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66. 包容性:治疗中的过程目标

内容: 包容性是心理治疗的核心过程目标,这一概念由布伯(Buber, 1923/1996)阐述得非常清晰。这是一个让我们既能扎根于自身体验,又能同时进入并敏感于他人世界的过程。这个能力使我们能够评估并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并欣赏我们与他人感知上的差异。这一概念在当代对话式心理治疗的方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海克纳(Hycner, 1993)解释道:“包容性是能够走到对方那边,同时又保持在我自己经历中的来回运动”(Hycner, 1993: 20)。这样的元系统视角使治疗师(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访者)能够敏感地关注背景因素,与他人一起审视自我。这被视为治疗中来访者的过程目标,同时也是治疗师一项重要的关系技能。“当患者想到并成功实践‘包容性’,从医生的角度体验事件时,特定的‘疗愈’关系将结束”(Buber, 1923/1996: 167)。

我们认为包容性的概念与Fonagy及其同事(2002)所描述的“心理化”和“反思功能”的概念有关,后者被定义为“在自我和他人中构想心理状态的能力”(第23页)。这基本上是指我发展出心理理论,并意识到他人在心理和情感功能上与我不同的能力。反思功能的运用能力是实践包容性的重要前提,这要求我对自己的功能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要进入并欣赏不同他人的功能。功能障碍往往源于无法在自我作为主体(即我的“我”)和他人的“我”(我需要从他们的角度理解的体验)之间保持张力。Fonagy等(2004: 200)使用“心理等价”一词来描述一种过程,其中一个人假设自己的内在体验与外部现实相匹配,仅仅因为他体验到了它。在这种状态下,他不会考虑相悖的证据,甚至不会考虑自己的体验可能与他人的体验不匹配,因此无法实现包容。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明

年龄: 30

性别:

背景: 单身,工作压力大,社交活动较少

心理状态:

情绪: 焦虑

自我认知: 需要更多与他人的联系感

应对机制: 避免社交,过度专注于工作

生活事件:

最新事件: 最近与朋友发生了误解,导致关系紧张,并感到孤独与失落。

咨询目的:

目标: 提高人际关系技巧,学习如何在社交中实现包容性。

来访陈述:

陈述: 我总是觉得别人对我有意见,我难以理解他们的感受。有时我想和他们分享我的想法,但又感到害怕,不知道如何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