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家谱图:评估与干预(修订本)

作者: 莫妮卡·麦戈德里克 (Monica Mcgoldrick) (作者),‎ 兰迪·格尔森 (Randy Gerson) (作者),‎ 苏艾丽·佩特里 (Sueli Petry) (作者),‎ 谢中垚 (译者) / 兰迪·格尔森 (Randy Gerson) / 苏艾丽·佩特里 (Sueli Petry)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原作名: GENOGRAMS: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译者: 谢中垚 出版年: 2018-1 页数: 235 定价: 6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5408323

内容简介 · · · · · · 家谱图(genogram)是帮助我们理解家庭模式(family pattern)的实用工具之一。《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3版)(修订本)旨在详细阐述家谱图的实践、理论、画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标准化的家谱图是了解家庭历史和家庭人际关系的通用语言。尽管家谱图被家庭治疗师、家庭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工作的实践中,但在1985年本书*版问世之前,家谱图尚无统一标准的画法。甚至在理论背景相似的治疗师之间,对于“需要了解哪些特定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又意味着什么”等问题,也仅仅达成了笼统的共识。《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3版)(修订本)所使用的标准化家谱图画法,由“家庭治疗和家庭医疗临床家谱图倡导者委员会”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该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包括默里· 鲍恩(Murray Bowen)、杰克·弗鲁姆(Jack Froom)和杰克·梅达利(Jack Medalie),他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倡导家谱图的应用和实践。委员会由北美基础护理研究组织(North American Primary Care Research Group)号召建立,他们将最实用的家谱图符号规范化,在家谱图的标准化结构与画法上达成统一。家谱图中记录有至少三代家庭成员的信息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家庭信息,让复杂的家庭模式即刻以完整的形态跃然纸上;家谱图还有助于我们提出种种假设,来解释临床症状如何以家庭环境为背景随着时间发展而逐渐显现。家谱图还可有效归纳临床记录,让不了解病例背景的研究者迅速掌握大量有关研究对象的家庭信息,检视其潜在问题以及可调动的资源。《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3版)(修订本)已被美国各大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列为家庭治疗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 · · · · · (美国)莫妮卡•麦戈德里克,获耶鲁大学俄语研究硕士学位,史密斯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新泽西创建多元文化家庭研究院并兼任主管,同时也在罗格斯大学下设的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担任教职。在临床执业的同时,编写了一系列有关家庭治疗的专业书籍,受到家庭治疗工作者和大众读者的广泛好评。《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已被美国各大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列为家庭治疗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美国)兰迪•格尔森,亚特兰大系统化思维学院主管,1995年去世。

(美国)苏艾丽•佩特里,多元文化家庭研究院核心教职成员,美国罗格斯大学行为健康医护中心执业治疗师。

谢中垚,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专业,后赴美国洛杉矶富勒心理学院下属的特拉维斯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文化、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因素、家庭关系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等,另外也进行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等方面的工作。

