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存在主义治疗的多元视角与共性
内容: 在许多与存在主义治疗实践相关的哲学主题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同时,对这些主题的强调和相应的工作风格也存在有趣的分歧。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文本中,约翰·麦夸里(1972)指出,由于这种“风格”的哲学思维并不遵循某一中心性文献,因此很难精确系统化地定义存在主义思想。然而,正是这种系统化被公认的哲学倡导者所回避:人类的主观性,而非客观性,是存在哲学的来源;每个人以独特方式度过其存在的方式,并不会轻易与全局理性主义或实证主义相一致。
类似地,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可能会欣赏理解人类状况的中心主题,但每位治疗师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回应独特的情况,以及与每位客户、甚至每次会话所遇到的特定关系。在其全面著作《存在主义治疗学》(2003)中,米奇·库珀审视了存在主义实践的主流倡导者,并定义了这些风格中具有最大共性的维度。库珀(2002年,第145页)将这些维度称为“实践困境”。在这里,他针对这些维度比较了公认的方法和实践者。这些焦点包括,个体化/普遍化;即时性/非即时性;主观/相互世界。这些在一个连续体的背景下呈现,实践者和方法根据其工作风格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标注。这是对实践中区别的一个可管理的概述。
试图描述存在现象学实践的核心哲学原则,斯宾内利(2003)从众多派生于存在主义材料的视角中总结出三个提议,这些提议似乎被大多数从业者接受:关联性、不确定性和存在焦虑。他进一步深入阐述了这些原则,并参考了哲学提议。然而,斯宾内利(2003年,第10页)指出:“参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独特表现与独特的存在者人数相等。”
看起来,关于哲学来源,存在主义治疗师之间有一些共同点,但在实践风格方面却存在无数区分。这些汇集与分歧反映了本文讨论的哲学提议:作为人类,我们共享共同关切,而每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视角又使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这些关切。
什么可以被描述为“存在主义”实践仍然是一个持续讨论和辩论的源泉,但鉴于支撑这一方法的广泛哲学,似乎没有可能达成一个明确的模型。
来访者档案:
名字: 李明
年龄: 30
性别: 男
背景: 大学毕业,工作3年
心理状态: 李明近期表现出焦虑和不确定感,常感到生活缺乏意义,对未来感到迷茫。
生活事件: 李明最近经历了升职未果的压力,以及与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导致其情绪不稳定。
咨询目的: 李明希望通过咨询了解自身的存在感并降低焦虑,同时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来访陈述: 李明在咨询中提到:“我总是感到生活没有方向,工作压力让我无比焦虑,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去理解自己的存在。”