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认识现实构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心理健康
内容: 哲学基础:建构主义
来访者在“奇迹问题”之后与之前是不同的人。
(1993年,史蒂夫·德·沙泽在伦敦BRIEF的演讲)
在这里,德·沙泽很可能是在字面上进行表述,因为他采取了一种建构主义立场,这是一种基于现实被创造成而非被发现这一哲学观点的看法;这涉及到从客观主义的转变(德·沙泽,1991年:46)。这一观点在心理健康诊断方面是最具争议的。至今为止,心理医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对人们所遭受的“状况”进行更为精确的定义。这是基于结构主义的思维,认为“外面有一个现实”(例如,“抑郁”)可以被定义,然后进行治疗。对后结构主义者,如解决导向工作实践者而言,谈论抑郁等话题可能会将抑郁物化。从而抑郁就成为了客户身份的一个现实,就像他们是男性或女性,白人或黑人一样。 Gale Miller 认为,人们通过言语将自己带入问题,而治疗是“将客户从烦恼中说出来的过程”(米勒,1997年:214)。
我们的确会面对生活中那些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非常真实且常常非常痛苦的。然而……这些现实是被构建的;问题并不是“外面”的独立现实,而是通过我们协商现实的方式而形成的。
(格根,1999年:170)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伟
年龄: 32
性别: 男
个人背景: 张伟经历了职场的激烈竞争,感到持续的压力和焦虑。
心理状态:
描述: 张伟体验了轻度至中度的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焦虑感增强。
生活事件:
最近事件:
职业晋升失败
与伴侣的关系出现紧张
亲友的重大疾病
咨询目的:
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寻找应对压力的方法
改善人际关系
来访陈述:
“我常常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让我无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