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Hypnotic realities: The induction of clinical hypnosis and forms of indirect suggestion
催眠现实:临床催眠的诱导及间接暗示的形式
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
作者: [美] Milton H. Erickson / [美] Ernest L. Rossi / [美] Sheila I. Rossi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副标题: 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I 原作名: Hypnotic Realities 译者: 于收 出版年: 2015-7-1 页数: 316 定价: 68 装帧: 平装 丛书: 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 ISBN: 9787518403721
内容简介 · · · · · · 虽然已有相当多的文章介绍已故的艾瑞克森博士的工作,艾瑞克森编著的《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Ⅰ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大师经典系列》仍值得大力推荐。它不但提供读者一个了解艾瑞克森博士的机会,还可通过其教学实录的逐字记录,尽可能地亲近他,直接向他学习催眠知识。
作者简介 · · · · · · 目录 · · · · · · 推荐序——人生无处不催眠 译者序 序言 导言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对话式诱导:早年学习定势 第二章 经由重述要点进行间接诱导 第三章 握手诱导 第四章 相互催眠诱导 第五章 通过连接进行催眠学习 第六章 促进催眠学习 第七章 间接条件反射式闭眼诱导 第八章 无限的学习模式:一项两年的跟踪研究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丛书信息 · · · · · · 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体验催眠》《二月人:穿越式催眠治疗》《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 喜欢读"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的人也喜欢 · · · · · ·
体验催眠 8.5
催眠天书1 5.8
催眠与抑郁症的治疗 9.0
艾瑞克森 8.7
跟大师学催眠 8.2
如何选择有效的心理疗法 (原书第4... 8.8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9.6
聚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8.9
俄狄浦斯情结新解 8.6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第2版) 9.6
这本书特别特别好,很大一部分篇幅是埃里克森的催眠录音记录。大师感扑面而来。如果你想玩街头魔术/成为pua之王/或者自己动手建立一个小小的邪教,这本书可以传给你一甲子的功力!
相当棒!与无意识对话,需要“听不懂”的方式,所以意识才会觉得莫名其妙
学习催眠的终极之路!
顶级的书。
术语多,看起来费脑,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的书。作为非专业人士,了解到了不少关于催眠的正确定义和关于意识的说法,觉得很好^_^
解读大师的神奇之处
一直没有勇气打开这套大部头,最后还是读书会的激励下,让我不得不再次钻到艾瑞克森(老爷子)的世界里去。一个可以烧光脑细胞的世界,而且关键是意识和潜意识一起烧。
其实我一直都在好奇两个问题,老爷子这些要绕二三个弯才能解释或者理解的催眠语言是怎么一蹴而就的,难道不用打草稿吗?还有一个问题是老爷子那些效果一般或者反馈平平的个案是什么样的,那时他的语言是怎么样的?看过这么多艾瑞克森的弟子们写的书,却始终没有解答我的疑惑。只是对于他的伟大乃至于神奇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
而这套书貌似是大陆出版的最全面具体的艾瑞克森催眠,主要是因为有一半是老爷子用来教学的案例相应的逐字稿,还有老爷子自己的点评和分析,而不是仅从他的学生口中听到的一些崇敬和赞美之词。有点像艾瑞克森版的《论语》针对具体的教学个案进行逐句的师徒对话讨论。
可以说是对学老爷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窗口,而且从曾奇峰写序就能看出些端倪来。非常喜欢曾奇峰在序言中的一句话,“读艾瑞克森,实可以破我执、理论执、各种执。”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我为什么如此喜欢催眠的原因,她让我破除了我执。
当然,如果真的要完全达到那个状态,我就是催眠大师了,或者按照书上的说法,“想成为擅长催眠治疗的治疗师,要训练自己观察在移情-反移情关系中“可用性”和“跟随”的心理动力。开放性和可能性越大,跟随和催眠性反应的能力就越大。”无论现在是什么状态,至少已经有了学习努力的方向。
这本书最精华的应该是最后一章总结了,甚至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打开这本书的方式是先看最后一章,这样才能对前面的逐字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按照其总结,这本书一共四个内容:
1、治疗性催眠的本质
2、催眠诱导的临床途径
3、催眠暗示的形式
4、人类潜能的助长
其实这只能算是催眠导入的理论部分,所以这套书后面还有厚厚的两本书,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庞杂的理论框架。如果谁能看一遍就懂的话,那他一定是叫做米尔顿·艾瑞克森。而且就算看懂了,还有若干的需要练习,练习到你的潜意识已经可以自运行,或者像老爷子说的那样,“让你的无意识给你反馈正确的信息,可以让你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老爷子之所以能称为大师,甚至于几近被神格化的重要原因就是,“每个句子都有隐含式暗示,而且那些重要的信息就是通过这些隐含式暗示传递出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催眠大师,因为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时时刻刻在传递或者接受暗示,只是有时我们并不太清楚或者并不太主动。而真正的大师能够很好的利用这种天生的技能来主动催眠或者说帮助来访者疗愈。这就是学习大师最该学习的地方。
也可以参考书中说的疗愈思路,对于催眠治疗的实施就非常的有参考价值。“患者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意识程序化已经过于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帮助他们突破他们意识意向的限制,释放他们的无意识潜能。”或者说催眠治疗就是“把个体从习得性限制中解放出来”。
就书中提到的间接催眠暗示两种最基本形式,“事实陈述”和“不做,不知道”。乃至于具体利用“早年学习定势”也好,“是定势”也罢,如果具体到术的层面就是在挖掘每个人都会有的一些定势,进而利用或者创造出新的定势,也可以说是催眠定势,最终让来访者在一个更强大的无意识氛围下自我的疗愈。
为什么看这书会烧脑,并不是说语言有多拗口,甚至说语言本身其实很简单。然而我们是在说的是催眠语言,或者说是暗示的语言。无论是什么暗示都是要有一个底层的结构,至少一个。如果只是作为来访者还好,让潜意识去理解就可以了,而作为催眠师要理解甚至于创造这种暗示的语言就要在脑子里精心设计,甚至于转好几个弯。“艾瑞克森思想的复杂性,并不是因为它的抽象性,而是因为他习惯于应用间接、问话、隐含式指令等方式,它们以某种被体验为非同寻常的可能不由自主(因而是催眠性的)的方式,频繁转换听众的联结过程。”
或者说就比如针对弱化意识心理定势的方法就有“不知道,不做”、失能、否定、可用于反转暗示的否定、疑问、矛盾、对立面并列等等。还有最经典的“双重解理式双重制约”,很有可能看到这个名字就已经奔溃了。一句话里面包含了二层的解理和二种制约,当然还要加上最基本的你想要传达的暗示。形象的说你要在脑子里转四个弯之后再说出来。就比如书中这个经典案例:
“你可以作为一个人醒来,
但你不必作为一个身体醒来。
当你的身体觉醒时,你可以醒来,但却对你的身体没有认知。”
或者邪恶的想,“双重制约最初被当作关于精神分裂症中沟通的本质和病因”,也许一个好的催眠师也要自我分裂一下,否则真hold不住这个思考的复杂度。
同时另一方面,老爷子的每个案例都有一个共性,他都在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暗示技巧,也许都不用看对方的反应,都走一圈总有一个会有效果,这也算开放式暗示的一种远离。“无论他们做什么往往都会推动他们进入接下来的催眠性暗示情景中”。甚至于有时因此都“不用”去观察来访者。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如何导入催眠,并不是要按照什么流程去做,而只是要告诉来访者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催眠环境下。也许对方是想现在,也许是想等会,又或者意识可能有些抵触,但潜意识又在蠢蠢欲动,反正从你的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也许是意识的选择,也许是身体的选择,总会进入一个催眠状态,你甚至感觉不到,或者你根本都不去感觉......
