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行为矫正 (第五版)
行为矫正 (第五版)作者: Raymond G. Miltenberger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原理与方法
译者: 石林
出版年: 2015-2-1
页数: 493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8402151
豆瓣评分
9.6
119人评价
5星67.2%
4星21.8%
3星5.9%
2星1.7%
1星3.4%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行为矫正是一类经典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确、科学、可操作性强。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丰富,对行为矫正的原则和程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案例众多,将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可读性强,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教科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学习,对于没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读者来说,本书更是学习和实施行为矫正方法的不二之选。
行为矫正方法对很多行为问题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于儿童和有智力障碍的个体,行为疗法所起的作用可能是其他方法无法相比的。如今,行为矫正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心理治疗方法。本书内容丰富,对行为矫正的原则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它使用精确、详细、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人类行为,带领读者进入关于行为矫正的学习。书中的概念和理论都基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并使用案例进行解释,将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全书结构清晰、论述准确恰当,即使是没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读者阅读起来也不费力。
目录 · · · · · · 第1章 绪论 人类行为的定义 行为的实例 行为矫正的定义 行为矫正的特点 行为矫正的历史起源 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 对行为和行为改变的测量 第2章 行为的观测和记录 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定义目标行为 记录的准备工作 选择记录方法 选择记录工具 反应 观察者信度 第3章 用图记录行为和测量变化 图的组成部分 使用行为数据制图 根据不同记录程序绘制数据图 研究设计 第二部分 基本原理 第4章 行为强化 行为强化的定义 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逃避行为和回避行为 条件强化物和非条件强化物 影响行为强化效果的因素 行为强化程序 对行为的不同方面给以强化 同时发生的行为强化程序 第5章 行为消失 行为消失的定义 消失爆发 自发恢复 行为消失的各种程序 对行为消失的常见误解 影响行为消失的因素 第6章 惩罚 惩罚的定义 对惩罚的常见误解 正性惩罚与负性惩罚 非条件惩罚物和条件惩罚物 强化和惩罚的对比 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 使用惩罚方法要考虑的问题 第7章 刺激控制:刺激辨别和刺激泛化 刺激控制的例子 刺激控制的定义 刺激控制的形成:刺激辨别训练 三段一致性 刺激控制研究 刺激泛化 泛化的例子 第8章 反应性条件反射 反应性条件反射举例 反应性条件反射的定义 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时间顺序 高级条件反射 条件情绪反应 条件反射的消失 反应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分化与泛化 影响反应性条件反射的因素 反应性条件反射和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反应性条件反射和行为矫正 第三部分 建立新行为的方法 第9章 塑造 塑造的运用实例:教一个儿童说话 塑造的定义 塑造的应用 对塑造的研究 怎样运用塑造 问题行为的塑造 第10章 刺激控制的促进和转移 一个促进和渐消的例子:教队员打球 什么是促进 什么是渐消 促进的类型 刺激控制的转移 怎样运用促进和刺激控制的转移 自闭症治疗中的促进和刺激控制转移 第11章 链接 行为链接举例 刺激-反应链的分析 任务分析 逆向链接 前进链接 完全任务呈现 行为链教学的其他措施 怎样运用链接技术 第12章 行为技能训练方法 行为技能训练方法举例 行为技能训练方法的步骤 行为技能训练后加强泛化 现场评估 现场训练 行为技能训练和三段一致性 集体行为技能训练 行为技能训练方法的应用 怎样应用行为技能训练方法 第四部分 增加期望的行为和减少不期望的行为的方法 第13章 通过功能评估理解问题行为 功能评估的实例 功能评估的定义 问题行为的功能 功能评估方法 功能分析研究 功能评估的实施 功能干预 第14章 消失的应用 威利的案例 使用消失减少问题行为 在使用消失前考虑强化的时间表 强化替代行为 促进行为的泛化和维持 消失应用的评价性研究 第15章 差别强化 对替代行为的差别强化 对其他行为的差别强化 对低反应率的差别强化 第16章 前提控制法 前提控制举例 前提控制法的定义 前提控制法的研究 前提控制法的应用 第17章 使用惩罚:罚时出局和反应代价 罚时出局 反应代价 第18章 正性惩罚程序与惩罚的伦理 进行厌恶活动 施加厌恶刺激 正性惩罚:最后的治疗手段 使用正性惩罚应考虑的问题 惩罚的伦理 第19章 泛化的促进 泛化程序举例 泛化的定义 促进行为改变泛化的各种方法 促进泛化的策略 促进问题行为减少的泛化 第五部分 其他行为改变的方法 第20章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案例 找出需要自我管理的问题 自我管理的定义 自我管理策略的类型 自我管理方案的步骤 临床问题 第21章 习惯扭转疗法 习惯性行为的案例 习惯性行为的定义 习惯扭转疗法 习惯扭转疗法的应用 习惯扭转疗法为什么有效 治疗习惯性障碍的其他方法 第22章 代币治疗 使萨米康复 代币治疗的定义 施行代币治疗 实践考虑 代币治疗的应用 代币治疗的利与弊 第23章 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的范例 行为契约的定义 行为契约的组成 行为契约的类型 行为契约的商定 行为契约为什么能影响行为 行为契约的应用 第24章 减轻恐惧和焦虑的方法 减轻恐惧和焦虑的实例 界定恐惧和焦虑问题 减轻恐惧和焦虑的方法 临床问题 第25章 认知行为矫正法 认知行为矫正法的案例 认知行为矫正法的定义 认知行为矫正法 临床问题 关键词汇索引 测验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行为的特征: 行为就是人们所说和所做的。 行为具有至少一种测量维度。 意行为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发现心理学这个学科对我帮助太了
0 有用2222 2023-09-04 20:32:12 广东 作者不厌其烦地用一个接一个案例解释各种名词,基本初中毕业都可以看得懂。读者估计也就用这些理论只能应付学前儿童。
3 有用莱歌 2021-03-31 11:25:27 从来没有读过这么棒的教科书!这本书改变了我很多的看法,尤其是对人自由的理解,对行为的理解,是我构建世界观的基石之一。 但是矛盾的一点在于,想要通过读这本书实现自我管理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坚持学下去的早就能实现自我管理了,哈哈哈哈!
