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73. 同理心探询与共鸣:认知先于理解

内容: 同理心是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和自我心理学的核心,同时在整合领域也被广泛接受为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必需元素。它涉及一个过程,治疗师感知、进入、传达对来访者体验世界的理解,并对其反应:这代表了“与来访者建立关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Mearns 和 Thorne, 1988: 41)。Kohut(1978)提到内省和同理心是心理观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精神分析的领域是那些仅通过内省和同理心获得的信息:思想、愿望、情感、幻想、焦虑(Mollon, 2001)。正是在这种从患者的视角不断检查现象的立场上,他对自体对象移情的洞见兴起。我们通常能通过发现某些共同经验而心理上理解他人。Kohut(1990)认为,分析师要“暂时让自己完全沉浸于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而不“失去后续冷静审视这种体验的能力”(第87页)。通过这种方式,同理心探询和同理心共鸣使治疗师能够获得对来访者过程的宝贵理解。Kohut还使用了“替代内省”一词(1984: 82)。“在Kohut看来,分析疗愈的本质是通过与一个成熟自体对象的同理接触逐步获得结构,并伴随着理解阶段之后的解释”(Lee 和 Martin, 1991: 116)。Kohut强调同理心的中心性,这对优先考虑解释的传统精神分析师构成了挑战,但对来自人本主义传统的治疗师而言并不奇怪。
Kohut(1977)描述的分析阶段对我们这些与拥有脆弱自我过程的客户工作的人来说是很有趣的。他首先建议我们使用同理共鸣,使客户感到被理解,只有这样,才会出现对客户内心世界中动态因素的具体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向客户传达认知和理解需要先于解释和理解。对某些客户,他建议在动态基因解释能够被客户有效或成功处理之前,进行长时间的理解阶段。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有助于建立可能在发展上被阻滞的自我结构,并巩固自我,使个人能够有能力处理和整合解释。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华

年龄: 29

性别:

来访原因: 感到焦虑和自我怀疑

心理状态:

状态: 脆弱自我

特征: 经常感到焦虑,缺乏自信,难以处理个人情感

生活事件:

最近经历: 失去了工作,感到生活目标不明确

咨询目的:

目标: 理解自己的情感,重建自信,并寻求职业方向

来访陈述:

陈述: 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总是表现不好,常常感到焦虑,我不确定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