“握手诱导是艾瑞克森为开启催眠而发展出的最好最有效的程序之一。”当然这也是催眠师们最想熟练掌握的技术。也许是因为看上去比较酷,从一个常规社交行为演变为一种意识混乱的催眠诱导,会让催眠师的光环更加闪耀。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复合暗示,可以锻炼乃至验证催眠师的综合素质以及理论技巧的熟练程度。
如何做好一个催眠师,光会说当然不行,更要看你是怎么做,有时候不说话也是能催眠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混乱”。就像书里说的,混乱是所有有效诱导技术的基础,或者说就是让对方产生困惑,乃至于对方对于自己产生怀疑。而催眠师在做的就是“使用既有普遍意义又有非常特定个人意义的语言”去让混乱自然而然的产生。
而这时作为来访者,“他们的注意力此时在一种强烈探索中被导向了内部,想要寻找一个答案或一种可以让自己塌实的东西。这种内部定向和探索是’催眠’的基本特性。”
也许这就是催眠之所以看上去会很神奇的地方,并且也是许多催眠师们喜欢催眠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老爷子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摆脱催眠状态机械应答的概念,而把催眠定义为一种非常能动的自动发生的内部学习。”所有的奇思妙想都是基于这个概念,去发挥来访者潜意识的能动性,一切疗愈就这么自然的发动起来了。
“艾瑞克森最喜欢训练催眠被试的方法之一,是给新手机会去观察处于催眠中的富有经验的被试。”尤其是那段让一个已经进入负向幻觉的被试去催眠一个“阻抗性”的新手,尤为的精彩。也许这只有老爷子才能想的出来,或者才干的出来。
一从这些教学案例的仔细剖析中,你不难发现有许许多多小的技巧可以学习,或者说这就是老爷子实施混乱和重新建构的工具箱。一切都是为了执行催眠的一大目的,“患者带着某种心理定势来找你,他们期待你会习惯于那个定势。如果你让他们猛地感到惊奇,他们便会松动他们的心理定势,这样你便可以为他们构架另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定势叫做,“催眠定势”。
对于阻抗的消除和卸载这是我最佩服老爷子的一点,通过允许、肯定、观察、运用甚至可以把阻抗利用起来。
或者按照老爷子自己的话来说是,“通过敏锐地感知他们的欲求和需要,“给他们以许可”去达成这些东西,他们进入强烈的聚焦于他们需要的内部专注(深度催眠)时期,从而达到他们的内心领悟。”
其实书中多处都在总结这种催眠治疗的思路,或者按照书中的命名这是微观心理动力。“‘当我们成功吸引了注意力,我们自动把注意焦点窄化到个体平常参考框架易被弱化的薄弱之处。此时,便会出现一种无意识层面的自动搜索,去寻找新的联结,能够通过无意识进程的累积效应,重新建构更牢固的参考框架。”
之所以会有这种思路乃至与研究方向,就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用词语和数字去表达每一件事情,这种理性方式适合于那些与智力有关的事情,但对人的整体功能来说是不适宜的。它使你变得刻板。它限制了你的意识认知。它封锁了无意识的感知和心理活动。使你不再相信你无意识的洞察力。”而且这种不适宜往往会造成自我成长的阻碍或者束缚。
当然很多阻碍其实我们并不能体会到,乃至与会用智力去寻求一个合理化解释进而接受。但如果真的要突破阻碍的话,也许还真的要用一些这种催眠,或者心理治疗的技巧。从这部分将,心理治疗师还是很有价值的。
只是被这种烧脑的催眠折腾可不是件很轻松的事。更有时你要全神贯注的说一些无聊的内容让来访者感到更无聊也是一件很虐的事情。当然也会有点乐趣,就比如,“传统精神分析的缺点之一便是:你只有一种视野,在患者左后’18英尺’。”这么会用类比、双关、隐喻的老爷子,说起笑话来也异常的可爱。还好现在的精分朋友们好像已经把这个缺点改进了。
在书的最后有一个最大的感悟,就是“艾瑞克森经常会提示或暗示他说什么并不重要。只有患者对他说什么的解释是重要的。”或者说传统催眠我们一直在努力和维持建立被试和催眠师的声音的联结,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被试的自我反应,催眠师说什么甚至不说话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所有催眠都是自我催眠,或者相对于平时的理性学习来说,催眠更是一种体验性学习,被试的内在发生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也许这也是老爷子说话经常停顿的原因,他的停顿是30秒以上不说任何话。甚至于每一句都要拆分若干个有自己意义的短语,短语之间还有短暂的中止。也许这时他在思考,但我自己知道至少目前来说这种停顿对于我来说是思绪奔腾的时刻,会消耗非常大。
进而对于催眠师的声音态度发生改变之后,才会有那独特的空间知觉联结技术。甚至于备受争议的声音轨迹,都是营造了一个被试体验催眠的一个氛围,让其更容易放松左脑进入一个催眠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后,对于之前的两个疑问也有了新的认识。就比如老爷子是否打了草稿?人家吹牛不打草稿才够牛,看来要练成催眠不打草稿随随便便口吐“双重解理式双重制约”,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催眠大师。其实所谓艾瑞克森的语言或者他的风格是经过几十年的磨练,甚至还有很多他自身生理方面带来的“资源”,所谓一蹴而就也是要日积月累的。或者说老爷子也是从一个出色的传统催眠师一路走来的。
还有就是相信老爷子肯定会有没有什么反馈的案例,而且那是他也是在做同样的催眠。看到书里有一个过了2年才突然顿悟的案例,让我相信这一切都是我们在自我疗愈,催眠只是在种下一个个种子,催眠的过程不求开花结果,只是找寻合适的方式让来访者打开心扉能帮他把种子种下去。
当然我还是会继续好奇,艾瑞克森不做催眠的时候是怎么说话的。现在不要说是看这些逐字稿,连看到艾瑞克森这四个字我就已经恍惚了。反正意识已经混乱且过载了,不知道我的潜意识兄弟还好不。
当然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光说也是远远不行的,我们还是多来握握手吧......