目录 · · · · · · 致谢 致谢之二 前言 《家谱图——评估与干预》中译本序 第1章家谱图:绘制家庭系统 家庭医护 系统化的视角 附加说明 第2章建构家谱图 家庭结构图的绘制 用于表示家庭经历与关系的符号 绘制包含多位伴侣的配偶关系图谱 关注缺失信息 通过家谱图发现家庭模式 人口信息:获得“事实” 家庭功能模式 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角色 有关家庭人际关系的提问 在家谱图中添加相关的背景信息 文化家谱图:汇集民族、种族、宗教、灵性以及迁居移民的信息 灵性、宗教和互助组织 呈现社会经济地位的家谱图 呈现宗教/灵性信息的家谱图 有关灵性、信仰的提问 呈现社会关系的家谱图 家谱图难以记录的内容 第3章家谱图访谈 捕捉家庭信息的网 当前的问题和直系家庭 当前的状况 收集更宏观的家庭背景信息 应对阻抗 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 访谈者应注意的潜在问题 询问文化信仰及生活阅历 对文化困境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问 血缘、法定关系之外的关系网络 追踪家庭发展的历程 对于敏感的个体之家庭功能提问 组织整理家谱图信息并设定优先级 简明家谱图访谈的精要 第4章跨越时间和空间追踪家庭模式 重大生活事件 家庭事件编年表 家庭事件的巧合 重大的生活变动、转折及创伤 周年反应 将家庭置于历史背景下:社会、经济和政治事件 复杂的家谱图 多次婚姻及相互通婚:高度交织的家庭 在多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缺失的信息 矛盾的信息 道德家谱图 事业/工作家谱图 性家谱图 第5章解读家庭结构 家户组成 传统核心家庭家户 单亲家户 再婚家庭 大家庭的网络 在兄弟姐妹中的排序 出生排行 双胞胎 男孩、女孩的不同角色 长子、长女 排行最小的孩子 排行中间的孩子 独生子女 兄弟姐妹排行与夫妻关系 排行位置与亲子养育 兄弟姐妹关系对个体成年生活的影响 影响兄弟姐妹排行的其他因素 特殊的家庭结构 在多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寄养、领养及孤儿院的经历 第6章评估家庭的模式与功能 家庭结构 家庭角色 家庭功能的水平和风格 护理和护理工作家谱图 探索抗逆力 家庭资源 第7章关系模式与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 父母—子女三角关系 常见的夫妻三角关系 离婚和再婚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寄养或领养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跨代际三角关系 家庭外的关系 跨越时间的三角关系 第8章追踪个体与家庭的生命周期 埃瑞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的生命周期 弗洛伊德(Freud)的家庭生命周期 弗洛伊德父母的恋爱与婚姻:家庭的结合 向父母身份过渡与有新生儿的家庭 有青春期少年的家庭 中年时期的家庭:孩子们的成长、离家和准备组建自己的家庭 婚姻与下一代人的加入 生儿育女,下一代 晚年时期的家庭 第9章家谱图的临床应用 对家庭的家谱图访谈 处理家谱图访谈中的阻抗 澄清家庭模式 家庭问题的重构和“解毒” 运用家谱图设计干预方案 运用家谱图改善现有的关系 陈先生的信 马克的信 陈先生妻子的信 家庭医疗干预 家庭模式、重大事件、当下的生活压力以及文化因素 非互补性的原生家庭同辈排位位置 周年反应 多代三角关系 当下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家庭中功能过剩者和功能不足者的失衡 家庭模式 家庭经济 文化问题,对家庭的责任 第10章游戏家谱图 合著者:埃利安娜·吉尔(ElianaGil)博士 采用游戏家谱图开展和活跃治疗 珍妮(Jenny)的游戏家谱图疗程 游戏家谱图中使用的材料 游戏家谱图的其他应用 亚历克西丝(Alexis)的案例:再婚家庭中的儿童性侵犯 野口浩二(KojiNoguci)的家庭:“局外人”的家庭 第11章家谱图在家庭研究中的应用 家谱图在家庭研究中的应用 家谱图在家庭医疗中的信度 家谱图在家庭心理治疗中的信度 有关家谱图临床效度的研究 家谱图与家庭生态图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家谱图在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家谱图软件系统 伦理和法律问题 附致谢 致谢之二 前言 《家谱图——评估与干预》中译本序 第1章家谱图:绘制家庭系统 家庭医护 系统化的视角 附加说明 第2章建构家谱图 家庭结构图的绘制 用于表示家庭经历与关系的符号 绘制包含多位伴侣的配偶关系图谱 关注缺失信息 通过家谱图发现家庭模式 人口信息:获得“事实” 家庭功能模式 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角色 有关家庭人际关系的提问 在家谱图中添加相关的背景信息 文化家谱图:汇集民族、种族、宗教、灵性以及迁居移民的信息 灵性、宗教和互助组织 呈现社会经济地位的家谱图 呈现宗教/灵性信息的家谱图 有关灵性、信仰的提问 呈现社会关系的家谱图 家谱图难以记录的内容 第3章家谱图访谈 捕捉家庭信息的网 当前的问题和直系家庭 当前的状况 收集更宏观的家庭背景信息 应对阻抗 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 访谈者应注意的潜在问题 询问文化信仰及生活阅历 对文化困境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问 血缘、法定关系之外的关系网络 追踪家庭发展的历程 对于敏感的个体之家庭功能提问 组织整理家谱图信息并设定优先级 简明家谱图访谈的精要 第4章跨越时间和空间追踪家庭模式 重大生活事件 家庭事件编年表 家庭事件的巧合 重大的生活变动、转折及创伤 周年反应 将家庭置于历史背景下:社会、经济和政治事件 复杂的家谱图 多次婚姻及相互通婚:高度交织的家庭 在多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缺失的信息 矛盾的信息 道德家谱图 事业/工作家谱图 性家谱图 第5章解读家庭结构 家户组成 传统核心家庭家户 单亲家户 再婚家庭 大家庭的网络 在兄弟姐妹中的排序 出生排行 双胞胎 男孩、女孩的不同角色 长子、长女 排行最小的孩子 排行中间的孩子 独生子女 兄弟姐妹排行与夫妻关系 排行位置与亲子养育 兄弟姐妹关系对个体成年生活的影响 影响兄弟姐妹排行的其他因素 特殊的家庭结构 在多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寄养、领养及孤儿院的经历 第6章评估家庭的模式与功能 家庭结构 家庭角色 家庭功能的水平和风格 护理和护理工作家谱图 探索抗逆力 家庭资源 第7章关系模式与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 父母—子女三角关系 常见的夫妻三角关系 离婚和再婚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寄养或领养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跨代际三角关系 家庭外的关系 跨越时间的三角关系 第8章追踪个体与家庭的生命周期 埃瑞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的生命周期 弗洛伊德(Freud)的家庭生命周期 弗洛伊德父母的恋爱与婚姻:家庭的结合 向父母身份过渡与有新生儿的家庭 有青春期少年的家庭 中年时期的家庭:孩子们的成长、离家和准备组建自己的家庭 婚姻与下一代人的加入 生儿育女,下一代 晚年时期的家庭 第9章家谱图的临床应用 对家庭的家谱图访谈 处理家谱图访谈中的阻抗 澄清家庭模式 家庭问题的重构和“解毒” 运用家谱图设计干预方案 运用家谱图改善现有的关系 陈先生的信 马克的信 陈先生妻子的信 家庭医疗干预 家庭模式、重大事件、当下的生活压力以及文化因素 非互补性的原生家庭同辈排位位置 周年反应 多代三角关系 当下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家庭中功能过剩者和功能不足者的失衡 家庭模式 家庭经济 文化问题,对家庭的责任 第10章游戏家谱图 合著者:埃利安娜·吉尔(ElianaGil)博士 采用游戏家谱图开展和活跃治疗 珍妮(Jenny)的游戏家谱图疗程 游戏家谱图中使用的材料 游戏家谱图的其他应用 亚历克西丝(Alexis)的案例:再婚家庭中的儿童性侵犯 野口浩二(KojiNoguci)的家庭:“局外人”的家庭 第11章家谱图在家庭研究中的应用 家谱图在家庭研究中的应用 家谱图在家庭医疗中的信度 家谱图在家庭心理治疗中的信度 有关家谱图临床效度的研究 家谱图与家庭生态图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家谱图在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家谱图软件系统 伦理和法律问题 附录

