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重生手记

作者: 凌志军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出版年: 2012-10 页数: 278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3887374 豆瓣评分 8.5 1085人评价 5星43.2% 4星40.6% 3星13.9% 2星1.5% 1星0.8%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添加到书单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著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他和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中。真的没有生路了吗?外科、内科、中医、“太医”,分别给出了大相径庭的治疗方案。要不要手术?要不要做化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医生?该不该使用特效药?该把性命托付给谁?他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甄别真伪。他仔细观察医生的得失,也观察病友的成败,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五年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他真切地认识到,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海报:

投诉 重生手记的创作者 · · · · · · 凌志军 凌志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凌志军

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长在北京。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也是畅销书作家。

他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陆续出版9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他罹患癌症,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应对治疗,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3年出版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长》),9年来先后7次再版,38次重印,直到今天仍然深受读者喜爱。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别让医生吓死人 死到临头的感觉 /002 危险的陷阱 /007 中国式的“专家门诊” /012 恐惧的由来 /017 中外医生之对比 /024 医生怎样对待不懂的东西 /030 希望在我们自己手里 /034 西医好还是中医好 /041 开胃汤和牛筋汤 /049 预知死期的一个好处 /055 向读者告别 /059 选择治疗方向比选择治疗方法更重要 /064 第二章 癌症不是绝症 最好的灵丹妙药 /076 倾听自己的身体 /083 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 /088 水静心闲 /094 路上的风景 /099 *最想做的10件事 /103 医疗领地上的“割据”与“门户” /104 医生也会犯错误 /110 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我们的腰包救命 /114 少犯错误的10条原则 /124 前三个月里最容易犯的错误 /128 我的生活回到正常轨道 /133 第三章 做一个聪明的患者 新的威胁悄然降临 /140 感觉不到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 /146 我们相信什么样的医生 /152 “不要被那些表面的光环蒙蔽了” /157 走上手术台的前夜 /161 假如这是我的“最后一天” /166 癌症病房 /172 家人和友人 /177 我为什么不化疗 /184 别让医生治死你 /194 最好的武器是自己的身体 /203 第四章 康复九策 非医学意义的治疗 /212 三项基本原则 /216 *导致治疗失败的思维模式 /222 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23 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230 每天步行五公里 /239 日光浴 /244 深呼吸 /252 身心合一 /259 重返雪山 /265 后记 爱的力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过度治疗正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里最严重的弊端之一 (查看原文) 天蓬 2012-12-27 13:50:42 —— 引自第131页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应当接受的治疗。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不应当接受的治疗。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 我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从容地迎接死神降临,什么时候该坚定地寻找康复之路。视死如归固然可敬可佩,叩开康复之门却更困难也更可贵。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查看原文) 阿Pe 2013-12-17 00:04:01 —— 引自章节:前言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重生手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8.88元

每个人的战争: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 19.99元

务虚笔记 14.67元

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 1.99元

向前一步 29.40元 喜欢读"重生手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众病之王 9.0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8.9

癌症只是慢性病 7.0

无病时代:走出健康误区,终结盲目医... 7.5

教养大震撼 8.1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 8.8

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7.3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8.9

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 7.6

還我健康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447 条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2 有用搓格子 2013-02-08 22:41:46 很有用,但也很重复。和西西的《哀悼乳房》相比,就差远了

1 有用Cainlee 2014-02-25 16:26:57 读着读着发现作者不会死我竟然哭出来了。

7 有用7酱™ 2014-03-04 19:46:45 推荐给病人的家属或本人看一看,并不局限癌症患者。无论是作者本人的判断力、思考能力和对疾病本身及医疗体系的评价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其实是看得几次大哭,倒不是因为作者文笔多么动人,而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特别用这本书来释放情绪。其实可以写个很长的书评,包括我经历的国内外对癌症治疗的对比,及每个我遇见的癌症患者和他们家属的种种情形,又因为家中几位都是医生有很多特别的感受,可是暂时还是没法动笔,以后一定补上。 (收起)

1 有用将来 2013-08-12 13:09:30 作者身份不低,可在我大天朝的医疗系统前不堪一击。向书中提到的好医生们致敬。

2 有用ZZMoM 2015-08-01 13:08:58 说的很真是很中肯。亲身经历,果然打动人。看于娟女士的书时,是一直哭哭哭,看凌先生书时确实很积极向上的感觉。文笔自然老道,不愧是记者出身。十分欣赏。祝身体健康,一切好。

更多短评 447 条

我要写书评 重生手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9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舊雨 2012-10-19 10:55:22 生老病死,我们该谈些什么 生老病死真是平常。中国人能欢欣地谈论“生”,偶尔忧虑的谈到“老”,但关于“病”和“死”,好像真是一个默契的禁忌,避之则吉,从容又豁达的谈到它们,是异数。所以,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和凌志军的《重生手记》虽然病情不一,走下来的路长短不一,但他们共同之处面对生死的坦然和豁达,就让人动容,由衷钦佩。

且从自身说起。 零三年的六月,住院查出我的脑颅有垂体微腺瘤。一直到零八年的十一月,没有人会陪伴并要求你按期检查,复检,和你谈论应对的措施,遍访多一家医院,咨询多几个专家。今日,我要客观如实的还原这一个事实。所幸还算达观之人,熬过最辛苦的两年,渐渐看淡,如今甚至不去理它,头晕、呕吐、发烧、头痛基本不再有,内心觉得万幸,是自己努力调整心态重新走出来,个中的滋味唯有自己明白,那些过去的日夜,发病时候的痛苦难当,抛却那些孤独离弃之感,得到的也许是如今面对生老病死,当身边的人发生类似事情的时候,因感同身受,便有悲悯之情,不仅源自于情,且多来自于“明了”。

电影和小说里的人生永远像隔着玻璃的另一种生活,它们存在着,看得见,离你很近,却摸不着。大部分的人在生活里其实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真要表达出来,会觉得别扭?无论哪一种方式,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最初那几年的时间,每每想起,内心压抑痛苦,只得转而去写文字,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宣泄和舒缓的方式。在国内活着真是不易,无病无痛已有压力,各种衡量比较仿佛让人永远不得轻松,生病住院要人照顾不仅占用太多的资源分配,每日重复面对实在是考核彼此感情的亲密和容纳度。凌志军与他的妻子风雨走过二十五年,聚少离多,此次生病,确诊晚期,医生说仅剩三个月左右。他没有被打垮,其中一个原因是平常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思想已算豁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这样的阅历和工作经历会让他看待事情的角度稍有偏离。偏离的好处是,在压抑、痛苦、恐惧等种种情绪来临的时候,会自我调整,条理分明,不会无止境的陷进情绪的深渊里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他的家人。没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分担痛苦、细心照顾、呵护陪伴,他真能在挺过三个月以后,又走到了第五年? “活着”考验人的种种,生病和死亡就像真相,最终洞穿一切的秘密。