即刻催眠
作为一个普通的心理学爱好者无意间购买了这本《催眠实务》。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呈现了艾瑞克森的催眠理念和“途径”。本书久章通过每节划分要点,每个要点在开始会以总结和概括性的专业叙述方式说明要义,再以实际典型案例加以诠释。这使得读者以实际案例作为基底更好的理解艾瑞克森的理念、“手段”、探索和研究。
一 、对于催眠的理解
在本书推荐序中有一段话让我更好的理解了何谓“催眠”——催眠,英文为hypnosis,源自希腊语睡神Hypnos。这个名字是一个误导,混淆了催眠与睡眠的边界,使催眠变成了“通向睡眠的过程”。中文的“催眠”,更有“促使”、“命令”进入睡眠的味道,离其本义也更加远了。催眠本意是“单一意念”,英文mono-ideoism,意思是意念高度关注到某一点,有点类似中国成语“全神贯注”。
可能由于翻译含义的偏差,和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催眠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有种距离感,高深莫测,也会觉得难以接触。但实际上催眠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随时随刻都有可能在发生。
二、催眠的应用
除了极具表演性质的催眠表演,在治疗中催眠不仅可以通过某些沟通策略,唤起调动和转移患者在某些方面的连接过程和心智能力,从而达成某些治疗目标。
也可以提升自我的沟通能力,在平常意识状态下实施间接暗示,从而达成更好的各类关系,当然不同的暗示会营造出积极或是消极的效果。这需要我们通过日常一些训练从而更好的掌握其“使用方法”和“使用途径”。
三、催眠实务
这里提到的都是书中的一小部分在我阅读中可以理解到且记忆较为深刻的知识,多为浅薄的个人理解。
治疗师通过弱化意识定式,解离平常清醒状态与催眠状态,以此帮助患者学习体验催眠。
除了动作和身体的一些诱导,给患者以催眠的准备,还有很多静心设计的语言,配合叙述诱导的各类方式,从而达成催眠的效果。其中“不合理推论双重制约”虽然叙述篇幅很短,但是我觉得在实际生活很适合应用,书中举例对不想上床睡觉的孩子可说“你更愿意八点还是八点一刻睡觉?”,如果有更进一步的困难艾瑞克森会使用某种不合逻辑且令人信服的双重制约,例如“你想睡前洗个澡,还是更想把睡衣穿在浴室里!”,在不合逻辑却有关联性的制约中,一个人在尽管理解它是可能的并配以令人信服的表达方式,人便会附和。
暗示常在诱导方法所营造的震惊和惊奇作用下通过“混乱—重新建构”的基本方法生效。这既用于诱导催眠也用于助长暗示的接受性。
肢体动作的诱导以及声音的控制。这两个方面是我在阅读中感触颇深的地方。握手诱导是艾瑞克森为开启催眠而发展的最好最有效的程序之一,当然被试者愿意被接近还有合适的机会都是先决条件。声音的控制,在书中的案例中,艾瑞克森通过拉远与被试者的距离从而营造忽近忽远的迷幻状态,以及关键语句、词语的停顿使被试者从而更好激发被试的心理机制以及催眠体验。
书中的处处都为要点,这是一本纯干货的催眠奥义。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催眠的强大也感受到了艾瑞克森喜欢强调的重点,“催眠暗示可以诱发和利用早已存在于患者身上的潜能,而不是强加一些完全外来的东西。”。最后我想再次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片读书笔记——“有效的催眠治疗师会学着使用言语、语调、手势以及其他东西引发患者自己的心理机制和反应过程”。“技法”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专业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坚持,使我更加感受到了这位“现代催眠之父”的光芒与魅力。
“不做”是大多数催眠体验的先决条件:放松到一定程度,放弃控制和自我指导的习惯模式。 “不知道”:不需要知道什么,也无须做任何事情,无意识(潜意识)会自行全权处理。尽管意识心理不知道,但无意识(潜意识)、身体从头到尾都知道。 我的理解:全然地放松,放下头脑,止息思维。
《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是一本由美国著名的催眠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H. Erickson)和他的合作者罗西(Ernest L. Rossi)和罗西夫人(Sheila I. Rossi)共同撰写的书籍,该书是埃里克森催眠治疗的经典之作,也是催眠学习的必读书目¹²³。该书通过对埃里克森与来访者的催眠对话的逐字记录和分析,展示了他的催眠诱导和间接暗示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启动诱发对方的无意识层面搜索。
催眠的目标就是放松患者这些平常参考框架的习得性限制,以允许他们未曾意识到的储量巨大的潜能运转。摆脱了意识的常见定势、偏见和压抑,学习就可以在自动的或依惯例所称的无意识的层面上进行。 催眠就是这样一个能动的无意识学习过程,这与催眠原初的概念有所不同。原来认为催眠是一种被动的、退行的状态,把被试者当作施术者控制下的机器人。 存在于平时正常认知中的这种表面的意识连续性,实际上是一种前提有问题的错觉,它...
意识的常见偏见和干扰被减到最低,所以新的学习可以最有效地发生。 这个观点完全符合公认的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性过程。意识被认为只是一个接收站,用来接收实际发生在无意识层面的创造性过程的新组合。 现代人有种令人遗憾的意识的傲慢,他们相信心理方面所有事情都可在意识和自愿层面得以完成。这种有种的努力时常妨碍自然治愈过程。
《Hypnotic Realities: The Induction of Clinical Hypnosis and Forms of Indirect Suggestion》是一本书,由Milton H. Erickson、Ernest L. Rossi和Sheila I. Rossi共同撰写。这本书记录了Milton H. Erickson在临床催眠和间接催眠暗示方面的独特示范,同时也记录了他在培训Rossies夫妇时的过程和发现。这本书不仅介绍了临床催眠的基本原则,还提供了许多练习,以帮助读者发展在观察、催眠诱导和间接建议方面的技能。这本书对于临床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希望通过催眠疗法实现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人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档摘要:《Hypnotic Realities》
文档名称: Hypnotic Realities
作者: Milton H. Erickson, Ernest L. Rossi, Sheila I. Rossi
主要内容:
- 背景与目的: 该书记录了Milton H. Erickson在临床催眠和间接催眠暗示方面的独特示范。最初,Erickson负责培训Rossies夫妇,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临床催眠的基本原则。
- 培训过程: 随着培训的深入,这本书逐渐成为对Erickson工作基本方面的分析。由于Rossies夫妇是初学者,Erickson不得不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和演示临床催眠的基本原理。
- 方法与技巧: Erickson展示了多种方法,帮助心理治疗师通过或不通过正式的催眠诱导来促进心理发展。他认为,催眠本身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体验,是一个让个体性得以自由发展的时期。
- 目标与意义: Erickson的工作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方法,旨在帮助个体克服学习到的限制,实现内在潜能,达到治疗目标。
- 额外贡献: Ernest Rossi不仅贡献了书中的内容,还编制了许多有趣、实用且发人深思的练习、问题、评论和研究建议。
- 读者受益: 对于Erickson的学生和其他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他们可能从未有机会直接向Erickson提问的答案,以及他们一直在寻找但未能获得的答案。
总结: 《Hypnotic Realities》不仅是一本关于临床催眠的技术指南,更是一本深入探讨催眠疗法背后理念和方法的著作。它对心理治疗师、研究人员以及希望深入了解催眠疗法的人士都具有重要价值。
《Hypnotic Realities》详细目录
引言
- 催眠现实的背景与意义
- 作者介绍
第一部分:催眠的基础
-
日常生活中的催眠现象
- 普通日常催眠状态
- 内心沉思与问题解决
-
临床催眠的定义与应用
- 临床催眠与治疗性恍惚的同义使用
- 临床催眠的计划与实施
第二部分:催眠的实践
-
催眠诱导技术
- 直接与间接诱导方法
- 催眠诱导的步骤与技巧
-
催眠中的治疗性暗示
- 暗示的类型与作用
- 如何有效使用治疗性暗示
-
催眠与心理治疗的结合
- 催眠在不同心理治疗流派中的应用
- 实际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催眠的个体化
-
催眠的个体差异
- 每个人独特的催眠体验
- 个体化的催眠方法
-
催眠中的个体发展
- 催眠如何促进个体成长
- 克服学习到的限制,实现内在潜能
第四部分:催眠的研究与应用
-