家庭层面的横向轴描述了随着时间发展家庭的变动状况,以及在面临家庭生命周期变化与过渡时家庭的应对方式。横轴包括可预知的发展性压力源和不可预知的生活事件一“飞来横祸”,即那些可能打乱人生发展轨迹的事件一意外死亡、残疾儿降生、迁居移民、慢性疾病、失业等。 在社会文化层面,纵轴包括文化和社会历史、偏见、权力体系、社会阶层以及信仰价值观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在家庭中被一代代地传承延续。一个群体的历史,尤其是遗留下的创伤,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将会贯穿其一生(如大屠杀对犹太人和德国人的影响;奴隶制度和美洲殖民史对非洲裔美国人、拉丁裔美洲人和那些从中受益者的影响;同性恋歧视对同性恋和异性恋人群的影响等)。横轴上是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对个人和家庭产生影响的社群关系、时事事件和社会政策。这个轴描述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歧视、同性恋歧视和种族与信仰偏见等社会观念的(纵向)“传承”对个体和家庭当前生活的影响;上述观念在社会、政策及经济结构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它们会限制一些人做选择,同时赋予了另一些人权利(Carter&MeGoldrick,2005b)。当横轴上的压力达到一定限度时,任何家庭都会出现问题。另外,如果此时纵轴上的压力参与进来,则可能产生许多附加问题。若纵轴本身即承载着沉重的压力,此时即使在横轴上出现一个很小的压力都有可能对家庭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查看原文) 西更 2022-10-07 19:22:31 —— 引自章节:第1章家谱图:绘制家庭系统 家庭关系模式多种多样。家庭成员间关系的远近亲疏既具有模式性,又意)重大。人们可能彼此非常亲近,也可能非常疏远,或介于两者之间。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家人间很疏远,相互争吵或断绝关系(cutoff);另一个极端是家人之间“情感融合”(emotional fusion),就像彼此粘在一起。如果家庭成员间过于亲密或分化水平较差,当压力或焦虑水平超过系统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出现家庭功能紊乱。一个系统的边界越封闭则越不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结果会导致家庭模式越来越僵化。换句话说,在封闭或融合的系统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反应趋于自动化,对于不断变化、需要去适应的外界环境,他们基本上无动于衷。融合中可能包含着积极的关系,亦可能包含消极的关系;换句话说,家庭成员之间可能关系非常亲密,抑或相互充满敌意、相互争斗。但在这两种情况当中,他们都因过度的相互依赖而紧紧地束缚在一起。通过家谱图,治疗师可以绘制出家庭界限,并且指出家庭中的哪个子系统是融合性的,是拒绝适应外界环境、拒绝做出改变的。 (查看原文) 西更 2022-10-07 19:22:31 —— 引自章节:第1章家谱图:绘制家庭系统 喜欢读"家谱图:评估与干预(修订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家庭与夫妻治疗 8.5