我的师兄,肺癌晚期,查知病情以后,性情大变。无论谁在他面前谈到癌这个字,先是恐惧,继而愤怒,最后以扔砸东西结束。受尽苦痛,挣扎了将近两年含苦而去。 我的二姑丈,肺癌晚期,前后两年。那两年的时间积极面对,十分配合医生提出的种种方案,化疗、放疗,家人、朋友寻来的秘方照吃不误,活着的欲望这样强烈,个性这样乐观通透,在晚后期同样给折磨得异常痛苦而去。 我姐,平日里身体那么好的一个人,说病就病,一查就是大病。去年做的手术,同时化疗、放疗,恢复得很好,至今。按下不表。 身边的朋友,一部分人的家庭也经历过这样的曲折,生老病死是常态,但谈论它们,需要那样大的勇气和聪慧。 忌讳谈论生老病死,不仅是因为恐惧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担忧,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了解它们。对不能去确知的一部分心生担忧只是因为不知道。 例如,生病了以后我们该如何去找合适的医生?我们该怎么倾诉身体发生的状况?我们该怎么配合并在生活里小心谨慎的避免?我们该如何使用和支配我们的身体?怎么面对,怎么处理,怎么活下去,怎么谈论它们…… 我想起凌志军在书里描绘到的一个细节,他们拿一大堆的胶片给“专家”看,可是他们就是不看,再三恳请,抽取其中两张大致看看,又放在了一边。直到类似的情况又再次出现的时候,一位专家才“坦言”:国外引进的新技术,很多人还看不懂。 凌志军的坚持,家人的鼓励,非专业的妹妹认真细致的研读、推敲、总结……他们敞开心扉来谈论这件生病的事,癌症不过像慢性病一样,这个角度的解读让他重新看待生命的意义,了解得越多,内心的恐惧越少,面对的时候就越豁达,索性放开心怀,用心感受活着的每一天。与此同时,没有放弃的是,利用自己知道的学科知识,抱持生活里的基本常识细心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中西医学结合,双管齐下配合治疗。该做的治疗平静面对,处在观察阶段的身体状况,每天用心感受身体细微的变化,因除了自己,再无旁人更加清楚身体的变化和感受,所以如实记录点滴,自己观察。

不谈论病情,不面对死亡,如何去解决当下面对的困境? 因恐惧而逃避,因绝望而放弃,因消沉而迷失,因种种而回避,最终还是得要不明不白的离去。如果说看《此生未完成》给我的震撼是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便应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爱惜自己的身体,当厄运袭来的时候坦然接受。那么,看此书,我明了的是:癌症不可怕,死亡不可怕,最终击垮每个病人的永远是那些看不见却时刻表现出来的恐惧、压抑、无知、消沉和放弃。 人活着,总要发生各种的事,事事皆顺活到老的,我看很少。红颜薄命有时是自怜,好人未必有好报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绝望,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只是方式的不同。能接受生存的踏实和带来的欣喜,往往便会在死亡将要面临或似乎看得见在跟前的时候心生恐惧乱了方寸——我亦是一俗人,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但始终希望我们能更加坦然地面对、谈论这些话题,了解它们,接受它们,与它们和平共处,明了它们存在的必然性,如此,在悲剧灾厄到来的时候,不会迷失沉陷得无法站起来。 是的。我们只是需要了解,敞开心扉接受,来谈论,尤其是面对身边的人,只有在说开来以后,就像打开一个盒子的系带,里面的一切才会赤裸呈现,不管那将会是什么,至少我们有勇气去谈论、面对它们。

除此,与这本书的感触稍微有些偏离的是,我想描述一下去年在放疗科接触的那一家人。 从个子来看,一家三口粗壮结实,男主人应是病人,稍微瘦削,神情萎顿、眼窝凹陷。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脸色青白,毫无血色,那是一种铁锈似的颜色,更让人心疼和可怕的是,一家三口的神情痛苦、愤怒和压抑,如火山,随时会爆发。 我陪老姐坐下,一行三人,其中一位是老姐的小姑。我去办理手续登记,老姐忧虑的紧随我过去,小姑也站起来。办完事以后,我们刚想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那女主人突然一屁股蹭到我们坐的凳子上,嘴里激烈的骂骂咧咧,大概是,来啊,我就坐了你们的位置,来啊。 她异常愤怒,脸庞接近扭曲。男主人也愤愤坐下来,他们的女儿坐在妈妈旁边,虽不至于骂骂咧咧,那表情也好似我们与他们为敌。 空气变得沉重而压抑,我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却突然觉得悲凉。这一家三口想必是来放疗室吧,也许住的的地方不近,男主人病得不轻,身心皆累,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对死亡的恐惧,明日的期盼又深陷绝望的情绪会蔓延在他们的家庭里吧? 他们的爆发,何尝是对我们或是对一个位置的爆发?我甚至觉得,一点漫无边际的小事也会引发他们的焦虑。是的,这也许只是焦虑,一种情绪的不知如何释放的焦虑。而这种情绪的本身,我能感受到会使他们在生活里更加使人痛苦。 我们走开,目光平静温和的与他们接触,使他们平复下来,示意我们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我们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话,那里等待放疗的病人太多了,黑压压的坐满了整个候诊大堂,那里欢笑的人没有,微笑的表情看不见,从医生到护士到病人到病人家属,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压抑着,忐忑着,悲观着,甚至绝望着……氛围真是,太有传染力了。

今年我姐再次住院,转进内科。 隔壁病房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清秀俊朗,头颅据说有恶性肿瘤,一直接受化疗。 每天早上过去医院,经过他的病房,在走廊里看看他独自沉坐的背影,这哪里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可以承受应该承受的苦痛,然,命运毫无道理可言。他不闹不哭,异常安静,也许是习惯了,我想,他总是应该还有期盼,好日子不好日子的,日子总是在后面等着他,愿他平安出院,回到一个孩子的状态。 两个月以后,因办理一些手续,再次进去内科楼,在门口的草坪已经看到了他,歪着脑袋侧身坐在轮椅上晒着太阳,脖子无力的耷拉着,他没看见我,脑袋上缠着绷带,裹得紧紧的——晨曦在他的脸上,柔和的继续往下,一寸一寸地洒在背上、胸前,白色的病服好像镶了一层金边。我希望阳光继续这样罩在他的身上,他的人生,蔓延下去。

凌志军是幸运的,我觉得他比于娟幸运,不仅在于亲人们的更多专业性的鼓励和支持,更在于他自身个性里的素养。他的学识、认知、各种观念会让他在判断自身的时候更加谨慎而又大胆,敢于坚持,而恰恰是这份坚持,某种程度上拉了他一把。 平心而论,除去这些,不得不否认的是,家里给他治病的经济条件,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在选择医生专家的这一点上,可选择的空间和弹性比一般的老百姓更多,更大。 在书里,他也提出种种质疑,包括对医疗体制,医生的医德、业务实际的能力水平等。 但,我想在文后提出最后的一个我自己的观点: 癌症患者千千万万,形式不一,生命体征不同,接受各有差异。 但,我觉得最苦的还是老百姓,在面对国内的这种医疗体制,那些仿如天文数字般的各种费用的时候,砸锅卖铁而一心保命的背后,谁来保障,谁来买单他们生存的基本权利?医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患者和医院这几年愈加“激烈”的共处方式,背后的源头究竟是什么。 假如老百姓可以不再有如此巨大的对于生病以后一系列资料费用的忧心,得到基本的保障,是否在心理的承受能力上,考虑的东西会少一些,实质性的困窘会少很多? 回过头来,再看回我在开篇提到的那个事实。谈论生,兴高采烈,面对死亡,谈论病情,沉重叹息的背后,是逃避。避而不谈逃避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除了恐惧,在恐惧背后衍生的实质性东西,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到它,并努力地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有这个义务,享受到这个人人平等的“病”和“老”。 投诉 有用 38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38 5回应收起 按键伤人 2018-09-12 10:15:33 一部“肉食者鄙”的成功学教程 作者是谁我不知道,但是看着书中一个个平时我们只能在新闻里看到的人物帮他看病对他嘘寒问暖就知道这个人不简单,来头很大。