催眠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 当前研究的主要成果
-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挑战
-
催眠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催眠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催眠与自我提升 * 自我催眠的技巧 * 如何利用催眠实现个人目标
第五部分:附录与资源
- 练习与实验 * 有趣的练习 * 实用的实验建议
- 问题与评论 * 常见问题解答 * 读者反馈与评论
- 研究建议 * 未来研究的建议 * 研究方法与工具
结语
- 催眠的综合理解
-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书籍与文章
- 重要研究与论文
编者后记
- Andre M. Weitzenhoffer 的评价
- 作者的致谢与感言
附录
- 术语表
- 索引
这份目录详细列出了《Hypnotic Realities》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致谢
我们衷心感谢以下朋友和同事给予的帮助:Roxanne Erickson、Christie Erickson、John Hedenberg、Jack A. Oliver 医生、Robert Pearson 和 Kay Thompson。
内容概览
序言,Andre M. Weitzenhoffer 著 / xii
引言 / 1
第一章
对话式诱导:早期学习集 / 5
第二章
回顾式间接诱导 / 27
第三章
握手式诱导 / 83
第四章
相互催眠诱导 / 127
第五章
联想式催眠学习 / 149
第六章
促进催眠学习 / 205
第七章
间接条件反射眼闭诱导 / 233
第八章
无限学习模式:两年随访 / 281
第九章
总结 / 297
参考文献 / 315
分析目录
Andre M. Weitzenhoffer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对话式诱导:早期学习集
- 观察与Erickson的基本方法
- 临床催眠中的意识与潜意识
- 催眠暗示的利用理论
- 利用心理机制的真理
- 利用时间的真理
- 不做,不知
第二章
回顾式间接诱导
- “是”集
- 心理学含义
- 绑定与双重绑定问题
- 时间绑定与双重绑定
- 意识-潜意识双重绑定
- 双重解离双重绑定
- 唤起催眠现象的一般假设
- 反向集双重绑定
- 非逻辑双重绑定
- 治疗性与分裂性双重绑定的对比
- 潜意识与元沟通
- 开放式建议
- 涵盖一类反应所有可能性的建议
- 意动信号
第三章
握手式诱导
- 催眠诱导动力学中的困惑
- 握手式诱导的动力学
- 握手式诱导
- 复合建议
- 接受集、强化或象征逻辑的范式
- 复合陈述
- 震惊和创造时刻的范式
- 条件建议与联想网络
- 多任务与序列建议
第四章
相互催眠诱导
- 惊喜
- 困惑-重构方法
- 治疗性催眠作为活跃的无意识学习状态
第五章
联想式催眠学习
- 隐含指令
- 聚焦、建议和强化的问题
- 间接催眠诱导的问题
- 催眠的片段发展
- 削弱有意识的心理集:困惑、心理流动与创造力
第六章
促进催眠学习
- 转移和释放抵抗
- 多层沟通:类比、双关、隐喻、笑话、民间语言
- 建议的微观动态
第七章
间接条件反射眼闭诱导
- 催眠训练与利用
- 间接与直接建议的动力学
- 催眠的间接条件反射
- 催眠中的声音动力学
- 跨情境线索与建议
- 催眠中的右脑与左脑功能
第八章
无限学习模式:两年随访
- 创造力、治愈和学习的无限可能性
第九章
总结
- 治疗性催眠的本质
- 将催眠视为内在导向的状态
- 将催眠视为高度动机的状态
- 将催眠视为活跃的无意识学习
- 将催眠视为功能改变的状态
- 催眠的主观体验
- 临床催眠诱导方法
- 催眠诱导的定位
- 催眠诱导的方法
- 削弱习惯性的参照框架
- 催眠发展的指标
- 确认催眠
- 催眠建议的形式
- 催眠建议的本质
- 催眠建议的间接方法
- 构建接受集
- 利用患者的联想结构和心理技能
- 促进人类潜能
参考文献
序言
对于那些从未有机会,也永远不会有机会参加米尔顿·埃里克森工作坊的人来说,这部作品将是一个无价的替代品。无论是普通心理治疗师还是催眠治疗师,都会发现这本书值得阅读和研究,因为埃里克森首先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他的工作方式超越了临床催眠。对于学术界人士和研究人员来说,我相信他们会在这本书中找到足够的思考和研究材料,足以让他们忙上一段时间。
我的第一次遇见米尔顿·埃里克森是在1954年或1955年的芝加哥临床和实验催眠学会会议上。当时我见到他时,他正在酒店大堂与一小群同事交谈。我从未见过这个人,甚至没见过他的照片。然而,在我当时看来,当我从远处听不到他说话时,我就知道他是米尔顿·埃里克森。我多次回忆起这个事件。也许我在某个地方听说他得过小儿麻痹症,而他拄着拐杖的事实可能是识别他的线索。虽然我不确定,但我倾向于认为这些线索更为微妙。在某种意义上,我之前已经多次遇到过米尔顿——通过我仔细研究过的他的著作。通过这些著作,我开始欣赏他的独特个性。我认为,使他成为今天这样一个人的一些品质,通过这些著作传达给了我,并且在我看到他与他人互动时,这些品质更加直接地显现出来。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还有其他几次机会与他会面,观看他演示、进行治疗,听他谈论催眠及其他话题。特别是,我有机会了解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成长为一个几乎传奇的人物,曾被冠以“催眠先生”的称号。我还目睹了40年代和50年代的一些著名舞台催眠师,如拉尔夫·斯莱特、弗朗茨·波尔加等人的表演,他们自称为“美国最杰出的催眠师”、“世界上最快的催眠师”等等,并不断吹嘘他们的神奇能力。他们是很好的娱乐者,但作为催眠师,他们远不如米尔顿·埃里克森出色,而埃里克森却是一个非常安静、谦逊的人。
因此,许多专业人士试图模仿他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有些人已经做到了相当不错的近似,但至今没有人真正成功。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其中的一些原因,但也有一些原因仍然不清楚。如果作者们未能充分处理这些问题,那只是因为这些问题不是通过文字就能完全传授的。或许还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既不愿对自己也不愿对读者承认。
正如书中所明确指出的,不仅患者或受试者说的内容、如何说、何时说、在哪里说都是有效使用催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临床治疗环境中。此外,还必须全面看待催眠治疗的互动过程,而不是零零碎碎地看待,并进一步将其放在整个利用过程的背景下来看待。这使得建议的使用,更广泛地说,催眠的使用,超出了简单魔法公式的范畴,将其置于交互和沟通网络的科学框架内。
然而,埃里克森不仅是一位口头沟通的大师,如书中所显示的那样,他在非言语沟通方面同样擅长,这是书中无法完全展示的一个方面。这是不幸但不可避免的,当然也不是作者们的疏忽。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次特别令人难忘的非言语沟通演示是在1959年的墨西哥城,他与一个无法进行言语沟通的受试者进行了催眠和展示了各种催眠现象。他不会说西班牙语,而受试者也不会说英语。从头到尾,沟通完全是通过哑剧形式的非言语方式进行的。
我个人可以证明他非言语沟通的有效性,大约15或16年前我与米尔顿·埃里克森有过一次经历。在这里我想澄清一点,据我所知,我从未被他正式催眠过。当时我们一群人在费城与米尔顿会面,参加了一个旨在了解他的工作方式的特殊研讨会。一天早晨,我独自与他坐在早餐桌旁,稍微斜对着他的左边。我记得当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话。随着谈话的进行,我部分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模糊地意识到米尔顿用一只手做出了一些奇怪的重复手势。一开始我没太在意,但随着我的意识逐渐增强,两件事情迅速发生。我的右手自发地伸出,拿起桌子上的咖啡壶并开始举起它。这时我意识到米尔顿想要咖啡。此时,用书中的术语来说,我的“意识”接管了行动,我完成了这个动作,意识到米尔顿的手势确实清楚地表达了一个非言语请求,要我把咖啡倒进他的杯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了解到,这种做法是他最喜欢的教学或回答相关问题的方式之一。这也是他微妙测试个体易受暗示性或可催眠性的方法,同时也是他保持自己状态的一种方式。我在本段开头说过,我从未被米尔顿·埃里克
森“正式”催眠过。的确,如果我们所说的“正式诱导”是指使用经典和半经典催眠技术中描述的任何一种方法,那么这是正确的。但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显然作者们会认为我在那个特定场合确实被米尔顿催眠了。
