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意喻的实用性
内容: 意喻在谈话介入中有着悠久的使用传统,尤其在接受与承诺疗法(ACT)中更为常见。意喻提供了利用语言力量的机会,以理解和构建困境,并促进行为的改变。Törneke(2018)从关系框架理论(RFT)的角度提供了对实践中使用意喻的全面见解,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视角,用于观察和理解如何运用意喻。
意喻允许将两种对象、行动或经历进行比较,这些通常情况下可能不会被比较。通过这种方式,一个清晰且已知的关系网络中的信息可以传递到第二个网络中,照亮之前未知或模糊的新视角。因此,意喻成为了传递新信息或功能的载体。来访者的关系网络(例如,阻碍的来源)成为接收新信息的目标。
一个好的例子是中国拇指陷阱意喻(在第55章中有详细描述),它使用一个简单的儿童玩具,真实地捕捉到自动反应(将手指拔出陷阱)实际上会意想不到地加紧陷阱的效果。这就是该意喻的载体,并描述了拔出手指与陷阱加紧之间的因果关系(见图37.1)。此外,这个意喻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可以给客户一个真实的拇指陷阱,这样他们可以直接体验,而无需依赖描述。并且,通过其生动的本质,物理意喻往往具有很强的记忆点。随后,治疗师提供了一种语言比较,比如说: “似乎你对陷阱收紧的反应就像你对焦虑的反应。”这种协调框架使意喻的功能(在不适的情况下,我会退缩,这导致陷阱加紧)可以转移到与焦虑相关的关系网络中。该关系网络包括焦虑的感受、相关的想法,以及至关重要的行为反应。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意喻,来访者可以更有效地追踪这些不同元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因为它们变得更加显著。重要的是,这为新的行为打开了大门,因为治疗师使用拇指陷阱来演示这一点(手指进一步进入陷阱,解除紧绷感和不适),并考虑在面对焦虑时,行为 repertory 的扩展可能是什么样的。
在与客户共同开发意喻时,无论是一个“现成的”意喻还是共同创造一个新的意喻,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牢记(Törneke, 2017)。首先,意喻的功能与客户问题的功能之间需要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例如,拇指陷阱意喻可能对于描述客户在批评面前的防御性言论的关系不太相关。意喻还需要在客户的经验范围之内。如果他们从未坐过公交车,那么“公交车上的乘客”意喻(见第68章)则不太可能有用。最后,意喻的目的必须明确,并确实与客户的重要功能相关。这当然要求治疗师对客户问题的关键功能关系有良好的理解。
来访者档案:
名字: 张三
年龄: 30岁
性别: 男
职业: 项目经理
背景: 有一定的焦虑症状,常因工作压力感到不堪重负。
心理状态: 张三目前面临较高的焦虑水平,常感身心疲惫,难以专注于工作。对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差,常感到无助。
生活事件: 最近,张三在工作中遭遇了重大的项目失误,导致了上司的批评,这使得他的焦虑加剧。
咨询目的: 张三希望通过咨询学习更有效的应对焦虑的策略,并希望改善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来访陈述: “我总是感觉自己在工作中被困住,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压力,有时候甚至觉得我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