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9. 心理治疗中的询问技巧

内容: 治疗性询问
询问的使用可能是每位治疗师的第二个工具,紧随倾听之后。即使作为治疗师,仅仅使用询问,你也可以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Erskine 等,1999)。治疗性询问的背景是一种对来访者及其过程的真正兴趣,并以尊重和敏感的态度进行(Hargaden 和 Sills,2002)。询问过程背后的意图是增强觉察——无论是对来访者还是治疗师而言。敏感且认真对待的询问通常可以使来访者看到他们自己的意义,并在最小的治疗师干预下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优雅的治疗性询问导致来访者的觉察不断增加,整合度更高。对于治疗师而言,精巧的询问有助于创建有关来访者的信息知识库,并在整体治疗过程中,促进来访者讨论自我及其最深层次的过程,增强对责任的认同,并暗示解决问题的潜力。

Erskine 等(1999)提供了一份询问领域的“菜单”,包括:身体感受与反应;情绪;记忆;思维;结论及“如同”脚本决定;来访者对经历的意义;希望与幻想。这份清单并不详尽,但用作治疗师考虑的建议提示。Erskine 等(1999)还强调了在询问中促进接触的重要性——包括内部接触和人际接触。

最近,治疗界将注意力转向心理化等概念(Fonagy 等,2002)。心理化是对他人内部状态和意图(如目标、情感、目的、理由)的推断能力,这些状态和意图影响他们的行为。它涉及“想象性同理心”(Bateman 和 Fonagy,2006)。心理化被认为是一项关键的生活技能,是情绪调节的一个方面。在治疗过程中,有意使用心理化作为干预,并发展来访者的心理化能力,是处理各种问题的重要部分。心理化通过治疗性询问显著增强。询问帮助治疗师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并邀请来访者对自身的内部体验进行心理化(见第92点)。询问在许多其他干预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例如,去污可以有效地使用认知治疗方法中的“向下箭头”(Burns,2000)。说明是Berne的八个治疗操作之一(Berne,1966),可以支持并跟随询问:“目的是将某些信息固化在他的心中和来访者的心中,以便稍后可以参考”(Berne,1966:234-5)。说明在总结或突出询问中出现的关键点时非常有效。它不涉及解释,而单纯专注于来访者所表达的内容,是一种共情性的询问形式(Hargaden 和 Sills,2002)。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来访者姓名: 李华

性别:

年龄: 30

个人背景: 性格内向,常常感到与他人沟通有困难

心理状态: 李华表现出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尤其在社交场合中常感到不安与孤独。他对自己内心的感受有些困惑,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生活事件: 最近,李华在工作中遭遇了项目失败,导致他倍感压力,此外,他与朋友的关系也因社交障碍而变得疏远。

咨询目的: 李华希望通过咨询来提高自己的自我觉察能力,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反应,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

来访陈述: "我总是感到自己对周围的事情反应迟钝,尤其是在与人交谈时,我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我的情感,而不是让它们控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