0 有用闻弦 2024-07-09 18:33:51 江苏 2024.6.11启读,7.9读毕
1 有用戴娜索 2023-03-17 11:58:12 上海 继伦理学,符号学,精神分析之后第四大解惑之书。行为主义大法好。常看常新。
更多短评 36 条
我要写书评 行为矫正 (第五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旁骛 2023-08-06 02:21:10 建议批判阅读 评分过高了。
首先,这本书能不能被归入到心理学的门类中,是存疑的。因为只有最后一章认知行为矫正涉及到了心理,前面的二十四章都只针对外显行为,矫正方式也是纯粹外在的:增加或减少行为线索、切断或创造行为条件、提高或降低反应难度、提供奖赏或施加惩罚。
这些措施或许可以在结果上实现目标行为的改变,但是治标不治本。
只关注行为的外在条件和后果,不关注内在的原因和动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盲点。行为的实施,是外部条件+内在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只切除外在条件,行为的确无法再实施了,但行为人的内在动机不会因此消失,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只会要么转而采取其他可能的问题行为作为出口,要么陷入持续的求而不得的内心痛苦。
必须要提出的是,这种外在行为矫正的方法,至少对儿童教育有非常严重的弊端,即便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也很容易给儿童留下心理创伤。书里这类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比如父母生了二胎,老大持续哭闹寻求关注,或者孩子刚开始独自睡觉时哭闹,书里的建议都是父母拒绝给予关注。这或许会让哭闹停止,但是愚蠢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坚信自己不被爱,认为即便自己试图表达需求,也不会得到回应,因此陷入习得性无助。孩子实际上需要的是纠正认知,相信自己是被爱和安全的。
作者本身也意识到了行为矫正可能涉及的道德问题,比如电击等惩罚很可能给行为人带来过度的痛苦,但强调的程度不够。
这本书或许很符合中国人大棒加胡萝卜的教育方式,所以有如此高的评分。毕竟按照其中的理论,杨永信的疗法也很有科学依据。
教育是困难的,真的愿意采取这种矫正方式的,不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其他教育者,出发点必然是对行为人的关心,否则也没必要费这个时间花这个精力。但既然有心,能通过调整认知解决的,最好还是不要直接诉诸外在行为矫正。
我非常不能接受的是,行为矫正的最早证据基本都来自于动物实验,比如猫通过食物引诱学会了开门,老鼠通过电击和响铃学会了躲避危险。它们确实可以被移用到人身上,人也是动物,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但这种矫正方式(除了自我管理和行为契约)会在监管人和行为人之间形成一种极其可疑和危险的权力关系,前者可以决定后者拥有哪些条件、会得到什么奖赏、遭受什么惩罚,后者完全处于被动之中。这种方式在短期的矫正机构中或许可行,但不适合长期的教育关系,比如父母子女、老师学生。不论是期望行为还是问题行为,矫正的期间都是相当有限的,但是在借助权力实施的矫正结束以后,监管人和行为人的关系还在继续。绝对的权力关系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扭转了,并且易于被滥用。这从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为人的独立发展。
另外,谁有权力定义到底什么是需要被矫正的行为?我上高中时,学校强制要求上早自习。本人完全不想上早自习,觉得一群人在一起晨读特傻逼,除了影响我的睡眠,没有任何积极功能。因此我每天迟到。班主任认为这属于需要矫正的行为,让我罚站。但说实话这个惩罚对我没有作用,我依然继续迟到。当然他大概没看过这本书,没有转换其他对我更有用的惩罚方式给我添更多的堵。
在一个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服从权威就如同犯罪的地方,我希望尽量少的家长和教师们读到这本书。如果他们精通了书中的方法,大概会出现更多不快乐的小孩。
读完书很庆幸的是,我竟然只能想到高中班主任这一个傻逼的例子。我的父母和其他老师都充分尊重了我的认知能力,没有采取过这种方式来试图塑造或者矫正我的行为。否则我不会像今天这么健康。
问题行为出现时,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它的原因,了解行为人产生这一需求的心理动机,并提供帮助,不是简单地切断条件和提供赏罚。因为孩子是会长大的,他们终将失去监管人。
书里很多需要矫正的行为,都来自于行为人内心的焦虑、不自信和安全感的缺失。尝试引起关注,就是为了补偿这部分内心需求。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矫正行为消失后,只会在行为人心里留下更大的、更容易引发问题行为的、需要更多时间填补的窟窿。
当然阅读过程中也有很多收获,所以给四分,但大家都夸得很好了,就不再赘述。书里的方法,建议都用在自己身上,服务于自我管理,少用在别人身上。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的Autonomie,不是得到一个没有问题行为、表现期望行为的孩子,就像驯出一只听话的狗。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旁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12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12 1回应收起 olsmxsN92 2020-08-05 18:14:33 好书 行为矫正+NLP=行为、态度的一致性
现实中遇到再大的变故也可以自我疏导,以离负面情绪
好书,拓展了思维,在自我实现路上有了更广阔的视角来发现更多更好更准确科学的解决方法
不过翻译的有点太严谨,没有基础前面看的会挺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