为人为道都要立志追求,并为他们牺牲。

道是人类的正路,仁是个人的正路。

孔子: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你的规范,就是人生的正路。

化被动为主动:把别人要求我做的事,化为我应该做的事。

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的。

人性向善。

孟子:看见有人受苦,心里觉得不忍(怜悯之心),看见有人为恶,心里觉得可耻(羞恶之心),看见长辈前辈,心里想要退让(辞让之心),看见好事坏事,心里想要分辨(是非之心)。

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1.内心感受到真诚,2.对方期许要沟通,3.社会规范要遵守。以真诚为主。

只要是人都有良知,都要求分辨善恶,所分辨的善恶是道德意识。时代跟社会的。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东西借给朋友,坏了也没有关系。

孔子的志向: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

孔子的一贯之道:1仁之信,2.仁之道,3.仁之诚

人能弘道(理想),非道弘人。

儒家以天为本,佛家以心为本。

天是理,心也是理。

儒家的快乐:由内而发,问心无愧。

P11

道家的智慧

如何解决存在上的虚无。

人活在世上终究要死,那这一身所为何来?

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儒家孔子:王失弓,人得之

道家老子:失弓,得之。

人的世界不能完美,因为人的社会是相对的。

完美的只有个人,极少数的个人。

儒道区别: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

道家不以人为中心,开阔其眼界,万物皆有价值。

儒家最高层次为天,道家最高层次为道即超越界。

道家:天人合道,儒家:天人合德。

道:有物混成(混沌),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寂静无声),独立而不改(永恒不变),周行而不殆(永远没有损耗),可以为天地母(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精神)。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己本来的样子)。

雨果:你了解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有多大,你的心就有多大。

人生的快乐有两种:1.取得我想要的。2.享受我所有的。

从知入手:1.区分,分辨(自我的价值观,不要去区分),2.避难(我与万物的关系),3.启明(觉悟)

黑格尔:人类从历史里面只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里面学到教训。

欲望来自于偏差的知。

做自己生命的管理者。

减法:减少个人的成见,想法,欲望。

老子三宝:慈(长辈的爱,母亲的爱:勇敢保护自己的孩子及后代)、俭(对万物节俭,珍惜)、不敢为天下先。

庄子:行如槁木,心如死灰,

灵:精神生于道,

庄子七外:外代表超越:1.外天下(超越天下人的价值观)2.外物(超越万物)3.外生(超越生命)4.朝彻(照耀一切)5.见独(看到一个完整的整体)、6.无古今(没有古代与现代)、7.不死不生(没有得没有失,没有死没有生,进入永恒的境界)

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烦恼)

人籁:人的声音。

地籁:自然界安静的声音。

天籁:万物其性质所产生的声音。

处事的态度: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外表跟其他人一样。内不化:内心不受干扰。

以儒家处世,以道家自处。

P12

艺术与审美

人从下往上:身,心,灵。

心有知(求真),情(美),意(善)

孔子:志于道(人类的路),据于德(把握得到心得),依于人(个人的路),游于艺(调节)。

文艺起源于闲暇。藏,修,息(作息),游(缓冲)。

你创作了艺术,你就是艺术家。艺术是创造的。

艺术家:是以直接的方式来表现新的形式,新的象征,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受,让个人透过它的表现,进入到集体潜意识,跟群体和人类所融合。

审美:是你欣赏它,赞美它,而不是是让你想到现实利益的,这跟审美无关。

一个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说自己是“一个人”?

人是合群的还是孤独的?

艺术家的困境:1.罪恶感(他把永恒偷来给人间),2.精神失衡,3.自杀的倾向。

文化里的艺术是最慷慨的,他没有任何限制。

记住:人活在世界上再苦也值得!

创造力与潜意识

实在界就是存在的整体。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只要是牛它的条例都一样,但没有两条牛是一样的。

艺术的审美效应:1.表现感情胜过模仿自然。凡是创造性的表现都是有目的性的结构。

欣赏也是一种创作。

感情本身应该变成主动生活的一部分,从此可以得到丰富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丰富却无实质内容的感情力量。

知恩图报。

你帮一个人太多,太多了他可能会痛恨你,因为看到你就觉得欠你太多,回报不了。

自由就是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P13

宗教与永恒

宗教是人心理上的拐杖。

完美的神不见得存在,但不见得存在他就不存在吗?

宗教是信仰的具体的实现。

信仰是人与超越界之间的关系。

什么叫超越界:物质世界有生有灭,当物质世界的东西灭了以后所去的世界即超越界。

意义:理解的可能性,即人生有没有意义(理解)。

超越界代表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说明超越界的三个方法:1.人间有三大奥秘:痛苦,罪恶,死亡,理性不能回答,经验找不到。

活着是不是也是一种奥秘呢?

2.万物的存在需要充足理由。

3.一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终极关怀,同时也有绝对的依赖。

天主教前辈的讲话:1.因为荒谬,所以我相信。

2.我相信,是为了理解。

人们崇拜神是在他的心和灵。

宗教特色:1.关系性,2.功能性,3.象征性(符号)。

宗教:1.洗礼,2.祷告,3.戒律,4.宗教团体,5.学理

格物自知:格物是分辨人与事,自知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规范。

迷信:1.来源于恐惧,2.崇拜个人。

做人就有可能犯错。

宗教是为了把人最珍贵的情操展现出来。

P14

教育与自我

是对人的生命做一个完整的思考,完整的反省。

自己怎么学,学了以后怎么去实践。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习惯就塑造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性格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

人分为:1.身体(必要:非有他不可,有他还不够),2.心(需要:需要知道,情感,意(选择))

3.灵(整合身心的活动的目的跟意义)。

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实现人性潜能,追求人生幸福。

全人教育:1.人才(学习可用的知识)2.人格(学习心安)3.人文(提升)

全人教育核心素养关键词: 自我认知,自主发展,个人修养,思考能力,个人幸福感,合作意识,社会关爱,创新实践,终身成长。

人生四大领域:1.自我,2.群体,3.自然界,4.超越界。

自我

1.知慧:完整与根本:从每天变化的信息中转化成专业的知识,再从专业的知识突破到根本的智慧。

2.情感:人的情感都是从自我考虑,要从利己走向利他。

3.意志:自己的选择,能够自己做主。

自我很重要。

人性向善:向就是力量,力量来源于真诚,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要求自己该做的事。

死亡是生命的完成。

人心得两个方向:向上达到灵的层次,向下听从身体的欲望。

不能自杀的三个理由:1.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礼物,礼物你可以使用,但不能毁灭。

2.人生有理性的,人做选择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杀是选择解决自己而问题还在。

3.任何人死了都会有人会伤心。

演讲:BV1p54y1H7cb

儒家的思想:1.对待别人要约束自己即自我(做事留余地),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3.对物质要节俭。4.对神明敬畏。

P15

文化的视野

文化的内涵不能脱离人的生命。

文化的核心是理念,理念可以告诉你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一个人没有被社会熏陶前最原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