全书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脑瘤误诊的治疗过程,二是肺癌的治疗过程,三是后续自我康复训练,谈谈自己对每一部分的看法。

先说脑瘤误诊阶段吧,作者最后的结果是误诊,并发出了病患不能完全相信医生判断的感慨,顺便抨击了医生和护士的责任心。作为同样是肺癌患者家属,我认为是医生和护士替国内医疗环境背了黑锅。诚然,再高明的专家,也会有误诊的时候,而医学尤其是癌症不同于去商店买衣服买家电,这东西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入不了门,除了跑不同的医院相信专家之外,病患还有多少自主选择的空间?正因为作者宣扬的自主选择,所以有些人宁愿去吃偏方吃中药而不选择正规治疗,耽误了真正的最佳治疗时间。

国内能像作者这样,有个哥哥在美国帮你安排手术,有个妹妹在欧洲帮你请专家会诊,还有能联系资源看遍北京市上海各大专家的人,1%都不到吧。专家门诊每天要看上百个号,就算欧洲专家来,每张片子研究一个小时,一天也看不了几个病人,正是国内的医疗环境迫使医生逆向选择最快的看病方式,以低概率的误诊来抨击医生我觉得是不适合的。相反,也正是因为你享受了这么多的医疗资源,最后才有个不开颅的判断,不是作者自己的医学知识,而是背后的资源有了这个结果,这个没啥可炫耀,普通人说穿了没这个命,能挂上其中一个专家的号就谢天谢地了。

再谈肺癌的治疗吧。从作者的描述来看,这个应该是早期的肿瘤。国内的西医不过是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运用之地,对肺癌的治疗,美国每年都会出一本指南指导,对于I期的肺癌,本身就不需要化疗,因为转移的可能性很小。而中晚期的肺癌,有可能有转移灶,术后进行4-6期的化疗是国内外推荐的,作者其实对这个并不了解,反而一棍子打死说癌症就是个慢性病。为什么美国是慢性病,因为美国的癌症发现的很早,肺癌的最佳筛查是低密度螺旋CT,不是胸片,我在80年代美国人写的书里就看到了,而直到现在国内的体检还是以胸片为主。肺癌一旦出现症状基本就是晚期,这个时候还叫慢性病吗?肺癌的治疗手段也就这几年才有个突破,包括靶向药和免疫治疗,在这之前放化疗一直是治疗的基本手段,作者认为化疗生存率从60%提到到62%只是针对了早期,你试试晚期不治疗的结果呢,对中晚期治疗手段现在很少。当然,最后也面临了作者说的是否过度治疗的问题,国内碍于人情,对姑息治疗的理念运用的不多,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最后走的都很痛苦。

最后谈谈作者的术后康复吧,普通人能学习的也就这一点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里状态是手术康复的最佳治疗,癌症1/3是被吓死的,1/3是被治死的。保持良好心态真的很重要,我父亲术后有几天心里状态不好,人明显消瘦,开导了几次才慢慢恢复。当然,这也源于作者是早期,早期的复发几率不到10%,如果是中晚期,不断的进出医院,保持个好心态的确很难。

综上,这本“上等人”写的成功学有可取之处,但要完全效仿不太可能。要想抵御癌症,每年定期做体检,把疾病发现在早期最重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按键伤人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有用 21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21 1回应收起 玉娇龙 2012-11-29 11:42:21 乔布斯没做到,他做到了。 读完此书,心情激荡,除了为一个癌症痊愈的奇迹,更为这过程中作者时刻彰显的判断力、做事方法:在“绝症”面前有判断力、有逻辑、有质疑辩证、有严谨态度、有用乐观压制恐慌的信念。

先天的人格、岁月的积淀、资深记者以及时政作家的历练,让他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我相信,具备这些素质的人即使遇到再大的灾难也不会崩溃。

其次有感于作者的术后疗愈手段,作为非癌症患者,这些生活习惯或许也很具借鉴价值。

一、吃喝拉撒睡 作者说:“我特别看重这五件事,把它们当成我走向康复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1、吃 ①足够杂:每天吃的食物不会少于25种,包括5-8种谷类,3-5种豆类,1-2种薯类、至少6种蔬菜、1-2种鱼和肉(以鱼和禽肉为主)、3-5种干果、2-3种水果。

②足够粗 这是指粗粮或者富含粗纤维的薯类、蔬菜、水果。作者说他很少吃精加工的米和面。每天吃的谷类,有超过三分之二是糙米、全麦面,以及红米、黑米、一枚、大麦、荞麦、玉米、小米之类的杂粮。

③足够素 肉食(以鱼和禽类为主)大约占每天食物总量的10%,大量食用大豆和谷类补充减少肉食带来动物蛋白不足。

④足够天热 尽量买原生态食品,不买过度加工食品。烹调方法主要是:煮、蒸、焯以及少量的炒,除了盐之外不加任何调味品。

2、喝 每天喝2400毫升水,其中大约两成在早晨起床后喝,四成在午睡后喝,一成晚饭后喝,其余部分分散在上午和下午。

3、拉和撒 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小便的颜色,这些都是越稳定、越有规律就越好。通过饮食调节也能起到药物通便的效果。

4、睡 保持充足睡眠。“睡”的关键不是生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二、每天步行五公里

三、日光浴 ①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健康有帮助,还能“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肿瘤细胞的滋生、突变和爆发,在本质上正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②通过充分的阳光来活得维生素D,比通过食品来补充维生素D好。

四、深呼吸 ①作者经历证明,好的空气质量比大家认为的作用更大。 ②“呼尽吸足”,把胸腹废气排进,让新鲜空气进入。 ③室内空气通常不如室外。尘埃,即“可吸入颗粒物”,会成为病菌和污染物质的载体。

……

从这本书中,还能看出,在美国,普遍认为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疾病,比中国的痊愈率也高很多。而中国,从医生到病人,对癌症的检测治疗方法以及认知态度,都稍显落后。

先进的观念比先进的治疗仪器更重要。这观念的先进,即科学理性的认知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拒绝手术尝试偏方、巫术的乔布斯没能做到,凌志军做到了。 投诉 有用 13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13 5回应收起 晴空 2012-09-29 17:05:40 君临生死水静心闲 (文/胡艳丽)

本文所评图书:《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作者:凌志军,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第1版)

声明:本文是博集天卷特邀知名书评人胡艳丽为《重生手记》撰写的原创书评,而10月15日发表于《兵团日报》署名张佳玮的书评文章:《重生手记》—生命奇迹的坚强宣言http://epaper.bingtuannet.com/?id=67639,此文中多处引用胡艳丽文章,请大家知晓,特此证明!