有效的言语沟通不仅仅是按照适当的语法和其他语言规则说出词语,或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引入适当的非言语元素。在我与米尔顿·埃里克森的互动中,我发现他对语调和声音变化的控制(仅举这两个方面)是其催眠方法的一个内在部分。人们必须听他说话并观察他的行为才能真正体会到他讲话的方式。说他讲话温柔而尖锐、缓慢而平静、柔和而清晰,有时甚至每个音节都发音谨慎,并带有某种节奏感,这只能粗略地传达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感觉。遗憾的是,一本书无法向读者传达出能让他复制这些特征的信息。然而,可以提醒读者注意这一点,这样当他们在努力模仿埃里克森时发现自己效果不佳,就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认为另一个影响米尔顿有效性的因素是他在书中没有充分强调的那种安静的信心,以及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宽容的方法背后所散发出来的权威感。他的声音和行动传达出一种信念:一切都会如他所说的发生。这种信念可能源于他与受试者和患者互动的另一个特点。当你观察他时,你会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他能够向受试者和患者传达出他们正在参与一些共同体验,并分享这些体验。这在当他引发幻觉现象时尤为明显。当米尔顿·埃里克森告诉一个受试者关于远处雪山上滑雪者的情况,或者问“就在你脚下的那只兔子是什么颜色?”时,观众常常会有种诡异的感觉,仿佛他自己也看到了滑雪者、山坡、雪和兔子。无论米尔顿是否真的参与了受试者的主观体验,这种印象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传达给受试者。在我看来,这是他引发预期反应的一种极其强大的辅助手段。
作为对那些期望从这本书中获得更多合理回报的读者的警告,我认为米尔顿·埃里克森在催眠的产生和利用中有一些重要的元素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不是以评判的态度写的,因为序言并不适合这样的评论。作者选择聚焦的催眠诱导和利用的某些方面已经足够复杂和核心,以至于某些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那些极难用文字处理的内容。
正如每位现代教育者所知,三种主要的沟通模式——听觉、视觉和书面,各自以独特且不可替代的方式贡献于整体教育过程。我刚才所述只是反映了这一事实。就书面沟通而言,本书在阐明埃里克森临床催眠方法的复杂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通过文字很好地完成了只有文字才能最好完成的任务。
所有这一切引导我提出了最后一点,给所有希望成为另一个米尔顿·埃里克森的读者。这本书将教会他们一些米尔顿的“秘密”,其实这些从来都不是秘密。他所做的和仍在做的事情对他来说是如此显而易见和自然,以至于他认为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这些秘密是否足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米尔顿并不是一夜之间成为“催眠先生”的。许多事件和经历在他五十多年与催眠打交道的经历之前发生。还有许多其他事件填满了这五十年。哪些事件实质性地塑造了他作为一个人、催眠师和临床医生的身份?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来,即使是米尔顿自己。有些事件可以具体指出。其中一些可以复制,一些则不能,还有一些是你根本不想复制的。例如,米尔顿·埃里克森两次患小儿麻痹症的经历显然是无法复制的。同样不可复制的是他天生的音盲和色盲。埃里克森将其对动觉线索、身体动态和改变后的感官-知觉功能的高度敏感归因于他一生与先天性和后天性缺陷的斗争。在研究和努力缓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获得了对自己异常功能模式的个人意识,这些模式后来融入了他的治疗生涯。此外,埃里克森还带来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度的敏感性和直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事实和事件的惊人记忆力,以及组织瞬间体验的特殊能力。这些特质很难按需复制。
如果一个人不太可能成为另一个米尔顿·埃里克森,至少可以在自己的局限和个人优势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学习他的工作方法并加以利用。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就算达到了它的目的。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记住,这是一部实用主义者的作品,专门讨论治疗性或临床催眠,而不是理论或实验催眠。读者一开始就该明白,书中不会找到任何明确且完善发展的理论,也不会有许多已有的科学证据支持的事实。显然,作者们对催眠的本质、催眠现象、建议及其引发的行为持某种理论立场。读者可能同意或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并
在跟随作者解释埃里克森进行某种干预或采取某一步骤时会发生什么时,读者可能会想到许多替代解释。然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从这本书中受益,读者需要记住,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发展科学理论,而在于阐明米尔顿·埃里克森是如何取得他那样的结果的;这些结果大多涉及可以被称为“被建议的”和/或“催眠的”行为。从实际、实用的角度来看,这些引发的行为是否“真实”、是否是“角色扮演”、是否是“认知重组”的产物、是否涉及某种“分离过程”或是否是“塑造过程”的结果,都是相对次要的。
最终,“真正的”科学家想知道真相。作者们已经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经常指出需要研究的领域,并提出可以进行的实验。但对于忙碌的临床医生和长期忍受病痛的患者来说,重要的是结果,而且是快速的结果。效能是关键。因此,三位作者作为有效的催眠治疗师,不仅仅局限于催眠程序本身。相反,正如这本书所显示的,有效的催眠治疗不断交织使用催眠和非催眠行为过程。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使用“双重束缚”(无论是按照贝特森的理解,还是作者们特有的理解),本身并不是一种催眠技术或方法,也不涉及催眠或建议过程,但它可以用作诱导催眠的具体工具,或从催眠个体那里进一步引发行为的工具。
尽管理论既不是这本书的强项也不是其重点,但埃里克森的工作方法或至少指导他的方法反映了一种明确的理论立场。传统上,人们通常将催眠行为视为在“催眠”状态下由“建议”引发的行为。然而,早在伯恩海姆之前,人们就已经广泛认识到,导致催眠个体表现出的行为的建议也可以在没有任何催眠诱导的情况下有效使用。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对那些被认为未被催眠的人有效。对这一观察的一种解释,少数现代研究者认同的观点是,催眠不仅对产生催眠行为不是必需的,实际上还是一个不必要的概念。这一解释导致了不存在作为状态的催眠这一立场。然而,对此立场的一种替代解释,也是作者们采纳的解释是,所有对建议的真实响应都自动与催眠或出神状态相关联。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再区分“清醒”和“催眠”建议,或者说,区分外催眠和内催眠建议。要充分响应一个建议就是被催眠。换句话说,根据作者们的观点,一个人不可能在没有先或同时进入催眠状态的情况下充分响应一个建议。这一观点的形成有两个方面:对于作者们来说,如果一个响应要成为对建议的充分响应,它必须是由不同于所谓意识行为的思维方面的中介。因此,他们区分了由主体“无意识”和“意识”执行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意识主导无意识。传统的催眠诱导不过是将无意识从意识的主导中解放出来,而这正是他们认为在个体充分响应建议时暂时存在的状态。对他们来说,完全在无意识水平上运作就是处于出神或催眠状态。任何从意识到无意识功能的转变都是从非出神到出神状态的过渡(从“清醒”到“催眠状态”)。虽然这一点对许多读者来说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这里指出作者们对“无意识”的概念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不同是有必要的。莫顿·普林斯的“潜意识”可能更接近这一概念。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智能、复杂的心理功能水平,似乎保留了意识思维所拥有的某些自我功能,同时放弃了或不受通常与自我相关的其他功能的影响。
上述对建议和催眠的看法的一个后果是,将催眠视为高易受暗示性的状态这一概念变得毫无意义。易受暗示性就是被催眠。这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由此可知,谈论个体的清醒或非催眠易受暗示性作为其可催眠性的预测指标也是毫无意义的。最后,成功的催眠正式诱导在这个框架下可以被视为一种突兀的技术,逐步增加无意识参与的程度。然而,将催眠和建议行为视为作者们所描述的那样,其真正的影响在于本书的核心主题:如何促进、激活、培养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无意识功能水平。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我已经详细谈到了米尔顿·埃里克森,这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一本关于他治疗性使用催眠方法的书。然而,这是一项集体努力,如果没有另一位作者,特别是欧内斯特·L·罗西,这本书根本不可能问世。罗西不仅记录和报告了埃里克森所做的和所说的,他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埃里克森解释那些对米尔顿来说显而易见但对其他人来说晦涩难懂的东西。完成这一任务后,罗西继续解开、筛选、分析、翻译、组织并
