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封面

PSYCHODYNAMIC THERAPY FOR PERSONALITY PATHOLOGY:TREATING SELF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Psychodynamic Therapy for Personality Pathology

作者: Eve Caligor / Otto F. Kernberg / John F. Clarkin 出版社: Amer Psychiatric Pub Inc 副标题: Treating Self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出版年: 2018-4-18 页数: 615 定价: USD 74.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585624591

人格病理的精神动力性治疗:治疗自体及人际功能

作者: Eve Caligor / Otto F. Kernberg / John F. Clarkin / Frank E. Yeomans / 奥托·克恩伯格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原作名: PSYCHODYNAMIC THERAPY FOR PERSONALITY PATHOLOGY:TREATING SELF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译者: 仇剑崟 / 蒋文晖 / 王媛 / 王兰兰 出版年: 2021-9 页数: 452 定价: 19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22389176

内容简介 · · · · · · 第一部分:详细论证心智的客体关系模型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正常和病态人格的。

第二部分:转向治疗,概述了移情焦点治疗- 扩展版的基础——原则性和灵活性。

第三部分:评估患者的实践方法——人格功能和人格组织水平的评估。

第四~六部分:全面的TFP-E 实践方法。

仇剑崟

医学博士 / 主任医师

“中德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中德班)”中方总负责人兼教员;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精神分析师候选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室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系医学心理教研室副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治疗督导师;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 in China 杂志编委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概述:针对自体和人际功能的治疗模型 1 人格障碍的现状 2 自体和人际功能 2 内在表征 3 评估 3 对治疗的启示 3 客体关系理论和TFP-E 4 客体关系理论 4 心理结构 4 内在客体关系的核心 5 情境中的客体关系理论 7 人格及治疗的客体关系理论模型的发展 8 内在冲突和外在功能 8 系统评估 8 移情焦点治疗 9 依恋理论的影响 9 第一部分 通过客体关系理论视角看人格和人格障碍 第二章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人格与人格障碍 16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障碍的精神动力性描述 16 基于特质的人格障碍诊断与DSM-5 第Ⅱ部分 18 人格障碍的结构诊断与DSM-5 第Ⅱ部分 19 第二节 客体关系理论模型中的人格病理分类 20 人格组织水平与STIPO-R 维度剖面图 20 原型和维度剖面图 23 高水平人格病理 24 临床观点 24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 25 边缘水平人格组织 28 分类的维度性质与高、中等、低水平边缘性人格组织 31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心理结构与水平 36 身份认同 36 正常的身份认同形成 37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中的身份认同 38 身份认同形成的病理:认同弥散综合征 38 防御 41 成熟的防御 42 基于潜抑的防御 42 基于分裂的防御 44 客体关系质量 47 道德价值观 47 现实检验与反思能力 48 第四节 人格障碍结构模型的临床意义 49 治疗的结构化目标:以身份认同巩固为目标 50 第三章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临床精神动力学冲突、焦虑、防御及内在客体关系 54 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下的心理冲突 54 冲突性动机 54 心理焦虑和防御 55 心理冲突和内在客体关系 56 心理冲突和TFP-E 57 心理冲突、焦虑和人格组织水平 57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 58 中等、低水平边缘性人格组织 59 高水平边缘性人格组织 59 内在客体关系、防御与人格组织水平 60 神经症性水平人格组织的内在客体关系和防御 60 边缘水平人格组织中的内在客体关系和防御 63 单一客体关系中的防御:神经症性投射、投射 性认同和角色反转 65 神经症性投射 65 神经症性解离和角色反转 66 投射性认同 67 人格障碍治疗中核心的焦虑和冲突:偏执性焦 虑和抑郁性焦虑以及俄狄浦斯冲突 70 偏执性焦虑和抑郁性焦虑:梅勒妮·克莱因 70 平衡中的偏执- 分裂位相 71 三角冲突和俄狄浦斯情结 73 人格组织水平和偏执- 分裂性冲突、抑郁性 冲突及俄狄浦斯冲突 75 矛盾心理、整合和结构改变 77 第二部分 TFP-E 概述: 基本任务、治疗关系与治疗策略 第四章 治疗的基本任务和元素 82 基本任务 82 治疗的基本元素 82 任务1:为探索搭建舞台—将冲突性的客体关系 带入治疗中 82 任务2:建立干预焦点—识别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 同时关注外部现实和治疗的优先层级 85 任务3:探索、诠释和修通核心冲突 89 第五章 治疗关系:治疗师的态度和立场、治疗联盟、 移情和反移情 96 治疗师的态度 96 治疗师的立场 98 技术性中立 99 TFP-E 治疗师的立场不“附和”患者的防御 103 技术性中立、治疗联盟和灵活执行 104 治疗联盟 104 移情和反移情 105 移情 106 反移情 118 第六章 治疗策略及改变机制 131 第一节 TFP-E 基本策略概述 131 第二节 TFP-E 的基本策略及其功能 133 策略1. 