此生,我们可以坦然接受在时光中慢慢老去直至死亡的生命定律,但值旺年之际,收到一纸生命倒计时通知书,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殇。

凌志军,这位以高质高产著称,作品畅销海内外的知名作家、人民日报社记者,在刚刚完成《中国的新革命》书稿后,迎接他的竟是生命只剩最后三个月、恶性脑肿瘤晚期的晴天霹雳。事实证明,这只是上天跟他开的一个玩笑,要他用智慧和勇气以血肉之身去抗击癌症,用病危亲历为读者奉上这一部写满了醒世真言的《重生手记》。

作为读者,我宁愿永远都不要看到这样一本书,看别人的伤痛同样也是自己生命的反照。在发现癌症的最初三个月里,作者承受的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让闻者落泪,但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大地上却遍地开花。凌志军说若非亲历,他永远都不会懂什么是真正的“撕心裂肺”。从理性角度,《重生手记》确该早问世二十年,中国前仆后继的广大癌症患者需要这样的智慧之书,日渐僵化的医疗体系需要这样的开悟之书,那些仅将癌症患者当病历而不当人的医生需要这样的道德之书。作者告诫我们,治疗癌症更多的是用脑而不是用钱,选对医疗方向比选对医疗手段更重要,精神治疗比外力治疗更重要,医生应等医学+人,拥有生生大德的医者才能治病救人。

事实证明,癌细胞并非唯一一把悬在患者及家属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尚有医疗体制、医德医风、患者精神状态三把追魂索命剑。

医疗体制:作者将自己在生死迷茫之际,观察到的医疗领域将人“大卸八块”、科室之间壁垒森严、同行之间互相诋毁,医疗信息资源全封闭等行业弊端写得深入骨髓,这些都是导致癌症患者被牵引着走向死亡的无形杀手。中外医疗体系、医疗效率、医治理念的强烈对比,都令中国患者唏嘘,为什么同样的病症中外医生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书中给出的答案让人如鲠在喉。

医德医风:端坐在现行医疗体制之内的大部分医生,养成了严重的官僚习气,在患者面前不懂装懂、居高临下,连多看患者一眼都要计算时间效益比,给出的医疗结论武断专横。患者千里求医,交纳300元甚至更高的问诊费后,“专家”却只能拿出三分钟时间来应诊。三分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走向,世上还有比这更恐怖的事吗?医生道德麻木,成了除癌症之外的又一重型杀手。 患者心情:在经历“准死亡通知”、医疗恐吓、高昂医疗费用的三重打击之后,能够保持坦然心态的患者只有“圣人”。一旦精神被击溃,患者的身体状况必然更每况愈下,无形中再助癌细胞疯长。如果患者家属此时也全面陷入悲痛、一筹莫展之中,病人生命的走向便已经注定了。

在书中,我们知道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癌症的治愈率并不比自愈率高。在死亡的癌证患者之中,有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另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而另三分之一才是真正因病而死。在国外,人们已经普遍将癌症当成一种慢性病,它的杀伤率并不比“糖尿病”、“心脏病”等常见多发疾病高。目前,国内公布的癌症治愈率,仅是一个参考数值,仅它的基数就颇值得推敲,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或专家公布他的癌症治死率、误诊率、治疗过度率。在患者及家属医疗知识和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语境下,他们并无能力知晓,一例被宣告成功的癌症手术,患者存活时间是否比不手术更长,患者在余生内因手术化疗而遭受的痛苦是否比不采取这些激烈措施来得更少。

在小事上倾向“理性”选择,而在事关生死的大事上却轻易将生命交托给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中国人宿命的误区。有时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否决一个专家的定论,那些用三分钟为你下生命鉴定的人真的可信吗?

凌志军在被北京和上海的名医一边倒的诊断为恶性脑肿瘤占位的情况下,他愿意相信的是他非专业的妹妹,因为在这件事上妹妹倾注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专注的情感和心血。妹妹亲自购买世界最前沿的专业书籍,用八个小时的时间一点一点在书中求证,排除疑难,寻找哥哥生命可以延续的证据,竭尽所能联系世界肿瘤专家在大洋彼岸对胶片信息进行会诊,无论如何这个擅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承认自己认知不足的妹妹,都比那些只把他当成一个“病例”、只盯住钱包不放的国内专家更值得信赖。如果可能,把一个“奇怪的你”制成标本,更符合某些专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至高追求。

作者相信在他奇迹般的康复之路上,给予他生命能量的,除了国内少数几位坚守职业操守,轻名淡利,对有钱没钱、有权没权的病人一视同仁的医者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来自爱人及亲友的支持。爱人用心营造的温馨温暖的家庭氛围,儿子找来的相声碟片,兄长和妹妹的智力、精神支持,那么多朋友的相继探访,间隔带来的“好消息”,都为作者一步步康复送上了灿烂阳光。

君临生死,水静心闲。因这场生死考验,作者调整了他的作息及事业冲刺安排,走进了近在咫尺的公园,看疏影横斜,赏波光流韵、听琴音流淌,倚悠悠斜阳。到江南去深呼吸,携爱妻去滑雪、与朋友倾心交谈,每天早晨慢慢研磨烹煮咖啡,听古典音乐,这样浪漫雅致的情怀重又回到了作者的生命之中,若非经历生死,也许作者依旧在事业冲锋的路上透支生命热情。因病向阳而生,这是生命最好的态度。 投诉 有用 13 没用 1有关键情节透露 13 1 0回应收起 雪崽 2013-06-19 22:34:30 不是每一个病人都有他这样的运气,也不是每一个病人都有拒绝化放疗的资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来不想写这篇评论但是看了筒子们的书评中清一色地说他是肺晚我真是忍不了了。他是早期!没转移!我不得不说这书有过度宣传的幌子,凌志军并不像宣传的是一个肺癌晚期脑转移的患者。看过书后才知道,他其实是肺癌早期患者。

他的幸运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他的脑部肿瘤是罕见的炎症,而不是癌。 第二,因为他脑部的炎症被怀疑是转移癌,使得他能够在早期就开始全身检查去寻找原发癌,在很早期就发现他真正的肺部早期癌变(尽管这个癌和他脑袋的瘤没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机会,提升了他的治愈率。 第三,他的肺癌是早期,内科上早期患者本就属于可化可不化,他作为早期患者,是有选择化放疗的资本的。而对于晚期的比较年轻体健的患者,若想延长生命就必须化疗,没有选择余地。他能够活五年并不是一个极大的生命奇迹,也不是不进行化放疗所带来的好处,而是他的分期本来就有很高的存活率。

凌志军的幸运是一方面,但他选择不开颅的决定着实令人敬佩,他在面临专家意见一边倒以及只有个别名气不大的医生反对开颅的局势下有勇气做出不做手术的决定,着实令我敬佩。

我衷心地祝愿他身体康健,一切顺利。

ps尽管此书宣传上有夸大之嫌,但是书中揭露的当今中国医疗行业的种种丑态,以及在看病过程中病人所要把持的原则,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还是打个5分儿吧~ 投诉 有用 11 没用 1 11 1 7回应收起 李小丢 2012-11-05 15:29:18 别让医生吓死你,让郭德纲治愈你 凌志军是我最近看到的第二个感谢郭德纲的癌症病人,第一个是10月末看到的新闻,说的是洛杉矶郭德纲美国巡演洛杉矶演出后,一位大姐来到了化妆室给郭德纲鲜花跪谢,说:“谢谢救命恩人,七年前得了癌症,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被化疗的痛苦折磨着,那时唯有听你的相声,减轻了痛苦,有了活下来勇气。来美国了,一定要当面谢谢你。”边说边哭,老郭赶紧掺护着大姐起来,连声说,不敢当。现在我的叙述基本上是平和的,可当时我看到的新闻语言包括评论,都是嘲讽的语调,仿佛是冷笑着抖机灵:“听相声治癌症?能治不孕不育不?”说实话,我心里也这么想,听相声那么好使,还要医生干嘛?