最终整合了最初看似令人困惑的数据集合。我可以从自己过去尝试做类似工作的失败经历中证明,这绝非易事。此外,罗西成功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通过埃里克森自己的眼睛看到他的工作。罗西的贡献不仅于此,还包括他编纂了一系列有趣、有用且发人深思的练习、问题、评论和研究建议。
最后,我相信埃里克森的学生们会在本书中找到他们希望但从未有机会或未能从他那里获得的答案,甚至更多他们寻找但从未得到的答案。
安德烈·M·魏岑霍夫
俄克拉荷马城
引言
本书记录了米尔顿·H·埃里克森展示临床催眠艺术的独特演示,以及间接形式的催眠建议。这是一段培训和发现的过程。起初,资深作者埃里克森参与了对初级作者罗斯夫妇的临床催眠培训。随着培训的进展,这一过程逐渐演变为对埃里克森工作的基本方面的分析。由于罗斯夫妇是该领域的初学者,埃里克森不得不以一种使本书适合作为该领域入门教材的方式介绍和演示临床催眠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埃里克森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创新者,因此本书中的许多内容对所有心理治疗师来说都将非常有趣,无论他们的培训水平或专业领域如何。
接下来的章节将表明,临床催眠和治疗性出神(这两个术语在此处同义使用)是对日常生活中某些正常过程的精心扩展。我们几乎都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经历过“日常的普通出神”,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沉浸在某个内心的幻想或专注中。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自动地进行日常活动,大部分注意力实际上集中在内心深处,我们可能会更深入地体验自己,获得新的视角,甚至解决某个问题。同样,在临床运用出神时,我们可以以最令人惊讶的方式更加开放地接受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未实现的潜力。在治疗师的建议帮助下,这些潜力可以被探索和进一步发展。
催眠治疗师与其他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有许多共同的观点:对行为中无意识过程的动力学的理解;对情感和体验学习的意义以及智力知识的重视;对每个个体独特生活经历的高度尊重;等等。然而,催眠治疗师在实践中有所不同,他们更专注于在个体内部有意图地利用这些过程,帮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治疗目标。在这些章节中,埃里克森展示了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不同派别的心理治疗师在有或没有正式诱导出神的情况下促进心理发展。他认为,出神本身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事实上,临床出神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自由的时期,个体性可以蓬勃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理解埃里克森的工作是一种积极的方法,旨在实现所有心理治疗的基本目标:帮助个体超越学习到的限制,实现内心的潜力以达到治疗目标。
本书的形式
每一章都以仔细转录的埃里克森诱导临床催眠的记录和他的与受试者的工作开始,并附有注释以阐明他的程序。他的非言语行为(手势、哑剧等)在括号中描述。在这些记录中,有一些程序的重复、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的问题。这种重复自然发生是因为埃里克森正在培训罗斯夫妇进行催眠治疗。罗斯夫妇经常需要反复提问以确保他们理解埃里克森试图传达的内容。在不同背景下重复相似的主题使读者能够探索埃里克森工作的显著特征以及他在日常实践中的应用。
每场会话的诱导部分是对埃里克森确切话语的极为详细的转录,采用粗体字表示。当他短暂停顿时,他的词语会被换行或在词语或短语之间留出额外的空间。当他暂停超过20或30秒时,则用括号中的“停顿”表示。由于这些材料是在埃里克森72岁时用普通的录音机录制的,因此有几次丢失了一些词。这种情况被仔细地标记为省略号(...)。诱导部分因此为读者提供了埃里克森工作的原始实证数据,未受他人预设观念的影响。埃里克森仔细阅读并批准了这些转录。因此,诱导部分可以作为其他研究人员在未来研究埃里克森方法时的客观记录。
注释部分采用普通字体缩进,是埃里克森(E)与欧内斯特·罗西(R)之间的讨论,其中埃里克森解释了他与受试者(S)的工作。这些注释的内容由埃里克森认为需要教授的相关材料和罗西认为需要提问以理解的内容两部分组成。这些讨论复杂且有时偏离了主题。为了出版的实用目的,一些讨论经过编辑或改写以使其意思明确。
尽管这些注释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罗西的理解和需求有所偏向,但它们也经过埃里克森的仔细阅读,有时还会修改以强调某些观点或澄清某些问题。
每一章的结尾都有欧内斯特·罗西撰写的一系列部分,以澄清和扩展刚刚说明的埃里克森工作的相关问题。有时,罗西试图分析埃里克森的临床方法,以揭示未来实验研究中可以孤立和测试的一些基本变量。这些部分可以理解为在埃里克森催眠治疗的临床艺术与心理学科学系统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努力之间架起桥梁的努力。
在研究本书时,读者首先阅读诱导部分,这些部分是埃里
里克森工作的“最纯粹”的体现。读者可以在阅读这些部分后自行得出结论并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再进入注释部分。这样,读者可以自行判断对诱导部分的解释是否充分。随后,读者可以写下自己对相关变量的分析,并可能对其进行测试,从而增加一般知识。
在每一章或引入新内容的部分结束时,都会提供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以指导催眠治疗师发展他们在临床观察、催眠诱导和间接建议制定方面的技能。许多这些练习对一般的心理治疗师也非常有价值,无论是否有正式的临床催眠诱导。
因此,本书可以作为一种启发性工具,激发执业心理治疗师提高自己的教育和培训水平。它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关于催眠现象和催眠治疗的临床假设来源,这些假设可以在更受控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测试。
《Hypnotic Realities》记录了米尔顿·H·埃里克森在临床催眠和间接催眠建议方面的独特演示,展现了他培训罗斯夫妇(初学者)的过程,并逐渐演变为对其工作基本方面的深入分析。书中每章以详细的转录开始,展示了埃里克森如何诱导临床催眠及其与受试者的互动,附有注释解释其程序和非言语行为。通过重复的主题和情境,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埃里克森的工作特点及其在日常实践中的应用。欧内斯特·罗西在每章结尾处对埃里克森的工作进行了澄清和扩展,试图揭示可在未来实验中测试的基本变量,从而架起临床艺术与心理学科学理解人类行为之间的桥梁。本书不仅是催眠治疗的入门教材,还为执业心理治疗师提供了提高技能的练习,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关于催眠现象和催眠治疗的假设来源,可以在更受控的环境中进行验证。
这本书不仅详细记录了埃里克森的临床催眠技术和方法,还探讨了催眠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体验的延伸,强调了个体在出神状态下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书中强调了催眠治疗师与其他心理治疗师的共同点,如对无意识过程的理解、情感和体验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同时也突出了催眠治疗师在利用这些过程帮助个体实现治疗目标上的专业性。最终,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催眠治疗的核心原理和技术,并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这一领域的兴趣。
作为一名催眠初学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Hypnotic Realities》的内容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你理解和掌握书中的核心概念和技术。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具体问题示例,以指导你的学习过程:
1. 理解基本概念
在阅读每章的诱导部分之前,先尝试理解书中提到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
问自己:
- 什么是临床催眠?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出神”有何不同?
