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37. 理解情感:通过确立事件的个别意义

内容: 布莱克本和戴维森(1995: 73; 原文中强调)指出,“患者常常谈论事件,仿佛它们是造成他们不良情感的原因。治疗师通过明确事件的意义建立缺失的链接[解释]。”在以下例子中,来访者相信该情境使他感到内疚:

情境:

到学校接儿子时迟到了10分钟

情感:

内疚

来访者通过陈述来支持他的观点:如果他及时到达学校,他就不会感到内疚,因此“这肯定表明,这个情境让我感到内疚,因为我迟到了。”在治疗师的询问下,来访者暂时同意并不是每位父亲(或家长)在接孩子时迟到时都会感到内疚。治疗师在他的思维中打开了这个入口后,问他在学校迟到对他意味着什么:

情境:

到学校接儿子时迟到了10分钟

思维:

我儿子们在我没有到时非常担心。我不应该让他们担心。我是个坏父亲,让他们经历这样的折磨。

情感:

内疚

因此,治疗师向来访者展示他的感受是通过他对情境的解释而介导的,而不是直接由情境本身引起的。来访者回答:“这很有道理。如果我迟到,而我的儿子们正在玩耍,享受他们的时光,那么我会感到宽慰,而不是内疚。”如果来访者即使在儿子们“享受时光”时还是感到内疚,这可能是因为他违反了一个严格的道德规则,比如“我绝不能迟到接我的儿子。迟到表明我没有履行作为父亲的职责”(见要点68)。治疗师在咨询室的白板或翻页表上写下情境—思维—情感的顺序,可以帮助来访者获得更大的客观性,通过“后退”来思考,以便看到它在强有力地影响他对事件的情感反应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

一些在认知行为疗法中使用的思维记录表将情感列在情境之后,思维之前:情境→情感→思维。这对我们来说似乎很奇怪,我们同意多布森和多布森(2018)的观点,这些特定的形式与情感障碍的认知模型不一致,并且会给客户带来困惑。无论如何,我们不使用这些特定的形式。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先生

年龄: 35岁

职业: 教师

家庭状况: 已婚,有两个儿子

心理状态:

状态: 内疚

原因: 自我施加的高标准和对父亲角色的期望

生活事件:

事件: 最近一次接儿子放学迟到,造成了他情感上的冲击

咨询目的:

目的: 理解和管理内疚情感,以及如何调整对事件的解读

来访陈述:

陈述: “我在接我的儿子时迟到了,我的儿子们非常担心。当时我真的不该让他们担心。我觉得我真的是一个坏父亲,让他们经历这样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