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67. 揭示“如果...那么”陈述

内容: 确认和审视潜在的假设和规则(见第3点)发生在客户已经掌握了一定技能并对应用认知模型解决他们的问题充满信心之后,这通常是通过回答与特定情境相关的自然自动思维(NATs)并完成一些家庭作业(处理NAT的过程逐渐揭示潜在信念)。首先处理更深层次的认知内容,绕过NAT,可能会导致客户感到不堪重负、受到威胁、过于防御性或可理解的抵触(见第99点),因为治疗师走得太深、太快——这种策略可能使一些客户提前终止治疗。尽管如此,我们也曾与那些早期愿意并能够处理其生活规则和核心信念的客户合作(例如,“我知道我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所以我们就直接去那儿吧”)。 确认跨情境潜在假设的一个关键方法是,治疗师要对客户使用“如果...那么”结构的陈述保持警觉,例如“如果我不按要求做,那么我的伴侣就会离开我”(假设也可以以“除非...那么”的形式表述,例如“除非我始终对事情了如指掌,否则我的生活将变得完全混乱”)。假设的条款由“如果...”;而“那么...”则在不满足这些条款时施加惩罚。Fennell(2016: 260)指出:“有时‘如果...那么...’并不立即显现,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例如,一个客户说他的座右铭是“不要亲近”,但经过分解后显示出其“如果...那么”的起源:“如果我与人亲近,那么他们就会拒绝我”;另一个客户表示他的政策是“始终领先一步”,其假设形式为:“如果我不通过预测他们的可疑行为意味着什么来超越他人,那么我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被利用或剥削。”引导一个“如果...那么”假设的另一种方式是提供“如果...”部分: 客户: “我为什么总是为一个演讲准备过度?我为什么不能只做合理的准备?” 治疗师:“让我们找一些你问题的答案。如果我没有为演讲准备过度,那么会怎样?” 客户: “那么我会觉得我对自己的主题不够了解,演讲质量差,从而失去我的信誉。” 治疗师:“如果我只是做合理的准备……” 客户: “那么我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挣扎,并因为我真的不懂我的主题而失去我的信誉。那是信誉问题。这就是我准备过度的原因。我想我早就知道这个了;把它说出来只是确认了这一点。”[质疑常常使隐含的认知变得显而易见]

当我们强调寻找“如果/除非...那么”的不适应性假设时,它们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我不值得在生活中拥有任何快乐,因为我做了某些事情”,“我的价值依赖于他人对我的看法”以及“他人的需求比我的更重要”。 从技术角度来看,一些“如果...那么”陈述实际上是特定情境的自动思维(J. S. Beck, 2005),例如“如果我跟Sue谈谈噪声问题,她会告诉我‘去你自己的’”以及“如果我请John送我去车站,他会说他没有时间。”这两个预测可以通过行为实验进行验证。这两个和其他特定情境的“如果...那么”陈述汇聚成一个潜在的跨情境假设,至此在客户的生活中仍未被明确表达: “如果我尝试为自己发声并阐述我想发生的事情,那么没人会关注我,并把我视为微不足道。”[可能的核心信念]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明

性别:

年龄: 30

职业: 市场经理

主要问题: 对人际关系的恐惧与信任危机

心理状态:

状态: 焦虑

特征: 害怕亲密,易怒,对错失机会感到无助

生活事件:

最近经历: 与伴侣发生争吵,导致情感疏远,工作压力增加

咨询目的:

目的: 理清思路,改善人际关系,提升自信心

来访陈述:

陈述: 我为什么总是为一个演讲准备过度?我为什么不能只做合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