大师的手艺与绝活 9.4

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 8.9

家庭治疗 8.7

如何做家庭治疗(第三版) 9.0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9.2

团体心理治疗 9.5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第二版) 8.6

关系的评估与修复 9.0

超越奇迹 8.3

牛逼的绘图。

家谱图是个工具,竟然写了这么厚一本书也是很厉害。干货确实不多,夹杂着很多时候诸葛亮式的对名人家庭的分析,作为八卦看看倒是挺有意思,学术价值不高。最后说到软件,有可能跟大数据结合起来用,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庭治疗工具书,奇怪以前我评过的痕迹怎么没有了。

扣掉的一星给书上的小错误。很实用的工具书,除了教授如何绘制家谱图,也教授如何从家谱图中分析家庭关系和变迁。

一张图窥见一个家族史

不得不说阅读还是要讲究timing,数个月前买回来,几次想要翻开又停下来,然后直到昨天才开始细细阅读。为什么开始阅读这本书有两个契机,一是沙盘游戏主题阅读告一段落,二是为下周马上开始第一期的家庭治疗系统培训做预习。于是,昨天一个下午,今天一个上午,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

来自新知的喜悦 一直以来都认为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个时间是一天中最尴尬的时候。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而言,这个时间有点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学习的时候容易犯困,思考的时候容易一团浆糊。我能想到最适合的事是泡壶好茶+随机播放音乐+晒晒太阳发发呆就很完美了,因此这个时间段起码茶或咖啡是必备的。今天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犯困和浆糊的感觉啊,下午从书桌挪到床上(这两天天气转冷,被窝是最美好的地方,没有之一。)居然从下午一点半到四点半都沉浸在阅读时光里,连茶水都没喝。阅读期间一度能笑出声来(这真的是在阅读专业书吗?),一股从心底涌现的幸福感和快乐的感觉啊。

比较少有这样的时刻,我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大概是因为能看懂“家谱图”了吧。哈哈哈。

还没阅读前我看到书中各种正方形,圆圈,连线,符号就很头晕。经过阅读后慢慢理解这些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看到书中的家谱图就能了解这个家族的大概情况,这种在阅读中拓展了一下知识背景和增加了一下意识范围的感觉很像是第一次学会了游泳(能游个50米)、学会了溜冰(能转几圈不摔倒)、学会了滑雪(100米滑道下来稳稳的落在地面上)、第一次完成了半程马拉松。。。

家庭动力系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 看本书的时候时常感慨,每个人都是一本巨大的史诗,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翁。

家谱图展现成一个巨大的命运圈(想起了不知道哪儿听到的一句话,大意是“心理治疗不但是治疗这个人,而是在打破一个家族的命运循环的某一环。在某种意义来说,心理治疗是改变家族命运圈的事情。”)之前在樊登读书会听过一本书《这不是你的错》, 大意是你过不好这一生,可能和家庭代际创伤有关。我们自己是谁?遵循着怎样的意志在生活?潜意识如何在沉默中操控了我们?究竟是什么困扰了我们?是意识与无意识的较量?新生或重复的恶梦?

了解一个人的史诗从一张图就可以窥见一二了,这个方法很酷,不是吗?