可是当我看书的时候,看到作者再一次提起郭德纲的相声使他从自怨自艾的困境中走出,开始走上乐观积极的抗癌之路的时候,我才想,我是不是又一次陷入了群体性心理,而失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呢?不偏听偏信不盲从,说得容易,做起来是多么的困难啊。这不仅仅是我们在面对纷纭信息时的困境(例如阅读那条新闻和阅读本书),也是病人们在面对所谓“不治之症”时的普遍困境。

2007年,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 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的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他活不过三个月。他和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中。在那一刻,他身上所有笼罩的光环都不再与他有关,在癌症面前,他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病人,而且是被判了死刑的将死之人。可是在五年后,没有经过脑部手术,没有进行放疗或化疗的他,居然奇迹般的痊愈了,而且可以再度进行登山、滑雪等运动,更重要的是,他将他五年的求医经历和思考所得,化成了一部厚重的著作——《重生手记》,“别让医生吓死你”是作者原定的书名。

这本书不仅适合想了解抗癌方法以及目前的医疗体制的人,更适合那些不愿在当前体制中迷失方向,盲目崇拜权威,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去阅读。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找不到出口的人,突然被一道光照亮时的欣喜。因为作者现在告诉我们的每一句话,他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以生命为赌注去进行的赌博。

结果,他赢了。

凌志军告诉我们,死于癌症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有三分之一是因为不当治疗或过度治疗而过世的,而只有另外三分之一的病人,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癌症视作是一种慢性病,而非绝症来治疗。在美国,五年以上的癌症患者生存率已经突破70%,而中国,这一数字仅仅是10%。在军医院长大的我,对这样的观点也有耳闻,可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还停留在癌症=绝症的思维模式里。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导致治疗失败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说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1、 癌症是不治之症。我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2、 治疗就是彻底消灭癌细胞。我与肿瘤不共戴天。你死我活。 3、 医生比我懂,我必须听医生的。 4、 越大牌的医生越可靠。 5、 我很坚强,我很勇敢。治疗带来的痛苦再大我也能扛。 6、 有一种特效药。有一种特效治疗手段。有一种特效祖传秘籍。有一种特效食物。 7、 越新奇、越昂贵的药就越好。 8、 高营养的食物越多越好。

我们经常看到,无论是亲身见闻,媒体报道或是影视剧中,我们都看到癌症病人一般会经历如下的三个阶段:

一、 天塌了:患者和家属陷入了极端的绝望,医生的诊断结果就像是死神的召唤。于是全家沉浸在愁云惨雾之中。无心饮食,不思休息,精神很快跨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发现之前没有任何异状,诊断之后在三个月内死亡的病例的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人的精神力和意志力对于人类的生存有多重要,而且癌症的发病诱因中精神压力就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不能释放压力,积极面对,只会使免疫系统更快崩溃。记得以前看过囧之女神的日志,她的母亲患了癌症,家里始终笼罩在一种怪异的气氛中,非常压抑,又时不时的会有情绪的狂躁甚至是突然爆发。这样的氛围,显然是对抗癌之路不利的。

二、 求医问药:我们常常听到诸如“不惜一切代价”、“要最好的”、“无论有多痛苦我能忍”的说法,在经历了第一阶段之后,患者和家人都会抱着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的想法去进行治疗,无论是中医西医、手术或是保守治疗、民间偏方还是独家药方,都不惜倾家荡产去求,去试。书中就提到,乔布斯为了治疗癌症吃过马粪,而罗京更是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剂量、频繁的化疗。最终,他们都没有能够挽留住宝贵的生命。在罗京去世前,医生曾经说他体内的白细胞已经几乎为零,意味着身体没有免疫功能了。当年的我以为淋巴癌是最凶险的癌症,实际上它的五年存活率已经在50%左右,相比于凌志军所患肺癌的10%的存活率,可说是治愈率很高的癌症了。可是由于病人和家属选择的错误治疗和过度治疗,使得那些本该活下去的人,在受尽痛苦之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三、 做出选择:是治疗还是放弃?是开刀还是保守治疗?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很多人都倾向于听医生的。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那个在专家门诊只花三五分钟就给人下定论的医生,没办法,谁让人家是专业的呢?在医生面前,谁都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是在专业知识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常识去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例如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正是因为坚信自己身体的反馈,凌志军坚持没有做开颅手术,而是先进行了肺部手术,后来证明,脑部肿瘤开始缩小自愈,而肺部的是恶性肿瘤;选择信得过的医生,医生也是人,名气大的权威如果不是靠得住的人,不倾听你的病况,不承认自己的无知或者判断失误,不对病人一视同仁的话,轻易交托性命,岂不儿戏;衡量治疗方法的好坏得失,如果是副作用大过有效作用的疗法或者药物,要谨慎求证,勇敢发问,果断拒绝。

作者同样是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可是他从来没有因为病情的凶猛而惊慌失措,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相反,他的智慧和自信,挽救了他的生命。当然,也离不开一直照顾他的妻子,和给他买了郭德纲相声光碟的儿子。在亲情之爱的呵护中,他创造了奇迹。而在这本注定会引起争议的书中,他更多感慨的不是疾病的治疗过程,而是对于人生的感悟。

在患病之前,凌志军一直忙碌工作,采访、写书,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每周工作七天。他想做很多事,例如去家门口的大湖边晨运,陪妻子去旅行,每天早晨给自己煮一壶咖啡,他总是想,还有时间,可是癌症告诉他,他没有时间了,当他决意与癌症斗争的时候,他列出了最想去做的十件事,都是很简单的小事。可是对于那时的他来说,都已几近奢望。所以他求生的欲望,就是围绕着这些简单的事展开的,再去吃一次清蒸鱼,再去看一眼雪山。在手术后不是想着和癌细胞斗争的你死我活,而是去江南的友人家,住上个一年半载。这似乎才是真正的生活,他盼望已久,却恋栈名利而一直没有投入的生活。

心境的平和,似乎也打动了气势汹汹的癌细胞,自己的免疫系统也逐渐强大。正如他在文中说的,据科学家研究,90岁以上衰老死亡,也就是无疾而终的长寿老人,体内都有多种恶化的癌细胞甚至是肿瘤,可是他们的身体一直在完好的运行。他们和癌细胞一直和平共处,直至生命的结束。

