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解决导向短期治疗的起源与米尔顿·埃里克森的贡献
内容: 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Erickson)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催眠治疗师,于1980年去世。虽然埃里克森对其工作的著述不多,但他为许多治疗师和治疗流派提供了灵感:埃里克森催眠疗法、神经语言程序学(NLP)以及许多家庭治疗的方面都深受埃里克森影响,他始终声称自己没有理论。关于埃里克森的故事广泛流传,但最好的合集可以在杰伊·哈利(Jay Haley)的《非常规治疗》(Haley 1973)中找到。他对解决导向短期治疗(SFBT)的影响在德·沙泽(de Shazer)早期的著作中得以体现。例如,他引用埃里克森的话说,在为他(患者)提供帮助时,应该充分尊重并利用患者所呈现的内容。重点应该更多放在患者在现阶段的行为以及他们未来将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单纯理解某些久远事件发生的原因。心理治疗的必要条件应为患者在现阶段和未来的调整。德·沙泽进一步描述了埃里克森的水晶球技术,该技术鼓励客户在催眠状态下幻想成功克服问题,这显然是“奇迹问题”的前身,后者邀请客户想象“没有问题的生活”。德·沙泽评论说,这些理念用于创造一个治疗情境,使患者能够有效地心理响应期望的治疗目标,这些目标已视为已经实现……在我看来,这种(水晶球)技术背后的原则构成了基于解决方案而非问题的治疗基础。德·沙泽指出,埃里克森似乎对每位患者抱有改变不仅可能而且必然的期望(1985: 78),他将其与佛教思想联系起来: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稳定只是一个幻觉。总之,埃里克森的实践中对短期疗法发展最为重要的元素有:
- 利用客户所带来的内容
- 非规范性(即不对人们应做的事情进行规定)
- 不关注客户的过去或发展洞察力
- 水晶球技术
- 设定任务
- 治疗师对治疗的成功或失败负责
来访者档案:
姓名: 李明
性别: 男
年龄: 30
来访原因: 情绪焦虑与工作压力
心理状态: 李明感到持续的焦虑,情绪波动较大,尤其在工作高峰期容易感到压力过大,并且缺乏应对的有效策略。
生活事件: 最近项目进度紧张,常常需要加班,导致他与家人缺乏沟通,逐渐形成了工作与生活冲突。
咨询目的: 寻求帮助来有效管理焦虑情绪,改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增加应对压力的能力。
来访陈述: “我常常感到焦虑,尤其是在工作忙的时候,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想要寻找一些方法来减轻这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