- 埃里克森如何定义和解释催眠状态?
- 间接催眠建议与直接建议有什么区别?
2. 观察埃里克森的实践
仔细阅读每章的诱导部分,注意埃里克森的具体行为和语言。
-
问自己:
- 埃里克森使用了哪些特定的语言或非言语行为来引导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
- 他如何处理受试者的反应和反馈?
- 埃里克森在不同的情境中是否使用了相似的技术?如果有,这些技术的效果如何?
3. 分析注释部分
阅读每章的注释部分,思考埃里克森和罗西之间的讨论,并提出问题。
-
问自己:
- 罗西提出了哪些问题来澄清埃里克森的方法?我是否也有类似的疑问?
- 埃里克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揭示了哪些重要的治疗原则?
- 注释中提到的哪些变量可能在未来的研究中被测试?
4. 应用练习
利用每章结尾提供的循序渐进的练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
问自己:
- 这些练习如何帮助我提高观察、诱导和建议的能力?
- 我可以从中学到哪些具体的技能和技巧?
- 如果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应该向谁寻求帮助或参考哪些资源?
5. 反思和总结
在完成每一章的学习后,进行自我反思并总结所学内容。
-
问自己:
- 本章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 我从这一章中学到了哪些新的概念或技术?
- 这些新知识如何在我的实践中得到应用?
- 我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或请教他人?
6. 与其他初学者交流
加入学习小组或在线社区,与其他催眠初学者分享经验和提问。
-
问自己:
- 其他初学者遇到了哪些挑战?他们的解决方案对我有启发吗?
- 我们可以从彼此的经验中学到什么?
- 是否有人能够提供额外的资源或建议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本书?
示例问题:
-
关于催眠状态的理解: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最有可能自然地进入一种类似催眠的状态?
- 催眠状态下的人们通常会表现出哪些外在行为变化?
-
关于埃里克森的技术:
- 埃里克森如何利用语言的节奏和音调来增强催眠效果?
- 他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受试者时,调整了哪些技术和策略?
-
关于间接建议的应用:
- 间接建议是如何避免受试者的抵抗心理的?
- 我可以在日常对话中如何巧妙地运用间接建议?
-
关于个人成长和治疗目标:
- 如何帮助个体识别并超越他们内心深处的限制?
- 在催眠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如何被激发的?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更系统地学习《Hypnotic Realities》,不仅掌握催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学习《Hypnotic Realities》的各个章节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内容。以下是针对每个章节的具体问题示例,帮助你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思考和探索:
引言
-
问自己:
- 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催眠现实”?它试图传达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 米尔顿·H·埃里克森的工作对现代心理治疗有何贡献?
第一章 对话式诱导:早期学习集
观察与Erickson的基本方法
-
问自己:
- 埃里克森如何开始与受试者的对话?他使用了哪些初步技术?
- 我可以从这些对话中学到哪些关于建立信任和理解来访者需求的方法?
临床催眠中的意识与潜意识
-
问自己:
- 意识和潜意识在催眠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治疗效果?
- 如何在日常咨询中更好地利用这种关系?
催眠暗示的利用理论
-
问自己:
- 催眠暗示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关键要素可以提高其有效性?
- 在非催眠情境中,我如何有效地使用暗示来帮助来访者?
利用心理机制的真理
-
问自己:
- 埃里克森强调的心理机制有哪些?它们在催眠和一般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
- 我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识别和利用这些机制?
利用时间的真理
-
问自己:
- 时间在催眠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埃里克森如何利用时间来增强催眠效果?
- 我如何在日常咨询中利用时间作为治疗工具?
不做,不知
-
问自己:
-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它在催眠和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 我如何将这一原则应用于我的实践中?
第二章 回顾式间接诱导
“是”集
-
问自己:
- “是”集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建立催眠状态?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是”集来获得来访者的认同?
心理学含义
-
问自己:
- 埃里克森提到的“是”集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 它们如何帮助来访者更容易接受建议?
绑定与双重绑定问题
-
问自己:
- 什么是绑定和双重绑定?它们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
- 我如何在日常咨询中避免或处理双重绑定?
时间绑定与双重绑定
-
问自己:
- 时间绑定和双重绑定有何不同?它们在催眠中的应用有何区别?
- 我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区分并应用这两种技术?
意识-潜意识双重绑定
-
问自己:
- 意识-潜意识双重绑定的概念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
- 我如何在日常咨询中运用这个概念?
双重解离双重绑定
-
问自己:
- 双重解离双重绑定的效果是什么?它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
- 我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这项技术?
唤起催眠现象的一般假设
-
问自己:
- 埃里克森提出的唤起催眠现象的一般假设是什么?
- 这些假设对我理解催眠过程有何帮助?
反向集双重绑定
-
问自己:
- 反向集双重绑定的特点是什么?它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这项技术?
非逻辑双重绑定
-
问自己:
- 非逻辑双重绑定的意义是什么?它在催眠中的应用有何独特之处?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这项技术?
治疗性与分裂性双重绑定的对比
-
问自己:
- 治疗性和分裂性双重绑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我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区分和应用这两者?
潜意识与元沟通
-
问自己:
- 潜意识与元沟通的关系是什么?它们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利用这一关系?
开放式建议
-
问自己:
- 开放式建议的特点是什么?它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开放式建议?
涵盖一类反应所有可能性的建议
-
问自己:
- 这种类型的建议如何帮助来访者探索多种可能性?
- 我可以在日常咨询中如何应用这种建议来扩展来访者的思维?
意动信号
-
问自己:
- 意动信号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帮助治疗师了解来访者的内在状态?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观察和解读意动信号?