也许对凌志军来说,癌症是对他生活方式的一种警醒,似乎在告诉他,他的生活应该转个弯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我们放松心情,放缓生活的节奏,不苛待自己的身体,癌细胞也没有那么轻易造反。共存,并不是神话。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问,我该听谁的?我该信谁的?聪明的你,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吧,勇敢地提出疑问,或是接受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都会是你的收获! 投诉 有用 66 没用 58有关键情节透露 66 58 17回应收起 Carrie Lin 2013-04-07 11:12:12 推荐书籍:凌志军的《重生手记》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附书摘   “我以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这个特定人群的。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此时或彼时,遭遇到病痛的袭击甚至死亡的威胁,即便不是我们自己,也可能是身边最爱的人。生命的无常与突发的灾难,会使每个人在任何阶段都可能遇到志军和我所遇到的困惑和考验。所以,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写给所有遇到生命困境时,渴望对自己的命运有更多了解和把握的人的。”     ——妻子的后记    这不是简单的一本倾注心血,而是生命的诉说。   微博上看到过这段“【跟10种人聊天最有收获】1)百岁老人;2)三岁小孩;3)曾经一无所有现在是百万富翁;4)曾经是百万富翁现在是一无所有;5)看过一千本书的人;6)去过不同地方到处旅行的人;7)死刑犯;8)绝症晚期的人;9)竞争对手;10)偶像或榜样。”   而这本书,既是第6,也是经历过其中“第8:绝症晚期的人”人所写。   书中写了很多对抗疾病的很多困难和痛苦,求医中的绝望和恐惧。但是两度令我落泪的,并不是那些悲惨的部分,而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灾难和幸福的对比,让人沉重心痛又感动。作者在最黑暗的日子仍然心怀感恩,觉得此生足矣,别无所求,今生今世不可能得到更多。   当他面对死亡时,回首岁月“家庭和美,做了喜欢做的事情,守住了自己的职业信念,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情真意笃的朋友。假如明天离开人世,我可以说,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抱怨,也没有什么遗憾,也没有什么牵挂。”有多少人可以对自己的生命如此负责,自律地实现了一个个心愿,以至于灾难突然降临时可以说出上面的话。   而这种对待生活与生命的认真的态度,再面对癌症时再一次派上用场。智慧、冷静的分析、理智的判断,以及家人朋友的爱,而不是盲目的勇气、坚强、金钱,更不是恐惧与无知帮助他获胜。   以下为书摘。但碎片的书摘并不能表达书籍带来的感动,推荐大家去读一读全书。

                                  《重生手记》书摘

作者:凌志军 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也是畅销书作家。 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 、“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2007年他罹患癌症,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应对治疗,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 美国肿瘤病人五年存活率达81%,而我国肿瘤病人五年存活率仅10%。

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

大多数癌症晚期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过度治疗”。

面对医生的死亡判决书,我们要用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夜深人静,长跪不起,双手合十向苍天祈祷,她在医学的殿堂里感觉不到希望,只能从神灵的声音中得到慰藉。

如果真的像医生们说的,乐观积极的精神是战胜癌症的重要力量,那么我可以肯定,很多医生的表现甚至比疾病自身更加让病人绝望。

“真对不起,我还看不懂它,这是一个新技术,引入中国的时间不长。” 我忽然意识到,那些医生的冷漠,也许不是因为这一检查结果无足轻重,而是因为他们不懂。 他们不能持续低学习新知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甚至不愿承认自己也有不懂的东西。

多年以后我读到“苹果之父”乔布斯的一篇传记,写他在身患癌症之时曾经吃马粪治疗。和朋友们谈及此事,大家连连叹息,都无法想象把马粪塞进嘴里的情景,可是我太能理解乔布斯了。“人到了那时候,只要他相信有用,别说是马粪,就是人粪,也能吃下去。”

开胃汤和牛筋汤……它们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再死神面前没有束手就擒。它们让我们心安,让我们乐观,让我们有了精神依托。

在我的生命中,迄今为止,我把全部身心投入写作。这行当在本质上说是寂寞的。在埋头写作的漫长的日日夜夜,我沉浸在这种寂寞里,同时期待着众多读者的共鸣。可是每次真的出现热闹的场面时,我又感到格外厌烦。就本性而言,我喜欢独处,不喜欢呼朋唤友;喜欢清静,不喜欢喧嚣,尤其讨厌不真不假的客套和不咸不淡的应酬。我选择写作这个行当,最初的动力其实不是心忧天下,也不是为稻粱谋,而是觉得,只有顺应天性才能让自己更加快乐。

因为对自己的一生很知足,我内心有一种很深的感恩之念。我感谢上帝给了我那么多快乐,同时想象上帝是公平的。他老人家对每个人一定都是平等相待,所以在给予一个人生命时,不是衡以时间,而是衡以快乐。你拥有的权势越多,你拥有的真诚就越少;你拥有的名声越大,你拥有的隐私就越少;你周围簇拥的谄媚者越多,你拥有的朋友就越少。同样,死亡迟早会来的。既然我的生命中已经拥有那么多快乐,那么我和死神的握手来得早些也就没什么奇怪的。

“得这种病的人,70%是被吓死的;20%是被治死的,因为乱治;只有10%是病死的。所以,第一,不要自己吓自己;第二,不要乱治。”

“因为现在的医学,检查手段越来越先进,治疗手段却越来越滞后。”

说实话,有才华的医生当然可敬可佩,但我更相信富有同情心、敢于担当而又不那么自以为是的人。

原来医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医生只相信自己,另外一种医生也相信病人;一种医生只把病人当病例,另外一种医生把病人当人。

正是这样的笑声中,我渐渐体会到,面对癌症时,一个悲观主义家庭和一个乐观主义家庭之间有着很大区别。

我把自己的感觉详细描述出来……不仅倾听医生的话,也仔细倾听自己身体在说什么

他们真有享受平淡生活的天赋,即使生活在物质世界的底层,依然拥有保持快乐的秘诀。如此清贫单纯的快乐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正迅速消失。

人们总是期待着自己能够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绝症降临,意味着事业之路被一刀斩断,这对他们来说必定是一个晴天霹雳。

感谢上帝,他老人家以一种最激烈的方式让我找回生命的真谛,不再被世俗的华丽和喧嚣包围,也不再被功名利禄束缚。

在我刚病倒的时候,哥哥有一次提醒我,写下自己组想做却总因太忙而没做的事。然后一件一件去实现……现在我决定:不论生命还有三个月还是三年,我都不会再让自己留下遗憾。 我被这个想法激励着,兴奋起来。于是,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这电脑已经伴随我多年,键盘已被指尖磨光,里面记载着我生命历程中的无限风光。但是这一次,我希望它能让我记得,还有更好的风景在电脑之外。

对我来说,最糟糕的莫过于医疗领域里盛行的互相贬损之风。

一个高墙林立、壁垒森严、充斥着门户之见,连最基本的信息共享都做不到的医疗环境,与医生的误诊率、病人的治愈率之间,有没有关系?

有一些非医学的因素,可能导致医生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受制于人性的弱点 医生不等于医学。医生=医学+人。 在病人面前的职业优越感 医患之间的严重供不应求造成了普遍的麻木和厌烦 利益的纠葛

  我们心情不错,既快乐又轻松。我们经历了从天而降的打击,经历了迢迢漫漫的求医问药,经历了死亡的恐惧,经历了艰难的抉择……然而我的生活居然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我又能读书,能下厨房,能把玉米面和黄豆面混合起来蒸出一锅窝窝头,能开动榨汁机为老婆儿子榨鲜葡萄汁,还能独自开车到公园去散步。在晓东的日记里,我当时的情况是“满面红光,体重增加两公斤”。     父亲节那天,儿子为我祝福,用他的工资请我们吃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如同劫后重生。这个晚上,他谈起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谈到他正在恋爱,谈到他已决定不到英国去陪伴热恋中的女友,他要留在这里陪我们。那女孩子说,在他一家人最困难的日子,她要在他身边。于是她也返回国内,一边陪他,一边完成自己曼彻斯特大学的硕士学业。她后来成了他的妻子。我亲眼看到他们携手走进婚礼的殿堂,才进了手术室。那一刻我的内心平静如水,实在是因为事事如意,了无牵挂。感谢老天,今生今世我已不可能得到更多。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不是绝症。这是美国人对癌症的理念。      在恶性肿瘤值得注意的病因中,精神因素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   上海市的癌症病人中,有大约30%同时患有抑郁症。到了每年入冬前后,这个数字还会增至50%以上。      我开始问自己:我能把疾病也放下吗?    投诉 有用 5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5 0回应收起 斐玉蓝荷 2021-01-05 11:34:09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版 《重生手记》:癌症=绝症?别被错误的“常识”吓死 2019年夏天,一亲戚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已发生转移,比当初她父亲确诊时的情况更糟。然而,10年前,她父亲从确诊到过世,仅半年时间,虽然她现在的情况很不好,但她已撑过了1年半的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仅仅因为这个亲戚比当年她父亲患癌的年纪更小?近日读了凌志军的《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一书,隐约找到了答案。