界定主导的客体关系 133 1a. 识别主导的客体关系 133 1b. 用言语描述主导的客体关系 135 策略2. 注意患者体验与行为中的重复、僵化和/ 或矛盾特性 136 2a. 提醒患者注意其体验与行为的重复特性,因为 在基于潜抑或分裂的防御的影响下,主导的客体关 系可预测地组织着临床材料 136 2b. 聚焦于角色反转以及分裂和潜抑对患者体验与 行为的影响 136 策略3. 探索根植于主导客体关系中的焦虑与 冲突,并引入关于潜在的愿望、恐惧和个人意 义的假设 138 策略4. 修通所识别的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 下被激活的冲突,同时将治疗目标与患者的发 展史联系起来 139 第三节 TFP-E 的个体化策略 140 边缘谱系人格组织的患者 140 策略1. 界定主导的客体关系 142 策略2. 注意患者体验与行为中的重复、僵化和/ 或矛盾特性 144 策略3. 探索激发分裂和组织主导客体关系的焦虑与冲突,并引入关于潜在的愿望和恐惧的假设 148 策略4. 修通所识别的冲突 149 神经症性谱系人格组织的患者 152 策略1. 界定主导的客体关系 154 策略2. 注意患者体验与行为中的重复、僵化和/ 或矛盾特性 156 策略3. 探索激发潜抑和组织主导客体关系的焦虑,并引入关于潜在愿望、恐惧和个人意义的假设 158 策略4. 修通所识别的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被激活的冲突,同时将治疗目标与患者的发展史联系起来 160 第三部分 有技巧的咨询问诊 第七章 患者评估及治疗计划 168 治疗性问诊 168 问诊结构 169 第一节 诊断性评估 170 临床诊断访谈 171 概念流程和数据收集 172 人格功能和病理学的描述性特征 173 人格结构特征:人格组织的维度评估和结构化诊断 174 人格功能和病理学的核心功能领域 176 方法和程序 187 结构性访谈 188 结构化评估和STIPO-R 196 人格类型与诊断 197 第二节 分享诊断印象和差异性的治疗计划 200 分享诊断印象及心理教育 201 确定治疗目标 207 差异性的治疗方法和讨论治疗选择 209 精神动力学治疗的知情同意 209 第四部分 建立治疗框架 第八章 基本的治疗协议:行为、附加治疗和药物治疗 216 第一节 治疗框架和协议概述 216 第二节 治疗协议的普适性元素 218 治疗的保障 218 治疗频率:一周两次和一周一次 219 介绍并协商治疗协议中的普适性元素 220 评估治疗动机 221 识别早期移情的发展 223 介绍治疗框架 224 第三节 治疗协议的个体化元素 231 需要在治疗协议中特定考量的常见行为 231 一般原则:在治疗协议中引入特定考量因素 232 识别需要在治疗协议中引入特定考量因素的行为 232 和患者一起为预测和管理行为引入一个框架 233 处理社会依赖、继发性获益和结构化活动的重要性 238 纳入第三方 240 围绕特定行为、附加治疗和药物治疗签订协议 240 自杀和准自杀 241 共患障碍 242 药物管理 244 治疗开始后重新签订协议 245 第五部分 TFP 的技术和策略 第九章 识别干预的焦点 251 识别优先主题 251 指导干预的优先层级 251 优先主题的三个层次 252 优先级1:关注紧急事件优先级—危险的行为和对治疗连续性的威胁 254 将危险行为和破坏治疗的行为看作优先事项的临床例证 255 优先级2:保持治疗框架的完整性,包括持续追求治疗目标 256 在不同严重程度中常见的偏离治疗框架 257 在考虑优先主题时评估框架的完整性 258 在不同严重程度中的治疗框架、优先主题和内在客体关系 259 治疗框架的完整性作为优先主题的临床例证 262 优先级3:在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层面进行干预 266 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的定义 266 注意三种沟通渠道 267 使用三种沟通渠道来识别情感主导的客体关系的临床例证 271 当治疗师不能识别主导的客体关系时 275 第十章 干预1:探索性干预和诠释过程 277 诠释过程 277 关注此时此地的体验:定义诠释过程 277 澄清 278 澄清和人格病理的严重程度 280 小结 283 面质 284 面质与中立 285 面质与人格病理的严重程度 287 小结 291 诠释本身 292 诠释与人格病理的严重程度 294 小结 301 第十一章 干预2:移情分析和诠释过程的策略指导 303 第一节 移情分析 303 整个严重程度连续谱中移情分析的中心性 303 边缘性人格组织 303 神经症性人格组织 304 关于移情分析的实证文献 305 探索性干预和跨越整个人格病理严重程度范围的移情 306 偏执性移情 306 理想化移情和移情分析 312 自恋性防御和移情分析 315 移情中的潜意识冲突 317 第二节 指导诠释过程的策略 321 从患者的主导视角开始探索性干预 322 从表层移向深层:从防御性客体关系开始, 移向更冲突性的客体关系 322 在处理潜抑之前,先从解离性防御开始 323 优先考虑患者体验的性质而不是内容 324 具体思维和诠释过程 324 自我不和谐及诠释过程 327 第十二章 干预3:整合支持性和探索性干预 333 支持性干预的使用 333 区分探索性干预和支持性干预 333 支持性干预的辅助作用 334 探索性干预的使用 343 管理技术性中立 343 利用反移情 348 修通和治疗性改变 356 第六部分 治疗的阶段和变化的轨迹 第十三章 治疗的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 364 早期治疗阶段 364 稳定治疗框架 364 支持治疗联盟的发展 367 探索在治疗中被激发的早期焦虑,培养开放的沟通 371 最小化患者从治疗中脱落的风险 372 变化和过渡到中期阶段的标志 373 中期治疗阶段 374 修通 375 探索偏执性焦虑和抑郁性焦虑对整合过程的干扰 376 聚焦于治疗目标 381 修通冲突性客体关系的发展前因 386 修通负性治疗反应 387 变化和过渡到晚期阶段的标志 389 晚期治疗阶段和结束 391 结束治疗的指征 393 在治疗中对分离的分析 393 治疗结束时对分离的分析 395 治疗晚期阶段的矛盾 395 结束期间保持治疗框架 396 治疗师对于患者结束治疗的反应 396 提早结束 397 治疗结束后的患者- 治疗师协议 397 后记 399 灵活而务实地实施 399 培训 400 附录1 STIPO-R 人格组织的临床锚点 402 附录2 人格功能水平量表 406 专业名词英中文对照表 409