当然本书是一本工具书。它教会大家如何去构建家谱图,又如何去访谈收集家谱图的资料,如何追踪家庭模式,如何解读家庭结构,如何评估家庭模式和功能以及关系模型与三角关系,还介绍了家谱图在临床的应用、结合游戏时家谱图该怎么有创造性的玩。

名人的八卦轶事 书中的家谱图案例大部分都是用的耳熟能详的名人家族,如埃里克森家族(恩,就是那个提出著名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现在常用在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上)、弗洛伊德家族(恩,就是精神分析的鼻祖。)、荣格家族(恩,就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也在其中成为案例,啊哈哈哈,一百多年前的心理学三大天王聚集了。当然还有英国王室、肯尼迪、克林顿、爱恩斯坦、马丁·路德·金家族、布什、赫本等等。

居然在这本书上了解到很多以前从未知晓的信息,真有意思。不过有些家族的关系错综复杂也是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代人都几次结婚离婚,子嗣又多,简直看瞎眼睛了。

案例中展开提到了许多家族模式的互相影响以及代际传递的问题,家谱图可以反映出家庭的机构,家庭成员的角色,家庭成员的功能和家庭资源等各方面的模式。此刻想到一个词“万物皆平衡”,这个家庭系统一旦开始不平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糟心事就来了。

让世界好玩起来 在第10章提到游戏家谱图,看文字和图片的描述大概是先画一个家谱图,然后让来访者把可以代表家族的人用微缩模型代替,这个方法很沙盘游戏。虽然不在沙盘中制作,但是方法很像,鼓励家庭成员发挥想象力,以视觉化或者实物陈列的形式构建家庭关系,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促进来访者积极地将幻想内容具体化,并有效的提升治疗参与度、减少阻抗。

这种游戏的方式可能还会出现投射和修通等其他心理过程。来访者讲某种情绪或个人特质投注到客体上,游戏家谱图可以为来访者设一个足够安全的空间,从而开始认识、理解或表达内心的困境。

阅读过程中有个疑惑没有找到答案的是:游戏家谱图是画一张出来,家庭成员各自找自己的代表,协商找其他人的代表,一起完成一个游戏家谱图还是分几轮来操作?(爸爸来摆一轮游戏家谱图,妈妈摆一轮游戏家谱图,孩子该一轮游戏家谱图?)

家谱图的现实运用 1、咨访关系

另一个窗口。不管是任何流派的心理咨询,都可以用家谱图帮助咨询师以及来访者多一个角度去看见“关系”。心理咨询是一个黑暗的屋子里要找寻光明,沙盘游戏是一个窗口,家谱图也是。

2、家庭关系

理解他人的工具。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可能要想因为他从小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是怎样怎样,导致了他遇见了什么事的时候会怎样怎样。是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如何对待他,而导致他对这件事会怎么看待自己。。。。就是说,画出自己的家谱图,更有利于自己理解家庭成员,更了解自己为何会成为今天的自己。

3、亲密关系(本书有介绍开发出一套时长五个疗程的家谱图访谈,专门为即将步入婚姻的准夫妻们提供的婚姻指导,这家谱图使用的实在太接地气了!赞!)

帮助新婚伴侣做好心理准备。遇到喜欢的人,先了解一下他的家谱图情况,再对照一下自己的家谱图情况,了解双方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洞察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模式对两人关系的动力上的影响。了解了双方的家谱图后或许会让婚姻生活更加心中有数。

看完之后又得感慨一下:恋爱容易,结婚不易,且行且珍惜啊。

今天粗略的翻看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其中提到“家庭重塑”技术,也包含家谱图。当然只是简单的介绍,并没有展开来解读。还有家庭生活编年史、影响力车轮两个工具。恩,接下来是家庭治疗的主题阅读,这本书也需要重新翻看了。

本书详细介绍《家谱图》技术;家谱图,绘制了两代三系的家庭系统图,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评估来访者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家庭系统给来访者带来的影响。围绕“家谱图”讲述:

-建构家谱图的元素

-搜集建构家谱图的元素 -- 家谱访谈

-从各种信息中寻找家庭模式

-解读不同的家庭结构

-评估不同的家庭模式与功能

-家族系统中的三角关系

-家庭的生命周期

-家谱图的临床应用

-游戏家谱图

适合专业人士的详细品味,但是缺失:

1. 没有讲述“家族谱”的由来,是如何诞生的这个问题

2. 每章有提到参考书目,但是没有找到具体的参考书目清单

家庭层面的横向轴描述了随着时间发展家庭的变动状况,以及在面临家庭生命周期变化与过渡时家庭的应对方式。横轴包括可预知的发展性压力源和不可预知的生活事件一“飞来横祸”,即那些可能打乱人生发展轨迹的事件一意外死亡、残疾儿降生、迁居移民、慢性疾病、失业等。 在社会文化层面,纵轴包括文化和社会历史、偏见、权力体系、社会阶层以及信仰价值观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在家庭中被一代代地传承延续。一个群体的历史,尤其是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