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6. 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基础与实践

内容: 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基础
背景
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在过去二十年里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传统(Cornell 和 Hargaden,2005)。Hargaden 和 Sills(2002)描述了他们在关系疗法中的旅程,因意识到客户的典型呈现特征发生了变化,以及自我障碍客户的增加,如边缘性、自恋和分裂结构(Masterson 和 Lieberman,2004)。当 Berne 首次写作时,普通客户被假设为一个受抑制、遵循规则的个体,他或她需要治疗的隐喻“溶剂”来松动自己剧本的束缚。随着我们步入二十一世纪,“典型”客户需要的已不是溶剂,而是“胶水”。(Hargaden 和 Sills,2002:2)

为了回应这一需求,他们重新审视了心理分析概念,并开始开发符合他们和客户体验的交易分析模型,这些模型整合了来自关系和相互主观运动的心理分析现代发展,以及丹尼尔·斯特恩的儿童发展理论等发展(Stern,1985)。

哲学与方法
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无意识过程的出现和分析。与更具目标导向和行为导向的交易分析形式相对,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治疗师认为,当治疗师和客户在治疗关系的动态中,关注这些无意识过程的即时出现时,深层次的变革进程才会发生。根据当前对心理治疗中治愈因素的累积研究,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治疗师宣扬治疗关系是变革的主要力量。

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还考虑了治疗师在治疗互动中所带来的因素,包括治疗师自身的剧本问题和无意识过程。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治疗师会关注自己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如何影响治疗关系和客户,并保持对自身无意识过程的学习态度,以便在不断发展中了解更多。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的一个关键原则是,治疗师自身也会在治疗互动中受到影响。当我们考虑到自己的剧本必然会限制我们自己的关系方式时,这一点显得尤为合理。与客户进行诚实、亲密的相互沟通的过程将不断推动作为治疗师的我们超越自己的剧本,进入新的关系模式。Stark(2000)巧妙地总结了心理治疗的关系取向以及变革机制的关系视角:
在关系模型中,治疗行动的中心是关系及其波动的协商(患者和治疗师在行动/反应/互动中持续演变的关系)。发生在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此时此刻的互动被认为是具有变革性的...... [在关系模型中] 关注的是作为主体的治疗师——一个真实的主体,运用自我(即,运用她的反向移情)与患者互动,并被患者影响。(Stark,2000:xxi–ii)

采用 Stark 的模型,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是一种双人方法。关系方法的另一个特征是对“共同建构和多重意义”的欣赏(Hargaden,2007:10),这实际上意味着“学习灵活处理可能性,而不是固定在单一意义上是重要的”(Hargaden,2007:10)。对治疗关系中关系辩证法的表现进行对话和探索,以及客户如何管理与其他外部关系中的核心紧张状态,通常是在关系取向的治疗议程之中。在原始的关系辩证法模型中,任何关系中存在的核心紧张是隐私与透明、创新与可预测、独立与连结之间看似矛盾的需求(Griffin,2003)。同时被这些维度的一极或多个极所吸引是可能的,这种冲突与紧张可能令人迷失方向。在任何关系中,双方都受到与这些极相关的持续紧张的影响,两人之间的互动将需要寻找某种管理其核心紧张的平衡。可以认为,许多剧本决策来源于两个人核心紧张的历史互动,更脆弱的人(儿童)将其需求屈从于更主导的一方(父母),并形成一套隐性信念和期望以理解这一过程。

关系取向的交易分析不仅关注客户在治疗室内外如何重演其剧本,还关注治疗关系中独特的特征,以及这种独特客户与独特治疗师之间互动的产物。提升客户在生活各个领域的人际关系是关系疗法的重要关注点。

关键理论概念
Hargaden 和 Sills(2002)提出了一种替代的第三序结构儿童自我状态模型。一个关键的区别是,他们将 C0 和 P0 自我状态图示为重叠,两者交集的部分为 A0 自我状态。他们对这一修正的灵感源自儿童发展理论家丹尼尔·斯特恩的工作(Stern,1985)。在斯特恩的工作中,“自我”是通过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斯特恩称之为新生自我)。自我并不是独立或自发发展的,而是完全由互动过程所塑造。圆圈的重叠是对自我状态模型的视觉隐喻的玩味,以说明这一过程。主要照顾者为婴儿提供了重要的情感调节功能(Stern,1985)。对于婴儿而言,这种情感调节的来源并不被识别为外在于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人的调节功能部分成为自我的一部分(随着关键脑结构的成熟,如眶额皮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的过程,加上自我与他人之间相对缺乏区别的状态,意味着在这些早期阶段,自我-他人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互动的质的情感性质将通过内化成为个体正在发展中的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这一过程记录在早期的父母自我状态中。

婴儿和主要照顾者相互影响,关系的质量则被内化并记录在个体的协议中。协议构成我们剧本的基础,在治疗中关注移情和反向移情的互动,以揭示和重新加工该协议及其无意识过程。



点击进入模拟咨询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某

性别:

年龄: 28

症状: 边缘性人格特征、关系紧张、情绪波动

心理状态: 焦虑与抑郁交织,常感孤独与无助

生活事件: 最近与长时间交往的伴侣分手,工作压力增大

咨询目的: 理解自己在关系中的情感模式,改善人际关系

来访陈述: “我总是觉得自己在感情中很脆弱,似乎无法真正与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虽然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一种亲密感,但往往一有进一步的亲近,我就会感到害怕,最终选择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