自助工具书 不是动力学背景的读者,当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从头"哇"到尾! (太赞了!) 2018肯伯格 移情焦点疗法 22页人格组织分布图

对于治疗明确的人格障碍患者及边缘水平来访非常有帮助的一本书,即便是不做人格障碍的咨询师,学习前面的人格水平评估方法也会对临床工作有所助益。 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在TFP框架下与边缘水平和神经症水平两个群体工作的方案,不过重点还是前者,毕竟神经症水平的话有很多治疗方案/咨询流派可以选择,不仅花费更低,可能效果还比TFP好。

5)治疗同盟难以达成一致,往往协商治疗同盟,就需要50次左右。来访者会攻击治疗同盟的关系配对——治疗师扮演一个有关怀、有能力的医生角色,来访者扮演一个合作的、执行自我疗愈任务的好病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个案本身是心理咨询师,他们攻击治疗同盟的方式是“老师移情”,就是自己扮演孝顺听话的好学生,把治疗师投射为自恋虚伪的父母。然后他们通过拖延完成治疗任务、当面不说治疗师背后八卦治疗师,来攻击、贬低治... (1回应) 2022-12-01 14:20:04 4人喜欢

P38,认同弥散综合征

认同弥散综合征,是严重人格障碍的结构性标志(人格组织处于中等、低边缘水平)。 个体缺乏一种整体性的、连贯的自体感和对重要他人的感受。自体和他人的主观体验是不稳定的,始终是支离破碎的,而且是歪曲的-----极化的(全好或全坏,理想化的或偏执的),低分化而肤浅的。 缺乏准确“阅读”他人的能力。------心智化功能受损 在职业、知识和娱乐方面缺乏有意义的投入。 面对冲突、情感体验经常是极端的、调节不良的。 认同弥...

第五章 治疗关系

TFP-E治疗师的目标是使自己成为一个让患者感到有动机与其建立关系的人,而治疗师则将注意力保持在患者和她的需求上,尽可能地保护治疗关系不受治疗师的需要或个人利益的侵入。 在对患者的所说和所做产生的回应中,治疗师是宽容的、非评判的和灵活的,传递出他开放地待患者内在世界的所有方面,包括患者自己拒绝的那些方面。虽然对缺乏经验的治疗师来说有时很困难,但TFP-E治疗师的目标是保持胜任的和十分自信的态度,同时还有能...

第二章

人格障碍的描述性特征是相对多变的,在治疗中可能更具有可塑性;而在结构性方面,人格障碍被认为具有持久性,如果要改变,就需要特别关注。移情焦点治疗-扩展版是一种通过对人格障碍动力性特征的理解和验证,来改变其描述性和结构性特征的治疗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质。在特质层面上,正常人格和病理人格的区分取决于,被激活的特质是灵活的还是僵化的,是正常范围的、适应性的还是极端的和适应不良的。 当特质僵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