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解决焦点治疗中的策略性提问
内容: 当来访者进行改变时,通常最初只是小幅度的变化,他们可能会难以对此类变化赋予重要性。他们所取得的进展可能被视为偶然的结果,或者被归因于他人。当这些变化以这种方式被轻视,事件所蕴含的潜在意义被最小化时,进一步变化的可能性就会降低。那么,解决焦点的从业者如何引导来访者从偶然的语言中走向积极主动的描述呢?在进行这一转变时,解决焦点短期疗法(SFBT)依靠两种类型的问题,“策略性问题”和“身份问题”。
从业者可以提出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你是怎么做到的?”例如,假设有位来访者向心理咨询师报告,今天她起床了,穿好了衣服,并外出散步。可以以“听起来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感到很高兴”开始,如果来访者肯定地回答,咨询师可以接着问:“那么你是怎么让自己做到的?”在这个问题中插入“让自己”一词暗示了来访者并不是轻松做到这一点,来访者的任何回答都可能指向自我欣赏,比如“我不知道,只是让自己去做吧”。虽然这个答案可能在如前所述的进展叙事中占有一席,但这不太可能是治疗师好奇心的终点。“那么你是怎么让自己去做的?”则邀请来访者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思考。治疗师邀请来访者更详细地描述这一成就的简单方法就是直接问:“告诉我10件你做的事情,帮助你起床并走出去”。
有时,来访者不会认为自己在结果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可能会说“我不知道——我只感觉好多了”。解决焦点的从业者仍然会坚持:“那么你觉得你最近可能在做什么,与感觉好有关?”或者“想象一下,一个摄像机今天早上在拍摄你,跟随你在家里,你的拍摄画面会显示你做了什么,使你最终走出了家门去散步?”如果来访者仍然回答说“没有,我什么都没做,这只是发生了”,治疗师可能会问:“那么你做了什么才让它发生?”或者“如果你不想让它发生,你应该做些什么来阻止它发生,心里应该想些什么来确保你留在家里坐着?”(接下来是探索他们为什么没有做那些事情的问题)。
策略性问题的力量可以通过引入重要他人的观点得到加强:“你认为那些最了解你的人注意到你做了什么?”
当治疗师提出策略性问题时,来访者不仅被邀请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还被邀请具体说明她为取得成功所做的事情。来访者越深入地做这件事,成功的重复可能性就越高。即使来访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真的不知道我做了什么”,这些问题的效果通常是良性的。让来访者思考他们具体做了什么取得了成功,通常是强化的基础,并且可以成为合作性的会后反馈建议的基础。
来访者档案:
姓名: 张女士
年龄: 32
来访原因: 情绪低落,缺乏动力
近期变化: 开始外出散步
心理状态:
状态: 稳定但缺乏主动性
情绪: 轻微焦虑,偶尔感到愉悦
生活事件:
事件: 最近开始每天早晨散步,尝试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咨询目的:
目的: 增强自我意识,建立积极的生活习惯,改善情绪。
来访陈述:
陈述: 我最近感觉好多了,今天我起床并且去散步了,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