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83. 正念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内容: 正念技术的概念源于禅宗佛教哲学(铃木,1969),关注于对当前时刻的冥想意识,以及每个时刻的展开。这个想法是,个体通过冥想的方法,能够在内心及与世界之间找到一个更宁静的地方,专注于“是什么”,而不是对事物的评判、结果或对人、物、事件的过度认同。与禅宗佛教相关的冥想实践以不同的方式被融入到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中。例如,格式塔心理治疗从其开创之初便强调现象学和意识,要求心理治疗师发展当下观察的技能(Yontef,1993;Polster和Polster,1974),并以此邀请来访者发展这些技能。例如,来访者可能被邀请去关注自己的呼吸,然后只是注意身体内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思想。意识可以集中在内心世界(内在区域)或外部世界(外在区域)。通过此类实践,宁静感增加,来访者通常会注意到以前无意识的事物,从而提供更多实验或行动的可能性。

近年来,正念被整合到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中。例如,Linehan(1993)将正念技术和冥想融入她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中。教导来访者冥想技巧,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情绪、思想和感觉,而不进行评判。这个过程导致对产生的情感和思想的介入减少,从而减少了冲动行为的需求。这些技术也在CBT的其他衍生方法中被推荐,例如,在图式疗法中,一种更综合的方法,系统性地整合了认知和行为因素、依恋问题以及格式塔实验(Young等,2003)。现在有多种出版物列出了多种正念技术及其应用(例如,Brazier,1995;Williams等,2007),并提出了与接受情感和感觉相关的问题,而不是试图以控制的方式去改变这些。似乎存在一个悖论过程,邀请来访者注意并接受自身的某些部分,这些部分随之变得更为整合和改变。这一过程在格式塔心理治疗中早已被认可,并被称为悖论改变理论(Beisser,1970)。尽管正念是一种扩展的意识形式,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更缓慢和更有选择性的方式来处理困难,但它与Fonagy等人(2004)所述的心理化过程有些相似。Bateman和Fonagy(2006)认识到正念和心理化是重叠的构念,但他们认为心理化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具有更强的关系焦点。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敏

年龄: 29

性别:

职业: 程序员

既往心理状况: 抑郁症史

心理状态: 李敏近期感到焦虑和孤独,常常感觉到情绪低落,无法集中注意力,且难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她有时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而逃避社交场合。

生活事件: 最近李敏经历了工作上的压力增加,项目期限临近,她感到无法应对。同时她和一位亲密朋友发生了争执,这使她感到了孤独与困扰。

咨询目的: 李敏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学习正念技巧,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情绪,减轻焦虑,增强自我意识,并提高生活的满意度。

来访陈述: “我总是觉得自己被压力淹没,无法喘息。每天都在操心工作和人际关系,我真的希望能够学会如何放松,让自己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