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超个人维度的探索
内容: 超个人代表了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有时可能会 conjure up
一些相当神秘的东西,这并不是严肃研究或“基于证据的实践”的领域。我们的看法是,客户通常以一种与
他人和自身之间的断裂感来见我们,这种断裂体现在心智、身体与精神之间的某种形式的分裂中。参与这种
分裂意味着我们合理地应该关注体验的精神领域。在一个被自我和相关自恋追求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很
容易将这一方面留给个人追求或被视为“邪教”活动。然而,大量重要的作家在这一理论和实践领域做出了
重要贡献。他们挑战我们去超越孤立的个人和以自我为驱动的追求,考虑我们所涉及的某些潜在比我们自
身更大的事物。Hycner(1993)批评我们社会中对理性的过度强调以及对分离感的发展。他强调这种强调的脆弱性,
指出这种脆弱性要求个体时刻保持警惕以维持这些幻想。他认为:精神性的压抑同样将创造出一个极度焦虑的社会,和焦虑的个体。
当人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更大现实的联系感隔绝时,他们体验到焦虑和空虚。这种心理孤立造成的空虚渴望
填补。而由于无法通过他们渴望的东西来填补,它必须找到一个替代品。然而那个替代品——金钱、药物、性甚至电视——
只能创造出更深的渴望。(第85页)
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超个人心理治疗的方法,其中许多由Rowan(2005)进行了有用的总结。他强调卡尔·荣格是第一个使用
“超个人”这个术语的作家,并指出“他让一个完全被排除在外的...一整套经验变得受到尊重。”(第29页) 阿萨吉奥里(Assagioli)
的心理治疗系统,被称为心理综合,明确包括更高意识的要素,并将超个人的整合作为心理治疗培训的核心部分(1975)。与综合立场
相关的其他领域包括珍·休斯顿的神圣心理学(Houston, 1982),包括米尔顿·埃里克森等作家的催眠传统(Rosen, 1982),人本传统
的作家如马斯洛(Maslow, 1987),他负责将超个人心理学引入主流心理学思维等等,最近的康·威尔伯(Ken Wilber)(Wilber, 2006)。
一些方法关注个体超个人感知的获得,而其他方法则更明确地关注关系领域。马丁·布伯的工作进入了后者领域,并在他的“我-你”
和“我-它”概念中,代表了对心理治疗特别重要的领域。这些理念落入了希克纳(1993)及其同事发展出的话语心理治疗领域。
在反思布伯的思想及“之间”的本质时,希克纳表述:“那些深层次的人际相遇的时刻把我们带到了神圣的边缘。”(第91页)
这一理念认为,一个心理治疗会议的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是重要的,并且可以在神经科学术语中与情感交换和右半球连接相关联。
史密斯(Smith, 2006)也关注神经生物研究及其与超个人的联系。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我们也可以反思我们社会的多文化特性,
以及许多文化并不以个体与其社区分离的方式思考,这一事实对心理健康护理具有重要影响。直到最近,心理健康服务才
开始考虑精神领域的相关性和重要性(Copsey, 2006)。文化理念的整合也体现在心理治疗文献中,融合了东西方
思维的关键方面(Brazier, 1995;Epstein, 1995)。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三
性别: 男
年龄: 35
职业: IT工程师
心理状态: 焦虑,感到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断裂,存在空虚感。
生活事件: 最近与同事的关系变得紧张,感到孤独。
咨询目的: 寻求重新建立与他人的连接,填补内心的空虚感。
来访陈述: 我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割裂开了,生活中缺少了一种联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