可能是因为她父亲当年做了化疗,而她没有做。

当年目睹自己父亲做化疗时承受的巨大痛苦,她得知自己患癌后决定不做化疗,而是吃中药和止疼药。后来,中药副作用太大,身体无法承受,便连中药也停了。

作者凌志军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还是畅销书作家。2007年罹患癌症,后做手术切除了肿瘤,渐渐康复。2012年,他以这段亲身经历写成《重生手记》一书。该书一经出版,即引起很大反响,经历多次重印,并获得多种奖项。

在《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一书中,作者凌志军不仅如实记录了自己自患癌以来的寻医问药经历,也写下了这过程中他的观察、判断与思考,并总结了有助于康复的理念和方法。

这些内容不仅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很有帮助,对于普通读者也很有启发。

1-癌症≠绝症,所以,别被吓死! 有报告显示,我国肿瘤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只有大约20%。这个水平不仅大大低于美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宣布,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根治,三分之一经过治疗可以长期生存。

在美国,人们的普遍观念是,癌症不是绝症,而只是一种慢性病。

然而,在我国,很多人依然谈“癌”色变,如果不幸得了癌症,就觉得自己命不久矣。这种恐惧对于康复有害无益。

有人说,得癌症的70%是被吓死的,20%是被治死的,只有10%是病死的。这可能不是准确的数据,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恐惧对于康复的坏处。

既然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那就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而不能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在《重生手记》一书中,凌志军描述了这么一个肿瘤复发的情景:疾病刚来时,你很恐惧、忧虑。一轮治疗过后,病情稳定了,你沉寂已久的野心开始蠢蠢欲动,试图恢复曾经的事业。于是,你又回到了过去的状态,拼命、忙碌。周围人也夸你勇敢坚强,不像病人,你也为此得意。然后,忽然有一天,医生告诉你,肿瘤复发了,转移了。你不得不重新开始又一轮的恐惧、绝望和治疗。

凌志军没有陷入此陷阱,他彻底改变了此前的生活方式,开始享受日复一日的“慢生活”:在湖边踏青,在林中漫步,在音乐里闭目养神,在阳台上读书,悠闲自在地吃饭,美美地睡个午觉……

他在书中写道:“在忙碌了大半生之后,可以这样来体验生命,真是奇妙。”

2-很多情况下,智慧比坚强更重要。 在多次求医问药的经历,以及观察周围人类似经历后,作者凌志军发现,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仅仅凭借“坚强”是不够的,他们还应当是一个聪明的患者。很多情况下,智慧比坚强更重要。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就需要收集信息,做出筛选和判断。面对癌症时,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力显得尤为重要:怎样的医生可信?医生的哪些话可信?选择哪种治疗方向和方法?……

1)怎样的医生值得信赖?

凌志军在书中总结了值得信赖的医生的9个特点:

① 不自吹自擂。

② 不贬低同行。

③ 不仅关注仪器检查结果,而且关注病人。

④ 只关心你的病,不关心你是多大的官,不问你有没有名、有没有钱。

⑤ 对求医者一视同仁。

⑥ 不自以为是,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

⑦ 不模棱两可。

⑧ 言之有据。

⑨ 即使已经做出结论,也会特别注意那些不支持自己结论的证据,并且根据新的证据迅速校正自己的诊断。

2)要不要做化疗?

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尽管对于化疗,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但确实也有很多人在化疗后痊愈了,作者的母亲就是如此。

主刀大夫不建议作者做化疗,但作者还是对化疗做了很多功课,去咨询另一个专家,得到的答复是:可做可不做。像他这种情况,做化疗,有可能将治愈率从60%提高到62%。

为了这2%的可能性,却要冒很大的风险。作者坦承对医学是外行,但依靠逻辑和常识,做出不做化疗的决定。

化疗是把双刃剑,它能杀死癌细胞,也能摧毁人体的健康细胞。作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化疗的结局不论成败顺逆,起潜在逻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认定癌细胞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必 须将其彻底剿灭。”

而这种试图速成、斗个你死我活的想法,并不现实,很可能加速患者的死亡。

3-遵循三个原则,实施“康复九策”。 走过漫漫康复之路,作者总结了关于癌症的三个原则,刷新了很多读者对于癌症的认知。

①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不是绝症。

②要与癌细胞和平共处,而不是你死我活。

③量力祛邪,尽力扶正。

“祛邪”就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扶正”则是以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体新陈代谢规律的生活方式,来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

1)“祛邪”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代替自身免疫能力和修复能力。

2)慎重对待所有以“祛邪”为目的的治疗。

3)对不能直接“祛邪”,但有可能“扶正”的办法,须以更积极、更有耐心的态度去做。

作者坦承这个观点不是他的原创,而是中医治疗的基本逻辑。只可惜,很多人容易高估“祛邪”的作用,低估“扶正”的作用。

由此联想到对孩子的教育,樊登曾说,醉好的教育时机是在孩子做对一件事时,及时予以肯定。我想,这背后的逻辑就是“扶正”。

回到本书,作者还归纳了8种导致治疗失败的思维模式。

①癌症是不治之症。我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②治疗就是彻底消灭癌细胞。我与肿瘤不共戴天,你死我活。

③医生比我懂。我必须听医生的。

④越大牌的医生越可靠。

⑤我很坚强,我很勇敢。治疗带来的痛苦再大我也能扛。

⑥有一种特效药,有一种特效治疗手段,有一种特效祖传秘籍,有一种特效食物。

⑦越新奇、越昂贵的药就越好。

⑧高营养的食物越多越好。

另外,作者还总结了他自己的“康复九策”。

①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

②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③每天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④适量散步。

⑤多晒太阳。

⑥深呼吸。

⑦修炼一副好心情。

⑧沐浴在家人和友人的关爱中。

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总结 凌志军的《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一书,如实记录了作者患癌后的求医经历和康复,分享了他对疾病、健康、人生的思考。不管是患者,还是健康人,我都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书。

PS:之前发读书笔记,有网友怒怼,让我“别在这谋财害命了,现在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效果斗(都)特别好”。

我想说明的是,这篇书评仅仅是分享我在这本书中读到的、我非常认可的内容,关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效果好不好的问题,书中没有提到,我也不了解,因此并没有在此前的笔记和这篇书评提及。

对于上述两种治疗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去探究。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斐玉蓝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诉 有用 3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3 0回应收起 Diana 2013-04-20 21:59:19 生命启示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有深层次的体会的,我已经开始认同这点。 所以不敢说真的对这本书的内容有完全的体会。

