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现代性冲突中的伦理学 现代性冲突中的伦理学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 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中国人民大学·守望者
副标题: 论欲望、实践推理和叙事
译者: 李茂森
出版年: 2021-5
页数: 338
定价: 9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守望者
ISBN: 9787300294148
豆瓣评分
9.0
33人评价
5星30.3%
4星51.5%
3星15.2%
2星3.0%
1星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麦金泰尔探讨了一些关于现代性的哲学、政治和道德主张,认为只有放弃这些主张才能正确理解人类利益。在本书涉猎广泛的讨论中,他解释了如何理解规范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如何分析欲望和实践理性,如何获得足够的自知之明,以及如何看待叙事在我们认识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他进一步提出了如何从新亚里士多德或托马斯哲学的视角来认识现代性的条件,并辩称托马斯式的亚里士多德哲学,通过马克思的思想启发,能为我们提供构建一种当代政治和伦理的资源,而这种当代政治和伦理能够使身处现代性的我们去制衡现代性,并且要求我们去这样做。本书的丰富内容及其重要性,奠基于麦金太尔思维在伦理学和道德哲学方面的造诣,是其思想的提高和发展,能给这些领域的读者带来极大的兴趣。
投诉 现代性冲突中的伦理学的创作者 · · · · · · [英国]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麦金泰尔任教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圣母大学,2010年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后专心学术研究。他1981年的出版《美德缺失的时代》是获奖著作。其他著作有两卷集的《哲学的任务》和《伦理与政治》《伊迪丝?斯坦:哲学的序言1913-1922年》《上帝、哲学、大学:天主教哲学传统的历史》。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其他人有时认为我们的欲望和行为不太合理,因此认为我们的做法并不明智。只有他人能够认识到我们的欲望和行为符合某些利益机制是合理的,他们オ会理解我们,认为我们是明智的。 (查看原文) 木匠徐 2021-07-25 13:51:08 —— 引自第8页 表现在她的评价性判断和规范性判断之中的前理性(prerational)信念或态度或诸多情感,促使她进行评价性的推理。 (查看原文) 木匠徐 2021-07-25 13:51:08 —— 引自第29页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守望者(共3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找回民主的未来》《认识的价值与我们所在意的东西》《含混性》《严复与福泽谕吉》《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 等 。
唐古灰 2024-05-21 15:33:13 陕西 4.5。从始至终贯穿的是欲望分析以及理性实践,对于道德与伦理的论断,从空间层面来说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标准,但从时间层面来说却都不约而同追求至福。当个体能够基于良好意愿去选择欲望的对象,并且通过实践理性和遵守美德来实现其最终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人生完善。(吐槽翻译)
0 有用悠然 2022-02-14 20:23:22 很受启发
1 有用καλόγερος 2023-02-05 18:28:19 四川 这本就和《依赖性的理性动物》那样并非严格的论证,而是多重角度的反思。问题在于当代道德哲学潮流中的很多立场是不需要或者不能做出回应的,就像catholic的cupiditas与caritas的区分本身是一种不同于世俗道德的立场——就像尼采主义的道德建立在一种自我价值沦丧的本性基础之上,因此首要的当然是重估价值确证自我的价值——这也是现代精神最常见的瘫痪,而德性传统中的自我价值本身是不证自明的。这两种全然不同的生命原则几乎不可能汇通,因为catholic德性传统的所要求的虚己完全是对现代精神的悖反。 (收起)
0 有用尽君 2023-10-26 04:30:26 上海 还蛮好的呀。就差说由叙事而神学了
3 有用子夜新荷 2021-08-05 10:28:04 专业学者不会读,因为太啰嗦没论证;一般读者也不想读,因为背景一掠而过,分散而不深入。像是一本文学随笔集而不是学术专著。
更多短评 14 条
我要写书评 现代性冲突中的伦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提子 2022-10-17 11:08:57 哲学的对峙 书中探讨了一种哲学的对峙,这是两种互不相容的立场之间的交锋,即表现主义的立场和某种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立场,两者关于“善”的意义和用法、利益的本质都有自己的论点和主张,但又不足以平息对方的批评和反对,不能改变对方的思想。两者的立场不同,它们在理解欲望和实践推理之间的关系时有很大的分歧,这种对峙虽然是理论上的,但却会对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有没有办法超越这种对峙的局面?要考虑哲学理论在研究相关问题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哲学理论如何在这些背景中发生作用。这种理论有时会掩盖特定时间、地点的社会和经济现实,从而导致伦理和政治上的误解。我们如果要弥补这种理论的缺陷,更好地进行理论探讨,就至少需要能够认识到那些社会和经济现实。休谟、亚里士多德、阿奎那、马克思等人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反思哲学理论和日常实践之关系的思想。
投诉 有用 1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1 0回应收起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木匠徐 展开 第一章 关于“欲望”、利益和“善”的一些哲学问题 木匠徐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门径)
其他人有时认为我们的欲望和行为不太合理,因此认为我们的做法并不明智。只有他人能够认识到我们的欲望和行为符合某些利益机制是合理的,他们オ会理解我们,认为我们是明智的。 “Others may on occasion find our desires and the actions that give expression to those desires not so much unjustified as unintelligible. We become intelligible to others just insofar as they can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a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