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不同来访者之间灵活调整心理治疗关系
内容: 阿尔伯特·艾利斯将REBT治疗师描绘成权威的(而非专制的)心理教育者,他们积极且直接地教导来访者REBT的ABC和他们需要做些什么以克服心理问题。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并非所有来访者都对这种风格反应良好。因此,如果您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准备以真实的方式调整与来访者的互动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与REBT相关的治疗关系的关键维度包括:正式/非正式、自我披露/非自我披露和幽默/非幽默。
我们首先考虑正式/非正式维度。有些来访者在您采用正式、商业化的专家风格时会更好地回应您,而其他来访者则在您采用非正式、友好的互动风格时会更有利。以一种固定的“一刀切”的人际风格对待所有来访者,保证您会在某些来访者身上失败。
如何判断哪种风格适用于哪个来访者呢?我们的方法是与来访者开放地讨论他们对治疗师的期望。他们是否认为理想的治疗师应该是一个权威,能够以正式和商业化的方式教会他们生活的情感事实?他们的理想治疗师是否是一个不那么正式,淡化职业特点,更像一个普通人的存在?当然,重要的是防止强化来访者对认可的强烈需求。然而,我们相信,在不妨碍REBT治疗工作的前提下,通常可以满足来访者在这一点上的偏好。不管您对来访者有何直觉,您只能通过尝试和错误来确定来访者对您人际风格的实际反应。
如果REBT治疗师首先是优秀的教师,那么他们需要认识到教学可以采用多种风格。因此,请考虑您的来访者更有利于以正式还是非正式的风格回应,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互动风格。
一些来访者会受到治疗师自我披露的深刻影响。我(WD)发现,分享我因口吃而在公共场合讲话时感到的焦虑对一些来访者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首先,他们了解到我也使用REBT来克服自己的问题。其次,他们了解到,作为一个理智的泉源,我自己也有困难。这一点可以让一些需要感受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来访者深刻学习,意识到他们的治疗师在人性上与他们是平等的。然而,对于其他一些来访者,这种自我披露要么无耳可听,要么实际上是反治疗性的。这些来访者对这样的披露不屑一顾,或者表示他们对了解治疗师的私生活毫无兴趣。这些来访者仅希望您作为一个非自我披露的治疗师来帮助他们,强调专业知识,而非人类脆弱。
我们希望讨论的第三个人际风格维度是治疗师的幽默。在REBT中,有一些概念您需要教导来访者。对于某些来访者,您可以利用幽默更好地教导这些概念。根据我们的经验,能够良好响应治疗师幽默的来访者,实际上也是幽默的人。然而,您需要意识到,当一些来访者对您的幽默反应良好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过于好笑。因为他们从治疗中得到太多乐趣,他们可能会停止认真看待您作为一个有效的帮手。对于这样的来访者,您的幽默将治疗变成娱乐,而非一项严肃的事业。
其他来访者则将治疗视为非常严肃,因此可能会认为治疗师的幽默是不可适当的,因为他们可能会将您视为一个不认真看待他们及其问题的轻浮的人。他们也可能会认为您不成熟。
不用说,当您在REBT中使用幽默时,应该将其指向来访者的不理性信念,而不是指向来访者本人。不要假设因为您将幽默的言辞指向来访者的信念,他们就不会将其视为个人攻击。您可能需要在使用幽默之前解释您正在做什么。
我们认为您在治疗的早期,例如在第一次会议中,尝试确定来访者反应最好的互动风格是很重要的。然而,重要的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征询来访者对您治疗风格的反馈。我们相信,REBT治疗师可以从认知治疗师那里学到很多,后者通常在每次会议结束时会寻求来访者对会议各个方面及治疗师贡献的反馈。从来访者那里获取有关您治疗风格的坦诚反馈将对帮助您在最佳利益下调整自己的风格非常有用。当来访者给予反馈时,您以非防御性的方式作出响应非常重要,否则您将被视为没有践行您所教授的内容。
尽管我们认为对不同的来访者灵活调整关系是重要的,但以真实的方式进行调整同样重要。阿诺德·拉扎鲁斯(1989)创造了“真实变色龙”这个词,用于描述一种与来访者变换人际风格但又能真诚地做到这一点的治疗师。如果您打算在REBT的实践中应用这一概念,而不仅仅是为了口头表达,那么您必须诚实地考虑自己的真实人际行为范围。我们建议您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保持真实,而不是不真实地试图满足他们对治疗师行为的偏好。当您无法做到这一点时,将来访者转介给能够真实地提供其所偏爱的关系的同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键点: 在不同来访者之间灵活调整您的关系,但要以真实的方式进行。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某
年龄: 32
性别: 男
职业: IT工程师
主要心理问题: 焦虑
心理状态: 李某目前表现出中度焦虑,尤其在社交场合时。他常因公开发言而感到不适,并且担心他人的评判。
生活事件: 最近李某在工作中被要求在团队会议上进行演示,这加剧了他的焦虑感。他发现自己在发言时会感到口吃更加严重,导致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
咨询目的: 李某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公众演讲技巧,克服与口吃相关的焦虑,并在社交场合中变得更加自信。
来访陈述: “我总是为在同事面前发言而感到焦虑,我很害怕别人会如何看待我,我在说话时甚至会有口吃,这让我更加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