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85. 再探阻滞理论

内容: 阻滞是一个停滞的点,此时存在相等且对立的力量。古尔丁夫妇在与弗里茨·佩尔斯的合作中首次详细阐述了阻滞理论,佩尔斯是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他理解内心冲突为“上犬”和“下犬”之间的内心斗争(佩尔斯,1969)。古尔丁夫妇将这一理解应用于TA结构理论,以理解冲突为自我状态之间的冲突(古尔丁及古尔丁,1979)。肯·梅勒(1980)随后发展了阻滞理论,创建了一个一致的模型(古尔丁夫妇的模型混合了结构和功能自我状态模型),并纳入了一些儿童发展理论。梅勒对阻滞的概念化在目前的TA从业者中被广泛使用(图85.1)。

新接触TA的学生常常将阻滞与来访者感觉“停滞”混淆。尽管阻滞总是会涉及一种停滞感,但停滞并不一定表明存在一个阻滞。为了诊断为阻滞,必须存在相等且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冲突。阻滞图也必须显示冲突的两个方面,因为阻滞往往在图示上与自我状态之间的内部对话混淆。描述第三类阻滞的对话尤其棘手,因为这些是全球性、印象化的、发展早期的冲突,常常在躯体层面上体验。它们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特性,来访者通常会报告“总是有这样的感觉”。描述这些阻滞通常是通过描述阻滞的一般主题来完成,例如关于存在的第三类阻滞可能仅包含“死”和“我想活”的词,或者可能与如遗弃、吞没等主题有关(戈贝斯,1985;李,1997)等。

阻滞的出现通常表示来访者朝向更大健康的移动。治疗的早期阶段通常以父母主导的过程为特征,即来访者的内心心理过程遵从父母自我状态的“指示”。当来访者的儿童自我状态抵抗这些父母的愿望和渴望,并且他们的儿童自我状态已经被激活时,阻滞可能出现,因为双方相互冲突。

最近的TA作者开始探索阻滞理论的关系维度,以及阻滞在解释似乎无法处理的治疗停滞点中的作用。佩特里格里(2007)提出阻滞作为必要的休息和反思点,个体在经历阻滞时收集思绪并在意义构建的过程中重新配置它们。科内尔和兰达伊奇(2006)考虑阻滞的人际方面,探索治疗如何往往与最深层的无意识阻滞(即第三类阻滞—梅勒,1980)打交道,以及治疗的工作如何将治疗师和来访者推向他们的关系边缘。

确实,许多交易分析师现在以与古尔丁夫妇非常不同的术语看待阻滞解决的过程,他们专注于使用双椅法来解决阻滞(古尔丁及古尔丁,1978)。当前的TA治疗往往将第三类阻滞的解决视为一种关系过程,并与去混淆相关。对于整合身体心理治疗方法以处理这种早期且往往以躯体为基础的过程有极大的兴趣。

从业者通常希望在识别出阻滞后迅速解决它。我的经历表明,过早寻求解决阻滞导致空洞且短暂的胜利:阻滞可能会原封不动地返回,或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阻滞是复杂的内心心理过程,具有复杂的动态,通常不容易迅速解决。建议从业者在与来访者的阻滞澄清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这通常会导致自发的阻滞解决。“与”阻滞共处的过程对治疗师和来访者来说都可能令人非常沮丧,但花时间有效完成该过程将避免日后重新探讨材料的必要,并可能为阻滞的解决所需的整合提供空间。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伟

性别:

年龄: 32

职业: IT工程师

背景: 情绪管理困难,受到家庭背景影响

心理状态:

当前状态: 焦虑不安、感到迷茫

主要情绪: 无助、愤怒

自我描述: 我感觉自己总是被困在一个地方。

生活事件:

近期遭遇: 工作压力增大,家庭关系紧张,与配偶的沟通不足。

咨询目的:

目标: 理解内心冲突,寻找应对工作与家庭压力的有效方法。

来访陈述:

具体陈述: 我总是感到自己被困在某种困境中,想要改变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