第三章 握手式诱导
催眠诱导动力学中的困惑
-
问自己:
- 困惑在握手式诱导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引导来访者进入催眠状态?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利用困惑来促进来访者的开放性?
握手式诱导的动力学
-
问自己:
- 握手式诱导的具体步骤和原理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尝试并应用这一技术?
握手式诱导
-
问自己:
- 握手式诱导的实际操作过程是怎样的?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实践这一技术?
复合建议
-
问自己:
- 复合建议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增强催眠效果?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复合建议来提高治疗效果?
接受集、强化或象征逻辑的范式
-
问自己:
- 这些范式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场景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识别和应用这些范式?
复合陈述
-
问自己:
- 复合陈述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接受建议?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使用复合陈述?
震惊和创造时刻的范式
-
问自己:
- 这种范式如何帮助来访者打破常规思维模式,进入新的心理状态?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这一范式?
条件建议与联想网络
-
问自己:
- 条件建议和联想网络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连接?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条件建议和联想网络?
多任务与序列建议
-
问自己:
- 多任务和序列建议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如何帮助来访者逐步实现目标?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多任务和序列建议?
第四章 相互催眠诱导
惊喜
-
问自己:
- 惊喜元素在相互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放松和进入催眠状态?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引入惊喜元素?
困惑-重构方法
-
问自己:
- 困惑-重构方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改变固有的认知模式?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这一方法?
治疗性催眠作为活跃的无意识学习状态
-
问自己:
- 活跃的无意识学习状态对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帮助来访者进入这种状态?
第五章 联想式催眠学习
隐含指令
-
问自己:
- 隐含指令在联想式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来访者的潜意识?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使用隐含指令?
聚焦、建议和强化的问题
-
问自己:
- 在联想式催眠中,聚焦、建议和强化的关键点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优化这三者的结合?
间接催眠诱导的问题
-
问自己:
- 间接催眠诱导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我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应用间接催眠诱导?
催眠的片段发展
-
问自己:
- 催眠的片段发展如何帮助来访者逐步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这一概念?
削弱有意识的心理集:困惑、心理流动与创造力
-
问自己:
- 困惑、心理流动和创造力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帮助来访者?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利用这些元素?
第六章 促进催眠学习
转移和释放抵抗
-
问自己:
- 如何有效转移和释放来访者的抵抗情绪?埃里克森提出了哪些具体方法?
- 我可以在日常咨询中如何识别并处理来访者的抵抗?
多层沟通:类比、双关、隐喻、笑话、民间语言
-
问自己:
- 多层沟通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增强治疗效果?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类比、双关、隐喻等技巧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建议的微观动态
-
问自己:
- 建议的微观动态是指什么?它在催眠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细致地观察和调整我的建议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来访者的需求?
第七章 间接条件反射眼闭诱导
催眠训练与利用
-
问自己:
- 间接条件反射眼闭诱导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实践这一技术?
间接与直接建议的动力学
-
问自己:
- 间接和直接建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如何?
- 我如何根据来访者的反应灵活选择和应用这两种建议方式?
催眠的间接条件反射
-
问自己:
- 间接条件反射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应用间接条件反射?
催眠中的声音动力学
-
问自己:
- 声音在催眠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增强催眠效果?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注意并优化我的语音语调?
跨情境线索与建议
-
问自己:
- 跨情境线索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在不同情境下保持催眠效果?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使用跨情境线索来巩固治疗成果?
催眠中的右脑与左脑功能
-
问自己:
- 右脑和左脑在催眠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它们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平衡右脑和左脑的功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八章 无限学习模式:两年随访
创造力、治愈和学习的无限可能性
-
问自己:
- 这一章节强调了催眠作为一种持续学习和成长的工具。它如何帮助来访者实现长期的个人发展?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鼓励来访者将催眠视为一种长期的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过程?
第九章 总结
治疗性催眠的本质
-
问自己:
- 治疗性催眠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它如何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坚持和体现这些核心理念?
将催眠视为内在导向的状态
-
问自己:
- 内在导向状态对治疗的意义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引导来访者进入这种状态?
将催眠视为高度动机的状态
-
问自己:
- 高度动机状态在催眠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积极面对挑战?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激发来访者的内在动机?
将催眠视为活跃的无意识学习
-
问自己:
- 活跃的无意识学习对治疗的效果有什么影响?它如何帮助来访者在潜意识层面进行改变?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促进这种类型的无意识学习?
将催眠视为功能改变的状态
-
问自己:
- 功能改变状态在催眠中的意义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改善日常生活中的功能?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帮助来访者实现功能上的改变?
催眠的主观体验
-
问自己:
- 来访者的主观体验在催眠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治疗效果?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更加关注和尊重来访者的主观体验?
临床催眠诱导方法
-
问自己:
- 不同的催眠诱导方法有哪些优缺点?它们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人群吗?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灵活选择和应用不同的诱导方法?
催眠诱导的方法
-
问自己:
- 不同的催眠诱导方法有哪些具体步骤和应用场景?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诱导方法?
削弱习惯性的参照框架
-
问自己:
- 习惯性的参照框架对来访者的影响是什么?它如何限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帮助来访者识别并打破这些限制性的框架,从而促进更灵活的思维方式?
催眠发展的指标
-
问自己:
- 催眠发展的关键指标有哪些?它们如何反映来访者的进展?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评估和记录这些指标,以更好地跟踪治疗效果?
确认催眠
-
问自己:
- 如何确认来访者是否进入了催眠状态?有哪些具体的迹象可以观察?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确保我能够准确地判断催眠状态,并据此调整我的干预策略?
催眠建议的形式
-
问自己:
- 不同形式的催眠建议(如直接、间接、隐喻等)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有何不同?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根据来访者的反应灵活选择和调整建议形式?
催眠建议的本质
-
问自己:
- 催眠建议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来访者的潜意识和行为改变?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确保我的建议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不会过度干涉来访者的自主性?
催眠建议的间接方法
-
问自己:
- 间接方法在催眠建议中的优势是什么?它如何帮助来访者更自然地接受和内化建议?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巧妙运用间接方法,使建议更具说服力和有效性?
构建接受集
-
问自己:
- 接受集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催眠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帮助来访者建立一个开放和接纳的心态,以更好地接受催眠建议?
利用患者的联想结构和心理技能
-
问自己:
- 患者的联想结构和心理技能在催眠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催眠效果?
- 我如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来访者的这些内在资源,以增强催眠的效果?
综合思考与实践
通过以上章节的学习,你可以逐步掌握米尔顿·H·埃里克森的催眠技术和理论。为了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以下是一些综合思考和实践建议:
-
自我反思与总结
- 定期回顾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记录下哪些技术或方法对你和你的来访者最为有效。
- 反思那些不太成功的情况,分析原因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
案例分析
- 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不同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效果。
- 通过讨论和分享,与其他咨询师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专业水平。
-
持续学习
- 关注最新的研究和文献,保持对催眠及相关领域的敏感度。
- 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
灵活应用
- 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不同来访者的背景和需求调整技术和方法。
- 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探索更适合来访者的个性化方案。
-
伦理与边界
- 始终保持对伦理问题的高度关注,确保所有操作都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进行。
- 尊重来访者的意愿和隐私,维护专业的边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上述提问和实践建议,你可以在学习《Hypnotic Realities》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催眠治疗技能,并更好地服务于来访者。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催眠治疗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