读这本书时,带着心灵上的伤痛。 我把心理上的伤痛当成作者的癌症一样去体会,多谢带来的生命的启示。

启示一:生命旅程的本质是一个人。 我们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也一个人真正直面死亡。 过程中许多人陪伴我们走上一段,或长或短,那都是缘分。 失去与得到,那也都是缘分。 所以,不必为失去而痛苦,也不必为得到而狂喜。 谁都有谁的生命历程,酸甜苦辣俱全。 学会享受当下,感恩当下那些给予我们力量的人事物,不为不可知的未来忧虑。 当我们学会和得失和谐共处,如同作者学会和癌细胞、死亡和谐共处,生命反而出现了转机。

启示二:多了解自己,才能更了解世界。 一场疾病,才让作者开始学会倾听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才发现原来体内每天都在上演死亡和新生,才知道我们的身体具有最强的自我修复功能。 看到这里不免眼眶红了,有人说我敏感了,可这却是触动到了我心里的底层。 我们有多少人只关注着外面的得失,别人的眼光, 却一直以来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身体的声音。 直到癌症了才发现,你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身体。 它们对我们这么忠诚,而我们对它们这般忽视。 一直想活得清醒一点,如作者一般,足够坚强去接受该接受的、足够勇敢去拒绝该拒绝的、足够的智慧去区分这两者。 现在有点明白,想清醒一点,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会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作出最符合内心的决定。 这会给你正确的方向, 选对了方向,走一点点都是进步;选错了方向,前进实际上是退步。 投诉 有用 0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0回应收起 xiahjay 2013-02-17 00:23:25 对癌症和医疗的重新认识 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中国人和欧美人对癌症的认识有这么大的差别;我不知道中国人对癌症的恐惧以及猛烈的治疗方案已经过头;我不知道中国的癌症治愈率竟然是美国的1/5;我更没有意识到大部分专家医生看的不是活生生的病人,而是冷冰冰的病例——我以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癌症都是刑场上的侩子手,最多给患者留下一个郁郁寡欢和孱弱无力的无期,然而事实上有很多高寿的老人去世之后发现身上有很多恶性肿瘤,且癌症不是他们的死因。 一个癌症患者用自己的求医、自救、康复之路帮人们搞清楚,癌症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对疾病的恐惧和错误的治疗。 在评论书中的内容之前,我想到了之前在贵州下乡采访一个农民的经历。 我问他,你们村是不是有定期体检啊,那敢情好,去参加体检的人多吗? 他却说,不多,他就不去。 我感到很好奇,继续问道:是不是因为你们都觉得自己身体很结实,没必要检查呢?内心里我已经开始碎碎念农民们医疗保健的观念真心不强。 然而他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一是检查出来有什么问题也看不起病;二来有很多检查结果不准确的,反倒虚惊一场,没事儿多弄出点事儿了。

    再举个例子,我的高中校长曾经跟我们说他曾在千岛湖游泳的时候被开过来的快艇划伤了脚,非常严重,失血很多,但是他坚持不用当地医院血库的血,他宁可咬牙挺住,他害怕如果小地方血库的血不干净,如果有什么血液疾病,这一辈子就毁了。

    类似的事儿还有很多,医院的目标是治病救人,但是实际上,不合格的医院,不称职的医生,不细心的护士,不规范的流程都可能让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样的损害,对医院来说,仅是一起又一起能瞒则瞒的医疗事故,对于患者来说,生命戛然而止。

   用错药导致病人再也没有醒过来、手术感染没有及时处理好一拖再拖最后无法挽回、该切左肾的病人推错手术室被切右肺,这些仅仅是我亲眼见到的、亲耳听到的,医生们用自己的权威趾高气昂地对家里人说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尽力了。

  “专家”们不可一世的态度和无可置否的口气常常让病人一下子就被打入恐惧和绝望的无底洞。无人可帮,自谋多福吧。“专家”们不相信病人的病情描述,不关心最新的医疗研究进展,只一口咬定自己匆忙下的诊断,一副我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你怎么还这么弄不灵清的表情。当你还想说点什么的时候,他已经很不耐烦地叫了下一个号。这样的三分钟专家门诊,对患者来说,竟是一个下午等待的结果,病历本上写着一连串没有依据的诊断结论,还有“待除外”、问号这种模糊的语言。当然并不是所有“专家”都是这个鬼样子,也有耐心负责,对病人一视同仁,精通医学且态度谦虚,敢于推翻自己先前结论的专家医生,但是我很想做一个民意调查,名副其实的专家究竟占了专家整个大群体之下的几分之几,以及专家门诊的就诊平均时间有几分钟。

  眼下,这个医疗体系就这个鬼样子了。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做养生达人,学家庭医学常识,认准你曾遇到过的名副其实的专家且不要再相信旁门左道的歪理邪说。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医生垄断掉医学知识,不能被医生的权威大棒牵着鼻子走。自己去找答案,或找到最可信的分析师帮你分析。有时候很辛苦,但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每一个选择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投诉 有用 0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0回应收起

更多书评 59篇

读书笔记 · · · · · · ( 共 74 篇 ) 我来写笔记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Amphe 展开 整本书 Amphe (‘爱是永不止息‘)

原文摘抄 1.身心合一. 快乐源于单纯,健康也是如此。心灵有可能成为肉体最完美的守护者,也有可能成为肉体最直接的摧残者。身心合一。它让我的精神力量变得强大,也让我的生命变得快乐和富有生机。 2.不治而愈. 我们最自然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过高的估计一生的力量和药物的作用,过低的估计自己身体的力量。这次的经历让我对人体的力量感到非常惊异。我惊异与它对生命的忠诚,更惊异于它对外来伤害顽强的抵御能力和修... 2013-03-17 08:27:07 2人喜欢

晴空 展开 第2页 前言 晴空

灾难是突然降临的,就像晴天霹雳,让我和我的家人措手不及。我对自己的身体一向自信。这不仅因为每年一次的体检指标全都正常,还因为我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而且我还是个喜欢运动的人。所以,当医生宣布在我的颅脑、肺叶和肝脏上都发现恶性肿瘤的时候,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与死亡如此接近! 那是2007年2月12日。当时我站在北京医院脑神经外科的医生办公室里,我的颅脑和胸部胶片悬挂在一个巨大的灯箱上。 “这里有,这里有,啊……... 2012-09-20 17:18:01 2人喜欢

齐木楠雄 展开 摘录1 齐木楠雄 (颜一)

《重生手记》 首先,是写给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书。 关于癌症的书籍,有的关于癌症饮食参考,有的关于癌症科普,关于不同癌症发病原因,以及一些治疗方法的介绍,作用机理等,这本是中国患者写的,关于就医过程,患者心理,亲属心理,对专家诊断的态度,可以切身体验整个过程,感受到医院凝重的氛围,病患们就诊时虔诚又战战兢兢的样子,医院消毒水的味道,病房门外的嘈杂声。这本书给了癌症病患和亲属一些参考建议,对于癌症,... 2019-12-31 13:22:23 1人喜欢

悦 展开 第84页 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悦

我虽然看不到癌细胞的生长,但我能够看到田野上杂草丛生的情形。你拿刀割,用火烧,用除草剂除,它一时没了,很快又会长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让它生长的环境——阳光、土壤、雨露,都还存在。我猜想,癌细胞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能追本溯源,改变促使它滋生蔓延的起因,那么,不论你有多么了不起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都难免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 不能确认有好处,而能够确认有坏处的办法,坚决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